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样例5)

时间:2019-05-14 20: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第一篇: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

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

2:[单选题]

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D:谱系分类 3:[单选题]

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 4:[单选题]

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

C:上下义关系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考答案:D 6:[多选题]

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 7:[多选题]

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

参考答案:ACD 8:[多选题]

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参考答案:BCE 9:[判断题]

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

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参考答案:错误

1:[判断题]

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

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

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 4:[多选题]

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 5:[多选题]

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

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7:[单选题]

4、”洋泾浜”()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8:[单选题]

3、“拖拉机”一词是()

A:意译词 9:[单选题]

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

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

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正确

2:[判断题]

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

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

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

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

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考答案:BDE 5:[多选题]

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考答案:AD 6:[单选题]

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7:[单选题]

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8:[单选题]

3、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

A:音位系统的演变 9:[单选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10:[单选题]

1、他的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他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就是著名的语言学家()

A:索绪尔 1:[判断题]

10、声音的高低完全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

9、汉语“应和”的”和”与“和浠泥”的”和”的语音区别主要在于音质方面。

参考答案:正确 3:[多选题]

8、()都具有全民性质。

A:句子的意义C:词汇D:词的意义E:变词规则 4:[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的音义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C: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能产性的特点 5:[多选题]

6、被动发音器官有()。

B:硬腭C:齿龈D:上齿 6:[单选题]

5、词在组合中的意义()。

B:是具体的、个别的

7:[单选题]

4、莎士比亚曾经借罗密欧的嘴说道:“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仍旧如此芬芳。”这句话()。

C:是正确的,反映了命名时约定俗成的道理 8:[单选题]

3、同音词指()

C: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9:[单选题]

2、汉语”舞台”一词在“历史舞台”中的词义是()C: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 10:[单选题]

1、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1:[判断题]

10、音位/ t t‘ n l /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

正确

2:[判断题]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参考答案:错误 3:[多选题]

8、下列事实中,()是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因素

A:年龄的差异C:行业的差异E:阶级的差异 4:[多选题]

7、一组同义词()

A:具有一致关系C:往往同中有异

5:[多选题]

6、属于意译词的是()

C:面包 电话D:银行 水泥 6:[单选题]

5、“与”和”以”在韵母上的区别是()。

A:唇形的圆与不圆

7:[单选题]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脱落 8:[单选题]

3、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

B:智力投资

9:[单选题]

2、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

B: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

1、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

B:词 1:[论述题] 解释题:

1、文字

2、词的本义

3、音位

4、音素

5、民族共同语

6、语言联盟

7、语法单位

8、单纯词

9、词的派生意义

10、社会方言

11、组合关系

12、语言的融合

13、区别特征

14、非音质音位

15、音位变体

16、语法范畴

17、语流音变

18、复辅音

19、词根语素20、复元音

21、语法意义

22、语素

23、语言的混合

24、地域方言

25、形态

解释题:

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3、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6、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

7、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8、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9、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10、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

11、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12、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13、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14、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15、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16、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

17、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8、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19、能够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20、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组合起来构成的音。

21、词的变化及词在组合中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

22、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3、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24、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25、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简答题:

1、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

2、从发音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决定于哪些要素?

3、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

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5、简述音位定义的三个要点。

6、阐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

7、词义的搭配要受哪些条件的制约?

8、简述语法范畴的特点。

9、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0、简述文字对语言的作用。

11、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12、”洋泾浜”有哪些特点?

13、举例说明文字的作用。

14、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结果

15、什么是语言的混合?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作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有异,同义词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2、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共鸣器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3、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4、(1)渐变性;(2)不平衡性。

5、(1)音位是能够区别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2)音位总是就一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3)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要注意与音素的区别)。

6、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7、(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词语的搭配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8、(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2)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3)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达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它和其他项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4)语法范畴是发展变化的。

9、(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有个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闭,而言语则相对开放。(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来源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须遵循语言规则。

10、(1)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文字有利于共同语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3)有时候文字要影响人们的读音。

11、(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12、(1)语音当地化;(2)词汇数量少;(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4)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5)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

13、首先,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其次,文字产生以后,还会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1)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文字有利于共同语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3)有时候文字要影响人们的读音。第三,文字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14、(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

15、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论述题:

1、试论语言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

2、试论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3、论词义组合(搭配)的条件。

4、试论民族共同语及其形成的条件。

5、试论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

论述题:

1、(1)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A.思维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①语言对思维有固定作用。②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B.语言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维内容的,因此,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一是伴随思维过程,二是表达思想成果。

(2)语言和思维是两种异质现象,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B.语言与思维的生理机制不完成等同;C.语言与思维的构成方式不同,构成形式亦非一一对应;D.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2、(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有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闭,而言语则相对开放。(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来源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须遵循语言规则。

3、(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3)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4)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5、(1)发音体的不同;(2)发音方法的不同;(3)共鸣体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第二篇:2018西南大学[0730]《土木工程概论》大作业答案

[0730]《土木工程概论》

1、在采用总分包方式时,与业主发生经济关系的有()

1.B.总包单位

2、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为其调整对象。

B.社会关系

3、衬砌渠床的作用是()

1.A.防止渗透

4、沉井基础是借助()克服井壁摩擦力下沉至设计标高的。

B.自身重力

5、铁路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大幅度提高列车的()

C.运行速度

6、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C.交通量

7、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

1.A.砖混结构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的是()

1.A.地基承载

9、从水泥浆体形成水泥石所经历的过程是()

B.凝结、硬化 10、1825年,法国的纳维建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

1.A.容许应力法

11、古埃及金字塔属于()1.A.砖石结构

12、下面属于建设民事法律的是()

