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丰子恺诗词集》[模版]
《丰子恺诗词集》
《丰子恺诗词集》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十年**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五言律诗 和表侄徐益藩(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寇至余当去,非从屈贾趋。欲行焦土策,岂惜故园芜? 白骨齐山岳,朱殷染版图。缘缘堂亦毁,惭赧庶几无①。按:①1938年春。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三 寄幼女一吟(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律诗
与汝江头别,予情独黯然。客居春兴少,蜀道古来难。对景思新语,当筵忆笑颜。群儿皆隽秀,最小即偏怜。
其四 乐山访濠上草堂(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律诗
序:此诗写于1943年2至4月作者从重庆经泸州、自贡、五通桥去乐山看望马一浮先生时。诗题又作《乐山访濠上草堂呈马一浮先生》。
蜀道原无阻,灵山信不遥①。草堂春寂寂,茶灶夜迢迢。麟凤胸中藏,龙蛇壁上骄。近邻谁得住?大佛百寻高。
按:①道次自贡,华瞻来书云:此去灵山不远,故云。附同题其它作品:
其一 蜀道(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
其二 寄长女陈宝(近现代·丰子恺)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和光同德性,纯洁像心田。廿载甘藜藿,长年共患难。侪辈皆似尔,不用学陶潜①。按:①陶潜有《责子》诗。
七言律诗
避寇萍乡代女儿作(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儿家住近①古钱塘,也有朱栏映粉墙。三五良宵团聚乐,春秋佳日嬉游忙。清平未识流离苦,生小偏遭破国殃。昨夜客窗春梦好,不知身在水萍乡。
按:(1938年2月)注:①住近,原作:原住。
避寇中作(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昨夜春风上旅楼,飘然吹梦到杭州。湖光山色迎人笑,柳舞花飞伴客游。楼阁玲珑歌舞地①,笙歌宛转太平讴。平明角鼓催人醒,行物萧条一楚囚。
按:(1938年)注:①歌舞地,原作:五云地。
成都道中闻陈宝毕业中大①外文系应南开中学聘率成一律寄示(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律诗
雏凤新飞下翅难,近林②占得一枝安。他年桃李花争发,此日椿萱意自欢。欧美文章无毕业,皮黄清唱好偷閒。诗成我在成都道,寄与娥眉学士看。
按:(一九四五年七月于内江)注:①中大,当时的中央大学。②南开中学也在重庆沙坪坝,离家很近,故曰近林。
五言绝句
题一九八三年画(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①。按:①1938年春。
生机(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谁言争战地,春色渺难寻。小草生沙袋,慈祥天地心①。按:①1938年。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耕牛虽异类,好逸与人同。愿得星期日,闲眠杨柳风。
《护生画集》第三集诗 其五(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闲看蜗牛走,亲为筑坦途。此君家累重,莫教步崎岖。
《护生画集》第五集诗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日长耕作罢,閒步晚风前①。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鲜②。
按:①一作晚凉天。②缘缘堂主人诗辛丑1961年暮春。
七言绝句
辞缘缘堂二首(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秀水名山入画图,兰堂芝阁尽虚无。十年一觉杭州梦,剩有冰心在玉壶。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江南春尽日西斜,血雨腥风卷落花。我有馨香携满袖,将求麟凤向天涯①。按:①1939年。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一 蜀道(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
友人赠红豆作诗答之二首(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相思诗句久慵拈,异样猩红到指尖。却羡多情俞处士①,常将红豆作灵签。
注:①俞处士,即赠红豆之友人,名俞友清,有“红豆诗人”之雅称。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多感多情总是痴,中年未过鬃成丝。明朝又是孤舟别,遍地干戈一画师①。按:①1945年。
蜀游途中得双红豆寄赠宗禹(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注:宗禹,指夏宗禹,又名夏景凡,系作者之晚辈好友。相隔云山相见难,寄将红豆报平安。愿君不识相思苦,常作玲珑骰子看①。按:①乙酉1945年六月子恺于隆昌。
戏和马公愚梅花诗四首(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当年曾住水西涯,门对孤山处士家。常怪阳春飞白雪,原来点点是梅花。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孤芳最早发湖涯,不与群芳共一家。待得湖浜花如锦,枝头不复有梅花。
其三(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孤山香雪隔天涯,梦里清姿到我家。四马路旁无寸土,更从何处觅梅花。
其四(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年来学习为生涯,不作诗家或画家。今日无端诗兴发,也来步韵咏梅花。
代自序五首选二(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阅尽沧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几千般。有时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数笔传。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也学欧风不喜专,偏怜象管与蛮笺。漫言此是新风格,尝试成功自古难。
