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评课记录(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20:0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备课组评课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备课组评课记录》。

第一篇:备课组评课记录

备课组评课记录

听课内容:《诗经·氓》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 执 教 者:张小娜

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8)班

授课时间:2010年3月24日上午第2节 评 课 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2010年3月25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 持:温长军 记 录:邵克昱

王秀丽 :今天张小娜老师是借我的班上的课,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徐老师教态自然,表情非常和蔼可亲,语调也比较亲切自然,我觉得徐老师和我们班的学生配合还是比较和谐的。这堂课下来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精心实在,从复习动词词组到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特殊疑问句来讨论如何过周末,然后到整个篇幅的听说读写,到最后的拓展对话,看上去形式比较简单,内容比较丰富。从旧知的复习到新知的传授,层层递进,训练得扎实有效,整堂课让我感觉比较好的。开头比较好,没有像通常讨论天气日期来开头,而是从朋友已知的动词词组开头,这样的开头一开始就让小孩子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说英语的乐趣,消除孩子心理上的紧张,那些学过的动词词组他们都能说。所以今天看到绝大部分小朋友举起了手,而且手举得很高,这些动词也正好为今天的新授做了铺垫。今天还有一个小建议,今天张老师在操练句型的时候,能否尽可能让更多的朋友说和练,这是我的想法。谢谢。

马锡永:王老师主要是张从老师这堂课的特点,也就是精心和实在这方面点评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把公开课以一种平常心来上,把公开课上成一种常态课,而不是把公开课作为一种展示,作为一种走过场。下面请星辰的顾老师进行点评。

李晓荣:大家好。首先我谈谈对张老师最初的印象,她是一位新老师的课,听下来我就改变了这个印象,她有些深藏不露的。首先,刚开始的时候,第一点就感受到学生学英语非常热情,学生的角色在这堂课上呈现,我用两个词:主体、尝试,学语文充满热情与期盼,期盼学到新的语言,期盼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语言水平。学生训练有素,他们热情洋溢的进行,没有一点负担,心理安全感十足,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这与平时的训练是离不开的。第二,老师的角色,也用两个词,一个主导,一个是弱势。老师体态轻盈,温文尔雅,始终处于导学的地位,让学生处于学习的强势地位,师生的角色把握得很有艺术性,让人不自觉地对老师肃然起敬,所以我觉得她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整堂课的设计,这是低年级的对话课,整个设计是从过渡到整体,然后再到部分,最后再到整体,是有梯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清晰可见,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再讲一下设计过程的过渡方式,新颖而且活泼,通过各种形式来回答,歌曲、游戏、,一边巩固一边提升,对话教学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整个课堂我觉得有一个细节问题,也就是刚才讲到的语音的渗透方面。其中有一幅图片呈现的时候,老师先出来的是,图片所表达的是词意,词形放在那,不要隐没,然后再来讲词的发音,发音就通过这两个旧词来让学生试着读词,图形音就结合了,就更好了,更贴切了。

邵克昱:刚才李老师在评课中一再提到心理安全感的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心理比较安全的话才能融入课堂更加有效,在平时课堂中,应该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让他们自始自终都比较喜欢英语课。下面请实小温长军老师进行点评。

温长军:张老师是一位比较好的老师,工作才第二年,但听她的课堂,她有着老教师般的从容老道,对课堂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在设计教案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执行教案上也有自己很强的悟性。尤其是今年,在师傅张老师的指导下,张老师的进步成长非常快,课堂日趋成熟。今天祁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条理清晰、节奏明快、结构成熟的课,下面我来说说这堂课的情景创设。课堂情景创设的简约,张老师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创设了一个在海边活动的大场景,由谈论季节自然联想到,再带孩子们去海湾,由于学生学过了儿歌,进入这个大场景,一气呵成,非常自然。接着,在这个大场景中,又包容了新词,等新词的新授、操练及巩固,体现一堂课、一个大情景,摒弃了过去一词一景的啰嗦与繁复。这种简约的课堂情景,能让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这个情景中,进行趣味盎然的新授的学习。

