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文档
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聊城文轩中学2011级初二(19)班 {贺家睿} 【调查对象】:聊城市中小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资料参考+访谈。【调查时间】:2013年1月26日——2月2日。【调查内容】: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
【调查背景】:中小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中小学期间体格发育极为迅猛,各个器官都在发育,脑、心、肝、肾等功能增强,加上学习紧张、活动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素。而根据全国营养普查结果,95%以上的小学生早餐吃不好,出现了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的病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确定了这个课题。主要以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为主要研究内容。
【调查目的+意义】: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健康的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中小学生在饮食上出现了许多的不良现象,如:挑食,暴食,偏食,节食等,结果造成营养不良,学习效率降低。所以营养与健康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借助这个课题是想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早餐及锻炼身体。【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学业压力过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让孩子跟上营养,考出好成绩,却进入了饮食误区。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为了增加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机会,为了增进亲子情感,建议父母们注意下面的事项: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生饮食存在的营养问题主要有这几大方面:
一、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不少学生由于时间原因,经常不吃早餐。而有的虽吃了,也是应付了事,致使早餐能量的摄入不足全天的20%。据调查,当前学生的早餐营养普遍不达标。且不少学生还以未吃或未吃好早餐为借口,以零食取代正餐,有时晚上回家饿急了会暴饮暴食等,这些都是对身体极为不利的。
二、不注意饮食卫生及饮食规律:很多学生喜欢在校外流动摊点用餐,流动小吃点多以烧烤、煎炸为主,长期进食这些食品,容易导致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而脂肪摄入过多也易出现肥胖、心脏疾患等问题,加之烧烤食品含有可能的致癌物,也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普遍:包括爱喝碳酸饮料、爱吃西式快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进食速度快、喜食麻辣等刺激性食品、口味偏咸、进食偏烫等。
四、膳食结构不合理,所服食品种类、数量都很少:大多数学生一天所食食品少于3类,蛋白质、必需脂肪酸摄入不够,更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现象。
五、所食垃圾食品过多:通过调查发现,95%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每天都吃零食的孩子占总人数的13.8%,其中,小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2.6%,中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的有16.1%。而“从不吃零食”的仅占2.3%。在零食的选择上,口味是决定大多数孩子选择的首要因素,有74.5%的孩子认为零食首先要好吃,其次才是干净、卫生。有70.4%的孩子将干净卫生也作为选择零食时考虑的因素。虽然表面看这个数字并不低,但实际上却有73.6%的中小学生在路边摊贩那里买羊肉串、麻辣烫、凉皮之类现做现卖的食品,这类食品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这说明孩子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还是把口味等放在了前面,卫生状况并不特别考虑。调查发现,营养这一最该考虑的因素,却成为购买零食的第三因素。此外,中小学生常吃的零食大多是水果,糖果或巧克力,面包或饼干,膨化食品、蛋糕等点心类、干吃方便面及羊肉串、烤面筋等,而这些零食中很多都是“垃圾食品”!
六、心情影响饮食状态不佳:如:某个家人未回家吃饭,不高兴、学习压力太大等,从而导致吃不饱、吃太撑等一系列的情况。
七、过量饮用咖啡、奶茶等速溶类饮品:有的学生为了提神醒脑,大量饮用咖啡、奶茶,甚至成瘾。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奶茶的饮用量过大会使大脑高度抑制,出现血压降低、剧烈头痛等症状。
八、以饮料代替水:有些家长考虑到孩子学习紧张,消耗大,往往备足各种饮料代替水。但由于饮料中糖份过高,饮用过多,会影响食欲,引起腹胀,不能好好用餐,影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我想很多家长都是忽略了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只有注意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的成长。合理的膳食制度应与中小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安排相协调。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消化器官的活动规律,保证营养充分吸收与利用:
一、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的时间应是合理的:研究表明,一日三餐的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一日二餐时消化率为77%。所以,一日三餐用餐时间时间应为:
早餐:6:30-7:30; 午餐:11:30-12:30;晚餐:5:20-6:30。
二、餐量分配应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早餐尤其重要,最好吃到四类食物:主食(如馒头)、动物性食物(如鸡蛋)、奶、新鲜蔬菜/水果。另外,中小学生体内储存的肝糖元较少,同时代谢率较高,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多,容易饥饿,若一日三餐不能满足其需要,可在两餐之间补充点心。
三、牛奶不能喝了,用酸奶或者豆浆代替:若早餐有喝牛奶的习惯,当发现牛奶坏了或不能喝了时,要用酸奶或豆浆代替(切记:不要用酸奶饮料替代酸奶,如:酸酸乳代替)。
四、适当增加坚果类、海产品等,有改善记忆的作用:为了满足小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正常的身体生长发育,我们提倡小学生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坚果类、海产品等,有改善记忆的作用。
五、考试期间的饮食同平常时候不要做太大变化:考试期间的饮食像平常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但是主要要以清淡些的食物为主。
