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2: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皖教发„2014‟13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在我省采取本科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择部分专业,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试点工作的开展,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着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力体制机制改革,着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活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原则。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全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需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2.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的原则。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通道,实施多元主体联合培养,构建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

3.坚持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优化资源、强强联合、共同探索的要求,首批安排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四年一贯制”的本科教育联合培养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步推开。4.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原则。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生成才环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通过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本科高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二、实施办法

(一)试点内容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在试点本科院校招生计划中单列计划,面向本省生源,在普通本科第二批次联合招生,实行四年一贯制多主体联合培养,四年的办学地点都安排在高职院校。试点专业属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习期间,由试点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行业、企业,按照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联合制定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高端技术技能的本科层次人才。

(二)试点范围

试点范围为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专业应体现各方优势和企业需要,原则上应是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4年作为试点期,重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首批确定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2所本科高校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合作试点,每个参与联合培养的试点高职院校安排2个专业、100名招生计划。

(三)组织实施 1.教育教学

试点院校和相关企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制定试点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与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每个试点专业组建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相关合作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2.日常管理

试点专业学生管理由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负责。试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文件。其中,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以高职院校为主;学生学籍和学历学位管理,由本科院校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以相关合作企业及高职院校为主。试点专业学生在读期间,不得转学和校内转换专业。

3.文凭发放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由合作本科院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符合条件的学生还应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收费管理

试点专业学生按照省物价局对本科院校相同专业核定的标准缴费,享受本科院校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方面的有关政策。

5.学生就业

试点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三方共同组成就业指导委员会,由试点高职院校具体组织实施,重点推荐学生在合作培养企业就业。也可以按照 “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原则,引导学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参与试点的院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工作机构,统筹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配置和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学生管理和就业、试点项目课题研究等工作。各方要围绕改革目标,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全新的办学体制机制。

2.保障培养质量。建立由主管部门、试点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以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学生能力水平、用人单位意见为基本依据和重要指标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制度。省教育厅将从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试点院校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定期检查交流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做好招生宣传。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应积极向社会及考生做好“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试点的招生宣传工作。试点院校应根据试点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认真拟定招生章程,做好招生宣传。充分尊重考生的知情权,通过宣传明确相关管理事宜。要加强试点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增强参与改革试点的自豪感,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推进。

请有关试点本科院校,会同对口高职院校,按照以上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至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方案内容应包括:1.项目概述;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人才培养方案(含试点专业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面向及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教学安排等);4.保障措施与政策需求;5.对口学校合作协议书(合作协议应明确试点工作的性质、合作办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模、合作工作机制、各方权利义务、培养经费分担等内容); 6.招生章程。

安徽省教育厅 2014年6月17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皖教发„2014‟13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在我省采取本科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择部分专业,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试点工作的开展,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着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力体制机制改革,着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活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原则。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全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需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2.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的原则。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通道,实施多元主体联合培养,构建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

3.坚持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优化资源、强强联合、共同探索的要求,首批安排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四年一贯制”的本科教育联合培养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步推开。

4.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原则。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生成才环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通过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本科高校、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二、实施办法

(一)试点内容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在试点本科院校招生计划中单列计划,面向本省生源,在普通本科第二批次联合招生,实行四年一贯制多主体联合培养,四年的办学地点都安排在高职院校。试点专业属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习期间,由试点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行业、企业,按照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联合制定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高端技术技能的本科层次人才。

(二)试点范围

试点范围为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专业应体现各方优势和企业需要,原则上应是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4年作为试点期,重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首批确定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2所本科高校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合作试点,每个参与联合培养的试点高职院校安排2个专业、100名招生计划。

(三)组织实施

1.教育教学

试点院校和相关企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制定试点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与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每个试点专业组建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相关合作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

2.日常管理

试点专业学生管理由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负责。试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文件。其中,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以高职院校为主;学生学籍和学历学位管理,由本科院校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以相关合作企业及高职院校为主。试点专业学生在读期间,不得转学和校内转换专业。

