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运来:童漫作文的审美想象张力
童漫作文的审美想象张力
特级教师/宋运来
在小学数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问,3乘以5等于多少,这有点教学的味道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则教学寓言非常有意思,三种不同的教法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3乘以5等于14‛估计一般教师很难说出口,受数学知识传授‚严精准‛的影响,教师不会如此教学,由是好奇、质疑、探究、兴趣等词语会从我们的课堂擦肩而过。如果‚3乘以5‛算式的本身就具有神奇的幽默与想象的张力美感,再赋予教师‚等于14‛的创新教法,学生怎能不喜欢我们的教学?喜欢我们的学科?喜欢学习呢?
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圈,于是学生在‚可能……可能……可能……还可能……‛的言语句式中展开想象,当定格在一张用来遮挡脸面的试卷上,目光聚焦在鲜红的‚0‛时,便推测这张试卷后面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小主人‚莫愁女‛无可奈何地看着这张‚0‛分的试卷,突然开裂了,居然蹦出一个鸡毛掸子,于是孩子们在惊奇中,交流‚莫愁女‛回家后的尴尬处境……过了一学期以后呢?莫愁女的学习会有什么变化吗?随着莫愁女心绪的变化,故事地点的转移(学校、放学路上,家里),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千字左右文章流淌出来。这是一节五年级创意迭出、奇巧新颖、想象丰富的‚童漫作文‛课。
‚童漫作文‛是‚儿童漫画作文‛的简称。儿童漫画是漫画的一种,它具有漫画艺术表现的一切特性,它以儿童为对象,题材往往取材于儿童或儿童感兴趣的动物、神话、幻想等;它往往运用‚异常‛‚失误‛‚巧合‛‚出乎意料‛等喜剧性的手法将自然、生活、社会等现象予以夸张描绘。当把儿童漫画作为习作资源引入作文教学中,便创造着属于儿童的习作课程。一个被砍伐得一棵不剩的树林中,几个人在观赏挂在小树苗上的笼中鸟。这幅含蓄的漫画能激起儿童多方面的联想,树林哪去了,怎会只有一棵小树苗?是谁把鸟儿放进这只笼子?为什么挂在这里呢?有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来观赏?后来鸟儿怎样了,这树苗会活下去吗?这些问题回答出来了,言语组织出来了,就是想象的文字。
一、推前想后——丰富想象张力
看漫画写作文,有‚实写‛部分与‚虚写‛部分。实写,就是忠实图意,就画写文,把图画言语转换成文字言语。虚写,则是图上看不到的部分,看不到的就是想象出来的。童漫作文《归来》,傍晚归巢的两只小鸟在空中盘旋,找不到自己的家园了,地上只有光秃秃的树桩。学生不禁要问这两只小鸟要到哪里过夜呢?此时此刻,它们不想以前美丽的家园吗?后来这个地方有什么变化吗?有的学生说:‚变成荒漠了,飞沙走石,寸草不生。‛有的说:‚这里变成了人类的工厂、小区。‛还有的说:‚爱大自然的人们栽上了树木,小鸟又飞回来了,一片鸟语花香。‛
推想过去,预见未来,思维的范围拓宽了,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想象使儿童作文的内容更充实,情节更集中,形象更丰满,人物更典型,文章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更深刻。同时,还可以避免直入直出的毛病,使文章跌宕有致,波澜起伏,生动活泼,变化多姿。