六、膳食品种应全面:专家呼吁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配餐,根据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选择搭配,做到膳食平稳。选择搭配食物时,可以依照“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的原则,也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并应适当结合学生口味,注重合理分配营养,避免浪费。
附件1:“平衡膳食宝塔”
附件2: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专家王兴国,为考生开出了科学合理的健康食谱,并指出考前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充足的主食有助于维持大脑最佳状态
大连市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说,即使是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大脑也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人体器官之一。研究表明在紧张的考试期间,思维活动及精神压力都会使大脑消耗更多的氧气,即能量代谢增加。
为大脑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主要来自富含糖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主食(谷类、杂豆类和薯类等)和水果。所以,一日三餐保证摄入充足的主食有助于维持大脑最佳状态。
考生的主食首先要够多,每餐100-150克(干重),既要吃饱又不要吃太饱。其次,主食要粗细搭配,比如二米饭(大米+小米)、黑米饭(大米+黑米)、红豆饭(大米+红豆)、绿豆饭(大米+绿豆)等,有助于维持更较长时间的血液葡萄糖供给。最后,尽量少喝粥,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喝粥不但降低主食摄入量(干重),而且不利于维持血液葡萄糖长时间供给。
二、高蛋白食物有增强记忆的作用
王兴国表示,鱼虾、肉类、蛋类和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考生食谱中必不可少的。这些食物营养价值高,有增强记忆的作用,对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尤为重要。而且,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持久的体力和身体状态。虽然高蛋白食物不能直接为大脑提供葡萄糖,但高蛋白食物与主食搭配食用,可以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葡萄糖供给。因此,建议餐餐都要有一两种高蛋白食物。
不过,这些高蛋白食物往往也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消化负担,影响大脑状态,不利于考场发挥。选择高蛋白食物时,首先要注意适量。大致推荐数量是奶类每天250克;鸡蛋每天1个;鱼虾类每天100克;肉类每天50~100克。其次,要选择低脂肪的品种,如低脂牛奶、虾、鸡蛋清、精瘦肉、瘦牛肉、鸡脯肉等,以避免摄入太多脂肪。
三、饮食要清淡避免增加消化负担
考生的饮食既要增加营养摄入,又不要增加消化负担,清淡饮食是不二之选。王兴国解释说,所谓“清淡”,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主食要清淡。以米饭或杂粮米饭、馒头、面条等为主,避免汉堡、油条、油饼、桃酥、饼干、方便面等。
其次,肉食要清淡。要避免选用排骨、烤肉、红烧肉、肥牛、肥羊、鸭肉、鹅肉等高脂肪肉品。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少油少盐,不要用油炸、红烧、煎烤等方法,尽量用炖煮、家焖、蒸、炒等烹调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蔬菜每天300~500克,以绿叶菜、番茄、青椒、蒜薹、西兰花、胡萝卜等为主。新鲜水果每天200克,品种随意。
除上述三点外还要注意适当选用豆腐、豆腐皮等既高蛋白又比较清淡的食物;不要突然改变考生的饮食,让他们吃自己熟悉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障食物安全。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xiexiebang推荐)
研究学习报告
题目: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摘要:中学生饮食不规律,不同类型的人对营养素和量的需要不完全相同,所以,针对中学生存在的饮食问题加以研究。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率逐渐升高,紧张的学习使部分学生生活饮食无规律,营养不良,人们开始对食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苛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中国正处于崛起的时代,身体又是革命的本钱,连本钱都没了还怎么闹革命。中学生做为我国崛起的生力军,如果将饮食当成儿戏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解决中学生饮食问题已刻不容缓。“民以食为天”,摄食是人类的本能,也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然而,我国文明发展到今天,怎么吃得合理的营养来满足生长发育和学习,劳动,体育锻炼活动消耗的能源,这是一个问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类型的人对营养素和量的需要不完全相同。性格,年龄,体育锻炼以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等都可影响身体健康。青少年时期经历着青春发育期,又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不但要维持一天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消耗的能源,还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养料。这个时期对食物的要求,不论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甚至超过成年人。因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营养与健康:
一. 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二. 掌握健康饮食知识
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关知识的学习教育,所以应该有目的、有计划达地安排学习。
三. 各方面相互配合
各个方面搞好配合家庭、学校、学生三方面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为了学生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搞好学生的健康饮食,保证学生有个健康的身体。
四. 一日三餐很重要
