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厌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初中生厌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摘要:
本个案例讲述的是一位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学生李某,分析其情绪和行为的产生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个体因素的作用,加上人际关系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产生了不良认知,进而发展到厌学。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家校互动,首先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生活环境;然后,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让李某学会重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相信自己找回自信、自尊,逐渐消除厌学心理。
关键词:自卑 厌学 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认知 行为矫正
一般资料
来访者:李某,男性,14岁,汉族,某中学二年级学生。出生于本市乡村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幼小发育无异常,性格较内向。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一般,但他是大人心中的非常懂事的好孩子,人际关系一般,朋友不多,但都很要好。来访者身体健康,没有重大躯体疾病史,没有家族精神病史,没有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病史。此次来访以前从未进行过咨询或治疗。咨询前为其做了SAS评分总粗分65分;SDS评分总粗分70分。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学期来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有较严重的厌学心理。来访者陈述: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很烦,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很多。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习,不愿意呆在学校,自己本身素质差学习成绩也不好,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现在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妈妈为了我太辛苦了,我觉得还是回家帮她干活比较好。
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来访者身着黑色T恤和黑色长裤,高高的个子,身体很清瘦。他走进咨询室时一直在班主任老师的身后,低着头不愿意抬头。在咨询过程中,发现他对答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回答不太积极,不愿意和人多交流。
来访者的班主任反映他原来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姐姐去年也出嫁了,家里剩下他和母亲互相依靠,农活也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他开始变的孤僻,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学习成绩也退步很多。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但又不肯说。最近心情烦躁,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还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摩擦。这几天又多次找到班主任要退学,所以班主任才带他来咨询的。
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的叙述表明引起她的一些不良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因素
对于失去父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是欠缺的,在教育方面更是非常缺乏。无形要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与孤僻
李某从小性格比较内向,失去父亲以后更是得不到像同龄人所受到的父母的关爱和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自卑的心理,并逐渐变得不合群、孤独。自卑心理的加重,使其缺乏自信心。
2、厌学
厌学是特殊家庭子女最普遍特征。李某由于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加之家庭突变,生活失衡,平静生活遭破坏,学习过程易产生疲劳感。尤其是其母亲因为家庭负担过重对李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李某的成绩直线下滑,加之没有家庭的更多关爱,使情况雪上加霜。
二、自身素质因素
常言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十个指头不可能一样长”,由于李某自身基础较差,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又由于性格内向不愿意问老师和同学,使自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恶,这些是较大的原因。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经常接触一些宣扬暴力、攻击性的影片等。此外社会上的一些荒谬言论,如“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使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学习某些知识是否有必要。这种消极的不良的自我认识,是他们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离开了属于他们的校园,李某就是这种社会因素的一个案例。
四、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的初中生的年纪较小,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好恶。如果还总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反之,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会迥然不同。对李某而言,教师缺乏对他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加上他本身的基础较差,教师却没有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其失去学习兴趣。
五、同伴因素
同伴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同伴在初中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初中生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高于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泄对成人的不满,心理上相互慰藉,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同伴之间容易相互认同。同伴文化已成为初中生判断是非曲直和
行事的参照标准,少年同伴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少年同伴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倾向,就影响了一些少年,使其形成了逆反心理。一旦成人采取干涉、压制的行为,就会加剧其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而在李某为数不多的伙伴里就有两个是这种不良倾向的学生,所以李某在生活和学习的双层压力下情绪变的烦躁,出现与老师、同学的各种摩擦。
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分析,经与家长和本人协商,共同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近期目标:
(1)帮助李某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感受到来自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与期待。(2)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力争学习有所进步。(3)提高自控能力,逐步学会如何宣泄情绪。(4)克服自卑心理,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2.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1.主要辅导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原理:认知行为疗法确立了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是缘自于一般过程,如错误的思维、在信息不足或信息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正确推理,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识过程和观念。只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认知,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和情绪。
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通过谈话、调查、分析,我明白了李某的厌学心理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业成绩、加上自身个性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明确他的问题实质后,我确定以下的辅导方案:
首先疏导其母亲:与李某的母亲谈心,劝其母亲为了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使李感情的需要得到满足。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偶尔也赞扬一下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知道心疼妈妈、勤劳会做家务等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培养孩子正常的心理,以免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其次是对李某的辅导:
