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 法理学 刑法 民法 宪法 名词解释总汇
法理学名词解释1、1、法学: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面,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
4、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5、法的本质:是法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是法这种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深藏于其内部的只有依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6、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7、法的规范作用:(即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作用。法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
8、法本身的职能:(或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都有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着这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9、法的调整性职能:即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使一定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确立一定的法律秩序的职能。
10、法的保护性职能:即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这种已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
11、分配的正义:就是对不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对待,根据人的功绩、出身等的不同来分配财富、荣誉。
12、矫正的正义:(或称“改正的正义”)指不管什么人,只要损害了别人的财产、权利,都要给予同等的补偿,适用等价交换原则,适用于处理民、刑事案件,用以矫正并恢复被损害者的利益,是一种补偿性的公平,或曰事后公正。
1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14、法治:是指依法治理的原则。
15、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做的基本分类。
1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7、法律移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一种现象。
18、契约自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订立契约(合同)而不受他人限制和干涉的自由权利。
19、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0、社会主义法的原则:是反映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
22、政策:是一定阶级处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国家各种关系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的统称。
23、习惯:就是一定事实关系的多次反复,成为人们行为的习性而形成的社会规范。
24、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是法律要求人们承担作出积极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式。
25、允许的调整方式:是法律赋予人们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的调整方法。
26、禁止的调整方式:是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
27、法律调整机制:是用来保证对社会关系实现有效法律影响的各种法律手段的整个系统。
28、法律秩序:就是依法建立的秩序
29、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或者说是低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觉和情绪,它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
30、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理性阶段,或者说是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它在法律意识中属于主导的地位。
31、法律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都体现一定的法律文化。
3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3、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4、法律规范的认可: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对业已存在的行为规范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35、立法技术:是指在法的创制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规则、方法、技巧、经验和知识。
36、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它指明该法律规范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
37、处理:就是行为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
38、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时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39、命令性规范:就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性命令,一项命令往往就是一个规范。40、保护性规范:则是维护已被调整好的社会关系,制裁违法、犯罪,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
41、绝对确定性规范:是指不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2、相对确定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3、情况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直接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4、以择其一的规范:是指规定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必须适用规范中列举的若干方案中的一种。
45、任选的规范:是指在规范中除了规定可供采用的基本方案以外,也规定了任选方案。
46、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7、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48、法的渊源:又称“法源”或叫“法律渊源”又作为法的“形式渊源”,它仅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49、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50、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51、法规汇编:有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
52、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53、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54、法的遵守: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自觉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55、法的适用: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利调整和保护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活动。
56、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的制度。
57、调解:是指中立的第三者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停疏导,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活动和方式。
58、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59、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等问题。
60、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规范对其生效的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适用,就是有溯及力,不适用,就是不具有溯及力。
61、法律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对法律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62、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有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对有关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
63、立法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包括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64、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
65、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其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66、任意解释:是指一般公民、社会团体、诉讼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所做的解释。67、学理解释:是指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在学术研究、教学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所做的解释。
68、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69、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70、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71、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72、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73、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74、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5、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76、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77、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78、违法的构成:是指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包括(1)违法的客体(2)违法的主体(3)违法的客观方面(4)违法的主观方面。
79、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80、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81、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对各种法律责任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82、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所进行监督,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在整个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与核心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83、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就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相互之间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84、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实施的法律监督,人民法院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
85、监察监督:是指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各种监督不具有国家监督的法律效力,不具有强制性法律后果。简答题
1、简述社会监督的形式: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二)人民政协的监督;
(三)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四)社会团体的监督;
(五)新闻舆论的监督;
(六)人民群众的监督。
2、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二)法律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各种法律活动。包括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活动,也包括社会组织和公民执法、守法的活动;
(三)法律监督的内容。
3、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法律责任与违法有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没有违法就没有法律责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
(二)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的;
(三)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国家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此项权利。
(四)法律责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现的保证。
(五)法律责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前因:破坏责任关系;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4、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根据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二)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分为:(1)过错责任(2)无过错责任
(三)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分为:(1)财产责任(2)非财产责任。
5、法律制裁的特点:(1)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2)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来进行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施行。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无权进行。
6、法律制裁的种类: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1)刑事制裁;(2)民事制裁;(3)行政制裁(4)违宪制裁。
7、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
(二)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依靠人民群众,健全社会防范网络
(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搞好劳改、劳教、少管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8、违法行为的特征:
(一)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9、违法的种类: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10、法律权利的特点:
(一)它以法律的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的结果,它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二)它是以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三)它是义务密切联系的(四)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
11、法律义务的特点:
(一)它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律上的必要性
(二)它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法律手段
(三)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
12、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13、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二)具体法律关系根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依法的职能的类别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四)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划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14、仲裁的特点:
(一)仲裁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它独立存在,不隶属于行政机关,各仲裁机构相互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二)仲裁是当事人选择处理争议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机构,可以选择仲裁组成仲裁庭
(三)仲裁庭审理案件不公开进行
(四)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15、调解的特点