中学生营养健康一日三餐如何合理搭配呢?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为“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进餐经验,并且妇孺皆知。所谓“好”是指质量要好,“饱”是指数量要足,“少”是指数量和质量均要有所控制。早餐吃得好。据营养学家实验研究发现,早饭吃得好(如牛奶、鸡蛋、巧克力、麦乳精、营养面包等)的人,整个上午血糖水平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不论是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均感到精力充沛,效率很高。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很差的人,在不到上午10点钟时血糖水平已降至正常以下,故感到体力不支,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另外,据统计长期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讲究者,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率较高。晚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容易影响睡眠,发生肥胖,甚至产生疾病。晚餐吃得多的人,身体必须要有较多的“精力”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处理,使睡眠不好;人到夜间活动减少,睡眠时耗热最小,晚间胰岛素分泌比白天多,而进食过多又可促使胰岛素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可使血糖较多地转化为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就会造成肥胖。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往往会不注意饮食卫生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而忽略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打乱了正常饮食生活的节奏。五.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少吃油炸和暴晒食品
高温会破坏许多营养素,同时产生醛、氧化物、内脂等物质、对人体有害,蓄积过多可引起中毒。
2.多食增强记忆力食品
饮食应该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尤其应多食用有助增强记忆力的食品,如香蕉富含矿物质钾,可预防精神疲劳;卷心菜、葡萄、蛋黄、对增强记忆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杏可改善血液循环,可减轻精神紧张造成的失眠;鱼类含大量胆碱和维生素c,可促进脑力功能。
3.热量必须充足
中学生对热量的需要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可吃些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油条、糕点、芝麻酱等;还应增加副食,每天要吃蔬菜、肉、豆制品及牛奶、鸡蛋、水果等。
4.保持蛋白质含量
保证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加速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抗病能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牛奶、蛋类、豆制品等。
5.应补充钙、铁、碘、锌等元素
这几种元素是中学生在青春发育期需要较多也最易缺乏的。人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中学生在快速长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磷来补充,应多选含钙、磷的蔬菜、豆类、海产品和乳类,每天喝一杯牛奶或豆浆可获得较多的钙和蛋白质。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易患贫血的时期,主要是缺铁造成的,因此,应该多吃些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肝、鱼、蔬菜、水果等食物。青春期性腺器官发育达到高峰。碘也是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含碘和锌较丰富,可经常食用。
6.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因中学生用眼多,维生素a供应充足有助于保护视力,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维生素b与机体能量消耗有关;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寒冷季节还应考虑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以提高钙的吸收。
7.注意饮食多样化
合理营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用牛奶或豆浆.
8.注意四季的饮食规律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容易使人产生疾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吃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可适当多吃些凉拌菜、咸鸭蛋、咸鸡蛋、豆制品、绿豆、新鲜蔬菜、水果等。六. 合理安排进餐和体育锻炼时间
体育锻炼时,体内的血液比较集中地分配到运动系统,流向肠胃的血液就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所以体育锻炼后,要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后才能进餐,进餐后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参加激烈运动,饭后激烈运动对健康不利。同时一日三餐也要考虑合理安排。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尤其上午学习份量大,早餐必需保证优质。中餐食物注重质和量。晚餐可适当减少。吃时要细嚼慢咽,更不能暴饮暴食。在体育活动中要控制喝水或不喝水,活动结束后,要采用多次饮水法来补充身体推动的水分,必要时要喝一些含盐的开水和矿泉水。总之,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和摄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促进生长发育,维护健康的重要因素。
研究方法与过程:依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进行饮食身高、体重等项目的测量。然后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结果: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占10.74%,初中生占13.48%,小学生肥胖占9.31%,中学生占8.33%。问卷包括家长问卷、学生问卷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值得注意的是79.8%的中小学生边吃边看电视的习惯、73.4%中小学生经常吃零食习惯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饮食习惯
饮食行为 是否喜欢吃水果 是否喜欢吃蔬菜 吃零食情况 喝饮料情况 是否有边吃饭边看电视习惯
喜欢(90.1%)喜欢(87.7%)经常吃(73.4%)经常喝(60.6%)有(79.8%)
构成