3.文凭发放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修业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由合作本科院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符合条件的学生还应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收费管理

试点专业学生按照省物价局对本科院校相同专业核定的标准缴费,享受本科院校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方面的有关政策。

5.学生就业

试点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三方共同组成就业指导委员会,由试点高职院校具体组织实施,重点推荐学生在合作培养企业就业。也可以按照 “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原则,引导学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参与试点的院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工作机构,统筹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配置和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学生管理和就业、试点项目课题研究等工作。各方要围绕改革目标,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全新的办学体制机制。

2.保障培养质量。建立由主管部门、试点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以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学生能力水平、用人单位意见为基本依据和重要指标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制度。省教育厅将从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试点院校要与企

业密切合作,建立定期检查交流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做好招生宣传。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应积极向社会及考生做好“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试点的招生宣传工作。试点院校应根据试点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认真拟定招生章程,做好招生宣传。充分尊重考生的知情权,通过宣传明确相关管理事宜。要加强试点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增强参与改革试点的自豪感,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推进。

请有关试点本科院校,会同对口高职院校,按照以上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至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方案内容应包括:1.项目概述;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人才培养方案(含试点专业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面向及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教学安排等);4.保障措施与政策需求;5.对口学校合作协议书(合作协议应明确试点工作的性质、合作办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模、合作工作机制、各方权利义务、培养经费分担等内容); 6.招生章程。

安徽省教育厅

2014年6月17日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__________法学______________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名:

刘敬军

号:

041180

432专 业: 法 学 入 学 时 间:

2004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张竹英 副教授

所 在 电 大:

佛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二○○六年九月

目录

一、引言

二、当前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3

(一)骗助问题。。。。。。。。。。。。。。。。。。。。。。。。。。。。。。。。。。。。。。。。。。。。3

1、重复、超时救助。。。。。。。。。。。。。。。。。。。。。。。。。。。。。。。。。。。。。。。。。4

2、个别性与团伙性相结合进行骗助。。。。。。。。。。。。。。。。。。。。。。。。。。。5

3、告恶状,乱投拆。。。。。。。。。。。。。。。。。。。。。。。。。。。。。。。。。。。。。。。。。5

4、不择手段倒卖车票。。。。。。。。。。。。。。。。。。。。。。。。。。。。。。。。。。。。。。。6

(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6

1、职业乞讨现象。。。。。。。。。。。。。。。。。。。。。。。。。。。。。。。。。。。。。。。。。7

2、流浪乞讨病人的救助。。。。。。。。。。。。。。。。。。。。。。。。。。。。。。。。。。。7

(三)甄别难的问题。。。。。。。。。。。。。。。。。。。。。。。。。。。。。。。。。。。。。。。。7

三、救助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8

(一)思想理念上的原因。。。。。。。。。。。。。。。。。。。。。。。。。。。。。。。。。。。。8

(二)执行难的因素。。。。。。。。。。。。。。。。。。。。。。。。。。。。。。。。。。。。。。。。8

(三)相关规定不够完善。。。。。。。。。。。。。。。。。。。。。。。。。。。。。。。。。。。。9

四、解决难点问题的探索性做法和建议。。。。。。。。。。。。。。。。。。。。。。。。9

(一)开展联合行动,解决骗助问题。。。。。。。。。。。。。。。。。。。。。。。。。。9

(二)对解决乞讨人员救助问题的建议。。。。。。。。。。。。。。。。。。。。。。。。10

1、解决骗助问题的建议。。。。。。。。。。。。。。。。。。。。。。。。。。。。。。。。。。。。。10

2、解决流浪乞讨病人的救治问题的建议。。。。。。。。。。。。。。。。。。。。。。。11

(三)完善相关法规,解决执行难。。。。。。。。。。。。。。。。。。。。。。。。。。。。12

五、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内容摘要】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到2003年8月1日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是一个民间自助和推进法律文明的过程。法律制度的变迁使公民的权利诉求和救济渠道得以畅通,同时也给民政部门的救助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例如,对一些骗取救助,特别是恶性骗助问题、职业乞讨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还有,流动人员中的病人救治问题,也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救助对象的甄别问题;跨省对象的接送问题;贫困地区救助管理资金缺乏,以及新出现的“跑站”现象等,这都表明《救助管理办法》仍然留下了许多需要填补的法律空隙。这些都是在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救助管理 实施难点

