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1)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我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小房子里,门窗都坏了,巴黎的天气本来就比中国南方冷,冬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觉也睡不成,只得点灯写作,哪知风猛烈吹进来,煤油灯(我安不起电灯)灭了又灭。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以后,我又把对祖国的思念写成《游子吟》《中国古诗》和其他的作品。
(2)他觉得自己也像是跌进了那冰冷的洪流中,怎么挣扎也抓不到一件可以依附的东西。他坐了起来,听窗外风声猛烈地嘶叫。这是寒冷的巴黎少有的酷冷天气。冷不防一扇窗页被吹落地上,窗页上的玻璃哗啦啦啦摔成碎块,桌上的谱纸被吹得满屋飞舞。他用床单堵上了窗户,但仍旧没有办法止住那从缝隙中不断钻进来的寒流。他点着煤灯,灯火在凛冽的冷风威胁下也不断熄灭。疲倦和困顿一点也没有了。这正是长夜沉沉,人们睡意方酣的时候,他却十分清醒,仿佛冷风吹走了头脑中一切浑浊的障碍,一霎时间变得非常空旷、冷漠。
1、第(1)段是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过,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写出三部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第(1)段作者创作《风》的经过,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名言来表达你读完第(1)段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是冼星海的学生马可在《心血凝成的作品》中写冼星海创作《风》的经过的文字,同样一个内容,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探究一下两段的异同。答题时只从其中两方面分析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路是我们开的》《民族解放》《游子吟》
2、①感情是作品成功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作品。②人只有经受住各种磨难,在逆境中不退缩,才有走上成功的可能。
3、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两段的相同点:写的内容相同,都是写冼星海留学巴黎时的《风》的创作经历;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等表达方式,注重了细节描写;
两段的不同点:
①内容上:冼星海《留学巴黎》中的内容以自身生活的真实体会的描写为主;马可的描写更注重用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突出《风》的创作内容。
②体裁上:冼星海《留学巴黎》是自己的传记,是以真实叙事来打动读者的;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是传记文学,允许有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成分。
③表达方式;冼星海《留学巴黎》以记叙、描写为主;马可的《心血凝成的作品》选段主要以描写为主。
第二篇: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单位:鹿邑县宋河镇第二初级中学 姓名:刘胜伦
时间:2011年6月20日
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从1990年9月至今我已在宋河镇第二初级中学工作了21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任语文教师,我是华夏无数教师中的一员,在党的教育下,使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愿把一颗丹心奉献给祖国。
在这个花果飘香、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党的90岁华诞。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纵情高歌、尽情欢唱,为美丽而富饶、古老而年轻的祖国送上深情的祝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悠悠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快车载着来自秦关汉月、唐疆元界震天的战鼓声;载着来自长江边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十三亿人民的喜悦和中华民族的憧憬;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和与时俱进的召唤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奔向前。
我不是诗人,但希望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祖国;我不是学者,但希望用深邃的思想洞察我的祖国;我不是歌手,但希望用动听的嗓音歌唱我的祖国。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强大和富强出一份力、献一份热、发一份光。
我热爱这份职业,更热爱我的孩子们。不断地用最亲切的语言与他们交谈、沟通,使他们感觉到我的可亲可爱。我用我的全部爱心细心照顾着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爱是沟通教师和孩子心灵的桥梁,教师只有爱孩子才会产生责任感,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不断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我很注重与同年级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坚持集体备课,互相切磋疑难,取长补短,教学之余我还经常与同行一起探讨教学科研方面的问题,学习新大纲,研究教材,讨论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了解教学改革的新动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孩子的冷暖,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送走了一批批的孩子,又迎来了一张张笑脸。是呀,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最神圣的职业。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工作的21年当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人民教师对
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人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华里就谱写出了辉煌灿烂的人生。怀揣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想,我选择了三尺讲台,选择了默默奉献。我的心中无比激动,也感到万分的骄傲。因为我正从事着一项光荣的职业。从业之初,我对未来充满了期望。然而“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第二十一个春秋。回首这无数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我无怨无悔,因为我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就等于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
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腾飞的中华需要我们奉献,我们对学生更是需要奉献。朋友们,新的时代给予我们和谐与发展!看,祖国的振兴亘古未有、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个名师在奉献中产生,一座座名校在振兴中崛起!朋友们,请伸出你年轻的双手,擎起希望的火炬,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祖国,让我们共同去开拓一个新的时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把为党的教育事业争光添彩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因为祖国在我心中!她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
第三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
1、齐读课题。
2.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3.交流肖邦的资料。
二、词语过关
(1)读生字,并组一两个词语。准备默写。(指名几生读生字并组词。重点指导“黎”的写法。)
(2)大声朗读课文,同桌抽读,互评。
(3)画出“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查字典,准确地解释“绝、辞”的意思。
(4)听写课文中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认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想想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用“//”在课文中标出。