于春霞:学习活动安排的有效性,课堂上老师安排的学习活动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来服务的,因此,这样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张老师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比如,第一,在新授部分,出现第一个词后有一个小活动,根据老师手势的节奏来说句子,这样的环节,作用很明显。第一,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第二,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操练中熟练这句句子,这是第一次出现动名词这样的结构,我觉得做得非常好。第二、儿歌部分,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句型以及刚学过的新词,给人感觉非常扎实,步步为营。第三、唱歌游戏活动的安排,既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不忘紧紧围绕本课的目标,巩固新知,安排十分有效。张羽:张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扎实,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首先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对学生来说,是能学到东西的课。这节课之后,对这四个新单词和两个新句型的应用已经非常熟练了,这是一个常态下扎实的课,体现在以下几个细节上。第一、张老师对课堂常规的把握,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课前的歌曲、儿歌,整齐的动作,响亮的语音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张老师在新授知识的示范和领读上,非常细致一步步引导。

于忠滨:新课结束后,在对话操练前有一个齐读单词的小环节,这是非常好的细节,虽然很短暂,一分钟不到的时候,但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对前面新词的记忆,顺利进行下面的对话,非常有效。总之,祁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朴实、亲切,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两样,没有一般公开课的做秀之感,这是一堂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的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益,这是最成功的一点。最后,我感觉有所欠缺的一点,这是一堂语言对话课,可能课堂上老师预设的步骤比较多,学生形成的语言智慧的火花太少了,似乎很难找到与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些融合的交接点,好像跟前面的内容,学生说这些句子的时候,运用的比较少,学生能用的句子比较单一。如何真正放开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还需要我们各位同行指点迷津,谢谢大家。

石远琴:张老师主要从简约的情境、有效的活动以及扎实的风格这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且提出一个自己的困惑,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设计更加开放,如何真正把话语权留给学生。今天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三个原则:第一是保持学生良好状态的原则,也就是要采取一些措施,采取一些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第二是进行认知概略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应该经常去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的结果,理解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了什么。第三个原则就是在课堂上要关注管理、监控和维持的原则,也就是采取一些措施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这次活动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第二篇:音乐备课组评课记录

音乐备课组评课记录

4月15日,教研活动在音乐教室进行。内容是陆艳老师教授小学一年级《摇篮》,参加人员音乐教师。老师们听课认真,讨论深入活泼,收到良好效果。

一、评课记录

综合陆老师自己的教学反思及大家研讨交流的内容,记录如下:

陆老师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演唱等基本功、教态等比较认真和扎实,表现出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

本课授课环节清晰,轻松朴实。小学低年段欣赏课教学不好把握,郭老师运用聆听、体验、模仿、实践演唱、绘画、表述等多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摇篮》歌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

1、孩子们和父母的理解交融的情感体验还不够饱满,很多环节也不够深入,这点需要以后加强。

2、关注音乐课堂生成性的现象,学生再回答“喜欢那种教育方式”时,不同的回答如果和教师预期不一致,要引导,教学细节还可以再全面严谨些。

3、可否适当创设情景,比如师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生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等等,这样拉近孩子与教师,与欣赏音乐表达主题的距离。

4、学生欣赏音乐表达多种感受的方式还可以再贴近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可以分组表演,可以站起来用脚、用手、用任何部位来打击节奏,演唱歌词。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好,而放弃释放学生本能,激发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可能。

5、当歌曲学会后,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音乐本质,升华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陆老师在课堂教学表现中表现是不错的,专业能力强,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完整,教学目标准确,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另外,研讨课例每个教学素材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针对性的环节,“同一课题可以有百种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活动成果

1.营造了教研活动良好氛围,为今后规范教研活动做引导。2.明确了听课、评课等的一系列概念、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性。

三、活动反思

1.克服一切困难,在别人为你创造的机会中参与活动。2.增强非上课教师与非主讲教师的活动意识。3.抓住活动精髓高效快速反思。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课内容

评价

内容

教师教学行为表现 学生学习行为表现 教学目标 达成情况 1.教学目标(评价意见)

教学目标制订的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具体: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教法学法有操作要求。

适宜: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1.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热情饱满,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2.合作探究性:老师、同学之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共同合作。

3.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关注课堂上重要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2.处理教材(评价意见)

