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园惊梦》之人物鉴赏钱夫人、窦夫人
《游园惊梦》之人物赏析钱夫人、窦夫人
(班级:物流管理
学号:12236042 姓名:施德波)
在今日窦府的华丽盛宴中,钱夫人落魄、寒伧,窦夫人尊贵显赫;而在昔日钱公馆的时间和空间,两场华丽的盛宴合二为一,那么她们的人生经历与遭遇也是一样的了,钱夫人就是窦夫人,窦夫人也就是钱夫人,二者合为一体,代表着那个社会的那一群人,一群依附着富贵与门第的不幸女子,一群注定要经历着一场有声儿衰败的悲剧人生。
白先勇笔下的每个女子都极有特色,各有各的风华,各有各的翩迁,无论是上流的贵妇人还是下层社会的那些卑微女子,衣着装扮,举手投足之间,无一不是符合着各自的身份的。尤其是小说《游园惊梦》中的,“高傲”的如赖夫人,“矜贵”的如窦夫人,“放荡”的如蒋碧月,“伤感的”如钱夫人。
在窦府的华丽盛宴中,以姐妹相称的窦夫人和钱夫人,有着相同的出身之地——南京夫子庙得月台,都是那里的清唱戏子,嫁入侯门,坐享荣华富贵。但看似相同的经历,其过程又是不同的。一个是一夜之间身价百倍,成为身份显赫的将军夫人,成为南京上流社会的交际中心;一个是熬了多年后由一个“小”的最终扶正成为台北上流社会的交际中心。一个是昔日的宠儿,一个是今日宠儿。看似相同,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内心深处,虽有过同样的挣扎、苦闷,也有同样的寂寞。但其心中的感触,忧伤又是各有各的滋味。她们都有过一样的风华翩迁,一样的尊贵显赫,而不同的是时间的先后。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对钱夫人和窦夫人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展开分析:
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遭遇
钱夫人和窦夫人,二十多年前都曾是南京夫子庙得月台的清唱戏子,艺名分别为蓝田玉和桂枝香,各自有一个风骚泼辣、放肆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十三天辣椒蒋碧月。诸多的姐妹,年轻美貌,在得月台一卖唱为生。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她们无疑是一群命运多舛,而又不甘于卑微的下层女戏子。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但都因为有其花枝招展的青春,如花似月的容颜,自然极易讨得那些前去捧场的男子的欢心。
那个年代,虽一高呼着解放女子,要求男女平等,但是事实上女子的地位依旧是那么的卑微。中国传统的三妻四妾的封建思想观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反倒一样的,郑颜青 是个温柔而又多情的男子。从窦夫人与他之间的一些暧昧的话语举止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小说中虽未说明,却有一种欲说不休的味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似乎似与钱夫人和郑颜青之间一样的暧昧,牵扯不清的。
钱夫人和窦夫人是幸运的宠儿,且不管她们与其情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见不得人的,还是如何的,但是她们都在想要荣华富贵之时,得到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享受着别人的仰望、崇拜,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在寂寞空虚的时候,又找到了填补空白的人,两个参谋,年轻、英俊、温柔且多情,并且又都是各自的丈夫身边的所从参谋。她们都得到了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可是她们又都是不幸的,她们都有一个“是亲妹子才专拣自己的姐姐的脚往下踩呢”的妹妹,十七月月红抢走了钱夫人心爱的情人郑参谋,而十三天辣椒蒋碧月年轻时就半路抢走了自己的姐姐窦夫人就要到手的姻缘。“任子久连她姐姐的聘礼都下定了,天辣椒偏有事一把给多了过去”现在呢?又在与程参谋之间暧昧不清,是不是又会像当年那样对待她的亲姐姐呢?只怕结果还会是一样,她向来放荡、轻佻。
从她们的相似的经历和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种种心态,其实她们都是不幸的但又都在别人面前拼命炫耀自己今日的成就、地位,都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要让别人羡慕自己。其实她们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不快乐的,夜夜守着寂寞冷清的空房,在道德与欲望一间挣扎着,在理性与感性一间徘徊着,极力想要拥有那年轻的身体,却又为着来之不易的身份地位而止步。
二、今与昔
今日的钱夫人与窦夫人窦夫人穿了一身银灰洒朱砂的薄纱旗袍,足上也配了一双银灰闪光的高跟鞋,右手无名指上戴了一只莲子大的钻戒,左腕也笼了一副白金碎钻的手窜,发上却插了一把珊瑚缺月钗,一对寸把长的紫瑛坠子直吊下发脚来,衬得她的丰白的面庞愈加矜贵起来。
钱夫人往镜子里又凑近了一步,身上那件墨绿杭绸的旗袍,她也觉得颜色有
点不对劲儿,她记得这种丝绸在灯光底下照起来,绿汪汪翡翠似的,大概之间前厅不够亮,镜子里看起来,竟有点发乌。难道真的是料子旧了?这份杭绸还是从南京带来的呢,这些年都没舍得穿,为了赴这场宴才从箱子底下拿出来的,而且裁缝师傅的话果然说中台北不兴长旗袍喽。在座的连那个老得脸上起了鸡皮皱的赖夫人在内,个个的旗袍下摆都缩得差不多到膝盖上去了,露出大半截的腿子来。
小说从一开始钱夫人下计程车进入窦府,对窦府一连串的描写一直到见到窦夫人本人,都显示出了今日的窦府的华贵,繁茂深阔的花园,富丽堂皇的屋宇、厅堂,以及窦夫人的衣着装扮,都可显示出窦夫人的尊贵、显赫的身份。而反观钱夫人,就算别人不说,钱夫人就以觉的自惭形秽了,她穿着“从南京带出来的,这些年没舍得穿,为赴这场宴才拿出来裁的“墨绿杭绸”的旗袍来赴窦夫人举办的华丽的盛宴。却发现杭绸以发乌,旗袍的款式也已过时了,更不用说在客厅见到那一群群的衣裙明艳的贵客们,心中是怎样的惶恐和不安了。
宴会开始前窦夫人大方得体的招呼客人们,而钱夫人则是一人静静地坐在一边,由程参谋陪着,独自饮着一盅茉莉香片,低着头,微微的沉思者,不像别的客人那般高谈论阔,只是偶尔应答着程参谋的一些体贴的问话,并不加入那群衣裙明艳的贵妇人的行列之中。因为她明白今日的自己一无法置身其中,所以只的默默的,有些卑微的置身于外,用冷眼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在宴会中,窦夫人随意而自信的周旋于不同的贵客之中,充分扮演着称职的女主人的角色,而钱夫人却是有些不知所措,在台湾南部的多年幽闭的生活,已让她对今日的场面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变得不善应对。宴会后,别人都是有车接送的,唯独钱夫人是坐计程车过来的,一个将军的夫人是坐着计程车来赴宴,她想让窦夫人帮她叫计程车,心里却总觉得有些堵而说不出口,最后还是窦夫人说等她的车回来了用她的车去送钱夫人。
这些说明了今日的窦夫人和钱夫人是完全不同的,无论是外表还是心态,都有着本质的差别,那昔日呢?