(1)分析诊断和关系建立阶段 2008年3月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及过程: 进行摄入性谈话,了解情况,倾听李某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不爱学习,经过引导,他诚恳谈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坦诚自己想承担家庭的重任,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希望。
作业:把这次与导师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完成情况:他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
(2)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 2008年4月—5月 第一级辅导目的:加强咨询辅导关系,讨论多次谈话的感受,帮助李某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我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他也表示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说明建立的辅导关系既是尊重、信任的,又是温暖、亲切的。我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上,帮他分析现实处境,母亲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将来如何更好承担家庭的重任?分析他的学习基础、学校环境、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讨论他对未来的打算、想法。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第二级辅导目的:A 建立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我分析他目前的学习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不是非常理想,与他讨论出了写作、解答应用题和背诵英语单词的方法,要求回去实践,下次谈谈体会。此外还跟他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要他去和别的同学交流提出了要求。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
第三级辅导目的:A 继续增强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用代币法强化正面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根据他母亲反馈,李某几周来情绪比以前好。在家能主动跟家里人说自己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跟以前比较,情绪明显稳定了。李某也自叙一周来用那些方法学习效果比较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我充分肯定了他的进步,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接着又与其一起探讨了数学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他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为了稳固其表现,我和其班主任取得联系商议让他担任本班的劳动委员,使用“代币法”巩固其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作业:把奋斗目标和作息时间表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交流,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改变人际关系。
完成情况:他基本按照要求完成家庭作业,主动与家人和同学交流,表示努力搞好学习。
(3)结束巩固阶段 2008年6月至今 目的:强化学习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
方法和过程:汇报学习成绩,单元考试有稳步提高的趋向。我对他取得的成绩大加肯定和赞扬,对他的改变给予了足够的欣赏和鼓励,并表示会一直关注他,支持他。希望他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新问题可以跟我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他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为了将来更好的报答母亲,承担家庭的重任;情绪很好,交往比较积极。
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1.效果:
学生自己:心情很好,现在母亲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还抽时间和我聊天。在学习我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比较好了,我还当上了劳动委员。至于上课,我会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师生反映: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的不错,还当上了班干部。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辅导目标。
2.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因此,青少年的家长和老师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①孙庆芬《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②《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专用教材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③吴吉吉 《请不要放弃》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
第二篇:一名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名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郧县谭山镇初级中学:李贵勇
摘要:本文从一名七年级学生因不良的家庭教育及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而产生厌学后转化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摸清了原因,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建议,制定了辅导方案,消除了厌学的心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心理健康辅导效果显著。
关键词: 厌学 辅导 改变 一、一般资料
李某,男,十三周岁,七年级学生,家中独生子女,没有重大疾病史。父亲开了一家药店,比较繁忙,母亲主要操持家务和管理孩子学习。家境较好,家庭关系和睦。
李某小学六年虽成绩不十分突出,也一直处于班级中上等水平。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一到初中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和其他同学小声说话„„考试成绩有时好了考70分,有时不及格。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我在小学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可一进初中的大门不久,周围一切变得很陌生,终于摆脱了父母的视野,上课变得很随意,脑中经常显现邻居家哥哥从小外出打工回家后的时髦打扮,堂姐寒窗十几年,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而外出打工的满脸无奈。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一拿起书就犯困。可父母、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管的很严,希望我取得优异成绩,此时,父亲没有因为工作忙而忽略我,反而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很关心,母亲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我感觉对不起他们,我总是在想如何将分数考得更高些,因此我每天强迫自己学习,可一拿起书就想睡觉,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不想面对课堂和老师,不想走进教室。我该怎么办,我还不如退学算了,坐在教室里太痛苦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李某开学后不久,确实上课经常走神,目光呆滞。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走路没精打采,经常最后一个进教室,上课紧张不敢抬头。近两次的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批评他两句,他若无其事。
据家人、老师及同学反映,辅导员了解到:李某开学后不久,上课经常做小动作,照抄别人的作业,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父母给他的压力很大,他反而更厌烦学习,经常对同桌讲学习没用,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势。可父母老师对他的期望又很大,他很苦恼,找到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诉说了一切。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厌学倾向
依据:
(1)不良认知:读书无用,羡慕邻居家哥哥从小外出打工回家后的时髦打扮,看到堂姐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满脸无奈而心寒。
(2)情绪不稳定:上课紧张不敢抬头,批评他两句,他若无其事,但又很苦恼。(3)父母给他的压力很大,他反而更厌烦学习,(4)上课经常目光呆滞,一拿起书就犯困。
(5)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不想面对课堂和老师,不想走进教室,想退学。
2、诊断:
李某原来成绩较好,换了新环境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形成了厌学。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求助者的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使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他的意志力,耐挫力,自信心,使他自己建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心态,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有自尊心、自信心。会学习、爱学习,成绩节节上升。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调查了解,摸清原因,培养兴趣,建立自信。