1.A.建设合同法 2.D.建设企业法

13、共同完成招标投标经济活动的是()

1.C.招标单位 2.D.投标单位

14、“标”指发标单位标明项目的()

1.A.内容 2.B.条件 3.D.质量

15、工地上常用的对钢筋进行冷加工方法包括(1.A.冷拉 2.B.冷拔

16、确保浇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是(1.A.均匀性 2.C.振捣的密实性

17、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1.A.放坡))2.D.坑壁支护

18、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包括()

1.2.A.摩擦桩 B.端承桩

19、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有()

1.A.沉管法 2.B.顶管法 3.D.盾构法

20、桥梁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是()1.C.设计通航水位 2.D.设计通航净空高度

21、结构设计的基本目标包括(1.A.可靠性 2.B.适用性 3.D.经济性

22、框架结构的特点包括()

1.A.强度高 2.B.自重轻 3.C.整体性好 4.D.抗震性好

23、属于建筑基本构件的有())

1.A.板 2.B.柱 3.C.桩 4.D.梁

24、通过地基处理可改变软弱地基的()

1.A.剪切特性 2.B.压缩特性 3.C.透水特性 4.D.动力特性

25、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两类()

1.A.端承桩 2.B.摩擦桩 3.C.预制桩 4.D.浇注桩

26、浅基础按基础刚度的不同可分为()

1.A.刚性基础 2.B.柔性基础 3.C.扩展基础 4.D.拓展基础

27、高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需要对以下哪些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1.2.3.4.A.地基承载力 B.地层构造 C.环境问题 D.抗震设计

28、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

1.2.3.4.A.坑、槽探 B.钻探 C.遥感勘探 D.地球物理勘探

29、属于工程地质测绘方法的是()

1.2.3.4.A.像片成图法 B.航空摄影法 C.实地测绘法 D.遥感成像法

30、无机胶凝材料根据硬化条件分类包含()

1.2.3.4.A.气硬性 B.液硬性 C.水硬性 D.空硬性

31、料石按表面平整度的分类中包含有()

1.2.A.粗料石 B.细料石 3.C.精料石 4.D.毛料石

32、砂主要用于制备以下哪些材料()

1.A.砖 2.B.混凝土 3.C.砂浆 4.D.瓦

33、砖主要可用于以下那些结构中()

1.A.墙体 2.B.柱 3.C.梁 4.D.基础

34、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1.A.增强建设效果 2.B.减轻自重 3.C.承重 4.D.排泄洪水

35、土木工程包括()

1.A.房屋建筑工程 2.B.机械工程 3.C.铁路工程 4.D.通信工程)

36、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

1.A.√

37、招标投标的特点是由许多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

1.B.×

38、承包价格是招标者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预期,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

1.B.×

39、业主可以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总包施工单位()

1.A.√

40、接受订货或委托并负责完成任务从而取得报酬的一方称发包方()

1.B.×

41、由开挖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

1.B.×

42、正铲挖掘机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

B.×

43、钢筋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的方法()

1.A.√

44、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范围广和数量多,说明其土木工程技术水平高()

1.A.√

45、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

1.A.√

46、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

1.A.√

47、埋置式桥台可以是实体结构,也可以框架式或锚拉式结构。()1.A.√

48、斜拉桥的主梁是桥的生命线,它承担着整个桥身的重量。()

1.B.×

49、桥位的选择是在服从路线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

1.A.√

50、在选择桥梁基础时,当地基上面土层较软且较厚时,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1.B.×

51、机场如设置单条跑道,则必须保障其风力负荷>95%。()

1.A.√

52、高速公路由于行车速度快,因此交通事故多发。()

1.B.×

53、粘土砖不是“绿色建材”,在我国很多地区以限制大量使用。()

1.A.√

54、建筑结构中的传力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

1.A.√

55、框架结构因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因此承受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的能力都很强。(1.B.×

56、柱不可承受偏心压力。()

1.B.×

57、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大于2倍短边时可看作单向板。

()

1.A.√ 58、5.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1.A.√)

59、灰土作为基础材料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1.B.×

60、基础都埋置于地表以下。()

1.B.×

61、桥梁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包括桥墩台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桥墩台的冲刷问题。()

1.A.√ 62、1.将上部载荷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1.A.√

63、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

1.A.√

64、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价格低等特点。()

B.×

65、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

1.B.×

66、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

1.A.√

67、土木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1.A.√

68、我国长江三峡的建设属于隧道工程项目。

()

1.B.×

69、中国古长城属于砖石结构。()

1.A.√

70、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1.A.√71、1.可同时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基本构件是()2.混合结构又称()

3.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中,次干道为()年 4.梁式桥的内力以()为主 5.拱式桥的内力以()为主 6.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为()m 7.建筑物内用水水源,一般取自()

8.石方开挖施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9.升板法施工的方法是利用()作为导杆的,配备相应的提升设备 10.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11.由填筑形成的路基称为()

12.混凝土入模后其中空洞和气泡约占总体积的()

13.建设民事法律是()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的调整平等主体。

14.国际建筑市场中广泛采用主要的交易方式是()15.招标单位又叫发标单位,中标单位又叫()

16.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等

本题参考答案: 1.柱 2.砖混结构 3.15 4.弯矩

5.压力 6.30 7.配水管网 8.爆破 9.柱子 10.井点降水 11.路堤 12.5%~20% 13.国家

14.招标投标 15.承包单位 16.加固72、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砖 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mm 4.卵石的粒径大于()mm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个等级 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

9.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历史

10.地基处理的振冲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11.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12.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基础 13.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米的基础 14.板按受力形式可分()

15.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的梁 16.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17.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年的本题参考答案:

1.木2.粘土3.2.5 4.5 5.碳酸钙 6.石灰+粘土7.4 8.硅酸盐水泥;9.7000 10.潜水电机 11.深层搅拌法 12.扩展 13.514.单向板和双向板15.1/416.简支梁17.圈梁

73、本题参考答案:

1.桥梁规划应考虑哪些要求?