(2)认真地读每一段文字,想想,此时的肖邦在做什么?找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连词成句”的方法,简洁地概括每一大段的段意,写在书上。实在不会的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四、当堂训练:
1.完成《练习册》一、二、三。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告别亲人
思念祖国
客死他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题。
二、交流展示: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一分,课文写了几个告别的场景,标在书上。
(2)连起来读读老师说的两句话,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老师说的话。
(3)画出肖邦接受礼物时的有关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品读想象,此时此刻,肖邦内心在想什么?在书中写几句话。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6分钟后比比谁回答的好)。
(4)交流会报
(5)朗读背诵。
▲学习3、4两个自然段。
学法指导:
(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肖邦情感的一个词语。联系上文想想,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
(2)在这样的情感下,肖邦又是怎样做的?联系下文,边读边画出肖邦行为的关键词句,品味品味,在书中写出自己的体会。
(3)展开想象描写肖邦忘我创作的具体情景:肖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音乐创作之中。这一天,他的肺结核病又犯了„„提示:仔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要写出肖邦是怎样语病魔作斗争坚持进行音乐创作的。
1.学生自学,在书中写自己的体会,在练习本上想象写话。
2.组织交流并指导。
▲围绕目标学习第5、6自然段。
自学指导:
(1)先读课文,画出描写肖邦行为的句子,想想: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2)从肖邦最后的请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自学。
2.交流点拨。
补充出示肖邦的爱国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3.指导感情朗读肖邦临终前的请求。让学生自己说说该用什么语调和语速来读。在指名读,而后评价,再练习朗读。
4.这样一个爱国志士英年早逝了,如果让你在肖邦的墓碑上写上一句碑文,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你准备写什么呢?
▲拓展: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设计:
1.搜集爱国的名言、诗句各两句。
2.读一个爱国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课文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学习】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课后练习4.【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划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2.肖邦在生命弥留之际哪里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拓展提升】
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
导学单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咏.唱
深渊.
忧.愤
悲愤欲绝
弥. 留之际
肖邦..
蜡烛.
巴黎.
与世长辞
一腔热血
2.组内读词,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全班展示。
二、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思考:
肖邦在什么情况下说“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全班展示。
第五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了解肖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读课题,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谈
谈感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自读课文: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小组学习课文,试给课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标题(组长记录,准备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三、读后交流: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题的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
2、出示投影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原来课题是由肖邦的一句话压缩而来的。这句话是肖邦在什么时候说的?(弥留之际)在投影上划线。“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重病将死)
4、肖邦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圈点词语“紧紧握着”“喃喃地”,谁来试读这句话(比较指导)。
5、一句话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他深深地爱着祖国)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
6、那么,他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分段朗读,理解课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简介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这时,引读(第一节)——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2、肖邦离国的原因。
3、就在肖邦离国的那天,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读课文,注意肖邦情感的变化。(小标题:深情送别)
4、出示重点句子
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
读读这句话,体会老师的期盼和叮嘱。
出示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小标题:忍痛离国)
5、引读句子。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送上祖国的泥土,深情的对肖邦说。你能明白老师的用意吗?再读老师的话。
6、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话及肖邦的表现。
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从肖邦的泪水中我们看到其实他已经理解、体会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他有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小练笔)
8、小练笔交流。
(二)、指名读第2小节
1、自由读三、四小节,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一想,①肖邦创作乐曲的时候心情怎样?②肖邦是怎样彻夜作曲、弹琴的?小组讨论。
①讨论思考题。
②《革命进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③听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④配乐朗读三、四小节。
2、指名读五、六小节,①出示句子:“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②学到这儿,你眼中的肖邦是个怎样的人?
③指导朗读这两小节。
二、回环整体,诗歌赞颂,升华情感
1、沙皇俄国曾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严辞拒绝。肖邦临终时,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身旁.应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音乐.他的遗嘱是要求把心脏送回祖国,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调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他把他的一生的才华都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人民,象一只泣血的天鹅,为祖国奉献了一切。
2、这位爱国音乐家曾受到世人无数赞美之词。但我想这些都无以表达我们此时此该我们的心情。也许我们可以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