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孽海花读书报告
浅析《孽海花》的叙事成就
摘要:《孽海花》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刘鹗的《老残游记》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它们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曾朴的叙事既继承了传统小说的精髓,又有高于时代的重大创新,是同时代小说中的佼佼者,创造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叙事成就;继承;创新;《孽海花》
《孽海花》作为传统历史小说的代表,是一部有着强烈现实意义与进步政治倾向的谴责小说,它为我们全面展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集中表现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共约30年的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曾朴试图在这部小说里容纳30年的本质内容,并表现出它的发展趋势。他曾说过:“这书主干的意义,只为我看着这30年,是我中国由旧到新的一个大转关,一方面文化的推移,一方面政治的变动,可喜可贺的现象,都在这时期飞也似的进行。我就想把这些现象,合拢了它的侧影或远景和相联系的一些细节事,收摄在我笔头的摄像机上,叫它自然地一幕幕地展现,印象上不啻目击了大事的全景一般。”
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人物众多,创作难度可想而知,《孽海花》流传至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价值,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自然有其自身的闪光处,我要论述的正是《孽海花》叙事的成就。
一、孽海花叙事对前作的汲取和创新
(一)继承
胡适在《新青年》曾就《孽海花》一书和钱玄同有过一番讨论。胡适评:“钱先适以为《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诸书,皆为《儒林外史》之产儿······”,我认为,对于《孽海花》的叙事结构,读者见仁见智,且不论胡适的看法准不准确,由其语,《孽海花》对昔作,尤其是古典小说的继承便可见一斑。
首先,《孽海花》将章回体这种文学形式发挥到某种程度的极致。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叙事形式,具有很强的中华民族特色,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中国的文学史上,历史小说时间长,内容繁富,章回这种形式是历史小说的不二选择,《孽海花》也不例外。前有《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近有清代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曾朴则充分继承了章回小说的精华,利用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给读者讲了一个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包罗万象的精彩故事。在书中,我们经常可看到“话说”、“且说”、“各位看官”这些字样以及在每一回最后“你道为什么·····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这些都是章回小说的必备因素。例如第二十七回末,“威毅伯(在马关条约会议结束后),积着满腔愤怒,从春帆楼出来······猛抬头,忽见一轮落日已照在自己行馆的门口,满含了惨淡的色彩,不觉发了一声长叹,叹声未毕,人丛中忽然挤出一个少年,向轿边直扑上来,崩的一声,四围人声鼎沸起来,轿子也停下来了。觉得面上有些异样,伸手一摸,全是湿血,方知自己中了枪了。正是:问谁当道狐狸在?何事惊人霹雳飞。不知威毅伯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前一回极力渲染紧张气氛,让人陷入悬疑情节中,第二十八回开头却缓缓道来:“此时大家既要知道的,第一是威毅伯中枪后性命如何?第二是放枪谋刺的是谁?第三是谋刺的目的为了什么?我现在却先向看官们告一个罪,要把这三个重要问题暂时都搁一搁,去叙一件很遥远海边山岛里田庄人家的事情。”①这个人家的两个儿子和威毅伯以及当时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者重起一回来想写这两个在特定场景里十分重要的人物,既交代了威毅伯被刺的来龙去脉,又避免了在一件叙事中插入另一件事而导致读者混淆,同时也制造了更大的悬念。这便是章回体在叙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孽海花》取同声通假的技巧来影射当代人士,而这种手法早在唐朝已被采用,在唐代时更是以直言名讳和不符事实的传奇来攻击异己,《白猿传》12即是唐人为谤欧阳询所作,并直言欧阳询长相之所以像人猿,乃因其母曾被山中泼猿所攫,故欧阳询应为猿人之后。清代小说更以同声或近声通假的方式来影射当代文人之名,从小说的手法演进来看,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相承关系,也可叹曾朴高妙技巧,在《孽海花》中,余同即余桐,匡次芳即汪芝房,陆皓冬即陆皓东,孙一仙即孙逸仙,女主角——晚清名妓傅彩云影射赛金花,而其实赛金花初名为赵彩云,又名也是傅彩云;又如《孽海花》中的一件八卦的主人公龚自珍和顾太清以及这个艳情故事的讲述者——龚自珍的长子龚孝琪,这三个人的名字就都是真名了,这些都充分显出曾朴对古典小说的写作手法和技巧的深瞭和继承。