昔日的钱夫人和窦夫人,在今日的窦府的华丽的盛宴中,窦夫人是春风得意的,钱夫人是落魄寒伧的,那么在昔日的南京呢?她们是怎样的地位呢?又是在那场足有十多席的盛宴中各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蓝田玉嫁给一个可以做她爷爷的钱将军做其填房夫人,桂枝香做窦瑞生的姨太太,还有天辣椒等等。无论她们依旧还是无法摆脱,无论他们通过何种手段入赘豪门,还是无法抹去她们从前的那个卑微的出身,与那些本就是出身豪门贵族的贵夫人相比,还好似底气不足,自惭形秽。大肆的讲排场,炫耀着,向人们显示着她们的尊贵与显赫。因为他们所嫁的人,多是比他们年长很多,绝非他们自己钟爱的对象,所以很自然的移情到年轻的身上,或者终为情所伤。所以她们这一群人注定要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注定要经历着这样一种由盛而衰而败的悲剧人生,注定了要在那个冰冷腐朽的世界中流离着,穿梭着,直到老去,钱夫人的今日也必定是窦夫人不久后的写照。
通过钱、窦二夫人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她们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白先勇为我们塑造的那个年代不幸女子的悲剧命运。放眼整个中国,应该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女子总有那么一大群是过着这样一种人生的。即便是当今社会中的那群拥有着高学历的女子,也有那么一大群依旧折服在男人的金钱、权势之下,甘愿为之而舍弃自己的青春年华。只能说钱、窦二夫人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盛久不衰的男权主义之下的一群牺牲者的一个代表,不停地在金钱、地位、自由、爱情、欲望,道德之中挣扎着的红颜薄命者。
第二篇:至夫人之检讨书
XX同志在上
XX同志日前受“单纯”错误理论误导之长久,思想日受其侵害,仅几日之间,频频犯错。以至二月廿六日被夫人知道,适时道歉欠恳,后竟还对夫人待以冷情,态度之恶劣,言辞之凿凿,口语之间尽见无礼,尺寸之间凸显跋扈!感于其境,发于其心,出于其口!十足厮人所为!忽略夫人大人之感受,无感夫人大人之愤懑!直至夫人大人扪心苦对,惆怅于怀,却不能发自于胸,大呼“吾要宣自独身”之时才恍然大悟,可为时已晚!为深表愧疚之情,抒发内心之自责,点拨夫人大人心胸之阴影,故表此文!以励后者!
念几世姻缘之苦攒,方成今日五载之伴侣!究其根源,所谓缘也!缘聚缘散,无从判定,唯有珍惜,方乃真理!结交真爱不易,赐之“难得”。吾与汝尚且如此,竟铸此打错,实属不该,何况对一弱小女子,唯有心疼或者礼加备至!忽略汝之感受并非吾之真意,陷你与难过之间更不属我所乐见!吾深表自责!好在夫人并无故意发难之嫌,以使得吾在自责之时安能保全脸面,苟活于世。此番大恩大德在下毕生铭记,如此恩惠有加鄙人没齿难忘,如有厚遇,吾定当做牛做马任劳任怨,奔波于市井之间,劳作于方寸之地,以博夫人大人之情,欢夫人大人之娱!乐其所乐,与夫人同乐,如此逍遥人生,岂不快哉!昔日,吾确无杂念,亦未思考周全,怕夫人多想,便私自与杜单独去KTV,此乃吾之大过也!呜呼哀哉!吾之失愧于夫人大人恩信,天怒,余亦自怒。虽为无心之失,其心可解,然枉费夫人大人平日教诲,其行可诛。夫人大人怒,吾自明其怒,亦甘受其怒;然怒伤心脾,诚恐违吾上躬之懿和,因请息怒,吾自自责。夫人大人不怒,是为吾上兰心烛照,康泽体惠,吾当感其容养,更自勉勉,今吾之过,扪刻于心,乃作前车之覆,以为后师。
以上言论实属吾有感而发,对汝确有真情!实不堪想象汝日渐消瘦精神萎靡之容。心无冒犯,一片坦然。望夫人能赐小人一改过自新之机会,小的定当誓死效忠夫人!