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能否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唤起学生音乐审美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价值,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3.教学程序(评价意见)

1.教学思路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课堂结构安排: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一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教师讲与学生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二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分配,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三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4.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意见)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注重看课堂上音乐训练活动的设计、看创新能力的培养、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5.教学基本功(评价意见)

(1)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2)看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3)看示范:看教师的范唱、舞蹈、伴奏是否到位。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6.教学效果(评价意见)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三维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3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教学建议

《数蛤蟆》

整节课上的气氛活跃和轻松,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里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学习了这首歌曲后,学生更加明白了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对待破坏大自然的人和事应该怎样去处理等等。

在教唱过程中,可以将歌曲有难度的几句着重教唱。比如:蛤蟆不吃水,荷儿梅子兮等。这两句不容易唱清楚,必须多加练习。

在做游戏的环节中,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念儿歌,然后再配上“GA ZI”的声音。还可以让学生回家问问爷爷奶奶,请他们回忆小时候所唱的童谣。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童谣,开阔音乐视野,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快乐的孩子爱歌唱》

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学生初步唱出了歌曲中第一部分要唱得欢快,第二部分要唱得比较抒情。老师启发学生加入动作表演,学生作手捧桔子状,使学生在扮演角色中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在农场里》

1、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各种各样的音乐乐器,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93c060100dsj8.html)-五篇音乐课评课稿_wathongweiwang_新浪博客

2、“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孙老师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季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出色。

《其多列》

1、在学习歌曲之前就先让学生感受了哈尼族的民族特点和音乐风格,有利于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有机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将哈尼族语言、广东话、英语相互拓展,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来理解“其多列”一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课堂的灵活性。

3、在学习“上山砍竹筒”一句时,及时向环境保护进行拓展,通过学生的述说和理解,再加以表演,使学生自身感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师讲到:“将这些环保知识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更是本课向生活拓展的一个很好地体现。

4、在学习第二段歌词向音乐内部(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的拓展及用小竹叶根据旋律线边划边唱,使学生初步感受了音乐的四大要素和旋律线地进行,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有机的养分。

5、本课最后的总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的,说的、唱的、律动的、表现的都来自于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原则。

《甜甜的咧》评课

在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第三篇: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万苗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勇莹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叶正东老师能够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曹万琴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

一、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三、课堂预设不够细化,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

四、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句话: 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4.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7.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8.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几例评课记录

一、《四边形》点评: 1.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4.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二、《周长》的评课记录

1、兴趣贯穿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引导学生将图形按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建议在学生活动时间上需要老师进一步调控。

三、《角的分类》

1、复习直接导入,引出新课。让学生说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特点,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探究新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活动扎实有效。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采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练一练等活动,得出平角、周角的度数,在具体操作中归纳出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操作、思考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3、学具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4、教学紧扣教材,精讲多练,练习题设置由浅入深,学生训练有素,教学目标完成好。

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1、以猜拼图组成的游戏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了对“组合图形”意义的理解。

2、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师点拨,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主动。

3、课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独立思考计算、最后交流解题方法。学生对于一道题想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哪种方法好,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寻找最简洁的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很到位。

五、《乘法的初步认识》

1、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设疑:为什么动作缓慢的小乌龟先算出2+2+2+2+2=()的答案?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知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2、在教学认识乘法中,先引导学生观察儿童乐园主题图,让学生求班级男女生分别喜欢的游戏的总人数,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加数的特点将算式分类,利用对比、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学生思考层层递进,并且板书贯穿始终,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演变的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指导学生看书,低年级指导学生会观察主题图,并能在图中找出条件很重要。许老师还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在做练习时,让学生在图下面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写出乘法算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从2+2+2+2=8和4+4=8 两个算式中渗透观察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思想。

4、强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思想。课中无论是复习旧知、新知引入,还是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如,班级男女生喜欢游戏项目的总数、图中玩游戏项目人数、观察药品包装等)始终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建议板书突出重点,字多、小,观察起来不方便。

