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小心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高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可以用导数解决也可以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内容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第二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之
高二年级数学组
王希东
今年所教的是高二15班和高二20班,这两个班是普通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九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三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高二下学期已经过半,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现对近久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新课的前提条件。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必须翻阅多种教学参考书和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超前听课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争取多听高二数学组其他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的缩短了工作适应期,使自己在教学上信心十足。
三、及时总结
教学中的总结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学了后面忘记前面,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每节课前尽可能留两三分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一下,再强调一下重难点。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总结,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梳理一遍知识结构、重点问题等,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精讲精练
如果只学知识,不加以应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只是盲目地做题,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应做到课上精讲,重审题解题的角度和方法技巧的指导。同时让学生课下精练,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以上就是我高二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心得。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更好。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所带班级一文一理,两个班差距较大。理科班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明显优于文科。在教文科普通班的时候,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笔记记得整整齐齐,但理解不深,不会变通,尤其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不够,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同学有畏难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针精心设计思维情境,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
一,反思教学中的设计: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比如:已知椭圆,它的某一条弦被点M(1,1)平分,求AB所在直线方程。
在讲解此题时,先用传统方法联立方程组用韦达定理解决,后又用了点差法,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于是我趁机启发:A,B两点有那些特征?学生:A,B两点关于点M对称。老师:说得好,那么,关于M对称的两点A,B坐标,怎样设最好呢?学生:由中点公式,可以设,那么就为。老师:A,B两点还有什么特征?学生:A,B两点都在椭圆上,即(1)(2)老师:能消去这两个式子中的二次项吗?学生;能。(1)―(2):老师:请仔细观察这个式子,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一番思索后,有学生举手说:都适合方程。老师:好得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已经求得AB的方程,它就是即。学生惊喜的表情让我看到了收获。。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成功地体会:(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以学的知识。(2)问题的设计不应该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动脑思考,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这样一道题:是双曲线的焦点,在双曲线上若到的距离为9,求到的距离,某学生解答如下:实轴长为8,由即或,该学生解答是否正确,不正确,将正确的结果填在空格处。当我提问学生时,有一些学生回答是或,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只关注双曲线的定义而忽略。于是,我以后讲解数学的定义,公式和法则时都会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其适用条件或注意的地方,这些解决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三,反思在教学中的失误。
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内容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拿出勇气去面对,有一次,我在讲授函数的值域时,有这样一道题:若函数的值域为,求的取值范围。
当时我认为这道题并不难,事实上,要使它的值域为,只要真数取到全体正实数即可,因而只须的即可。
然而学生很茫然,我请一学生谈谈,原来学生认为恒大于0,所以他们认为其才对。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补充两个问题:(1)的值域是什么?(2)的值域是什么?有了这两个问题的铺垫,原问题的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从此我在讲解例题时尽量做到适当“低起步,小步走‘对学生感觉有困难的例题在讲解时巧设坡度。由浅入深,面对数学上的失误之处,不仅要将问题记下来,并且要在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四,反思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特点。
以贴近生活的实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例如在讲折叠问题时,做如下设计:
引例:如图,把长和宽分别为和1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成直二面角
①求顶点B和D的距离
②求BC和面ADC所成角
问题1:图(2)中已知条件有那些?
问题2:从图(1)到图(2),不变的量(角度、长度)有那些?不变的位置关系呢?
问题3:以上不变的量在翻折
后的图(2)中有何共性?构成不变量的点、线是否共面?
问题4:如何作出图(2)中二面角的平面角?
问题5:将图(2)展成平面图形(1),二面角平面角的两条射线有何位置关系?
问题6:你还有其他方法求BD长吗?
问题7:在翻折过程中BD的范围是
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索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五,反思教学再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我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3
高二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命题范围:从高二第七章开始到第八章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调查研究目前我市高二数学教学的现状,了解各校高二学生数学水平,以利于高二数学教师合理、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指导好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打好高二阶段的数学基础.
1.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高考命题的意图和宗旨。
让不同的考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数学,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本次高二试卷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2道题中有5道题(占31分)得分率在90%以上,有6题(占36分)得分率在80%--90%之间,有4题(占25分)得分率在70%--80%之间。这样让所有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
(2)注重能力考查
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善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综合应用,支离破碎的知识是不能形成能力的.考查时,既要注重综合性,又兼顾到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整个试卷前21题的计算量不大,体现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不追求大的运算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灵活地解决问题能力,但第22题的计算过繁,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处失掉过多的分,没有针对性地考察解析几何中的运算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力求展现创新空间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21题联系了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试题的表述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有一定的灵活性,也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结果
经抽样(抽样270份)统计分析,总体情况大致是:均分:108。7分;优秀人数51,优秀率18。9%;及格人数223,及格率82。6%。各题分析如下:
题号1-1213-1617181922平均分47。511。510。99。110。38。37。54。5得分率0。790。720。900。760。860。690。620。32题号123456789101112均分4。854。943。762。914。244。562。444。224。01。813。913。81难度0。970。990。750。580。850。910。890。840。80。360。780。76题号13141516均分3。213。612。672。0难度0。80。90。670。5
3.试题及学生错误分析
第4题,很多同学选D,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误认为P点是圆上一点。
第10题,主要错误原因在于对a,b认识不清,若a,b以具体数字出现,学生就会理解渐近线确定,双曲线方程不唯一,由于题中以字母出现,学生误以为答案C就代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
第13题,主要错误在于(1)审题不清;(2)到角公式用错;
第15题,主要错误在于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而直线将平面分成了三部分;
第16题,主要错误在于学生对圆的性质掌握得不是很好,圆与双曲线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第17题,主要错误在于少数同学运算不当及基本技能不是很强;
第18题,主要错误在于(1)没有能够熟练运用圆的性质来解决圆的相关问题;(2)有很多同学丢开了圆的特殊性质,而用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的'一般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弦长公式又记错;
第19题,主要错误在于部分同学书写错误,证明不合乎逻辑,把要证的结论又当条件用;
第20题,主要错误在于(1)少数同学对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掌握得不是很好;(2)不少同学直接当作椭圆的标准方程来处理;(3)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太强,弦长公式记错;(4)对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好;
第21题,主要错误在于(1)实际问题的自然约束条件“”错误或漏写;(2)不能很正确、规范地作出可行域;(3)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过程中,表述不规范或没有表述,(4)解完应用题后没有作答;
第22题,主要错误在于第2小题的运算繁,学生畏难情绪重,怕算;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方法。
3.思考与建议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整体质量是还不容乐观.低分率也不小,一些稳得分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错,这反映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数学能力是不强的,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平时教学建议如下:
(1)平时教学应注重基础,让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的教学就应注重基础,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记忆到位。
(2)平时讲解数学例题时有意识地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地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强化解题规范的要求。
(4)要着重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运算能力,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较繁,应提倡学生寻找最简的处理方法,更要让学生多体会运算当中的技巧。
(5)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6)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让学生会思考、会解题、会质疑、会反思、会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4
课程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
学情分析: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设计思路:
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探究以及知识的迁移,侧重于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多“动”;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积极思维,通过探索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本质.
