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远作业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
(二)教材简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三)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② 学生任意画。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③ 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目标预设: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在每个环节写出相应的意图)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老师问:2008年我国将举行什么盛会?学生回答:“2008年奥运会。”
“为了迎接这次盛会,迎接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朋友,给全世界人民展现一个全新的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改造我们的环境?(学生畅所欲言)引入植树造林对我们的环境用什么好处?(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出示大量图片让学生欣赏。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引入从学生期盼的奥运会开始,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国教育。)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市新修的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通向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青岛。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200(棵)
方法二:1000?=200(棵)200 +2=202(棵)方法三:1000?=200(棵)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怎样种?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④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a.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环节通过为学生设计困难,让学生想出有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二、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 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探讨“两端不种”的规律,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用同样的方法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数=段数-1,学生尝试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8?=4(段)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 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练习的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应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二
在听了六年级的李老师所教的《三角形》这一课时,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下面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使他们在分析中学会思考,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对比等中求得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后学得缜密。
二、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系统性、逻辑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本身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各部分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学应从较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 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抓住逻辑推理的新起点。这样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科学地联系起来。新的知识一经建立,便会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建成新的知识系统。
三、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感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唤起学生数学思维情趣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调控,让学生在“心求通而未通”、“口欲书而不能”的“愤徘”状态之中,这种“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的思维激发,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欲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启动、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赞可夫有可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
三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教学语言要有效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于工作“入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解决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而且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准切入点。所以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长方体有几条棱时,说:“长方体有几条棱长?”这是不严密的,从而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无从下手,乱说一气,我认为这样说才是正确的:“长方体有几条棱?”
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回答他见过的人民币,当学生说见过十元人民币时,教师问“十元人民币有多大呀?”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明确,是说十元人民币面积有多大呢?还是十元钱有多大?当时孩子没有回答上来。教师又补充说明之后,学生才知道老师问的是十元人民币相对而言于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的面积的大小。所以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严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首先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学生们皱眉凝思,积极思考,于是在急迫想知道“究竟”的心理下进入探究学习阶段,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其次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这就显示了自主学习的优点,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又如:可以提醒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回答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等。在很多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看似热闹,实际上因为组织无效,学生有的相互推辞,有的说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话,结果讨论时间白白浪费。学生分小组讨论前,教师应引导每组定好组长及中心发言人,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
三、激发学生思维动机要有效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1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0个零件。这时把50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和板书设计书写要有效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数学课堂。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
当前,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板书书写。实际上,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数学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和课后复习。
因此,适时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和适当的板书书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四
一、多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相对于计算机而言的,即指信息媒体的多样性;
2、多媒体的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
3、集成性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4.数字化——媒体以数字形式存在5.实时性——声音、动态图像(视频)随时间变化。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能够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送,如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
2、交互式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3、网络联结,即各种媒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而不是借助CD-ROM等存储载体来传递的。
五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其技术路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以三个层级来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即农村学校教学点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大屏幕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光盘对学生进行授课和辅导,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建立卫星课堂,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系统,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具备光盘播放点的功能,农村初中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同时具备卫星课堂和光盘播放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不同技术模式的整合方法可以相互灵活替换,因不同的模式它的呈现力,重现力,传播力、可控力、参与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与硬件环境对不同技术模式的整合方法相互替换。例如模式一中,我们可以把光盘教学资源,与其他媒体或渠道传送的资源,包括卫星传送的资源、Internet资源、学校或教师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资源等进行重新整合,整合后的资源在模式二的技术模式中使用。这样提高了资源的交互性和灵活性。而模式一和模式二中的资源也可以整合后制作成个性学习资源,形成模式三技术中的新资源,这种整合与相互替换,提高了资源使用的个性化服务。由于各校硬件环境不同,我们也可以把模式二的教学资源整合后刻录成光,拿到只有模式一环境的教学点使用,达到资源共享,资源更新。
六
多媒体课件有不同的类型结构,常见的课件有直线结构和树状结构课件。从教学上来说,树状结构课件运行程序时,操作者可根据课件制作者设置的条件灵活地转向相应的分支展开教学活动,该分支教学内容可按章节内容分布设计。而直线结构课件只能按程序默认的流程依次运行来教学,使用单击来进行单项翻页演示教学内容。制作方法如下:
1.)
打开PowerPoint,新建一演示文稿,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图片,选择“组织结构图”命令,打开“Microsoft组织结构图”。此时“Microsoft组织结构图”窗口以及其自有的菜单和工具栏代替了PowerPoint的菜单和工具栏,并且两者差别很大,可将鼠标指针移到每个工具栏按钮处并停留几秒,可获得有关该按钮的提示。2.)
