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卷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范文:漆工的担当与品质
船主雇漆工,只要求漆工刷船漆。漆工刷船漆,顺手补了漏。补漏是额外任务,并不是漆工必须要完成的,但是漆工顺手完成了,举手之劳后来却救了船主的儿子,额外的付出为自己赢取了额外的报酬。
顺手补漏又没有钱拿为什么还要去做?漆工或许会答:“顺手而已。”漆工并不能准确预测到船主的儿子要驾船出海,也并没有想到自己的顺手补漏会为自己带来额外的巨额收益,随手补漏,也就是他的习惯。如果行善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般的习惯,那么行善必然会成为习惯性的担当。积小善而成大德,有善心支撑着的担当,可以培植出人性的美丽。这样的美丽,只是开放在自己的心房中,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并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把人性之光普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象漆工那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漆工的专业和与人为善的品质,确保了他行善的成功。假设漆工不具备补漏的能力,他就有可能发现不了船有漏,或者发现有漏但无法有效补漏,那么漆工的行善就只有善始难得善终。只有漆工有了行善的心,他才在行善的时候没有考虑这善举是不是属于自己任务范围之内,他的专业技能才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即便是没有船主后来的额外奖励,漆工也会顺手补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小善而已,只要有善心,都会去做。
不过,任何技能都可通过学习获得,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和拓展,但善心却需要我们不断战胜一个个“小我”和“心魔”,才能逐步成为我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有担当的人,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额外付出,而且不被人理解,但是,如果把漆工的技能看作是一把枪,那么他的担当就是枪上的瞄准准星,而他那些额外的付出就是对枪的日常维护保养,枪有了准星才有用,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的维护保养,这把枪就几乎等于废铁一块。因此,我们在学习漆工的担当与品质的同时,还应该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在自己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去自觉做一些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地去积善成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甚至是有贡献的人。
第二篇:2012年河南卷高考满分作文:船主与油漆工
年河南卷高考满分作文:船主与油漆工
船主始终不屑地看着那个一脸皱纹的油漆工。他在检查渔船的时候,发现油漆工在刷好最后一遍油漆后,悄悄的把剩下的半桶油漆藏进那个漏了洞的工具袋里。要知道这油漆的费用可是船主出的。“看他是个老油漆工了,没想到却是这样龌龊的人。”船主一边想一边故意向油漆工那边狠狠的盯了一眼。油漆工低头绕过船尾转向了另一侧。“算了,半桶油漆也不值几个钱,可能是老油漆工家里的门扇斑驳了。”船主这样安慰着自己。
第二天船主带着十几个渔民,驾着漆得铮亮的渔船出海了。经过了漫长的休渔期,今天是第一天开网作业。望着南海的波涛,船主又想起了那个一脸皱纹的油漆工。此刻也许正在漆自家的大门吧,知道他是这样的人真不该请他来。船主苦笑着回过头,想给正在作业的渔民鼓鼓劲。就在他回转身的一瞬,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堆缩在船仓一角,他脑海里立刻闪出一个名词—油漆工!啊,他怎么上船的?船主抑制住自己的愤怒,我倒要看看他想怎么样?船主隔着玻璃窗用轻蔑的眼神斜视了一下那个堆在船仓角落里的油漆工。看得出他是晕船了,油漆工紧闭着眼睛,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更加苍白。
休息了!船主嘴里招呼着,船已经靠近了岛礁。他突然看到油漆工随着渔民下了船,直奔岛上一块平坦的石块,然后蹲下身从容的放下那个破了洞的工具袋,伸手向里面摸索着。是昨天剩下的半桶油漆!船主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干什么?他摒住呼吸看着油漆工的一举一动。油漆工熟练地润好油刷,低头仔细地在那块石头上刷着,似乎他一生从来没有这样仔细过。直到把最后一滴油漆刷完,他满意地直起腰板,这时才发现船主,还有十几名船员都直挺挺地站在他的周围。油漆工将刷子放进空油漆桶中,他的脸色开始红润了。船主走上前按住他瘦弱的双肩,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船主转过头对大家说,大家看看这块石头上的五个大字。对:中国黄岩岛。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的腰杆儿永远是挺直的!
第三篇:这篇高考作文的分析:船主与油漆工
刚才看见了这篇高考作文的分析,小编当场长跪不起,如此强悍的2012高考作文分析,实属难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神级的文章吧!
