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

时间:2019-05-14 02:1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

第一篇: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

浅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

点的论述

摘要: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现今民生领域的问题,变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加强民生建设,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要要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体系的社会保障体系;五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时期下,我们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建设;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Focused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bstract: Social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overall layout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five one”,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The 18th points out that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must be to safeguar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The shortage of public services for education, health, social security, becomes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present.To strengthe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irstly, we should strive to run educa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people;second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thirdly, we should make every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income;fourthly, we should complet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vering all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fifth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During the new period, we mus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t society can have a better and faster construction.Keywords: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Social Construction;Livelihood Issues;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引言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理论

1.理论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并第一次将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我们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清晰表达,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公平正义之间关系的明确肯定。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以往我们单方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其实质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前提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阐释

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这里说明的社会建设,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即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

社会事业建设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有利于社会良好发

展的社会服务和活动,具有维系社会公正、实现社会正义的作用。

社会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则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的具体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建设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理想的社会结构对社会贫富分化有较强调节功能并对社会利益冲突具有较强缓冲功能,而目前,中国有失均衡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逐渐凸显的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社会结构建设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 是完成构建和谐社会其他任务的先决条件。

3.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必须’揭示了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揭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强调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五有”目标,十八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战略部署:

(1)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就业,另一方面要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表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居民收入。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4)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生活、关乎调节社会分配。过去10年,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后,社会保障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在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中,突出了加强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建设。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现今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 民生,就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问题。在现今社会,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社会风俗文化的不同,加上个人自身的内部原因,会造成社会成员在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时能力的差异。一个没有差别的社会是毫无生气的,但是,差别过大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造成的社会阶层的分化问题不断突显,体现在民生领域的问题,变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医疗保障问题。最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多项在医疗方面惠农的医疗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医保体制不够完善,所以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比如,有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户,虽然得到国家医疗合作的保障,但是仅限于一些小病,如果他们患的是一些需要做大型手术、花大钱的病,他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因为另付的那些钱他们还是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情况归结起来还是医保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灵活性,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医保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的完善。

(2)教育缺位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也就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当前,城乡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支出日益构成居民家庭严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所导致。所以,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我国教育观念的改变也成为了一项急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应该特别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教育是兴国之本。

(3)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越发困难;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以上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对未来的就业很不乐观,因为随着历年的毕业大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就业竞争压力就会逐渐增大。这不仅是我们的问题,也是国家相关政策的问题。国家应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渠道上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2.民生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个‘必须’阐明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问题与矛盾。随着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收入分配方式、就业格局、社会组织形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势必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诱发更多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社会各阶层都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 有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利于有效整合社会利益, 改善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3.推进民生建设的意义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十八大关于民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在高等教育方面,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推动高等教育进去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但是,我们应正视我国的教育水平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首先,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再者,要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我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要靠发展经济,要通过扩大经济规模和调整经济结构来扩大就业。要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近些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但是必须看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相对滞后。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同时,大力提高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四要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体系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都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重要阐述。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九个方面。

结语

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要完成十八大给予的目标和要求,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目标任务的达成和实现,需要付出真正的实践上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决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新时期下,我们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青连斌.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要义[N].学习时报.2007-07-16(006).[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3]李承贵.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解读保障民生的两大基本条件[N].社会科学家.2013-01-5.[4]丁元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J].群言,2010(11).

第二篇: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精)

浅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 点的论述

摘要: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现今民生领域的问题,变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加强民生建设,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要要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体系的社会保障体系;五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时期下,我们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建设;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Focused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bstract : Social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overall layout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five one”,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The 18th points out that 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must be to safeguar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The shortage of public services for education, health, social security, becomes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 ihood in the present.To strengthe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irstly, we should strive to run educa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people;second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thirdly, we should make every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income;fourthly, we should complet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vering all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fifthly, we should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During the new period, we mus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Chinese characteris tics socialist society can have a better and faster construction.Keywords :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Social Construction;Livelihood Issues;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引言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理论 1.理论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并第一次将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我们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清晰表达,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公平正义之间关系的明确肯定。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以往我们单方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其实质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前提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阐释

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这里说明的社会建设,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即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