再来,我们看一下“傅彩云”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脉络,她不仅活在清代,也活在宋元明话本和现代文学之中。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13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王三巧就是傅彩云的翻版,那迷惑男人的伎俩同样是不得了的功夫,王三巧和陈大的幽会方式似同傅彩云和那戏子孙三郎一样,同样有人来作媒,作的是暗媒,同样有相幽会的好处所在,王三巧在生命中和男人纵情声色的那些情节,似乎全搬进了《孽海花》之中。另外,外交手腕似乎成为了历代名妓小说的最不可或缺的技能,似乎与生俱来,如鱼得水般地总能将紧张的场面气氛缓和下来,足以说明了出身于青楼这环境下所培养出来的应对能力,傅彩云虽出身于娼家,却有幸成为宦门宠妾;之后,又代表大妇随洪钧驻于欧洲各国办理外交事务,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交名流,不仅赢得了德国女皇的青睐,甚至与俄国虚无党的革命志士也有一夕之谈,而这外交的手腕我们都可在传统的名妓小说中可见,在《孽海花》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小说的技巧与情节的蛛丝马迹。
(二)突破和创新
傅彩云是曾朴创造的一个典型的形象,她本就是那个时代的创新。我们很难对傅彩云做一个准确的定义,放荡的妻子、勇敢的青楼女甚或是有着高超政治手腕的外交能手,这些都是她,又,都不是她······
傅彩云周旋在许多男人之中,金雯青、质克、孙
三、陈大官、菊笑、宝大人甚至家奴阿福,而这些(除金雯青外)还都是她在作为状元夫人之后交往的,有夫之妇还是要懂得避嫌的,可是我们自始至终几乎没有看到她为了避嫌而有所节制,丝毫不掩饰她的奔放。只是,通过这样的行为举止,我们就能说傅彩云是一个坏女人的形象吗?显然不能。我认为,傅彩云只不过是更有胆量以表现超出这时代女子勇于为自己而活的典范,她摆脱了旧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女性的端庄、拘谨的形象,或许该说傅彩云是这晚清时代里女性解脱酒文化束缚的一种新想法,新女性。虽然同样是出身娼家的霍小玉、杜十娘、傅彩云等······,难免同样对自己生命中所缺乏、所失去的东西格外依恋渴望,一种爱情的归附,一种安全感的保护,以及金钱的保障,历代名妓无不对爱情有着依附可靠的对象,但在傅彩云之前,小说戏剧中的青楼女的结局都是坚守爱情,都有着传统妇女不事二夫的坚贞情操。而《孽海花》中的傅彩云颠覆了传统青楼女子的爱情观,她只为自己而活,她的爱情是情欲和钱、权的结合点,即使她对金雯青有爱情、有感激,但她还是在他死后作出了现实的决定——离开金家。而金雯青还算是她有所依恋的人,对其他男人的感情,她总为自己留下后,:如陈大官和孙三郎,在一段感情几近结束的时候就恨不得马上寻找另一段感情,而重新开始的新感情是更加有权有势的陈大官,在31回中有一段关于傅彩云游刃有余地应付着菊笑、宝子固、陈大官这些在她看来是三个不同等级的男人的描写十分精彩,是傅彩云性格最精炼的浓缩。
我们在傅彩云身上看到了她突破传统女性的窠臼的个性,这是经过因时代所产生的新观念锻造出的新女性,况《孽海花》所写的人事物都是即时的所见所闻,傅彩云必然代表了当代女性的新思想,反映着对旧文化的反思并发展出自我的性格。
除了在叙写女性的突破,《孽海花》在结构上的叙事艺术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孽海花》采用了颇具现代意识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叙事模式,形成了一种立体交叉的结构形式。”②这颇像这几年的好莱坞电影《通天塔》、《21克》的叙事方式,这两部电影同受影评家的青睐,有着同一个导演——墨西哥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出什么导演能够把多线索交叉叙事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多线索叙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极富洞察力并具有深刻见解的表达出口,是其展现故事主题的必由之路
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被称为多线索专家,千丝万缕毫无关系的人与事,最末却牵连在一起。符合这个世界,既现实又理想。以《通天塔》为例:影片在最后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什么是这暗夜?什么是那光亮?4个国家,12个人,用一把来福枪联系了起来。5天内迎接各自不同的命运:被捕、被杀、被遣返、被截肢,这是最暗的夜。同时,一段婚姻被挽回,一条生命被拯救,一种痛苦得到释放,这是最亮的光。当所有的事发生完毕之后,影片结束。而一切对应关系全部建立完毕:
爱情:皮特的爱情存活了,日本聋女的爱情依然没有下文,摩洛哥少年的爱情终结于浴室偷窥,墨西哥保姆的爱情正在路上。
家庭:皮特的家庭保住了,日本聋女的家庭和解了,摩洛哥牧羊人的家庭破碎了,墨西哥保姆被迫遣返,她以最奇异的方式和家人团聚。
生活:摩洛哥人继续生活在贫苦和暴虐之下,日本人继续生活在无法张扬的压抑和苦闷之中,墨西哥人活得生机勃勃但是面对北方强邻他们只是罪犯和乞丐。美国人什么都有,美国人什么也没有。
《孽海花》整整比《通天塔》早了100年有余,可是曾朴已经较充分掌握了这种独特、超前的叙事手法。
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感情和婚姻的作用相当于《通天塔》里的那颗子弹,是这整个故事的大线索,围绕着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叙述了大至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清流党之煊赫、维新派和革命党的活跃、以及德国、俄国的异域事件等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状况,小至龚自珍的八卦绯闻、后宫两妃的勾心斗角,交叉叙述,循序渐进地为我们打开一幅宏大、精彩的画卷。