第三篇:人物阅读材料·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诞生于英格兰格兰瑟姆镇一个经营杂货的小商人家庭,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的国家里,走向了成功。1979年当选为英国首相,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且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2013年4月8日清晨,这位拥有传奇人生的女强人,安静离去,享年87岁。
在英感受备受争议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将于4月17日在伦敦举行,多国政要应邀出席。而在她的故乡,多数民众对她的去世表示哀悼,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高兴。伦敦国家艺术馆前的广场上已经开始聚集起了抗议的人群。态度如此两极分化,无论如何都令人吃惊。
“她毁了我的家,死得好!”一位男青年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频道采访时说。另一位矿业工会的主席也对撒切尔的去世表示高兴。据说,矿业工会在4月17日葬礼当天还要举行示威游行,继续对她表示抗议。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在伦敦病逝,享年87岁。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发表电视讲话,称她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不仅领导,而且挽救了国家。从老百姓和首相的不同表态中可见撒切尔受到的巨大争议。2011年电影《铁娘子》中,撒切尔晚年对丈夫的眷恋和老年生活的凄凉曾让我深感意外。因为身在英国,所以也就更真切地观察到英国各界对此的反应。
多数人对她的去世表示哀悼,也有不少人表示高兴。伦敦国家艺术馆前的广场上已经开始聚集起了抗议的人群。态度如此两极分化,无论如何也让我大吃一惊。在英国对撒切尔的争议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几年前还有人把她雕像的头砍掉了。产生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撒切尔的国内经济政策,另外还有她的性别。国内经济政策是撒切尔主义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不少人也肯定了其优越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国人自己的现身说法。作为连任3届的女首相,她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公共开支,控制货币发行,压制工会力量。这些政策明显有利于富人和中产阶级,也是一些普通民众反对她的原因。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有钱人和中产阶级喜欢她,但是穷人讨厌她”。撒切尔主义的本质是新自由主义。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已经使它饱受批判。撒切尔主义药虽猛,却治标不一定治本。
虽然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前首相逝世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但是现在周围普通老百姓几乎没人关心,生活一如既往,大家各自忙碌。这两年英国经济又一次陷入低迷。不管统计数字如何显示增长,我在英国却能感觉到那种经济萧条下的阴云密布。首先是圣诞节后几家大公司倒闭,几千人下岗;其次英国不同城市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许多商铺、写字楼闲置,到处打着招租的牌子;再次是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削减公共开支。近期又拿公共福利开刀,减少了几十亿英镑的支出。这两天就连食品的价格也出现了普遍上涨。
我询问了身边的英国朋友对撒切尔的看法。这些英国人看法各异。不过,从中我更多听到、看到和感受到了人们对她的理解,评价也相当客观。他们告诉我,二战后英国百废待举,人们不希望出现更多变故。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再次陷入危机。尽管整个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可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稳定的生活。工人们在工会的支持下也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福利,所以更加不希望改革。强大的工会和高福利增加了成本,企业又把成本转化到商品上,导致价格上涨,使英国商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英国人更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的进口商品,从而导致企业倒闭和国民经济萎缩。然而,撒切尔却是个强硬的改革派。她给当时的英国带来了许多变革,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改善。总体上说,她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维护了整体的利益和国家的统一。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人恨她,一些人支持她,使她深受争议的原因。
在英国朋友中间有一点是毫无争议的:撒切尔是迄今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首相。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撒切尔是女人通往权力殿堂的先锋。当然,不论女首相还是男首相,都仅仅是站在台前说话的“代言人”,实质内容不是由自己能完全决定的,毕竟他们代表了一定的利益群体和政治关系。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有些时候让一位女士站在台前讲话会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女性有其独特的柔性之美和思维方式。一位英国女友人告诉我,人们在当时看到撒切尔时总会关注她的衣服、发型和包,却从来不会关心男首相们的西服、裤子和鞋。与女性本身不同一样,人们通常看待女性和男性的角度及期望值也不同。