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争取使学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幻灯片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所述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观察思考、感知对象??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活动)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2、(出示幻灯片2)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应用概念判断,加强理解学生活动)
3、请同学们再分别举出一些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写,然后投影)
二、观察探索:由同学们自己动手做抛掷硬币的实验,观察正面朝上事件的规律性。
历史上曾有人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出示幻灯片3)
抛掷次数(n)
正面向上次数(m)
频率(m/n)
20xx
1061
0.5181
4040
20xx
0.5069
1
6019
0.5016
24000
1
0.5005
30000
14984
0.4996
72088
36124
0.5011我们可以看到,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m/n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附近摆动.(出示幻灯片4)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的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教师强调:对于概率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因此0≤P(A)≤1;
2、例题分析:(出示幻灯片5)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
50
100
200
300
500
1000
优等品数
40
92
192
285
478
954
优等品频率
(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回答,教师通过投影再给出答案,比较后加以肯定)
四:总结提炼:1、随机事件的概念,2、随机事件的概率,3、概率的性质:0≤P(A)≤1(由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6)
教学反思
课上完了,心里一阵轻松:任务完成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初中数学学习中接触过一点概率的内容,对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定义,比照随机事件自己总结,事实证明,在课堂上,任务都交给学生处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效果很好。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抛掷硬币的实验,获得正面向上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认识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具体的方法应用图表以及多媒体等工具,逐步认识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里既有随机性,更有规律性,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就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抛掷硬币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做实验十分积极,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预先设想。比如在事件的分析中,因为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做实验中,有做的,有记录的,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热闹而不混乱,回答实验结果时,大胆仔细,数据到位,在总结规律时,也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虑很敏捷,说明学生真的在认真思考问题。总之,效果明显。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们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在1/2左右徘徊,有的组差距还比较大;因为时间问题,实验做的并不很仔细,对实验的分析没有想设计中那么完美等等.
教完之后,很多想法。我想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时,将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们更充分的融会到自由学习,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中提炼结果的学习氛围中。
在课堂上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师很少板书,可能使学生对个别问题的印象不很深刻,在学生做出实验得到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过快,对学生的分析点评不很到位,总结不多,这几点没有达到事先的教学设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以后教学中改进。
总之上完课后有一点让我不再担心:用新教材的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也就把知识交给了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5
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而仅仅采用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1、什么是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兴起并迅速向普教领域延伸的新的教学实践和理论。也是近年来国外盛行的教学方法之一。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特长,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因此社会、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追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益的要求上。
2、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完美。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有多高,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进行新的一轮反思,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通过对反思的探索,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反思基本理念进行确认,将理论回归实际。这样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二、反思传统的.教学观、建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传统教学观下,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为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方式。教师单向拥有权力,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任务和责任是“应试”和接受评定。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学时眼中无人,心中无人,学生是模仿教师的机器。在传统的教学观下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大胆猜想、幻想的翅膀被折断。在加拿大的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学生也不敢这样做的。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怎么样呢?
三、当今课堂现状反思
1、反思备课观备课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备好课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反思备课又是备好课的前提,青年教师尤其如此。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反思对备课的认识。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是教师备好课,正好比感人的活剧,首先要有感人的剧本,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对于执教多年的老师来说,写教案不过是一件简单、重复、机械的工作。于是,他们对写教案、备课颇有怨言,甚至照抄教案当备课以应付检查的大有人在但目前有部分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听到一些关于备课的言论:现象一:“教材简单,没什么备的,照书本讲就行了。”这些人备一节课花半小时都嫌多,某教案十分精简,整篇教案不足一百个字。这种人懒得细想,教材虽简单,但其内涵,外延极丰富,需要教师帮学生深入挖掘,从而透彻掌握教材,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能又是一个飞跃,更需教师对学生点拨、指引和训练,写简案绝对完不成这些任务的。现象二:“买几本《教案集》就行了,有啥备的。”这种人备课所花时间不多,有时备课嫌抄烦,干脆就拿《教案集》走上讲台。这种人多的是模仿,少得是能动创造。别人的优秀教案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多变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学生具有借鉴价值,但绝不应代替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样阐释,公式怎样分析,习题怎样处理,决无定法可言,别人再好的方法也无法面对每个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他所面临的学生实际。现象三:“同样的教案年年写,没必要,拿旧教案上课行了。”有的虽然不是旧教案,其实是旧教案的复制。这种人以旧代新,不仅行动上表现了一个惰性,思想上也不求进取。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墨守陈规。以不变应多变,必定课上不好,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
在老师的教案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认为可有可无。
2、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定位于学生而是指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仍然是把教师当作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
3、教学目标设计忽视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的培养。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反思一: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指明灯,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教学目标如同写文章时的大纲,大纲的好坏决定着文章的条理,决定着故事的情节,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实施,决定着是过程目标包涵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实施,也决定着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没有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犹如放野马,脚踏西瓜皮滑到那算那。
反思二: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学生主体,是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学生学习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而“教会学生……”、“使学生掌握……”,是把教师作为行为主体,而学生变成了老师灌输的工具。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作为行为主体,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实施的指南,真正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反思三: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过程既是他们接受、探究、处理、反馈数学信息的过程,也是他们形成、表达、传递学习数学情感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学好数学,为他们的终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情感的课堂如同嚼蜡,枯燥无味,尤其是数学课更是如此。
3、反思教学过程现象1: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案例:某教师在讲抛物线方程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赵洲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老师马上打出赵洲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赵洲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洲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洲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洲桥的图片+总结。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作用呢?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 “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不能是虚拟的,我们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现象2:“我拼、我拼、我拼拼拼”案例:公开课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班级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时两两相拼,有时三三桌子相拼,经过教师的安排依次坐好,后来听得多了,才知道由于要进行合作学习。课桌一拼就表示走进新课程了?就表示合作学习了?再看,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就其课堂形式来看,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具体表现在: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误把“合作”等同于“合并”,认为提几个问题,再把桌子拼拼,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达到了合作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导致学生对如何合作无从下手。同时部分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在哪讨论就在哪讨论,甚至于学生讨论的题目并不具备讨论的价值问题都也要在小组里讨论。有时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就学生而言,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小组中只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这种合作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等。
现象3:刻意“孤立”文本──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品味教材吗?案例: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书本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课本。反思:上面的现象从一个极端走另一个极端。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这一教学理念却成了一些老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出于“用教材教”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也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以至于有的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教师甚至离开文本去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的课堂甚至从开始到结束根本见不到有教材。以上种种,对教材本身的学削弱了。
现象4:课堂提问表面热闹,其实华而不实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泛泛而问。由于问题的结果已经很明确,这样的提问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肤浅,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
2、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想出来的”?