探索性做法 对策措施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是以自愿救助为原则,以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力为目的的。然而,救助管理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甄别难、管理难、接送难、治病难、安置难”等难题,这“五难”的交叉与并存,衍生了不少更为复杂的问题。本文就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骗助问题

骗助问题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救助管理站遇到的普遍难题。一些 2 不符合救助条件人员,隐瞒身份,用假名或假身份证,进入救助站要求救助,“有的被救助对象身上有1000元、2000元不等的现金。最典型的一次是,有一个要求救助的人身上竟带有两部手机、身穿西装、携带一个皮箱。”①而且这些人员已经不是以一种弱势群体,而是以一种“恶势力”群体出现的趋势。在“求助”被拒,救助站不答应其入站时,他们就躺在救助站院内或门口不走,有的装病,造成救助站见死不救的假象,有的甚至在站门口利用公用电话打“110”,说救助站对其不救助,并威胁不对其救助,他就上街偷,上街抢。这些骗助的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但通过个别人在各救助站的相遇与认识,不断串通、勾结,骗助“经验”就会不断累积和“交流”,象滚雪球一样从个别现象演变成团伙性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些团伙的头目,强迫他人加入他们的团伙,从事骗取车票和倒卖车票活动。一些人成了“跑站强人”,骗了第一站就去骗第二站„„,转了一圈又回到第一站,极大的破坏了救助管理秩序与安全,扰乱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进行遏制,势必造成政府资源的被骗与流失,违背救助管理的初衷和目的。目前,骗助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重复、超时救助。由于救助条例里没有规定一个人最多可以被救助多少次、隔多久可以被救助一次,因此救助站里的重复救助、超时救助十分严重。救助管理条例规定,受救助时限一般不超过10天,事实上,很多被救助对象在救助站里远不止10天。而滞留时间长达数月的多为在当地进行诉讼的外来人员。他们以无钱为由,长期 ① 《骗车票闹事故 救助站“跑站强人”令人很头痛》 http://gd.sohu.com/20050322/n224801777.shtml 住在救助站里,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他们白天为官司到处奔波,晚上回救助站休息,救助站几成“免费旅馆”②。按规定,所有人接受救助站救助一年不能超过三次。但据了解,全国各地救助管理站三番五次要求帮助的人很多,而且还出现了试图从救助站不劳而获,以跑救助站为生的群体。这些人在多个救助站间来回跑动,重复申请救助,成为“跑站强人”,这些“跑站强人”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网络,他们相互告知哪里的救助站管理不严,容易捞钱等。

2、个别性与团伙性相结合进行骗助。骗助团伙往往是先进站内一两个人要求救助,一旦得逞,后继人员就结群而来,形成团伙势力后,就不断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不满意为由,对工作人员进行围攻、漫骂、挑衅、滋事,他们以发生口角、打架的方式引工作人员介入,这时如果工作人员稍稍碰触了他们,他们就会立即声称有人打他,躺在地上要求住院并索赔。如果不顺着他们的意思,他们就借此攻击工作人员、破坏救助站内的设施,此时一般都要在公安机关的干预下才被制止。

3、告恶状,乱投拆。骗助人员与团伙,当其骗助不能得逞的时候,就扬言威胁工作人员说:要到市政府、民政局、信访局告状、投诉。也有不少这样的骗助人员到民政局、信访局等部门告恶状,甚至打市领导的电话,不但扰乱了救助站的工作秩序,还扰乱了机关的办公秩序。他们告恶状时,他们不说去过多个救助站骗助,而说救助站对其不救助,甚至恶告救助站打人。有些骗助人员还与救助站讲条件,② 冯怡驹编辑《救助站成“免费旅馆”?难题交叉影响佛山救助站》http://news.sohu.com/20050228/n224469855.shtml 条件是不能在救助车票上盖“救助车票,不能退票和转让”的印章,否则就到民政局、信访局、市政府告救助站打人,扰乱视听。

