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从前年起,高中进入新课改后,鲁迅的作品就大幅度减少。少了《药》等几篇以前是必选的名篇。而加入了一些如梁实秋、巴金等现代作家的篇目。大约2000年后在中学语文课本篇目选用上,尤其对鲁迅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甚至主张将鲁迅的作品剔除出中学语文课本之外,换上新鲜的“血液”,持正面态度的人寥寥无几。让人对此颇为感慨,难道鲁迅的作品和精神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了么?鲁迅真的只是某一时代的代言人,某些政治人物的传声筒?毫无今天最时髦的称谓——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
“五四”运动时,许多新文化战将不惜割裂新旧文化的联系,力主打倒“孔家店”,撕破旧文化、旧传统的外衣,打翻代表旧文化的制度,当时,自然有其现实意义和苦衷,因为这些主将,无一没有身后的国学底子,身上旧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正因如此,他们才看透了中国文化的一套,力主推翻。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回头捡起被前辈抛弃的文化,却是如此艰难。文化是有生命的,要有延续才会有价值,被五四文人,被革命大众,被共产党,被无节的文人一番糟蹋,已不成样子。季羡林身后,不是无人敢再称国学了么?回到现实,那些不屑读鲁迅,不敢读鲁迅,读不懂鲁迅的皮毛文人,有何胆量和地位,敢于说鲁迅不好呢?
今天看凤凰网,说是据调查,有三分之二的读者认为鲁迅的作品该替换掉,换之以其他作家的作品。更认为多找些学生喜欢读的文章。话说回来,学生不喜欢说明文,不喜欢议论文,不喜欢古文,似乎很少有人不喜欢色情文学,我们的编者是否应更倾听民意,统统换掉呢?有文采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当年蔡京的书法天下一流,春端康成的暧昧文字水平也还可以,我们是否也可以拿来熏陶学生?
有一次出考试题,组长找了一篇林语堂的散文,让我编问题。我对组长说,这篇文章倾向不好,林语堂公然赞同烧鸦片烟,能让学生读么?组长很不以为然的样子训斥我:让你出题你就出呗,哪有那么多问题?确实,考完试没有一个学生对文章表示异议,偶尔有问的只是对答案持不同见解,没有一个就文章思想发难的。这就是现状,我们的教师无所听闻,我们的学生百毒不侵,唯一的目标,就是习题,而非思想。所以,鲁迅确实可以扔进历史舞台,连缅怀都不必。
但我还是又要说的话。鲁迅作品编进教材,走进课堂,绝非是建国以后的事,也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为鲁迅立起了碑石,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早在鲁迅的《呐喊》发表后不久,鲁迅的小说就被选进了教材中,所以,当出版社同鲁迅商量再版鲁迅的作品,鲁迅迟迟没同意,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选进教材,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想的成长,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一方面,是鲁迅的谦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鲁迅思想的尖锐。所以,某些学之有术的编者,不看鲁迅的思想,只是从自己浅陋的观点出发,去找寻有文采的作品,填充到教材中。事实上,即使作品有文采,但没有必要的思想性的文章,我们能让学生接受到什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什么被视为名篇,不是因为他仅仅写了荷塘和月色,更因为他更扑朔迷离的主题存在。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固然有政治因素,但毛泽东的文章,邓小平的文章,江泽民的文章,不也是随着淡出历史舞台而取缔掉了么,为什么历时这么久,鲁迅并非政治人物,他的作品依然无可撼动?道理不说自明。
鲁迅被称为民族魂,是在他刚逝世时就被世人冠此名号的,并非政治的崇拜,也非受人操纵的傀儡,实是因为先生不朽的灵魂和不朽的文笔。学习鲁迅,学习鲁迅的文章,虽然难,但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没有了鲁迅,我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几乎没有人会替他回答这个问题。删减课文,没什么大惊小怪
如果抛开新闻不看,一些过去的文章该留还是删,还是有所偏重,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不带一点意识形态的语文教育。中国古代的诗词教育里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等很明显带有古代儒家的价值观。现代的母语教育的课文选择我想是也要传递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东西肯定是永恒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不合适了,会被替换。比如说我小时候,那时我们的课本第十课就是“毛泽东语录”,这种东西我们很早就批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再比如,有一年“两会”上,著名作家柯岩在发言时显得很激动,因为语文教材中把她的文章拿掉了。什么文章呢?《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大概是2000年左右取掉的,我想取掉这篇文章,就是有时代的因素,也有现代教材编撰的考虑,现在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孩子要有一种爱心,具有一种平等的意识。周总理当然是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道德、人格都是没说的,但实际上和现在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现在靠一个道德化身来怎么怎么样,这种东西我觉得被淡化也是很正常。
再比如鲁迅的一些文章,从古到今,汉语写作几千年,出现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不能太过于偏重一个人,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以前的课本中鲁迅文章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大了,小说、杂文、散文等很多。
鲁迅当然很伟大,但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有不同风格的,比如沈从文,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那为什么不把其他人的文章也收进来呢?鲁迅的文章,让人读到冷峻,他的硬骨头精神、以及他的理性等等,是一种选择;为什么不能选择梁实秋的平实、郁达夫的才气?