1.使用上的要求;经济上的要求;结构上的要求;美观上的要求。

2.防洪规划的原则?

2.统筹规划、综合利用、蓄泄兼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设计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洪工程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结合。

3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3.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 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4.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准则?

4.1)保证供应城市的需要水量; 2)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保证不间断地供水、提供规定的服务水压 和满足城市的消防要求。

5.施工组织意义?

5.根据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按照产品生产规律,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流水施工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连续均衡生产,从而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效益目的。

6.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6.面广量大、劳动繁重、大多为露天作业、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易受地区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

7.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

7.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期 控制,围绕这个任务,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理。

8.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8.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需的湿度、温度条件,防止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防止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出现收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9.分件流水的优缺点?

9.分件流水法是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由于每次基本是吊装同类型构件,索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但分件流水法的缺点是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停机点较多。

10.如何制作防水混凝土?

10.主要靠调整级配、增加水泥用量和提高砂率,以便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包裹层、切断毛细滲水沿粗骨料表面的通道,达到防水抗水的效果。

11.综合法吊装有何特点?

11.是指起重机在一次开行中,吊装完所有各种类型构件。其开行路线短,停机位置较少,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但由于要同时吊装各种类型的构件,影响起重机生产率的提高,且使构件的供应、平面布置复杂化。

74、本题参考答案:

1.土木工程的内容为何?

1.包括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涵、隧洞、河流、港口码头、机场、特种工程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它包含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2.现代土木工程有何特点?

2.1)功能要求多样化 2)城市建设立体化 3)交通工程快速化 4)工程设施大型化

3.膨胀水泥的特点与用途?

3.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其强度发展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制作大口径输水管道和各种输油、输气管,也常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结构、要求早强的工程结构节点浇筑等。

4.高速公路有何优势?

4.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 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性好;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5.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5.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6.浅基础的特点?

6.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

7.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7.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8.铁路运输有何优点?

8.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基本不受气象及气候的影响,能源消耗远低于航空和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主干力量。

9.应力蒙皮结构有何优点?

9.可以大大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减少侧向支撑的设置;利用面板的蒙皮效应,可以减小所连杆件的计算长度,既充分利用板面材料的强度,又对骨架结构起辅助支撑作用,对结构的平面外刚度又大大提高等。

10.框架结构有何优点?

10.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因其采用梁柱承重,因此建筑布置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使用广泛。

11.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意义?

11.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要求和长远利益。

第三篇:2014西南大学《土木工程概论》作业答案

2014西南大学《土木工程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填空题]

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砖

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mm

4、卵石的粒径大于()mm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

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个等级

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

9、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年的历史

10、地基处理的振冲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

11、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

12、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基础

13、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米的基础

14、板按受力形式可分()

15、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的梁

16、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

17、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

参考答案:

1、木

2、粘土3、2.5 4、5

5、碳酸钙

6、石灰+粘土7、4

8、硅酸盐水泥 9、7000

10、潜水电机

11、深层搅拌法

12、扩展13、5

14、单向板和双向板15、1/4

16、简支梁

17、圈梁

[判断题]

1、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正确

2、中国古长城属于砖石结构。()

参考答案:正确)

3、我国长江三峡的建设属于隧道工程项目。

()参考答案:错误

4、土木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参考答案:正确

5、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

参考答案:正确

6、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参考答案:错误

7、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参考答案:正确

8、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价格低等特点。(参考答案:错误

9、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参考答案:正确

10、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参考答案:正确))))

[多选题] 1.土木工程包括()

A:房屋建筑工程

B:机械工程

C:铁路工程

D:通信工程 参考答案:AC

[单选题] 2.古埃及金字塔属于()

A:砖石结构

B:钢结构

C:砌体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 参考答案:A

[多选题] 3.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A:增强建设效果

B:减轻自重

C:承重

D:排泄洪水 参考答案:ABD

[单选题] 4.以下著作中不属于土木工程著作的是()

A:《考工记》

B:《史记》

C:《营造法式》

D:《论建筑》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5.1825年,法国的纳维建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

A:容许应力法

B:极限应力法

C:最大强度设计法

D:基于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参考答案:A

[多选题] 6.砖主要可用于以下那些结构中()

A:墙体

B:柱

C:梁

D:基础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 7.砂主要用于制备以下哪些材料()

A:砖

B:混凝土

C:砂浆

D:瓦 参考答案:BC

[多选题] 8.料石按表面平整度的分类中包含有()

A:毛料石

B:粗料石

C:细料石

D:精料石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 9.无机胶凝材料根据硬化条件分类包含()

A:气硬性

B:液硬性

C:水硬性

D:空硬性 参考答案:AC [单选题] 10.从水泥浆体形成水泥石所经历的过程是()

A:初凝、终凝

B:凝结、硬化

C:初凝、硬化

D:初凝、凝结 参考答案:B

第二次作业

[填空题]

1、可同时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基本构件是()

2、混合结构又称()

3、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中,次干道为()年

4、梁式桥的内力以()为主

5、拱式桥的内力以()为主

6、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为()m

7、建筑物内用水水源,一般取自()

8、石方开挖施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9、升板法施工的方法是利用()作为导杆的,配备相应的提升设备

10、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

11、由填筑形成的路基称为()

12、混凝土入模后其中空洞和气泡约占总体积的()