(一)调解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二)调解是在有关组织主持下进行的(三)调解协议是当事人的合意。
16、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对行政管理的一项普遍性要求,它反映了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依法行政原则的含义
(一)行政权利的取得必须有法律根据
(二)行政权利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三)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17、行政治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适用法的活动,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做到客观、适当公正、符合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一)适用法的目的应与法律规定的目的相一致
(二)适用法的活动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之上,对于法律规定以外的因素,条件的考虑,属于不当考虑,是不合理的(三)适用法的结果应符合社会公正的要求,符合情理。
18、我国行政执法中适用法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对行政管理的一项普遍性要求,它反映了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适用法的活动,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做到客观、适当、公正、符合理性。
19、法适用的特征:
(一)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二)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
(三)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四)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
(五)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
20、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
(一)依法的实现是否通过具体法律关系为标准,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二)依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预为标准,分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
21、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各种制定法构成,即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不同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二)由国家认可的习惯只是法的渊源的一种例外的补充,其数量也很少
(三)判例没有普遍的约束力,因而不是法的渊源
(四)随着香港和澳门的收回和台湾的统一,在“一国两制”之下将出现“一国两法”的格局,特别行政区法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例外情况,在特定的局部地区长期存在。
22、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
(一)宪法
(二)法律
(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
(四)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六)特别行政区的法
(七)3 国际条约。
2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
24、划分法的部门的原则:
(一)划分法的部门时,必须考虑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使各个法的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不过宽,也不过窄,部门法的内容(即法律规范)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保持法的部门之间的适度平衡,是均衡原则
(二)划分法的部门时,既要以全部现行法为基础,同时又要考虑法的发展,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律。以执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原则
(三)划分法的部门时,在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也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注意研究各国法制建设的共性和法制发展的趋势,以利于我国法制的发展。
25、法律规范的种类:
(一)按照法的职能和专门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和专门化规范。专门化规范主要包括(1)一般性规范(2)定义性规范(3)原则性规范(4)业务性规范(5)冲突性规范
(二)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积极义务性规范
(三)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进行的分类分为: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确定性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分为:情况性规范,必择其一的规范和任选的规范
(四)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的分类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26、如何理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部分,处理就是行为规则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时应承但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27、任意性规范和相对性规范的异同点:相同点:允许以个别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区别:相对确定性规范虽然允许对一定问题进行个别性调整,但同时又严格规定了选择的限度。任意性规范中,允许是首位的,只有在主体没有选择时,规范中的行为方案才适用。相对确定性规范必须和个别性命令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而任意性规范是在没有个别意思表示(双方协议)的情况下起作用。
28、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四)科学的。
29、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0、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时间是否具有溯及力等问题。
31、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一般是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实际需要决定的;(1)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间(3)法律本身规定其生效时间取决于其他法律的生效施行。
32、法律规范终止生效时间(1)新的法律公布实施后,原有的法律自然失去效力。(2)新的法律公布生效时,明文规定原有的同类法律废止。(3)有的法律因已完成其历史任务而自然失去效力。(4)法律本身明确规定生效期限,期限届满自行终止效力。(50由有关机关颁发专门的决议、决定,宣布废除某些法律从宣布废除之日起,该法即停止生效。上述法律规范终止生效的几种情况,可以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33、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我国的法律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溯及力,但我国的刑法的适用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34、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法律规范在哪些地方、区域有效:(1)在全国范围内生效(2)在局部区域生效(3)某些法律法规不仅在我国领域内生效,而且还可以有域外效力。
35、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法律规范适用于哪些人(1)属地主义原则(2)属人主义原则(3)保护主义原则(4)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中主义原则。
36、我国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也采取折中主义原则:(1)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效力(2)对外国人的法律效力。
37、违法的构成: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1)违法的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违法的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3)违法的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国家机关。(4)违法的主观方面,这是指违法主体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8、试述法的本质:(1)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2)法的第二级本质,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确认人们某项行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意志。不是随意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总是对这种直接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确认。实际上是这种历史地、阶级地规定了和行为自由和责任的反映。(3)法的第三级本质讲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人们的直接社会权利和义务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关系,所有制关系的需要,就是法的第三个层次的本质,这才可以说是法的深层本质。
39、权力和义务的关系:权力和义务是法律关系内容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有统一性。(1)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2)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3)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都有严格的法律界限。
40、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①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③社会主义法治的巩固和加强需要社会主义民主。(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①社会主义法治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的体现和保障。②社会主义法治是人们运用国家权利按人民意志办事的体现和保障。
41、试述社会主义法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 4 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首先意味着要实现祖国统一,即以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前提其次意味着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港、澳、台回归祖国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也不变。再次,意味着两种制度不是并列的,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且两种制度不搞相互敌对。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后,大陆的法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变。而港、澳、台的法也仍然保持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变。因此当代中国的法就其本质来看,就出现了“一国两制”的独特情况。“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涉及到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问题,它必然还要影响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法的渊源、立法制度和法律解释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要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法制建设。因此深入探讨“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当代法律、法制建设问题,是当代中国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应研究的一个鲜明的课题。
42、我国审判机关作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正确,有关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实充分,对要件的处理要正确。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审判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及时是对法的适用提出的效率要求。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审判机关及时办案,不得拖延推委;在诉讼活动的各个阶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要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审结案件。合理、公正,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必须居于公正立场,秉公执法;同时,法适用的结果应该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现状及发展的综合需要,并满足广大人民的公正要求。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是:(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必须把法的适用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必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是指一切冤、假、错案,一经发现,司法机关就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即纠正。如果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司法机关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偿。
4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原则:(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4、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致性。(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2)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3)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4)都是服务于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5)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1)社会主义法在培养社会主义道德中的作用。(2)社会主义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共同的任务和使命,两者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A、社会主义法直接把社会主义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起遵行的法律强制力。B、社会主义法通过奖励性的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
法理学填空题
1法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法学的职能主要有(应用)职能(认识论)职能和(意识形态)的职能 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 4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糸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糸
5、从人们对社会关糸的调整的发展过程看,社会调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个别性)调整是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6原始社会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7(国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法的形成.8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9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10法的内容包含了(知识)和(意志)两个方面.1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12法本身的职能包括(法的调整)职能和法的保护职能.13从法的社会政治目地和使命来视察,法有两种职能,即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14正义的不同划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种划分是把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种分类.15法律上认为是’’正当的’’行为自由实际上是(统治)阶级认为的“正当“行为自由.16(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17历史上第一个法的历史类型是(奴隶制)法.18、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9、目前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影响比较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20、(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21(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 2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23(社会主义)法是在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24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25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 26(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的必要标志