3、提问只面向少数优等生,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
反思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面向多数,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面向尖子。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拙劣的提问。那种“是不是?”的提问仅是表面的热闹,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
反思二: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四、结论反思是改进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反思,积极探索;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中学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也许反思会让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也许反思使你辗转难眠,然而你会发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暂新的日子。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6
活动:猜猜我的“有序数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说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自己说出相对应的有序数对,说出一个有序数对找出相对应的同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个问题,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各种行为习惯,有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还有就是教师对课堂的调配、驾驭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练习。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总之,活动既是学生认识数学的源泉,又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已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然后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7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 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 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 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 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 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 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 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 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 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对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 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 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 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能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 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 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 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 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 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 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 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交了一年的书最让我郁闷的事无论我用什么方法文科班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差,笔 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 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女同学有变上述状畏难情绪。直到快期末考试我才领悟到要改况,就必 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能提 高她们的数学成绩!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8
高二数学教学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习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
四、对会考与市统测试题的研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研究,对于会考与市统测试题,从考试的知识点,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体会,构成自己的认识,关键是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难度不等的各种试题,构成题库使学生有备而战,使得考场上的时间更多一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不骄不躁,透过实践发现,这种因素且不可忽视,透过今年的尝试效果十分好,如市统测中有2个解答题就被我抓到。
五、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资料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六、明确考试资料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七、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能够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9
三月份的课程是完成第四册第一章《棱锥、棱柱》内容的教学。从完成这一章的教学后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一、教学手段:
新课尽量能做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一是便以我们例题和练习时节省抄题目和画图的时间。二是有利于我们演示线的平移过程,特别是平行的转化问题,平行线在哪个面内平移,移后的'结果如果,可以利用动画效果很好地体现出来。三是可以通过课件下载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空间的线面问题。利用软件,能作出较准确的立体图形便以分析,还可以利用背景颜色或线条衬托线面位置关系,增加立体感。
二、知识系统的构建,立体几何的内容特点是概念,定理非常多。
这些定义、定理如果没有把他们进行梳理,内容很容易被忘记。所以,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分类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可以通过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平行与垂直问题,判定与性质定理来进行分类。另外,特别应让学生了解定理的条件和结论,通过条件及结论归纳定理的主要作用,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归纳为“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条件是“线在面外”、“线在面内”、“线线平行”主要作用是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从条件分析方法题,在所要证的平面内找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用“平移”法、“投影”法、“平移”、“投影”时可在一个平面内来进行依据是两平行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三、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空间向量》在立几中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特点是通过代数的运算就可以解决立几问题,且方法近乎“公式化”特别是在求“空间角和距离”问题,只要能建立起空间的直角坐标,写出点的坐标,这些垂直角、距离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教学中我以为,在以正方体、长方体、直棱柱、正棱锥为背景的题目,我们可以鼓励学习大胆运用空间向量去解决,在空间向量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好距离与夹角公式,已垂直问题的转化(垂直问题转化是我们找坐标轴的思路之一)。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0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个学期的新课改历程,有很多感悟。这一学期,我们继续实行“三五五’模式教学,并将各个环节逐渐完善,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下反思:
1、认真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与前面的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与后面的知识又有怎样的关系?教学难点难在哪?是难在所要学的知识比较抽象,还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分析了教材,思考了自己、他人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方可编写学案。另外,学案内容设置上要有层次性,让每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尖子生也能吃得饱。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开始曲线与方程一章的学习时,我就这样引入:“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早在16、17世纪之交,开普勒就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探照灯反射镜面是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为什么圆锥曲线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几何特征及其性质中找到答案。”
另外,在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后,教师应思考自己、他人已有的实践经验,即自己在以往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需要怎样改进;别人在执教这节课时有哪些精彩之处,哪些方法可以直接借用,哪些方法需改进。从而,逐步筛选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2、“三三五”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
通过学习新课改的培训材料,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
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
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4、在每一节课之后,我们都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
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处理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改进。有空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新学期,我会逐渐摸索,进一步完善新课改。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1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小心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高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内容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特别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要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20xx年的陕西理科数学试卷遵循“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命题根据了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思的考查。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在自己做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三、对试题的研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研究,对于试题,从考试的知识点,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体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关键是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难度不等的'各种试题,形成题库使学生有备而战,使得考场上的时间更多一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不骄不躁,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因素且不可忽视。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内容: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情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内容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又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可以用导数解决也可以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内容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情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
对于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以应备高考。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2
我今年负责理科数学高二(13,14)两个重点班的数学。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本人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一学年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统考13班数学平均分109分,100分以上有27人。第二学期市统考14班数学平均分122分,100分以上有49人,最低分为102分!全班同学第一次都超过100分,这,值得骄傲!