六、《5的乘法口诀》 1、教学儿歌手势导入新颖、生动、直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在写算式、编口诀、记口诀中,从学生熟悉的手指入手,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先由教师给出口决,引导学生理解口诀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摆学具编口诀、填自学体验卡编口诀,教师指导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体验、探究、思考的作用,能对乘法口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整个课堂活泼生动、气氛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智慧星奖励等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氛围中。另外,从杜老师一句“停笔眼不离书,检查计算结果”话中,从细微处渗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每节课应追求的教育主题。

七、《分数的基本性质》

1、教学导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2、教学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较好地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教学中采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通过找关键词,在书中用重点号标注关键词等,强化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

八、《统计》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数袋子里的饼干,统计小兔、小熊和小猴分别投进了几个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在每个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搜集、整理数据的意义。同时,在统计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并且组内有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始,沈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口袋里的饼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数目分别是多少”作引,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动态演示饼干一块一块掉下来之后便随机消失,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饼干的块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需求自然生成。

在学生产生统计需求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第一次记录,当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顺利完成任务时,适时指出:可以小组合作。在强调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记录,这次,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可谓精彩纷呈:按次序画图形记录;把图形归类记录;打“√”记录;画“︱”的方法……“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记法。哪一种记法既清楚又简便?”沈老师有选择地出示几种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在“清楚”和“方便”两个方面比较、评价各种记录,使学生对分类用符号记录的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和使用这种记录方法。

九、《不退位减法》

钱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口算复习,为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减法做好铺垫。接着,钱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335-123=?主要突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数器计算和列竖式计算,目的不只在于呈现算法多样化,而是在于启发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思考三位数笔算方法的算理,启发学生以数的组成为依据来表述算理。这样安排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商场买衣服的这道题目的处理,教师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了很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本堂课学习的是关于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难度不大,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对学生来说是种小小的挑战,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的快乐,本节课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会思考、会探索、会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整节课,教师的评价适时、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本节课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内化算法,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练习过程中,特别注意反馈纠错,既关注了后进学生,又使全班学生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想。,十、《退位减法》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和验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因此王老师充分应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着去解决新问题: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335-185=?在教学时,王老师突出了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算法。同时,教师还安排学生说说“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看上去一堂很朴实的课,实际上蕴藏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退位的过程,在让学生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那些相同的地方,那些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步步的推进,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并且出示例题,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十一、《认识人民币》

这堂课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老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和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简单的付币和换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积极主动。

胡老师设计的练习由易到难,安排了付币、取币、找币等多种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 找规律》 这节课,先由学生回答的一种主食配一种水果引出“搭配”,接着安排学生搭配主食和水果,认识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搭配方式,明确每次选一种主食和一种水果作为一种搭配,思考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形象地认识搭配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符号进行搭配,能借助直观发现并总结搭配规律,了解怎样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教学环节安排似乎有点前松后紧,学生探索搭配规律时,填表格花了不少的时间,教师是不是把表格里的一些次要内容填进去比较好呢。《 植树问题 》 综观整节课,在教学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注重教材重组,注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体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性和实效性,凸现课堂实效,让学生享受课堂的真实。

2、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途径和选择合理简便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享受课堂生成的空间。

3、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不再是教师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尊重学生,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选取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事例,请学生设计一条路上植树的情况。根据学生反馈上来的情况进行分类,共三类:两端都种树、一端种树和两端都不种。在教师的引导中让学生探究,设境激趣,建立知识表象,使学生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在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教师开放课堂时空,让学生从挂灯笼、锯木头等问题,并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树问题毫不相似,但是只要善于观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明白它与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很相似,引导学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十三、《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而且的比较枯燥的。刘敏森老师的这节课,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有效地迁移诱导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进行了新知的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

刘老师鼓励学生自己用字母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是一个让学生尝试的好机会,不少的学生能写出来,而且写得很正确,也很科学,这又是一次很大的认知飞跃。

总体说来,这节课看似很平实,细细品来,却是很有味道。, 总评: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四篇: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开课教师:苏州一中 刘欢涛 老师 开课班级:高二(9)班

时间:2009年12月24日 下午第一节 课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课型:新授课 课堂实录:

一、课前预练

刘老师在前一天已经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例题印成了学案发给学生,并布置学生提前做好“课前预练”部分的题目:求f(x)= x2  6x + 5,x  [2, 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这题刘老师介绍了两种方法:配方法和用求导的方法做。