壬寅小春于上海日月楼 题《周末报》创刊十五周年画(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五良宵月满廊,清辉皎洁出东方。问渠哪得明如许,只为遥承旭日光。
《护生画集》第五集诗 其一(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序:《护生画集》共六集,第五集系新加坡薝葡院1965年9月出版,其配画诗中,有44首为丰子恺所作。所用笔名,大多是作者六十年代初期翻译、1982年——1983年出版的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名。今选录七首。仙家住处绝尘寰,也厌人间杀业添。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①。按:①玉鬘诗。
送广洽上人(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序:乙巳(1965年)深秋上人自星洲返国共扫弘一大师塔墓临别赋赠。
河渠握别隔天涯,落月停云殢酒怀。塔影山光长不改,孤云野鹤约重来。
古风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 其三(近现代·丰子恺)翩翩双飞鸟,作室高树巅。我欲劝此鸟,迁居南窗前。鸟说迁不得,近人心未安。若迁窗前住,为恐人摧残。我闻此鸟语,羞惭不可言。誓从今日后,普结众生缘。注:《护生画集》共六集,第二集系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1月出版,其配画诗词中,有32首为丰子恺所作,署名大多用笔名,今选三首。
癸未蜀游杂诗四首 其二 寄长女陈宝(近现代·丰子恺)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和光同德性,纯洁像心田。廿载甘藜藿,长年共患难。侪辈皆似尔,不用学陶潜①。按:①陶潜有《责子》诗。
《护生画集》第三集诗(近现代·丰子恺)
序:《护生画集》共六集,第三集系上海大法轮书局1950年2月出版,其配画诗中,有22首为丰子恺所作。署名均用“缘缘堂主”。今选录五首。邻家有老妪,孓燃一孤身。谁为慰孤寂,一匹白鼻豚。夜宿妪床下,昼眠妪脚根。晴日访友去,蹒跚到前村。老妪一声哨,踊跃返柴门。会意远胜狗,解语近似人。有时坐妪膝,如祖抱幼孙。哈哈复哮哮,宛如叙天伦。秋旱直到冬,是年逢岁凶。老妪生计拙,箪飘屡屡空。地主索租税,一刻缓不容。老妪无奈何,卖豚与富翁。富翁来牵豚,豚匿破笥中。老妪仰天哭,涕泪流满胸。邻人皆心酸,富翁耳若聋。麻绳索豚颈,牵之过桥东。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押尤韵
与客泛轻舟,容与在中流。一鲤跃出水,向客怀中投。客心甚惊异,我知鲤所求。我作护生画,尚未将汝收。今当多绘写,劝人勿垂钩。客喜纵鲤鱼,好去莫回头。
其三(近现代·丰子恺)我欲护生物,生物相残杀。檐角有蜘蛛,设网啖蝴蝶。蝴蝶应解放,蜘虫不处罚。非为有偏心,即此是仁术。以怨报怨者,相报何时歇。怨恨如连锁,宜解不宜结。
其四(近现代·丰子恺)昼长人寂寂,蜜蜂入我室。飞上小明窗,欲向此中出。窗上有玻璃,蜜蜂苦未识。奋翅向前冲,脑伤身陨越。眼见窗外花,其中多香蜜。可怜钻营久,到处都碰壁。愚哉小蜜蜂,此路不可通。汝欲游庭院,请走此门中。蜜蜂不解语,管自向前冲。幸有春风来,引导出房笼。
附同题其它作品:
其五(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闲看蜗牛走,亲为筑坦途。此君家累重,莫教步崎岖。
和王守仁忘归岩诗(近现代·丰子恺)
押皓韵
序:忘归岩在江西赣州,附王守仁原诗如下: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风扫。石屋何轩敞,坐憩①心情好。雕像满四壁,如入群仙岛。身在忘归岩,谁肯归去早? 仰卧石床上,碧天净如扫②。
按:①坐憩,又作:息足。②1961年。
《护生画集》第五集诗 其三(近现代·丰子恺)群蚁运粮食,驿路多缭绕。行行重行行,历尽崎岖道。渐近蚁穴边,有人来打扫。扫入畚箕内,携向桶中倒。群蚁命如何,下文无人晓①。按:①冷泉诗。
其四(近现代·丰子恺)一猫生二子,相貌都很好。儿童放学归,大家争来抱。母猫紧紧跟,口中咪咪叫。好似声声说:还我小宝宝①。按:①小君诗。
其五(近现代·丰子恺)笼中畜大鱼,浸在河岸边。河流深且广,活水来源源。专待嘉宾至,烹鱼荐时鲜。此鱼似死囚,刑期尚未宣。亲友来探牢,再见恐无缘①。按:①夕雾诗。
其六(近现代·丰子恺)蝙蝠栖古屋,蛰伏过三冬。春夏乘夜出,翩翩飞碧空。不食人间粟,为人除害虫。人人应爱惜,此蝠与福同①。按:①藤壶诗。
其七(近现代·丰子恺)放学归来早,慈母相见欢。替儿挂书包,劝儿吃糕团。忽见书包上,有蚁正盘旋。皇皇如丧家,急急如求援。此蚁家何在?家在课桌边。偶然出门游,爬上书包缘。被我带著走,道边几万千。我已安抵家,此蚁还家难。蚁亦有慈母,正在望儿还。不见儿归来,望眼将欲穿。念此心不安,糕团难下咽。连忙用纸匣,请蚁居其间。持匣返学校,送蚁还家园①。按:①小君诗。附同题其它作品: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日长耕作罢,閒步晚风前①。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鲜②。按:①一作晚凉天。②缘缘堂主人诗辛丑1961年暮春。
其一(近现代·丰子恺)
七言绝句
序:《护生画集》共六集,第五集系新加坡薝葡院1965年9月出版,其配画诗中,有44首为丰子恺所作。所用笔名,大多是作者六十年代初期翻译、1982年——1983年出版的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名。今选录七首。仙家住处绝尘寰,也厌人间杀业添。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①。按:①玉鬘诗。
词
春宵曲(近现代·丰子恺)
押真韵
花老无风落,阴浓过雨新。故园春色半成尘。正是绿肥红瘦最伤神。
浪淘沙(近现代·丰子恺)
百卉竞春阳,九十韶光。少年裘马自疏狂。记得小桥垂柳外,红雨沾裳。
溪水碧汤汤,越女吴艭。谁家女伴斗新妆。陌上花开归缓缓,风递衣香。
朝中措(近现代·丰子恺)
押先韵
一湾碧水小窗前,景色似当年。旧种庭前桃李,春来齐斗芳妍。
如今犹忆,儿时旧学,风雨残编。往事莫须重间,年华一去悠然。
满宫花(近现代·丰子恺)
荻花洲,斜阳道。一片凄凉秋早。异乡风物故乡心,镇日频相萦绕。
桐落叶,杨枝袅。做弄闲愁闲恼。秋来春去怅浮生,如此年华易老。
