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点通三支一扶冲刺练习题3
一点通三支一扶冲刺练习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B)A、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D、“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2、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D)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C)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中,是在(C)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5、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B)酝酿产生阶段 B、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C、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D、不断创新与发展阶段
6、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标志是(C)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C、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廉洁奉公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B)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廉洁奉公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走群众路线
10、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B)A、解放与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A)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C、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12、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始终保持(A)A、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D、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3、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B)A、中华民族的独立 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执政党
14、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D)A、唯物辩证法 B、科学社会主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是(D)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A、古田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7、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C)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
D、工作作风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C)A、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B、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强调解放思想
D、强调与时俱进 2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A)A、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B、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C、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D、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2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B)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B.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C.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2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的基础地位(D)A.共同富裕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B.改革开放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
24、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是:(A)A.互为条件 B.互相独立 C.前者是过程,后者为基础 D.互相排斥
25、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D)A.实行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D.生产力高度发达
26、社会主义时期,解放生产力要通过()这一根本途径实现(D)A.社会革命 B.政治斗争 C.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D.社会主义改革
2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C.提高人民的收入 D.发展生产力
28、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这一根本目标上(B)A.人民群中摆脱贫困 B.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按劳分配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由()决定(C)A.阶级矛盾 B.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C.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先富”和“后富”的矛盾 30. 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B)A.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B.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C.中国的资源状况 D.中国的人口状况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32.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B)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3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A.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35.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 坚持自力更生不动摇
3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 基本路线 B. 基本纲领 C. 基本方针 D. 基本原则 3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B)A. 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发展生产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D实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产品经济的过渡 39.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D)A. 各地区均衡发展 B. 各地区非均衡发展 C. 由西向东梯次推进 D. 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4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D)的关系
A. 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 B. 发展资源与利用资源
C. 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传染 D.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41.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A)A.把科技教育放在第一位 B.把发展支柱产业放在首位
C.把发展制造业放在首位 D.把发展金融和保险业放在首位 4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C)A. 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B. 由扩大再生产向简单再生产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集约型向粗放性转变 43.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D)A.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C. 扩大基层自主权 D. 发展科技教育 44.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D)A. 农业现代化 B. 工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45.社会主义经济一切活动的核心问题是(B)A.扩大资金积累 B.提高经济效益 C.调整产业结构 D.健全科学管理
4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A. 经济增长 B. 四个现代化 C. 人民利益 D. 可持续发展 47.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是在(D)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 C. 1981年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
48、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A、改革
B、开放
C、民主
D、矛盾
49、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B)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 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 50、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标准是(B)A、国力标准
B、生产力标准 C、人民生活标准 D、社会主义标准
51、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C)A、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度 B、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股东代表制度
5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5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B)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54、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55、民主首先是指一种:(C)A、个人民主 B、公共民主 C、国家制度 D、法律制度
5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B)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力制衡 D、人民的生存权
57、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8、民主是:(B)A、社会主义的外在的事物 B、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D、人类社会共性的内容
5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B)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6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A、指导思想 B、惟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61.我国的国体是:(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在党的:(A)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D)
A、各民族都建立自治政府 B、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区域不加领导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64、法制是依法治国的:(A)A、前提和基础 B、过程和结果 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 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A、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6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A)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 C、相互独立,互不相干 D、精神文明是内容,物质文明是形式
67、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A、重要内容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支持 6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行政工作服务 69、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B)A、是完全一致的 B、本质上是统一的