社会事业建设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有利于社会良好发

展的社会服务和活动,具有维系社会公正、实现社会正义的作用。

社会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则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的具体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建设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实现民

主、平等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理想的社会结构对社会贫富分化有较强调节功能并对社会利益冲突具有较强缓冲功能,而目前,中国有失均衡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逐渐凸显的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社会结构建设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

和控制的过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 是完成构建和谐社会其他任务的先决条件。

3.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必须’揭示了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揭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强调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了实现“五有”目标,十八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战略部署:

(1)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就业,另一方面要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这表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居民收入。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4)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生活、关乎调节社会分配。过去10年,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后,社会保障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服务、公

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在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中,突出了加强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建设。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现今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

民生,就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问题。在现今社会,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社会风俗文化的不同,加上个人自身的内部原因,会造成社会成员在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时能力的差异。一个没有差别的社会是毫无生气的,但是,差别过大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造成的社会阶层的分化问题不断突显,体现在民生领域的问题,变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医疗保障问题。最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多项在医疗方面惠农的医疗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医保体制不够完善,所以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比如,有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户,虽然得到国家医疗合作的保障,但是仅限于一些小病,如果他们患的是一些需要做大型手术、花大钱的病,他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因为另付的那些钱他们还是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情况归结起来还是医保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灵活性,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医保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的完善。

(2)教育缺位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也就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当前,城乡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支出日益构成居民家庭严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所导致。所以,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我国教育观念的改

变也成为了一项急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应该特别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教育是兴国之本。

(3)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越发困难;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以上诸多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对未来的就业很不乐观,因为随着历年的毕业大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就业竞争压力就会逐渐增大。这不仅是我们的问题,也是国家相关政策的问题。国家应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渠道上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2.民生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个‘必须’阐明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问题与矛盾。随着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收入分配方式、就业格局、社会组织形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势必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诱发更多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社会各阶层都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 有助于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利于有效整合社会利益, 改善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3.推进民生建设的意义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 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 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 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 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 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2)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 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 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 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 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 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3)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 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 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 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 其

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 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 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 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 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 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 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 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十八大关于民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和 改善民生需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 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各项 措施的落实,同时在高等教育方面,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推动高等教育 进去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但是,我们应正视我国的教育水平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首先,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 机会和权利,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再者,要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我国 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我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要靠发展经济,要通过扩大经济规模和调整经济结构来扩大就业。要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 进就业的合力,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 构,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

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 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 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 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 义,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近些年来,我们采 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但是必须看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相对滞后。正 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同时,大力提高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 收入。四要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体系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 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推进城 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 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 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 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 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五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 生的重大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都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 了重要阐述。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 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在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 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等九 个方面。结语 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要完成十八大 给予的目标和要求,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目标任务的达成和实现,需要 付出真正的实践上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 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决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更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构建 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新时期下,我们 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让人民享受到 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青连斌.社会建设的内涵与要义[N].学习时报.2007-07-16(006).[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1-8.[3]李承贵.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解读保障民生的两大基本条件[N].社会科学 家.2013-01-5.[4]丁元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J].群言,2010(11).

第三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紧迫性、基础性的艰巨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保障 民生 社会 建设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这些新亮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

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的系统建设。一、十八大对社会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定位

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目标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在党的文件中,最早提出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也正是这次全会决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决议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沿用了这样的提法。伴随社会管理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不仅是定位和目标认识的深化过程,而且是丰富了社会管理的内涵,提升了社会管理的境界从格局到体制,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我国在社会管理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积极向前推进的态势。我国社会体制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

化,社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社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组织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等等。只有突破这些体制性制约,才能从整体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以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与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迁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创新、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确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来推进社会建设的价值理念 社会管理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八个新的亮点,这些亮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系统建设,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把创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同时作为社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突显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必须坚持社会公正公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关系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同时,还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意义。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工夫。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我们必须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把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我县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个教育阶段,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必须把教育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保障群众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强化政府责

任,优化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完善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对自主创业者和自谋职业者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劳动者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搭建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平台,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不断提高劳动报酬,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要切实规范分配秩序,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大力规范“灰色收入”,严格调控垄断收入;要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个税调节力度,推进个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好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的管理和监控,减少税收流失;要大力帮助困难群众,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帮扶、生活救助、医疗互助等帮扶制度,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和保障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标准,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特别要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