再说,也不是全部取消鲁迅的文章,还是保留了相当的部分。但有些文章带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比如说以前课本中《“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那篇文章是他当时跟梁实秋打笔仗写的,这样的东西留不留呢?
如果我作为一个编撰人,我建议去掉。因为这个文章是有它的时代性,了解那个时代背景的人可以理解。但是单独一篇放在课本中,有一种人身攻击的味道,把人比作一个走狗这是不合适的。我们回到那个时代理解鲁迅,这样写没所谓,但让一些十五六岁或者是更小的孩子来看这样的文章,我觉得未必合适。
等他长大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历史基础,再来看这篇文章会更平和。所以过多的鲁迅文章在课本里有好处,但也有不好的一点。你就发现孩子写文章或写信太多带有鲁迅那种味道,比如骂人批评人的那种风格,以及苛刻等等,动不动就说这个人是走狗,动不动就借他的笔调,鲜血什么什么的,受这种风格的影响太大,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再好的补品不能当饭吃,再有营养的东西也不能总吃一样,饮食讲究全面搭配,素菜、荤菜各种蛋白质要搭配。选择的作家多一点,保持课本的多样性,不要去掉一两篇文章就大惊小怪,那是很正常的。(十年砍柴)
《小桔灯》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走了,《海燕》走了,《荔枝蜜》也走了。如今,鲁迅也要走了。那个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但历史就能如此忘记?记住历史恐怕光靠历史课本是不够的,我们记住的许多事件不都是仰仗语文课文的深刻记忆吗?撤换课文,量力而行。
鲁迅的好多文章都可以在中学课本中删除。社会总在不断变化,要适应这个变化,就要具备很多现代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如平等、法治和民主、尊重等价值观。如当今中国中学生正是缺乏这些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所以,在教材上,应当有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鲁迅的好多文章其实已经失去了这些现实意义。
删的不是“鲁迅”,是他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一些好的、新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纳入教材是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的。
但前提是首先搞清楚,什么样的作品应该从课本中请出去,什么样的作品应该保留。然而,我们看到在课本大换血的过程中,被删除的作品都是堪称经典的,这是广泛的共识,否则不会被大面积采用。鲁迅的经典作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某种意义上,鲁迅已经成为正义与良知的化身。
倘若把鲁迅请出教材,也就承认鲁迅的作品和精神已经落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鲁迅的作品虽然都是在建国前写的,但是那种批判精神恰恰是当前社会比较缺乏的。
如今,社会上低俗、恶俗、媚俗之风盛行,有关部分也正在整治“三俗”,但不能一边反着“三俗”,一边又删除经典。
这还没完,此前还有所谓“专家”公开诋毁经典作品。
让人诧异的是,建议删除朱自清的《背影》是因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水浒传》写黑帮,《红楼梦》玩早恋,《三国演义》搞暴力,《西游记》纯空想。看来,经典遭遇杯葛,精神被沦落,是那些掌控课本修改权的人无视公众感受,自以为是的行为。
鲁迅的作品被删除,倚靠作品传承的“鲁迅精神”也遭到了涂炭。毛泽东是十分推崇鲁迅的,他对鲁迅充满着敬意,称颂“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眼下,孔子、老子、庄子等两千年前圣贤们的作品不乏经典,流传至今也仍然倍受推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鲁迅的经典却又是那么刻薄。
从中不难发现,在课本“大变脸”的过程中,学生、老师还有家长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他们的真实意愿与表达并没有在更换课文中发挥任何作用。
课本上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跟着学什么,这一切都是那么墨守陈规。若更换课文是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的趋势,那么这种落后的垄断体制是否也应该改一改呢?