不喜欢(9.90%)喜欢(87.7%)偶尔吃(22.6%)偶尔喝(35.8%)偶尔喝(35.8%)2360名学生中,营养正常者占81.54%,营养不良者占18.4%,中学生超重者占9.22%,肥胖者占8.33%。小学生超重7.11%,肥胖7.65%。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中学生高于小学(P>0.05)超重率中学生为13.04%,小学生超重率14.69%,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005)。肥胖率中学生为9.31%,小学生15.70%,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P<0.005)。不吃早餐的中小学生占12.5%,有79.80%的中小学生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有43.67%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有18.8%的学生有饭前不洗手的习惯。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表2)即初中生>小学生(P<0.05);肥胖以初中生为最高,小学生次之(P<0.01)。肥胖率则以“单峰型”呈现,且以10-14.5周岁最高;从第2阶段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能量摄入量充足,吸收充分和体育活动相对减少,导致超重。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量增加,摄入量不足,则引起营养不良的增加。
表2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营养不良
年级 小学 男生 女生 合计 初中 男生 女生 合计 人数 1504 722 782 956 485 471
正常(%)82.04 43.07 39.95 41.50 84.52 43.02 41.50 41.59
轻度(%)13.07 6.05 7.02 6.53 12.90 6.01 6.89 8.65
中度(%)3.99 1.09 2.90 1.94 2.32 1.70 0.62 2.10
重度(%)0.75 0.30 0.45 0.37 0.14 0.09 0.05 0.29
极重度(%)0.15 0.07 0.08 0.07 0.12 0.09 0.03 0.09
超重(%)14.69 7.48 7.11 7.29 13.04 7.80 5.24 9.22
肥胖(%)15.70 8.01 7.69 7.65 9.31 5.04 4.27 8.33 中小学生与家长掌握营养知识较少,调查结果表:中小学生除含钙、维生素C、蛋白质较多食品及甜食过多对人体有害,其它均较低,只有17.2%的中小学生听过“食物金字塔”,但并不知道具体内容。大部分家长对营养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如:“含维生素C多的食品,含胆固醇食品”提供动物性蛋白的食品“及精米和精面是否好”等问题回答的正确平均较高,但对于“食物金字塔”,“膳食中能量主要来源”,“胡萝卜含维生素A”及“首选补钙食物”问题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4%。因此,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家长,都需要了解更多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家长若没有足够的营养知识,在购买和制作食物时很少会考虑到营养无效,父母的营养知识水平对子女的身体健康将有一定的影响。
小学生早餐质量较低达不到营养,中小学生正处于体格、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早餐质量对健康和学习效率都很大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有一部分中小学生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活动。有研究 # 495#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7月第22卷第7期 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将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和健康。营养合理的早餐应包括四类食物、谷类、奶类、动物性食品及蔬菜和水果类。含其中3类食物的早餐,质量评价为一般,在本次调查中,经常吃零食的占73.4%,饭前不经常洗手占81.2%,不吃早餐的占87.5%。由此可见,有部分小学生的早餐质量比较差,尤其是蔬菜和水果吃的较少。
中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在本次调查中,不喜欢吃水果的中小学生占9.90%,不喜欢吃蔬菜的占12.3%,不喜欢吃粗粮的占22.04%,经常吃零食的占73.40%,偶尔吃零食的占22.7%,经常喝饮料的占60.6%,偶尔喝饮料的占35.8%,有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占79.8%,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其子女也有直接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3.62%的中小学生家长喜欢吃零食,说明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子女也有一定的影响。
让家长和学校保健医生进行营养知识培训,让保健医生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校保健医生或卫生 老师向老师及家长应多讲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合理膳食早餐的意义及多吃零食的危害等。利用学校开学或学期末对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及健康饮食行为方面的宣传,强调合理营养对中小学生智力发展及身体发育的重要性,卫生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学校的广播、版面、报纸以连续讲座的形势宣传,包括基础营养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与健康(中小学生常见营养问题)及如何从膳食中获得最佳营养,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大大有好处。
由于女性爱美、爱苗条,导致中学女学生对营养摄取的控制,还有与体质的关系,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需求较少,食量较差,造成中学生营养不良占比例较高。参考文献:
1.白呼群、学校卫生情况年报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1992.2. 陈康、马文革、杨林新等,芜湖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中国学 校卫生,2000。21(1):29 3.李才明、韩博文、苏应雄等,成都市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 价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5):365
4.刘艺敬、王朱逸、闸北区某小学学生早餐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 生,2000。21(4):255 5.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6.荫士安等主译《现代营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7.梁萍著《健康家庭营养学堂》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8.于珺美著《营养学基础》
科学出版社
第三篇:大学生饮食营养研究论文
大学生膳食营养的特点及饮食保健策略
林润基
课程号:12192001-1-74 摘要: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又面临着艰巨的学习任务,但由于受我国许多旧的饮食习惯的影响,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容易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不仅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学业更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因此,健康的饮食对大学生学业、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大学生
