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家乡变化 赞祖国腾飞
看家乡变化
赞祖国腾飞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文明的国家,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祖国,我爱你!你就像我亲爱的妈妈,我在你温暖的怀里健康的成长。如今,我们的妈妈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我的家乡扬州吧!
现在的扬州街道宽阔,广场优美,绕城高速四通八达,一幢幢豪华、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2012年,我的家乡丁沟还建起了飞机场,最远航程向北可到哈尔滨、北京;向南可到广州、深圳;向西可至成都、西安,航程约在2000公里左右;加上约200海里(约370公里)的备降航程,则总航程约在2500公里左右。机场的落成,完成了扬州人的“飞天”梦想。润扬大桥更像一条巨龙躺在神圣的东方,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从此“天堑变通途”,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再一次征服了“天险”。如今扬州的交通有了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这一切更加快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城市因人而生动,因和谐而美丽,扬州几年来的巨大变化,也给普通百姓创造了一个舒适、幸福的宜居环境。2006年10月的“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全世界只有5个城市获此殊荣,扬州就是其中之一。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亲临扬州察看,她高兴地说:“我在扬州所看到的,超出我的想象。”扬州这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蔚蓝的天空和清亮的河水;有着遍布全城的博物馆和公园;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开怀的笑、热情的笑、自豪的笑。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我惊喜,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让我自豪。如今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正以昂扬的斗志,勃发的精神迎接着新一轮经济大潮的洗礼,中国必将腾飞。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祖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篇:看,腾飞的祖国
看,腾飞的祖国
宿州市下关中学高二(7)班陈大维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碧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一个雄浑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了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诗篇。
看,祖国在突破!
曾几何时,我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开始了突破。我们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压迫,突破了奥运金牌“零”的尴尬,突破了“东亚病夫”的羞辱,突破了“非典”、“雪灾”和“金融危机”的骚扰„„
看,祖国在发展!
从1949年到2009年,共和国恰好走过整整六十个年头,刚好一个甲子的轮回。六十年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六十年是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六十年,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扬眉吐气的六十年,是中华民族立足千年变局、实现百年梦想、走向伟大复兴的六十年。六十年里,您是希望工程中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笑脸,荡漾着春的波浪;您是联合国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飘着民族的自豪与骄傲;您是轰然划破长空的两弹一星,挺起了中国人民铜铸般的脊梁;您是香港、澳门回归的礼炮,从此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您是深圳—一个令全世界难以置信的现代化的神话,吸引了世界惊讶的目光;您是遨游太空的神舟飞船,实现了中华儿女飞天的梦想;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空的和平鸽,呼唤着全世界人民的和平的愿望;您是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那抹“中国红”,昭示着东方古国的美丽„„
看,祖国在富强!
六十个春秋,贫油的国土上拱起了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六十个春秋,一座座彩虹横跨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了千里苍茫;六十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苍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六十个春秋,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筑起了捍卫祖国江山的铜墙铁壁;六十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赞美你的文字多得成一部历史,我讴歌你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指导老师:夏庆涛2010年5月6日
第三篇:颂祖国,赞家乡
颂祖国,赞家乡
颂祖国,赞家乡
静静的天空,蓝蓝的。
婉清的小溪,静静的。
柔嫩的小草,绿绿的。
郁葱的榕树,高高的。
里是我的家乡。
那里有我的童年;那里有我天真无邪的笑声;那里有我成长的足迹;哪儿是我生我养我的地方。一样的天空;一样的风景;一样的人心,不一样的情!那里,或许是无人知晓的山沟,但至少有我知道。
那里,或许是地球上一个微小的角落,但却充满了我的回忆。
那里,或许是个渺小得半点特色的没有的小村落,但却萦绕着我快乐的成长!
儿时的记忆,满满载着的都是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一片片翠绿的草地。与小伙伴们追逐着,嬉戏着,那股菲香的青草味是童年的味道,让人陶醉,令人痴迷。秋风飒飒,一道道起伏的稻浪翻腾着。田野里响起沙沙的稻谷颂,那是谷粒间碰击发出的天然之歌。浓郁的稻香,金黄的谷粒,散发迷人的芬芳。溪边的垂柳,村口的古树上,田野间的小径中,都有我留下的足迹。记忆中的家乡,童年里的家乡,成长历程里的家乡,伴我成长的家乡啊!感谢你的陪伴,感谢你的无闻付与,感谢你给予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感谢你赐我一段美好的经历!