在指导学生根据画面推前想后时,有的老师复强调想象要合情合理,生怕儿童的想象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不合情理,担心思维像断了线的风筝乱飞乱舞。没有‚触发‛点的凭空想象会出现不着边际的现象。其实,想象是由此及彼展开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支点,一个启示,一个刺激信号,儿童面对某一时空、人物事件的定格画面,就有了想象的切入点,想象自会有根,也有魂。而对于多元的开头或故事的结局,教师则要给予足够的赞赏与宽容,不能总用合情合理来羁绊学生的思维,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
二、残缺补白——补美想象张力
四格漫画的起承转合为故事情节的推进,起伏而有波澜。为展开儿童的想象,请学生在说写表达前,把漫画的某一格留白,引导儿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为残缺的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补白,形成语言独特的张力。学生在绘画或说话的补白过程中,探索获得留白处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四格漫画《报警》,第一幅,一个男孩电话110报警;第二幅,警车呼啸而至;第三幅,男孩手指远方告诉着警察叔叔什么;结果呢?第四幅留白啦,让儿童发挥想象。小手高举,小嘴巴堵也堵不住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补白‛一词有两个义项:①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②补充说明。除此之外,‚补白‛亦可指称阅读方式,即读者借助联想、想象等方式填充文本空白,开掘、再造文意。本文所论‚补白‛有两层意思:①填补多格漫画中空白画幅的信息,此为名词义;②对多格漫画中的空白画面进行补充,此为动词义。补上残缺的‚画‛,是对意象的扩充与丰富,就画所表达的情节来说,是对前因后果,或过程的补白。补白的过程,是构思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是言说的过程。在童漫作文教学中借鉴‚补白‛原理,便创新了一种作文教学新形式。
三、反转猜测——新奇想象张力
1.意料之外的生活想象张力。漫画就是用笔画出来的生动语言,是图像化的语言。语言最自由,说什么,怎么说,都有随心所欲的灵活性,可以夸张,也可以隐喻,曲折含蓄,借题发挥等等,用法多变。漫画也一样灵活。漫画中的人物形象能依所需而变形,握起手来可以像沙发座,人的头盖可以掀开;一本书立起来可当墙,围成房;酒瓶可以当大炮;地球可以变人头……五花八门,异乎寻常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但又合乎情理,合乎逻辑。这尤其吸引儿童的强烈关注。一个男孩手拿一打口罩,要干嘛呢?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认为用它预防感冒,抵挡雾霾,销售……怎么也不会想到要给一群小鸡发口罩,原来是预防禽流感的。这些小鸡会乐意戴上口罩吗?不乐意戴口罩,你有什么办法去说服吗?由是儿童在一次次意外中超越生活的想象力。
2.意料之内的超越想象张力。孩子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尽管是三年级学生但要讲好这个故事不容易。因为那只乌鸦需要找到小石子才可以投进瓶子里,即使是小石子也不是一把一把放进去的,要一颗一颗衔进去。最后乌鸦能喝到水吗?孩子都说能喝到。可是老师拿出了一个装水的瓶子后,都直摇头,乌鸦喝不到水的。为啥?瓶子里的水要有半瓶或大半瓶才可以啊。孩子们在讲述老故事的过程中,言语准确性表达得到了刺激性地训练。接着分析,乌鸦一开始喝不到水的原因:就瓶子来说,瓶口小,水位低;就乌鸦来说,头大,身子矮。老乌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学生答曰:衔石子使水位升高,就喝到了水。赞美声响起。漫画出示:四只小乌鸦排着整齐的队伍向装着大半瓶的水走去。他们四兄弟也遇到了太爷爷乌鸦遇到的喝水难题,怎么解决呢?