这时,可以在方框中输入相关内容。如果要在某一个结构的左、右、下方增加分支时,根据需要单击窗口中不同的工具(部下、同事、经理、助理等)至目标位置即可。还是以“用Word 2003绘图工具制作树状结构图”一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为例,先在第一框中输入“计算机系统”,再在其下属位置分别输入“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用“Del”键将无用文本框删除(因为只需两个下属),然后再在其下面插入相应数量的文本框并输入内容,PowerPoint会根据组织结构图的大小自动调整整体大小。3.)
如果你不满足默认的效果,可以通过设置文本字体、颜色;图框样式、颜色;线条样式、颜色等来进行设置,来满足你的要求。
在Microsoft组织结构图编辑器中,还提供了多种样式的组织结构图,可以在“样式”菜单上选择一种样式,但此前必须先选中需要更改样式的部分。一旦创建好了一个组织结构图,应将其保存后再放置至幻灯片上,PowerPoint会将其作为一张普通的图表来对待。也可以使用PowerPoint中的“绘图”工具栏对其进行多种文字和图形的添加,编辑和修改操作。还可以通过“文件”菜单下的“另存副本为”保存图表为组织结构图文件。这样一个简易的PPT课件就做成了。
第二篇:农远工作计划
“农远”工作计划
南塘中学温云娟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更好地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根据“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1、继续加强本身农远技能的培训,提高农远设备的使用率。每学期对老师进行两次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达到“四会”,“三能”,即一般教师会原理、会操作、会整合、会管理,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能讲课、能示范、能辅导。
2、合理的安排好学生在“空中课堂”里学习,学期初根据学校资源接收登记表,有目的选择好学习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好学习时间。
3、重视资源的利用。每位老师每周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资源使用次数;结合校本培训,每学期必须利用资源进行一次公开教学。
4、加强农远档案建设。应用资源老师须认真填写好《资源应用日志》,管理员老师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保存。
5、完善农远教室的各项设施,添置必要的设备,确保农远教室使用率逐年提高。
6、搞好卫星资源下载工作,确保资源下载及时、完整、有效。
7、每学期进行一次“农远资源”应用评比。
第三篇:农远教学计划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农远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丁湖镇第二小学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光盘播放教室、空中课堂教室的利用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让我校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县教育信息中心有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精神为工作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常规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现代化。
二、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13人,学生282人,6个教学班。有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配置。学校配套建设有农远专用教室和卫星接收室各一个。
三、工作目标任务
本期的工作目标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教学手段为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农远教学计划要求,每周每个教室至少安排课或活动20节。
2、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空中课堂教室进行上课。每位教师在周五定好下周上课内容,学校教学主任安排好下周农远课表,在安排课时时充分考虑每个班级的上课时数。
3、教师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上课后的资源管理员要存档让其他教师共享。
4、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我校也主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5、如果卫星资源授权马上进行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IP资源工作,及时整理和制作光盘,及时在把内容在网上共享,让教师使用。
6、搞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强力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为参加上级组织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培训的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
7、做好常规电教工作。管好用好常规电教器材。使它们继续在教学之中发挥作用,以弥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不足。
8、定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交流,营造更为浓厚的现代远程教育氛围。
我们将努力在管理和设备的使用方面,在提高使用效果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远的教育功能,培训功能,信息功能,导向功能。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农远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丁湖镇第二小学
第四篇:农远计划
批评批评批评【洼子庄小学农远工作计划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为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我校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发挥“远教”项目工程中的设施设备,很好的为我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服务,同时为提高我校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的应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拟定本学期农远工作计划如下:
为了提高微机室、多媒体室的利用率,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让我校学生能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使我校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特制定2011--2012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学生一百多人,有6个教学班。有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二卫星接收室和光盘播放室各一间,也有常规电教器材。
二、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远程教育精神、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科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常规电教和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齐头并进,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现代化。
三、工作目标任务
本的工作目标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电教手段为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期的师培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二次开发;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四、具体措施
1、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表册。
2、重视管理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3、按时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资源并及时公布,及时整理和制作光盘。
4、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证微机室、多媒体室内不发生任何事故。
5、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宣传信息时代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使他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
6、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为参加上级组织的现代技术教育和计算机培训的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
7、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让全体老师早日学到相关知识,喜欢进入多媒体教室来上课。根据上级、学校的安排和本校的实际,本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分组培训。