减兰(近现代·丰子恺)
他乡作客,每到春来愁如织。怕上层楼,柳暗花明处处愁。伤心春色,独自垂帘长寂寂。多事黄莺,百啭高枝梦不成。
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近现代·丰子恺)
押尤韵
题注:约1938年3月。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黄发垂髫,飘零常①在中流。
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杨时拂行舟。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
而今虽报空前②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③。
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
注:①常,又作:尚。②空前,又作:空军。③应闻鬼哭啾啾,应,又作:但。此句又作:但闻蝶泣花愁;或作:但闻蝶惨花愁。
望江南六首选四(近现代·丰子恺)
题注:1938年8月21日
逃难也,逃到桂江西。独秀峰前谈艺术,七星岩下躲飞机,何日更东归。注:在桂林也。
其二(近现代·丰子恺)
押东韵
闻警报,逃到酒楼中。击落敌机三十架,花雕美酒饮千盅,谈话有威风。注:在汉口也。
其三(近现代·丰子恺)
押尤韵
空袭也①,炸弹向谁投?怀里娇儿犹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相和流。
其四(近现代·丰子恺)
防空也,日夜暗②惊魂。明月清风③非美景,倾盆大雨是良辰,苦煞战时民。
注:①空袭也,又作:飞机也。②暗,又作:动。③明月清风,又作月白风清。
菩萨蛮 赣州(近现代·丰子恺)
郁孤台上秋风袅,虔州圣地双江抱。草木尽生光,山川万里香。
崆峒眉样秀,章贡眼波溜。沃野绿无边,穰穰大有年。
四言诗
《护生画集》第二集诗 其一(近现代·丰子恺)蚂蚁运粮,群策群力。陟彼高冈,攀彼绝壁。屡仆屡起,志在必克。区区小虫,具此美德。
第二篇:诗词集
诗词集
1、说药
中医辩证寻症,摒除邪说杂药,运用西术西药,去病固本强身。
2、对子
小贪小占,买不起房子臵不起地,恶心一下丢不起的人,认真算不值当。
大贪大占,买进了房子臵进了地,费尽心血丢掉了小命,人算不如天算。横批:还是共同富裕好。
3、生日之念
渔乐(改为“适”)为上,将愉悦(适意)送给生命 顺时神游,把痛苦留归死亡 横批:品兑生活 20/2/02 注:见“渔乐为上”2004-5-7修改
4、题画
亦草亦兰,亦道亦禅;兰在草中,草亦为兰。2002年3月30日
5、题画
青缕墨淋漓,山石架最宜;静得花影俏,孤卓漏水潺。诗画吾不取,只求一时欢;风骚有草隶,千古待人禅。步宋.林逋-诗笔 2002年5月1日
6、题画(两首)
一、疏花凋零锈,风残叶纤黄;灵与清梦远,世间有草殇。
二、竹真入眼是精神,枝举叶掀减墨端。老意斫轮幻化出,妙手新技见天萱。
反黄庭坚墨竹题诗而作。
2002年6月23日
7、偶偈
凡人心悟得未得,世间事难易有难; 德罄林时隐时现,帚星斋缡情销魇。声色欲峰险豁深,死生情魄牵魂还; 叹寰宇阴晴圆缺,得今世乾坤有缘。02/07/04
8、七绝
给儒士 瀛政铁公毛生在,英雄志扫阴霾狂。孔孟叹无僻地力,暗炼补天立身长。注:
1、儒无开天辟地之魄力,但有救生灵涂炭之大志。因此不能开天,只好补天,作为士人也是了不得的品格。如无补天的机会,就只好入山林殉道了。
2、赢政—秦始皇,铁公-一代天骄铁木耳,毛生-毛泽东
2002年9月6日
9、感遇
阅尽人间千千总,名来利往实渐空。拚得一身灵与肉,为谁辛苦对谁忠? 9/14/02
10、冥冥中兮,谁主我命。我主、我命,同邀来议 9/10/98
11、天净沙 寻梦
绿草卧车层楼,空调电脑浆琼,科技疯牛共荣。恐怖云窿,失意人得意憃(chong)!注:在自然的意义上说任一个人都都有无数个得意之梦,但是哪怕是最得意之时的人都有无数不得意的事,而且在每一个人的年老病衰之时更是把所有的得意之心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从本质上说人是一种失意的动物。憃:憃拙(愚笨);憃昧(愚昧);憃冥(愚昧无知)10/15/2001
12、题画
草情花意人难弄,猿语人文草不通; 同在一片天穹下,相依共长各恋曩(nang)。9/22/02
13、七绝 说愁
花开花落花又开,愁来愁往愁又来; 人生一世宜开怀,无忧无怨喜终年。
元月/1997
14、捣练子 一得
风静静,水平平,秋月斜照影盈盈。不道一石凭天降,击碎琼汤惊梦人。
最可悲的是从美梦中惊醒过来的人,最幸福的是击碎美梦的人。被碎梦的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一样的道理。8/1/1997
15、七律
泽恩国小耀紫泽,一朝轮回三代兴。左军右政党国君,生死哀歌命中行。华锋懿指千秋业,暗涛涌出中州情。家语国是天下奇,尽显京侃四座惊。1995-2-15
16、天凉词
毒是一生,善是一生,混沌无开各显能; 寿是一命,夭是一命,地老山绝天不恁。10/7/02
17、沉浮思
成也败也都是戏,哭也笑也情难拗;
虫蟊贪欢一梦消,松榕静候千秋俏。02-12-7于厦门会议
18、对子三则
富方丈买私宅乘专车手机飞机云游四方新年还有新洞天; 穷和尚居无所行无车减员下岗后顾有忧跨年不知那是家。横批:此景不应长久。疾来了,强努来的; 病去了,束性得之。横批:耄耋思
疾来病去,借医道药石,尽随天使意然; 铭存利往,全孝敬诚悌,切莫沽名钓誉。横批:笃实一生
03-2-3
19、五十六有怀
人杰难悟身是客,名痴臆留万古封; 叶落谁怜荣枯却,堙灭灰飞时渐终!
《刘季平文集》出版,大家都在表达自己的心情。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千古不变之向往,他们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追思前人,我也不必苛求他人。但是我在56岁时的感念,却是如是。
03-2-20 20、题画
——睡中“觉” 峻骨形峭怪中魈,本色真身名渐憔; 风啼云卷千千变,世无常道得缘娇。03-5-1
21、有感
梦中忽享回旧乡,不愿沉溺名利厢; “非典”扬沙眯障眼,新宠不念旧规纲。
03-5-11
22、采桑子
戏画
青竹意欲上壁弓(注:“壁弓”形指轴画的挂线,意指画),墨也无烘,笔也无锋,自愧难得板桥功。戏把落红斫纸封,叶也葱茏,枝也峥嵘,写意真迹入画中。
5/31/03
23、采桑子
狗尾草
微风吹拂新草酷,嫩不忍蹰,绿的润目,草香四溢春自驻。狗尾频颌群芳妒,居高独鼯,四顾无黜,孓然孤傲秋不菹
6/19/03
24、玉楼春
台湾行
四日环岛匆匆行,东西南北雾中林。山海一色阡阡路,碎石泥沙势难停。枯木秀于层绿尖,雷雨风清瞬息变。时日短短人间事,莫戏花月春不现。2003-11-23 注:1坐车行路四日即环岛一周,台湾可谓小也!