冥想片刻,居然想出了用吸管吸,树枝沾,尾巴插,倒挂金钩,叠罗汉,歪倒瓶等20多个喝水的办法,学生不再局限于老乌鸦丢小石子喝水的老方法了。儿童从四个方面展开想象,尝试各种办法解决喝水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是思维过程,也是想象过程。当想象有了科学的凭据,想象才会飞得更远更坚劲,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益,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根有据,令人可信。
在一项名为‚中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力与幻想‛,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低下。是什么影响儿童的想象力?有的专家说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儿童天天忙于作业,没有闲暇的时间;有的专家说是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然,不鼓励儿童有独立的见解,不鼓励异想天开;还有的专家说,现在缺乏优秀的科普作品。而我要说,当下我们的课堂缺少给予儿童想象的空间与时间。童漫作文则为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课堂实践载体。
四、预期之逆应——奇幻想象张力
‚预期之逆应‛,故意把人的思路带到一个方向去,越带越远,最后突然转换,使人大出意外,可又觉得合情合理,让想象充满了奇幻的张力。《神笔马良》故事中,孩子们不仅知道马良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还知道马良是一位有善心的人。为何说他是一位善良的人呢?当穷人得知马良有一支神笔时,想要一个犁耙,马良就画一个犁耙;想要一辆水车,马良就画一辆水车……对贫穷的人们是有求必应。运用句式引导儿童连句成段,说话有条理的规范训练后,话题一转,一群动物们来请求马良画东西啦,马良会答应吗?学生都说会答应。有的说会满足小猴子要香蕉的愿望,有的说会满足大狮子要吃肉的愿望……然而,画面展示的却是仅有树桩的荒漠。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这群动物只有一个请求——画失去的家园。马良会答应吗?学生异口同声肯定地说:‚一定会答应‛。再展漫画,马良却双手抱臂不愿去画树木了。两次,让故事情节出奇,产生如相声‚抖包袱‛的艺术效果,儿童怎能不极其关注教学,怎能不欢快地想象与言说。这便是童漫作文教学最为神奇之处。
《拔萝卜》是儿童最熟不过的儿歌了。儿童随着‚嗨吆嗨吆‛优美的旋律,脑海中会出现老太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等一起拔萝卜的画面。当画面换成了男孩、狮子、猴子、老虎、狐狸等你拽着我,我拽着你的场景时,还是去拔萝卜吗?学生大多会顺着原有思维定势猜想下去,结果却是一群动物在拽着男孩要手下留情,不要举起砍树的斧头。
儿童漫画的奇巧构思,符合那些正在长身体、长知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深受儿童喜欢。也为童漫作文教学带来了神奇的想象张力。要让中国孩子富有创造力,我们必须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样他将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五、角色移情——德育想象张力
1.潜移默化,形象德育的感染力。在电车上,坐着的乘客见一位手里拿着许多东西的妇女上车,便让座。那妇女毫不客气一言不发地傲然坐了下来。那乘客问:‚您说什么?‛那妇女回答:‚我没说什么。‛乘客说:‚哦,我以为您说‘谢谢’呢。‛一个活脱脱的没有礼貌素养的德育反面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童漫作文不仅提升了儿童言语的表达力,通过欣赏儿童漫画,既能培育孩子们的观察力、辨别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还能引导儿童潜移默化地去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分辨好坏、是非、美丑。因为,儿童漫画具有讽刺幽默的特点,对儿童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挪愉,使儿童在轻松的笑声中否定这些现象。这种儿童娱乐漫画具有‚意会性‛,它使欣赏者发笑,但这种笑的引发,不是浅露直白、一目了然的,而是让小读者去揣摩和品味。它的画面,犹如一个‚谜面‛,把‚谜底‛隐藏起来,让欣赏者去‚意会‛,去解开,去发笑,在笑声中引起儿童的严肃思考,懂得一定道理。
2.角色扮演,形象德育的渗透力。二年级童漫作文《急吼吼》课末设臵了一个情景口语交际,小学生‚急吼吼‛匆匆赶往学校,可是上课铃早已响过。班主任王老师(执教老师扮演)请他说清楚迟到的原因,才能进教室,说不清楚甭想进教室。第一位小朋友没说清,再请第二位。这位小朋友居然说,‚老师,我爸爸妈妈今晚邀请您吃饭还不行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另一个说:‚本来我爸爸妈妈要给您送件礼物的,您要是不让我进教室,礼物就没啦。‛只见一个小家伙匆匆走到讲台,面向老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师我错了,给您磕头不行吗?让我进教室吧!‛老师正色道:‚这都是歪门邪道,为什么不靠自己的嘴巴讲清迟到的原因,用语言打动老师呢?‛接着,互换角色启发学生,一生扮演严厉的班主任‚王老师‛,众生扮演王老师的同事,执教老师扮演迟到的小学生‚急吼吼‛:晨起赖床,穿衣穿反,上学丢三落四,三件事耽搁了上学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急吼吼小朋友迟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家长没有帮他吗?还是……