做好常规电教工作。管好用好常规电教器材。使它们还能够在教学之中发挥作用,以弥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不足。协助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做好对全校教师电教、师培方面工作的考核、登记。
第五篇:农远汇报材料
关于张店中心小学“农远应用与管理”的汇
报材料
自2007年年底张店中心小学农村远程教育模式三建立以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的有关精神,以“让广大教师受教育,使广大教师长期得实惠”为宗旨,不断健全机制,全面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灵活地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农远培训。较好地发挥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为远教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努力营造有利远教工作开展的条件。
为使农远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教师们的配合,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该校领导经常在教师会上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精神,研究安排远程教育工作,宣传远程教育的意义。使教师认识到: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广大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明确表态,将教师的远教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考核,充分调动了教师共同做好远教工作的积极性。
远程教育工作和关键是搞好管理使用,难点是能否持之以恒,在于能不能发挥实效。我校围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帮助教师更好使用远程资源开展远教工作。为了搞好远教工作,加强领导,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明确责任、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了以陈剑校长为组长,孙学义副校长为副组长,吴玉峰、陈广良、罗广良、李收、黄炎、方振坤为成员的农远应用与管理工作领导组。其中陈剑校长全面负责农远工程工作,孙学义副校长分管教育工作,李收分管校本培训工作,陈广良分管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工作,黄炎设备管理及维修、网站管理、卫星资源管理。形成了领导重视,积极实施,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的良好工作局面。
2、健全制度
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制订了农远资源管理工作制度、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光盘使用制度等各种相关制度,并及时上墙,使远教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用制度去约束、引导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远教站点,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3、落实待遇。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落实管理员的的待遇,将开展远教活动的时间折算成课时量,让管理员有时间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远程教育渠道畅通、运转灵活、服务高效。为切实发挥好远程教育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农远工程的管理
我校农远工程设备管理、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健全,资料规范完备,除上级下发的农远有关资料外,还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校本培活动记录、公开课活动记录。在设备使用和管理上,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由于管理人员认真责任,能坚持做到按时开机接收资源,并能及时整理刻录保存。每次接收,通常是早上8点开机,下午6点左右停止接收(有时要到晚上12点左右才能接收完整),晚上整理记录、刻录。为了提高远教资源的利用率,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每周1:30必须校本培训——观摩卫星接收资
源上的专家视频、每学期至少用农远设备上一节公开课,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借用光盘,三、农远工程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工程的质量。为了我校教师逐步熟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让每位教师积极熟练地应用远程教育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设备的利用价值,采用外培与自培,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我们派管理员参加了省级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区级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进行边学边教,边教边用,形成一个培训网络,着力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全体教师的应用能力。为了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利用每周二13:30—14:30的这段时间,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1)正确熟练操作远程教育的一系列设备。(2)学习搜索、下载所需要的教育资源。(3)怎样利用自制或下载的课件上课。(4)观摩卫星接收资源上的专家视频讲课。并且在培训时对教师还作出如下要求:(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能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IP资源提供的各科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2)凡是在教学中使用远程教育IP提供的资源(教案、课件、试题、音像等)都必须认真填写使用记录。(3)培训期间,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我们的教师积极参与性很高。我们也惊喜的看到年老的教师也自觉的来到微机室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陈广良主任不厌其烦的给不懂的老师讲解,老师们遇到问题也主动询问,整个培训过程都是在热烈有序的气氛下进行的。通过培训许多老师都反映,远教资源解决了困扰我们已久的大问题,尤其是里面的同步教学等内容真是太好了,及时的保持与教材的同步,里面都是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授课,不但适合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也适合给学生直接观看学习。我校教师都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四、三网合一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校本培训,我校很多教师都掌握了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现在信息来源的广泛,但是广大教师一致认为农远工程的教育资源才是最好的。现在我校把电子备课系统、电子图书、农远工程的教育资源和我校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了融合,使得天网、地网和人网合三为一,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能在里面找到对应的资源,尤其是语数外等学科更是能找到丰富资源。我校每人每学期利用农远设备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周周二观摩卫星接收资源上专家的视频讲课。教导处组织了全乡英语优质课、数学优质课、语文优质比赛,极大地鼓励广大教师充分的利用农远工程的教育资源,并且上课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改善。
五、农远工程硕果累累
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立以来,我校取得了丰富的硕果。2009年夏桂香老师荣获区级农远优秀管理员称号,李收老师在区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大
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李军营老师荣获语文“农远应用新星”称号,在区电教馆举行“书香谯城”网上读书活动中乔明利老师荣获一等奖,陈晓红、李收、刘烨等荣获三等奖,我校6人在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2010)”研修中,成绩全部合格,并有5人被评为优秀学员;2011年乔明利、张秋梅分别荣获语文和英语“农远应用新星”称号,黄炎老师荣获市信息技术教坛新星称号,并在市级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方振坤、李收两位老师在2011年区首届多媒体教学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多年来,我校电教论文和优质课多人次获奖。
总之,由于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按照实事求是,狠抓落实,把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成为我校农远工程一个亮点。今后,我校更加会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把农远应用与管理抓得更好。
张店中心小学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