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

时间:2019-05-14 02: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

第一篇: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

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

玉璧,是一种片形呈圆状中心带孔的玉器,古人认为玉璧是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早在战国末期统治集团在《周礼》中把璧定为了“六瑞”之首,从此它有了祭天之器的定义。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玉璧其实早在新石器就有了一定的数量出现,虽然我们至今不能破解其真实的用途,但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出现的大量玉璧来看,其数量之繁多,制作之精美,完全展示和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辉煌成就。而其后历朝各代的玉璧,各具时代特征,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灵秀之美。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此后,一直传承延续到清朝,虽然它们有不同形制和纹饰,但它们始终是皇权、王权、贵族权力等级的标志。至于谈到玉璧的用途,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它是祭祀天地的礼器,《周礼·春官》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有的认为它是古代权力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象征。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装饰品,因为它的制作精致,美观大方,特别是系壁适宜人们佩饰点缀。再有的认为它是陪葬品,因为在许多古代墓葬里出土过大量玉璧,如1982年江苏草鞋山198号墓前和武进县寺墩墓葬的第三号墓里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绝大部分是玉器,璧琮就占有五、六十件之多,同时在《周礼·春官》里也有“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的记载,充分说明古人以玉器敛尸的事实。除此之外还有的认为,璧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即作为一种信物,传达某一种特殊的信息。《荀子·大略》载:“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口,反绝以环。”说的是古时进行国事访问时,用璧表达相见之礼,在各国交往时,也往往用璧作为瑞既表示祝贺吉祥,同时又是一种凭信。首都博物馆馆藏青玉双身兽面纹蒲纹玉璧

笔者在走访了很多博物馆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战汉时期几乎每个遗址墓地都有一种青玉双身兽面纹蒲纹玉璧出土,虽然在尺寸上略有不同,但其纹饰几乎一致。笔者虽然没有对其尺寸进行过统计和研究。但感觉到很有可能这是一种王权赐予诸侯、将臣的信物,代表功绩地位的象征,以及礼尚往来代表吉祥礼节的尊贵器物。这种信物或礼物是有一定规制的,这从玉质和纹饰上的一致性可以得到佐证。在那个时代玉璧已从祭天礼器向着一种权贵符号的意义过渡。这是当时的一种制度,有其使用权和拥有的特殊性以及规制玉料上的统一性。在葬制中很有可能根据等级、功劳随葬。这种随葬有完整随葬和击碎随葬之分,至于究竟为何是有待考证的。辽宁省牛河梁红山遗址出土玉璧良渚文化玉璧

龙山文化玉璧

崧泽文化玉壁齐家文化玉璧

凌家滩遗址传统玉璧

广东韶关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玉璧

新石器时期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外周不圆,或厚薄不均匀,璧面不平整,或留有切割痕,或两面宽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边有斜坡。该时期玉璧多素面朴质无纹饰,而且肉好之比例无定制。红山文化玉璧肉的边缘呈薄刃状,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缘薄,内缘厚,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这一时期的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特征大多是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具有一种古朴的秀美。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玉壁

山西浮山桥北墓地出土商晚期玉璧

金沙文化遗址出土商晚期周早期玉璧

陕西长安县张家坡遗址出土西周玉璧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为贵族专用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尺寸小于新石器时代,均为圆形,璧面平滑,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西周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题材主要是龙、凤、鸟纹。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璧面纹饰,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造型柔美,所用玉材多为新疆青、碧、白玉及南阳玉、岫岩玉,具有一种柔润之美。

陕西出土春秋秦式楚式玉璧

战国玉璧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出现有纹饰的浅浮雕,常见的有谷纹、璃纹、鸟纹、龙纹、虎纹、勾连纹等等很少有素面。当时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多采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带的璧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内。作为礼器用的璧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璧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战国璧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区同心圆纹带,内外区琢成一首双身龙纹,中区保留传统谷纹。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这时期出现了出廓玉璧等创新制作,即在内孔或外缘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粗细阴线结合法,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刀工锋利挺拔,刀痕较深,转角尖锐。谷纹乳突饱满匀称,谷纹是在乳钉纹上加刻阴线而成,具有一种大气之美。

汉代出土玉璧

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两汉时期的玉璧制作规整,纹饰繁褥,而且有多层次纹饰来装饰璧面的特点,典型的有弦纹、谷纹、兽纹、蒲纹、卧蚕纹等纹饰组合在璧面上。其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璧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璧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玉璧边缘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到了东汉,璧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这一时期的玉璧,纹饰华丽,雍容华贵。自汉以后,玉璧便逐渐少了,人们也不太崇尚。

南宋玉璧

元代玉璧多仿唐代,小型玉璧居多,大璧少,主要供佩戴用。多数只在一面雕纹饰,壁形厚重,谷粒稀疏,排列列无规律。璧面雕琢动物的,动物具有元代工艺的风格特征。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较深,刀锋常有出廓现象,但镂雕也有精美之作。这一时期的玉璧,具有元代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一种粗犷美。

明代玉璧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多,多选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体大多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具有一种精巧之美。清代玉璧 清代玉璧小型较多,璧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璧。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官方、民间,都很流行系璧。乾隆时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具有流动的线条美。