曾朴曾对《孽海花》的叙事结构作过极为形象而确切的比喻。“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着一根线,穿一颗算一颗,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练;我是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譬如植物学里说的花序,《儒林外史》等是上升花序或下降花序,从头开去,谢了一朵再开一朵,开到末一朵为止。我是伞形花序,从中心干部一层一层的(地)推展出各种形象来,互相连结,开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③
这种珠花型结构与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多线索交叉叙述方式确实存在着质与式的相似之处,但在100多年以前,曾朴的应用显然就是一种先驱者的表现。
《孽海花》的创新还在于它的历史叙事对非英雄及风俗化的追求。传统历史小说或史传文学里的主角,常常是改变历史的英雄或带着英雄气的侠客,他们既是历史事件的制造者参与者,也是作者道德评判的表现。然而,《孽海花》的主人公金雯青,“既不是代表理想的英雄,也不具备任何道德的理想性。他只是一个末代状元,一个在末代历史河流中无足轻重的庸官。他的名誉的地位,是靠读死书、做八股挣来的,面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他非常茫然,还不如傅彩云(妓出身)有见识。”④他是时代夹缝中的悲剧人物,处在守旧和维新之前欲罢不能,面对西学和洋务派盛行的趋势,他产生过危机感,可对西学的向往,仅仅是为了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这种追慕西学却又愚昧简单的心态,是清末上层知识分子的共有特点。在外交上,相比活跃于社交场合的傅彩云,金雯青显得迟钝而木讷,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自信。他尴尬的处境正展示了清末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失重和茫然。而在感情上,对于傅彩云的无止尽的放荡,金雯青除了痛苦,就是无奈,一点儿大丈夫气概都没有。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无主见、无气骨、无自信的“三无”的懦弱者却被作者用以作整本小说的男主角而加以仔细、充分的描写和叙述,这种对重视“俗人俗物”来反映千姿百态的世态人生的非英雄和对风俗化地追求也是曾朴对历史小说的一种改革和创新。
《孽海花》走的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路线,却在此起彼伏的历史长流中走出了自己的个性,走出了自己的地位。在当时,《孽海花》的出版影响巨大,引起了老百姓的阅读热潮,但当时小说界的评论家却没有给予好评,就像如今的很多电影一样——票房收入惊人,专家却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时至今日,越来越来的人开始关注到《孽海花》的文学和历史价值,相信在未来,它会得到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① 曾朴.《孽海花》.北京:中华书局,2001.9 ② 曾思《.孽海花》叙事视角解读.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9年7月
③ 曾朴.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④ 范永胜.论《孽海花》历史叙事的现代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卷第3期
第二篇:读孽海花有感
读《孽海花》有感
“三十年旧事,写来都是血痕,四百兆同胞,愿尔早登觉岸。”
前几日闲着发闷,无意中拿起书架上的《孽海花》,想着也打发打发时间。不料瞥到这诗,顿觉兴致盎然。
以前读《红楼梦》里曹老先生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有过这种感觉,一开始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读书中故事的,不想一遍、两遍、三遍„„待到真正进入情节,我不禁落泪,说不清楚是什么缘由,大概只是太矫情了吧!
如今读到曾朴先生所著的这跨越了三十多年历史的一段故事,我深深体会到它带给人的真实的感觉,不像其他老套的敷衍的故事那样让人觉着虚伪且乏味。虽然我对于中国的历史不曾留意,但至少我内心是渴望了解的,而今这段不失真实感的故事倒是能满足我的好奇心了。
没有先前预想的那般死板和规矩,其笔调很有白话文鲜活的感觉,“爱自由者”、“东亚病夫”等尽是讽刺的味道,但也总避免不了古风的文绉绉,如写到状元金汮时,作者抒发的感慨“我想列位国民,没有看过登科记,不晓得状元的出色价值。这是地球各国,只有独一无二之中国方始有的,而且积三年出一个,要累代阴功积德,一生见色不乱,京中人情熟透,文章颂扬得体,方才合配。”读起来趣味倒是别致,令人不禁莞尔。
只是我终究不能以一种看戏的心态去品味这故事,待到第三回金雯青感叹“我虽中个状元,自以为名满天下,哪晓得到了此地,听着许多海外学问,真是梦想没有到哩!从今看来,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总要学些西法,识些洋务,派入总理衙门当一个差,才能够有出息哩!”我不禁想到,如今虽心里明白自己所学尚浅,却让懒惰钻了空子,时常的唉声叹气,却不知是为哪般。颓唐也罢,自欺也罢,倒是没有古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壮志”。在此竟拿状元自比,倒是感到羞愧不已了。
我一边读一边思考,心境也随着故事情节的转换而起伏。国家命运的多舛,文人士子思想文化的改变以及社会动荡的加剧,不时紧扣我的心弦,仿佛跟着作者一起目睹一切变革的进行。如第十八回叙及金雯青由俄返国途经上海参加“谈瀛会”时,围绕“吾今自强之道,究以何者为先?”这一话题,众人各抒高见。他们或以为力争外交权为急务,或以为当以练兵为首要,或以为发展经济为基础,最具说服力的论辩,则是以为必以政体变革为第一,这一论辩最终成为名士们的共识。再有第二十九回写到革命派领袖人物杨云衢的演讲词“现在的中国少不得革命的了!但是不能用着从前野蛮的革命,无知识的革命。以前的革命,扑了专制政府,又添一个专制政府,现在的革命,要组织我黄帝子孙民族共和的政府。”这一主张激烈而切实,但是相合者甚少,所以陈千秋的悲愤“大家推崇的维新外交家王子度,也只是主张废科举,兴学堂;众人惊诧的改制新教王唐猷辉,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扶墙摸壁的政论,没一个挥戈回日的奇才”也并非言过其实。
