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必备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灵感?
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2、什么是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4、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5、什么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的基本特征:(1)造型的形式美追求;(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3、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4、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5、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
6、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7、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8、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要点)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2、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点)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事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3、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要点)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5、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要点)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能力;
(3)精湛的艺术技能。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要点)
艺术生产,既不像一般物质生产那样,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生产人类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产那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论证,而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的活动。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艺术生产,就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艺术生产,是艺术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艺术创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艺术生产涵盖艺术思维的过程,但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由于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特性,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由于艺术生产具有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艺术生产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的规律,而要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制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艺术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 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2、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要点)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6分)
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6分)
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6分)
第四,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7分)
第二篇: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从广义上讲,艺术也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从广义上讲艺术应当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抓哟指音乐、舞蹈着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是抒情性和表现性。音乐和舞蹈具强烈的节奏性和韵律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以及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
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3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所有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游戏说,席勒《美育书简》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斯宾塞,人作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的过剩精力。表现说,克罗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巫术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最早提出。劳动说,希恩尔《艺术的起源》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作用:审美认知(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审美教育、审美娱乐。
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列夫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章即《如歌的行板》感动落泪
2、潜移默化,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寓教于乐。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普遍性的根本性。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他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就是美学。道德与艺术的关系:一方面道德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他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艺术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艺术与科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揭示真理,并且都要追求和谐对称、多样统一等美得形式。另一种认为艺术与科学史完全对立的,科学的发展会导致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从而使工业社会造就出一大批丧失个性的标准化的人,这是与审美和艺术背道而驰的。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1、表现在为艺术提供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2、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3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4、更变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中编
艺术的分类:第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视听艺术(戏剧)。第三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四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第五种艺术分类方法是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刚刚兴起的一种最新分类方法,这就是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工艺、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广告
艺术、电影艺术、计算机三维动画、动漫、游戏软件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音乐剧)第六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说、剧本等各种体裁。(诗歌、散文、小说)。
【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方把建筑称为“石头的史书”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园林艺术: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没得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世界三大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提倡文人精神,具有诗意)欧洲园林(皇家园林,人的创造性受东方的影响)阿拉伯式园林(受地域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北方大型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类型前者圆明园、颐和园后者苏州的拙荆园、扬州何园、上海豫园等。中国园林真正的核心与精华是它的文化美。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工艺美术:又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设计:从狭义上讲,也被称作为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括以下是哪个方面: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1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西园,扬州的何园、个园,上海的豫园等)两大类。
1从总体上讲,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材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2中国画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正是这种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形成了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尤其是以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精神。
人们常说“书如其人”,就是因为以文学为对象的书法艺术,由于将形式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比其他艺术更充分地表现人的精神面貌。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是他为追祭以身殉国的侄子所写的一篇祭文,对亲人的悲痛哀思,对奸臣的愤慨怒斥,形成了这篇书法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则体现出鲜明的自然天性和人格风采,具有浓郁的魏晋风度,笔势流畅,神态飞扬,淋漓畅快,含蓄有味,给人以变化莫测而有法度,清俊典雅而又活泼的美感,真是将艺术家自己人格的风韵与书法的风韵融为一体了。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
《清明上河图》,中国北宋风俗画作品,宫廷翰林院画家张择端。
《最后的晚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意大利佛罗伦萨。《蒙娜丽莎》肖像画,油画之一 《日出·印象》,法国印象派著名绘画作品,布面油画,作者克劳德·莫奈,印象派创始人之一。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巴尔扎克像》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 《二次大战时的丘吉尔》加拿大摄影师尤瑟夫·卡希
贝多芬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
《荷马史诗》,古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总称