此贴转自:贴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分析这个题目,不难看出三个疑点:
1、漆工为什么会补船
2、船主明知有漏洞为何不阻止孩子出海
3、船主为何要再次给漆工钱
首先分析第一个疑点,漆工为什么会补船。可能很多人觉得就像漆工自己说的“顺手一补”,然而,油漆和修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艺。
油漆用到的工具有刷子、灰刀、刮刀等,绝对不具备切割钢铁的能力(因为要出海所以肯定是钢船而不是木船)。
如果想进行修补,用到的工具有什么呢?必须的至少有:金属修补剂、油石、钢板、电钻,有时甚至要用到车床。
一个油漆工出去工作,怎么可能“顺手”带着修补专用的工具呢?可见油漆工其实是有备而来。
另外,修补漏洞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手艺,普通油漆工怎么会掌握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油漆工有特殊身份。
第二个疑点,大家很容易觉得这是由于船主的疏忽大意——早就发现了漏洞但是没有提醒孩子。
其实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想发现船的漏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既然能载着几个孩子出海,这就不是小船。一般人都认为漏洞是凭肉眼可以看见的,就如同衣服裂了一个口子一样。
但是事实上,这种船一旦出现漏洞,没有精密仪器是很难检测到的。有时候必须要借助于工具和仪器,还得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那么情况就是,船主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煞费苦心地发现了自己的船有一个漏洞,却悠悠哉哉不着急修补,最后居然还把这事完全忘了,这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个疑点,船主给漆工钱,把这理解为船主品德高尚虽然也讲得通。然而,首先,船主如何知道漏洞就是油漆工补的?按照上文,油漆工一般不具备修补的能力,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是不是我儿子补好的?”或者“是不是我当时检测错了,本来就没有漏洞?”“有没有其他人碰过这艘船?”
而船主则一口咬定是油漆工干的,为什么?
1、因为他很确定船上绝对有漏洞。
2、因为他可以保证其他人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船。
3、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没有修船的能力。这难道不说明问题么?
其次,船主在给钱时说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你会怎么说这句话?
一般人会说“我还以为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了,没想到他们能平安回来”或者“我当时觉得他们永远回不来了,没想到还能再见面”。
比较这几句话的语气,第一句当中很明显有两个词不和谐——“就知道”和“却”。
笔者语文不好,不知道如何用术语表达这里用词上的问题。但是凭感觉也可以判断,“就知道”和“却”在这里感情色彩有问题。
例如“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我以为他不会骗我,但他却这么做了”。这两个词语绝对不是一位孩子死里逃生的父亲所应该使用的,反而让人语气中有失落和冷漠。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做出一种推测,这种推测不一定准确,但却属于合理怀疑:
船主与儿子发生了某种纠纷,很可能是遗产上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家庭矛盾。
因此船主打算把孩子们处理掉,伪装成一次出海的意外。
船主这时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会修船,只要在船上做出一个漏洞,孩子就必死无疑。
然而不巧的是,船主的阴谋被一个孩子发现了。
孩子当然希望直接联系修理工,但是船却在父亲的监视之下,一般人无法解除。
这时候一个好消息从天而降,大家听说船主要把船油漆一遍,于是通过某种方式向父亲介绍了那位油漆工(由送钱可以知道船主与油漆工并不是熟人,因此在家边贴几张广告就可以让父亲去联络安排好的油漆工)。
油漆工根据孩子们的吩咐,带着修补工具有备而来,油漆的同时将船修好。
父亲此时并不知情,还等着听到船出事的消息。
然而过了很多很多天,儿子们没有消息,也没有回来(既然知道船主要杀自己,孩子们当然驾船逃跑了)。
这时候父亲知道自己计划出了问题,思来想去,唯一可疑的只有油漆工。
于是父亲去见这位油漆工,给他一大笔钱是为了封住他的嘴。