在第2学期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落实就是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教学中特别抓好了一下几点:
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
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
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
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
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利用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其中,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反思过去,经验少,教训多,希望在今年的教学中能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3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上好每一堂课,要对教材进行加工,还要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每节课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目标.高中数学不少教学内容适合于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设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能充分挖掘支撑这一核心目标的背景知识,通过选择,利用这些背景知识组成指向本节课知识核心的,极富穿透力和启发性的学习材料,提炼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需要自己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以下是我对本次课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对知识点教学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我觉得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用“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然而,这种思想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却不小,因为要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必须对极限的思想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过,新课程似乎为了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不要求深入介绍极限的概念,其旨在用最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手段,使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这节课亦是如此。基于以上原因,备课时我认为本节课有两大难点:一是如何使学生获得“无限分割,以直代曲”的思路;二是对“极限”“无限逼近”的理解,即理解为什么将近似值取极限正好是面积的精确值。
二、对学数学的反思
对于在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来说,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不应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会进入误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常常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所讲知识.这也许是自己一直以来教学的困惑与障碍。让学生多多思考,在本节课中未能达到预设目标,仍有“满堂灌”之嫌。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4
一、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如在棋盘中用数对表示棋子的位置、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五子棋对弈情境引入;利用座位这一真实的情境学习排和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利用数对的相关知识解决,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二、有效设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本节课中,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将“小红坐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还是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都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的设置,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从玩中学的教学设想。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5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一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截面之后,要求学生对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图形的形状进行了规类,并通过对正方体的切截,过渡到棱柱体的切截上,从而使学生在切截出来的截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得出一些规律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研究的气氛,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学习方式并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力图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合作、组织的作用。把“对几何体的切截与开发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聆听学生回答,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无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种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课前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把教学上有此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锻炼想象力就更容易些。由于做了有关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在对教学课件中的切截过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正确地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使课堂节奏更有条理,向着课前预设的方向进行。同时,课件把可想象的事物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也易于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我也曾尝试寻找一些生活当中利用切截的原理来工作的事例,如“地质探查”、“石油勘测”及“医学CT”的`用途的录像片或相关的图片,因为这些事例会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另外一种观念,并且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又能增长科技知识,但可能是由于条件有限没能找到有关切截方面好的事例。虽然,缺少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事例,我将寻找切截原理应用方面的“难题”留给了学生,请同学们回家后去阅读寻找这一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书籍,然后写一篇有关“截面”在现实生活的使用,课后学生们还是查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写的文章也很生动。
在课改教学中,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甚至互相争论的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不但是在交流知识、交流方法,而且还是在交流彼此的体验、观念和情感,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实现自身发展和自己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师作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地互相促进,彼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第四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今年所教的是高二1班和高二6班,这两个班是普通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
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九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2高二复习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
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
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3高二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命题范围:从高二第七章开始到第八章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调查研究目前我市高二数学教学的现状,了解各校高二学生数学水平,以利于高二数学教师合理、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指导好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打好高二阶段的数学基础.
1.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高考命题的意图和宗旨。
让不同的考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数学,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本次高二试卷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2道题中有5道题(占31分)得分率在90%以上,有6题(占36分)得分率在80%--90%之间,有4题(占25分)得分率在70%--80%之间。这样让所有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
(2)注重能力考查
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善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综合应用,支离破碎的知识是不能形成能力的.考查时,既要注重综合性,又兼顾到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整个试卷前21题的计算量不大,体现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不追求大的运算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灵活地解决问题能力,但第22题的计算过繁,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处失掉过多的分,没有针对性地考察解析几何中的运算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力求展现创新空间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21题联系了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试题的表述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有一定的灵活性,也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结果
经抽样(抽样270份)统计分析,总体情况大致是:均分:108。7分;优秀人数51,优秀率18。9%;及格人数223,及格率82。6%。各题分析如下:
题号1-1213-16***2平均分47。511。510。99。110。38。37。54。5得分率0。790。720。900。760。860。690。620。32题号***均分4。854。943。762。914。244。562。444。224。01。813。913。81难度0。970。990。750。580。850。910。890。840。80。360。780。76题号13141516均分3。213。612。672。0难度0。80。90。670。5
3.试题及学生错误分析
第4题,很多同学选D,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误认为P点是圆上一点。
第10题,主要错误原因在于对a,b认识不清,若a,b以具体数字出现,学生就会理解渐近线确定,双曲线方程不唯一,由于题中以字母出现,学生误以为答案C就代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
第13题,主要错误在于(1)审题不清;(2)到角公式用错;
第15题,主要错误在于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而直线将平面分成了三部分;
第16题,主要错误在于学生对圆的性质掌握得不是很好,圆与双曲线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第17题,主要错误在于少数同学运算不当及基本技能不是很强;
第18题,主要错误在于(1)没有能够熟练运用圆的性质来解决圆的相关问题;(2)有很多同学丢开了圆的特殊性质,而用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的一般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弦长公式又记错;
第19题,主要错误在于部分同学书写错误,证明不合乎逻辑,把要证的结论又当条件用;
第20题,主要错误在于(1)少数同学对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掌握得不是很好;(2)不少同学直接当作椭圆的标准方程来处理;(3)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太强,弦长公式记错;(4)对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好;
第21题,主要错误在于(1)实际问题的自然约束条件“”错误或漏写;(2)不能很正确、规范地作出可行域;(3)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过程中,表述不规范或没有表述,(4)解完应用题后没有作答;
第22题,主要错误在于第2小题的运算繁,学生畏难情绪重,怕算;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方法。
3.思考与建议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整体质量是还不容乐观.低分率也不小,一些稳得分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错,这反映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数学能力是不强的,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平时教学建议如下:
(1)平时教学应注重基础,让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的教学就应注重基础,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记忆到位。
(2)平时讲解数学例题时有意识地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地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强化解题规范的要求。
(4)要着重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运算能力,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较繁,应提倡学生寻找最简的处理方法,更要让学生多体会运算当中的技巧。
(5)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6)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让学生会思考、会解题、会质疑、会反思、会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4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 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 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 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 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 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 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 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 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 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对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 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 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 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能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 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 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 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 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 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 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 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交了一年的书最让我郁闷的事无论我用什么方法文科班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差,笔 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女同学有变上述状畏难情绪。直到快期末考试我才领悟到要改况,就必 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能提 高她们的数学成绩!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5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 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 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 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 知识及解题方法上。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6【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及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师,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从无所适从到慢慢掌握熟悉的个中滋味,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地促使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反思,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课改,首先应更新教学观念,破除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乃至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略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于是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及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学行为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教学设计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样引起学生参与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这样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本质性的东西。还有,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其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就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为会学,经过一番努力也许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乃至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情绪,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只在听老师讲故事时才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出;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
