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常规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习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会听、看、想、说的习惯。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认真听“讲”的习惯。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认真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有很多,如,父母先示范读题方法,孩子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家长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
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由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家长应让孩子对一些判断、选择、改错等类型题进行训练,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误,要给予纠正。每当作业本、测验题发下来以后,都应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而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信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自信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能使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在平时学习中教师要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再让我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同时在学习中也要善于联想、想象,敢于假设,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这种思维习惯,从小掌握这种方法终身受益。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八 里 台 第 四 小 学
李 军 2012年5月10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年级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的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背一些要记的知识。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二、认真听讲、主动探究的习惯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会听、看、想、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独立作业习惯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形、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因此,平时应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告诉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他人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还应帮助学生养成下列作业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 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就会使 “了”和“3”相混,“等号”和“2”,“小数点”和“1”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了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千万不能让上行分母与下行分子相混,不能让竖式中上步结果的位与下步结果的位相混等。这样让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规范、清洁、工整,才能减少学生作业中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第三篇: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王 茜
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英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培养目标
(一)首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我要求三四年级初学英语的小学生经常看英语类的动画片。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重要的是语言环境,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因此,只有人为的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训练、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英语类的动画片既硬气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给他们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阶段,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三种听的习惯。
1.仔细听的习惯。
听的练习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做到开口前要先听;学习新课的过程不忘听;在巩固环节中适当听;课余时间经常听。
2.善于倾听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
3.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将听到的内容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而缺乏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对此,我们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让他们将听懂了、并理解了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并且将全文的要点通过这些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其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小学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所具有的天赋是成年人所不可比拟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 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并且做到音量适度、仪表大方。
1.教师应十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臵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赞赏。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三)再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训练中,必须要把好语音关,严格要求,适度纠音,持之以恒,切实打好语音、语调基础。英语朗读要有正确的读音跟语调,必须靠多读多练。即要求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养成正确理解、准确模仿、深刻体会、主动表达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听录音跟读的良好习惯。
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小学生模仿力强,如果他们能坚持跟录音朗读,并自觉地将自己的读音与标准规范的音调进行对比,纠正自己音调上的错误,那么这将为他们打好语音、语调的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良好习惯。
为了不致于学成“哑巴外语”和“聋子外语”,需要读出声来。其实,朗读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朗读能够加强记忆。先可以大声朗读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水平稍有提高后可以朗读报并巩固。
3.培养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的良好朗读习惯。
受儿童年龄特征的限制,小学生的朗读往往随心所欲,不注重意群,甚至读破句。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新授朗读句子时,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技法的指导,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4.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良好习惯。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如果学生仅仅会说书本上的几个句子,一旦情境发生改变,学生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平时应加强培养小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的习惯。从最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开始,逐渐过渡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
(四)最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
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每一种文字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即“正字法”),英语也是如此。在入门阶段,书写教学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的能力,能用书写体在三格本上熟练、清楚地书写,格式、大小写、连笔、标点正确。为了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教师必须注重规范书写,提高小学生英语书写素质。小学生书写英文,从字母到单词,最后到句子,教师不能掉以轻心,马虎对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下三个个方面:首先,教师自己的板书应该规范、标准。其次,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书写时间。最后,教师要注意及时纠错。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我们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使他们的英语成绩迅速提高。
第四篇: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
(一)学生应具备的听课习惯及其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的小动作较多。要想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光要求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精彩引入
一节课能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引入做得是否精