慢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五)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要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要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应该在政府和社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扩大公众的参与渠道,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政府公共管理的途径,还可以提升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另外,社会组织还可以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担者。政府的一个职能就是公共服务,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自己提供,而是要保证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样社会组织就可以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

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城乡居民自治组织集自治、服务功能于一体,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现在,大多数地方社区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已逐步由政府延伸到社区的服务窗口承担起来了,实现了初步的政社分离。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落实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政府不包办代办。要理顺社区内部治理关系,健全社区自治相关制度,规范决策办事程序,形成新的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组织体系。要通过多种渠道拓宽社区经费来源,结合城区改造、征地拆迁、股权改革等增加社区服务实力,使之切实承担起服务“社会人”的责任。

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

特大安全事故。

第四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摘要】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结合自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通过分别对当前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改善民生的几个重要意义等若干方面的论述,阐述我对十八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解。

【关键字】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普遍关注中国各阶层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以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的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基本的根源。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对正在或即将变革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当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在主观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底层,弥漫着对富人的仇视和怨恨,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构抱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埋怨情绪。近年来出现的医疗难、上学难、讨薪难、住房难、诉讼难和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更是政治权力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因而有某种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由此引发抗诉和闹事事件逐年增加。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需要。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或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实际上,个人安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第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这两方面都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有关,都与民生问题有关。民生问题可以说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发“预期性的焦虑”。它们都会构成人们的后顾之忧,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降低社会安全指数。

二、当前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如今,中国的教育规模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急剧扩张,但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上升。2005年财政开支的教育经费为3 952亿元,仅占GDP的2.16%,低于2004年的2.79%,2006占GDP的2.59%,2007占GDP的2.86%,只有到了2012年才达到4%”,距国际上平均比重6%有较大差距,致使中国的人均财政教育经费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在世界倒数第八位[1]。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迅速膨胀的开支大部分通过收费形式转嫁到民众身上。统计表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 776亿,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大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民众的负担之重,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名第一。

(二)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近年来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遭遇“经济困难”或“不能报销”困境的患者尤其对医院收费过高表示强烈不满,一般轻易不敢住院,“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造成“看病难、看病贵”;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高,而且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这样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三)就业问题。当前,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社会话题。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就有68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华夏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已超高考。据中公教育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21日16时,共有624649人通过审核,5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30:1。教育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目前10个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已经有9个职位竞争比例超1000:1,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截止到现在,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职位竞争比例高达3889:1。同时可以发现,去年同期,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为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比为2144:1,今年此时竞争比例最高职位竞争比高于去年同期[2],这足以说明就业竞争的剧烈程度。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四)收入分配问题。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中国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日前,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3]” 同时,以农民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并没有完全解决。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没有提高。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三、党对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对这些民生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党也有了很好的对策。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四、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侯荣娜《中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2期 [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3]《京华时报》北京12月10日

第五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考

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导语: 民生就是公民的生存状况,这是自有国家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从古代帝王,到现代政府,谁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不重视民生,老百姓就可能成为覆舟之水。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不足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1)民生问题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装 :有教育问题,就业问题,金融问题,医疗卫生,社保,环保,物权问题,抢险救灾,物价问题,民生司法。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这“五有”目标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我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民生:

(2)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三、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3)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1.正确理解社会建设的含义。(4)社会建设:

 就是要在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的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党的十七大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也被正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这意味着,社会建设被正式地、纲领性地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5)胡锦涛:我们讲社会建设,是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

就是讲社会建设不能脱离大社会, 脱离开经济条件、政治体制、文化条件, 社会建设也无法进行。而社会建设如果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纳入进来, 那就讲不清楚了, 反而不利于明确社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以, 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 从理论上讲就比较清楚。

 社会建设的重点: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是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充分考虑到目前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 确定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样, 就明确了重点, 也就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方向, 才有明确的政策。因此, 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是推进社会建设实践的重大指导方针。

社会建设的目标(2020年):

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部分,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部署,做好各方面相关工作,就能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福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2.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点(1)、民生的含义及内容 我们先从民生的渊源来看一下:

《左传·宣公十二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民生”语出《左传·宣公十三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尚书·五子之歌》里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哲学命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国语·楚语上》警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本思想历来是古今中外的开明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所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政治主张,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而且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理论家。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7)“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孙中山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中有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表明孙中山对社会历史内容和基本结构的见解,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孙中山提出的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抓住了流行的唯物史观忽视人的弱点,突出了历史主体的尤其是维持人生存

需要的经济生活,显现了历史观的本质特征。他并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当代中国理论界重视,以求进一步深入探索,获得对社会历史的更为全面的认识。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他对民生即人民生活是生产的中心作了重点说明。比如以某公司为例,要生产必须有销路,要有市场,靠市场的消费才能赚线。如果市场不需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要亏本。“以一个公司的情形来说,实业的中心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消费的社会,不是专靠生产的资本”。“实业的中心要靠消费的社会”。“所以工业实在是要靠民生。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注:《孙中山选集》,第825页。)。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他说:“因为民生的问题,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像阶级斗争和工人痛苦,那些压迫,都是由于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注:《孙中山选集》,第835—836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注:《孙中山选集》,第835 页。)。孙中山对此是放在民生是一切社会变态的“因”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维持人民生存的各种生活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

要。正是这种种需要,促使了各种解决人们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发生。

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

(8)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简而言之,民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9)

•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那么这个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到底再哪里?怎样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下面大家看几张图片。

(10)钱有时确实 是最重要的,小到一口水一顿饭,大到一个人的前途或性命都要用钱来换。一个女人为了挣钱去拉纤,确实 6

也快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那是对大地母亲的悲情倾诉!央视著名主持人师旭平看了,说绝对是能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照片。

11)这组图片已经在一些网站转载,一些人提出质疑:这难道是在GDP已经是全球第二的国家发生的吗?

能够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确实是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要。这是民生问题头等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2)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及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13)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

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14)(2)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一、直接生活消费性,这主要是针对生产投资性的公共投入而言的。民生有个特点,同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方属民生范围的事情,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以及基础性的公共卫生。胡锦涛曾经指出,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胡锦涛所说的三个“最”字点出了民生问题的直接消费性特征。比如,民生问题应当包括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但同样是公共设施,有基本生活方面的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的设施之分。显然,前者侧重于民众直接的生活消费,而后者更多的是侧重生产投资方面的事情。比如农村一些地区打水井、生活电线铺设、乡镇医院建设的投入,城市地区的社区医院、社会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应当算作民生投入,而诸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基础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中的多数事情,一来

对民生的改善较为间接,二来存在着一个赢利的问题,因此不应当算作民生投入。如果不把民生内容予以明确,而将民生内容无止境扩大的话,将一切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的和所有间接的事物都算作民生的话,那么几乎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当中所有事情的公共投入。这样一来,便会冲淡民生实际、迫切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善民生的实际意义,而且会使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国家公共财力必定是力不胜任。

第二、基 础 保 障 性,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迫切的民生改善问题主要应当是基础性社会保障体系、基础性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基础性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

第三、生 存 保 底 性,这主要是针对高福利政策和平均主义而言的。改善民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应当将改善民生的目的纳入社会公正的视野。社会公正实际上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简单来说,社会公正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要“保底”,二是“不限高”。这样看来,社会公正同时起到了促进社会团结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双重作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改善民生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要具体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个功能也就是“共享”、“保底”的功能。一个社会如果仅仅限于停留在共享也就是改善民生层面,并且将之视为压倒一切的事情,而忽视社会公正的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即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自由发展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必定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平均主义或者是力不胜任的高福利政策。平均主义既是对机会平等规则的歪

曲,也是对按贡献进行分配规则的一种伤害;而过度的福利政策同样带有一定的平均主义成分,尽管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平均主义。中国以及许多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平均主义或者是高福利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产生“劫富济贫”的不公正现象,或是造成超出一个国家财政实际负担能力的高福利现象,这就必定会降低社会在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社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终削弱社会的发展活力。有学者指出,对全社会来说,由于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过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会使“国民习惯依赖福利金和政府服务,工作意欲弱化,自力更生精神从而受损。”