8.不重视总结和复习。
针对上述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多花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以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目下“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着误区:
(1)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
(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存在着有意识把学生往预先设定的教学框架里赶的现象;
(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时学生也懒得配合了;
(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的“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给出满意的结果;
(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方法、技能的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目标、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在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上,而应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以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勤于探索,加强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理念才能与时俱进,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7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8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所带班级一文一理,两个班差距较大。理科班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明显优于文科。在教文科普通班的时候,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笔记记得整整齐齐,但理解不深,不会变通,尤其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不够,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同学有畏难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针精心设计思维情境,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
一,反思教学中的设计: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比如:已知椭圆,它的某一条弦被点M(1,1)平分,求AB所在直线方程。
在讲解此题时,先用传统方法联立方程组用韦达定理解决,后又用了点差法,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于是我趁机启发:A,B两点有那些特征?学生:A,B两点关于点M对称。老师:说得好,那么,关于M对称的两点A,B坐标,怎样设最好呢?学生:由中点公式,可以设,那么就为。老师:A,B两点还有什么特征?学生:A,B两点都在椭圆上,即(1)(2)老师:能消去这两个式子中的二次项吗?学生;能。(1)―(2):老师:请仔细观察这个式子,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一番思索后,有学生举手说:都适合方程。老师:好得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已经求得AB的方程,它就是即。学生惊喜的表情让我看到了收获。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成功地体会:(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以学的知识。(2)问题的设计不应该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动脑思考,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这样一道题:是双曲线的焦点,在双曲线上若到的距离为9,求到的距离,某学生解答如下:实轴长为8,由即或,该学生解答是否正确,不正确,将正确的结果填在空格处。当我提问学生时,有一些学生回答是或,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只关注双曲线的定义而忽略。于是,我以后讲解数学的定义,公式和法则时都会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其适用条件或注意的地方,这些解决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三,反思在教学中的失误。
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内容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拿出勇气去面对,有一次,我在讲授函数的值域时,有这样一道题:若函数的值域为,求的取值范围。
当时我认为这道题并不难,事实上,要使它的值域为,只要真数取到全体正实数即可,因而只须的即可。
然而学生很茫然,我请一学生谈谈,原来学生认为恒大于0,所以他们认为其才对。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补充两个问题:(1)的值域是什么?(2)的值域是什么?有了这两个问题的铺垫,原问题的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从此我在讲解例题时尽量做到适当“低起步,小步走‘对学生感觉有困难的例题在讲解时巧设坡度。由浅入深,面对数学上的失误之处,不仅要将问题记下来,并且要在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四,反思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特点。
以贴近生活的实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例如在讲折叠问题时,做如下设计:
引例:如图,把长和宽分别为和1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成直二面角
①求顶点B和D的距离
②求BC和面ADC所成角
图(1)
图(2)
问题1:图(2)中已知条件有那些?
问题2:从图(1)到图(2),不变的量(角度、长度)有那些?不变的位置关系呢?
问题3:以上不变的量在翻折
后的图(2)中有何共性?构成不变量的点、线是否共面?
问题4:如何作出图(2)中二面角的平面角?
问题5:将图(2)展成平面图形(1),二面角平面角的两条射线有何位置关系?
问题6:你还有其他方法求BD长吗?
问题7:在翻折过程中BD的范围是
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索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五,反思教学再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我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9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一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截面之后,要求学生对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图形的形状进行了规类,并通过对正方体的切截,过渡到棱柱体的切截上,从而使学生在切截出来的截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得出一些规律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习研究的气氛,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学习方式并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力图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合作、组织的作用。把“对几何体的切截与开发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聆听学生回答,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无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种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能力。因此,在课前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把教学上有此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锻炼想象力就更容易些。由于做了有关方面的准备,课堂上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在对教学课件中的切截过程的观察中,得到启发,正确地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使课堂节奏更有条理,向着课前预设的方向进行。同时,课件把可想象的事物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也易于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我也曾尝试寻找一些生活当中利用切截的原理来工作的事例,如“地质探查”、“石油勘测”及“医学CT”的用途的录像片或相关的图片,因为这些事例会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另外一种观念,并且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又能增长科技知识,但可能是由于条件有限没能找到有关切截方面好的事例。虽然,缺少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事例,我将寻找切截原理应用方面的“难题”留给了学生,请同学们回家后去阅读寻找这一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书籍,然后写一篇有关“截面”在现实生活的使用,课后学生们还是查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写的文章也很生动。
在课改教学中,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甚至互相争论的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不但是在交流知识、交流方法,而且还是在交流彼此的体验、观念和情感,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实现自身发展和自己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师作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地互相促进,彼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0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
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 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 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 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 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1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反思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反思和与同事探讨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一,对教学工作的困难认识不足,没有耐心;其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缺少爱心;其三,对数学教学的特点把握不好,不够细心;其四,对数学教学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务根本。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其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问题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因此,调控教学的情感,创设一种民主交流、亲切和谐、师生情感思维共鸣的课堂气氛,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三、数学教学要有十分的细心
不细心、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也算是非智力性错误的一种,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其实克服粗心大意、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对数式真数位置大于零、直线的斜率等问题。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三、数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
身为教师,首先要务本,本立则万法可成。何谓本?其一是以德为本,修身立德,这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其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忽略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我们在无形中就偏离了教学之本。其三,以教本为本。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的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时候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课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和学习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径。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2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而仅仅采用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
1、什么是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兴起并迅速向普教领域延伸的新的教学实践和理论。也是近年来国外盛行的教学方法之一。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特长,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因此社会、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追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益的要求上。
2、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完美。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有多高,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进行新的一轮反思,不断循环,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通过对反思的探索,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反思基本理念进行确认,将理论回归实际。这样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二、反思传统的教学观、建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传统教学观下,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为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方式。教师单向拥有权力,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任务和责任是“应试”和接受评定。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学时眼中无人,心中无人,学生是模仿教师的机器。在传统的教学观下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大胆猜想、幻想的翅膀被折断。在加拿大的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学生也不敢这样做的。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怎么样呢?