彩,如果只是平淡地说今天要学什么知识,绝不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能针对低年级学生还沉浸在童话世界里的特点,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
容,自编一段故事或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
2.巧用多媒体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当中。利用计算机可以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3.重视动手操作
钱学森教授认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在上课时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
4.设置游戏活动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
(二)学生应具备的书写习惯及其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书写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
握笔和坐姿是否正确,既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又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并随时提醒学生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成水平状态,两足着地。教师应特别注意课堂上学生这些方面的状态。
2.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善于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自然也会模仿老师的书写。教师不规范的书写会直接影响学生,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书写的态度和学习的态度。这要求在书写上,教师一定要先做示范,做表率,教会学生要一笔一划的书写,特
别是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
3.注重书写习惯培养中评价、激励的带动作用
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时,要注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写习惯的重要。如:可以让学生坚持写一日一句或写小日记,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手抄报等活动或比赛,由教师评出书写规范、漂亮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学生一定奖励,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学习,逐渐形成认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要持之以恒
任何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严格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学生的书写习惯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出,从而把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及时改正。
总之,只要教师在学生书写时从严要求,耐心指导,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们在书写习惯上会有很大变化,写出的字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学生应具备的作业习惯及其培养
1.细处着眼,明确要求
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铅笔、直尺等必要的工具。作业本封面上应写明所在的年级和班级、学生姓名、学科种类等,在一年级时,这些工作可由家长帮助完成,之后逐步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封面和封底都需保持清洁,最好包书壳。使学生可以从重视作业本进而重视作业的书写。每次作业开始都要标清页数及题号,每道习题要按课本顺序书写,以便学生在高年级更顺利地进行作业自查。另外,涂改是在很多学生中存在的一种不良习惯,遇到书写的错误,低年级用橡皮擦,到了高年级就改为修正液、纠正纸或是透明胶。有的孩子书写本身并不是太差,而是希望达到“完美",因此他们总是不停地边写边擦,越想写好越不如意。这种矛盾主要是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和手的模仿能力不协调时产生的。“擦拭症”带来的是学习效率的下降,是自信心的匮乏。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作业的涂改次数进行限定,入学之初可适当放宽,但当学
生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后就应当严格要求,使其从小养成思考细致、下笔准确的好习惯。
2.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树立榜样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精神集中、作业工整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根据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整洁程度、认真状况等,可采用打分或小图章进行鼓励。对学生作业每一点进步,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使他们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完成作业。
3.家长配合,帮管有方
(四)学生应具备的回答问题习惯及其培养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一年级的孩子,学生往往由于害怕出错而不敢发言。这就需要教师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有时也可以用煽动性的语言刺激学生的发言。如:“所有老师都说我们班学生是全年级最聪明的,为什么其他班还有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而我们班没有呢?谁敢试一试?相信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能答对!”在这样的刺激下,必然有愿意尝试的学生。
2.规范回答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上既要鼓励学生“说”,又要让学生做到“会说”,数学问题地回答,不能是乱无章、漫无目的的。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的条理,用规范简洁的语言陈述,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当然,在低年级中,完全达到老师的要求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指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
3.改“向师式”的发言方式为面向全体的发言方式。所谓“向师式”发言方式时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面对的对象只有老师一人,学生的答案是说给老师听的,甚至很多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只有老师能听到,这种方式常是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真正的课堂发言应当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并且学生之间应当产生思想交流,从而最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下学生发言时,应声音洪亮面向所有同学,并注重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包括眼神信息、体态语言的交流。发言的意见正确与否由同学判断,而不只是由教师判断或教师指定的学生判断,当学生发言精彩时,应当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对其表示赞赏。要实现这样发言方式,教师最好多站到学生中间去组织学生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尽量减少站在讲台进行那种居高临下的训导式讲课形式。
4.在培养发言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倾听学生对发言学生的尊重态度。告诉学生发言时既要积极踊跃,又要相互谦让。要使学生懂得,课堂上的交流发言就是一种学习,全班同学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因此,在发言时,平时发言多的同学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发言少的同学,让学生有耐心听完别人发言的习惯,做到尊重发言人。要有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如要插话要举手示意得到他人允许。教育学生不嘲笑他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出错时要给予理解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发言氛围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五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
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所说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一
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它将对于人生、事业、生活起着经常性、永久性的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养成一种好习惯。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年级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的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背一些要记的知识。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二、认真听讲、主动探究的习惯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会听、看、想、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独立作业习惯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形、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因此,平时应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告诉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他人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还应帮助学生养成下列作业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 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就会使 “了”和“3”相混,“等号”和“2”,“小数点”和“1”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了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千万不能让上行分母与下行分子相混,不能让竖式中上步结果的位与下步结果的位相混等。这样让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规范、清洁、工整,才能减少学生作业中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