第四、增 益 不 可逆性,这主要是就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只能作“加法”,不能作“减法”,或者说,要注重使用“加法”的方式,要慎用“减法”的方式。就一般常识而言,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并且已经让民众得到益处的民生政策,发现其中某些方面不尽合理公正而试图予以矫正或取消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甚至会引发社会某些不安全现象的出现。其道理很简单:利益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作为人,有个弱点难以全面克服,这就是,社会成员一旦得到某种利益,哪怕是不尽合理公正的利益,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他们将不尽合理公正的、已经得到的利益退掉,那么其难度肯定是很大 的。这方面,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教训。这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社会骚乱,有时就是由于使民众已经得到某些福利的政策要被改变,因而引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问题更加重要和敏感。一方面,中国在系统地制定民生政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时,有时难免会出现某些明显的失误。而一旦出现失误需要矫正相关的民生政策时,就容易招致民众的不满。另一方面,平均主义在中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对说来,平均主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容易被唤醒。如今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形是,在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同潜在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出现某些失误并需要矫正的话,那么,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更容易招致民众的广泛不满,而且不满的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不安全现象也很有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

(15)

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1.教育方面

存在问题: 上学贵,上学难(总表现)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从幼儿园开始就上不起,少则八九百,多则几千元,小学初中高中一路都在择校交费补课中痛并快乐着。

究其原因,首先是(16)

 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低

和国际社会做个比较:

(17)2009年部分国家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中国2009年较1985年以来在教育的投入上增加了1.01%。(18)大学学费20年上涨25倍(19)

 个人教育投入比例过高(20)拾荒母亲

(2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我贫困的归因

(22)公共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公平(23)(24)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

(25)

 教育改革总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在教育方面,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

政保障范围,目前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3亿中小学生,都实现了免费教育。从2008年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目前全国共有2900多万学生受益。同时,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

 具体对策: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2006年18亿元到2010年306亿元)

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这也是前面讲过的五有目标里的学有所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6)2.就业方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中最核心的问题,业有所就,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解决经济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业有所就,是重中之重。

我国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农民工的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首先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有2000万农民工春节期间回乡过年后难以返城继续工作。温总理强调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除了组织回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

设施建设、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外,主要是争取有困难的企业尽量不裁员,那就需要同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农民工的就业作用。

目前面临两大就业压力:

• 一方面,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240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则只能提供90万个左右。另一方面,高级就业市场紧张局面不断加剧。

(27)历年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不包括成教,自考,网络教育和留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28)(29)

(30)就业形势严峻

◆企业1280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 ◆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

◆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67万,2010年还剩余最少100万

◆目前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2011年目标是900万个)

每年城市新增劳动力、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和城市失业再就业劳动力三项相加都在2000万,加上上年结转的失业劳动力1000多万,共计3000多万。

3000万城郊农民“三无”(无地、无业、无保)

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城市化率2020年要达到70%,5亿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难

(31)改革基本方针: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60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如何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该尽量吸收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还要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已经制定优惠政策,对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的,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

劳有所得就是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都能按照他们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人民群众维系基本生活、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经济效率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32)3.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存在问题:

首次分配劳动者所得比例太低;二次分配不均衡 劳动者所得占国民经济分配比重: 中国1978年49.1%,2009年38.2%。美国2007年68.75%。

国际平均水平2008年60%左右。

初次分配还没有完全到位。国家政策向资本所有者倾斜。有不合理地方。

在再分配中,最主要的再分配手段即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还偏低。

第三次分配,美国有钱人把钱捐献给社会,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多次生命他的财产给他子孙不到1%。社会不多仇富。1998年,美国的慈善公益机构掌握的资源达到6700亿美元,大约占美国当年GDP的9%,其中2000亿是个人捐献的,约占美国GDP的2%以上。

中国呢?官员腐败、钱权交易式的资源配臵方式在很多地方、很多领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33)十二五规划: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一定超越GDP增速和

财政收入增速

(34)分配制度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其一,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其二,富裕群体所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迅速提高。分配制度改革对策。

(35)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联合国公布2011年的基尼系数,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预期突破0.52;2011年,预期突破0.55。也就是说,中国的基尼系数位于全球倒数第四位,只是比南非三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要好一点。而且,通胀越严重、房价越高,基尼系数就越高,中国的两极分化充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6)十三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十五大: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十七大:

• 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7)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