我也陷入思考,究竟在面对山河破碎的时刻,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决策来挽救呢?毫无疑问的是,当时的名士们思想上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前途抛头颅、洒热血,而今天的我却实属愚钝,怕是要负了作者“愿尔早登觉岸”的期望了。
读完《孽海花》,我心头感到怪异,一种说不清楚的无力感侵袭着全身。人们说这篇小说很具讽刺意味,我想作者本意并不是要我们感受那讽刺的快意吧?或许,看了这故事,我们会觉得自己何其有幸可以从中窥探到晚清社会的情状,作者却是以一种揭伤疤的方式让我们仿若身临其境,并且久久不能忘怀。他告诉我们,国家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我们不能一一幸免,不能置若罔闻,只能勇敢正视,即使其中饱含淋漓的鲜血和不堪的屈辱。
合上书,沉思片刻,我又觉愕然,自己如今所见的国家正是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本没有必要纠结于过往。如此一想,倒也豁然。唯有趁着这大好时光,活出自己的一片天。这应该也算是一种觉悟了。
第三篇:时代的悲剧——读《孽海花》有感
时代的悲剧
—— 读《孽海花》有感
平常学习生活中我不太愿意去读传统经典的书目,因为文言文和半白话文都不如现在的文字读来顺口易懂,对于传统经典也需要正真地静下心来阅读,体会,领悟。所以利用暑假之际,在众多书目中选择了《孽海花》这本书。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传统经典,我对明清小说更感兴趣。半白话文虽然也有点绕口,但比文言文更易懂,而且故事性强。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每一回开头联系上回,结尾则是“且听下回分解”,阅读时就像坐在了古时的茶楼中,手边一碗清茶,几盘瓜子,听着台中的说书先生缓缓道来。而选择这本书,也是因为“好奇”。比起读过的四大名著,经常看到的聊斋,有所耳闻的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孽海花》我是前所未闻,书名也叫人捉摸不透,不知道这本小说大致讲的什么,看了小说的简介才略知一二。
《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状元和名妓,故事背景则是同治年间到甲午战败30年间。时间跨度大,塑造的人物也很多,除了封建士大夫官僚,还有外国人。要知道古人除了名还有字,除了字还有名号职称,刚开始的几回就有点头晕,认认真真梳理并记忆后才弄清男主人公金雯青和他身边的一众兄弟同僚。读到最后却发现《孽海花》原来是残本,三十五回后就没有下文了。所辛男主人公结局来得早,第二十四回就被女主人公给气死了,女主人公也在第三十二回交代完毕,才不至于总有一种没有结局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两人的情感纠葛也是书中一大亮点,后文自会细说。
鲁迅先生评价《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的确如此。小说按情节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第一回便开门见山的道出了主旨,“三十年旧事,写来都是血痕;四百兆同胞,原尔早登觉岸”。除去第一回楔子,前六回写了男主人公状元金雯青初入仕途并升官发达以及他的一众兄弟同僚。第七回和第八回男女主人公相遇,喜结连理。第九回到第十七回是金雯青同爱妾傅彩云也就是女主人公出使外国的经历。第十八回到第二十四回,金雯青遭人陷害,自己也发现了傅彩云瞒着他的风流韵事,最后活活被傅彩云气死。第二十五回及以后便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始和结束,并交待了傅彩云的结局。至于三十五回后没了下文,也只能自由想象了。除了这样大致的故事脉络,还交错的写了其他封建士子和外国的民主自由者的琐闻轶事,涵盖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上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冲击,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清政府的腐败昏庸,懦弱无能。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爱情为线索,以网状的结构推进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也有插叙和倒叙,结构非常工巧。
而小说的文笔和内容比结构更吸引我。文笔和内容相辅相成,好的文笔让小说内容生动曲折,好的内容也给了文采施展之地。既然是讽刺小说,主要的写作手法便是暗喻暗讽和写实,把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但又暗有所指的人事物结合并评说,便有了深刻丰富的内容和巧妙形象的文笔。第一回就写到了一个“五大洋之外,哥伦布未辟,麦哲伦未到”的孽海中的奴乐岛。书中写到奴乐岛是一个极野蛮的奴隶国,崇拜强权,献媚异族,缺乏新鲜空气,一般国民奄奄一息苟且偷生,从古不与别国交通,从古没有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样的描写立刻让人联想到两千年来封建统治下毫无民主自由可言的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联想到饱受摧残的国民,腐败无能昏庸堕落的清政府。后面写到的人物“成毅伯”实则影射李鸿章,“孙一仙”也暗指孙中山,主人公金雯青和傅彩云更是洪均和赛金花的影射。书中还有许多讽刺文段,叙述生动,令人啼笑皆非引人深思。比如第二回中写到三位苏州名士谈论新科状元,得出“状元盛衰与国运有关”的结论,肯定状元的出色价值,实在暗讽封建科举制的落后,八股文对人思想的禁锢。作者也善用引据经典的手法,一段文字中往往包含了好几个典故,足以见古人前辈学识之渊博,见识之广阔。