1、反思备课观备课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备好课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反思备课又是备好课的前提,青年教师尤其如此。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反思对备课的认识。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是教师备好课,正好比感人的活剧,首先要有感人的剧本,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对于执教多年的老师来说,写教案不过是一件简单、重复、机械的工作。于是,他们对写教案、备课颇有怨言,甚至照抄教案当备课以应付检查的大有人在但目前有部分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听到一些关于备课的言论:现象一:“教材简单,没什么备的,照书本讲就行了。”这些人备一节课花半小时都嫌多,某教案十分精简,整篇教案不足一百个字。这种人懒得细想,教材虽简单,但其内涵,外延极丰富,需要教师帮学生深入挖掘,从而透彻掌握教材,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能又是一个飞跃,更需教师对学生点拨、指引和训练,写简案绝对完不成这些任务的。现象二:“买几本《教案集》就行了,有啥备的。”这种人备课所花时间不多,有时备课嫌抄烦,干脆就拿《教案集》走上讲台。这种人多的是模仿,少得是能动创造。别人的优秀教案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多变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学生具有借鉴价值,但绝不应代替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样阐释,公式怎样分析,习题怎样处理,决无定法可言,别人再好的方法也无法面对每个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他所面临的学生实际。现象三:“同样的教案年年写,没必要,拿旧教案上课行了。”有的虽然不是旧教案,其实是旧教案的复制。这种人以旧代新,不仅行动上表现了一个惰性,思想上也不求进取。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墨守陈规。以不变应多变,必定课上不好,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
在老师的教案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认为可有可无。
2、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定位于学生而是指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仍然是把教师当作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
3、教学目标设计忽视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的培养。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反思一: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指明灯,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教学目标如同写文章时的大纲,大纲的好坏决定着文章的条理,决定着故事的情节,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实施,决定着是过程目标包涵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实施,也决定着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没有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犹如放野马,脚踏西瓜皮滑到那算那。
反思二: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学生主体,是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学生学习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而“教会学生……”、“使学生掌握……”,是把教师作为行为主体,而学生变成了老师灌输的工具。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作为行为主体,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实施的指南,真正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反思三: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过程既是他们接受、探究、处理、反馈数学信息的过程,也是他们形成、表达、传递学习数学情感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学好数学,为他们的终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情感的课堂如同嚼蜡,枯燥无味,尤其是数学课更是如此。
3、反思教学过程现象1: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案例:某教师在讲抛物线方程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赵洲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老师马上打出赵洲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赵洲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洲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洲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洲桥的图片+总结。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作用呢?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 “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不能是虚拟的,我们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现象2:“我拼、我拼、我拼拼拼”案例:公开课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班级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时两两相拼,有时三三桌子相拼,经过教师的安排依次坐好,后来听得多了,才知道由于要进行合作学习。课桌一拼就表示走进新课程了?就表示合作学习了?再看,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就其课堂形式来看,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具体表现在:就教师而言,部分教师误把“合作”等同于“合并”,认为提几个问题,再把桌子拼拼,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达到了合作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导致学生对如何合作无从下手。同时部分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在哪讨论就在哪讨论,甚至于学生讨论的题目并不具备讨论的价值问题都也要在小组里讨论。有时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就学生而言,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小组中只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这种合作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等。
现象3:刻意“孤立”文本──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品味教材吗?案例: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书本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课本。反思:上面的现象从一个极端走另一个极端。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这一教学理念却成了一些老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出于“用教材教”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也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以至于有的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教师甚至离开文本去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的课堂甚至从开始到结束根本见不到有教材。以上种种,对教材本身的学削弱了。
现象4:课堂提问表面热闹,其实华而不实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泛泛而问。由于问题的结果已经很明确,这样的提问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肤浅,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
2、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想出来的”?
3、提问只面向少数优等生,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
反思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面向多数,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面向尖子。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拙劣的提问。那种“是不是?”的提问仅是表面的热闹,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
反思二: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四、结论反思是改进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反思,积极探索;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中学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也许反思会让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也许反思使你辗转难眠,然而你会发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暂新的日子。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3我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进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高兴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
三、根据详细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把握情况。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奇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以为只有通过解决困难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练习学生。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定错误。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步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索、多预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4三月份的课程是完成第四册第一章《棱锥、棱柱》内容的教学。从完成这一章的教学后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一、教学手段:
新课尽量能做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一是便以我们例题和练习时节省抄题目和画图的时间。二是有利于我们演示线的平移过程,特别是平行的转化问题,平行线在哪个面内平移,移后的结果如果,可以利用动画效果很好地体现出来。三是可以通过课件下载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空间的线面问题。利用软件,能作出较准确的立体图形便以分析,还可以利用背景颜色或线条衬托线面位置关系,增加立体感。
二、知识系统的构建,立体几何的内容特点是概念,定理非常多。
这些定义、定理如果没有把他们进行梳理,内容很容易被忘记。所以,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分类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可以通过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平行与垂直问题,判定与性质定理来进行分类。另外,特别应让学生了解定理的条件和结论,通过条件及结论归纳定理的主要作用,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归纳为“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条件是“线在面外”、“线在面内”、“线线平行”主要作用是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从条件分析方法题,在所要证的平面内找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用“平移”法、“投影”法、“平移”、“投影”时可在一个平面内来进行依据是两平行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三、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空间向量》在立几中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特点是通过代数的运算就可以解决立几问题,且方法近乎“公式化”特别是在求“空间角和距离”问题,只要能建立起空间的直角坐标,写出点的坐标,这些垂直角、距离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因此,教学中我以为,在以正方体、长方体、直棱柱、正棱锥为背景的题目,我们可以鼓励学习大胆运用空间向量去解决,在空间向量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好距离与夹角公式,已垂直问题的转化(垂直问题转化是我们找坐标轴的思路之一)。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5我今年负责理科数学高二(13,14)两个重点班的数学。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本人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一学年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统考13班数学平均分109分,100分以上有27人。第二学期市统考14班数学平均分122分,100分以上有49人,最低分为102分!全班同学第一次都超过100分,这,值得骄傲!