把讲台变成舞台,创设的场景不同,学生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让儿童变成与原来相反的另外一个甚至是其他生物,那么就可深切体验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真善美假恶丑,自会分辨的明明白。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直观的、形象的事物、人物、场景、情境之中,不用道德说教,形象的德育便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提升儿童的感悟力。新课改为中小学教师营造了相对民主宽松的教育内部环境。教材资源的开发,课堂的改造,教学的革新已经成为教师们创新教学的新常态。就小学作文来说,不是就教材里的作文教作文,什么都可以走进儿童的作文中去。童漫作文从厘清看图作文、绘本作文、漫画作文的那天始,便以特有的魅力让无数儿童着迷——喜欢作文,爱上作文。因其不需要精致地设计,而又经济地便教便学,被教师们赞誉为‚傻瓜作文‛。当儿童迷恋童漫作文,迷恋作文,迷恋语文,则语文教师的幸福感不再是渴求的传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第二篇:童漫作文)
童漫作文教学设计样例:(设计者:宋运来)劳务费
适用年级:中年级
一、课时目标: 1.知道这是一家三口人的故事。里面有爸爸、妈妈和儿子,不同的人物应 有不同的言语。2.通过人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道不同人物的语 言是不同的,注意说话人物的身份。3.能理解“劳务费”词语,并适恰地运用在习作里。4.淡化教育思想,只要体悟出“不给钱,不干活”的思想来源即可。既有 社会的也有家庭的因素等。
二、习作重点:
人物对话,并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1.抓住“劳务费”词语,联系生活进行理解。2.在引导学生分步看懂图以后,可以分角色演一演,提示爸爸、妈妈、儿 子的语气与表情各不相同。
四、教学导航: 1.说一说。“劳务费”,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劳务费,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劳务费。2.课件演示:
第一幅:这里也有一家人,在谈论社会风气的不正。引导学生知道是爸 爸妈妈在说话,然后关注细节:妈妈爸爸说话的神态。第二幅:引导学生观察“苍蝇”,说说眼里的苍蝇,苍蝇的到来打断了爸
爸妈妈的说话,苍蝇会有哪些令人厌烦的事?
第三幅:想象一下被苍蝇叮咬的爸爸会怎么办?学生猜测以后再出示第 三幅图。
第四幅:猜测儿子会答应爸爸去拿苍蝇拍子么?儿子会怎么说?在引导 学生说的基础上,然后出示第四幅图。3.演一演。分角色扮演。4..写一写。
可以让学生写好后定题目,也可以直接给定题目《劳务费》,再写。
五、习作评价: 1.请学生评价几位同学的扮演效果。2.教师注重评价学生的作文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对话。
六、教学点金: A .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如:放学以后,小方回到家,妈妈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2.设置悬念。
如:一天,妈妈要小方做点小家务,没想到小方却伸手问妈妈要五元劳务 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描述图画。
如:小方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跑过来看电视。妈妈在一边织毛衣,一
边看电视,当看到电视里的焦点访谈节目时,妈妈感慨万千地说: “现在的社会
风气不正,做什么都要劳物费。” B .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法。
如:妈妈听了,气得从椅子上摔下来了。而小方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看样 子还在为自己的“好主意”自鸣得意呢!2.劝说人物法。如:
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一点小事情怎么能要劳务费呢?那爸爸
妈妈为我们辛辛苦苦地付出那么多,该怎么算劳务费呢? 3.抒发感情法。
如:我想对图画中的小方说:你这样做点点小事情就要劳务费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是无法偿还的啊!
七、词语百宝箱: 惊讶不已 理直气壮 自鸣得意 振振有词 火冒三丈 洋洋自得 笑容满面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不以为然
第三篇:宋运来《急吼吼》
爱的教育
——童漫作文《急吼吼》观后
九月,在商丘师范学院的国培班上,我聆听了宋运来老师的一节二年级童漫作文课《急吼吼》。感触颇深。从头到尾,孩子们在笑声中自由地表达,几乎忘记这是在课堂,好像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聊得忘乎所以,畅快无比。
我很是诧异,走上教学岗位十余年了,听了不少的课,自己也讲过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可都是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每一个环节,每一句教学语言几乎都是精心设计。课堂氛围也是在学生的配合下创设得还可以。宋老师的课为什么会让所有的人那么开心,难以忘记?