2台湾东坡是大理石山,酥的;西坡是土石一震就塌,9.21大地震把台湾的山顶都震成了秃顶,树都震没了。
3、在台湾的山上突出于层绿的都是被雷击后兀立的枯枝,也是一奇观。
4、阡阡路指东台湾的环岛公路,双向单车道,车辆很少。据说车道窄是怕共军的进攻,以窄道拒之。
25、临江仙
台湾行路难
浅山水冷草欲兴,枯木秀于绿林。高风压雾雾不散。山中绕出,天日复重见。
大国遗孑复兴梦,风流可惜当年。凌乱杂陈史难全。土石成山,问能维几久?
2003-11-23
26、偶思
得兮靓神奇,失却不可惜; 灵动一瞬间,仙飘数百年。12/21/2003
27、七绝 正月丙辰日
信手拈出草数根,只叶片花巧营生。意蕴天成元造化,不废苍穹许一身。2004-2-7
28、七绝
十二生肖 兔鸡牛猪轮回过,龙狗马羊陬翩跹; 猴鼠虎蛇风水链,十二单支各品年。2004-2-15
29、七律
二〇〇四年二月二十日
夜半忽觉头旋沉,(05年我的生日前后几天,我的头又痛了几天,生
日一过,又好了。奇怪吗?05.2.22)恍如屈身出命门。
百日奔袭致洗礼,(随母腹在黄河大队转移,由江苏到山东)枪炮远声祝新魂。(1947.2.20在山东费县仲村出生)铁定一心求真路,五十七载命始成。茫然四野魄有舍,寻得自然梦归程。2/20/2004 30、采桑子——人生五风
之一 迎凤
——迎风相斗,其乐无穷 雨露云腾魄初成,春生夏长,物华渐实,欲求一片新天地。
迎风苦争从来急,斗地战天,万象更新,臆留芳名万古存。之二 浴风
——体浴风情,怡享天福
历经世间千般苦,意觅嘉华,难得仙芭,不期先机失烟潮。
浴风坐卸洗铅华,不争风月,不羡晚韶,自享天福静中好。之三 听风
——屋中听风,难耐寂寞
之四 看风
——窗外看风,花烛残年
蓝天映日白云飘,静坐窗前望树梢,枝叶摇曳如招手,心随意畅忆旧潮。(母亲95岁作2009年6月10日)
之五 无风
——床前无风,撒手人寰
2004-3-10
31、题画
鱼鸟游水天,草木聚山野,自有清香种,不为人间愁。2004-3-13
32、寸草笑拈入画中,巨匠无奈叹不如。2004-5-7
33、五七绝
五绝
峰峻天必摧,树高雷击烧; 人间尽窈窕,拼得面渐憔。
七绝
扬名千载空悠悠,粪土当年万户侯; 我在我识享风流,人去屋空谁识侬? 2004-05-23
34、题画
风吹西冷一枝寒,笑臵秋容画里观。白石老叟傲骨在,临帖重作亦显才。2004-9-26
35、绝句 水字
书法无须纸上功,水笔逍遥味自中; 湿印彰显笔力在,干后何必有遗风。2004年10月5日国庆节
36、绝句 天机
新政立势急生火,变制有序渐升温。松松紧紧周旋变,出出进进见新鲜。
读有关毛泽东革命生涯的谋略有感。
2004年11月10日
37、绝句
听李敖说书有感
成名不求篇目多,字酌句斟百年何? 阴山敕勒贰七字,胜过李敖乱絮叨。2004年11月13日
38、乙酉年
乙酉知年,鸡鸣狗到; 西田李路,殊途有归? 2005年2月9日
39、无题
时时日日不同年,岁岁年年日不同; 莫道时过境已迁,春枝竞发日又鲜。2005年2月16日 40、立命
快心事过必为殃,祸患犹为救命汤; 百味杂陈同一体,生存之道方显长。2005-5-21
41、夜半偶得
惊回千里梦,夜半“枪”数声。尘世噪起处,魔道又几争。疑踪不须觅,无息自安生。
注:梦中忽被极似枪声的动静搞醒,不象鞭炮(实为鞭梢)。但响了几声后就没有了动静,于是浮想连翩,想到尘世间的魔道相争,想到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凡夫庶子不可能知道结果的猜想,自然只好“无息自安生”了。2013-4-13
42、题照
闹市街头树数尊,枝盛风高惹人偾。刀锛斧斫狂裁剪,树傲人伦绝处生。
注:在三里河路的街头花园中,看到几棵槐树被人狂斩,只剩了一些粗大的树干。但是,树不死,新芽又从绝处生出来了。2013年4月13日
43、读诗有感
诗词满载千年事,百年兴衰睹一篇;
读出世间人情链,定后不必枉磋切。2006年1月3日
44、狗年
狗蓄人势,年有俱兴; 常思虞度,明鉴亥猪。2006年1月3日
45、猪年
六十轮回落拓成,乾坤演绎率性魂。抱残守缺炼此生,风影无言竟有痕。2006年12月31日
46、无题 彪风突骤起,“珍玩”已毁遗。原为贫贱来,今又从滋去。自矜“不可惜”,离却亦伤泣。盛衰任沉浮,旧事堪谁呓? 2007年1月20日
47、题照
雨水时分湿气升,姊妹同行品梅珍。儿孙有孝传承继,耄耋老人享天伦。
2007年2月21日
48、题画
双枝桃灼不老天,跃然纸上已无鲜。
搜遍春奇觅青影,禅语空花妄度年。2007年2月24日
49、夜半胃疼有诗一首
肚小乾坤大,气动风雷激;(胃气一动肠鸣如雷)意识纷争起,(意念和识见)
苦乐一念生。(由于一念之差就会带来苦乐两种体验)2007-11-12 50、新年戏赠黎鸣先生:
煮“儒”燃“道”萁,“儒”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原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08-1-6
51、人间事
阅尽人间悲情事,堪比草木逢天夭; 生命轮回无大限,今作草根明变妖。
2008-1-8
52、鼠年
民生立势真峻峭,衣食电煤怎堪扰;
一朝鼠出玄机动,千崩万倾生无了。(汶川地震了,当时从那里出来的灵感,居然预演了一场大地震。)
2008年2月1日
53、酒泉子
——纪念下乡插队四十周年
日月匆匆,秋风悄然瑟瑟。
抬眼望树叶已疏,暑湿除。
四十载重筑家国,土知青嬗化博翁。
述我识,自笃定。
任逍遥。题记:1968年9月2日随着北京知青专列的启动,本人踏上了奔赴内蒙古插队的历程。二十年以后的同一天我又从内蒙古的公安机关开出了回迁北京的户口迁移证。时至今日又是二十年过去,青春的“暑湿”已然消退,退休在家的老知青回望四十年历程感慨良多,但是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青春无悔意,人间任逍遥。
2008年8月15日(9月2日发)