营养
特点
策略
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1.仅两成学生坚持一日三餐 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仅有33.9%,只有24.2%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50.4%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2.七成女生吃零食排解无聊,55.1%的大学生因为无聊而吃零食缓解情绪,女生更高达70.4%,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吃饭细嚼慢咽的大学生仅25.8%,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吃饭不够专注。3.近半学生习惯喝啤酒 每个月都会喝1-2次啤酒的学生占48.3%,超过3次的占19%,有的学生甚至每月喝啤酒超过10次,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还有35%的男生每月会喝1-2次白酒。4.大半分人有泡网吧的习惯电脑逐渐成为学习工具,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吃饭时间也在上网,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用餐时及餐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使肠胃功能消退,另外大多数上网的同学对饮食没有选择,食物营养摄入不足。5.大部分人有爆饮爆食的习惯,这种习惯在男生中很普通,例如一些男生吃水果不吃就很长时间不吃,但是往往一次就能吃掉半个月,我以前就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对营养的需求:针对大学生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吸收能力强、热能消耗较大的特点,其热能需要较一般成人要多 25% 左右,生长发育额外需要的营养也比一般成人多 — 15%(一般成人指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所以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热能和营养,保他们的健
康
。、总体原则: 在考试期间的营养膳食安排,应在维持充足能量基础上增加各种营养素。如: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及铁锌等营养素供给量。同时,因为经常熬夜,所以有必要加餐,夜宵品种要求少量、易于消化,牛奶加饼干或
面
包
是
很
好的选
择
。、具体措施: 考试期间宜多食一些鱼类、蛋类、牛奶及奶制品、猪瘦肉、牛肉、动物肝、鸡肉等,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A、E 等。多吃水果、香蕉、荔枝、西瓜、菜花、菜、菠菜、青椒、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以补充必需的维生素 C 及矿物质。主食多吃些豆类杂粮,以补充 B 族维生素。多吃一些栗子、松仁、核桃、瓜子、花生补充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还应搭配一些适宜的饮料以补充营养及正常消化,如:绿豆汤、乳酸菌、酸梅汤、果珍等有营养开胃作用。这些饮料富含维生素 C。以上几种饮料交替饮用,既可调节食欲又可补充一些必须的营养素。可为两全其美,一举多得。3、注意事项: 考前,学习比较紧张,人的消化功能不如以往好,故应少吃难以消化的肥肉及油炸食品。天热出汗多,可喝加少量盐的白开水,以解除疲劳。还要注意饮食有节,从营养来说,够用就可以。过量饮食反而与身体不利,且饭量过饱会影响学习时的注意力的集中。同时注意,饭后不要马上学习。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里,若这是就开始学习,会影响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学生科学饮食的策略:
加强对大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通过学生活动,加强学生的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题之一,更是《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生活动中加入食品营养与卫生这一项内容,通过学生活动在校园中进行多形式的营养与卫生知识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从多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意识到食品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当前大学生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缺乏,并不是说他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麻木不仁”,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如福州大学学生就成立了“绿色协会”,除了进行环保宣传外,也在他们所办的宣传报上对食品营养与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也有一些院校的学生自发成立督导队,对食堂的饭菜及卫生进行督导等。
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引导,大力宣传,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育。如成立与食品营养与卫生相关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开展各种宣传。举办与食品营养与卫生有关的讲座;举办专家现场咨询;组织学生进行以食品营养与卫生有关的黑板报宣传评比;组织营养知识竞赛;张贴营养宣传挂图、印发营养科学知识和饮食卫生知识小折页,也可通过校园刊物、校内广播进行宣传。同时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也应多采购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藏书、期刊,并加强读者导读工作,让学生主动从中摄取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人人注意食品营养、饮食卫生的氛围。
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抵抗衰老,特别是女性,平时应该注意多吃些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花生、胡萝卜、黄豆及其他豆制品等,有利于软化血管,推迟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社会与家长应重视大学生饮食营养,保护学校周边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宏.基础素质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2] 杨贵仁,廖文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 2000, 21(6): 433.[3] 宋修义,胡丽娟,李汉昌.某校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0, 23(1): 46.