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戏剧体系,这两种体系分别被称为“体验派表演艺术”和“表现派表演艺术”两大类型。
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这三个方面。中国戏曲的程式化,是指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是指戏曲充分吸收了我国古典美学注重写意性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以行写神”,使演员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戏曲舞台有限的时空,更加广阔的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所谓虚拟性,首先是指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来暗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其次,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布景也具有虚拟性,戏曲舞台大多不用布景,常常只用很少的几件道具。
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
1电影艺术特征,体现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因此,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就是
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所谓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下篇
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艺术家的自身特点:
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2、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3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力。
4、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5、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任何艺术作品都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生活;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画家乡大自然学习。也是对绘画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精辟独到的概括。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的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她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生活对于作为创作的主体来讲,不仅影响到他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甚至还可以推动艺术家提高技巧。通过广泛的、自觉地、创造的深入生活,进而超越生活,超越传统,自成一家。
3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大活动三个方面和三个阶段。
举例说明,郑板桥描述画竹的过程可以用来作为例证,他将画竹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活动。他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汇艺术家的想象,感情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统一,形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的3步骤:1,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的收集 2,艺术思维的构想3,艺术意象的形成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审美心理因素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特别是情感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贯穿艺术创作的始终。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创造形成的意向。
情感在艺术构思活动中的作用:除想象以外,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艺术创作的始终。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但他们都是在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下发挥作用的,只有在艺术家炽热情感的浇灌下,才能形成审美意象,完成艺术构思。形象思维:它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 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所谓无意识,或称潜意识和下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在普遍心理学中,无疑是只认得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无疑是主要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脑一种潜在的特殊反映形式。
艺术风格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流派指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有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名词解释)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三者的关系: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艺术作品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作品外在形式结构,有文字、声音、线条、画面、色彩等所构成的层次
2、艺术形象,作品内在结构,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不同艺术作品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
3、艺术意蕴,优秀作品具有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得意蕴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叫做艺术语言。艺术意蕴指深葬在艺术作品中内在含义或意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他也是文艺作品中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相对的,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哲学观点,更不是每个艺术作品都非得具有哲理性。
第三篇: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文学形象间接性
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例如 用“绝代佳人”远不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来得生动感人,就是因为前者或因太抽象无法唤起相应的表象,或因太具体而限制了联想与想象;而后者则通过对神态特征的瞬间捕捉,为想象留下了余地,使读者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倾注在感受中间,形成对他而言的更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感。
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时间,谈谈创作过程中的基本规律:(1)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2)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
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节制的创作欲望。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和创作欲望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传达活动,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3)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曾对一个稻草垛不惜花巨大的精力观察与研究,他根据朝、夕、明、晦、春、夏、秋、冬等不同光照时间进行反复地写生,研究不同的光色变化,终于创作了15幅不同色调的《稻草垛》。这一切都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没有训练有素的眼力和灵敏的心灵,是无法创作出这微妙变化与差别的作品的,也无法去捕捉美丽的光和色。
以某位艺术家的创作为例,论述其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以及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审美理想的不同,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苏轼词的艺术风格是多样化的,既有豪放词,也有婉转词,还有旷达词及风格自然清新的词。而苏轼词的基调应是旷达,这种旷达的基调贯穿在他的大部分词作中,这种基调在他的豪放词中更为明显。苏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豪放派。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辛弃疾。(1)具体表现
首先,苏轼的豪放词风体现在对词境的开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能以开朗豪迈的语调,慷慨激越的情感,创造出雄浑开阔、豪迈奔放、情致高远的意境。
其次,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内容题材的扩大,也是其豪放词风的重要体现。有反映爱国之情的,也有描绘农村风光的,更有思念亲友、抒发自己人生感慨之作(2)形成原因
① 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促使苏轼去创作实践。文学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所谓“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刘勰
②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新兴歌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词本身又具有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活泼自由,它突破了五言、七言诗的束缚,有利于表现和反映北宋当时日趋复杂化了的社会生活。而苏轼正是顺应和发展了这一潮流。
(3)苏轼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4)
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回答时须用具体艺术实践对此加以描述。(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举例论述无意识对艺术创作的意义或作用。
无意识创作是指在一定的艺术创作的基础上或达到一定水平的艺术创作者在意识创作的过程中,或是在无意识的创作中,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或是定位,要不就是只有一个轮廓,而脑海中无清晰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作品就称之为无意识创作。
漓江画派
(1)所谓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绘画流派之一。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有着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漓江画派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在技法上以线见长,水墨淋漓,色彩明丽。其代表画家黄格胜创作的《漓江百里图》长卷和《漓江百景图》系列是漓江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他代表画家还有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在中国当代画坛有较高的知名度。(3)“漓江画派”如何在以后探索发展道路上人广采博取,大胆探索,画派的观念、内容、形式以至发展体制、机制如何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如何摆脱了纯画派论画派的思维方式,如何打造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的全新的画派形象等等问题