27(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包括㈠(法治)原则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9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0法与生产力的联系一般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31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法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32我国对外交往中历来恪守“(条约必须遵守)”和国际法原则 33调整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规则,我们称之为(社会规范)。
3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规范构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调整系统,它的核心部 分是(执政党的政策)。
35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⑴单纯的技术规范;⑵(社会技术)规范;⑶(法律技术)规范。36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
37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允许)的调整方式和(禁止)的调整方式
38允许与禁止的不同结合,形成法律调整的两个基本类型;(一般允许)型和(一般禁止)型
39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是按照“凡(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允许” 的原则进行调整;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是按照“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的原则进行调整。
40法律调整有三个基本要素和一个机动要素,这就是(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和法的适用。41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42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43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有法必依)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证。44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45根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46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47(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核心。48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
49法的创制是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规范的(认可)两大类。50在我国最高国家机关制定法律的程序一般可分为:(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通过)和法律的公布四个步骤。
51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52法律规范按照其职能和专门化,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以及专门化规范。53调整性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积极业务性)规范。
54.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法律规范可分为(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
54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的是(任意性)规范,与其相对应的是()规范。
55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体系。
56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识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称为()。57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现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5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主导部门是(宪法)
59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专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这种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60在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行政法规)。61在我国,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64法的实现是指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64以法的实现是否通过具有法律关系为标准,法的实现可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的法的实现。
65以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预为标准,法的实现分为(法的遵守)的享用(法的适用)66以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法的遵守分为(权利)的享用、(义务)的履行和(禁令)的遵守。66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67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律必须遵守的一个重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68在我国,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9司法机关适用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还必须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70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71法律不溯及既往并不是一项绝对的原则,各国在法律上也有一些例外规定。在刑法的适用上,现代各国通常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72按照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大类。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又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73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划分,法律解释可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1、法律关系是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3、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4、具体法律关系根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5、法律关系以其职能的类别可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6、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7、公民和组织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实际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8、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1)(公民)(2)(国家机关)(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4)国家
9、法律权利具体包括(作出肯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利和要求主管机关保护的权利。
10、法律义务包括(积极行为的)义务、(不作为的)义务和接受国家强制措施的义务。
11、法律关系客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
(二)(国家社会)
(三)(物质财富)
(四)(人身利益)
(五)行为结果。
12、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基本上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3、法律事件可分为(人为)事件和(自然)事件。行为依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14、按合法行为所实现的法律规范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享用权利的)合法行为、(履行积极义务)的合法行为、(遵守禁令的)合法行为和法的适用行为。
15、按合法行为人的内心动机和心理期望,可分为(主动)的合法行为、(顺应)的合法行为和、(被动)合法行为。
16、按行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作为)的合法行为和(不作为)的合法行为。
17、违法行为由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的(主体)和违法的主观方面构成。
18、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能力才能构成违法的主体。
19、违法行为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调整方式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20、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1)(刑事),(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21、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22、根据责任承担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23、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24、法律监督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25、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6、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27、根据监督的主体,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利)的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
28、根据法律监督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9、根据法律监督阶段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30、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有对(法的创制)活动监督对(执法)活动监督和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31、国家权力机关对法的创制活动进行监督方式主要有(1)(改变)和(撤消),(2)(备案)和(批准)。
32、在我国,国家行政监督目前主要有一般监督、(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
33、检察监督主要包括
(一)法纪监督
(二)(侦察)监督
(三)(审判)监督,(四)(监所)监督。
34、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主要表现为
(一)(政治上)监督
(二)(组织)监督
(三)(党纪)监督。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D)
A、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 C、消灭剥削阶级 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2、人民民主专政的(B)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 A、国家机关 B、国家政权 C、国家暴力 D社会组织
3、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也即区别于剥削阶级旧法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的(A)。A、人民群众参加法的创建 B、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C、夺取政权 D对旧法全盘否定
4、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式起点的标志是(A)A、1954年宪法 B、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 C、《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D、《中国土地法大纲》
5、(A)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重大特点之一。
A、阶级性与人民性 B、社会性与阶级性 C、革命性与人民性 D、社会性与人民性
6、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政治保证是(B)
A、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D、共同的公共生活规则
7、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A)
A、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D、共同的公共生活规则
8、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C)的方法。
A、单纯说服教育 B必要的强制 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D单纯的强制惩罚
9、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
A、一国的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10、政治的核心是(B)
A、政治权利 B、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 D、国家机构
11、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A规范内容相同 B要求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
12、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A撒泼骂街 B结伙打架 C铺张浪费 D经常撒谎
13、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当的()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政策高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法高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14、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A)A意志行为 B思想行为 C道德行为 D习惯行为
15、“凡法律所禁止的,都是允许的“的原则适用于(A)的法律调整。A一般允许型 B一般禁止型 C一般积极型 D一般义务型
16、法律调整是初级阶段的(A)
A法律开始生效阶段 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 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 D法的适用的机动性阶段
17、保证法定权利的实现,运用法律制裁的阶段是法律调整的(A)阶段 A法的运用 B法律关系 C法的实现 D产生法律关系
18、下列那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C)A买卖关系 B劳动关系 C自然关系 D财产关系
19、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式,被称为(C)的调整方式 A积极义务 b允许 C禁止 D可以 20、法律调整机制中的机动要素是指(D)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21、下列哪些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调整:(B)A生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爱情关系 D友谊关系
22、下列哪些调整方式用在要求人们准确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场合:(A)
A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B允许的调整方式 C禁止的调整方式 D一般禁止的调整方式
23、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的概念
A相同 B不同 C相近D意思一样 用法不同
24、实行社会主义法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6、衡量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客观尺度是(C)
A司法公正 B完善的法制 C法律秩序 D高素质的法官
27、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
A法律活动 B法律心理 C法律现象 D违法现象
28、在法律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D)
A个人法律意识 B团体法律意识 C法律心理 D法律思想体系
29、在法律意识系统里,可以自发形成的是(A)
A法律心理 B法律思想体系 C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D社会法律意识 30、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要(B)