求助者的表现为:原来成绩较好,只是近期换了新环境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根据上述分析和求助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调查了解,摸清原因,培养兴趣,建立自信”法比较合适。
2、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心理健康辅导员。②对心理健康辅导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心理健康辅导员。③对心理健康辅导方案、辅导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2)义务
①遵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案、辅导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③求助者应尊重心理健康辅导员,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心理健康辅导员。
(二)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权利和义务。(1)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尊重信任的心理健康辅导关系。(2)心理健康辅导员不得歧视求助者。
(3)心理健康辅导员在辅导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健康辅导员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以外的任何关系。(5)心理健康辅导员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
咨询时间:1个月,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共计4次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一)辅导阶段的划分:
1、建立相互信任的辅导关系。
2、了解和澄清辅导对象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3、确定辅导的目标和方案,实施具体的辅导。
4、结束辅导,追踪反馈,巩固和发展辅导成效。
(二)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第一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关系。方法:会谈法
过程:在辅导开始时,辅导员充分尊重李某,用开放性的问题收集李某的详细资料,并介绍辅导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通过倾听、共情、积极关注,让李某尽情倾诉,与李某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并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第二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加深辅导关系。
2、确定主要影响李某的心理问题。方法:会谈法 过程:
1、讨论:为什么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
2、讨论: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3、布置作业:请父母和学校配合,李某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家长不要再施压,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要多关心、多鼓励。
●第三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积极归因成功与失败。
2、建立自信心。方法:会谈法 过程:
1、反馈辅导作业:父母把关爱放在心里,对一点好的表现及时鼓励。李某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明白因缺乏努力而无所作为。
3、讨论:自信心、努力程度、方法对成功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4、辅导作业:让李某针对平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填写《行为归因》。●第四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巩固辅导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方法:行为契约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确立学习目标,讨论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
3、签订《行为契约》。
4、按照计划和契约学习功课一月。
(三)巩固阶段:
四次心理健康辅导及两个月的随访,关注求助者的改变和进展情况,提高自身素质。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自我评估
李某的厌学有所缓解,情绪也越来越好,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了。
(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评估。
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心理健康辅导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辅导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
(1)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修订版,P28-38(2)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修订版,P227-242
第三篇:结合案例浅析初中生厌学情绪
结合案例浅析初中生厌学情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政二班 重庆 400715
摘 要
:初中生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初中生厌学已经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慢慢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中国每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表明社会应该关注中学生的问题,特别是初中生的问题。本篇论文将结合案例浅析一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初中生人会有厌学情绪,简单的陈诉下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望能为解决初中生的厌学情况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初中生;厌学;案例;分析;建议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小桢,14岁,来自农村,村里比较穷,很多人都认为“读书不能当饭吃”,所以他的许多同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父母都没多少知识,但家里还有个在读大学的哥哥,周围人总喜欢将其与成绩较好的哥哥进行对比。由于要供2个孩子读书,家里较穷。由于他是次子,母亲很溺爱他,想方设法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导致他有点要强和孤僻。,现在就读于初中二年级的他小学的成绩还一般般,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常常因为考试成绩的低分而遭致家长的责骂。由于在外地住校,每个月才回家一次,老师频频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常常旷课在宿舍睡觉,并且屡教不改,初一学年结束时学校要求其转学。初中二年级的上学期,在新的学校中他的表现也是非常的糟糕,班主任也常与家长联系,甚至还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可小洋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后,小桢主动向家长提出退学要求。
案例呈现
二、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小桢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和前途,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小桢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影响下,他无心向学,导致了最后要求退学的严重后果。初中生厌学情绪不仅仅是小桢,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学校、教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影响,学生本人也有责任。结合案例分析造成小桢厌学的原因如下:
1、学生本身不良性格的影响。小桢的要强、孤僻等不良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正确的对待,不能很好地调整成力量来促进学业的进步,而是认为是对自己的失望和斥责,轻易地放弃了对学习的努力。小桢来自于农村,没有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上了初中以后与城市的孩子对比,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城市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同时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事实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由于在家庭中其他成员对他忍让,造就了他要强的性格,而在班级中是个竞争的环境,同学们不会相互迁就,特别是在学习上,造成不能适应这个竞争的环境,而选择退学。也许在城市学习中他努力过,但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如别人,这种挫折心理导致他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加之他孤僻的性格,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苦闷,而越积越深,忍不住而要求退学。同样还有焦虑症等,对学习和未来不确定性,充满忧郁。现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等造成他们觉得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故产生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而造成他的退学请求。