(4)“漓江画派”要把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优势转为观念优势,必须发展与之相依托的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优势到文化产业强势的转变。“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要根据广西文化资源优势,利用美好山水风光、绚丽民族风情和多彩人文景观,着力创作出一批显示“漓江画派”实力、代表当代绘画水平、体现画派风格的绘画精品。同时大力培养青年画家,落实各种有利于培养画家的办法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画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10、谈你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作为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的,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批判与超越,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批判和超越了现实主义,进一步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极朝着更为激进的方向迈进,以先锋艺术的精神体现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经典的彻底反叛;另一极则面对整个被商业化了的社会,朝着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迈进,追求大众性、平面性、游戏娱乐性。二是它往往采用荒诞、调侃、反讽、拼贴、嘲弄、游戏等多种手法,来突破传统文化乃至现代主义文化的审美范畴,追求一种全新的表现方法。
刘镇伟90年代的电影作品《大话西游》是借用《西游记》的噱头来包装的一个全新的故事,除了使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联系,电影用喜剧方式,夸张的表演加上夸张的情节编排再加上夸张的台词对白,它取笑一切严肃,调侃一切神圣,嘲弄一切规则,抛弃一切深度,这种怀疑论、否定论和颓废论在适应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丰富文化的多元性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攻击型和破坏力,摧毁了在西方文艺界雄霸百年之久的西方现代主义,对西方社会的饿现行制度和秩序发起猛烈的攻击,对现有的一切从怀疑走向反叛
12、举例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娱乐化和游戏化倾向。
1、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2、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娱乐化和游戏化的具体表现。(举例)
3、表明自己对这一倾向的态度和看法。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包括众多的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张,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
第四篇:大一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1.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
2.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他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3.艺术流派。所谓的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形成的艺术派别。
4.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5.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6.书法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7.意境。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8.艺术体验。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
1.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说。法客观精神说、主管精神说、模仿说或在现说。
2.造型艺术审美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造型性直观性、瞬间性永固性、再现性和表现性。
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几种。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
4.艺术基本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5.艺术起源的几种说法。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
6.审美心理是哪几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注意、感知、联想、想像、情感、理解。
7.毕加索创作分为那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意时期、铅笔画时期、变形时期、表现主意时期、田园时期。1.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一种观点是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另一中观点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容会损害艺术;第三种观点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认为二者互相影响,具有内在联系,同时又承认二者的根本区别,用寓教于乐取代道德说教。2.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一是艺术影响宗教;二是宗教影响艺术;三是尽管艺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对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是艺术与宗教二者竟有着本质区别。3.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表现在哲学对艺术家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哲学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当然,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相对,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在自己作品中表露哲学观点,更不是每个艺术作品都具有哲理性。同时,艺术也对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等。4.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2).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3).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4).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5.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的三层含义?
(1).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2).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离不开理解因素。
6.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那些启示?(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7.简述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形式是实现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内容是是深化形式的必要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并共同用于艺术作品,形成了一幅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8.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现出来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9.简述为什么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方式?(1).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2)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3).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正因为形象思维有这些基本特点,因而它成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方式。10.简述艺术生产创造者具有多种特点的原因?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的精神生产,更不同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它具有自己独特规律和特征。正是艺术生产这些独特的规律,使得作为艺术生产创造者的艺术家具有许多自身特点。
11.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再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3).从根本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瓷器。
(1).瓷器从东汉开始出现。
(2)代开始出现窑址。唐代官窑有岳窑(南方)、形窑(北方)。民窑有鲁山花窑和长沙窑。(3).宋代五大官窑。
汝窑:偏青属于青瓷体系、鳞开片、香灰胎、素面无过多装饰,有“丰华”“蔡”字落款。官窑:紫口铁足、有开片。哥窑:青瓷龙泉窑系,成品釉面出现“开片”,又称“百圾碎”,紫口铁足样式。钧窑:属青瓷系统,以胎质厚重,色彩斑斓闻名。又的有“
一、二......十”落款。定窑:属白瓷体系,胎质白腻有色略黄,呈象牙质特点。(定窑孩儿枕)(4).宋代八大民窑。
北方
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
南方
饶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敦煌壁画体裁。
1.故事画。(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4)、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5)、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
2.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 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
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3.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3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五台山图”。
4、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5、民族传统神话题材画。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
6、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7、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第五篇:艺术概论(本站推荐)
一、名词解释
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造型艺术 非造型艺术 艺术 外在世界 内在世界
二、填空题
1、艺术,是人们借助一定的()和(),借助一定的()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2、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同时,艺术创造还要实现它的()和()。
3、在自由体白话诗的浪潮中,李叔同写了一首优美感人的新诗()。
4、莫奈的《卢昂大教堂》非常注重()。那表现正午光华的精彩画面,看似正在流动着的生命,被评论家称之为()。
5、()的《播种》赋予色彩以生命的情调,是画家主体精神的灌注压倒物质实体的代表作品。
6、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庙创作的四个坐像分别是《》、《》、《》、《》,他为他的雕塑作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存在,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快乐。”
7、舞蹈演员创造的舞蹈形象,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8、艺术概论的特征是()。
9、人类运用思维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10、康德在、黑格尔、卡瑞尔划分的几种艺术形态分别有哪些()?