A自发形成 B有意识的培养 C通过诉讼获得 D依靠执法队伍提高
31、普法工作的重点是(D)
A对司法人员的普法教育 B对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 C对公民的普法教育 D对广大干部的普法教育
32、法律文化是(D)
A法律现象的偶然成分 B个别法律现象 C法律意识的一部分 D法律活动中的“定势”
35、法律文化的载体是(B)
A法律条文 B法律现实 C法律技术 D法律传统
36、西方法律文化是以(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欧洲、北美极其它地区的法律文化。A古印度文化 B英国文化 C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D古埃及文化
37、法的创制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A)
A它是国家或国家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 B它是国家机关的行政活动 C它是国家机关的司法活动 D它是法的确立阶段的活动
38、法的连续性含义是指(D)
A法律不能修改 B法律不能废止 C法律不能替代 D在新的法律未制定、颁布和实施之前,原有法律不能随意中止生效
39、法的创制是指(D)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B不包括修改旧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C不包括废除旧的法律规范活动 D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40、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定、另一种是(B)A批准 B认可 C公布 D确认
41、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B)A法律 B行政法规 C法令 D规章
42、法的创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重要意义在于(D)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防止立法者在法的创制活动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法的创制的质量。
43、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D)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 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比准
C委员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 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表示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44、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是(C)
A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制定国内法参加国际条约 C制定和认可 D制定和解释
45、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法律的活动,称为(D)A法典的编纂 B法规汇编 C广义的立法 D狭义的立法
46、在我国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C)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47、法的创制是运用国家权力的活动,它只能由(D)进行,其它任何社会组织、团体、个人,非经国家的授权,都不能进行这项活动。
A公检法机关或经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B国家授权的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C公检法机关 D国家或享有该项职能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48、法的创制活动的结果是(C)
A产生监督法律的活动 B产生行政活 C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D产生司法活动
49、我国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立法程序的第一阶段是(B)
A立法建议的提出 B法律案的提出 C起草法律草案 D召开代表大会或常委会 50、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指国家机关在(C)法的过程中发布的个别性文件。A制定 B实施 C适用 D制定、实施
51、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D)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2、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规定属于(B)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逻辑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53、我国《刑法》第420条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该规定属于(B)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54、法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D)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技术规范 D法律规范 56.我国《刑法》第5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规定属于(B)A相对确定性规范 B绝对确定性规范 C绝对非确定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5、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C)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6、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 其中“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该规范结构的(A)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7、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其中“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就是该法律规范结构的(C)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8.《刑法》第258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重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是该法律规范的(B)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9、我国《刑法》第452条规定:“本法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属于(D)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一条规定是(B)
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一条规定是(B)
A情况性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这一条规定是(C)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该条文属于(D)
A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细则”的规定属于(D)
A确定性规范 B非确定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65、下列诸项中,是义务性规范的有(B)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业务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66、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C)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7、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D)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一规定属于(D)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6条地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一规定属于(C)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70、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A法的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 7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是(A)
A宪法部门 B行政法部门 C基本法部门 D经济法部门 72、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目的
73、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是划分部门法的(C)A客观标准 B重要标准 C参考原则 D首要原则 74、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C)
A法律条文 B法律文件 C法律规范 D法的原则 75、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B)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后果 76、作为划分法的标准之一的法律调整方法,其内容主要是(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常用的法学研究方法 C最新的科学方法论如控制论等 D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77、刑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结果 D法律调整的程度
78、一国现行法规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称为(D)
A法学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的体系 D法的部门 7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C)
A唯一标准 B首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80、作为专门的法学术语,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在法学研究中有其固有的特定含义,是指(C)
A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B统治阶级的政策 C法律效力的来源 D引起特定法律制定、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产生的历史事件和行为
81、对一定法律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是(A)A法的理论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 C法的物质渊源 D法的政治渊源
82、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倡议,由专门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宪法修改草案,并由全国人大以代表的(A)以上多数通过。
A1/5 2/3 B2/5 3/4 C1/5 3/4 D2/5 3/2 83、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文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84、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C)
A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部分补充和修改
B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全面的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C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作部分的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D无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全面或部分补充和修改 85、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C)
A司法机关的裁判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 D司法解释
86、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可以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D)A行政法规 B政府规章 C行政规章 D部门规章
87、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并报(D)备案。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国务院
88、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条件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B)批准后实行。A省、自治区的人大 B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D国务院 89、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后生效。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90、法规汇编是(A)
A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前提下按一定次序汇编 B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加工整理 C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D对原有规范性文件进行适当变动,按一定次序汇编
91、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因此法典编纂(D)
A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 B实行“谁制定谁编纂”的原则 C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 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92、下列属于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的是(D)
A保守国家机密 B通信自由 C作者享有署名权 D交付货款 93、公民依法投票选举人大代表,执行了选举权,这是(D)A法的执行 B法的遵守 C法的实现 D法的实施 94、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程序属于(D)A法的执行 B法的遵守 C法的实现 D法的实施 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仲裁机关一般是民间组织 B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机关 C仲裁庭审理案件公开进行,但有例外 D仲裁书自作出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
96、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
A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 B 检察官进行法律宣传 C人大制定、通过《立法法》 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97、下列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C)
A依法取缔非法营业执照 B依法判处某杀人犯死刑 C依法发给结婚证书 D出示拘捕令 98、仲裁实行(A)制定
A一裁终局 B二裁终局 C三裁终局 D无限制裁决 99、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B)
A可以上诉 B不得上诉 C可以要求重新裁决 D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00、《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B)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多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总的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法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ABCD)A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要求的基本原则 B反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的基本原则 C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基本原则 D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其他要求的基本原则
2、依社会主义法所涉及的内容,社会主义法的原则可以分为:(AB)A一般社会原则 B专门法律原则 C立法原则 D法律解释原则
3、当代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AC)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AB)
A经济基础的性质 B经济基础的状况 C一国的阶级力量对比 D一国的历史传统
5、社会主义法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表现为:(ABCD)
A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B都表现着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C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 D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服务
6、社会主义法通过哪几个方面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ABCD)A对劳动者的保护 B对经济制度的保护 C对生产资料的保护 D对科学技术的保护
7、法与政治有哪些区别(ABCD)
A反映的内容不同 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8、社会规范按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SC)A政治规范 B技术规范 C文化规范 D团体规范