丰富的内容配上生动多样的文笔,因此不管是景色描写,事件叙述还是人物描写,都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景色的描写令人身临其境,事件的叙述生动连贯,人物的描绘则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很全面细致的描绘了晚清时期封建知识分子和官僚们的生活日常和琐闻轶事,包括酒席间的高谈阔论,同僚间升官发达的相互拜访祝贺应酬,上京赶考参加科举,意气相投的结拜金兰,科举的改卷批阅填榜放榜,烟花巷柳的寻欢作乐,泛舟江上夜听笛声的闲情逸致,才子佳人画舫船头的浪漫邂逅,因两首诗文互许心意的风雅和缘分„„诸如此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与现代完全不同的时空。这时空里有今人向往的悠闲生活,明丽景色,有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有让人
羡慕的喜结连理情投意合,„„然而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民众却迟迟不能觉悟,社会风气也不如太平盛世的朗朗乾坤,那些原本看来美好珍贵的东西,因为现实或者造化弄人,最后却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因时代背景而起的悲剧,看似偶然又是必然,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这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原本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各逞才华,大放光彩,名震京师。各自升官发达,各膺重寄。最后却人事变迁,结局不尽相同。
男主人公金雯青是苏州人士,上京赶考中了状元,除了赶考途中结识的同乡书生们,还认识了许多好友,当官后更是认识了许多同僚。古人结交朋友当真是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情谊深厚。金雯青和好友同僚们谈论时事政治,辩论国学经典,参加朝廷大考,时常登门拜访聚会游玩。在京城翰林院当值了几年,金雯青到天津做官,好友同僚们也各自出京,各奔前程。国家局势动荡变化无常,金雯青几次调配,在京师和地方兜兜转转还出使外国,好友同僚们也际遇不同。经历了十多载,昔日同学少年青春不再,有的退隐山林远离官场,有的肩负国家重担,有的风光不再颓废困苦,有的遇见了良人„„不论他们是美满的结局,平淡的结局或是凄惨的结局,到最后,以前的金兰好友已经天各一方人海两茫茫或是阴阳相隔,这无疑才是最让人唏嘘不已,惋惜不已,感慨不已的地方。
至于金雯青的爱情,也只能用坎坷凄惨来形容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传奇本来是引人向往的,新科状元和头牌名妓在画舫酒席间的邂
逅,一见钟情,许多古时的浪漫爱情也是这般的开始。有一个美好的开头,却没有同样美好的结尾。
金雯青应友人邀约赴酒席,与傅彩云一见如故。两人发现对方竟是旧识,于是更感缘分如此,郎情妾意。金雯青的正室赵夫人刚刚过世,本是热孝在身,却依然娶了傅彩云为妾。两人一开始伉俪情深,金雯青作为公使,彩云为公使夫人陪同他一起出洋。出洋的这几年时间里变化也开始了。彩云学了洋文,出入宫廷和社交场,崭露头角,惊艳海外,被称为“放诞美人”,还与德国皇后合影。金雯青却显得迂腐无能,加上每日公务繁忙,渐渐的,彩云和侍从阿福有了一腿,还和德国的瓦德西将军打得火热,在回国途中甚至和船长暧昧不清。当金雯青发现傅彩云给自己戴了这么多绿帽子,当即气得晕过去。后来傅彩云认错并承诺,以为会老老实实跟在自己身边时,金雯青又再次听到大街小巷里疯传彩云和戏子孙三的风流韵事。这次他便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
本来是两情相悦的感情,却演变成了悲剧。金雯青结局悲惨,傅彩云却在金雯青死后迫不及待离开,悬牌于燕庆里,重操旧业。这份爱情无法圆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地位差别,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各自的思想观念等等都有差异。一个是状元,耳濡目染的都是儒家传统,国学经典,封建道德。属于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高;一个是名妓,出入风月场所,接触的是社会的三教九流,处于社会底层。尽管是妓女,但傅彩云的不同在于她追求自由的意识和她的独立性,更显出了女性的思想觉醒。从她主动学西文,在海外的社交能力以及离开金府重操旧业都有所体现。传统的封建道德,譬如遵守妇道也对她没有很多束缚。她明白姨太太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也看清了在封建社会中,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却需要三从四德,七贞九烈。也难怪身为封建士大夫的金雯青听了她“大逆不道,有悖伦常”的言论后活活被气死。也许金雯青对傅彩云是真爱,他们也有过真真切切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恰恰发生在那个旧文化和新思想碰撞的时代,本就存在的种种差异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流逝,那份爱情也慢慢变质了。
相比个人的悲剧,国家的悲剧更能体现那个时代对悲剧的促成和影响,更能体现历史的必然。清王朝的颠覆虽然在书中还没有写到,但从书中的种种描写已经能看出悲剧的苗头。作者对封建的批判和暗讽不留余力,揭露出风雨欲来岌岌可危的晚清的腐朽和落后。