第四篇: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
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
摘要:通常来说,人们能够理解健康饮食对身体是有益的。健康的食物会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实际上,食物不仅能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牵涉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饮食对性格、情绪的联系,以及饮食是如何影响心理的,并且提供了一些通过饮食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关键字:饮食 营养 心理健康 情绪 性格
一直觉得除了吃到某种喜欢的食物心情会变好之外,食物与人的心理之间一定还存在着某种关系。
据罗杰﹒沃尔什在2011年十月刊的《美国心理学家》发表的文章,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营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饮食对性格影响
网上经常能看到从喜欢吃的食物中推断出性格,比方说,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对事物容易渲染,意志不很坚定,容易丧失自信。喜欢吃煮、炖食的人性格温和,常富于幻想,但不愿表现自己。喜欢吃酱菜的人较稳重,善于埋头苦干,做事有计划,一般不太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反不喜欢吃酱菜的人多富于亲人的感情,没有架子,容易接近,有钻研精神,且能吃苦,兴趣易因受挫折而消失。
这些说法与星座性格说有异曲同工之处,看看就好不可太当真。反正对我来说,喜不喜欢吃什么食物取决于做得好不好吃。但确实有验证明,饮食与性格有着某种关系。
研究人员在研究刚开始、8周后、24周后及一年后分别对参试者的抑郁,焦虑愤怒及疲劳等情绪变化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结果发现,虽然参试者摄入热量一样,但情绪差别却很大。吃得油腻的人更容易发脾气、愤怒以及焦虑。研究人员解释,油腻的食物会影响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从而使人情绪不稳定。而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则能保持大脑中快乐激素的产生,让人情绪稳定与乐观。
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一书中曾提到一个怪僻少年杰利。他从小多动,难以管教,9岁时曾被管教一段时间,11岁即因涉嫌犯罪而被法庭传讯。当杰利父母听取营养学家的建议,控制糖类食物后,杰利的性格明显好转。
对于其他的特殊性格特点,调节食物营养组成也能相当程度地改变其性格。性格不稳定者——此类人常因长期缺钙,造成心神不定,应该多吃一些含钙、磷较多的食物,如大豆、牛奶、苋菜、炒南瓜子、海带、木耳、紫菜、田螺、橙子、河蟹、虾米等。易怒者——这种人多因缺钙和维生素B,遇到不顺心的事,极易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应减少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可以多吃些含有钙质的牛奶及海产品。做事虎头蛇尾的人——这种人通常缺乏维生素A 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A 丰富的猪、牛、羊、鸡肉、鸭肝、牛羊奶、鸡鸭蛋、河蟹、田螺等食物,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 的辣椒、红枣、猕猴桃、山楂、橘子、苦瓜、油菜、豇豆等。
饮食对情绪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发现,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有缓解作用,这可能与体内血管收缩素“ 5 —羟色胺”有关。当人食入碳水化合物之后,这种血管收缩素便会在大脑中不断增加,使人的精神状况越佳。德国营养学家福尔克·帕德尔教授研究发现,新鲜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大脑产生“ 5 —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类似化学“信使”,能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活。倘若你遇到难题,思虑过度或紧张不安,甚至招致严重失眠的话,不妨在睡觉前吃点香蕉,喝点脱脂牛奶或加蜂蜜的麦粥,这些香甜可口的食物会帮助你顺利入眠,且能睡得更安稳。
当心理压力过重、情绪欠佳之时,人体内所消耗的维生素 C 会比平时多八倍。此时不妨多食些高含维生素 C 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或者服用适当的维生素C片,这样会有助于消除精神障碍,使心情得以好转。
富含维生素 B 类的食物,如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酿啤酒的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对纠治心情不佳、沮丧、抑郁症亦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 B 族维生素类有一种烟酸更能减轻焦虑、疲倦、失眠及头痛症状。
当无名火攻上心头,无缘无故地想发脾气的时候,如能尽快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酪、鱼干及虾皮之类,或者直接服用肠道容易吸收的钙片,过不了多久,你便会感到自己的脾气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一个人要想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除了要加强学习,注意修养,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善于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有益身心的食物帮助您转换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饮食怎样影响心理
食物的包含的化学元素能够对身体的某些机能有影响。第一段中也提到了,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有缓解作用,可能与体内血管收缩素“ 5 —羟色胺”有关。当人食入碳水化合物之后,这种血管收缩素便会在大脑中不断增加,使人的精神状况越佳。
像酸性食物多含有较高的非金属元素,如硫、氯、磷等。正常人体的血液应为弱碱性,血液如呈偏酸性,不利于人的正常思维活动。过多的酸性食物的摄入形成的“酸性体质”极有可能是性格孤僻甚至“孤独症”的直接成因。所以喜欢吃酸性食物的人较有有事业心,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遇事爱钻牛角尖。
而盐类富含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等阳离子,金属离子是神经传导的重要递质,也可以说是理性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喜欢高盐食物的人更具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但往往感性思维不够,因而相对比较冷漠。
通过饮食改善心理健康
我们知道了饮食不光在身体健康,同时也在在心理健康以及保持幸福感上也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那么怎样通过饮食来改善心理呢?