由于玉璧它本身具有玉质的内在美、工艺美、历史美、纹饰美、意蕴美等特点,故历来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个人收藏欣赏 谓壁肉倍好,乃周人揉之其形谓之六瑞之首,乃礼器也。古人曰:苍璧礼天!日月演绎,宇宙变迁,溯源根本,似饰环之所启?似天地之孕育?似神灵之演绎?似王权之彰显?似富贵之镶绽?似礼制之循规?其深奥莫测为今人函询未果矣。叩开上古之门,灵界天籁万物之化也。

第二篇:中国历代古玉简介

中国历代古玉简介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模式6-6.5度,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辉石类则是以硅酸纳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壮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18世纪后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 中国古代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制品。这是矿物学上的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质密而透明的组织,舒畅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因此,在鉴赏古玉时,我们不能只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甄别优劣,还必须要有历史眼光。

中国是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或极广,蕴量丰富。拒《上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前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扔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产玉石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使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到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或是琢玉、碾玉、展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至玉工具确实简陋。直到近代,中国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石榴石等、“解玉砂”,铺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一直使用传统工具,如线锯、刚和熟铁制成的圆盘、圆轮、钻床、半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在铁器发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大部分工具甚至只是以木竹器、骨气砂岩配制而成。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间奇迹。

对玉有个初步了解后,余下的问题是如和鉴赏玉器.笔者认为,监赏玉器必须记住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美,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必需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近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人文,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竟相争艳.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呈装饰品,打扮自记,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已太湖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由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器及成串玉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初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河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的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祭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利、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色彩。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社会。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的积累,传说逐步变为现实,夏代文化正在不断揭示出来。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以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地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奴律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文明,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叫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起初玉器755件,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开始使用和田玉,并且数量较多。商代出现了仿青铜统彝(yi夷)器的碧玉簋(gui 鬼)、清玉簋登实用器皿。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英五,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一一玉鳖。最令人叹服和为成功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此外玉匠还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俗称双勾线),有意识地将一条阳文呈现在两条阴线中间,使阴阳线同时发挥刚劲有力的作用,而把整个图案变化得曲尽其秒。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又增强乐图案华纹线条的力体感。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术,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波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它可与当时地中海流域的希腊、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为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形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服役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蔼。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候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结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预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前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秦代虽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兵马俑,当出土秦玉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还有赖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有玉衣、丸窍塞、玉琀和握玉四种。玉衣因死者身份、官衔高低有别,又有金、银、铜镂之分。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的耳、目、鼻、肛门和生殖器九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体内的“精气”由九窍逸出,以达尸骨不腐。汉代葬玉很多,但工艺水平不高。反映汉代玉器工艺水平是陈设玉。这些写实主义的陈设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多为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汉皇室装饰玉有衰落的趋势,多见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刚卯、玉觹等。今年,偏居岭南的汉代南越王国出土大批装饰玉,以龙虎井体玉带钩、镂空龙凤纹玉套环最为精美,勘称稀世珍宝。汉代玉器饰纹除沿用战国的勾连谷纹外,还大量使用

纹和螭龙纹。东汉时,阴线刻纹又复苏盛行,绘画趣味有所加强。河北定远出土玉屏上的阴线刻东王公、西王母,既是一幅白描线画。

在中国玉器工艺史上,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高度发达的汉唐玉雕间的一个低潮,出土玉器极少,而且都具汉代遗韵,有所创新者,唯有玉杯和玉盏。这与当时风靡一时的佛教美术和陵墓石刻艺术极不相称。究其原委,当时不爱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下,觅玉、吃玉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玉亦仙药,但难得耳。”“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早期玉器的美术价值和礼仪观念,这时消失殆尽。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琢磨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金玉互为衬托,富丽高雅。

唐代玉器数量虽不多,但所见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艺极佳。唐代玉匠从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琢磨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公元960至1234年地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史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南宋的玉荷叶杯,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这一时期琢玉水平的佳作。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游于惊涛骇浪之中,颇具元人雄健豪迈之气魄。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得以提倡,并试图从理论上为他爱玉如命寻找依据。定陵出土的明代玉口、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时民间玉肆十分兴隆,苏州专诸港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明清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炉、薰、瓶、鼎、簋仿古玉器,器型仿三代青铜彝器,而其纹饰则反映了玉匠的见解,工艺更是典型的明清时作。玉器玉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日致密切,文人在书斋立作画、书写,往往也用玉来作洗、注、笔筒、墨床、镇纸、臂搁等文具,或以玉作陈设装饰,玉山子是清代新式玉器,大禹治水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山子。清代兼蓄西域痕都斯但玉器的琢玉成就,琢制了一批胎薄如纸,轻巧隽秀的“番作”玉器。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中国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玩赏,经过理学家的诠时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五所部嫩,无处不用玉,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延七千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和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解开的神秘面纱。