13、建设民事法律是()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的调整平等主体。

14、国际建筑市场中广泛采用主要的交易方式是()

15、招标单位又叫发标单位,中标单位又叫()

16、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等

参考答案:

1、柱

2、砖混结构3、15

4、弯矩

5、压力6、30

7、配水管网

8、爆破

9、柱子

10、井点降水

11、路堤12、5%~20%

13、国家

14、招标投标

15、承包单位

16、加固

[判断题] 1.将上部载荷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参考答案:正确

2.桥梁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包括桥墩台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桥墩台的冲刷问题。(参考答案:正确

3.基础都埋置于地表以下。()参考答案:错误

4.灰土作为基础材料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参考答案:错误

5.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参考答案:正确

6.由开挖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参考答案:错误

7.正铲挖掘机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参考答案:错误

8.钢筋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的方法()参考答案:正确

9.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范围广和数量多,说明其土木工程技术水平高()参考答案:正确

[多选题]1.属于工程地质测绘方法的是()

A:像片成图法B:航空摄影法C:实地测绘法D:遥感成像法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2.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

A:坑、槽探B:钻探C:遥感勘探D:地球物理勘探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 3.高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需要对以下哪些问题进行分析评价(A:地基承载力B:地层构造C:环境问题D:抗震设计 参考答案:ACD

[单选题]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的是()A:地基承载B:路线勘察C:桥渡勘察D:隧道勘察 参考答案:A))[多选题]5.浅基础按基础刚度的不同可分为()A:刚性基础B:柔性基础C:扩展基础D:拓展基础 参考答案:AC

[多选题]6.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两类()A:端承桩B:摩擦桩C:预制桩D:浇注桩 参考答案:CD

[多选题]7.通过地基处理可改变软弱地基的()A:剪切特性B:压缩特性C:透水特性D:动力特性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8.土木工程施工一般包括()

A:施工技术B:施工组织C:土方工程D:混凝土工程 参考答案:AB

[多选题]9.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A:放坡B:回填C:压实D:坑壁支护 参考答案:AD

[多选题]10.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包括()A:摩擦桩B:端承桩C:预制桩D:灌注桩 参考答案:AB

第三次作业

[论述题]

1.土木工程的内容为何? 2.现代土木工程有何特点? 3.石灰砂浆有何特点?

4.膨胀水泥的特点与用途? 5.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6.高速公路有何优势?

7、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8、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

9、浅基础的特点?

10、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11、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12、铁路运输有何优点?

13、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4、应力蒙皮结构有何优点?

15、框架结构有何优点?

16、公路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17、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意义?

18、公路路面的功能与要求?

19、如何制作防水混凝土? 参考答案:

1、包括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涵、隧洞、河流、港口码头、机场、特种工程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它包含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2、1)功能要求多样化

2)城市建设立体化

3)交通工程快速化

4)工程设施大型化

3、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浆,也可使可塑性显著提高。

4、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其强度发展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制作大口径输水管道和各种输油、输气管,也常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结构、要求早强的工程结构节点浇筑等。

5、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裂、抗疲劳、抗振及抗冲击能力得以显著改善。

6、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性好;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7、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8、为了查明场地及其邻近地段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其他勘察资料对场地或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9、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10、1)在设计时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均匀分布;

2)遇到高低相差悬殊或地基软硬突变时,要合理设置沉降缝;

3)增加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协调作用。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11、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12、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基本不受气象及气候的影响,能源消耗远低于航空和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主干力量。

13、路基的平面位置和形状;轨道类型及其上的动态作用;路基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等。

14、可以大大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减少侧向支撑的设置;利用面板的蒙皮效应,可以减小所连杆件的计算长度,既充分利用板面材 料的强度,又对骨架结构起辅助 支撑作用,对结构的平面外刚度又大大提高等。

15、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因其采用梁柱承重,因此建筑布置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使用广泛。

16、一般分为“几何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等,在公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

17、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要求和长远利益。

18、是用各种坚硬材料分层铺筑而成的路基顶面的结构物,以供汽车安全、迅速和舒适地行驶。因此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和良好的抗滑性能。

19、主要靠调整级配、增加水泥用量和提高砂率,以便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包裹层、切断毛细水沿粗骨料表面的通道,达到防水抗水的效果。

[判断题] 1.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大于2倍短边时可看作单向板。()

参考答案:正确

2.柱不可承受偏心压力。()

参考答案:错误

3.框架结构因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因此承受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的能力都很强。()

参考答案:错误

4.建筑结构中的传力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

参考答案:正确

5.粘土砖不是“绿色建材”,在我国很多地区以限制大量使用。()参考答案:正确

6.高速公路由于行车速度快,因此交通事故多发。()

参考答案:错误

7.机场如设置单条跑道,则必须保障其风力负荷>95%。()参考答案:正确

[多选题]1.属于建筑基本构件的有()

A:板B:梁C:柱D:桩参 考答案:ABC

[单选题]2.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A砖混结构B排架结构C刚架结构D框架结构 参考答案:A [多选题]3.常见的大跨度结构包括()

A:网架结构B:框架结构C:索结构D:薄壳结构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4.框架结构的特点包括()

A:强度高B:自重轻C:整体性好D:抗震性好 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 5.结构设计的基本目标包括()A:经济性B:可靠性C:适用性D:观赏性 参考答案:ABC

[单选题]6.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A:使用年限B:车道数C:交通量D:所处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C

[单选题] 7.铁路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大幅度提高列车的(A:运行距离B:通行量C:运行速度D:服务质量 参考答案:C

[多选题]8.工地上常用的对钢筋进行冷加工方法包括()A:冷拉B:冷拔C:热轧D:热拉 参考答案:AB

[多选题]9.确保浇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是()A:均匀性B:整体性C:振捣的密实性D:连续性 参考答案:AC

[单选题]10.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为其调整对象。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生产力D:人的关系 参考答案:B

第四次作业[论述题]

1.桥梁规划应考虑哪些要求? 2.一个优良的港址应有哪些优势? 3.有坝引水的优缺点? 4.灌溉基本方法有哪些? 5.防洪规划的原则?