54、随想
雾里看花本有花,水中望月虚对月。那得人生问苍天,南华有经度短长。2008-9-2655、2009年题记
九天九力觅母定[注],万变不变我自擎。
素习吉行寻常日,任尔风尘雨雪晴。
[注] 九力:粒子力、原子力、分子力、万有引力、电力、磁力、风力、水力、生命力等。“觅母”(meme)英R.道金斯称之为:人类文化的新复制基因。
2009年1月4日
56、评论船古佬的谈虚情假义如何识博文
过来人走过来路,各人各品个中味; 人生有道不怨天,自有天路在眼前。
2009-02-20 20:07:08)
57、禅“思”
人情世故,尽入话题。溯流而行,追根思源。文武科技,各取所需。语短言长,辨头明绪。以理服人,老少无欺。历史唯存,明来示未。2009年5月20日
58、禅“欲”
有欲则用,用亦不忌。用亦有尽,欲尽则刚。刚亦不见,见亦不思。思亦不妒,妒亦不谤。无谤则空,空归于寂。寂近于道,无声无迹。2009年5月25日
59、
第三篇:丰子恺经典语录
豐子愷經典語錄,句句金玉良言!
1、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養;有捨有得,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持。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3、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4、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
5、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淨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6、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
7、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8、有人幫你,是你的幸撸粺o人幫你,是公正的命摺沒有人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為自己負責。
9、有些動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狸;有些動物主要是肉值錢,譬如牛;有些動物主要是骨頭值錢,譬如人。
10、虛心的人用文憑來鞭策自己,心虛的人用文憑來炫耀自己。
11、哭的時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時候用全力去笑,一切遊戲都甩全力去幹。
12、你住幾層樓?——“人生有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層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
李叔同的文化结构与文化人格 赵大民
一个人生时能虑及死,这并不足奇。但在死后犹能凭借生前的超常智慧给世人留下许多思索和盲点,扑朔迷离,如真如幻,这就非哲人所不能为了。
李叔同1918年以盛年出家,当时曾震惊整个知识界,也给后世留下一个谜。24年后,距他63岁生日还差10天的时候,功德圆满,安祥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时间是1942年10月13日。临终前写“悲欣交集”四字,以为绝笔。且预作遗书、遗偈数通,于弥留之际分发示友。其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其生其死,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评出韵味的时候,便卸妆收场了。
一个人生时能虑及死,这并不足奇。但在死后犹能凭借生前的超常智慧给世人留下许多思索和盲点,扑朔迷离,如真如幻,这就非哲人所不能为了。弘一法师终其一生,凡在俗39年,在佛24年,活得虽非轰轰烈烈但却光明磊落,潇洒飘逸。一生充满离奇,一生行谊便是一本没有写完的哲学。正如他的好友夏尊在《弘一大师永怀录》的序言中所概括的那样:“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家,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其行迹如真而幻,不可捉摸,殆所谓游戏人间,为一大事因缘而出世者耶?”这便是当时知识界对李叔同——弘一大师的看法。这里有崇敬,有叹惋,有困惑,有猜测,甚至有误解,有演绎,有讹传„„有的以管窥豹,试图通过李叔同某一时期的言行,形而上地诠释其一生行止,不免得出许多荒唐的结论。就以他的出家而言,他从赫赫朱门到寂寂佛门,从翩翩浊世佳公子到戒律精严的苦行僧,所谓“朱门年少空门老”,这种巨大的生命跨越,超常的生活反差,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引发了种种说法:什么家庭影响说,理想破灭说,经济破产说,性格变态说„„等等。这些说法大都以某一事实(或现象)为依据,加以逻辑推理,想象大于求证,看似有一定道理,往往以偏盖全,似是而非,攻其一端,不及其余。甚至诸说互相抵牾,互相驳诘,夏虫语冰,终不能自圆其说。
综观李叔同的一生,虽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遍走天涯”,但他走来走去也没有走出文化天地。他始终是一个文化人。就是出了家以后也还是一位文化和尚(见黄福海《弘一法师与我》)。他用文人的才情与习性接会前人,啸傲当世。如果我们抛开他的一些烦琐身世,着重从文化传统和文化站位上来理解他的出家,是否更接近客观实际呢?
