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爱滋润幼小的心灵 ” - 登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
“用爱滋润幼小的心灵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我们作为一名光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应该用自己真挚纯洁的“师爱”,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编织并支撑起心灵依靠的保护伞,给学生多一点理解与关爱。
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只要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平时过问一下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以表示关心也就足够了,也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了。其实,学生需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形式上的关心固然需要,但还远远不够,学生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有的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应该表现在行动上,不需说出来,其实,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呢?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使他们失去了自由,故意处处与老师作对。这时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因为他把老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老师应该与学生谈谈心,主动去与他交朋友,去了解他内心,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爱心,才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去年我接手的五年级这个班,有个纪律差生,他的鬼点子特别多,人又好动,爱欺负女同学,经常爱在别人耳边尖叫,所以全班同学都很讨厌他,谁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于是他感到很孤单,就故意逃学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发现这种情况后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帮他分析原因,并与他拉勾结交成朋友,叫他改正自己的缺点,同学们也接受了他,他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上来,期末考试得到80分。看到自己的学生进步,我心里感到高兴。当学生向老师倾吐自己的心声时,他们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朋友,觉得自己得到尊重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心灵的交融,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把老师看作自己的朋友,也乐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们的“大朋友”,也就会听从老师的话。
英语教师 的工作十分繁琐,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细心。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到班主任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生活作风、性格爱好、举止言谈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无论是劳动,还是大扫除都亲自参加,与学生一起干,学生看到老师在满头大汗的做,也没有一个偷懒,干得更加起劲。老师除了要以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还必须把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仅仅准备“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当今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科技在高速发展,原有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发展。
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火把;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对于问题学生更要从爱出发,你才能坚持表扬为主的正面教育;从爱问题学生出发,你才能不怕反复、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家校联合;从爱问题学生出发,你才能善于发现,点燃埋藏在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求知上进的火种,因势利导的把它燃成熊熊烈火,你才能小心的爱护、精心的培育他们自尊心的嫩芽,使它枝叶开出鲜艳茁壮的花朵,让我们用“爱”滋润问题学生那幼小的心灵吧!
第二篇:一班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多文中心学校 庞肖之
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班里五十七个学生中,有六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赵小康。“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小康交给他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租了一间房子让他与姐姐住在校园外,只要给钱,就不管了。觉得小孩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孩子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不遵守纪律,爱逃学,乱花钱,爱吃零食,不讲卫生。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有时还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家校联合,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跟爷爷奶奶面谈或打电话。让他爷爷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他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告诉他们父母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告诉他家长对小康要多鼓励,少批评。
2.以爱呵护。我经常找他聊天,聊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除外,通过班集体活动,让他感觉班集体的温暖。让他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无形中在集体里自然受到教育。
经过大家的努力,小康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能专心听课了,也讲究卫生了,少吃零食及不乱花钱了。还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总之,“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一起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也跟其他小孩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教师演讲稿:呵护幼小心灵 让爱驻进心田
教师演讲稿:呵护幼小心灵
让爱驻进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这样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是多么恰当而精彩的比喻!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是这晶莹、脆弱的露珠,我们要时时注意保护。
一、应该学会宽容与发现