三、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8)4.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存在问题:覆盖率低、水平低、不公平。

总 方 针:加快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总 格 局:(三三二格局)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价值取向:建立以缴费为主的社保体系。不搞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保体系。

任重道远。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社会……

比如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由过去覆盖3000万人、8000万人到2003年底的1.5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士也均超过1个亿,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口在1999年只有260万,到2003年达到2240多万,但是社会保障严重不足

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

住有所居就是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39).医疗卫生方面

存在问题:看病难、看病贵(40---44)(45) 基本方针:明确提出要坚持基本公共

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具体措施(三项重要改革):  公立医院改革 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在医疗卫生方面,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0%以上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069)年的4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

病有所医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46)

三、当前加快社会建设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两者在内容上又是交叉重叠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和谐与进步

首先一定要把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摆在首位

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注重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其次才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不能把就业弹性低、收入分配差距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单纯看成是社会结构问题,它们与经济结构密不可分。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经济总量极大增长、经济规模极大扩张,而经济结构十分扭曲、社会关系十分紧张。可以说,中国是GDP一枝独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急需调整。

回顾历史,古今中外,因为环境资源问题而中断经济社会繁荣的先例很少。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朝的永

乐辉煌、清朝的康乾盛世,哪一个是因为环境资源问题衰败的?罗马帝国解体是因为它的资源环境出了问题吗?苏联解体是因为它的资源环境出了问题吗?中外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繁荣的中断都是因社会矛盾激化所致,即便发生了外敌入侵的情况,那也是自己先内乱了。

还有许多中外学者提出要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举出的例子多是南美国家,但是南美国家资源环境现在还很好,主要是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不当造成两极分化,致使一些国家迈过了人均GDP 3000美元或4000美元的关口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徘徊甚至倒退。

国内案例还说明,许多环境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工厂大量排污,矿山开采造成沉陷,而深受其害的老百姓无力抵制、无处申冤,直到造成大规模群体事件为止,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当然,绝不是说资源环境问题不重要。工业化以来,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人类用魔术棒一样把无比巨大的生产能力从地底下召唤出来,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可能破坏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关注理应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繁荣中断的历史不会重演。

(47)1.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要以改善基本民生为重点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的关键性工作。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48)3.必须坚持“底线公平的原则”:  弱者优先  政府守则  社会补偿

底线公平不是“低水平”的公平,“底线”是指一种界限,是指不能含糊、不能推卸、必须坚持、必须做到的事情;在道德上,它是指与尊严、荣誉、良心能否守住攸关的言行标准和规范。底线是表示性质的概念,或做到或没有做到,或尽职或失职,没有中间状态。它具有道德规范含义,是应该做到的公平。作为社会安全网,它体现了社会公平。底线公平倡导弱者优先、政府首责、社会补偿、持久效益等四项原则。它包含了自上而下的社会福利供给和自下而上的社会福利需要的对应关系。在福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满足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者等困难群体的福利需要,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关系上,政府对社会福利特别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应承担首要责任;在贫富阶层的关系上,占有资源和获益较多者应合理补偿占有资源或获益较少、甚至受损者;福利支出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福利供给能力,获得持久效益。

对于养老保障来说,一个老人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加上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就可以获得最基本的社会保护,这是政府的责任。如果再有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以及有巨大发展余地的社会服务,并且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那么他就可以保障体面的老年生活。这后一方面,主要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责任。

对于失业者来说,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加上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他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如果辅以积极的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社会互助,他就不仅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还可以尽快重新就业。

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即可看出,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内部有层次的关系,底线公平是基础的层次,这是由政府来负责的。其他制度可以臵于底线公平的基础之上,这是通过社会、个人采取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前者属于雪中送炭,是必保的,硬性的;后者属于锦上添花,是灵活的,可调控的。这样,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内部结构。

下载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析十八大关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论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全

    解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者:冬草香摘要:民生问题与人民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

    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

    为什么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满意回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精选)

    题目:结合社会现状和本职工作岗位实践,试论述对“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吴忠民中央党校社科部教授 大家好,现在给大家汇报的讲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讲题准备分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

    浅谈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摘要:十七大报告的新论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

    浅谈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民生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作提纲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作提纲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订单10-3夏武涛1001031526 摘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