在英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女性应该更多地照顾家庭。家庭生活的确对女性很重要。它塑造了女性坚韧的性格和出色的协调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她们可以轻松地作出决策。一位在职的女国家领导人提到,家庭生活锻炼了她同时处理很多事情并从中进行取舍的能力,也锻炼了她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对她的工作很有帮助。英国朋友还告诉我,撒切尔有时候说话的语气很像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而不是一个政客。我看到过两张不同时期撒切尔的家庭生活照片。有一张是1975年她在自家厨房里刷碗,另外一张是1984年她帮女儿装修房子。如果说1975年的那张可能有作秀之嫌,1984年的相片中确实能看出她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而不是一个只忙政治,不顾家庭和不做家务的政客。一位有钢铁般意志的女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冰冷的女强人,也可能是一位贤妻、慈母和能干的主妇。
女性有女性特有的优势。对于女性从政,我们应当有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如今,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女性地位大大提高。现代文明社会中女性从政已经开始受到欢迎和认可,这也充分体现了女性从政的亲和力。撒切尔夫人,尽管备受争议,仍然令人尊敬。
(作者系英国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中心访问学者)本文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叶兴平: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外交遗产和遗憾
4月8日,撒切尔夫人以87岁高龄去世。消息迅速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就其影响而言,她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声望的女性政治家。稍微年长一点的中国人几乎都熟悉她的优雅身影。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恢复行使香港主权问题上她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周旋,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担任首相时间最长者之一,为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她的强悍工作作风为她赢得了“铁娘子”的美誉。她在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为英国留下了丰富的外交遗产,当然也留下了她自己所说的遗憾。
结束冷战
就在撒切尔夫人去世第一时间,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人物,她必将永存于我们的记忆和历史中。
从1979年到1990年,撒切尔在担任英国首相的11年间,在几乎所有重大的国际事务上都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与美国时任总统里根保持一致的立场,尤其是在西方世界与苏联的冷战中。她是第一个告诉世界“我们是能够(与戈尔巴乔夫)谈得来的(we can do business together)”人。戈氏在这次采访中也承认,我们建立起了个人关系并成为了朋友,而这种关系帮助改变和撕掉了铁幕。正如《大西洋月刊》记者史蒂夫.雷万所言,如果没有她在全球的特殊影响力,今天的这个世界会截然不同。收复马岛的功臣
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世界最强大国家之后,英国呈衰退之势。英国在全球的势力范围,包括属地不断萎缩。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是英国与阿根廷之间一处大约面积为1万多平方公里的有争议的岛屿领土。1982年年初,阿根廷军队登陆占领并声张主权之后,撒切尔力排众议果断派出皇家海军远程奔袭,击败阿根廷守军,夺回管辖权。这次海战是二战以后80年代之前最具现代化的一场战争。战争的胜利在英国国内激发出空前的爱国情绪,使撒切尔的人气臻于顶峰,并奠定了她在英国的崇高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人们一提起这场30年前的战争,仍然将撒切尔夫人的名字与其联系在一起。甚至有关她个人生平故事的电影也以这场战争作为主轴。
“ 铁娘子 ” 不敌 “ 钢铁公司总经理 ”
撒切尔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英国反对派领导人来过中国访问。她以首相身份第一次访华是在1982年9月。这次访华主要是与中国领导人会谈香港前途问题。这次访华的背景对撒切尔非常有利。英国刚刚获得海战大胜,英国国内舆论和民众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之中。然而,这回“铁娘子”遇到“钢铁工业总经理”邓小平。撒切尔坚持英国在香港前途问题上以所谓主权换治权(中国收回对香港的主权权利,但英国在1997年后继续行使管理权)的强硬立场。邓小平寸步不让,提出主权治权不可分离,一起收回。在这次会见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摔倒在了人民大会堂台阶下。捕捉到这一瞬间的香港记者加以引申,说这意味着英国谈判失败,也预示着英国的衰落开始。
香港回归祖国后10年,2007年,撒切尔接受媒体采访。她在谈及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邓小平同意延长英国在香港的租期时,表现出极大失望。她承认英国与香港145年关系的结束,是大英帝国这一历史剧最后一幕帷幕的降落。她在这次采访中掩饰不住自己悲痛的情绪。她表示“我所想要的就是英国继续在香港进行管理”。令其遗憾的是她的对手是邓小平。撒切尔在采访中表达了对邓小平才智胆识的赞赏。
撒切尔夫人离开这个世界了。她的外交遗产和“遗憾”还将继续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她确实是一个非凡的人,她会继续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中。