C、内容一致,形式不同 D、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关 7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原则是:(D)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集体主义
7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A、思想道德建设 B、法制建设 C、民主政治建设 D、干部队伍建设 72、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开拓创新 7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方向 D、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7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C)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D、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75、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76、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开始是为了解决(C)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特区问题
77、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是在 :(D)A、1978年11月14日 B、1982年1月11日 C、1982年9月24日 D、1984年12月19日
78、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A)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79、“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C)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80、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8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D)A、民族矛盾 B、宗教纷争 C、领土争端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2、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是:(C)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对话协商 83、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D)A、联合国通过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公约 B、北约组织和华沙公约组织已经和好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84、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D)A、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倡导不结盟运动 D、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5、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A、对外开放 B、引进先进技术 C、争取和平D、对话协商 86、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B)A、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对外开放 87、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 88、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8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A、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B、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C、民主集中制 D、党的代表大会制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90、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B)A、加强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服从党的领导 9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是:(C)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作风领导 9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B)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政治联盟性质的 D、人民民主性质的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是(A C D)A、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改造了的马克思主义 C、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D、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E、全面、准确地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 C D E)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是一个(A、B、E)
A、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B、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 C、指导当代世界发展的创新性理论体系 D、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E、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4、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A、B、E)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E、“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5、在新的形势下,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是(A B C)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反对霸权主义 E、反对恐怖主义
6、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A C D E)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7、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必须(A B C D)
A、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E、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A B C)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核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E、基础在走群众路线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A B C)
A、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D、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 E、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
10、解放思想就是(B C D)A、使手段与目的相符合 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D、实事求是 E、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 B C D E)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2、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A B C D E)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E、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A B C D)A、哲学基础 B、根本立场和方法 C、灵魂和精髓 D、强大生命力所在 E、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A B C D E)
尊重群众 B、尊重实践 C、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神
D、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 E、注重调查研究
15.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B D E)A.已经搞清楚 B.没有完全搞清楚 C.什么也不清楚 D.不是完全清醒的 E.处于摸索之中 1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B)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7.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 B C D E)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E.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8.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 B C D)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 B D E)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E.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20.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A C)
A.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 B.前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前者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D.前者搞计划经济,后者搞市场经济 E.前者有国有企业,后者没有国有企业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 B C D E)A. 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B.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C. 这是有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 它的历史任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E. 它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少需要一百年 22.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改革是(A B C D E)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解放生产力 E.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的保证作用主要是(A B C D)
A.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C.保证有一个共同的意志 D.保证有统一的行动 E.保证现代化建设一帆风顺
2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A B C D E)
A.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E.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 B C D)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 B C)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
27.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A B C D E)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D.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
E.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2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 B E)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目的 E.稳定是前提
29.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BC)
A. 农业 B. 能源和交通 C. 教育与科学 D. 新兴产业 E. 第三产业 30.经济增长的速度、比例、效益的相互关系是(ABC)
A. 速度是前提 B. 比例是必要条件 C. 效益是中心 D. 速度是中心 E. 比例是中心 31.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ABCDE)
A.低投入 B. 低消耗 C. 高质量 D. 高产出 E. 高技术 32.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的关系(ABE)A. 人口 B. 资源 C. 技术 D. 市场 E. 生态环境 3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做到(A B C D)