6.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7.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准则? 8.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则?

9.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10.施工组织意义?

1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12.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13.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14.钢筋冷加工的目的? 15.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16.分件流水的优缺点? 17.什么是建设程序?

18.常见的工程灾害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使用上的要求;经济上的要求;结构上的要求;美观上的要求。

2、重要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与城市环境发展相协调、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足够宽阔的水域以满足船舶的航行与停泊要求、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以及考虑现有的建筑、良田、自然景观和战时安全等。

3、可以避免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并且能稳 定引水流量;缺点是修建闸坝费用相当大,河床也需有适合的地质条件,由于改变了河流的 原来平衡状态,还会引起上下游河床的变化。

4、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和微喷灌。

5、统筹规划、综合利用、蓄泄兼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设计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洪工程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结合。

6、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 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7、1)保证供应城市的需要水量;

2)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3)保证不间断地供水、提供规定的服务水压和满足城市的消防要求。

8、排水系统既要实现市政建设所要求的功能,又要实现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 城市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工厂也要顾及和满足城市整体运作的要求; 规划方案要便于分期执行,以利集资和对后期工程提供完善设计的机会。9、1)排水畅通,水力条件好;

2)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3)总管线短,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

4)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10、根据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按照产品生产规律,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流水施工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连续均衡生产,从而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效益目的。

11、面广量大、劳动繁重、大多为露天作业、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易受地区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

12、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期控制,围绕这个任务,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理。

13、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14、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满足预应力钢筋的需要。

15、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需的湿度、温度条件,防止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防止混凝土强 度降低和出现收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

16、分件流水法是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由于每次基本是吊装同类型构件,索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但分件流水法的缺点是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停机点较多。

17、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的法则。

18、地震、风灾、火灾和地质灾害。

[判断题]1.在选择桥梁基础时,当地基上面土层较软且较厚时,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2.桥位的选择是在服从路线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 3.斜拉桥的主梁是桥的生命线,它承担着整个桥身的重量。()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4.埋置式桥台可以是实体结构,也可以框架式或锚拉式结构。()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5.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6.招标投标的特点是由许多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7.承包价格是招标者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预期,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8.业主可以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总包施工单位()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9.接受订货或委托并负责完成任务从而取得报酬的一方称发包方()参考答案:错误

[多选题]1.桥梁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是()

A:桥梁总跨径B:桥梁分孔数C:设计通航水位D:设计通航净空高度 参考答案:CD

[单选题]2.沉井基础是借助()克服井壁摩擦力下沉至设计标高的 A机械力B自身重力C上部结构的重力D土压力 参考答案:B

[多选题] 3.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有()

A:逆筑法B:盾构法C:沉管法D:顶管法 参考答案:BCD

[单选题] 4.衬砌渠床的作用是()

A:防止渗透B:加固C:利于水流流动D:耐久 参考答案:A

[多选题]6.共同完成招标投标经济活动的是()A:业主B:承包方C:招标单位D:投标单位 参考答案:CD

[多选题]5.下面属于建设民事法律的是()

A:建设合同法B:工程设计法C:税法D:建设企业法 参考答案:AD

[多选题] 7.“标”指发标单位标明项目的()A:内容B:条件C:标底D:质量 参考答案:ABD

[单选题]8.在采用总分包方式时,与业主发生经济关系的有()A:分包单位B:总包单位C:承建单位D: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 参考答案:B

第四篇:语言学概论作业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 语言学

2.语言

3.符号

4.组合关系

5.聚合关系

二、填空(20分,每空0.5分)

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结构主义语言学内部又分()、()、()三大学派,其中(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其著作(语言论)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的4.()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5.()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8.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表示。

9.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10.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1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3.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1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15.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1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1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8.()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20分,每小题1分)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6.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9.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

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1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1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1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1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15.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16.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17.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8.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19.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20.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四、问答题(50分,每小题5)

1.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代表人物有哪些?

2.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3.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

4.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

5.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7.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8.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9.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10.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

1. 语音

2. 音节

3. 音素

4. 音标

5. 元音

6. 辅音

7.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

9.音位

10.音位变体

二、填空(5分,每空0.5分)

1.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三、判断正误(15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 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 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 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 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 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7.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 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9. 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四、单项选择题(26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 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 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 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 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 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 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 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 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ê-[e] B.j-[y] C.h-[x] 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 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 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 a和 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 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A.[x]-[h] B.[t]-[d] C.[c]-[ch] D.[z]-[ts]

1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 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 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 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五、分析题(10分)

给“语言是交际工具”注上汉语拼音,并列表分析其音节结构。

六、问答题(24分,每小题6分)

1. 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 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3. 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4. 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1分)

1.句子

2.词组

3.词

4.语素

5.词类

6.形态

8.语法形式

9.语法手段

10.语法范畴

二、填空(25分,每空0.5分)

1、()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语法单位主要有()、()、()、()。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being”中的ing是(),“reader”中的er是()。

8.()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9.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把词尾叫作()语素。

11.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语素,()不多,没有()。

12.()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或叫()。

14.()、()、()、()、()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5.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

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19.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22.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 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 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 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 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 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3.()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A.句子 B.词组 C.词 D.语素