“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这一句话看似可疑,实际上是在给油漆工暗示。(所谓“平安归来”也是假的,暗示油漆工孩子们已经逃走了)
以上,这是一宗弑子未遂案,鉴定完毕
第四篇:2012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船主与漆工的关于生命的对话范文
2012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船主与漆工的关于生命的对话
休渔季快要结束了。劳累了一辈子的范子军,一辈子没出过门,被儿孙们安排去黄山旅游,生在海边的老范,接受了儿孙们的安排,去看看归来不看岳的黄山。老范走之前,没忘记交代漆工,将伴随着自己大半辈子的渔船油漆一下。了却了心思,老范带着老伴愉快的旅去了。
漆工沈宏胜接到老范的请求之后,乘着晴朗的天气,在炎热的海滩上,开始将老范的爱船油漆起来,第一天很顺利,大面积的油漆进展很快。第二天沈师傅在难 于发现的地方发现一个漏洞,沈师傅犹豫起来,要补上漏洞就要耽误时间,后面还有几条船等着油漆,如果不补漏洞,万一老范不知情,驾船出海那就要出人命大事 了,补上老范也不会多给工钱,不补出事也不会和自己有关联,犹豫起来,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喜欢老范的三闺女,沈师傅还是耽误了半天时间,将那个隐秘的小洞修 补好再油漆好。
老范一生操劳,是出名的铁算盘,人称范公鸡,平时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次旅游还是儿孙千劝万说才起身的。旅游回来的老范,看到自己爱船的被油漆一 新,十分漂亮,显得十分开心,让老伴准了几样腌制的海味,喝起了小酒,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还沉浸黄山美景之中,吃饭的过程中,让老伴准备了最高的工 钱,赶紧送给了漆匠师傅沈宏胜。新月如勾,老范准备明天开渔之后,完成最后一次出海打渔,人乘着酒劲早早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老范竟然睡到晚霞满天才起来,对老伴说今天怎么这么清静,老伴说孩子们来了几位朋友,昨夜去海钓还没回来呢,老范一听吓得脸色陡变,踉踉仓仓跑 向海边码头,老老伴不知啥回事,也跌跌爬爬跟着老范跑向码头。老范远远看到自己的爱船停靠在码头,几个人在忙碌着,折转头,拉住老伴往家跑,拿了一大叠钞 票,又跑向漆工沈宏胜家,拉住老沈的手,将钱硬是塞给了老沈的腰包里。老沈说范公鸡,油漆工钱不是给过了吗?老范说这是给你的修补船漏洞钱,这也是给你的 救命钱啊。
晚上回来,老伴不解的问道,老头子今天怎么啦,老范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老沈啊!”
【点评】这篇是以小说的方式,对话的方面不太具体,而只是单纯地记叙一件事情,在文章中没有体现,觉得跟材料的关联不是十分紧密,毕竟材料是说漆工是 顺便而为的举动,而此文章却对这种美德和职业道德提得很少,应该说这是一篇好的小说,但是从材料入手,还稍有偏颇。文章说的是生命的对话,材料里提及到了 最后拯救生命,但是小说里的内容没有提到生命。
第五篇:2014年新课标高考作文题目评析
2014年新课标高考作文题目评析
郗晓波(2014-06-08 20:50:18)
标签: 2014新课标高考作文 山羊过独木桥 合作共赢 变通与规则 改变规则与完善规则 分类: 教你写作文
6月6号,有一考生临阵磨枪,问我关于作文的问题,好像其语文老师预测了几个作文题目,抑或是考生自个儿的第六感觉,该考生拿“雾霾”与“空巢家庭”询问我这样的题目该如何写。我说,新课标一直讲“新材料作文”,那材料从形态上看是个故事,从内蕴看蕴含的都是有关价值方面的问题,要让所有考生都能有所触动,有话可说,尽管作文题目要贴近生活,但主要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空巢家庭”等材料离大多数考生远了点儿,估摸高考不会使用如此具体的材料,讨论如此现实的问题。如果使用这样的材料,很多考生就如你一样,老虎吃天,无处下嘴,你用不着在这样的题目上无端地耗费脑细胞。
6月7日下午就收到几个同事的短信,要我谈谈今年高考作文如何立意。我虽然见了网络上的材料,但那明显是复述的东西,不太靠谱,不见兔子无法撒鹰。当然,很多名人专家也都在第一时间围观评点高考作文题目了,其实,现如今无数网友也都不再盲信某个所谓的专家分析判断,那些所谓的“精准把脉”与“权威解读”,说到底,那也不过就是一家之言罢了,大伙儿都争相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一个材料是开放的,原义即使有,也并不重要,因为真理对于科学是重要的,对于文化却未必,文化的方法不是为了发现文化产品的原义,而
是为了显示人们不断创新的理解。因此,理解一个材料其实就是按照你的观点解释这个材料,而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成见”,或者说是偏见,但却增加了写作的丰富性。