A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质量 C保护生态环境 D合理利用资源 E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
34.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A B C D E)A. 统筹规划 B. 因地制宜 C. 发挥优势 D. 分工合作 E. 协调发展
35、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ABCDE)
A、产权关系明晰化
B、经济行为自主化
C、生产要素商品化 D、资源配置市场化
E、经济管理法制化
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ABCDE)
A、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B、完善的市场体系
C、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D、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E、完善的经济法规和监督体系
3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
38、在市场经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ABCDE)A、反垄断 B、提供公共产品 C、治理环境污染 D、调节收入分配 E、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39、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C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E、是否有利于保证职工不下岗 40、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条件的是(B D)
A、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协作关系 B、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 C、允许人们用各种手段实现富裕
D、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E、提倡平均富裕
4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包括:(ABD)
A、政治民主 B、经济民主 C、文化民主 D、社会民主 E、法律民主
42、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ABCDE)
A、健全民主制度 B、加强法制建设 C、推进机构改革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维护安定团结
4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ABDE)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
E、加强法制教育
44、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ABCE)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建立高效、廉洁政府
E、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45、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ACDE)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模式 C、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E、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4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AD)A、科学文化建设
B、经济建设
C、国防建设 D、思想道德建设
E、能源、交通建设
47、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包括:(ABDE)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物质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E、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48、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BCE)
A、大众 B、现代化 C、世界 D、贫困人群 E、未来
49、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B、公而忘私 C、勇于献身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E、遵纪守法 50、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BDE)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C、以新颖的形式吸引 D、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E、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1、台湾问题是:(ABC)
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5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AB)
A、外交权 B、国防权 C、行政管理权 D、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53、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有些国际领土争端问题上,延伸的新思路是(BD)A、以主权换治权 B、搁置主权争议 C、和平共处 D、共同开发 E、共同管理
54、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ADE)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大陆人民可以自由出入特别行政区 D、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府机关 E、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55、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DE)不用武力方式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E、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6、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BC)A、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D、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E、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5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CD)
A、殖民主义 B、极端民族主义 C、霸权主义 D、强权政治 E、法西斯主义
58、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BCD)
两者是对立的 B、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C、发展要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 D、发展为和平力量不断壮大、制止战争提供保证 E、世界越发展,战争的可能性更大
59、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BCD)
A、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B、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E、禁止扩散核武器 6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ABCDE)
A、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B、要明确什么是党的领导、党应当怎样领导 C、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D、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E、要处理好与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种经济、文化等群众团体的关系
6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CE)
A、坚持民族平等 B、坚持民族自治 C、坚持民族团结 D、尊重民族信仰 E、坚持民族共同繁荣
6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ABCDE)
A、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B、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 C、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 E、为促进统一祖国服务
63、在当代中国,坚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ABCDE)
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E、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64、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ABCDE)A、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C、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完全巩固的党 D、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 E、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65、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实现干部队伍的(ABCD)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E、政治化
第二篇:三支一扶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2012年6月2日至6月5日,共4天。
【51Test.NET-甘肃三支一扶】
2013年甘肃三支一扶考试采用现场报名的方式。
报名地点:在各县(市、区)指定的地点报名。
报名方法及资格审查:
(1)在市(州)、县(市、区)考务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采取本人现场报名的办法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各市(州)、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报考人员根据报考条件选择报考“三支一扶”或“进村社区”岗位。
(2)往届毕业生报名时须持身份证、《择业通知书》、户口本、毕业证等证件原件进行报名。其中,确未就业但无《择业通知书》的毕业生,持派遣至生源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报到证》(必须无具体就业单位)报名。
(3)应届在校毕业生报名时须持身份证、学校就业部门盖章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参加甘肃省基层就业项目考试学校推荐表》、以及生源地户籍证明(原户籍复印件或公安部门证明)等证件。其中,省外院校甘肃生源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如果本人因故无法回生源地参加报名,可委托亲友报名,报名时除提供有关规定的证件外,还须持委托书、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像素为宽360、高480),领取准考证时须重新审核毕业证、报到证等相关资料,确认报考资格。
(4)报名时,考生现场填写《甘肃省2013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报名信息登记表》和《甘肃省2013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工作资格审核表》,并现场采集准考证照片。另外,考生需提供4张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使用。
(5)《准考证》经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内由生源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给考生。
第三篇:10月13日三支一扶练习题及答案
2014陕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考试《综合知识》模拟卷
11.关于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
A.当苹果价格由2元上升到8元时,就说明通货膨胀率很高 B.通货膨胀仅因消费者手中的货币增加所导致
C.所有物品价格上涨一个月后回落,说明通货膨胀率很高 D.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12.以下哪一项是扩张性货币政策()。A.央行买入100亿元债券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0.5% C.商业银行在央行再贴现难度加大 D.提高利率0.25% 13.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A.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14.表彰性通报应在介绍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归纳和论述其典型经验,以供人们()。A.理解,参考 C.借鉴,评议
B.效法,借鉴 D.传达,概括
15.请求批准函的正文,可写()等结语。A.“妥否,请批复” C.“请予指示”
B.“可否,请批准”
D.“请批准”、“请予审批”
16.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立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17.在一份复杂的公文中,正文的核心是()。A.结尾
C.开头
B.附件说明
D.主体