撒切尔夫人经典语录: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中国网)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当地时间4月8日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多家媒体当天盘点了撒切尔夫人的经典语录,从中可以管窥这位“铁娘子”的非凡风采。
“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首次政治演说。)
她说:“在有冲突的地方,给予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带去信仰;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撒切尔被称作英国政坛的奇迹,她改变了她的政党和整个国家。(1979年,首次当选首相后在就职典礼上)
“我不是一位共识政治家,我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1979年)
“我喜欢争论,我喜欢辩论,我不希望任何人只是坐在我边上,同意我的观点,这不是他们的工作”。(1980年)
“我不在意我的大臣们谈了多少,只要他们按我说的做。”(1980年)
他们正在将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社会。世界上根本没有“社会”这么一说,只有独立的男性、女性和她们的家庭。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政府不会有任何作为,但每个人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我们应该先处理好自己的事,然后再去照料你们的邻居。(接受《Women’s Own》杂志采访,1987年)
“我要继续战斗,我要战斗直至胜利。”(1990年11月21日,撒切尔夫人在未能赢得足够保守党内选票后如是说。次日,她辞去首相职务。)
“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欢的是跟欧盟国家的领导人争论。她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提议的回答“No!No!No!”,成为政治经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作风使外界给了她许多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成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成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为他们会成为命运”。—— 撒切尔夫人
第四篇:人生必读之四十一《包法利夫人》
人生必读之四十一——《包法利夫人》
小说《包法利夫人》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 因为不满足她所过的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和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很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很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诺曼底卢昂医生世家。童年在父亲医院里度过,医院环境培养了他细致观察与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福楼拜在中学时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早期习作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1840年,他去巴黎求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雨果。1843年放弃法律,专心文学。1846年,回卢昂,结识女诗人路易丝·柯莱,随后有近十年的交往。定居卢昂期间,他埋头写作,偶尔拜会文艺界朋友,直到生命最后时刻。晚年,他曾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
1857年,福楼拜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轰动文坛。但是这部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此后,他一度转入古代题材创作,于1862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朗波》。但187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小说在揭露个人悲剧的社会因素方面,与《包法利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他还写有《圣·安东尼的诱惑》(1874)、未完稿的《布瓦尔和佩库歇》(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奇特的杰作被很多西方现当代作家、批评家视为福楼拜的巅峰之作,其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剧本《竞选人》(1874)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1877)等。小说集中的《一颗简单的心》,出色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是他短篇中的杰作。
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练,惨淡经营,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着眼点不在写她的爱情故事,而在写她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因为包法利夫人毁灭的原因,正是资本主义下的教育制度。
小说故事里说的是,查理·包法利是个军医的儿子。他天资不高,但很勤勉、老实,为人懦弱无能。父亲对教育不重视。他在十二岁是由母亲为他争得了上学的权利,后来当了医生。这时他的父母又为他找了个每年有一千二百法郎收入的寡妇——杜比克夫人做妻子,她已四十五岁了,又老又丑,“柴一样干,像春季发芽一样一脸疙瘩”。但是她因为有钱,并不缺少应选的夫婿。她和查理结婚后,便成了管束他的主人:查理必须顺从她的心思穿衣服,照她的吩咐逼迫欠款的病人;她拆阅他的信件,隔着板壁偷听他给妇女看病。