难道是他的语言极富魅力?不是,很生活化的语言。
难道是教学设计中有什么妙招?也不是,整个设计不加雕琢,看着也很“粗糙”。
到底是为什么?回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了宋老师授课的视频,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加雕饰的幽默场
这种气质像磁铁一样把孩子们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甚至于每一个表情,都让人觉得很轻松,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奋力地思考着,努力地表达着,似乎觉得还不过瘾,有些孩子几乎手都没有放下过,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在比赛,进行一场火热的接力赛。而这场接力赛的组织者——宋老师,也一点没有偷懒,一节课都在陪孩子们跑,只不过是他的角色比较多,时而他是运动员和孩子们一起奋起直追;时而他是拉拉队给孩子们呐喊助威;时而他是教练帮孩子们指点引导;时而他又是裁判努力维持赛场秩序。总之在他的无形“指挥”下这场接力赛,如火如荼。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终于明白了!
童漫作文的魅力场
童漫,本就是离孩子心灵最近的朋友。它不需要张扬,不需要喧嚷。孩子们只需看它一眼,它就在那里静静地为孩子们传递心仪的好东西。或许是爱,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某种老师和家长挖空心思都没能讲到孩子们心里的道理„„有着老师的巧妙引导,孩子们会全力以赴地和它的朋友对话,直到对这个朋友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孩子们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的心灵碰撞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创作。
大道无形的爱心场
宋老师在这堂课上没有刻意做什么,也没刻意说什么,可我还是能感觉到这个课堂充满了爱的味道。《急吼吼》这节课正是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的,其实现实当中,在爷爷奶奶父母的溺爱下有许多的“急吼吼”,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高年级了有些生活还不能自理,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宋老师用这样一满满关怀之爱的童漫作文课送给孩子们,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他们要学会生活自理。每一环节表面上是在说“急吼吼”小朋友,其实是在引导孩子们说自己的生活。有时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教学整体说话环节,宋老师引导:“现在你就是急吼吼,我是严厉的王老师,说吧,你怎么迟到了?”当一个孩子说,没有人喊他起床的时候,宋老师又要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让一个女生扮演妈妈的角色。“妈妈”演得是活灵活现,她捏着嗓子说:“我喊俺孩儿了,俺孩儿就是不起来。”学生们捧腹大笑,把听课的老师都逗笑了,我想孩子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管写什么都是快乐的,他们会尽力写,还要尽力写好。写得不只是漫画中的笑,还有他们可爱可敬的思考„„而这些都是宋老师用真爱带给孩子们的。
不断回味着宋老师这堂童漫作文课,仅仅是教孩子们说话的技巧,表达的能力吗?不,这分明是一节充盈——“爱的教育”课。
第四篇:少年王冕 宋运来课例
让阅读教学“贴地而舞”
——听宋运来老师执教《少年王冕》 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
朱垚 叶圣陶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作。” 宋运来老师《少年王冕》一课教学,弥漫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听起来着实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引导无痕,似行云流水,又如春雨润物;他的语言质朴灵动,充满智慧。课堂上不仅有读、有悟的 “保底”教学,还有阅读与写作方法渗透、言语实践等“发展性”的练习。
一、贴近儿童
热爱语文,就是热爱儿童。有了以“儿童”情怀的语文教学,语文才变得那么可爱起来,学生才因此喜爱语文。宋老师是在教“儿童的语文”,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独特的、智慧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课堂轻松和谐,充满了童真童趣。片段一:
师:上课前咱们先做个文字游戏好吗?看到“金”(板书)想到什么? 生:钱。金蛋。黄色。摇钱树。师:(板书:玉)看到“玉”你想到什么? 生:玉石。玉佩。和田玉。
师:都是东西,还有不是东西的吗?(生大笑)生:晶莹透亮。翠绿。贾宝玉。纯洁。师:有没有想到与女孩有关的? 生:玉女。(生大笑)
师:是啊,金童玉女。不说金女。(生又大笑)生:林黛玉。(生大笑)
师:大家非常会说话,想到了这么多美好的人、事、物。看下面句子,你理解吗?(出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谁会猜,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 【反思】儿童有儿童的思维方式,有儿童的兴趣点。从儿童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入手,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课始,宋老师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走进课文,而是写下“金”“玉”两个字,让学生分别联想,并用风趣的语言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想象,然后到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句话的猜想,再过渡到对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古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段话的体会。轻松有趣的文字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在春风化雨般的交流中将古人知晓的道理——读书,就能创造美好人生,慢慢植入孩子们心里。看似与学课文无关,却处处指向课文学习,因为学生只有明白了读书对于古人的重要性,才能感受到王冕勤奋好学的不易„„宋老师这样善用巧用教学资源,开启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真切感受母语神奇的魅力。