可爱的家乡,我为你歌唱,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奋斗!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古人云:“有家而后有国。”
祖国,你飘散的长发是千百条悠然流贯的河川,你硬朗而峭拔的脊背是连绵的山峰,你明亮的眼睛事洞庭的水、西湖的波。你有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龙井的清香,茅台的纯甘,江南丝绸的光滑绮丽,景德陶瓷的巧夺天工„„
祖国啊!昔日我们的祖**亲也倍受欺凌与侮辱。
我们忘不了圆明园冲天的火光;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的长江。大地在呻吟,长江在哭泣,然而,中国人并没有被压垮„„
虎门硝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百日维新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这无一不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一个灿烂的新中国!
60岁是一个人人生的尾声,而一个60年岁月的国家正处于朝气蓬勃、崛起腾飞的黄金时刻,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那是你,伟大的祖国啊!
祖国,你的名字昭日月,耀千秋。你是大树,我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便是一片春色;你是沧海,我是一滴水滴,我愿融入你的怀里奔前程;你是朝阳,我是一抹红霞,我愿终生守护你的辉煌,你的灿烂,你的瑰丽,我的祖国!
贵州省遵义县尚嵇小学六年级:傀儡娃娃
第四篇:住宅在变化,祖国在腾飞
住宅在变化
祖国在腾飞
要说我家,什么变得最快?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房子!”从小到现在短短十二年来,我家就搬了三次家。每次搬家,我家的住宅就“换代升级”。
妈妈曾经告诉我:“你出生在平房里,房屋又矮又暗,没有厕所、厨房,生活很不方便,而且周围的环境也很糟糕,房门打开,屋外的尘埃、烟雾就飘洒进来。等你长到三岁时,我们搬了家。”
是的,从我记事起,我们就住在二楼上,一张沙发,五把椅子,一些简单的厨具,再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可在那时,已是周围邻居中的“豪宅”了。冬天寒冷的时候,全家人挤在火炉旁取暖;夏天,全家人在电扇下乘凉。我呢,和小朋友在穿梭窄窄的院子中做游戏。在那里,我度过了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代。
一天,我被一阵“叮哩咣啷”的声音吵醒。原来又要搬新家了,我喜出望外!这次我们欢天喜地的搬进了巩义森海玉波苑,小区里有明亮的路灯,有幽幽的绿草,平坦的小道。我们来到了新家。这是我家吗?宽大的客厅里,大彩电、空调、冰箱„„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更令人高兴的是我有了自己的房间!装潢漂亮的卧室里,一张宽宽的单人床,旁边放着一张崭新的电脑,既能玩电脑又能写作业。我坐着转椅看书学习,生活真是舒适。来到阳台,眺望远处,巩义市区美景尽收眼中。爸爸笑着对我说:“我小时候,兄弟几个挤在一张床上,更别说有自己的房间,那时连收音机都是奢侈品,把自己的肚皮填饱就满足了。现在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你是赶上了好时光。也许,我们的家还要在搬迁,还有更加漂亮的新居在等待着我们!”
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禁陷入沉思:我家的三次搬家,不正是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吗?我家的三次搬家,不正是祖国蒸蒸日上的缩影吗?住宅在变化,祖国在腾飞!
第五篇:最新精品作文:从家乡变化看祖国_900字作文
从家乡变化看祖国_900字
常听爷爷讲,改革开放以前,村庄的交通非常闭塞,泥泞的小道上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就是——板车,不过不载人,它是我们这的“致富快车”。人们主要是步行,如果想外出去哪里,就得起早摸黑风雨兼程,跨过几座山还得趟过几条河。总之,出行很不方便。
让我更不敢相信的是:居然有好多像我这么大,13岁了可能才上一年级。
听说当时人们尽管苦苦地劳动,但生活条件却不见起色,人们酸中带苦地叫着“贫穷”,读不起书。尽管都知道读书很重要,却又无可奈何。还听说当时上学要走路,年龄小了“跑不动”,尤其是在下雨天,泥泞的路面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里,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等到大点了,读完小学,估计也到了成家娶媳妇的年岁了。所以那时候,村子里毕业了的小学生就是“高材生”了……
是“改革”的春风,将幸福的种子送到了乡村;是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让那些被“贫穷”吓怕了人,看到了希望。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宽畅的水泥路平坦而整洁,道路两旁,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树郁郁葱葱。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
第 1 页第 1 页 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曾经的那种“致富快车”也光荣下岗了,各式的农车、货车,小车呼啸而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电话、手机、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接入,而今的初中生也近似于文盲。人们也不用翻山越岭就能洞悉世事,增长知识,进行致富。
在人们的眼中,生活就像鲜橙汁,不但有鲜艳的色泽,还有甜甜的味道……
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我发现,家乡真的很漂亮!爷爷说的那些仿佛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但我却深信:今天的你,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你的明天必将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因为我们的祖**亲在飞速地发展……
第 2 页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