18.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B.大理石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C.大理石质地坚固,美观耐用 D.大理石分布广泛,加工容易
19.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20.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中,普遍用塑料门窗代替木制门窗和金属门窗,政府也对此大力提倡,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
A.金属门窗价格昂贵 B.塑料门窗成本最低
C.使用塑料门窗的建设商可以享受减免税 D.使用塑料门窗有利于保护非再生性资源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D。解析: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A项错误。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也是很多的,除了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货币增加外,还包括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厂商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故B项错误。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故C项错误。因此,答案为D。
12.【答案】A。解析:B、C、D项都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举措,故本题答案为A。13.【答案】B。解析: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14.【答案】B。解析:表彰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先进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部分。先进事迹评价着重表彰先进事迹的通报,应在介绍事迹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分析评议其精神实质。着重突出先进经验的通报,应在介绍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归 纳和论述其典型经验,以供人们效法、借鉴。文字要简明,不必过多议论。故本题答案选B。15.【答案】A。解析:经常使用的函有四种,即商洽性函、询问性函、答复性函和请求性函。机关之间商量或接洽工作,可以使用商洽性函,结束语“妥否,请函复”等。机关之间询问问题,征求意见,可以使用询问性函,结束语“请研究函复”、“以上意见,请予函复”、“盼复”等。机关之间回复问题,可以使用答复性函,结束语“特此函复”、“此复”等。机关之间请求帮助或配合工作,以及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可以使用请求性函,结束语“妥否,请批复”等。故本题选A。
16.【答案】A。解析:应该是“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17.【答案】D。解析:一份比较复杂的公文中,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正文的主体是核心中的核心部分。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表意明确、条理清楚、是对所有公文的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故本题答案选择D。18.【答案】C。解析: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地壳的内力作用促使原来的各类岩石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大理石一般物理性质比较软,是天然建筑装饰石材的一大门类,具有装饰功能,具有华美的外观和非常实用的特点。故选C。
19.【答案】B。解析:流水也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比如黄土高原的地标特征、桂林山水等。故此题答案选B。
20.【答案】D。解析:AB选项都是塑料门窗相对于木质门窗等的特点,并不是根本原因。政府提倡使用塑料门窗主要是为了保护非再生性资源。故此答案选择D。
第四篇:三支一扶试题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教材118页。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存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教材134页。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答案】C 【解析】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教材137页。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答案】D 【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教材158页。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教材174页。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D 【解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教材190页。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B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教材191页。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教材199页。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教材209页。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答案】B 【解析】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①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②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③销售阶段,实现剩余价值。教材225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答案】B 【解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 m)= 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CD两项是简单再生产的引申实现条件。教材233页。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答案】C 【解析】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教材238页。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答案】A 【解析】商业利润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教材249页。23.资本主义地租是()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教材256页。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答案】D 【解析】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成为金融寡头。他们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教材270页。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答案】A 【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教材284页。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 【答案】A 【解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同时,资本主义还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教材299页。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答案】C 【解析】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教材305页。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答案】A 【解析】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教材310页。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教材323页。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教材22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答案】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教材4-5页。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ACD 【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材37页。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答案】ACD 【解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CD三项都体现了这个哲学原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未涉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教材66页。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答案】ABCD 【解析】《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教材125页。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答案】ABCD 【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关系);③产品的分配方式。,教材139页。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AB 【解析】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教材189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答案】AC 【解析】以生产资料形式(如机器设备)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资本。,教材201、229页。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答案】BCD 【解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在贴现率政策。教材281页。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答案】AB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教材304页。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⑦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教材341-349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教材40页。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教材106-107页。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教材201页。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教材277-278页。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教材326-327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答:(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①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作用。
教材131-137、167-168页。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教材230-231页
.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2.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3.烟不听话,所以我们“抽烟”。
4.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秒的幸福。
5.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6.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7.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8.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9.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
10.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11.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
12.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取点钱来捧个钱场。
1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14.一句“拿着”胜过两句“我会给你的”。
15.无理取闹,必有所图!
16.不能自拔的,除了爱情,还有别人地里的萝卜。
17.我以为“隐身”别人就找不到我了,没用的,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够鲜明够出众。
1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路没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19.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20.铁公鸡还会留点铁锈呢,你根本就是个不锈钢公鸡!