软玉,英文写作Nephrite,它源于希腊语,有“肾脏”之意。古代欧洲人和美洲人与中国人一样,都迷信玉,认为佩戴玉石可以辟邪,可以治愈肾病。然而,在用玉历史、碾琢技艺和用途方面,无论是日本古玉,新西兰毛利族玉器,印第安人玉器,还是阿拉伯玉器,西伯利亚古玉,欧洲古玉,都无法与中国玉器相提并论,它们或是昙花一现,或源流无绪,或玉质粗列,或碾琢草率,或种类单调,或用途狭隘。中国玉器在世界琢玉工艺史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既是产玉大国,又是琢玉大国。中国玉器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第三篇: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之三

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之三

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之三

过文登营

(明)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①,晓烟低护野人家②。谁将春色来残堞③,独有天风送短笳④。水落尚存秦代石⑤,潮来不见汉时楂⑥。遥和百国微茫外⑦,未敢忘危负岁华。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御海上倭寇的时候所写。当时作者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诗中可以看出这位抗倭英雄的儒将风度,他在欣赏风景之际,仍不忘记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注释]①冉冉句——冉冉,渐渐行进貌。双幡,幡本义旗帜,这里双幡指挂着两片风帆的船只。②野人——老百姓、乡下人。③堞——城上女牆,《辞源》里解说为,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 ④短笳——一种军中乐器。⑤秦代石——《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⑥汉时楂——楂同槎,水中浮木;这里指汉朝张骞乘槎的故事。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都见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便带了粮食乘槎而去,据说此人就是张骞(见《博物志》和《荆楚岁时记》。⑦百国——古有百济国在辽东之东,今朝鲜地,这里借指日本。[语译]

乘着双帆船缓缓地驶过海边,清晨的雾气低低笼罩着岸上村舍。破败的城垣已暗暗添上春色,和风从远处送来阵阵的笳音。海潮退下去,滩头露出千年的大石,潮水上涨时,不见有片帆开来。知道有个海盗国远在烟波之外,决不敢辜负年华,忘记了安危。

[作者简介]戚继光,明朝登州人,字元敬,父亲是个武官。他爱读兵书,同时博通经史,才兼文武。明世宗时,以参将被派到浙东防御倭寇,在台州、平海卫等处平定了倭患,戚家军的军威,闻名全国。后又到江西、福建等省打击倭寇,战无不胜,被升任为福建总督。此后又到山东负责防御海上倭寇。穆宗时被调到蓟州训练边兵,曾同蒙古侵略者进行过多次战斗,保卫住边境安宁。著有《止止堂集》。

登盘山绝顶

(明)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①,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虏酒不成醉②,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玄戈销杀气③,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④?故李将军舞剑台⑤。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蓟州训练边兵的年代游览盘山时所作。盘山在蓟州西北廿五里。诗中写出了他愿意为巩固国防、保卫边境而一辈子留在边疆,为国家建立功勋的爱国壮志。[注释]①霜角——深秋时悲凉的号角声。②朔风句——朔风,北风。虏酒,北方塞外酿造的酒。③玄戈——星名,北斗七星之一,古时王旗上绘日月及北斗星以天象,名曰太常;这里有武器和天道的双关意义。④勒名峰上——勒,刻石;东汉时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返,这里借用此意。⑤故李将军句——故李将军指汉朝的李广,曾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匈奴畏服。一度去官住在家乡,自称“故李将军”。舞剑台,盘山有五高峰,舞剑台在西面高峰上,称为西台。[语译]

悲凉的号角声吹动深秋的草木,瑟瑟哀鸣。

云头从山脚两边涌起,揭开下面隐藏的石门。喝着边地的酒,被寒冷的北风一吹,醉意全消。数不清的暮鸦,成群飞回落叶萧疏的树林。果然靠军威可以镇服夷狄,从此永息刀兵。我就不妨在边疆长期驻守,直到白了双鬓。我要做个象故李将军那样威震匈奴的人,在峰顶的舞剑台上勒石记功,留下姓名。

第四篇:经典古诗句赏析

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在科学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发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都有诗的踪影。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经典古诗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昇·鹧鸪天)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宋·辛弃疾·鹧鸪天)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1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1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1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1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1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2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2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2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2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2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2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2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2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2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2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3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35.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清·杨继盛)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3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清·顾炎武·海上)

3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4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郑板桥)

4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4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吴伟业·圆圆曲)

4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4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曹雪芹·红楼梦)

4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46.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清·曹雪芹·红楼梦)

4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4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4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五篇: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 赠刘景文)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春日)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 病起书怀)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题临安邸)

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

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徐元杰·湖上)

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下载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历代古玉璧赏析【精品图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合集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古从军行朝代:唐代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赠王威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王威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五篇材料)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翻译译文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我不会责怪你回......

    古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全文5篇)

    古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古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古塞下曲李颀〔唐代〕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

    经典古文中句子翻译赏析1

    经典古文中句子翻译赏析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

    古诗中的字词句赏析

    赏析流程 在赏析中,要注意三个关键词: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其中赏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础又是意象。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象......

    越中览古翻译及赏析

    越中览古 李白 翻译: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 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

    中国历代最高领导人

    中国历代最高领导人 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17:1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之一。 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历史上有过几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