李叔同的文化知识结构,大抵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儒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二是新学、或称民主文化。三是洋文化。
从我接触的史料来看,李叔同的文化知识结构,大抵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儒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包括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金石书画,乃至八股文的范文。《格言联璧》、《古文观止》、“四子书”等。这是他十八岁以前所学,是他文化结构中最基本的东西。这一时期他还受教于赵幼梅、唐静岩等津门耆宿,与严修、周啸麟、王仁安、王吟笙等有文字交往,这些都深刻地奠定了他的传统文化的根基。二是新学、或称民主文化。包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严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柳亚子、严复等人的社会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是他到上海以后在城南文社,特别是进入南洋公学时所受到的教养,后来影响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三是洋文化。这部分主要指他留学时期通过日本所接触的西方文化。这里包括西方美术(塞尚等人的画风),西方音乐(合声配器以及移植奥尔德等人的乐曲)、西方戏剧(研读原文莎士比亚剧作,演出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这诸种文化麇集一身,互相渗透、侵寻、碰撞,构成他文化结构的兼容性和复杂性。这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他一开始就不像梁启超、蔡元培那样对文化建设有什么宏图大略,他更多的是注重文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关怀。所谓“以美淑世”、“以善达人”,实质上就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他在引进西方艺术(音、美、戏)上开一代风气之先,但他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他对它们热衷留恋,一往情深,构成他文化思想的主干。即使从日本留学归来,在艺术教学上尝试了许多超前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画人体模特儿),但他在学生中的印象,仍然是一个传统文人的形象。他“穿一身布衣:灰色云章布袍子,黑布马褂,然而因他是美术家,衣服的形式很称身,色彩很调和,所以虽然布衣草裳,还是风度翩然。”(见丰子恺:《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一个人的风度,就是他的精神世界的外延,李叔同以才情入世,以诗文会友,以真知育人,在天津在上海在杭州始终如一,这是他的文化学养最完满的体现。
文化铸造了他的人格,而成熟的人格又推进了他对深层文化底蕴的探求。他从儒到士到佛,在心路历程上始终伴随着传统文化的轨迹。他多才多艺,和蔼慈悲,克己谦恭,庄严肃穆,整洁宁静。他中年以后顿悟前非,处处避世绝俗,又无处不近乎人情。他对美术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的培养和造就,为师为友,都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典范。由于他性格内向,过分追求自我完善,所以在他生存的那个时代,自然不为世俗所见容。他的大彻大悟,就意味着对人生的大弃大毁,他在虎跑寺一绝红尘,恰如广陵绝响,充满了人世沧桑的悲凉韵味。
他说禅时往往借助艺术的手段把禅境延伸到艺境,使听者感到既生动又容易理解;说艺术时又借禅的玄机妙理把艺境提高到佛境。两只话筒对接,传出的是同一个旋律,同一个宗旨。
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人,一切嘉言懿行都出自他的善良的本性。我曾经注意他晚年讲经和开示佛徒的讲稿,这些,同他当年的讲课一脉相承。尽管所讲内容和对象不同,但他作为一位宣讲者,要把自己的知识和义理传授给世人,在这一点上佛堂和课堂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有两个现成的例子。一是法师的书法弟子黄福海,他在《弘一法师与我》一文中,记述1939年冬与弘一法师在泉州承天寺的一次谈话,其中一段说:“我曾这样大胆地问法师:‘您虽是出了家不愿再谈艺术,但在我心目中老是认定法师是一位艺术家。„„我始终从艺术观点来瞻仰法师。法师在所著《佛法十疑略释》一书中,论佛法非迷信、非宗教、非哲学等等,独未说到佛法非艺术。我可不可以这么说:佛门中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呢?’法师点点头说:‘各人的观点不同,也可以这么说。’”这段谈话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师已然默认了佛家生活与艺术生活的关系。二是法师晚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给学徒作开示,在讲到书法艺术时,他说:“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要从佛法中得来,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所以诸位学佛法有一分地深入,那么字也就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地去学佛法,写字也可以有十分的进步”.这里他干脆把书法与佛法、学书与学佛完全看作一回事了。难怪当时的人们总是带着三分佛陀七分艺术的眼光去看他。他说禅时往往借助艺术的手段把禅境延伸到艺境,使听者感到既生动又容易理解;说艺术时又借禅的玄机妙理把艺境提高到佛境。综观李叔同的一生,似乎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之音,向世人召唤救世之道。两只话筒对接,传出的是同一个旋律,同一个宗旨。
从李叔同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发现世上的文人与艺术家,是最容易与佛法接近的,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因为这两种人都富于智慧和感情。富于智慧便容易参透人生、了事如幻;富于感情便容易体物多变、悟世无常。所以编《文选》的昭明太子精通佛法;作《文心雕龙》的刘勰,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善书的王右军,善画的顾恺之,擅诗的贾岛,工诗擅词的苏轼„„都与佛学有很深的渊源。以此看李叔同的出家,似乎也不难找到一条必然而不期然的轨迹。一个人在个人奋斗的鼎盛期突然收下风帆,或许更能体现他的生命的辉煌。
生活感悟
当你觉得纯净时,其他别的事情会立刻对你打开其可能性,因为每一件事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生活,总是要从最初开始。
教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笑了。半个小时后,教授又把这个笑话讲了一遍,只有一半人略带笑容。当教授第三次讲这个笑话时,没有人再笑了。最后,教授说:是啊,既然你们从不因为同一个笑话一次又一次的感到快乐,为何总因为同一个理由持续悲伤呢?
有些人认为,世界上一切舒适富贵的东西像豪华住宅、漂亮衣服以及旅行娱乐等都不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认为幸福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另一个阶层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劣等阶层,属于没有希望的阶层。试问,一个从骨子里植入了自卑念头的人,他还能获得美好的生活吗?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们常常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其实,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下来,静观自在。
恐惧常常磨灭了人的锐气,它巨大的力量往往能使生命的源泉干涸。假如你的心为恐惧所占据,那么你做任何事都难以成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仰能够医治人的懦弱,改善人的习惯和品性。
生活总试图把我们埋了,却不知道我们其实是种子。
帝国首富给儿子的叮咛:如果精神破产,你就会输掉一切(深度好文!)
本文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
亲爱的约翰:
你近来的情绪过于低落,这种表现让我感到非常难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还在为那笔让你赔进一百万美元的投资而感到耻辱和羞耻。因此终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其实,这大可不必,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失败更不会在你的脑门上贴上无能者的标签。
乐观起来,我的儿子。你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自始至终地保持顺利;相反,却要时刻与失败比邻而居。也许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无奈的失败,追求卓越才变得魅力十足。人们对成功竞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但即便如此,失败还是无可避免的。
我们的命运也是如此,只是与有些人不同,我把失败当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
在我雄心勃勃进入商界,跪下来诚心祈求上帝保佑我们的新公司一路顺风之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了我们。当时我们签订了一笔合同。要购进一大批豆子,本来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来访”的霜冻击碎了我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这注定是一笔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丧,更不能沉浸在失败的痛苦当中,否则,我就会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远。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一直维持现状,如果静止不动,就是退步,但要前进,必须乐于作决定和冒险。那笔生意失败之后,我再次向我的父亲借债,尽管我很不情愿这么做。而且,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我告诉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我们必须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广告让我们的潜在客户知道,我们能够提供大笔的预付款,并能提前供应大量的农产品。
结果让人非常满意,胆识加勤奋拯救了我们,那一年我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影响,反而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人人都厌恶失败,然而,一旦未把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这预示着你可能会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
儿子,机会是稀少的东西,人们因机会而发迹、富有,看看那些穷人你就知道,他们不是无能的蠢材,他们也不是不努力,他们是苦于没有机会。你需要知道,我们生活在肉弱强食的丛林之中,在这里你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掉,逃避风险几乎就是放弃成功;而如果你利用了机会,那别人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了,这样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所以,我的儿子,为了避免丧失机会、保住竞争的资格,我们为失败与挫折买单是值得的!