4、不择手段倒卖车票。全国各地不少救助管理站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春运紧张期间,骗助人员及团伙以骗取车票到社会上倒卖为目的十分猖狂。不少骗助人员报假名,谎称是地处偏远的,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人,他们先声称要回家,按照救助管理条例规定,救助站须为返乡的被救助人员提供车票,但是他们拿到车票后转手就卖掉。他们可以用各种手段退票或出卖。他们结成团伙,有人负责拿票,有人寻找买主,一张500元的车票300元就可卖出。就算盖有“救助车票,不得退票和转让”的印章,他们也有办法用退色液把印章的字样退掉,或以其他办法把车票出手。甚至工作人员将其送入进站,检了票入了站,他们也有办法退票,如有的骗助人员当检票入站之后,假装有病倒在地上,声称有病,不能上车,车站工作人员怕其上了车出事而不得不给其退票。现在出现这样一类人,他们流浪异乡,结伙流浪到救助站,获得救助后,将救助站提供的火车票转手卖钱,再到另一个地方的救助站去申请救助,“一年下来,‘赚’的钱竟然养活一家5口没问题”③。

(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

救助管理法规与政策是建立在“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之上的,没有任何强制性,而且救助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它只是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暂时的生 ③钟端浪《“跑站帮”频繁骚扰救助站》http:// 活困难;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救助站不是一个可以依靠一辈子的避难所,救助一般不超过10天。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职业乞讨人员和流浪乞讨病人的救助问题。

1、职业乞讨现象。目前,街头乞讨流浪人员多数是以乞讨为职业。职业化乞讨人员把乞讨作为无需投入、回报率高的一项谋生职业,作为他们长期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职业乞讨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这些省区的部分农村有集体结伙外出乞讨的传统陋习,对他们来说,进入救助站等于断了“财路”。由于以上原因,全国各地的乞讨现象无法根本杜绝。

2、流浪乞讨病人救助的问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病人救助问题,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之一。救助管理站卫生防疫工作难度大,由于求助人员长期流浪在外,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很差,其中被救助对象身体和智力残障、体弱多病、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约占1/5。各救助站无法准确掌握求助人员的身体状况,这些人员在各救助站集体食宿,极易成为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救助管理机构的长期规划、财政保障、经费结算等都无据可依。救助管理医疗费压力越来越大。据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数据,2003年6000元、2004年17.2万元、2005年162.7万元、2006年第一季度就75万元,而2006年佛山市财政的救助管理医疗专项经费是59万,一年的救助医疗专项经费预算不足以支付第一季度的救助医疗费。这个递增速度是无法预计的。其中精神病人的救治费用占了85%以上。精神病人没有常人的思维、语言能力,无法查清其姓名地址及家庭情况,无法护送其返乡,因此滞留在救助指定精神病医院的病人,常年保持在80人以上。

(三)甄别难问题

造成甄别难这既有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法规所规定的四个救助条件,尚缺乏量化、质化的具体标准,似是明确,操作起来不明确。客观原因,对四个条件的核定,主要凭求助人员自述。以电话核查为例,由于求助人员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村一级不通电话是正常情况,即便有查核电话,求助人员不提供也没有办法。派人去其家乡调查取证进行核查,时间与行政成本又不允许。《救助管理办法》并没有对无法核实身份的流浪人员如何处理的具体规定,救助站只好先实施救助,再甄别身份,一些人就钻了政策空子,利用当前全国开通使用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指纹鉴别对其查核、没有与公安户籍网联网的盲区,报假姓名、假地址,问其有否身份证,不是说丢了,就是说被偷被抢了,以此躲避工作人员的查核。这一系列问题,造成甄别难,查核一个人,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三、救助管理工作出现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上的原因