在第2学期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落实就是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教学中特别抓好了一下几点:
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
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
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
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
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利用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其中,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反思过去,经验少,教训多,希望在今年的教学中能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5篇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
第一次授课是在高二五班,主要采用ppt讲解。ppt是我在备课的时候,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公开课课件,我觉得挺好的,就稍微改了改,ppt讲的很细,而我之前带过一届高二,就没仔细看,结果板书与ppt的结合不是很顺利,。另一方面,本节主要是得出双曲线的定义以及标准方程的推导,理论性比较强,基本上都是我在讲,说实话都讲的冒汗了,而学生全程在听,只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动了动笔,所以思维不是很集中。讲完以后,心情不好。
第二次上课是在高二六班,很不巧电脑坏了,没有办法用ppt,只能板书讲解,除了拉链的数学实验,其余都很顺畅,学生配合的`也好,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后练习也处理完了。
所以,上完课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上课到底要不要用ppt?思考的结果是我没有把握好力度。
第一次授课时,我将ppt当成了依赖,没有意识到其辅助作用。
第二次授课时,缺少了ppt,拉链数学实验没有展示出来,仅凭画图,学生想不明白。
而且有了椭圆和双曲线的学习基础,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研究流程,完全具备自学能力。所以,不需要教师全程讲授,可以制作导学案,让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教师加以补充即可。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2
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
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 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 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 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 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3
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内容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4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小心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高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内容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特别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要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20xx年的陕西理科数学试卷遵循“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命题根据了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思的考查。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在自己做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三、对试题的研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研究,对于试题,从考试的知识点,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体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关键是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难度不等的各种试题,形成题库使学生有备而战,使得考场上的时间更多一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不骄不躁,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因素且不可忽视。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内容: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情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内容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又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可以用导数解决也可以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内容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情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
对于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以应备高考。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5
这个教学设计是我参加学校第二届导探练提升公开课结合其他老师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的。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师生对话生成知识和方法。课堂的探究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度高,通过课堂观察和其他老师反馈,证实这样的课堂确实深受学生喜爱,
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和课堂中,导学探究练习公开课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首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要站在学生认识角度来安排,思考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必须要有预设。但是有时候面对课堂学生突发的奇思异想会手足无措。这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很受学生欢迎。但基于本人教学能力有限,语言不精练,只害怕学生听不懂,语言啰嗦。事实上,如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他们去验证这三个条件,证实在此问题中运用基本不等式是可行的,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严谨思维习惯。由于首次运用此教学模式讲课,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够自信,课堂上放得不是很开,特别是最后一个答疑的环节设计的时间太少不够用,导致最精彩的教学环节没有完成好、意外生成有限。还有,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想象的那么高。我想可能与自己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有一定的关系吧。
教学设计中每个情境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讨论中去?具体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证效率?等问题都值得我去深思。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尝试着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中的上述问题修改、优化此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探索生成性教学模式在数学概念课中的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6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3)、(4)班,这两个班是文科班,由于学生的基础差,从而产生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现象。好多学生学习数学靠的是形象思维能力,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特别是一些女同学,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对于解题过程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往往不够。因此,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必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她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以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思考,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应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基础的掌握和巩固相当关键。
下面是我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反思:
第一,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对于有些浅显一点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失去了课堂上钻研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另外,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问题时,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样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第二,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 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应当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教材的详略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学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第四,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知体系。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可以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第五,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反思,对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7
我今年所教的是高二(3)、(11)班,这两个班一个是理科基础班,一个是文科班,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个性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资料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个性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个性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就务必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半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考试题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四、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8
我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进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高兴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
三、根据详细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把握情况。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奇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以为只有通过解决困难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练习学生。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定错误。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步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索、多预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9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学生应该说基础是好的,然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有一部分学生由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有的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来,甚至有的家长会不断提出这样的困惑:“我的××以前初中怎么好,现在怎么了?”
尤其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0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将近两年的时间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构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个性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取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资料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潜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到达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能够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资料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资料,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透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能够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资料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潜力。
三、根据具体资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资料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能够结合课堂资料,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有助于学生思维潜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资料的掌握状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透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潜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透过超多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
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透过让学生超多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决定错误。不少学生说:此刻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潜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潜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忙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到达传授知识,培养潜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就应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1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理科班高二11、12班的数学学科老师。高二11班是理科普通班,12班是理科b班。
在这个学期里,我又有什么地方进步与不足之处呢?
由于这个学期数学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大多数为复习课。我们数学组经过谈论后,是进行模块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模拟练习。而他们基础薄弱,我是对每个模块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应用。课后及时布置作业巩固,然后每周进行测试。测试还有要求。否则要进行补考。这样做对巩固基础确实不错。但是也是存在些问题:这效果可能是题海战术堆积出来的效果,而不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产生的。所以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继续努力。
一、学生方面
1、学生不能屈服于数学。很多同学很怕数学而不学数学。要引导学生,及时数学再难也不要放弃,要了解它,发现它的美,并热爱它。
2、学生要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要教于学生学会去读题目,学会分析题目,学会根据条件架桥得到结论。最重要的是,对数学实质的理解。
3、学生要有专注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得到题目的答案而做题。而不会提炼总结题型方法。这点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养成错题集的习惯。还有就是做作业的习惯。批改后一定要进行纠正与反思。
二、教师自身方面
1、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有去听,但是没有好好的评过课;自己也很少开公开课。以后要多开公开课,暴露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纠正。
2、课前有备课,但是没有进行课后备课。所以,对自己在教材理解与处理上,或者问题的引导上处理上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加强。
3、自己的.做题能力要继续提高。我有段时间采取过每天做一道高考题,然后去分析并看能否用多种方法去做,或者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很可惜,毅力不够,只支持了一小段时间。接下来要再接再厉。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的教学反思。需要实际行动的事情很多,有时我也可能会出现倦怠、懒散期,希望我自己是螺旋式上升的。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2
高二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命题范围:从高二第七章开始到第八章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调查研究目前我市高二数学教学的现状,了解各校高二学生数学水平,以利于高二数学教师合理、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指导好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打好高二阶段的数学基础.