失败是迈向更高地位的开始,我可以说,我今天的地位,是踏着失败的螺旋阶梯升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我的座右铭是:人始终要保持活力,保持坚强,不论遭遇怎样的失败与挫折,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非常明白,做什么事情才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什么东西值得自己为之效命。根本的期望,就像清洁工用手中的扫把,扫尽成功路上所有的垃圾。儿子,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里?只要你不丢掉它,成功必将到来。
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只会看到苦难。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当然,失败有它的杀伤力,它会打击人的意志力,使人变得萎靡。但最重要的是你对待失败的态度。天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在用电灯照亮摩根先生的办公室前,共做了一万多次试验,在他那里,失败是成功的试验田。
10年前,《纽约太阳报》一位年轻记者对爱迪生进行了一次采访,那位少不经事的年轻记者问道:“爱迪生先生,您目前的发明曾经失败过一万次,您对这些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对失败一词很不受用,他以长者的口吻对那位记者说:“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远如此巨大。
儿子,如果你宣布精神破产,你就会输掉一切。你需要知道,人的事业就如同浪潮,如果你踩到浪头,功名随之而来;而一旦错失,则终其一生都将受困于浅滩与悲哀。失败是一种学习经历,你可让它变成墓碑,也可以让它变成垫脚石。
没有挑战就没有成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停下脚步,战胜自己,你就是最大的胜者!
我对你很有信心。
爱你的父亲!
第四篇:丰子恺经典语录
丰子恺经典语录
丰子恺经典语录1
1.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返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4.“儿童对图画富有兴味,而拙于技术。因此儿童描绘物象,往往不真实,甚至错误。西方的教育论认为这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因该听他们按照本能而作画,不可加以干涉。这是错误的图画教育论……”——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5.被造物只要顺天而动,即见其真相,亦即见其固有的美。——汪曾祺《缘缘堂随笔》
6.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少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7.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8.美学上所谓“多样的统一”,就是说多样的事物,合于自然之律而作成统一,是美的状态。——汪曾祺《缘缘堂随笔》
9.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快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0.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1.自有生以来,这“人生”已被反覆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2.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3.无论何事都是大大小小,千千万万的“缘”所凑合而成,缺了一点就不行。世间的因缘何等奇妙不可思议!——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4.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5.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6.世间的人,本来都有像你那样的天真明净的生命,一入人世,便如入了乱梦,得了狂疾,颠倒迷离,直到困顿疲毙,始仓皇地逃回生命的故乡。——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7.在人们谈话议论的座中,与其听他们的言辞的意义,不如看他们的颜面的变化,兴味好得多,且在实际上,也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各人的心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8.然而回看人世,又觉得非常诧异: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反覆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19.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做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0.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1.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脸色上历历地披露着。——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2.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3.时间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汪曾祺《缘缘堂随笔》
24.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汪曾祺《缘缘堂随笔》
25.“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以为其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要努力做到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6.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7.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8.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烬,想在没有区别的微尘中认识各个字的死骸,找出那一点是春字的灰,那一点是蚕字的灰。又想像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仆人扫除出去,不知结果如何:倘然散入风中,不知它将分飞何处?春字的灰飞入谁家,蚕字的灰飞入谁家?。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将滋养那几株植物?。都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问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9.“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0.我们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我们有梦中的假我,又有本来的“真我”。——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1.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2.“人生如梦”,这话是古人所早已道破的,又是一切人所痛感而承认的。那末我们的人生,都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3.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同感。——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4.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明明在谆谆地陈理说义,劝谏君王,必称“臣虽下愚”。明明在自陈心得、辩论正义,或惩斥不良、训诫愚顽,表面上总自称“不佞”、“不慧”或“愚”。——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5.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发见自己,故必推广其同情心,普及于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6.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7.宇宙间人的生灭,犹如大海中的波涛的起伏。大波小波,无非海的变幻,无不归元于海,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显示。——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8.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39.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40.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作“人生”。——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41.原来这个我,早已不是真的我了。人类所造作的世间的种种现象,迷塞了我的心眼,隐蔽了我的本性,使我对于扰攘奔逐的地球上的生活,渐渐习惯,视为人生的当然而恬不为怪。——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42.一霎时,她挤在那天桥的熙攘的人潮当中,连影子也看不见了。——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43.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经典语录2
1、毕沙罗怀着“朴素而柔和的感性,静静地沉浸在田园生活的情调中”《如何看懂印象派》
2、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无愧于天,无愧于地。这样,人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3、但芋艿,萝卜中所含的人生的滋味,也许比油画中更为丰富,让它尝尝罢。