二、新授

1、复习必修一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定义

2、给出某函数y = f(x)的图像,分析其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3、问题探究:求函数f(x)= x3  6x + 5,x  [2, 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中归纳出求函数最值的方法,给出如下注意点:(1)极值不一定是最值;(2)区间端点处不一定取最值;(3)即便函数有极值,也不一定有最值。

三、例题分析

例1 求函数f(x)= x3 + 3x2 + 9x + 1,x  [2, 6]的最值。(给学生时间做,一定时间后选择一位学生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并点评)

例2 求函数f(x)= x + 2cosx,x  [0, ]的最值。(给学生时间做,一定时间后选择一位学生

2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并点评)

1例3 求函数f(x)= lnx  x,x  [, e2]的最值。(给学生时间做,一定时间后选择一位学生的e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并点评)

1问题拓展:设函数f(x)= x3  x2  2x + 5,若对于任意x  [1, 2],都有f(x)< m成立,求实

2数m的取值范围。

四、点评与建议

1、刘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讲解到位,学生的教学反馈较好,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2、刘老师的声音比较小,语音语调比较平,而且主要的教学形式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练习,然后老师通过实物投影仪点评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的互动基本没有,所以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3、对于某些重要的注意点,刘老师应该加重语气、提高音量,已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可惜这方面刘老师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很重要的环节甚至是匆匆带过。

4、刘老师事先布置学生完成“课前预练”部分的练习。这部分练习已经涉及到最大、最小值的问题。而在课堂上,刘老师也是先讲完这个问题之后,才给出了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这从知识的先后顺序上看似乎有些反掉了,笔者认为先给出最值定义,再讨论“课前预练”部分的问题,应该更符合认知规律。

5、问题探究中,刘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预先画好了函数f(x)= x3  6x + 5,x  [2, 4]的图像,这一点很好,学生通过之前求导得到的表格,求出了最值,再和图像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也是“数形结合”的体现。可惜图像太“瘦”,不利于观察出极值和最值,笔者认为这里可以调整x轴和y轴的比例,使图像看起来比例更“匀称”,如此这般,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6、几个例题的安排可能比较平,变化不多,略显重复拖沓。

7、问题拓展部分不一定要另起炉灶,重新设计一个函数,再次让学生重复求同一类型的函数的最值,可以安排在例1之后,顺便设置一个变式。

第五篇: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课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1)时间:2017.11.1 地点:校办公室

参加人员:数学组全体成员 内容:

原晓娟: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就气氛活跃。

惠北平: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面向全体学生。不足之处:教师要做好引领的作用,相信学生,当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回答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与引导,而不是急于直接给学生答案。

彭刚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从而使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所学,并且能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权国兴:教态大方,自然规范,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复习时间过长,以至于给学生练习留的时间不足。

下载备课组评课记录(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备课组评课记录(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本人说课:本节课主要研究的Fe2+与Fe3+的性质区别和检验,根据新课程内容特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情况的分析,可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二年级组 这周听了吕彩萍老师的公开课“10的认识”,我们认为优点有以下几点:一、教态自然大方,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教......

    评课记录

    《七颗钻石》评课记录 自评: 本课时我采用了导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学习障碍,也就是解决生字词,其次利用二人小组进行初读环节,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二......

    评课记录

    舒亚芬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评课记录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在教学中舒亚芬老师用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

    评课记录

    切实·科学·有效 ——点评邱善余老师的高考作文指导课《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小技巧》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必须申明,我不是一个好的厨师,只是一个好吃的食......

    评课记录

    《识字七》评课记录 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丰富,至始至终都体现着识字教学的新课改、新教学,学法多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感受了识字的乐趣,也让学生体......

    评课记录

    评 课 记 录 观课对象:四年级一班 观课内容:山美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课《指南针的故乡》 主讲教师: 观课评价: 自评:本课教学抓住关键性问题——四大发明来研究与分析,以交流合......

    评课记录

    授课教师:孙银枫 授课时间:2014年3月6日 授课地点:余姚三中高一(5)班 授课内容:《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主持:陈海良 点评专家:鲁鹏飞 听课人员:鲁鹏飞 赵仲华 胡家宝 褚佰荣 陈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