宽容不是对学生的过错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并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记得看过一部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内容主要讲小豆豆被退学了,妈妈终于又找了一家学校愿意接收小豆豆,这就是“巴学园”。“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那个曾经被退学的小豆豆在“巴学园”里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试想,如果小林校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灵,不宽容小豆豆的种种怪异的作法,就拿作家自己的话说——“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如果我没有遇见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就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因此,作为一位教师,我觉得要有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如小林宗作校长一般,宽容孩子、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收起批评之箭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史金诺经由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久力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其速度和持久力都比较差。
我们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经常喜欢喋喋不体地批评学生,使得学生紧闭心扇,效果极差,因此,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应。
一天下午,班级内静悄悄的,我正在面向黑板写字,同学们正在座位上做
练习题,突然我听到底下“哇”的一声,有同学报告说:“李磊吐了。”我赶快回头,只见李磊同学的上衣、裤子都是呕吐的脏物,地上还有一片,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李磊同学也目光呆滞,四肢无力病殃殃地呆坐在椅子上。同学们一个个捂嘴、捏鼻纷纷躲闪,不知是谁还小声地说了一句:“真讨厌。“见此情景,我的心震动了。时时教育学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手来帮助”的道德行为,在此时一点也没有出现,倒是这冷眼旁观、嘲笑、嫌弃出现在教室里。我想发怒,好好责备我的学生;我想斥责,命令某个同学立即打扫卫生。可是,一半学生的眼睛都在看着我,那分明是在问“怎么办”?怎么办?脏活老师不去做,难道却应该要求学生做吗?片刻的沉静后,我冷静了下来。默默地走到教室的后面,拿起笤帚为李磊同学打扫起来,同学们见老师不嫌脏不嫌臭亲自打扫,刚开始没有人动,渐渐地有一个同学也帮忙打扫起来,后来同学逐渐多了起来,大家一起动手打扫,最后出现几个同学争相去倒撮子的情景,看到这种情景我又开心的笑了。这时什么都没有老师的身教更有说服力。我的做法感染了学生,所以出现了令我“开心”的场面。
曾经有个学生是在毕业那一年转入我的班级,开学没几天我发现这个孩子经常不写作业,还偶尔逃课。一次,他又逃课了,直到下午他才回来上课,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妈妈给你送饭来了”他低下来了头,自始自终,我和他都一言不发,事情过后,我不再提起这事,上课下课也不单独找他。几天后,他心事重重地拦住我:“老师,你打算什么时候批评我?”我说:“你现在表现很好啊,批评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后来,他自己交给我一份检讨书,不再逃课,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了。
无声的批评能使周围的气氛沉闷起来,加上当时批评者的表情,更使得受批评者处于高度戒备状况;此时,他的思维变得特别敏感,自己想得特别多,因此,对自己的错误记得牢,想得通。
第二、无声的气氛会造成一种沉闷的压力,同时会使受批评都产生一种期待,期待老师的批评早日过去。
一旦这种有声批评没有及时出现时,他会感到异常和不安。他会想:“今天没有挨批,等了几天也不见动静,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是尽头啊?”从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惧感,进而自觉改掉自己的毛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就有可能产生无声的效应。
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
西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每个学生都是第一流的。你的数学比别人好,他的语言能力可能比别的学生强;这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分最高,那个学生的画画得最好。即使是口哨吹得响亮,跟头翻得漂亮,都是老师表扬的内容。
我们班级的评比台,它是针对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评比。有人学习进步就得一朵红花;有人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也可以得到一朵红花,运动会取得名次也要得红花,眼保健操做得好也有红花……班级内人人争得红花,每个人都从各方面要求自己,所以我班的评比台常常是不够用了,再接一块儿纸,而且红花一直贴到
考试的前一天。通过各个方面引导孩子,发展孩子,而不能唯成绩论,为师者应无愧地说:“我欣赏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每一天都能露灿烂的微笑,每一天都在快乐中成长。
四
回归自然
轻松学习
今天中小学生的负担,不仅体现在课业上,更体现在种种认为制造的“精神枷锁”上。教育最重要的莫过于放活学生的身心,让他们的心灵充满着感动、快乐与轻松。
当我们看到操场上的孩子跳皮筋时,常吃惊于他们动作的简单、花样的贫乏,往往我们又感慨:现在的孩子,连毽子都不会踢。其实,他们是值得同情和让人可怜的。过去,我们小时侯放学回到家里,帮大小做家务,在院子里一群一伙地做游戏、捉迷藏、爬墙上树,处在“自然成长”的环境中,运动能力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而且这种成群结队、随心所欲地追追打打、蹦蹦跳跳,才是最适合孩子们天性的玩,身心才真正被放活了。可今天的孩子大部分是在“坐”中度过的,他们的天空是四角的,做为一名老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首先我想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而且是非功利色彩的活动。试想,一位老师整天关心的是名次、是分数,孩子们的心胸怎么能得到发展?只要有时间,只要能创造条件,我们就应该以活动为载体,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这学期里,班级开展了读书
汇报、走近科技馆、农业园采摘、主题演讲、朗诵比赛,跳绳竞赛等活动,正是在活动中,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可爱、集体的温暖,感到生活中不仅仅是学习和分数,而是那么美好。活动中,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时所收到的效果是不可预想的。比如说去参观科技馆,同学们在参观时都是特别的兴奋,科技发明勾走了他们的魂,他们的好奇,好动都一览无余,活泼的身影和好奇心都留在了那里,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不愿意离开。在回去的作文里,孩子们写出了此次活动带来的新奇和震撼,连我们班平时作文最不擅长的同学作文的字数都大大提高。作文里他们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道出的是心灵的语言,冲出了传统作文的束缚,放飞了思想。
教育教学的工作都是小事,都是繁琐的小事,从这一件件小事中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爱真正发挥效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孩子们的心灵飞翔。
第四篇: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用智慧的师爱滋润孩子的心灵(最终版)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用智慧的师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自己的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又新任班主任的我,作为自己孩子学习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孩子们的新班主任,我陷入了思考。我想,作为许多学生人生导向的老师,抑或刚踏上讲台的,抑或已为人父母的,都会象我这样在教育之初想过这样的问题吧?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应该教育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
一、师爱是宽容
开学第二周的班会课上,要进行班委选举。我要求大家先自己推荐,上台演讲,然后小组评定,最后老师审核。到小致时,同学们炸开了锅:“老师,不能让他当体育委员,他上课听讲不好,老受批评”,“老师,那天他偷着把黑板上的作业擦了”„„听到这些话,小致的脸都涨红了。“敢于自我推荐做班委会的成员,老师相信你有愿意为大家服务的思想,相信你能做好的。致需,上操的体育委员就是你了,也希望你在班级中各方面能作同学们的表率。大家不信看,今后让你们重新认识致需同学!”在我说话的时候,发现小致坐得非常端正,一脸的严肃和掩饰不住的激动,听了我的话还不住地点头,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老师,那天擦黑板上的作业是我错了,我以后改。”我说:“没事,我当着同学们面都说过相信你能做好的,但是同学们的话你自己也听到了,你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做吗?”“我知道了,我会做好的。”从这以后,小致一反常态,上课听讲认真了,回答问题积极了,每天整队都是第一个出来,早早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宽容对学生常起着积极的强化作用。宽容,是对学生过失后的信任与鼓励,这些都可满足学生自尊的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动机。课堂上教师一个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目光,一句和蔼可亲的话语都会在学生中掀起感情的波涛。