4.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是正确的。

A. work是词干

B. er是词尾

C. 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 work和 er都是构词语素

5.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 领导 大街 reader

B. 国家 月球 railway

C. 老师 刷子 unlike

D. 考虑 作家 classmate

分析说明:其余三个选项中都有词缀,不符合复合词的构成条件。

6.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离开、环境 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

B.“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

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

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7.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

A. 太阳红 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

B. 吃干净 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

C. 看电影 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

D. 金色的年华 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

8.下列词组()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

A. 休息几天 太可笑

B. the red sun a warm welcome

C. 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 祖国富强 人民幸福

9.下列词组只有()没有歧义。

A. 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 看打球的小女孩

D. 折断了猎人的枪

10.英语动词“be”有八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使用正确。

A. He be good child.B. I am a teacher.C. They is peasant.D. You was workers.11.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A. 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 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C. 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 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1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变化。

A.性 B.数 C.格 D.体

1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A.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The sun rise.D.Worker and peasant.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

A.8种 B.4种 C.7种 D.6种

16.“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

A.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B.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C.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D.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1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

A.他在甲板上写字。

B.他在黑板上写字。

C.他在屋顶上写字。

D.他在地上写字。

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

C.那里的月季很多。

D.那里的玫瑰很多。

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 ”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

A.性 B.数 C.人称 D.格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

D.汉语属于屈折语。

四、分析题(25分)

1.列表分析下列语素(5分,每词1分)

作者

盖儿

现代化

dislike

unhappinesses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6分,每小题3分)

(1)这 是 一 个 鲜 花 盛 开 的 村 庄

(2)a.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b.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3.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6分,每小题3分)

(1)激流冲垮了堤岸

(2)老王同志按时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

4、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8分,每小题4分)

(1)咬死了猎人的猎狗

(2)三个少数民族学生

五、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举例说明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2.形态变化有那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什么是性、数、格、时、态、级。

4.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英语和汉语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第五章-第九章)

一、填空(20分,每小题0.5分)

1.()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和()两类。

3.基本词具有()、()、()三个特点。

4.()、()、()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5.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

6.在多义词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

7.()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和()两种方式。

8.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和()等方面。

9.()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0.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的限制。

11.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和()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2.文字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3.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4.()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15.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语系,英语属于()。

16.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7.词义的演变主要有词义的()、()、()三种情况。

二、判断正误(14分,每小题0.5分,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成语历史悠久,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

2.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3.基本词的历史都相当长,如“皇帝、天子、宰相”这类词都是基本词。()

4.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5.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6.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一视同仁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但词义不同,具有很强的阶级色彩,例如“政治、爱戴、军队、监狱”等词的意义。()

7.“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8.“老”有“过去的、老年人、经常、年纪大”等多项意义,其中“老年人”是本义,“年纪大”是中心意义。()

9.“不惑”本义指“清楚明白,不迷惑”,派生义指“四十岁”,这是换喻。()

10.“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11.“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12.同义词“教育-教唆”的区别是风格色彩不同。()

13.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14.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15.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16.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17.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18.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19.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20.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2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22.任何一种语言的共同语,都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3.汉语口语的差别非常大,所以是共同语规范化的主要对象。()

24.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25.洋泾浜不同于克里奥耳语。()

26.语法规则是可以类推的,例如英语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在后面加ed,所以英语动词come、becom、make的过去式为comed、becomed、maked。()

27.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28.“江”古代专指长江,今天泛指所有的江河,这种变化就是词义的转移。()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

A. 山峰 音乐 事理 委员

B. 沙发 吉它 卡片 罗马

C. 葡萄 玻璃 枇杷 纱门

D. 蜘蛛 窈窕 逍遥 逃遁

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9.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10.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字。

A. 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11.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是形声字。

A.赶 妈 想 视 B.赵 看 部 路

C.汉 地 使 爨 D.庙 春 鸡 叹

12.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语言内部的因素

C.社会的发展变化

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A.语法 B.词汇 C.词义 D.语音

14.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可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

A.语族 语支 语群

B.语族 语群 语支 C.语群 语族 语支 D.语支 语族 语群

15.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

A.雷达 足球 沙发椅

B.卡车 电话 哈巴狗

C.纳粹 吉他 吉普车

D.沙龙 朝廷 艾滋病

16.下列各组词只有()是意译词。

A.雷达 马达 咖啡

B.啤酒 苜蓿 哈密

C.西装 篮球 胡瓜

D.槟榔 浪漫 坦克

17.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

A.世界共同语

B.洋泾浜

C.国际辅助语

D.克里奥耳语

18.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A.腭化规律

B.清音浊化规律

C.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19.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词尾s或es表示,但()组词不能这样类推。

A.knife man leaf woman

B.chair pen book friend C.pound bag sort weekday

D.hero pig room source

20.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

A.语音 B.词义 C.词汇 D.语法

四、综合分析题(16分)

1. 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6分,每小题1.5分)

A. 批评-批判

B. 发挥-发扬

C. 牺牲-死亡-完蛋

D. 成果-结果-后果

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演变情况(10分,每小题2分)

A. 墨水

B. 牺牲

C. deer D. 事故

E. 泰斗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 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2.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是否会影响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3.举例说明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场?