沃尔什规定了三个关键的饮食原则,以改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饮食中要包括主要的五彩水果和蔬菜。
2.饮食中要包括一些鱼类,特别是那些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如鲑鱼。
3.饮食中要避免过量的卡路里。
有两份食谱已被大量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证实。
被称为pesco-vegetarian的食谱,要求包括水果、蔬菜、坚果、谷物,豆类,蛋,奶制品和鱼(但不再含有其他肉类)——已被用于预防某些精神病理学,提高学术成绩,减少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
在一些研究中,地中海食谱——通常被认为是这样的饮食,强调丰富的植物食物,豆类、精制谷物和鱼,吃水果甜点,用橄榄油烹饪,还包括适量的乳制品、酒,以及少数其他肉类——这份食谱被发现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疾病的发病率。
在以上两种食谱中,相同点是都强调鱼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少量的肉类。虽然这些饮食食谱已经被一些研究所证实,但它们也许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食谱。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缺乏某些补充剂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鱼和鱼油可以提供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对神经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物质。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也具备抗炎和保护机体系统的功用。一些研究还证实,人们减少对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使用,会导致程度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和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躁郁症。
那些探讨营养补充剂与改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都很复杂,对于医疗方面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出于治疗的考虑。
关于营养和饮食方面的信息,因为涉及到人们身体、心理的健康,因此它们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综合考虑来看,基于较低的副作用以及重要的积极意义,如果你想改善你的心理健康,多补充营养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五篇:营养与饮食论文
营养与疾病
摘要:膳食、营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遗传疾病多与正当的营养素摄入有关,使得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多或不合理均会引起疾病即营养性疾病。而糖尿病是有遗传倾向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胰岛索生物效膨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异常的代谢状态,主要因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从而出现蛋白质、脂肪及其他的营养代谢异常,血中葡萄糖升高是其标志。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患与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相关的心、糖尿病、肥胖等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及开展临床治疗,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在此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饮食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人们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
关键词:营养合理膳食糖尿病
所谓营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取得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即营养是人类摄入、消化、吸收、利用实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状态的过程。营养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供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等,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与生命活动。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必须的所有营养素;人每天必须进食多种食物,才能摄入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宜的营养素。如果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过量,就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导致疾病的发生。
合理膳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要求通过膳食的调配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又要求膳食构成的比例平衡,还要考虑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饪方法,以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
1. 建立合理膳食的制度: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且两餐间隔为4~6小时,早餐应吃高能量富含蛋白质的膳食,午餐应吃高营养素比例适当的膳食,晚餐要少吃,包括水果也不能吃得太多。
2. 膳食结构的最佳模式:动植物比例适当的模式 植物性供能站总能量50%~60%,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实物,这一模式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营养缺乏病少。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四、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菜;
五、食量和体力的劳动要平衡,保持适量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七、如饮酒,应限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不变质的实物
4. “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宝塔”共分五层,包括我们每天吃得食物种类。宝塔各层面积和位置反映各层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3000~500g;蔬菜和水果位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蔬菜400~500g和水果100~2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居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200g[鱼虾类50g,畜禽肉类50~100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和占第四层,每天应摄入鲜奶100g或奶粉28g和豆类及豆制品50g;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过25g。***至于他的应用还应注意:
1、确定个人的食物需要[应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
2、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可以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丰富多彩是指选用品种、颜色、形态、口感多样的食物,并变换烹调方法,使食物不但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而且色、香、味俱佳,满足人们的口味享受。