在是否应对职业化乞讨人员予以限制和管理方面,社会各界存在着“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秩序”和“依法保障人权、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两种认识分歧,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使基层执法人员在思想上顾虑重重,在执法中缩手缩脚,中处于两难的困境,导致执法力度降低。

(二)执行难的因素 救助站是以无偿为救助对象服务为主要目的,《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救助站要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允许流浪乞讨人员向沿途救助站求助。但救助管理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不具有社会治安管理功能。在实际执行中,执法人员对他们如何进行依法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和有效执法手段,致使执法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常处于进退两难、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对于有扰乱社会秩序违法行为的职业化乞讨人员、“跑站强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有效处理措施,形成甄别难、取证难、处理更难的困境。

(三)相关规定不够完善

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按这个规定,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难以把握。而且,求助人员成分复杂,动机多样,有的为了求得救助而隐瞒个人真实情况,编造谎言;有的随身带有现金,因工作人员无权检查,求助人员骗取救助时有发生。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解决难点问题的探索性做法和建议

(一)开展联合行动,解决骗助问题

组织公安、卫生、民政、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明确执法主体,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协调配 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告知、引导和护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安部门打击、处理流浪乞讨中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明确城管部门在社会面上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城管部门也承担对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管理办法》的政策、引导和护送他们到救助站的任务,并负责对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流浪乞讨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卫生部门为各救助管理站指定了定点医院,配备了医护人员,对救助管理站送去的突发急病受助人员及时进行了治疗。对救助管理站防疫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对站内所发疫情及时进行了处理。交通、铁道部门为救助管理站提供了乘车凭证,及时为要求返回户籍地的受助人员提供了方便。

(二)对解决乞讨人员救助问题的建议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救助工作的宣传,要广泛、准确地宣传救助政策的精神实质,揭露职业化乞讨人员为致富而乞讨,拒绝社会救助,采取告知不去、劝阻不听、制止不服的抗拒态度,及他们对公共利益、社会治安秩序所造成的危害,争取市民对政府部门限制和管理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理解与支持,为推动限制乞讨的行政立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地方根据各自的实际,可制定限制乞讨的活动区域,规定乞讨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不扰乱公共秩序、不欺骗社会、不侵犯他人权利等法定义务。可强调凡在公共场所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妨碍交通秩序的;偷窃、骗取、抢夺、敲诈的;拐卖、收买、租借、教唆少年儿童乞讨牟利的;或组织、参与带黑社会性质乞讨团伙的,都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刑法》相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1、解决骗助问题的建议。建议由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一次专项调查,在同一时段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摸底,了解他们的来源、生活方式和构成等情况,有条件的可拍照并建立档案,留存资料并实现各救助站间联网对资料实行共享,初步区分其中的职业乞讨人员、应重点打击的对象等不同性质的群体,摸清底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专项打击,并建立长效机制。在救助管理站内派驻了民警,协助站内工作人员核查求助人员的真实身份,维护站内治安秩序,针对这一特殊主体,依法制定操作性强的取证、甄别工作细则,解决在打击乞讨人员违法犯罪工作中常遇到的“取证难、处理难”等问题。对妨害公共秩序、侵害公私财物、违反交通管理、利用流浪乞讨作掩护进行盗窃、诈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及时打击处理。重点应打击组织、教唆、胁迫、诱骗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牟利的幕后操纵者和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压缩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生存空间。

2、解决流浪乞讨病人的救治问题的建议。建议增加加强救助管理站防病防疫工作的专项条款。要强调卫生部门的检查督促、防病指 导的责任,加强站内工作人员自身防病保护的措施,制定救助站对求助人员要进行身体检查的规定程序和项目,筛查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员。建议增加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实施救助管理的具体条款。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保护性、约束性的救助服务、治疗管理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明确救助管理(咨询)站的基本建设标准、机构编制、救助标准、经费保证,经费结算等方面的规定细则。保证各项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地开展。