9、社会规范按其调整特点,可以分为(ABC)A法律规范 B道德规范 C团体规范 D体育规范
10、技术规范一般可以分为(ABC)
A单纯的技术规范 B社会技术规范 C法律技术规范 D道德规范
11、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从总体上可以分为:(AB)
A统治阶级道德 B被统治阶级道德 C社会道德 D剥削阶级道德
12、社会主义法是贯彻共产党政策的(ABCD)
A有力而特殊的工具 B重要工具 C不可缺少的工具 D一种法律手段
13、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在(ABCD)
A制定的方式不同 B表现的形式不同 C对人们的要求不同 D发展的前途不同
14、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ABCD)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律适用
15、法律调整各个环节的指导原则是(AB)
A法治原则 B依法办事原则 C法制原则 D法律秩序原则
16、法律调整机制一般可以分为(ABCD)
A专门法律机制 B社会机制 C心理机制 D经济机制
17、法治、依法办事原则是法律调整(ABD)的指导原则 A各个环节 B整个调整机制 C法的运用 D2个环节
18、基本的法律调整的方式有:(BCD)的调整方式 A具体 B积极义务 C允许 D禁止
19、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ABCD)
A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 B自然现象发生的过程 C大规模的社会过程 D血统关系 20、法律调整的方法有(ABCD)
A规范性调整方法 B个别性调整方法 C隶属的调整方法 D集中的调整方法
21、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AB)A意志行为 B思想行为 C道德行为 D习惯行为
22、凡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是平权主体的方法是(BD)的法律调整方法。A隶属 B协调 C集中 D非集中
23、下列哪些能够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BC)
A生产关系 B财产关系 C劳动关系 D不以人的意志而形成的物质关系
24、运用什么法律调整方式,取决于(ABC)
A法律调整的对象 B统治阶级的需要 C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 D法律调整的类型
25、法律秩序建立的前提有(CD)
A实行民主 B政府干预 C完善的法制 D实行法治
26、对“民主”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A人民的权力 B多数人的统治 C一种国家制度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7、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民主形式有(ABCD)
A古希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 B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城市共和国民主 C资产阶级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
28、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ABCD)
A它具有一整套民主保障体系 B它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C它以“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为最高原则 D它具有广泛性
29、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是(ABCD)
A民主是前提 B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C法治是保障 D法治是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的实施和体现
29、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0、执法必严要求做到(ABCD)
A依法办案 B程序合法 C实质合法 D执法公正
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A有国家就有法制 B有国家就有法治 C有法制就有法治 D有法制不一定实行法治
3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BC)A具体化 B法律化 C制度化 D权威化
33、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ABC)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 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 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
3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A个人法律意识 B群体法律意识 C社会法律意识 D国家法律意识
35、普法的目的是(ABCD)
A使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B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作用 C使公民懂法 D树立社会主义法律观
36、法律文化是(ABCD)等活动的经验积累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律教育 D法学研究
37、影响我国法律文化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B西方法律文化 C前苏联法律文化 D邓小平民主与法制
3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有(ACD)
A浓厚的伦理色彩 B民主与法治长期存在 C强烈的专制政治色彩 D礼入法中
39、在我国,判决书、离婚书是(BCD)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只对个别人或个别事件有效的文件 D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40、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ABCD)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的创见性的原则 D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41、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BCD)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42、立法技术根据立法的进程可以分为(ABC)
A立法预测技术 B立法规划技术 C法律规范表达技术 D宏观立法技术
43、在我国法的创制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要求是(ABCD)
A法的创制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和水平出发 B法的创制必须从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出发
C法的创制必须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要求出发 D法的创制必须主观符合客观,加强调查研究
44、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要求是(ABD)
A法的创制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必须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B法的创制必须把现实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
C为了法制在形式上的完备,无论制定法律的条件是否成熟,均应该及时进行
D法的创制还必须处理好立足于我国实际与借鉴、吸收外国法制的有益经验和法学理论的关系
45、根据我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享有立法提案权机关和个人有(A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个专门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和10名以上的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
46、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ABD)A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及时地制定新法、废止旧法、修改不适宜的法律
B在制定、修改、补充法律时,应该以原有的法律为基础,保持与原有法律的承续关系 C对旧法批判地继承 D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任意废弃
47、我国全国人大对以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的审议,主要采取以下形式、过程(ABCD)
A大会全体代表听取关于法律案的说明 B各代表团以及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律案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C法律委员会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 D大会主席团对法律委员会提出的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修改进行审议
48、我国全国人大对法律案的审议,一般经过(AB)
A专门委员会的审议 B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C党的领导机关的审议 D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审议
49、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包括(BCD)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委 D最高人民检察院 50、在我国法的创制中,“科学的创建性原则”的含义是(CD)
A法不应受社会现实条件和发展规律的严格制约 B法可以有主观想象和猜测
C法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D法并不总是消极地承认现实,维持现状
51、“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是指(ABC)
A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必须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B国家专门机关在创制法的过程中必须走群众路线
C人民群众应该参加法的制定 D法的创制,可以由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
51、法的创制是(ABCD)
A实行法治的前提 B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C国家或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D法的形成的结尾阶段
52、法的形成(ACD)
A是新的法律规范纳入法律体系的过程 B开始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需要的产生
C结束于国家及国家机关创制法的活动 D离不开公民的法律意识,以及社会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
53、下列诸项中属于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有(ACD)A“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中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C“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D“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
5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ABC)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法律后果
55、下列诸项中,是义务性规范的有(BC)
A授权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强行性法律规范 D任意性法律规范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细则”的规定属于(BD)A确定性规范 B委任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56、婚姻法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BC)A义务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57、按照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进行的分类,法律规范可分为(AB)A绝对确定性规范 B相对确定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绝对非确定性规范
58、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ABC)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9、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该条文规定属于(BD)
A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60、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该规定属于(BCD)A禁止性规定 B义务性规定 C强行性规定 D确定性规定
61、相对确定性规范可以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自由裁量的程度,分为(ABC)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禁止性的规范 62、法律规范性按照是否允许进行自主调整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 决定确定性规范 相对确定性规范 63、任意性规范(ABD)
A允许双方当事人有自己的意思表示,就一定问题达成协议 B允许双方当事人在达不成协议时,适用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方案
C必须和个别性命令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D是在没有个别意思表示(双方协议)的情况下起作用 64、专门化规范主要包括(ABCD)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5、法律规范的特征有(ABCD)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66、法律规范(ABC)
A具有体现国家权利的属性 B是发地基本构成要素 C与整体法的关系是个别同整体的关系 D是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
67、法律规范的国家意志性是指(ABC)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
C法律规范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的属性 D法律规范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68、授权性规范(ABCD)
A适应“允许”这种法律调整的方式 B允许权利人自己做出某种行为 C允许权利人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D允许主体自由选择行为方案 69、禁止性规范(ABCD)
A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 B要求人们承担一定消极不作为义务 C适应“禁止”这种法律调整的方式 D不允许主体有自我选择的余地
70、法的体系(ABCD)
A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协调的整体 B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C是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 D受法律传统、法的历史发展和法学状况的影响 71、一国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协调的整体(ABCD)A它们是同一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B它们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
C它们的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相同 D它们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系 72、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CD)
A法律条文 B规范性法律文件 C法律规范 D法的部门 73、法的体系(ABC)
A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B制约着法学体系的形成 C是该国(或地区)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D比法学体系范围广
74、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ABC)
A法的体系是内容,立法体系是法的体系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 B立法体系一般须以法的体系为基础,并反映法的体系 C法的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而立法体系的组成是法律文件和法律条文 D法的体系比立法体系范围广 75、法的体系包括(ACD)
A法律规范 B法律实践 C法的部门 D法律制裁 76、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B)
A法律调整的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原则 D法律在系主体的地位 77、法的体系与(ABC)等主观因素有密切联系
A法的历史发展 B法律传统 C法学状况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8、法的部门(ABC)
A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 B是法的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C通常有若干个具体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组成 D是根据法律调整的原则划分的 79、部门法的划分,除了依据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外,还应考虑以下的原则(AB)A划分法的部门时,必须考虑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 B划分法的部门时,既要以全部现行法为基础,同时又要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律 C划分法的部门时,在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也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 D划分法的部门时,要坚持科学的创见性 80、法的体系(ABD)