4.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5.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6.简要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第五篇:语言学概论答案

电大汉本语言学概论作业形考答案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ū”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

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业形考答案2 第三章 语音

一、名词解释

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o、i、u、ü。

3、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音叫辅音,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中除a、e、o、i、u、ü之外的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

4、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5、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二、填空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ē—[e]

B、j—[y]

C、h—[x]

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A、[t]—[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ā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A、[x]—[h]

B、[t]—[k]

C、[s]—[f]

D、[z]—[s]

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四、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国际音标标出来(书P60)(1)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a(2)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3)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4)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5)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6)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R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k]舌面后,清,不送气,塞音②[x]舌面后,清擦音 ③[b]双唇,浊,塞音④[ts‘]舌尖后,清,送气,塞擦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p]—[p‘]不送气—送气②[s]—[z]清—浊

③[tc]—[tc‘]不送气—送气④[y]—[i]圆唇—不圆唇

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 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

[tGi][tGi][ts’an][tGia][wah][sah][Güe][Gi]

六、问答题

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答:这是由于男子和妇女、大人和儿童的音高不同造成的。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音波的频率。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语音的高低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般说来,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一些。这样,我们就根据声音的高低可以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听出是男子还是女子,是大人还是小孩说话了。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答: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是由音的高低变化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例如:“妈、麻、马、骂”的音音、辅音和它的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音单位。可见音高变化产生了调位的不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答:音素如果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在汉语中是对立的,人们会把它们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单位,叫音素的对立。例如: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在汉语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比方“标”[piau]和[p‘iau]“飘”在语音上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不送气的[p],后者是送气的[p‘],但却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素。

音素如果仅仅是在出现的位置和环境互相补充,彼此处于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即它们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音素的互补。如汉语中“哀”、“安”、“啊”、“熬”、“昂”五个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拼音方案写为:ai、an、a、ao、ang,如果仔细比较,“哀”、“安”中的a是前[a],“啊”中的a是中[a],“熬”、“昂”中的a是后[a],这三个音位的a由于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只是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构成音素的互补关系。

4、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bau、da、guang中的三个[a]、[A]、[a]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它们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语音学上称为音位变体。这里的[a]、[A]、[a]三个音位变体的出现条件是前后有无无音、辅音这种语言环境的制约,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作业形考答案3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

1、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2、直接成分——构成句子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3、语法形式——是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的,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

4、复合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5、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二、填空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D、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3、(C)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A、句子

B、词组

C、词

D、语素

4、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A)是正确的。

A、work是词干B、er是词尾C、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语素Work和er都是构词语素

5、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B)。

A、领导

大街

reader

B、国家

月球

railway C、老师

刷子

unlike

D、考虑

作家

classmate

6、下列说法(C)是正确的。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 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7、下列语言单位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C)。

A、太阳红

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B、吃干净

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 C、看电影

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D、金色的年华

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

8、下列语言单位(B)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A、休息几天

太可笑

B、the red sun a red flag C、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祖国富强 人民幸福

9、下列词组只有(D)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看打球的小女孩

D、折断了猎人的枪

10、英语动词“be”有多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B)使用正确。A、He be good child.B、I am a teacher.C、They is peasant.D、You was workers.11、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D)。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法规则的是(D)。

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1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变化。A、性

B、数

C、格

D、体

1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C)。A、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The sun rise.D、Worker and peasant.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A)。A、8种

B、4种

C、7种

D、6种

16、“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D)。A、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B、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C、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D、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1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B)。

A、他在甲板上写字

B、他在黑板上写字 C、他在屋顶上写字

D、他在地上写字

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B)。

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C、那里的月季很多

D、那里的玫瑰很多

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C)。A、性

B、数

C、人称

D、格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D、汉语属于屈折语

四、分析题

1、列表分析下列语素 例

词根

词尾

前缀

中缀

后缀

莲 ,子

科学性

科子

Dislike Like dis

unhappinesses happy un

ness es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2)a.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英 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b.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变换1:他发现了敌人的哨兵。揭示“敌人的哨兵”是“发现”的宾语。变换2:敌人的哨兵发现了他。揭示“他”是“发现”的宾语。这说明谓语“发现”可以兼两种结构意义,所以有歧义。(2)关心的是广大群众。

变换1:他关心的是广大群众。揭示“广大群众”是“关心”的受事。变换2:关心他的是广大群众。揭示“他”是“关心”的受事。这说述宾结构“关心”可以兼两种结构意义,所以有歧义。

4、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的构造方式 中肯

自卫

表态

金黄 联合偏正

述宾

偏正

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1)He has many things to do.has:人称、数、时。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things:复数,名词前面用“many”,此处要用复数,加“s”。(2)Laowang gives me a book.give:人称数、时数;me:宾格。

“give”表示的语法范畴是由于人称的变化,“Lao wang”是第三人称,动词“give”表示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在“give”后加“s”表示。“me”表示名词用作宾语时用宾格。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缀、词尾,并简要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

答: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作者”、“编者”中的者,“小王”、“小李”中的“小”。词尾是加在词的末尾,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成分。如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词缀和词尾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构成新词。

2、形态变化有那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答:形态变化名词有数的词形变化,如英语的单数、复数,“report”指这个报告,“reports”指这些报告。动词有时态的变化,在人称、数上也要与主语一致,如动词“give”有“give”(原形),gives(第三人称单数),gave(过去时),given(过去分词),giving(现在分词)的变化;大部分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这些都是一般所说的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

3、举例说明什么是级,以及级的构成方式。

答: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每一层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从语素到句子的各类语法单位构成一个像阶梯般的层级系统,上一级单位由下一级单位按一定的规划组合而成。例如“火”这个词由“火”一个语素构成。“朋友”这个词由“朋”和“友”两个语素构成。“我看书”这句话由“我”、“看”、“书”三个词构成。

4、“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答:“红太阳”是偏正结构,语法意义是“红的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语法意义是陈述“太阳”是“红”色的。形成这两种语法意义的差别的语法手段是“词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关系。作业形考答案4 第五章~第九章