莫书
教育部删减鲁迅文章在中学课本的比重不是因为鲁迅的文章过时了,而是因为学生读完后可能以为鲁迅是当代作家。想当然地,不谙世事的学生们会以为鲁迅鞭笞的是当今世界,而非历史。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我们应当原谅鲁迅被删的事实。
铁佛
鲁迅终于退休了!有人说他喜欢骂人,有人说他否定中医,有人说他主张西化,有人说他时代道具……唉,这个时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鲁迅确实老了,人走茶凉不只发生在鲁迅身上。
张琛权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由鲁迅创造的这句孔乙己名言用来描述鲁迅文章从语文课本中下架乊事再合适不过了。
诚如人大教授张鸣所言,鲁迅作品进出语文课本皆因时代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其杂文的确锐利,深刻且另类,乃至于今天读来,仍感到淋漓畅快。
第二篇: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
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
蒋海东 辽宁省北票市桃园中学
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课本上有很多,原来在中小学课本里加起来有十几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现在也不好评论。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鲁迅的文章在课本上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
鲁迅是文艺大家,这大家都知道,之所以选择么多他的文章,和社会的环境有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能接受的东西不多,毕竟是眼界太窄了,略有一花独放的趋势。二十世纪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教材也自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影响,教材的编写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鲁迅作品选得多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时代毕竟在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年轻人的思维和老一代人有了不同,于是鲁迅的文章开始慢慢被删除,但是毕竟鲁迅是一尊文艺界的大神,谁也不敢轻易的挪动,只是在微调,慢慢删除。
鲁迅的文章该不该删除?这个问题不可太武断,有些不合时宜的需要删除,有些精品还需要保留,毕竟很多中年人耳渲目染,对鲁迅的作品有感情。因此可以判定只能慢慢减少,不会一概删除,保留有代表性的几篇就可以。鲁迅是大家,但不是一切,并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最高峰,因此部分文章
被删除也应理性接受,试想一下如果拿鲁迅比李白如何?虽说有点跨越,但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对比?李白的文章如何?有几篇选入教材?横向比一下就知道,鲁迅被选如教材的文章最多。多了就可能被删,这是很自然的事。
被删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些鲁迅的文章很深刻,学生根本看不懂,时代变了,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写作环境,无法体会鲁迅的良苦用心;很多学生不喜欢鲁迅的文章,这也是一个原因……
课本是谁的课本?这才是关键,精心编写的课本毕竟是给孩子们学习用的,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一般很难学好,因此越来越多的符合时代气息的文章进入课本,逐渐替代一些旧的文章,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文环境改善的标志。给学生呈现最好的文章,这才是正道,孩子们是未来,最好的教育才能营造出最好的未来。
鲁迅的文章该删的就删,不可优柔寡断,不能放下,又怎能轻松前行。
第三篇: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作品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四篇:论“删除鲁迅文章”
删得掉的文章,删不去的鲁迅
新学期开学之际,有人发现中小学教材中有许多改变,许多原有的课文被删除了。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有人惊呼“鲁迅大撤退”。提起鲁迅先生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它们作为语文课本里的重要内容,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但现在,这三篇首当其冲进入了被删除的行列。由于鲁迅作品的被删除,一时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支持声与反对声四起。
首先就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这三部作品,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药》中那血淋淋的馒头,《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柔石和白莽,成为鲁迅一大代名词的《阿Q正传》中永远靠着“精神胜利法”胜利的阿Q。那是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的经典,也是我们才从小的回忆。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可以说是徜徉在鲁迅的作品中,《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祝福》,《少年闰土》等等,太多的名篇佳作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现,我们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可是现在确实对鲁迅作品的一个删除。
对于鲁迅作品的删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的解释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性,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鲁迅作品都适合给今天的中学生阅读。当然,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做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他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保持的合适的地位。同样的,在近年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中,许多人都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诸如选文不妥、教法不当,因而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都是有道理的,应该引起注意。因为我也是从小学习鲁迅的文章而成长,所以对于学习鲁迅的文章有着切身的体验。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对于鲁迅的一些叙事的散文和故事新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鲁迅深奥的杂文可能就会敬而远之了,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透过这个时代去理解鲁迅的喜怒哀乐。但如果因此而怀疑或否定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恐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至少是我不敢苟同。就我觉得,我们应该知道有鲁迅,有他那充满力量的作品,我们的下一代应该知道,一直流传下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以至文化的传承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有人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鲁迅为什么滚蛋?文中说“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积分、怜悯的的人物有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是无地自容。”也许这样的话语有些偏激,有些不顾事实了,但是里面也隐约显示着当代人的一个心态,鲁迅不在了,但是他的文章还是让那些鲁迅书中的阿Q。华老栓,孔乙己在当代的代表心中不安。