今年的新课标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还是沿袭前几年的“新材料作文”,相比较2012年“修船工的故事”与2013年“切割师的故事”,我觉得今年的“过独木桥的故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生活化,情趣化;最重要的是,这个材料主要意思不在伦理道德的层面思考问题,更具有了理性思辨色彩,故而,我觉得今年的作文题目较往年的更好。但搜索一下网络,评论新课标卷的名家颇为寥寥,可见,新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在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都怕写作文,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他们不知道命题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不知道这个材料,到底要说出怎样的意思,如
何说才能符合命题者的意思。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材料,摘出其中的关键词,这个材料核心内容是“规则是„„习惯„„出现新情况„„引发了激烈争论„„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既然作文题目要求考生“继续”思考相关的问题,我们就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进行理性思考。
我还没有见到考生的作文,但根据材料,感觉考生最容易从选手的角度立意,那就是“合作共赢”。这样的立意应该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之内,肯定没错,但这样的立意基本上是在伦理道德层面进行思考,可以说是一种惯性思维;从这样的角度立意其实是没有真正学会独立思考,缺乏一种更为理性的思辨能力。如2012年“修船工的故事”,是修船工与老板的合作共赢;2013年“切割师的故事”是老少切割师的合作共赢。只要与成功关涉,那肯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人与事,用“合作共赢”这样的立意几乎无往而不胜。
如果考生能摆脱伦理道德的眼光,而从理性思辨的层面来思考问题,当然可以围绕”变通与规则”来立意。既然规则没有明确选手不能“互相抱住,转身换位”,那么,这对选手的做法打破习惯,作了变通,也不算犯规。但选手这样的新做法之所以“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说明赞成者与反对者还是针锋相对旗鼓相当互不相让的。但我对“变通”一词不太有好感,咱中国哲学向来思考的不是“变” 而是“变通”,老子就特别推荐最善于变通的水,上善若水。水就是这儿行不通走那儿,上边行不通走下边,到处寻找空子去钻,总是在永远的变化中寻求怎样才能行得通的方法。所以中国人总是不守规则,典型的说法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对选手
显然也是在钻规则的空子。
我觉得围绕“改变规则与完善规则”来立意,比较切合这个材料的意思。这对选手的做法改变了这项游戏习惯的做法,说其是创新有点儿勉强,如果这对选手的做法很有意义,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说创新不算过分,比如乒乓球的规则就不断修改,发球的方式、球的大小、球桌的颜色等等都有改变,修改这些规则都是为了这项运动更具观赏性,能更好地发展。但这对选手的新做法并没有使得这项运动更有意义,更健康发展,至少在材料的含意范围内并无这样的意思。这对选手的做法只是改变了规则,这种对规则的挑战只能用完善规则来解决。
这则材料最有思辨性的是:人们总是在共同认定的规则中游戏,同时人们的行为又在改变着游戏规则,而且改变规则又是游戏的一个合理部分。游戏的基本活动就是“如何构造这个游戏”。引申开来,即人类在生活上永远有着自相矛盾的要求:既需要行为是有规范的,可预期的,又需要创造性的或情感性的例外,因为排除例外等于使生活失去意义。如果引申开来,世上许多伟大人物、伟大的事情和伟大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些方面是犯规的,不违背规则就没有任何辉煌,人类生活中就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情。
基于上述分析,我试拟了几个角度来立意。这纯粹是我的一种“成见”,或者说是偏见,与高考评卷标准无关,万万不可当真,不要与我面红耳赤“激烈争论”。
从学生角度立意:⑴困守规则不如大胆突破。⑵规则,就是用来
打破的。⑶把规则当儿戏,就会毁掉游戏。
从裁判角度立意:⑴不守规则,不成游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⑵缺乏规则意识会漠视公平竞争。⑶有规则才能有自由。
综合立意:⑴与其指责违背规则不如努力完善规则。⑵既要遵守规则,也要突破并完善规则。⑶社会的进步需要对规则的质疑、挑战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