政治上,封建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在很多细节处体现的淋漓尽致。金雯青出使国外坐一等舱,随员坐三等上报却是二等;古时靠读书做官,有人却可以买官;走后门还有四得字诀,“时候耐得,银钱舍得,闲气吃得,脸皮没得”;科举考试,翰林院的改卷官员内定门生弟子;身为王公贵族钦差大臣却贪污国库,内部腐烂致使国库空虚„„
思想上,封建思想愚昧迷信,根深蒂固。相信外国人拘摄魂魄的法术;对于俄国的革命,发表“男的还罢了,怎么女人家不谨守闺门,还出来胡闹”的看法;连皇帝娶妻都要奉太后的命,思想自然没有自由可言„„
清王朝的无能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国家实力不济,忧患
意识缺失,国民麻木不仁,封建思想的影响太过强大和久远,即使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但也很难改变旧观念。这也说明在历史洪流中,个人力量十分渺小,无法唤醒所有的人民群众,更难以改变历史车轮的驶向。因此这也导致革命的必然,也是清王朝覆灭,时代悲剧的必然。
除了批判封建的主旨,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书中随处可见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一定的进步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吃起了西餐,参加各种酒会舞会,也会用照相机,电梯这些更加现代化的设备。可见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相当程度上的改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
先进思想方面,金雯青去了解西方文化,“不知国情,因是大害;不知地理,为害尤烈”的观念和他对分界线,主权意识的重要性的认识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他的进步思想。而前面提到的傅彩云学西文,追求自由也更能体现。但美中不足的是,傅彩云的妓女身份无法完美的体现女性进步思想。而且在那个时代,先进的思想也有着局限。
《孽海花》虽然是残本,但总的来说也算有个悲剧的结局。书中所有的不圆满不美好合起来就是个悲剧,个人的小悲剧,国家的大悲剧。或者也可以说在国家动荡不安时,制度思想技术不够先进实力不够强大时,被其他国家虎视眈眈时,个人也很难有安定的生活,美满的结局。这是时代的悲哀。所以我们更应该庆幸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远离战争的喧嚣,更应该感激和懂得,国家的强大才让社会安稳,人
民幸福,是我们安心的依靠。清王朝的颠覆也给我们启发,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有硬实力,文化思想的建设也尤为重要。
那年波涛汹涌,危机重重的孽海上,自由之花恐难绽放了。但是新的富强,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花朵会绽放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
第四篇:《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1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的名字叫作《花的勇气》。当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很多的问号,花儿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呢?不过,渐渐地这些问号就消失了。
这篇课文是讲花儿不惧怕寒风冷雨的吹打,依然傲然挺立地开放。花儿的这一个人精神,非常地令我震撼、佩服这种生命力量的勇气!虽然这些小花儿只有一个小小的生命,但是它们仍然能在风雨中创造奇迹!做人就要像这些花儿一样,在困难的时候不向挫折低头,勇敢地去创造奇迹!这些花儿们,小小的生命也能在强风强雨的时候傲然挺立,哪怕是一个人?遇到了挫折的时候,要忘记一些困难的事情,想一想成功的足迹,重新挑战难关。只有这样做,才向自己的成功走前一步,向成功拉近一步!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心想着放弃,那我肯定的告诉你,那个人永远不会成功!只会失败!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了一张图片给我们看:就是在图片上,一场暴风雨从天而降,但是花儿仍然挺立,我当时就看见一鼓生命力展现在我的眼前!
读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一定要像花朵一样,用勇气打造未来!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2
那天,我读完了《花的勇气》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震撼。
本文讲述了作者冯骥才游览维也纳,看见绿色泛滥,见不到花儿的景象,既觉得乏味又感到无聊。他的同伴听了,扒开草丛,作者才发现花儿都藏在下面。过了几天,作者即将离开,对无法见到花儿出来感到非常遗憾。谁知花儿偏偏在冷风中冒出大片出来,十分壮观。作者的心头怦然一震,从而感悟出生命的意味,那就是勇气。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小花敢于在冷风冷雨中冒出来的精神感到深深地震撼了:新生的花固然娇嫩,在冷风冷雨中不免有损伤。而且在雨中,植物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养分也就会大大减少,新生的花儿刚从土里钻出来,迫切需要养分,在冷风冷雨中出来,很有可能“发育不良”,给这些花儿的一生增添不少麻烦。可是,在作者的描写中,那些花儿却是那样傲然挺立,精神十足,丝毫不畏惧冷风冷雨从他们身边刮过,从头上落下,它们的勇气是多么的可嘉啊!