也许赞同删除鲁迅作品的人说出的是“紧跟时代步伐”,要把那些“过时的难以理解的文章去除”,给我们现在的大师留些位置。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事情,有些精神那是需要从骨子里面培养的,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也不能忘却。记得《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前是代国歌,当时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还进行了讨论,是不是换一首歌或者修改歌词。但是最
终经过讨论它还是成为了国歌,因为大家都觉得,虽然歌词不是唱的时代的一个现实,但是它告诉我们,要记住历史,要居安思危。我们知道中国的美德和精神大多数字传承而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奇葩。而鲁迅,正是“五四”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最主要的代表(当然不是惟一的),即使是他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他是2o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与文学是一份无法回避的世纪精神遗产。我们现在都在强调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这当然很有必要;但有些人往往将民族文化传统局限为古代文化,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现代文化传统,这就不免有些偏颇、事实上,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要使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以学习与运用现代白话文为主的,鲁迅这样的现代白话文的大师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我们真正看重的是鲁迅的什么呢,或者说是鲁迅文章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种无处不在,深厚称雄的忧患意识,是那种直面现实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是那种敢于批判直身赴死 的勇敢果决。他的文章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病灶的批判暴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修复的激励品和治疗品。可以说的是,他和他的作品还有他创造的那一系列正直健康向上的人物从各个方面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鲁迅的文章删除了,但是鲁迅删除不了,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永远闪动着光华的璀璨之星,纵然有时乌云密布,但是过去了仍是星光一片。在当代社会,我们要更好的学习鲁迅,认识鲁迅,宣扬鲁迅,让鲁迅永远的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带领我们前行。
第五篇: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
1、鲁迅小说的特点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之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对小说来说,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
文内容丰富广博。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的批判,猛烈抨击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暴露、针砭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此外,也有一部分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
鲁迅的杂文常常通过比喻的方法,援引例如:媚态的猫”等等动物的特点概括或一人群的精神面貌,便是描写直接论列的对象,也往往能够深入一点,绘声绘色,铸成“锢弊”的“类型”。譬如他写舞台上二丑扮演的清客之类的佞伪,在说明他依靠权门,凌蔑百姓,帮着主人吓唬和嘲笑被压迫者之后,接着说:“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注:《准风月谈·二丑艺术》)文章表现帮闲们一面受着豢养,一面预留退路的性格,鞭挞忮心,直逼肺腑。作品所描画的对象愈具有代表性,它的社会意义也就愈普遍。
鲁迅杂文不仅具有内容和思想上的深刻性、批判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的文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形象性。杂文作为文艺性的论文,如一般议论文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而鲁迅的艺术天才,使他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还在于在杂文中创造了艺术形象。如脖子上挂着铃铛作为知识阶级标志,领着群羊走上屠宰场的山羊,吸人血又哼哼发一套议论的文字等等,这些形象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各种各样的社会形象相类似,这也是鲁迅杂文的重大的艺术贡献。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抒情性和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他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类抒情性的杂文,固然是情文并茂,以浓烈深沉的情感震荡读者的心弦,即使是抨击时弊、驳难攻讦的杂文,如《友邦惊诧论》、《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也渗透着炽冽分明的爱憎感情。他的杂文,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使人们在开颜一笑中,否定这些东西。
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政论、文论、短评、速写、随笔、小品、书信、日记、序跋、演讲、通讯、寓言等等,不拘一格,为“古已有之”的杂文,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风格也多姿多彩。作为鲁迅杂文中最主要部分的如《友邦惊诧论》这一类短评、杂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鲁迅对旧势力没有丝毫妥协与幻想的战斗立场和“论时事不留面子”的锐利面鲠直的性格;也由于鲁迅对旧社会的深刻了解,“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于死命”。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