3、合理分配三餐量 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时间间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想匹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早餐除主食外,至少应包括乃、豆、蛋、肉中的一种,并搭配适量蔬菜或水
果。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养成习惯,长期坚持。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作为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一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目前的各项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药物治疗和精神饮食治疗都是必需的。笔者主要从饮食治疗上来说明饮食疗法对于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及注重事项。饮食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饮食疗法的原则: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饮食疗法是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在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营养平衡,控制血糖。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天天食物单位需要总数=总热量 /80。糖尿病患者的热能供给,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比较肥胖的人,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限制在25Cal以下;较瘦弱者应在35Cal以下;轻体力劳动者30~35Cal;中等体力劳动者35~40Cal;重体力劳动者40Cal以上。根据总热量计算出每日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比例。
2合理地选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食品,严格进行适宜的膳食搭配。目前认为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但也不能过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患者耐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能量,更易发生酸中毒。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患者以及用胰岛素的某些糖尿病,一般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占总热量50%~65%,每日约
200~350g,折合主粮约250~400g。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高脂肪饮食,脂肪的摄入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脂肪的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20%~35%,甚至更低,若按公斤体重计算,不宜超过1g/。因为高脂饮食能够妨碍糖的利用,其代谢本身就可产生酮体,轻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脂肪的量与质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患者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宜超过40g。消瘦患者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热量来源不足,可相应提高脂肪摄入量。脂肪日用量100g者为高脂肪饮食,50g为低脂肪饮食。为预防动脉硬化,最好选用植物油,忌用胆固醇高的动物脂肪。糖尿病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要充足,摄入量一般要与正常人相当或稍高。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使体内蛋白质分解过速,丢失过多,轻易出现负氮平衡。所以,膳食中应补充足够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有尿毒症及肝昏迷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取。
3每日摄入一定量的各种微量元素,纤维素及维生素
患者的饮食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要注重维生素B1的供给。因主食减少,维生素B1摄入不足,所以要多吃粗粮、豆类、瘦肉等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的钠盐不宜过多,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当病情控制不好时,轻易出现各种感染和酮症酸中毒,要注重适当补充无机盐。植物粗纤维可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浓度,并可降低血脂和尿糖浓度,还可预防心血管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并发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这类食品为麦
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
4合理进行餐次安排
为了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餐次,科学配膳。患者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有条件的可以增加餐次或加餐。每餐最好主、副搭配,作到餐餐有糖、蛋白质、脂肪,既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分泌,又符合膳食的要求。一日三餐,主食分配可按早、中、晚各占1/3,或早餐占1/5,午餐、晚餐各2/5的比例,并要求定时、定量。5糖尿病的禁用和限用食品对患者来说是要时刻注重的5.1禁用食品包括各种糖类、白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饴糖以及糖果等。这些糖类食品使血糖升高的速度很快,应禁用。用这些糖制成的各种糕点、蜜饯、果汁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也以不吃为宜。各种油煎、油炸、油酥食物以及猪油、鸡皮、鸭皮等油腻食物应少吃或不吃。同时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5.2限用食品炼乳、汽水、酒类不宜经常食用,只可作为调剂口味的佐餐食品。含热量较高的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不宜经常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粉丝、红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栗子、毛豆等干豆不宜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蔬菜。作为副食时,应减少主食的供给,并应限制数量。尽量不吃助热生火、香燥伤阴食品,如狗肉、驴肉、鹿肉、带鱼、螃蟹、蚶子、羊肉等。蔬菜中的韭菜、香菇、芹菜、茴香等,在合并有皮肤感染时更应限制食用。烹调时,盐、酱、醋、葱、姜、花椒、大料等调味品可随意选用,但不宜过量,以清淡为宜。
6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节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和工作情况,制订一份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各占适当比例的食谱。通过饮食调节,控制食物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以便配合药物治疗,消除尿糖,防止酸中毒等并发症。
[1]刘继鹏.1991~2000年《营养学报》发表的有关老年营养论文综述[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2002.[2] 赵熙和.老年营养[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 1989.[3]张安玲, 郑吉来, 王君.老年营养状况与疾病的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老年营养暨第二届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