A是由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B是立法体系的基础 C比法学体系范围广 D其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
81、法的渊源一词具有不同的含义,可分为(ACD)
A法的物质渊源 B法的政策渊源 C法的历史渊源 D法的理论渊源
82、法的形式渊源是多样的,形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除社会制度或法的阶级本质不同以外,(ABC)都对法的渊源有相应的影响。
A宗教 B历史与文化传统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D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 83、迄今为止,历史上存在过的法的形式渊源主要有(ABCD)A法律学说 B判例法 C君主赦令 D规范性法律文件 84、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ABD)
A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源源主要由各种制定法构成 B由国家认可的习惯只是法的渊源的一种例外的补充
C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也是法的渊源 D特别行政区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例外情况,在特定的局部地区长期存在
85、宪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
A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B宪法的地位和法律效力与普通法不同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D宪法的形式与普通法不同 86、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法的渊源的是(BC)A县人民政府的决定 B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C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D党中央发布的决定或指示
87、我国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是有效的。这些条件是(ABC)A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 B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 C适用于本地区 D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88、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ACD)A法规汇编 B法的创制 c法典编纂 D法规清理 89、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ABCD)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0、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既有(ABCD)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91、法规清理具有如下特点(ABD)A其对象是已经颁布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是法的创制机关的专有活动 C是一种立法活动
D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以便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 92、法典编纂的基本特点有:(ABC)
A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B只能由立法机关进行 C对原有法律规范可进行加工和变动 D不能废止和修改原有法律
93、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的部门规章,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ABCD)A低于宪法和法律 B低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C高于地方性法规 D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94、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系统化的清理的意义有(ABC)A便于查阅规范性法律文件,从而有利于它们的适用和遵守 B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建立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立法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D有助于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95、清理法规可能产生三种结果(ABC)
A命令废止 B责成修改 C延长法律效力 D进行修改
96、根据我国法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包括(ACD)A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97、影响法的实现的因素有(ABCD)
A阶级本质 B法律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程序
C现行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程度 D公民的法律意识 98、法的实现和法的实施的关系(CD)
A同一个概念 B区别不大 C法的实现是法的实施的目标 D法的实施是法的实现的前提
99、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包括(ABCD)
A禁止性规范 B绝对性规范 C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规范 D单纯规定义务的规范
100、下列属于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有(ACD)
A履行契约 B保守国家机密 C继承海外财产 D收养8岁男孩 101、法的适用的基本形式有(ABCD)
A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B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C法的遵守 D法的适用
102、依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方式为标准,可将法的遵守分为(ABD)A权利的享用 B积极义务的履行 C消极义务的履行 D禁令的遵守 103、法的适用的范围包括(ABCD)
A解决争执 B惩罚犯罪 C确认某种法律关系 D分配资源或提供福利 104、法的适用的主体有(AC)
A国家机关 B单位的保卫部门 C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D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部门 105、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BCD)A契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决定书 106、法的适用结果有(ABCD)
A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B变更权利义务关系 C消灭权利义务关系 D实行法律制裁 107、我国审判机关在适用法时要求的“正确”是指(ABCD)A事实清楚 B证据充分 C定性正确 D处理正确
108、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ABCD)
A法律无差别地适用于全体公民 B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C依法保护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 D依法追究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109、具有强制性的调解的是(AB)
A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0、必须制作调解书的调解有(BC)A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1、当事人达成调解后,可以反悔的是(CD)A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依法行政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行政权利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依据、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B依法行政的前提是行政行为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根据 C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D依法行政的保障是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113、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条件下,仲裁机关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执行仲裁(AD)A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仲裁 B只有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
C法院判决后,双方当事人提出仲裁 D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114、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条件下,法院不能接受起诉(BC)A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B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C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D双方当事人都向法院起诉
115、仲裁审理案件(ABC)进行
A一般不公开 B当事人达成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 C涉及国家机密的,不公开
D涉及国家机密的,当事人达成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
民法论题:
1、论民法的渊源
2、民法基本原则研究
3、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4、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问题研究
5、监护制度研究
6、论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7、合伙制度研究
8、论撤销权
9、论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10、关于民事时效制度的完善
11、现代化背景下的人身权问题研究
12、互联网领域的隐私权保护
13、“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
14、关于自由权的理解与保护
15、关于死者人格权的保护
16、法人人格权问题研究
17、论精神损害赔偿
18、论物权法的原则
19、论物上请求权 20、用益物权研究
21、论物权的公示公信
22、关于相邻权的范围及其保护
23、论地役权
24、论善意取得
25、论土地承包经营权
26、论水资源使用权
27、共有法律制度研究
28、试论重押禁止
29、论权利质权 30、论取得时效
31、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其司法裁量
32、我国高新技术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33、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及其法律救济
34、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5、WTO与知识产权保护
36、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
37、服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8、论合同法的原则
39、关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40、论缔约过失责任
41、格式合同及其效力的分析
42、违约责任归则原则的分析
43、论附随义务
44、论情势变更
45、关于双务合同中抗辩权的研究
46、论有名合同的扩展与完善
47、论债权人代位权
48、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之辨析
49、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50、关于特殊侵权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51、论共同侵权行为
52、论学校事故及其赔偿
53、试论配偶权
54、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55、无效婚姻制度研究
56、夫妻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57、论继承权
58、论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59、遗嘱继承制度研究
60、论现代社会中的父母子女关系
401 论B2C电子商务法律环境中的利益冲突 402 论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调适 403 消费者纠纷化解方式之探析
404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 405 试析民法中的人本理念
406 紧急避险与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407 比较法上的多数人之债
408 论我国科技项目中的知识产权政策 409 知识产权限制问题的法理探讨 410 民法本位纵论
411 论我国高技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适时跟进 412 浅议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认定和区分 413 网络链接中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414 以抵押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预售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415 浅析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 416 网络中的著作权保护
417 WTO视野中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418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419 境外亲属制度通则性规定对我国婚姻立法的启示 420 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费法治保障
421 论企业商业秘密的竞业禁止协议保护 422 论主观诚信在物权法中的适用 423 驰名商标的域外抢注现象及对策
424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 425 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研究 426 浅析信息披露制度所体现的公平理念 427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428 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
429 试析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 430 论当今中国民事立法对罗马法的借鉴
1、论无权处分行为。
2、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论居住权。
4、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利益的保护。
5、论保证期限。
6、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关系论。
7、论债权人代位权。
8、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研究。
9、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0、论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
11、论合同自由。
12、论悬赏合同(或遗失物返还法律问题分析)
13、论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14.论无因管理 15.论私权神圣 16.论损害的认定
18.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
第二篇: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法理学
一、法的一般理论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规定了权力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发的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4、发的历史类型(1)奴隶制法(2)封建制法(3)资本主义法
5、法与道德的关系
(1)共同点: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
济基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两者都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2)区别:第一,所属范畴不同。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
态范畴;
第二,产生条件不同。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由
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自发形成的,1
一般无需专门人员和机构制定颁布;
第三,表现形式不同。法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
件,明确、具体,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概括、笼统和抽象;
第四,内容不同。法律规定了主体的权力与义务的统一,道德
主要侧重于义务;
第五,调整范围不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为
界,道德的范围更为广泛;
第六,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
违法者实行法律制裁,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自我强制,自觉,社会的组织,提倡才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