4、反之,艺术注重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欢喜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赞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生活》
5、梵高的交游中,友谊特别深切的有两人,即贝尔纳与高更。高更比他年长五岁,贝尔纳比他年轻十四五岁。《梵高生活》
6、花好花朝日,月圆月半天。鸳鸯三日后,浑不羡神仙。《给我的孩子们》
7、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豁然开朗》
8、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9、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谈自己的画》
10、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成长,处处可成长。你若感恩,时时能感恩。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世界。《豁然开朗》
11、人们谈话的时候,往往言来语去,顾虑周至,防卫严密,用意深刻,同下棋一样。我觉得太紧张,太可怕了,只得默默不语。《静观人生》
12、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钱钟书对应: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13、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
14、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给我的孩子们》
15、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看见那光一跳一跳的沉下去,非常细微,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竹影》
16、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缘缘堂随笔》
17、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子女》
18、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19、夜本来是一日的最深沉的,最幽邃的一部分,就是一日的神秘的时间,又可说是人的退省时间。《青年与自然》
20、在流亡之中,虽然失去了熟悉的家园,但无论去到哪里,他都能找到心灵的家园。
丰子恺经典语录3
1.拿科学来批评解决人生一切事物,究竟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的分析、观察的态度,把以前的因袭、迷信、美丽的梦,一切打破,而人生世界的现实完全暴露,结果在人心中引起了一种危惧、悲哀、不安定的状态。即应用科学的态度于人生一切事物上,结果造成了“定命论”、“决定论”,否定自由意志,一切唯物。这就惹起现代人的厌世观与破坏的思想,于是一切都不安定,一切都动摇起来,混乱起来。——丰子恺《美术夜谭》
2.所谓美的态度,即在对象中发现生命的态度。——丰子恺《美术夜谭》
3.大人与小孩,分居两大不同的世界。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即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对一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的观看。绝缘的眼,能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可以发现奇妙的比拟。这态度,就是小孩子的态度。——丰子恺《美术夜谭》
4.既已无我,哪里还会想起一切世间的关系呢?——丰子恺《美术夜谭》
5.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丰子恺《美术夜谭》
6.我们在世间,倘若只用理智的因果的头脑,所见的只是万人在争斗倾轧,何等悲惨的世界!日落、月上、春去、秋来,只是催人老死的消息;山高、水长,都是阻人交通的障碍物;鸟只是可供食料的动物;花只是结果的原因或植物的生殖器。——丰子恺《美术夜谭》
7.构图的要诀例如要画三个苹果把三个苹果当作三位好朋友看,设想它们是有知有情的三个人,欢聚于一室之中。如此,则随你调来调去,作种种布置,无往而不是艺术的构图。——丰子恺《美术夜谭》
8.宇宙万物各有其自己独立的意义,不是只为谁生。——丰子恺《美术夜谭》
9.画家对静物写生,对于该静物的看法与平常不同,不当它们是供人用的东西,而把它们看作独立自主的存在物。——丰子恺《美术夜谭》
10.米勒活的时候,世界上的人还不懂他的画。他死后30年,世界上的人都懂得了,可见他是“时代的先驱”。别的人都跟着时代走,米勒独自走在时代的前面。——丰子恺《美术夜谭》
11.要月亮出来,要花开,要鸟来,这都是我们这世界中所不能自由办到的事,然而婴孩认真的要求,要求不得,认真的哭。——丰子恺《美术夜谭》
第五篇:丰子恺《秋》
秋,在常人的眼中是收获的季节,然而丰子恺先生却从“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中悟出人生不过是甘苦愁欢生老病死的奇妙组合,不如超凡尘去真正领略秋天的神韵与人生的真谛;年仅30,本该是精力旺盛、辉煌灿烂的时候,然而在看破了红尘的先生的眼中,却只不过是秋风秋雨与满地黄叶的“秋”。
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春色。此时的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明媚春光。但是秋天毕竟还是要来的。正如人的一生,短暂的青春过去,便是漫漫的艰难跋涉。去除了对春的那份挚爱,先生感悟中领悟到了秋色大神韵。因为他已习惯于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因为他已体验到人生的进程不过如寒来暑往的四季交迭。所以,他的心境与秋意冥合,且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于春的狂喜与焦灼而对秋的淡漠与悲哀,此时他只感觉秋的可爱与融化其中的宁静,有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并常常在怒自觉中感悟到自己“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以至于“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对春天的蔑视:“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与到处争先恐后的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昧,不过于此了!”甚至觉得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与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也是可笑又可怜的。
当然,在对春的不满中也流露出丰子恺先生对扰扰攘攘纷纷争争的人生现实的不满。这不满,既是20年代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参与。佛家主张生死轮回、涅槃寂静,宣称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正像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不同一样,处于生灭变化的瞬时状态。因缘聚合,刹那生灭,何须争奇斗艳、尔虞我诈,何须留连忘返、沉醉方酣。所以,处于轮回中的人,其最后目的不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昂扬奋发的入世精神,而是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神秘的涅槃境界。这必然要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情感的纠缠。所以,先生冥合于秋意而鄙弃于春天的滋生繁衍便是这种佛像思想的反映。
对“秋”的感悟也让丰子恺先生体验到生的意义、死的价值。在这过程中,它让作者不仅消除了惜春伤春的热情,而且还使他在生荣死灭之间重新作了慎重的选择:“我觉得生荣死灭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这选择不免隐含着悲观的色彩,但却是彻悟人生的旷达之言。生与死、荣与辱、瞬时与永恒,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磨炼着人的毅志、胸境与处世态度。翩翩少年,由于意气风发,看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对世界的占有,所以对于死,怀着万分的恐惧。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不懂事的少年和死亡相隔得那么遥远”,所以“没有必要去惊醒他们人生的美梦”。然而,对那些预感到死的恐惧降临的忍耐来说,他们或者“求神拜佛,遍寻名山”,去找那羽化登仙的住所;或者“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怀着捞一把的心情来占有夕阳西下的道道余辉;但就不敢面对死才能正确的对待生。所以,当先生对于“死”有一种体感以后,他觉得生荣所联系的只是贪婪、愚昧与怯弱,而死灭才显得谦逊、悟达而伟大。
然而,丰子恺先生意识到死的自然性却并不因此激发起自己更多的入世激情,当然更不用说再茫然的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他只是在秋的感悟和死的钟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只不过是执着人生的具体内涵。他要平安的度送与超脱这烦恼的人生,在寂静无欲中走过这人生的里程。这情绪虽极为消沉,但这消沉又反映了一个佛门子弟对苦海人生的基本看法。但是在中国20年代末严酷的现实斗争面前,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也是一种幻想,何况先生并不是一个我佛慈悲的忠实信徒,他六根未断,凡心未却,仍然免不了对现实的关注。所以文章最后,当立秋的雷声夹着冰雹的秋雨扣打着他矛盾的心灵时,他也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自显示出自己的心境与中国激烈的现实生活的不协调。
总之,这篇散文虽题为《秋》,却是从秋天的感受入手,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风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一层的领悟,也折射出当时中国阶级搏斗的激烈现实,也反映了丰子恺皈依佛门的矛盾心理。尤其是作者拂去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更给人一份达观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