一天,查理医生接到一封紧急的信件,要他到拜尔斗给一个富裕农民卢欧先生治病,他的一条腿摔断了。卢欧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矮胖子,他的太太两年前已经去世了。家里由她的独生女爱玛料理。这是个具有浪漫气质的女孩子,面颊是玫瑰色的,头发黑油油的,在脑后挽成一个大髻,眼睛很美丽,由于睫毛的缘故,棕颜色仿佛是黑颜色,她“朝你望来,毫无顾虑,有一种天真无邪胆大的神情”。她给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理给卢欧诊治过后,答应他三天后再去拜访,但到第二天他就去了。此后,他一星期去两次。先后花了四十六天的时间,治好了卢欧的腿。
查理妻子同丈夫常上拜尔斗去。免不了要打听病人的底细。当她知道卢欧小姐曾受过教育,懂得跳舞、地理、素描、刺绣和弹琴时,醋劲大发。她要丈夫把手放在弥撒书上,向她发誓,今后再也不去拜尔斗了。查理唯命是听,照样做了。但不久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他妻子的财产保管人,带着她的现金逃跑了。查理的父母发现媳妇一年并没有一千二百法郎的收入(她在订婚的时候撒了谎),于是跑来和她吵闹。她在一气之下,吐血死了。
卢欧老爹给查理送诊费来,当他知道查理的不幸之后,就尽力安慰他,说自己也曾经历过丧偶的痛苦。他邀请查理到拜尔斗去散散心。查理去了,并且爱上了爱玛。他向卢欧老爹提亲。卢欧感到查理不是理想的女婿,不过人家说他品行端正,省吃俭用,自然也不会太计较陪嫁,便答应了。开春后,查理和爱玛按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婚礼。
小爱玛十三岁进了修道院附设的寄宿女校念书。她在那里受着贵族式的教育。她爱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乐,并且在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下成长。彼耶的小说《保耳与维尔吉妮》是她最喜爱的图书之一。她梦想过过上一种小竹房子的生活,尤其是有位好心的小哥哥,情意缠绵,爬上比钟楼还要高的大树去摘红果子,或者赤着脚在沙滩上跑,给你抱来一个鸟巢;她又“衷心尊敬那些出名或者不幸的妇女”,沉浸在罗漫蒂克的缅想中。一位在大革命前出身于贵族世家的老姑娘,每月到修道院做一星期女工,她向女生们讲浪漫故事,而且衣袋里总有一本传奇小说。后来,爱玛的母亲死了,父亲把她接回家去。
爱玛结婚了,她终于得到了那种不可思议的爱情。在这以前,爱情仿佛是一只玫瑰色羽毛的巨鸟,可望而不可即,在诗的灿烂的天堂里翱翔。婚后,她却发觉查理是个平凡而又庸俗的人。他“谈吐象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着寻常,激不起情绪,也激不起笑或者梦想”。查理不会游泳、不会比剑,不会放枪。有一次爱玛用传奇小说中一个骑马的术语问他,他竟然瞠目不知所对。她悔恨自己为什么要结婚!有时,她为了弥补感情上的空虚,她向查理吟诵她记得起来的情诗,一面吟,一面叹息。可是吟过之后,她发现自己如同吟唱前一样平静,而查理也没有因此而感动,正如火刀敲石子,她这样敲过之后,不见冒出一颗火星来。
不久,查理医好了一位声名显赫的侯爵的口疮。侯爵为答谢查理,他邀请查理夫妇到他的田庄渥毕萨尔去作客。查理夫妇坐着马车去了。那是个有着意大利风格的庄园,房子很大,还有美丽的花园。爱玛对侯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珠光宝气的舞会场面,一一感到入迷。一位风流潇洒的子爵来邀她跳舞,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回家的路上,她拾得了子爵的一个雪茄匣,又勾起了她对舞伴的怀念。回到家,她向女仆人发脾气。她把雪茄匣藏起来,每当查理不在家时,她把它取出来,开了又开,看了又看,甚至还闻了衬里的味道:一种杂有美女樱和烟草的味道。她“希望死,又希望住到巴黎”。
渥毕萨尔之行,在爱玛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缝,一阵狂风暴雨,一夜工夫,就成了这般模样。她无可奈何,只得想开些。不过她参加舞会的漂亮衣着、缎鞋,她都虔诚地放入五斗柜。“她的心也像它们一样,和财富有过接触之后,添了一些磨蹭不掉的东西”。爱玛辞退了女佣人,不愿意在道特住下去了。她对丈夫老是看不顺眼。她变得懒散,“乖戾和任性”。
查理怕引起爱玛生病。他们从道特搬到永镇居住。这是个通大路的村镇,有一个古老的教堂和一条子弹射程那样长的街。街上有金狮客店和引人注目的郝麦先生的药房。郝麦是个药剂师,戴一顶金坠小绒帽,穿一双绿皮拖鞋,他那洋洋自得的脸上有几颗细麻子,神气就象挂在他头上的柳条笼里的金翅雀那样。他经常爱自我吹嘘,标榜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他没有医生执照,但私自给农民看病。爱玛到永镇那天,由郝麦和一个在律师那里做练习生的赖昂陪着吃晚饭。
赖昂·都普意是个有着金黄头发的青年,金狮饭店包饭吃的房客。爱玛和他初次见面便很谈得来。他们有相同的志趣,而且都爱好旅行和音乐。此后,他们便经常在一道谈天,议论浪漫主义的小说和时行的戏剧,并且“不断地交换书籍和歌曲”。包法利先生难得妒忌,却并不引以为怪。
爱玛生了一个女孩,起名为白尔特。交给木匠的女人喂养。赖昂有时陪她一道去看女儿。他们日益接近起来,爱玛生日时,赖昂送了一份厚礼,爱玛也送给他一张毯子。
时装商人勒乐,是个狡黠的做生意的能手,虚胖的脸上不留胡须,仿佛抹了一道稀薄的甘草汁;一双贼亮的小黑眼睛,衬上白头发,越发显得灵活。他逢人胁肩谄笑,腰一直哈着,姿势又象鞠躬,又象邀请。他看出爱玛是个爱装饰的“风雅的妇女”,便自动上门兜揽生意,并赊账给她,满足她各种虚荣的爱好。
爱玛爱上了赖昂。她为了摆脱这一心思,转而关心家务,把小白尔特也接回家来,并按时上教堂。她瘦了,面色苍白,象大理石一样冰凉。有一次,她甚至想把心中的秘密在忏悔时向教士吐露,但她看到教士布尔尼贤俗不可耐,才没有这样做。她由于心情烦躁,把女儿推跌了,碰破了她的脸。赖昂也陷入爱情的罗网。他为了摆脱这一苦闷,便上巴黎念完法科的课程。临别时,他和爱玛依依惜别。他们都感到无限的惆怅。
爱玛由于烦恼而生起病来。对赖昂的回忆成了她愁闷的中心。即使旅客在俄国大草原雪地上燃起的火堆,也比不上赖昂在她回忆中那么明亮。有一次,徐赦特的地主罗道耳弗·布朗皆来找包法利医生替他的马夫放血。这是个风月场中的老手。约莫三十四岁光景,性情粗野,思悟明敏。他有两处庄田,新近又买下一个庄园,每年有一万五千法郎以上的收入。他见爱玛生得标致,初见面便打下勾引她的坏主意。
罗道耳弗利用在永镇举办州农业展览会的机会接近爱玛,为她当向导,向她倾吐衷曲,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没有朋友、没人关心,郁闷到极点的可怜虫。他说只要能得到一个真心相待他的人,他将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目的。他们一同谈到内地的庸俗,生活的窒闷,理想的毁灭。