二、贴近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可见对学生表达力的重视程度。宋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王冕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时,他没有逐句逐段地分析、理解、感悟,而是直奔言说的主题,让文本静止精致的言语,变得鲜活起来。片段二: 师:我告诉大家,王冕不仅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孩子,他还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王冕是如何孝顺母亲的呢?请围绕下面这句话来交流。
出示: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建议你,说话时用上课文中的例子,试讲给同位同学听一听,然后再面向全班交流。
生浏览课文,思考后交流。
师:其他人注意倾听,如果别人和你说的一样,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不一样,你可以补充。
生: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在秦家打工遇到秦家煮腌鱼腊肉,他就用荷叶包着带回家给母亲吃。挣到钱,在春光明媚的时候,他就用牛车载着母亲到河边走走。
师:为了说明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他举了几个例子?
生:两个。
师:我以为你只能举一个例子,了不起,掌声夸赞他。
师:这两处别人都能发现,只有一处藏得很深的,谁发现了?
生:王冕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孩子。他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有意说,我在学堂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还能补贴家用。
师:好厉害!事例被你挖掘出来啦。
……
师:“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这句话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哪个?
生:孝顺。
师:一句话中有关键词,一段话中有一个关键句。如果老师请你这么说:少年王冕不仅是个勤奋学习的人还是个有孝心的人,会说吗? „„
【反思】翻译家傅雷说过:文学的根底是心灵,即使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同样需仰仗心灵的渗透力,只有读者主动的源于心灵的深层解读,才能让作品的高洁芬芳浸染世界。宋老师教学时先出示了中心句,给予学生明确的表达导向,用书上的话组织语言,不要啰里啰嗦,要举事例。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会了从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组织语言进行说话。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说话一定要精准,不能有漏洞,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说话要求: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既品评人物,又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顺势总结说话的方法:围绕中心句,中心词,举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说出来的话才生动、具体。他的教学定位基于儿童的日常交往需要,基于课标的要求,通过层层递进地训练,培养学生“围绕一个意图”通过摆事实的方法,清楚明白有条理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口语是同儿童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打通语文课程与儿童生活的通道要用好课文这个鲜活的例子。
三、贴近作者
对读者而言,每一篇文字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会产生积极的阅读召唤。受心智水平和阅读经验的制约,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王冕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人物,因为他自学成才,品行高洁,坚守对人性的守护。阅读教就要带着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他塑造故事人物的生活时代背景,于文本中看似学生已知已能的地方,发现实质上未知未能的教学着力点。片段三:
师:读书非常重要。这个道理,这个古训,王冕的妈妈知道不知道呢?(生:知道。)不仅她知道。当时的老百姓是妇孺皆知啊。既然王冕的妈妈知道读书是那么重要,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在学堂继续读书呢?书上有一句话,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师:这句话是王冕妈妈对谁说的? 生:王冕。
师:是呀,王冕妈妈非常清楚,读书,特别是对一个男孩来说,非常非常重要。那是什么原因要自毁儿子的大好前程,让王冕回家不读书了呢? 生:收成不好。生:因为家境贫寒。
生:父亲去世早,没有了收入。师:也就是说他家里很穷。那问同学们了,他家里穷到什么地步呢?连孩子读书的钱都没有。„„
【反思】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把准文脉,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者不仅传递着作者与故事人物生活年代的文化信息:那时百姓生活艰难,唯有通过求学之路才能改变人生与家庭生活的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自然王冕也需要通过读书改善自己的生活。当学生明白作者所反应的生活年代,明白“读书”的意义后,再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读书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读书这么重要,为什么妈妈不让王冕读书?思维碰撞的冲突,让学生逐渐感受王冕生活的贫穷,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没下顿,衣衫褴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一贫如洗”,离开学堂对于王冕母亲和他本人来说都是迫于生活十分困窘的无奈之举,感受到小小年纪的王冕就能理解母亲的难处,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王冕的孝顺。
四、贴近教者
教学《少年王冕》一课,一般教师们没有不抓住雨后荷花一段景色描写的,然而听起来味同嚼蜡,提不起学生朗读兴趣,熟记这段文字往往要花费好长时间。那,宋老师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此段教学的呢? 片段四:
师:王冕绘画的启蒙老师,非常非常厉害。她让一个从没画过画的孩子喜欢上了画画。她是谁呢?