一、填空

1、一般性、模糊性 和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 理性意义 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词的搭配习惯、词义的附加色彩 和 风格色彩 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受到 语法规则 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 时间 和 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 表意、表意兼表音 和 表音 三个阶段。

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 汉藏 语系,英语属于 印欧语系。

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和词义的演变 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6、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

7、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8、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9、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10、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

11、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12、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

13、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14、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look,do,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D)。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B)。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C)。

A、成果—后果

B、many—much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D)。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B)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A、山峰

音乐

事理

委员B、沙发

吉它

卡片

罗马 C、葡萄

玻璃

枇杷

纱门D、蜘蛛

窃窕

逍遥

逃遁

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A)。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B)。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9、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D)三个阶段。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10、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C)文字。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11、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A)是形声字。A、赶

B、赵

路 C、汉

使

D、庙

12、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C)。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语言内部的因素 C、社会的发展变化

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D)。A、语法

B、词汇

C、词义

D、语音

14、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可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A)。A、语族

语支

语群

B、语族

语群

语支 C、语群

语族

语支

D、语支

语族

语群

15、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C)。

A、雷达

足球

沙发椅

B、卡车

电话

哈巴狗 C、纳粹

吉他

吉普车

D、沙龙

朝廷

艾滋病

16、下列各组词只有(C)是意译词。

A、雷达

马达

咖啡

B、啤酒

苜蓿

哈密 C、西装

篮球

胡瓜

D、槟榔

浪漫

坦克

17、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C)。

A、世界共同语

B、洋泾浜C、国际辅助语

D、克里奥耳语

18、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C)。A、腭化规律

B、清音浊化规律 C、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19、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词尾s或es表示,但(A)组词不能这样类推。A、knife man leaf woman

B、chair pen book friend C、pound bag sort weekday D、hero pig room source 20、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C)。A、语音

B、词义

C、词汇

D、语法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A、批评—批判

词义轻重不同 B、发挥—发扬

搭配对象不同

C、牺牲—死亡—完蛋

语体色彩不同 D、成果—结果—后果

语体色彩不同

A、批评:①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②专指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 批判:①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②批评“批判”的词义比“批评”大,“批判”程度较重,“批评”较轻。

B、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积极性,~技术水平;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借题~”。

发扬:①发展和提倡:~光大,~民主,~精神;②发挥:~火力,“发扬”的词义比“发挥”大。

C、风格色新不同,“牺牲”多用于书面语和比较庄严的场合; “死亡”用于书面语,一般场合;“完蛋”多用于口语,含有贬义。D、词的附加色新不同。“成果”多用于褒义,“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多用于贬义。

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演变情况

A、墨水:原意是指书写用的黑色液体,今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B、牺牲:原意指祭祀用的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献身。C、deer:原意指动物,今指鹿。

D、事故:原意泛指事情,今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即不幸的事情。E、泰斗:原意指泰山北斗,今指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受到尊重的人。A、词义扩大了。

B、词义的转移。由表示某类现实现象改变为另一类现实现象。C、词义的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的词义狭窄了。D、词义的缩小。E、词义的转移。

五、问答题

1、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基本词具有全民带用、稳固、具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基本词是人民日常都离不开的,时刻都要使用的,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使用,而且基本词从古到今十分稳固,很少变化,很多基本词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电”就是一个基本词,它已经使用数千年,还能构成“电灯、电视、电话、电流、电力、电线、电解、放电、变电”等词。

基本词记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用适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2、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简要说明这些表现形式的内涵。

答:词义的概括性是指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概括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予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是概括所完成的工作。

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的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一般性是指词义概括事物时都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为一般、简单的东西。

模糊性是指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全民性是指某些词义反映阶级社会中的有些事物和现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有强烈的阶级性,但是反映这些现象的词义却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

3、举例说明什么是拼音文字、音位文字、意音文字。

答: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如英文包括了字母、字母顺序、拼写规则(大写字母用法、移行规则、自左而右的书写顺序)、标点等,用字母记录音节和音位。音位文字是记录语言中音位的文字,表示意位的文字,只需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拼写语言中的全部音节,进而书写全部的词和句子。如世界语就是一种记录音位的字母文字。意音文字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记录语言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有表意字,或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以及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第二种称为假借字,第三种称为形声字。

4、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答: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方面,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促使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允许突变。

而不平衡性也是由于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不同造成的。语言中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而语音和语法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5、哪些因素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答: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②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语言如何发展,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的交际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在这一条件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它决定着每一语言发展的特殊的方向。

6、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词汇的发展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1、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的新的事物有联系。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旧词的消亡一方面是由于旧事物的消失;另一方面由词汇系统的变动,认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旧词的消亡。

2、词语的替换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3、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的演变包括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下载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大学 语言学概论 作业答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语言学概论满分作业

    1.第1题 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 )A.纳西族东巴文 B.汉字 C.俄文 D.古埃及圣书字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下列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A.天子 B.傻子 C......

    语言学概论作业3

    语言学概论作业3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 1、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2、直接成分——构成句子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窗体顶端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 1.【第0~2章】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

    语言学概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作业姓名:年级: 杨晓红 2012秋 学号: 学习中心: 712123092002 温州学习中心(龙湾)——————————————————————————......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 1、怎样考察文字的发展? 答:考察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一是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一是造字的方法。早期的文字是原始文字,它不能全......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

    西南大学2018《认知疗法》作业答案

    判断题 1、为了考察和评估抑郁,将个体体验到焦虑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是重要的。这些焦虑中一部分可能被体验为想法(听觉的),如“我担心我会孤独一生”,而其他可能从视觉上被体验,就......

    2013西南大学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判断题]1、鲁迅的旧体诗多是仿古而作,与实际人生距离较远。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 3、《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