展览会揭幕典礼开始了,州行政委员廖万坐着四轮大马车姗姗来迟。这是个秃额头,厚眼皮,脸色灰白的人。他向群众发布演说,对“美丽祖国的现状”进行了一番歌功颂德。他说目前法国“处处商业繁盛,艺术发达,处处兴修新的道路,集体国家添了许多新的动脉,构成新的联系;我们伟大的工业中心又活跃起来;宗教加强巩固,法光普照,我们的码头堆满了货物。”
他的演说声和附近放牧的牛羊咩咩的叫声连成一片,群众还向他吐舌头。会后,举行了发奖仪式。政府把一枚值二十五法郎的银质奖章颁发给一个“在一家田庄服务了五十四年”的老妇。那老妇一脸皱纹,干瘦疲惫不堪。当她领到奖章后说:“我拿这送给我们的教堂堂长,给我作弥撒。”最后,又举行了放焰火。爱玛和罗道耳弗都不关心展览会一幕幕滑稽剧的进行。他们只是借此机会说话儿,谈天,直到出诊的查理回来为止。
展览会以后,爱玛已经忘不了罗道耳弗了。而罗道耳弗却有意过了六星期才去看她。他以关心爱玛的健康为由,把自己的马借给她骑。他们一同到野外散心。爱玛经不起罗道耳弗的诱惑,做了他的情妇。他们瞒着包法利医生常在一起幽会。这时,爱玛感情发展到狂热的程度,她要求罗道耳弗把她带走,和他一同出奔。她和查理的母亲也吵翻了。
然而,罗道耳弗完全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他抱着玩弄女性、逢场作戏的丑恶思想,欺骗了爱玛的感情。他答应和她一同出逃,可是出逃那天,他托人送给爱玛一封信。信中说,逃走对他们两人都不合适,爱玛终有一天会后悔的。他不愿成为她后悔的原因;再说人世冷酷,逃到哪儿都不免受到侮辱。因此,他要和她的爱情永别了。爱玛气得发昏,她的心跳得象大杠子撞城门一样。傍晚,她看到罗道耳弗坐着马车急驶过永镇,去卢昂找他的情妇--一个女戏子去了。爱玛当即晕倒。此后,她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想痛改前非,重新生活。可是,这时又发生了另一场事。
药剂师郝麦邀请包法利夫妇到卢昂去看戏。在剧场里,爱玛遇见了过去曾经为之动情的练习生赖昂。现在,他在卢昂的一家事务所实习。于是,他们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爱情种子又萌芽了。他们未看完戏,便跑到码头谈天。这时,赖昂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后生,而是一个有着充分社会经验的人了。他一见面就想占有爱玛,并向她诉说离别后的痛苦。当爱玛谈到自己害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时,赖昂装出十分悲伤的样子。他说,他也“羡慕坟墓的宁静”,时常想到死,甚至有一天,他还立了个遗嘱,吩咐别人在他死后,要用爱玛送给他的那条漂亮的毯子裹着埋他。他极力怂恿爱玛再留一天,去看完这场戏。包法利医生因医疗事务先赶回永镇去了。爱玛留下来。于是她和赖昂就一同去参观卢昂大教堂,坐着马车在市内兜风。这样,爱玛和赖昂姘搭上了。
爱玛回到永镇之后,借口到卢昂去学钢琴,实际上,她是去和赖昂幽会。爱玛再一次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倾注在赖昂身上,沉溺在恣情的享乐之中。为了不花销,她背着丈夫向商人勒乐借债。
然而,赖昂和罗道耳弗一样欺骗了爱玛的感情。他渐渐地对爱玛感到厌腻了。尤其是当他收到母亲的来信和都包卡吉律师的解劝时,决定和爱玛断绝来往。因为这种暧昧的关系,将要影响他的前程。不久,他就要升为第一练习生了。于是,他开始回避她。
正在这时,爱玛接到法院的一张传票。商人勒乐要逼她还债,法院限定爱玛在二十四小时内,把全部八千法郎的借款还清,否则以家产抵押。爱玛无奈去向勒乐求情,要他再宽限几天,但他翻脸不认人,不肯变通。爱玛去向赖昂求援,赖昂骗她借不到钱,躲开了。她去向律师居由曼借钱,可是这老鬼却乘她眉急之际想占有她。她气愤地走了。最后,她想到徐赦特去找罗道耳弗帮助。罗道耳弗竟公然说他没有钱。爱玛受尽凌辱,心情万分沉重。当她从罗道耳弗家出来时,感到墙在摇晃,天花板往下压她。她走进一条悠长的林荫道上,绊在随风散开的枯叶堆上……回到家,爱玛吞吃了砒霜。她想这样一来“一切欺诈,卑鄙和折磨她的无数欲望,都和她不相干了”。包法利医生跪在她的床边,她把手放在他的头发里面,这种甜蜜的感觉,越发使医生感到难过。爱玛也感到对不起自己的丈夫。她对他说:你是好人。
最后,她看了孩子一眼,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了偿清债务,包法利医生把全部家产都当光卖尽了。他在翻抽屉时,发现了妻子和赖昂的来往情书以及罗道耳弗的画像。他伤心极了,好长时间都闭门不出。一次,他在市场上遇见了罗道耳弗,但是他原谅了自己的情敌,认为“错的是命”。他在承受了种种打击之后,也死了。爱玛遗下的女儿寄养在姨母家里,后来进了纱厂。
包法利医生死后,先后有三个医生到永镇开业,但都经不起郝麦拼命的排挤,没有一个站得住脚。于是这位非法开业的药剂师大走红运,并获得了政府颁发给他的十字勋章。
小说有个副标题叫做《外省风俗》。除了包法利夫人的生活经历外,它还给人们提供了怎样的外省风俗画呢?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形形色色的外省资产群丑图。在这个外省乡镇,有头有脸的人物竟全是些蝇营狗苟之辈!一个乡镇如此,整个资产阶级,整个社会,不是可想而知了吗?这就是为什么《包法利夫人》虽然写的是外省乡镇,却具有震动整个统治阶级的力量。
因此种种,再加上作者尖刻的讽刺、有力的批判,使《包法利夫人》成为继《红与黑》和《人间喜剧》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又一部杰作。《包法利夫人》不仅思想内涵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效果,而且艺术风格上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取得了革新性的效果,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获得了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材料的反戏剧性
作为环境的外省乡镇、乡村婚礼、不为人知的通奸、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厌烦、悲叹等等。
小说结构的反戏剧性
福楼拜运用靠一系列图景或场面向前推进的创作方法,以代替巴尔扎克借用于司各特的那种由慢慢形成的情节、高潮和结局构成的框架,他使人想到的是时间的流逝,而非凝聚的强烈效果。结合小说片断及昆德拉的相关论点分析。
场景的反戏剧性
非巴式的舞台化的集中、过滤,不避偶然,但又与自然主义不同。以小说中爱玛与罗道尔弗于农展会约会一场及与赖昂于教堂约会一场为例。
福楼拜式的介入:场景的处理和彼此的连缀都是为了达到使所描绘的现实易于理解这一目的,对事件的解释是从结合在一起的种种事件中产生出来的,而并非小说家的直接介入。
第五篇:《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人物分析