21.还没来得及区沾花惹草,就被人拔光了。
22.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
23.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
24.不要说别人脑子有病,脑子有病的前提是必须有个脑子。
25.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下。
26.“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
27.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
28.我又不是王子,为什莫女孩遇见我总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公主!
29.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30.所谓缘分,就是爱情成功时的理由,失败时的借口;所谓婚礼,就是有情人终成“家属”的仪式;所谓分手,就是女人说了一百次也未必能做到,而男人说一次就能实现的事。
31.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32.问候不一定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33.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
34.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35.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了出一口气,“吸”是为了争一口气。
36.我问过烦恼了,他根本不爱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他对你一生不变!
37.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38.爱一个人好难,爱两个人好玩,爱三个人好烦,爱四个人翻船,爱五个人彻底玩儿完。
39.女人吻男人是一种幸福,男人吻女人是一种口福。
40.结婚就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41.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不是英雄,美人让我过了关。
42.玩命:要在有命的情况下才能玩,命都没了,拿什么玩啊!
43.别人一夸我,我就担心,担心别人夸得不够。
44.爱情永远比婚姻圣洁,婚姻永远比爱情实惠。
45.探索的旅程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
46.本无意与众不同,怎奈何品味出众。
47.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48.叹气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费力气的行径。
49.男人的大脑喜欢女人的内心,但是眼睛喜欢女人的外表。
50.有钱就败家,没钱就拜神。
51.当初结婚是看上眼了,后来离婚是看走眼了。
52.咸鱼翻身,还是咸鱼。
53.我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54.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
55.不是人人都能活的低调,可以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
56.女人喜欢长得坏坏的男人,不是喜欢长坏了的男人.57.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其实应该是“女为己悦者容”.58.我们的爱情在这天夭折了,只为了让彼此有重生的机会.59.老板用你的时候你就是人才,不用你的时候就变成裁人!
60.一个成功的男人就是能够挣到比妻子花的钱更多的钱,一个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男人.61.跌倒了,爬起来再哭.62.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63.一个月亮一个你,两个影子我和你,三生有幸认识你,四个西施不如你.64.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65.有人说爱情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所以今生无债可还!
66.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67.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68.个头大就一定厉害吗?恐龙不是照样灭绝了!
69.善意的谎言:就是给自己的欺骗找一个很好的借口。
70.父母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父母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71.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72.别跟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
73.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74.感觉不到痛苦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感觉不到幸福的婚姻必是悲哀的婚姻。
75.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道就会打开。我们经常盯着关闭的门,对开启的门却视若无睹。
76.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末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末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
77.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78.爱是费尽心力地全身投入,然后再百转千回地抽身而出!
79.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
80.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第五篇:三支一扶考试
1、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BD)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调整经济结构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的宏观调控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在培养干部时,应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艰苦环境和工作条件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BC)中选拔优秀干部。
A.少数民族地区 B.基层 C.生产一线 D.艰苦地区
3、根据十七大报告,为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问题,应(C)
A.低利润销售药品 B.中西药相结合 C.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D.建立统一的药品信息库
4、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 B.互助 C.和谐 D.团结
5、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D)的领导核心作用。
A.民主执政 B.有效治理国家 C.依法行政 D.协调各方
二、填空题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8、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9、十七大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1.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的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 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B、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C、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转好。
D、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BCD)
2.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ACD)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B、是一个消除一切矛盾与不和谐因素的持续过程
C、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AC)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B、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C)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ABCD)
6.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B、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C、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建设和谐文化(A)
7.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部署是
A、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C、要建设社会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ABCD)
8.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这包括
A、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B、法律制度与司法体制机制 C、公共财政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ABCD)9.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文明道德风尚 D、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B)
10.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的是
A、建设服务型政府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是
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工业反哺农业 C、城市支持农村 D、“多予少取放活”(BCD)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B、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多予少取放活”(C)
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此外还包括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党的建设(ABCD)
14.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在于
A、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B、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D、全面深化农村改革(A)
15.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其特点是
A、有文化 B、流动性强 C、懂技术 D、会经营(ACD)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