(三)完善相关法规,解决执行难

加强立法调研,制定地方的实施细则,对流浪乞讨进行正当且必要限度上的规制,明确民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对救助条件、救助期限、屡经劝说而不愿进入救助站或超期不愿离开救助站的情况以及在不能及时查明是否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实行救助优先原则等事项作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要修改和重新规定救助条件,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求助人员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从工作实际出发,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救助管理机构的编制、长期规划、财政保障、经费结算等作更 加明确的说明。

制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相应条款,为对扰乱社会秩序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行政处罚提供法律依据。对于残害、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情节特别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考虑制定刑法修正案,设立新的罪名,处以有期徒刑;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可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完善执法依据。

建立信息公开及沟通制度。建立起各地救助站与公安机关之间信息联网制度,便于查阅有关公民基本信息的网络数据库,各救助站自身也要重视工作信息的记载工作备查。加强民政部门内部的通知协作制度,如果信息不畅通,救助工作就无法顺利展开。

五、结束语

救助管理工作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难点有待解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但愿我们都能提出问题,探讨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参考文献:

1、王长连、刘宝成、孙志祥。北京市关于加强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http://

10、冯怡驹编辑。救助站成“免费旅馆”?难题交叉影响佛山救助站 http://news.sohu.com/20050228/n224469855.shtml

11、孟宇光。救助站无奈面对5大难题

13、陈志刚。上午受救助 下午行乞忙 南方都市报 A34版 2006年10月24日

第四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会议,下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副部长王宁在讲话中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建筑业改革发展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8个问题。将工作重心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淡化前置管理,重视事中和事后监管”,宽进严管。

一、关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问题

要坚决消除市场壁垒,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和要求,坚决取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保证金。跨省承揽业务实行一次性网上备案,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后通报各地市,不得再次备案。规范备案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关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问题

提出建筑设计要注重与优秀文化的结合,系统挖掘地方建筑文化特质,梳理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符号和建筑材料,创造性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协调,通过建筑空间布局、造型样式、材质色彩等,恰当地表达地域文化内涵。要从“树立设计企业创新主体观念、提倡精品设计,加强建筑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建筑设计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决策和后评估制度”4个方面入手,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三、是关于工程招投标改革问题

放开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必须招标的限制,赋予非国有投资业主自主招标决策权,允许其自主选择是否进行招标发包、自主选择是否进入有形市场交易。由项目业主对选择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一方面,强化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管、加强对业主发包行为的监管。审查其是否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核查业主是否依法履行建设程序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履约等行为。严格审查招标公告资质条件,严禁建设单位设置明显高于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和脱离市场实际的不合理条件,以及以各种形式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投标的条款。探索评标方法的改革,采取评定分离,改变以往评标专家对评标定标起决定性作用,突出业主定标权。

四、是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

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完成修订。总目标是:简政放权,逐步淡化行政审批。做好已有的企业资质标准修订工作,将进一步下放资质审批权限、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在资质类别设置方面,对于市场能自主选择的,取消资质类别设置,对业务范围相近的资质进行合并,同时简化考核内容,重企业、人员信用状况、安全质量等指标。

一级建造师注册和招标代理甲级资格认定的审批权将下放。建设工程企业的延续审查工作下放省级住建主管部门,下一步,将建立权责明晰的分级审查机制,将综合指标和非注册人员指标的审查委托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改进行政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

五、是关于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问题

重点做好加快企业、人员、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工作。

六、是关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问题

重点搞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多元化建筑用工体系;健全劳务人员培训与技能鉴定机制,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七、是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问题 通过采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技术研发推广与标准制订、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研究配套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等措施,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八、是关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问题

重点抓好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项目负责人对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质量负责制度,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公开企业和人员的质量安全信息。研究改革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式,采取随机突击检查的方式;研究制订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规定,确保工程在使用阶段的安全。

第五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lO卷第2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期 J0uRNAL OF LIAONINC INSTITuTE OF Sc2008年5月 IENCE AND TECHNOLOcY 文章编号:l008—3723(2008)02—0055一02

May.