1.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高考命题的意图和宗旨。
让不同的考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数学,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本次高二试卷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22道题中有5道题(占31分)得分率在90%以上,有6题(占36分)得分率在80%--90%之间,有4题(占25分)得分率在70%--80%之间。这样让所有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
(2)注重能力考查
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高考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善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综合应用,支离破碎的知识是不能形成能力的.考查时,既要注重综合性,又兼顾到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整个试卷前21题的计算量不大,体现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不追求大的运算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灵活地解决问题能力,但第22题的计算过繁,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处失掉过多的分,没有针对性地考察解析几何中的运算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力求展现创新空间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21题联系了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试题的表述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有一定的灵活性,也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结果
经抽样(抽样270份)统计分析,总体情况大致是:均分:108。7分;优秀人数51,优秀率18。9%;及格人数223,及格率82。6%。各题分析如下:
题号1-1213-1617181922平均分47。511。510。99。110。38。37。54。5得分率0。790。720。900。760。860。690。620。32题号123456789101112均分4。854。943。762。914。244。562。444。224。01。813。913。81难度0。970。990。750。580。850。910。890。840。80。360。780。76题号13141516均分3。213。612。672。0难度0。80。90。670。5
3.试题及学生错误分析
第4题,很多同学选D,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误认为P点是圆上一点。
第10题,主要错误原因在于对a,b认识不清,若a,b以具体数字出现,学生就会理解渐近线确定,双曲线方程不唯一,由于题中以字母出现,学生误以为答案C就代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
第13题,主要错误在于(1)审题不清;(2)到角公式用错;
第15题,主要错误在于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而直线将平面分成了三部分;
第16题,主要错误在于学生对圆的性质掌握得不是很好,圆与双曲线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第17题,主要错误在于少数同学运算不当及基本技能不是很强;
第18题,主要错误在于(1)没有能够熟练运用圆的性质来解决圆的相关问题;(2)有很多同学丢开了圆的特殊性质,而用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的一般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弦长公式又记错;
第19题,主要错误在于部分同学书写错误,证明不合乎逻辑,把要证的结论又当条件用;
第20题,主要错误在于(1)少数同学对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掌握得不是很好;(2)不少同学直接当作椭圆的标准方程来处理;(3)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太强,弦长公式记错;(4)对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好;
第21题,主要错误在于(1)实际问题的自然约束条件“”错误或漏写;(2)不能很正确、规范地作出可行域;(3)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过程中,表述不规范或没有表述,(4)解完应用题后没有作答;
第22题,主要错误在于第2小题的运算繁,学生畏难情绪重,怕算;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方法。
3.思考与建议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整体质量是还不容乐观.低分率也不小,一些稳得分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错,这反映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数学能力是不强的,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平时教学建议如下:
(1)平时教学应注重基础,让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的教学就应注重基础,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记忆到位。
(2)平时讲解数学例题时有意识地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地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3)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强化解题规范的要求。
(4)要着重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运算能力,解析几何问题的运算较繁,应提倡学生寻找最简的处理方法,更要让学生多体会运算当中的技巧。
(5)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6)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让学生会思考、会解题、会质疑、会反思、会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3
活动:猜猜我的“有序数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说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自己说出相对应的有序数对,说出一个有序数对找出相对应的同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个问题,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各种行为习惯,有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还有就是教师对课堂的调配、驾驭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练习。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总之,活动既是学生认识数学的`源泉,又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已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然后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4
高二复习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
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
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5
我在教文科普通班的时候,感觉到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等特点,但好多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还是较强,记忆方面大多以机械,形象记忆为主,个性是一些女同学,常常能把课本资料整段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能把例题的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笔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个性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个性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女同学有变上述状畏难情绪。要改况,就务必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
一,反思教学中的设计:成功的教学,体此刻教师以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资料,设计教学环节。针对女同学记忆力强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唤醒沉睡的记忆,激活它们,进而构成解题思路。
比如:已知椭圆,它的某一条弦被点M(1,1)平分,求AB所在直线方程。
于是我就启发:A,B两点有那些特征?学生:A,B两点关于点M对称。老师:说得好,那么,关于M对称的两点A,B坐标,怎样设最好呢?学生:由中点公式,能够设,那么就为。老师:A,B两点还有什么特征?学生:A,B两点都在椭圆上,即(1)(2)老师:能消去这两个式子中的二次项吗?学生;能。(1)―(2):老师:请仔细观察这个式子,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一番思索后,有学生举手说:都适合方程。老师:好得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已经求得AB的方程,它就是即。然后我设计了一些例关于求中点的轨迹的问题,学生掌握得很好。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成功地体会:(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用心思维,巩固以学的知识。(2)问题的设计不就应脱离学生的实际状况,由浅入深,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能让学生动脑思考,激发起女同学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反思在教学中的失误。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资料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拿出勇气去应对,有一次,我在讲授函数的值域时,曾讲了这样一道题,若函数的值域为,求的取值范围。
当时我认为这道题并不难,事实上,要使它的值域为,只要真数取到全体正实数即可,因而只须的即可。
然而无论我怎样讲学生仍然茫然,而且由于这道题的`讲解上花了过多时间,导致教学资料也没有完成,课后我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原先学生把恒大于0,所以他们认为其才对。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在讲解这题以前先补充两个问题:(1)的值域是什么?(2)的值域是什么?有了这两个问题的铺垫,原问题的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从此我在讲解例题时尽量做到适当“低起步,小步走‘对学生感觉有困难的例题在讲解时巧设坡度。由浅入深,应对数学上的失误之处,不仅仅要将问题记下来,并且要在主观上找原因,请同行提推荐,使之成为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三,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这样一道题:是双曲线的焦点,在双曲线上若到的距离为9,求到的距离,某学生解答如下:实轴长为8,由即或,该学生解答是否正确,不正确,将正确的结果填在空格处。当我提问学生时,有一些学生回答是或,分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既要注意双曲线的定义又不要忽忽略。于是,我以后讲解数学的定义,公式和法则都会找重讲清其适用条件或注意的地方,这些解决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回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反思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资料的实践者,透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因此,我经常在她们经过自己动脑后做的作业上写评语鼓励她们大胆地去想,去探索,进而到达飞跃,文科班的同学中也有一部分爱动脑筋,所以发挥他们的用心性显得尤为重要,把他们好的方法都一一介绍出来,并说明此题是谁做的,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用心性,我经常是这样做的。比如,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点,不同取法共有
(A)150种(B)147种(C)144种(D)141种
一位学生数形结合很快就得出141种,具体的做法是=141,我就请她到黑板上来讲解,鼓舞了全班同学的自信心,大家学习数学的劲头更足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更坚强了。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充分注意学生的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意识地,不断地精心设计思维情景,充分发挥女同学记忆力好,心细,善于形象思维的特长,就必须能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变“畏难”为“坦然”使她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力军。
五,反思教学再设计。教完每节课后,我时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中反馈的信息,思考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在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文科班的很多女同学和部分男同学对数学有了较浓的兴趣,学习成绩也有了不断提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它能使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