11、人类运用色彩传达审美体验的三种方式()。
12、掌握戏剧表演艺术的三大体系。
13、最佳建筑的三要素。
14、艺术形态的三种构成关系。
15、表演艺术中四个重要的命题。
16、“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贝多芬)
17、列维坦的作品《弗拉基米尔路》,是画家借助媒材物质实体实现自我的精神品格,与俄罗斯大自然合一,留下永恒的油画经典。构成了一首沙皇“流放之路”的悲怆交响乐。
18、(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既是沙皇时代人们奴隶式悲剧命运的再现,俄罗斯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的忠实写照,也是青年画家自我批判意识和人道情怀的浇铸。
19、“乡土写实主义”画家(怀斯)的《克利斯蒂娜的世界》充溢着画家的情感和心绪共鸣。20、雕塑的最大特点,也是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三度空间性)。
21、早期的希腊雕塑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希腊雕塑作品《 掷铁饼者》,唤起人们对于“动”的联想。
22、造型与非造型综合艺术中,代表性的艺术形态有哪些()?
23、“文学音乐”的综合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有历史记载的希腊()。
24、戏剧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是(动作)。(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25、正确处理演员的“()”和戏剧角色“()”的矛盾,是表演艺术独特的审美客体。
26、克里特的迷宫,迈锡尼的狮子门,奥林匹亚、雅典和希腊其他著名的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特征。
27、埃及的()是东方式的冥想和心灵稳定不变的最佳例证。印度的(),象征了爱情的纯洁和永恒。中国的(),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28、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种说法表明建筑既具有它的(物质文化)的属性,又具有它的(艺术文化)的属性。建筑宽广地涵盖着(技术美学)和(艺术美学)的双重本质特征。
29、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其构成关系的特点是()。30、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经历了哪三个时期()?
31、诗歌、音乐,是思想情致的()形式,绘画、雕塑只能是思想()的手段。
32、“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争,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次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段论述说明什么问题?
33、诗歌《红烛》和油画《红烛颂》是“心灵思想的存在”还是“心灵思想的异在”?
3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艺术创新的(),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厦的美学理论基石。
35、掌握课本43-44页附表。
36、____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37、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心灵观照世界整体的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
38、我们认为,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39、艺术,是人类按着(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40、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之外,还提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
41、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最活跃的因素。
42、(感情意向)因素和(个性)因素,是艺术生产中以(生命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的东西。
43、(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
44、音乐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语言抑扬说、巫术起源说等等。
45、《乐记·乐论篇》中有:“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说明了什么问题。P6
46、绘画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形线、明暗和色彩。
47、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意成为传世杰作,一百多年来,常演不衰。
48、建筑基本上划归非造型艺术,是因为它的某些(音乐性)特征。所以它又被称谓(“凝固的音乐”)。
49、建筑与音乐在美学上的相近性之表现:
建筑材料合乎美的规律之组合,能产生一种与音乐节奏、旋律相通的视觉美感; 建筑的空间序列,需要通过时间推移,才有可能步入其中、身临其境地领略其全部魅力。建筑高低、起伏、疏密、虚实的空间变化近似音乐中的渐强、渐弱、高潮、重复、休止等,能生出抑扬顿挫、激动人心的旋律感。
建筑艺术与音乐二者的和谐之美,都源于一定的数量比分关系,即所谓的“数比美”。50、荷马史诗,是西方最早的(文学音乐)的综合形式,具有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51、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分析性设计手法”。
52、建筑有其技术性、功能性的一面,也有其(艺术性、审美性)的一面。(雅典卫城)被称为欧洲文化的圣殿。
53、多项选择P28。掌握哪些艺术表现出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哪些艺术表现出艺术家心灵呈现的间接性,哪些艺术是感情与思想的存在,哪些艺术是感情与思想的异在?
三、问答题
1、音乐是时间艺术。
2、绘画是空间艺术。
3、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4、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5、艺术作为生产形态的主要特征。
6、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具有哪些相对的独特性?
7、什么是艺术?
8、艺术形态的特点?
9、在原始巫术仪式中,在人类的宗教活动和精神生活中,音乐为何如此重要 ?
10、为什么说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
11、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有哪几种?
1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体现了多层次的情感内涵,具体阐释有哪些情感内涵?
13、如何理解艺术是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14、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15、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16、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17、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这种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36、__B__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