2008

V01.10 No.2

摘要:阐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提出“4个模块+4级平台”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定位;应用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42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燕,李红

(辽宁科技学院自动控制系,辽宁本溪117022)

文献标识码:A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

测控技术与仪器属于仪器仪表类专业,隶属仪器科学与 技术学科。建国初期,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大规模经济恢 复和建设时期,应一批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和国防工业对仪器

普通本科培养的是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即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通用性人才,可持续发 展空间较大,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更强调的是应用性和技能性,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仪表类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1952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率 和训练,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

和应用能力的锻炼,其岗位针对性强于普通本科。先筹建了“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和“光学仪器专业”,并逐渐

形成体系。1958年,又有国内若干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都相继筹建精密仪器专业,并根据苏联 的办学模式,与各仪器类别相对应,分别设有计量仪器、光学 仪器、计时仪器、分析仪器、热工仪表、航空仪表、电子测量仪 器、科学仪器等10多个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 11个专业(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与仪 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 试、力学计量测量、光学计量测量、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 术与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归并为一个大专业一测控 技术及仪器。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 的转变。

按着“面向经济建设,同时适合市场需求”的要求,为使 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我们 对该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及我省本专业设置的分布状 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确定本专业 的培养方向:

办学定位:立足本溪,服务辽宁,面向全国,重点为冶金 行业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向:本专业面向检测与控制领域,主要研究过程 检测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测控仪器仪表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 践能力,掌握过程测控仪器与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冶金行 业的生产一线从事过程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以及仪器仪表研发部门从事设计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 应用型人才。

培养层次:生产一线工程师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了依托行业底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体现了 与冶金行业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围绕冶金 生产过程自动化这个主线而展开,着重加强了过程检测技 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现代检测技术、可 编程控制器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实践教学体现与先进的企业 接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干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体现行业底色

在学生的主干课程教材(如过程检测技术、现代检测技 术、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控制系统等)中,所讲授的内 容与冶金企业的工艺过程、设备结构、控制过程等息息相关,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侧重于冶金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装置的应用,力求学生对冶金企业的熟悉和掌握。

收稿日期:2008一04—20

作者简介:王燕(1960一),女(满),辽宁本溪市人,辽宁科技 学院自控系教授。

2)依托冶金行业的实习和毕业设计

在实习的过程中,选择了鞍钢、本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作 为实习单位。以现场冶金各种设备和工艺过程为主,使学生

二.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办学现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我院200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专 业,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较多地借鉴其它院校的 经验,应用型本科的理念不强,培养规格定位把握不够准确,课程内容和现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实践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力 度不够,就业岗位性和专业方向性的知识并不厚重,与学生 毕业后在冶金企业对应的岗位上有一定错位,没有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如何以适 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 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 构建课程体系,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因此,结合我院定位,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三.

体现依托行业底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和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是有差别的,56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第10卷

在掌握冶金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用知识。在毕业设计 阶段,尽可能结合冶金生产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和设 计,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尽快熟悉掌握冶金生产过 程及其相关的测控技术和系统,为成为合格的一线工程师打 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我校的应用型教学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为一线 培养高级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我们授课内容结合现场的先进 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现场应用能力,实践课程上重点突出了对工厂的真实再现和动手能力的培 养,这些都为学生服务于地方经济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构建四级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工程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中强化了 实践教学,做到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四级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岗位专业技 能、业务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由一级实验平台、二级实训平台、三级系统项目平台、四级创新实践平台来构成。

四.“4个模块+4级平台”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培养适合到冶金行业、能够在 测量与控制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过程自动检测和过程控制 系统的开发研究、设计以及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人才。提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4个模块+4级平台”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基本素质养成和 创新精神的培养,设置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素 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理论教学构建四个模块:

基础模块: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本知识课程,强调工具 性和应用性;

专业模块: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活 动,注重实用性、时代性;

素质模块:素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文化活动、社会实 践,注重综合性;