二、师爱是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潜在的力量。”假如在与学生谈话时让他就坐在老师的身边;制定班规时,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教育学生时,用平和、友善的口吻„„不知不觉你会发现,学生的心与你贴近了。还记得开学初的第一堂课上,我恭恭敬敬地给学生鞠了一躬,然后微笑着对他们说:“大家好,这学期我就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会象我所教的学科一样,从自我的要求做起,做一个做事严谨的人。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开心开朗、积极向上,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还请同学们今后配合我的工作。”我的开场白似乎大大超乎了学生的想象,他们不知所措了。我又补充说:“如果你们支持我,请先给我一些鼓励吧!”顿时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我的欢迎与认同。
可能没有比这更简单的开场白了,简单的一个动作,简单的几句话语,深深地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也
许有人会说我给学生鞠躬,未免太掉价了,以后学生还会把我当回事吗?我还管的了这班学生吗?这种担心固然不无道理,但细细想来这实在是潜藏在我们大多数老师心底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使然。我们总以教育者的姿态高高凌驾于所有学生之上,以为自己就是权威,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当成了无知者、服从者。我们享受着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却很少反省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危害。它无形中切断了师生间思想的沟通,阻隔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使师生间始终弥漫着不信任的迷雾,从而束缚了学生的精神,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最终使学生成为我们精神的奴仆。那么,这还是我们人性化的教育吗?教育是诗一般的事业,我要用爱心使它变得更加美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去铸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三、师爱是赏识
赏识,是催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当老师把信任、赏识、激励毫不吝啬地给学生时,学生的内在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尤其要注重赏识每一个孩子,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作业的批改以及教室的宣传板报等各种方法和渠道,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很棒的,自己有许多优点,课堂上,当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和成功我都不忘送上自己的赞扬。班级文化创设,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如:有工整的书写、有课堂积极发言的奖励——一颗颗鲜红的小星星,有学生优秀的写话、有孩
子因为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有礼貌或乐于助人而奖到的一个个笑脸。班级墙壁,开辟一块摘星园,记录孩子成长道路中的一个个进步的脚印,满十颗黄星换一颗红星,满十颗红星换一张证书。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因为作业中一句话写得特别好,我会用红笔批上一个大大优秀;这次书写比以前漂亮了,会细心地给好字批上一个个红圈圈。所有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赏识,就像一股强烈的风,让知识的小船载着学生向着学习成长的目标前行。
这个学期我还打算:
一、开办“我的舞台我作主”栏目,通过每周两次的午读前演讲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总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每周一次“喜信”,每周至少跟每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一次飞信交流,通过飞信,让每一位家长了解一周来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学生的收获与进步,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分享快乐;
三、每两周评选一次优秀小组,颁发奖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为孩子们的成长树立楷模,激励优者更优;
四、一个月举行一次亲子联谊会,增进了家校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亲子才艺展示”“亲子运动会”等等,为构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达到了家校联合、共同育人的目的,为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有了充满智慧的师爱,学生才会感动、感激、感恩;因为有了充满智慧的爱,优秀的学生才会自信不自负,有潜能的学生才会自强不自卑,暂时落后的学生才能不气馁不灰心。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坚持用智慧的师爱去感染学生,影响和熏陶学生,你必将是学生心目中最有吸引力、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智慧的师爱也比必将成为流淌的教育活水,教育园地中的常青藤!
第五篇:《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
征文启事
教师是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教育是阳光下最美丽的事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健康成长,自身必然也要进行健康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耕耘于教育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辛勤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如果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对自己日后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将征求老师的随笔佳作,集结成书,书名为《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一、正文内容
1、教育教学中的感悟,结合教育实践,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个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案例的思考或反思,渗透科学的教育理念。
2、3、教学小论文。及时整理教学思路后记录的教学心得。包含教育智慧的故事。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
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记录下来的文字极有感染力。
4、5、可以是教学中成功的欣喜和收获,也可以是对教学失误的反思。对一些教育现象的所感所悟。日常读书看报后感想和思考也是我们的征文范围。
文章结构不做过多要求,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只要是“我手写我心”,观点突出新颖,方法可行的当即可。字数要求1500字——3000字。
二、征文要求
1、征文一律使用A4纸,题目使用小2号黑体字,正文使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请写明撰稿人姓名、职务或职称、单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2、征文稿件一式一份,以邮寄的文字稿为准,请同时提供电子稿件。来稿一律不退。
三、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2012年3月30日前截稿。
四、来稿请寄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期刊图书部,信封上请注明“征文”字样。
联系人:杜宇
咨询电话:010-88569825010-88420716
电子邮箱:735200182@qq.com
2011
年7月10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