生:大自然。
师:有没有更具体的说法。生:山下树木葱茏,山下„„ 师:这位老师经常出来吗?
生: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出示)师:这位老师多美俊美啊。她头上戴的是什么? 生: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师:身上?
生: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师:脚下?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打量一下这位可爱的启蒙老师。她穿着色彩斑斓的服装,有哪些颜色呢? 生:有黑色的,白色的云,通红的湖水,青翠欲滴的树木,晶莹透亮的水珠。
师:其实,王冕面对的这位老师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幅画上有哪些景色呢?画的上部景色有?——中间有?——下面有? 生:有黑云,白云。生:有雾气、岩石,树木。
生:有湖水,有荷花。
师:请把这幅画美美地读出来,开始吧。
师:挑战一下,她读的是一幅画,是挂在墙上的,谁能把画读活了? 一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掌声四起)【反思】
宋老师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先把大自然比作神奇的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感受这位老师的神秘,再感知这么美的老师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让学生从上到下把这幅画读美,读活,最后留在自己的心底。如此教学,由表及里,披文入境,步步深入。学生欣赏了雨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感悟了环境描写的丰厚意蕴。矛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自己教材解读和设计的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有宽度,有高度,要对文本教育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要了解更多有关的背景,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有创造性,有属于自己的教学。
一次次的听课中,我感受到了课改的鲜活,甚至对一个个执教者在课上所追求的花样、精彩的表演、乃至那非常动情的煽情我都很羡慕。因此,我在课堂上也尝试着去模仿、应用。可听了宋老师的课之后,我恍然大悟,课堂一定要“贴地而舞”,以一种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的潜移默化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逐步学会用准确、流畅、连贯、富有感情的语言使自己的表达打动人,具有说服力,实现自己的言说意图。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应“贴地而舞”。
第五篇:想象作文 末来的
想象作文 末来的……(我想发明……)提纲
一目前的XX存在的……问题(毛病)想得到改进 二末来的
外形 特点 功能一 功能二 功能三 三末来的XX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我 想 发 明 的 机 器 人
应城市小桔灯——绿色作文联合班2015年5月
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三(7)班 龚家辉
我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每天下班回来还要忙着做家务,辅导我做作业,很辛苦。我想发明一种机器人,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我发明的机器人外形和真人一样,它有大大的眼睛,黑色的头发,蓝色的身体。身体旁边有许多按钮,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我把蓝色按钮一按,它就会很快地拿起拖把,把家里拖得干干净净的。我把绿色的按钮一按,它就会立刻和我一起玩游戏。
如果我饿了,把黄色的按钮一按,机器人就会把肚子微波炉打开,把面包放进微波炉里。不一会儿,我就能吃上热好的面包。
它还具有医生的功能。如果我生病了,我只要把红色按钮一按,它就会像一个医生一样给我治病,在家里给我做个简单的护理,该吃什么药。
发明了这样的机器人,我的爸爸妈妈就轻松多了,再也不会为家务事烦恼了。我相信我一定能发明出这样的机器人的。
指导老师
丁琼芳
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