小小的花儿都如此有勇气,我们“万物之灵”为什么不能充满勇气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勇气的话,还能做出什么事情呢?没有勇气,人类就丧失了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没有勇气,人类就不会拥有一个个令人骄傲的英雄,没有勇气,人类就不会成为“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充满勇气,不能每天像个懦夫,我们要大胆探索,发现,不断超越自我。
读了《花的勇气》,我决定也要做一个有勇气的人!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3
学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回想作者初次看到的只是绿色连着绿
色的维也纳,显得非常单调。“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作者为眼前看到的.景色而感到失望。同行的小吕听到这番话,把他带到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他扒开草好好看看,此时作者又非常吃惊,因为他看到的是
青草下面藏着密密的小花,它们纯洁、娇小、鲜亮,只比青草矮几厘米,好象只要一使劲,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看到这里,我已经被触动了。因为这些花儿不是为外面的风吹雨打而胆怯,而是被草压在下面。但是终有一天顽强的花儿会冲出草丛,
特别引人注目。
时间过得飞快,作者马上就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但还未看到这些花儿从草丛中冒出来,此时作者又感到非常遗憾。没想到,就在作者走的那天,外面蒙蒙细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隔着车窗,看不清
外面,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变了:一片绿色的维也纳此刻变得五彩缤纷,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作者下了车,看到了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这景色与前几天的相比,简直是改天换地。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4
书,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最好的朋友,它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书,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收获丰富的知识;书,使我们成为新一代的知识人,做祖国的栋梁。
我通过阅读20课《花的勇气》,了解到小花不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却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神气十足,光彩夺目。花的勇气让人惊叹,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要学会和逆境做斗争,要有勇气战胜困难。
这也让我明白,生命的意味是——勇气!那么勇气是什么呢?勇气当你的心情低落时或遇到难题时,勇敢地和逆境做斗争;勇气在你做错事时主动承认错误;勇气是在你的课堂上,无论碰到什么难题,都努力思考,相信一定会自己一定会解答出来;勇气是你的试卷上的小错误没被老师批出,而你却主动向老师说清楚;勇气是……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作业,眼前的一道题让我犯了难,那道题很多同学思考了很久,但他们却毫无进展,个个垂头丧气,本来还在吹着牛的彭侨坤,也拼命地像其他同学请教。我一开始也觉得挺简单的,但等我细细读题时,发现了这道题并非这么简单。我也皱着眉头,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来,我刚要放弃时,我望见了窗外那一群在冷风冷雨中开放的花朵时,我继续埋下头来思考了,终于,那道难题被我攻克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做到:上课积极发言;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主动承认;坚持在严冬的早晨晨跑;微笑着战胜一切困难……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5
《花的勇气》讲述了千万朵小花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我才知道了花儿的美丽来自勇敢!
一个周末,妈妈提议去爬山,我害怕辛苦不想去。在妈妈的督促下,我才不情愿地跟在她后面。妈妈专门选择了一条很陡的小路,只能上不能下。我爬了一截就筋疲力尽了,两腿发胀两眼发黑的我站在那儿发呆,不想动了,可下又下不去,心情一片沮丧。
“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南山非好女!刘盼是好女!”妈妈诙谐的语言驱散了我心头的郁闷。我受到鼓舞,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眼睛往顶峰看了看,做一个深呼吸,迈开大步勇往直前。有时为了安全,我还两掌落地,当起了“爬行动物”,风呼呼地吹过,可我的汗却越流越多,我在心里暗暗地说:一定要坚持,一定要胜利!
到达山顶时,尽管气喘吁吁,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妈妈和我眺望四周:远处的大海、繁忙的港口、林立的高楼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妈妈在我耳旁悄悄说:爬山不怕艰险,才可以登高望远,领略美好风光。我听后若有所思,我要像花儿一样,有主见,有勇气,让自己在生活的风雨中锻炼。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6
今天,我学习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它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生命中必须要有勇气,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呆在家里,觉得百般无聊,于是就跑到隔壁邻居家找好朋友小红玩了,回家时,趁别人不注意,就偷偷地摘了几个杨桃溜回家,美滋滋地边看电视边吃。突然,我听到了敲门声,原来小红妈妈问我是否看到是谁摘了她家的杨桃,我连忙说:“不知道,可能是小红吧!”说完就赶紧关上了门,心里扑嗵扑嗵的,怎么办呢?我心里矛盾极了,妈妈常教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可是,如果被别人知道是我偷摘的,多没面了呀!别人都会讥笑我。后来,再也不敢去小红家找她玩了,甚至遇见她的家人,我都没有勇气面对,低着头,躲得远远的。
我反复地读《花的勇气》这句话:“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我的生命就是缺少了这种令自己怦然一震的勇气。立刻想起了自己犯的错误,我鼓起勇气敲开小红家的门,真诚地向她的妈妈道歉。同时,我也得到被原谅。
我非常地高兴学习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它不但让我拥有了面对错误的勇气,还让我与小红又成为好朋友,一起玩了,从今以后,我要让勇气时刻鼓励着自己成长。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7
今天我学了《花的勇气》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作者在四月去维也纳,因为没有看到“小花”而失望的心情,最后在将要离开那里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草地里冒出许多小花,这使他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生命的意味。
学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回想作者初次看到的只是绿色连着绿色的维也纳,显得非常单调。“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作者为眼前看到的景色而感到失望。同行的小吕听到这番话,把他带到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他扒开草好好看看,此时作者又非常吃惊,因为他看到的是青草下面藏着的密密的小花,它们纯洁、娇小、鲜亮,只比青草矮几厘米,好象只要一使劲,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看到这里,我已经被触动了。因为这些花儿不是为外面的风吹雨打而胆怯,而是被草压在下面。但是终有一天顽强的花儿会冲出草丛,特别引人注目。
我读了“在冷雨中,每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句话,深受感动。这么小的花居然能在冷风冷雨中茁壮成长、不屈向上!而不像其他花一样,一定要在阳光下成长、享受阳光和春天。
我的心也怦然一震!这使我明白了“生命意味着什么”。生命——是勇气!只要人充满了勇气,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就比如这篇课文中的小花,它的困难是比小草矮,它要超过小草展示它自己的美丽。最后,小花成功了,战胜了自己的困难。
花都有这样的勇气,何况是人呢?