(3)我国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这种意志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决定的。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社会主义法是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性和人民的自觉守法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划分法律体系的主要标准主要有两个:
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的性质;按照调整的方法划分法律部门。
(3)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军事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4、社会主义法与政策的关系
联系:(1)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指导作用,(2)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政策的制约作用 相同点:社会主义法与我国共产党的政策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阶级本质、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指导思想。同时两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在贯彻与执行党的政策时,也应注意遵守法律。尤其在改革中,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区别:(1)制定的组织和反映的意志不同
(2)实施的方式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调整范围不同(5)稳定程度不同
5、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6、社会主义法与民主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护人民内部的民主
(2)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障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3)社会主义法还通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来巩固人民民主制度
三、社会主义法制
1、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以确立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法律程序。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法治
1、法治国家的概念:是指依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合理配置权力、义务和责任的法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国家。
2、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1)从总体上讲,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2)在法律的运行机制上,有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这是法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的统一,这是法治国家的保证
(4)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法制国家的文化基础
刑法学
一、犯罪
1、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构成的核心)、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危害行为的概念:它是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
4、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5、刑事责任年龄:
(1)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6、犯罪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正当防卫: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2、正当防卫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有不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
(2)合法性条件:一是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就是说必须有目的的正义性。二是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三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紧急避险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二是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2)合法性条件:一是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二是必须是用其他方法不能避免。三是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所害必须小于所要避免的损害。
四、犯罪形态
1、犯罪既遂概念: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既遂有三种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
3、犯罪未遂概念: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4、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显著标志。
四、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条件:
(1)在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人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尽管各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等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连,有机配合。
(3)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五、刑罚的种类
1、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死刑:也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其特点是对犯罪分子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成为极刑。
3、我国对死刑做了限制性规定(1)从条件上限制死刑的适用(2)从犯罪主体上限制死刑的适用(3)从核准程序上限制死刑的适用(4)从执行制度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4、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5、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具备的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6、缓行: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限内如果不再犯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缓刑具备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将其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7、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的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适用的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限制条件。
(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服刑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才可以对其予以假释。
民法学
一、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核心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
(4)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5)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6)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二、民事主体
1、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合同型联营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取得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公民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取决于年龄和精神状态。
4、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劳动围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三、民事行为和代理
1、民事行为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而实施的行为。民事行为有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之分。
2、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必须以法律允许或要求的形式进行
4、代理的概念: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5、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代理行为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识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四、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依照民事法律规范所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行为的存在(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损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情况: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1)所有权的取得不以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的,称为原始取得。
(2)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并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称为传来取得。
3、财产所有权的丧失:财产所有权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丧失。所有
权的丧失包括完全丧失和相对丧失。
财产所有权可因所有物本身的丧失、所有权的转移或抛弃、强制手段、所有人死亡或解散等情况而归于丧失
第三篇:法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而且该类规则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
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以法定义务形式为主体设定必要行为的尺度,该类规则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可选择性,主体对自己的法定义务只能履行而不能拒绝。义务性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命令性规则;另一类是禁止性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力、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这类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作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而不得自行变更其内容的规则。据此,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模式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来说,义务性的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则的规定。任意性规则在民商法、婚姻法等私法法律部门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买卖合同关系中,合同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果他们没有约定,当发生纠纷时,则依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方面的法律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处理。
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的问题。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等。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大致分三种情况:一是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生效,二是在局部地区生效,三是在域外生效。
折中主义,这种做法是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作为补充,兼及“保护主义”。根据这种原则,首先,在一国领域内活动的人和组织,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一般适用该国的法;其次,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以适用居住国的法为原则,但有关公民义务、婚姻、家庭、继承、刑法中有特殊规定的某些犯罪等,仍适用其本国法;再次,依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适用其本国法。
法律事实就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作是法律事实。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或者虽然与人类生活有关系但却不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事实就不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革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变革、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解除。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一是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神智是否正常,就成为公民享有行为能力的标志。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绝对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定是权利主体无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对于这种权利,所有的法律主体都是可能的义务人。它的内容是排除他人的侵害,通常要求一般人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国家的安全权、独立权、公民的各项自由权、财产权等均属于此类。
刑法部门由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构成。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刑法法律责任的追究方法最为严厉,它可以剥夺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在我国,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基本上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行政法部门由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它包括规定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确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定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该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不允许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来划定确定彼此的行动范围,也不允许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放弃自己的职权。
宪法法律部门,涉及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了宪法法律部门。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该部门中的法律规范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根本原则。
民商法部门,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民法法律部门。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调整方法具有独特之处:它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形成和行使方式,能够保障当事人有更多行动自由。民法法律部门中的法律规范大都是授权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民事法律主体可以自行决定自己是否行使自己的权利,是否与其他法律主体进行协商来划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内容。对此,国家不能随意进行干涉。商法法律部门则由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构成。商法所调整的行为带有“牟利”、“求赢”的浓厚色彩。一般来说,商法主要由有关公司、票据、保险、海商四大部分的法律规范构成。
职权主义,这一特点在案件事实认定方面有着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现代诉讼活动中,法院——或者说职业法官——对证据的调查仍占主导地位。当事人并不直接对抗,而是将问题提交法官审查;法官直接对当事人、证人加以询问,当事人采用反询问对方证人的做法并不能以常规的方式出现。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法官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家长式的权威。他们积极参与举证活动,帮助当事人双方理顺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判决。