第一部分,结婚前:
爱玛的首次亮相,福楼拜通过查理的眼睛这样描绘:“她美在眼睛,由于睫毛的缘故,棕颜色仿佛黑颜色。眼睛朝你望来,毫无顾忌,有一种天真无邪的胆大神情。”爱玛是外省一个富农的女儿,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会跳舞、绘画、绣花、弹琴,饱读浪漫派作品。在修道院所受到的教育对爱玛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爱玛温顺乖巧,从不和父亲顶嘴;缝垫子不小心扎破手指头,就把手指放到嘴里嘬了两口,刻画出她那俏皮、可爱的性格特征;以查理的视角对爱玛的手部的描写,更是刻画出了爱玛纯净、清澈的美丽;她在修道院读书回来,会精心地把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送给父亲;虽然她呆在乡下并不开心,但她依然会照顾好父亲的整个田庄;她很时尚,从衣着上的讲究到新式的发型,她都追逐城里人的潮流。“她总是把查理送到第一级台阶。”她心里对爱情无限向往,但同时她又保持传统的矜持。婚前,她是这样一个纯洁、美好的女子。
第二部分结婚之后 搬家之前
嫁给包法利后,艾玛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天真幻想都成了泡影。相对于丈夫那种满足现有生活的幸福,她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平庸的生活,寻找她梦想中的理想生活,来满足自己感情上的需要。
参加维利侯爵家举办的舞会,成为艾玛思想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艾玛对候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入迷。她怀着羡慕的心情看着那些装扮入时的贵妇人,幻想着自己也能过上那样的生活。回家后,对舞会的怀念以及对现有生活的埋怨让她的脾气越来越坏,对丈夫更是越来越厌烦,不久后她便害了心病。
第三部分 搬家之后
经不起包法利夫人的情绪化,加上她身体渐渐虚弱,包法利医生决定换个新环境,便搬到了永镇居住。在这里,爱玛开始了她的梦幻爱情。一开始,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莱昂正好符合爱玛心中对激情和风雅的向往,他们志同道合,且彼此欣赏。所以他们结伴一起去看包法利夫人的女儿、一起尽情享受玩游戏的快乐、享受护送礼物的温情。但是这个胆小怕事的男人经过感情的纠结后,始终没有胆敢表达他心中的爱情。而爱玛,她喜欢莱昂,但她对爱情完美、浪漫的追求促使她等待爱情主动光临,这样才符合她心中高雅而严谨的形象,这样才能使黯淡的现实因爱情而升华到理想的境界,正如书中所说的:“爱情,在她心目中一个是突如其来的,有如电闪雷鸣,有如天际掠过的狂飙骤雨”。她渴望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所以她强迫自己耐心地等待着。但是现实还是残酷的,莱昂最终离开了他逃到巴黎读书,留下可怜的爱玛。从此,对莱昂的思念成了她一切烦恼的中心。
第四部分
第一次偷情
爱玛的第一个情人是道德败坏的乡绅罗道尔夫,他是个情场老手,经常来往于大城市与永镇之间,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他看穿了
爱玛渴望的是什么,乘虚而入。本来就爱幻想,爱浪漫的爱玛在罗道尔夫的撩拨之下,轻易就失足了,并且不可遏制地走向了堕落和毁灭之道。在这个过程中,爱玛的不切实际变本加厉地发展起来。
第二次偷情
爱玛被罗多尔夫抛弃后大病一场愈合不久就去看卢昂看歌剧,恰好碰上了工作后的莱昂,人物形象主要有四点:
(一)依旧沉溺于幻想。即使受到了情感上的欺骗却对幻想的完美男性毫无招架,如她在看歌剧时,她觉得“如果机会凑巧,她本来也可以过上这种生活的,她本来可能认识这个演员,他们可能相爱”;又比如莱昂的一点甜言蜜语就使她嘴唇上露出笑容,“脸上立即容光焕发”,最终投入莱昂的怀抱。
(二)说谎技艺炉火纯青。为了和莱昂幽会,借着问委托书的名义去卢昂住了三天;给夏尔设下圈套以便有合理的理由可以每周去会情夫;为了引起莱昂的嫉妒心,捏造一个船长朋友;为了瞒过丈夫捏造学钢琴的学费收据。
(三)愈发爱慕虚荣。花钱大手大脚不说,在去会情夫时甚至幻想“坐一辆自备的蓝色马车,加一批英吉利骏马,还要有一个穿翻口长筒靴的马夫”,憧憬住在巴黎。
(四)愚蠢加倍。为了堵住勒合的嘴竟然贱卖公公遗留的房子,为了骗婆婆而叫勒合做假账,最为愚蠢的是答应奸诈的商人勒合签下
种种欠条和延期期票,还哄夏尔签了委托书,最终也是因为全部家产抵押而走上绝路。
(五)情感更激烈。情感激烈到无情无义的地步,公公死后丈夫和婆婆在怀念公公时却在思念莱昂,在每个周四与情夫幽会时不知廉耻没有节制。
第五部分,服毒自杀:
爱玛得知自己破产后,她为之感到痛苦的不是金钱问题,而是她的爱情。爱情是她生活的全部精神支柱,爱情没了,生活的动力也瓦解了。在她吞下砒霜之前,她的心就已经死了。她深知和罗道尔夫、莱昂之间的狂热不是理想爱情,但就是无法自拔,她迷恋肉体和感官的快感,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这样的生活表面上是激情的,实质上却是枯燥的。修道院“良好的教育”、浪漫主义文学充斥她的脑袋,她心中的那种对爱情的幻想已经超出了现实的承载,她认为金钱、奢华、纵欲就是无上的精致的贵族爱情生活,而忘了自己现实中的身份,她只是一个平凡小镇医生的妻子。爱玛的随心所欲,丈夫和孩子全部搁置不管,她忘记了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试图和自我的命运抗争,无奈总是一次比一次堕落更厉害,只有死亡的弥留之际才感受到“一切欺诈、卑鄙和折磨她的无数欲望,都和她不相干了。”
爱玛的整体形象:
爱玛是一个必定终身生活在农村的姑娘,却接受了修道院里贵族式的教育;嫁给了乡村医生,却满脑子贵族思想和习惯,向往着巴黎
贵族的豪华生活。结前的艾玛是天真、富有激情的,婚后以及后来的遭遇中,艾玛展现出来的却是一个多愁善感、向往虚荣、渴望上流社会的庸俗女子形象。爱玛在现实中遍体鳞伤,只好寄托于幻想,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与空间,在头脑中幻想出太多完美的男人形象,却忘了“对于男人来说,恋爱只是生命的一部分”,错把爱情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自己一直低到了尘埃里。受到了与身份不相符的教育并深受其害和结婚时的草率,导致了她寻求独立却找不到挣扎的出口,浪漫的爱情占据了头脑以致于在两个自以为深爱的男人中丧失了自我,最终心灰意冷服毒自杀。爱玛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就像“包法利夫人”电影中,爱玛死前写给查理的纸条上说的“不要怪罪任何人,没有人错,错的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