新技术模块:将现代企业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 堂,注重先进性和前瞻性。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并与素质创新教育协调运作,将素质与 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2)按照四个模块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基础模块,主要 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包括部分专 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人 文、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必修和选修课;新技术模块将现代企 业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既能形成较完整 的知识结构又可以培养其个性发展,增加适应能力。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了专业的实际需要,对学生 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 力。

经过多年的办学,我们不断探索自己的办学特点,面向 地方、服务于冶金行业,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 性人才。我们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决不只是将专科内涵的 扩展和提升,而是根据本专业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情况,在The

Explodng

I协teriIlg Mode

发挥现有优势的前提下,探索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Me鼬uriIlg TecllIlolo留And I璐tmment Major

Wang Y粕“Hollg

(“∞,l氓g施厶u据旷scfe,啪伽d‰_II,lD地盯,伽枷懈如cD肋试出即r加钟眦,如D朋昭,&,l瓜,117022)

Abst髓ct:The deVelopment acurr{ent8ituationnd

inst姗ent

of me鹊uring technoLogy a

nd

majora陀麟出ned

in tllis paper.The

ch啪c妇’0ftlle fbstering student oftlle

吐leory锄d pmctice cour鸵8y

stem 1(eyar{eme船uriIIg teclIIlology肌d i璐tmment major are a11alyzed,锄d thc“four module plus foIlr

8teps”

concluded.

words:location,印plication type,cou璐e system.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燕,李红,Wang Yan,Li Hong 辽宁科技学院,自动控制系,辽宁,本溪,117022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8,10(2)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天社.ZHANG Tian-she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以西安文理学院为 例-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

依照我国和国际教育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依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分类和定位的共性特征,对我院定位进行了分项评析.在现实条件下我院应以 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本位,以建设具有特色鲜明和办学实力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知名本科院校为定位,找到应用型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人 才形象、教育成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性选择.2.期刊论文 李高申.刘桂欣..LIU Guixin 关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的思考-浙江树人大 学学报2010,10(1)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握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历史机遇,认清校情,找准位置,明确角色,创 新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发展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发展定位等一系列富有个性 的定位决策,化解各种矛盾,变劣势为优势,创建富有特色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够不断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发展体制和教育教学运行机制.3.期刊论文 潘鸿雷.陶锦莉.赵婷.王强.沈嘉.....SHEN Jia 实践教 学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定位刍议-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

实践教学在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必须就实践教学的地位、目标、形式、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教学系统.4.期刊论文 孙玉.-知 识经济2010,“"(5)

入学教育是新生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目标和塑造积极心态、迎接新生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风向标作 用.通过我院法律系新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型院校法律系新生入学教育的侧重点,并希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核心系的入学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作用.5.期刊论文 马博.苏仕林.MA Bo.2004,21(3)

文章深入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应用物理》教学定位,其中包含了《大学应用物理》课程定位、课程地位和作用定位、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定位、课程内容选择定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定位、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定位等几个方面.7.期刊论文 徐侠.黄宝凤.吕江洪.XU Xia..-南京 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却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对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实践教学环节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教师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为此,提出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确保实践教学的学时、引进适合 于实践教学的优秀师资、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多种措施与建议.8.期刊论文 邓庆阳 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2)

针对目前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匮乏、应用型本科教育尚在起步阶段的现状,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探索应用型工程人才 的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采取正确的实施手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9.期刊论文 潘高峰.樊瑞君.平振海 对军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定位的思考-管理观察2010,”“(16)

在军队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对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定位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院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与时俱 进.要深入思考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合理统筹应用型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要认真分析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 新能力的关系,以促进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定位的不断补充和完善.10.期刊论文 李响.郭琦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定位与培养模式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23)

建立应用型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本文研究了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概念定位、素质特征,以期探索出双师型、校企联合 型、带头人发展型和专兼结合型多种培养模式.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xyjgdzkxxxb200802026.aspx

授权使用:北华大学图书馆(bhdxtsg),授权号:a4af93f5-7abd-4a94-b32d-9e20012b14cb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1日

下载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