当事人主义,在诉讼活动中,扮演积极角色的不是法官,而是双方当事人。面对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法官的首要任务是在他们之间做一个中立的、消极的裁判人。庭审中法官不主动调查、询问,案件事实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调查证人、出示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等一系列活动而向法官展示。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之间的对抗贯穿整个诉讼过程;除非当事人及其律师违反诉讼程序,否则法官不干涉争诉双方的活动。
诉答制度,由于陪审团不是全能的神,为了使他们的判断不至于出错,当事人双方必须各自完整充分地提出自己主张的根据。在审判程序上,既要给被告方面反驳的机会,也要根据情况进一步给予原告方面再反驳的机会。这种为了澄清当事人主张而设置的辩论、再辩论规则,逐渐构成了极为精细的诉答制度。
法律继承通常指的是新的法律制度与旧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和继受。法律继承一般表现为心法律制度(现行法)对旧法律制度(原有法)的承接和棘手。法律继承是法律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法律继承是一种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继承,一般是在否定旧法律制度固有的阶级本质和整体效力的前提下,经过反思、选择和改造,吸收旧法律制度中某些依然可用的因素,赋予它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新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律移植可以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外国的法律和国际法律和惯例。
立法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一个国家内,那些机关享有立法权,各个立法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有单一的立法体制、复合的立法体制、制衡的立法体制,还有若干特殊的立法体制。
守法也可以称为“法的遵守”,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自觉自主地按照法律的要求从事相关活动,依法行使权利或权利,依法承担义务和职责。守法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最正常和最自然的方式,它不借助于外力的直接干预,而是法律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一般来说,守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自觉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另一方面还包括自觉遵守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做出的裁决、裁定、决定、通知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良性违法,尽管我们说违法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些违法行为则是不应被谴责的,甚至它对社会发展和法制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理上有时候把这种违法行为称为“良性违法”。“良性违法”出现的前提是当下的法律制度是恶法或坏法,是剥夺人权压制人性的独裁之法,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就具有反抗这种恶法的道德权利,因此发生的违法该法的行为就是良性的违法。合法性原则也称为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社会管理。这句话表明,依法行政原则起码包括了三层要求: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授权范围行使职权,任何超越权限的行为都是违法和无效的;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不允许违反程序的肆意妄为;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治的精神行使职权,也就是说,权力的使用必须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权、自由和社会正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执法活动的首要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执法决定的作出必须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情理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正当程序原则指执法主体在行使管理职权时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更为关键的是,执法所依据的程序应当是正当的,也就是说,这种程序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符合法治的精神和理念。
司法平等原则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任何差异,在适用法律上应当一律平等对待。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都应给予平等的司法救济和法律保护,任何公民从事了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受到司法审判和法律制裁。
司法独立原则是司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司法权独立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必须独立行使司法权,只认可事实,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程序是由法律规定的、从事某种法律活动必须遵守的方法、步骤、模式等要求。法律程序是保障实体权利义务实施的外在条件,它针对特定行为作出,主要由行为应采取的模式、行为应遵守的时间和空间等内容构成。法律程序包括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司法程序、调解和仲裁程序以及其他具体活动中的法律程序。在这其中,司法程序是最严格、最规范的法律程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审判无效。
法定解释,所谓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答和说明。由于这种法律解释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的,其解释的效力因主体的权威性而使其解释的内容或结果产生拘束力,所以又称为有权解释。正式解释被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非正式解释是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团体、组织或个人对法律作出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理解释,第二种是任意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令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所做的解释。它包括:审判解释,检察解释,审判、检察联合解释。在我国现行的三种法律解释中,司法解释的数量最多,涉及的问题最广泛,对法律适用的指导作用最为重要,它在现行法律解释体系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行政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也被称为行政解释,是指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包括在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之外的法律应用问题的解释,以及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体系解释,有时候也叫“系统解释”或“语境解释”,是指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文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文联系起来,从该法律条文于其他法律条文的关系、该法律条文在所属法律文件中的地位、有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联系等方面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内容,以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法律条文。
主观目的解释又被称为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解释者必须要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根据。
客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任何个人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简单地说,这种解释方法探寻的是“法律自身的目的”,而不是“立法者赋予给该法律的目的”。
第四篇:法理学名词解释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习惯:人们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世代沿袭并成为内在需要的行为常式。
3、道德: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念,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并依靠社会舆论、个人内心信念和良知调控人际关系的行为规则。
4、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5、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1)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2)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6、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构成为: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主观过错。
1)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2)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7、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它反映立法主体在把立法指导思想同立法实践想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什么,是执政者立法意识和国家立法制度重要反映。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8、法治: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
9、法理讨论问题:法是什么?法应当是什么?法在人类历史上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作的?法与社会其他方面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10、法的效力:由适用对象、适用时间、适用空间三个要素所构成的法的约束力。实际上就是法的约束力和保障力。
11、法律概念: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与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钮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12、法律规则: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具有最高或最终效力。1)授权性规则: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有一定选择自由,对权利主体不具有强制性。
2)义务性规则: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规则。强制性、必要性、不利性。3)权利复合性规则: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一方面被指示的对象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作出这些行为又是其不可推卸的义务。4)规范性规则: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可直接适用的规则。
5)标准性规则:法律规则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具有一定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适用且可适当裁量。
6)调整性规则: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7)构成性规则: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8)强行性规则:要求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9)指导性规则:行为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按规则指定的行为办事,规则只具有指导意义而不具强制性,这是一种命令性较弱的义务性规则。
13、法律原则:可以作为众多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直接体现法的本质,集中表现社会利益和法律调控目标,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具有广泛性、值得追求、坚持的事物、非决断性。
14、法律体系: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5、法制体系: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包括立法体系、执法体系、司法体系、守法体系、法制监督体系等。
16、法学体系:一个国家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17、法系: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的一种法的类型。
18、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19、法律义务: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20、法律行为: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动机: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本身不是法律所直接调整的对象。
21、法律程序:人们遵循法定时限和时序并按照法定方式和关系进行法律行为。包括审判程序,也包括立法、行政、调解、仲裁等活动的程序。
正当程序:程序的分化、对立面的设置、程序中立、自由平等且实质性的参与、理性对话和交涉、信息充分和对等、公开、及时和终结性。
22、法律演进:某一个国家或者社会之中的法律制度,在整体上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的不间断却是长期而缓慢的发展或者进步过程。
23、法律继承: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新的类型的法都必然会对原有法某些因素加以承接、吸收、借鉴。
24、法律移植: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同时代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
25、法律:特殊规范性文件,所有立法形式总称(广义);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狭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第五篇:法理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法的要素:法的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基本因素或元素。
2、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
4、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要素之一,指的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5、权利规则: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6、义务规则:义务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7、强行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的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8、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称“法源”、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也叫法的形式。
9、程序法: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
10、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则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等等。
11、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
12、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3、法系:法系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
14、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15、权利: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16、义务: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17、法定权利:法定权利是通过实在法律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宣布的、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又称作“客观权利”。
18、****:****是属人的或关于人的权利,即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19、法律行为:在一般的法学理论中,法律行为是指一切有法律意义和属性的行为。
20、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指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1、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指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