《花的勇气》经典读书心得8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花的勇气》这篇课文,我深深的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最近这个月,我骨折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的痛苦。在我骨折后的最初两天,我要用两只拐杖走路,走起来非常的困难,走一步要停一停,这跟我平时健步如飞简直是两回事,我心里沮丧极了。
虽然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的关心我,帮我拿很多的东西,扶着我上楼梯,但是我每一天都感到非常的劳累,特别是上楼梯的时候,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而且摔得还很惨,拐杖也会咚咚咚的像滑滑梯一样滑下去,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让别人来捡,下楼梯的时候更麻烦,要是楼梯上有水的话,整个人都会一颠一颠地从楼梯上滑下去,感觉真的很不好。
在骨折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下雨了,在下雨的时候,又不能出去,只能呆在室内,下雨完了更不好了,地面非常的滑,一不小心就摔了一大跤。在我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这种生活的痛苦,需要别人照顾而且还不能玩,感觉真的非常的不好受。但是当我想起许多残疾人的故事时,他们的精神令我震撼,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残疾人都做出了如此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是靠着勇气去做的,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海伦凯勒,她在又聋又瞎的情况下做出了许许多多令人震惊的事情,她学会了说话,学会了五种语言,还爱上了文字,写出了很多的文章。比起海伦来,骨折只是暂时的,我是多么幸运。
今天,我和妈妈出去散步,不知不觉的就走进了小区的最深处,那里原来是一片非常茂盛的草地,可是就在去年这一片草地被人烧了,黑漆漆一片,那时候我感到非常的伤心,以为小草从此不会再长出来了。今天,我就无精打采地来到了那片草坪,惊奇地发现这片草地草都长了起来,每一棵小草的都昂着头,都显得那么的鲜嫩,好像一块块碧绿的翡翠。它们是冒着风雨长出来的啊!小草竟然有勇气在风雨中冒出来,何况人呢?
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勇气!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能让它白白流失,还要时刻充满勇气,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第五篇:花甸中学教师读书计划
花甸中学教师读书计划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本学期根据上级要求为深化“打造书香校园,创建文明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市教育局教师读书活动计划的相关精神,我校特制定此读书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省培训计划,研读2011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提高教师理解课标,驾驭教材的能力;同读一本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师德教育读本为范例,提高教师管理管理能力。大力倡导读书活动,开展读书 “四个一”活动。读一本好书,写一本读书笔记,讲一个读书故事,写一份读书心得。学校为教师提供读书时间、读书空间,为教师提供丰富读书的资源库,帮助指导教师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书籍作为本读书材料。制定教师读书计划,有计划完成四个一读书活动。并围绕读书四个一活动,开展读书评比活动(读书笔记展示、读书汇报交流、读书征文评选、读书演讲等活动)按照学校教师总数的10%选拔推荐,参加集安市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2012年12月开展集安市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和读书征文评选活动。
二、设置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林志清
成员:刘喜万立全
肖培秋 李再升 康祥斌
三、读书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2、通过活动,使教师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四、行动措施与要求
1、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教师要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制定长久的读书规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要结合学校工作目标,教师个人每学年都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统一认识,明确目的,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到读书活动中去,推动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2、推荐读书书目。按照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要求,学校积极向教师推荐《教师管理课堂艺术》一书。这本书思想内容深刻、文字生动活泼,既适应不同层次阅读需要又兼顾阅读自身特点的读书书目,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另外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公布一次推荐阅读书目,要求教师精读必读书目,泛读选读书目,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另选一些适合阅读的文章、报刊或教育专著,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深刻进行教学反思。
3、搭建读书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经常阅览相应的读书专栏,充分利用这个丰富的读书交流平台。同时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广泛组织好读书辅导、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广大教师在读书中迅速成长。
4、营造读书环境。学校将为读书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充分读书时间,满足广大教师的读书要求。学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教师要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研结合,让读书成为工作、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重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广先进,对多读善思、以读促教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表彰,推动读书活动纵深发展,营造具有浓郁氛围的学校文化环境.5、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读书与工作、实践与研究、学习与反思的关系,要在继承优秀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读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采用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结合、个人阅读与集体研读相结合、名师导读与个人品读相结合,把读书的过程变成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五、读书活动具体安排
1、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本学
期教师要阅读至少一本教育书刊,教师根据所教学科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的书来读,在全体教师中展开读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读书小组。
2、加强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文化层次,坚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校本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活动,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3、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鼓励教师阅读中、外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基奠,学校将配齐荐读书目,并每年新增图书,丰富学校电子书库,给教师搭建读书网络平台。
4、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和读书活动时间里,教师要认真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讨论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学校领导定期检查。
5、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的同时,写下读书心得,学校准备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互相切磋,实现资源共享。
6、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期末上交教学随笔、读书笔记。还要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做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
7、结合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如读书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征文,读书展演,书画评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读书活动内容。
8、要树立读书典型,不断推广阅读面广,内涵丰富,学以致用的先进教师的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引领作用。鼓励教师多买书,多藏书。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