2、学校学习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习负担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学习内容繁琐与教学方法呆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公然歧视他们。这便直接导致学业不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的归因,这便直接推动了厌学情绪的出现。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的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再加上对父母的不理解的不满,那么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从小到大,小桢的成绩一直都不好,常遭致父母的责骂,再加上周围的人将其与成绩较好的哥哥进行对比,他便自暴自弃,最终放弃学业。同时,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知识不重视,对本身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重视,在平时生活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行为,那么孩子也会遵循家长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表示轻视,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作为指导,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情绪,那就更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
4、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初中生的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一个落后、消极的社会环境也对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消极影响。小桢所在的该村的“读书无用”的氛围对他厌学情绪的产生有其重要的影响,推动他选择退学。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小桢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小桢不良性格的形成,加之社会环境“读书无用”等氛围的影响。因而在对小桢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小桢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强化法可以对小桢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小桢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三、通过对小桢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对逃学这种问题行为的干预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家长、社会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干预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1、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真正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问题,也是许多学校都应该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建议学校进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使整个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
2、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帮助家长克服期望值过高,过于片面的心理,改变过于严厉,过于苛刻的管教方法,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引导。建议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3、要加强对有厌学情绪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具体帮助。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常常学习目的不明确,责任感不强,缺乏动力。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举出大量例证,说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不爱学习,没有文化只能做一个愚昧的人,对本人对社会都没好处。
同时,要给他们以具体帮助,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成绩低,挨批评多,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班级骨干一起帮助他门克服具体的困难,一步一步跟上集体的水平。近年,有的教师通过研究创造了一种“差生超前学习法”,效果明显。其基本思路是指导学生超前学习,坚持鼓励为主,不是依赖课后补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要加强尊师爱生教育,使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与任课教师建立互爱、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一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气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提供一个条件。
5、在班上设立奖励竞争、奖励进步的奖项。如“进步奖”、“单项进步奖”等表扬项目,而且评奖的间隔时间要短。让每个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这会有力地促使他们“厌”变“喜”。持之以恒,对消除厌学情绪非常有利。针对案例提出建议
6、同时也要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等精神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坚决打击消极,低俗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新貌。这当然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四、这只是千千万万初中生有厌学情绪的一个个例,每个案例都有其产生的特定的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原因,我们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也才能挽救更多的初中生。
小结:
参考文献:
[1]子女教育-棒孩子网
[2]佚名.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J]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3]谢建平.初中生厌学心理的诊断与矫正研究 [J]芦淞教育.2007-1-26
第四篇: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一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案例:
问题诉述:老师您好,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虽学习成绩差点,但我一直没有厌学的念头,自年后感冒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啥原因,一想到上学,心里就感到恐惧,胃里也伴有不适感。父亲和我几次去医院检查均正常,这样家里就再送我返校。但来到后,一节课也很难坚持,尤其是晚睡前很想回家,于是,我有机会就给家里打电话,接我回家后,吃饭也香了,身体感觉舒服多了。所以,最近几个月来,我很少能在学校待完整的一天,周日返校简直使我苦不堪言,想放弃上学,家里人坚决不让,我自己也觉得不上学不行,所以,就这样度日如年,心里总感觉老师和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想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已经都讨厌我了,但我实在无法,老师你帮帮我吧。
孙妈妈分析:
通过上述情况,该同学属于典型的由厌学引起的躯体反应。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学生最需要改变和未来需要改变的是情绪问题和行为习惯,通过逐步增强自控力,克服厌学情绪,进而消除躯体症状。
孙妈妈支招:
在征得来访者同意后,我们为他制定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帮助他克服厌学情绪。短期目标是:培养自信心,找到成就感。长期目标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交往圈,培养学习兴趣,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通过几周系列的工作,该生自信心和自控力增强了,对上学有了正确的认知,当厌学情绪产生时,自己便做深呼吸给自己注入战胜自己的能量,逐渐打消厌学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厌学。
孙妈妈心语:
在校生产生厌学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
1.情绪和情感消极。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产生厌学心理。
3.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感到前途迷茫,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过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学习越来越感到厌倦。
孙妈妈建议:
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与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老师和家长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友爱和关心,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厌学心理,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五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案例一:
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案例二:
牛培培,女,高一(7)班。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我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我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我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正在赶超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