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

时间:2019-05-14 20: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

第一篇: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

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

李 芳

【摘 要】 钱钟书是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知识分子作家,他的著作显示出时代、社会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其小说《围城》更是深刻体现着作家对受到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的揭示。《围城》最大的成就就是对方鸿渐这个人物的塑造,正是在方鸿渐的身上,作者得以充分阐明了“围城”的思想内涵。方鸿渐是作者揭露知识分子病态的集中体现,从他的身上不仅映射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更是通过他们揭露了那一时代的人生主题。

【关键词】 方鸿渐 人生观 病态 人生主题

An analysis of “Fortress Besieged” China Hongjian outlook on life

Li Fang

Abstract:Qian Zhongshu is a famous writer in three, forty years Chinese intellectuals, his works show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social and life.The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is deeply reflects the writer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revealed the feud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between the psychopathic.“Fortress Besieged” shaping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the other Hung-chien this character, it is in Fang Hongjian's body, the author fully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Besieged City”.Fang Hongjian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authors expose intellectuals morbid, from his body to map not only the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 spirit, even through they exposed the era theme of life.Keywords:Fang Hongjian;outlook on life;morbidity;The theme of life 引言

从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讲,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表现知识分子方面很独到,也很深刻。小说以方鸿渐为主线,通过他的所见所闻、他的情感经历来贯穿全篇。故事开始于方鸿渐,又结束于方鸿渐。其他人物随时上场又随时下场,如曹元朗、董斜川、褚慎 1

明、唐晓芙等只出现在上海以苏文纨为中心的交际圈中;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汪处厚、陆子潇等只出现在三闾大学。尽管小说中里面有几个人物,如苏文纨、赵辛楣、孙柔嘉等出场次数较多,但他们每一次都是作为方鸿渐的陪衬出场的。由此可见,《围城》不是讲几个人的故事,而是讲方鸿渐一个人的故事,讲方鸿渐的一段人生经历。作者让方鸿渐在这段人生经历中经历了人生的重要事情:教育、恋爱、事业、婚姻,展现了方鸿渐的灰色人生,给读者呈现了人生支柱是如何在方鸿渐这个典型的现代人身上逐步销蚀以致彻底崩塌的。本文就是从方鸿渐这一角度深入探讨他的人生观,大致可以从教育、恋爱、事业、婚姻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然而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方鸿渐所展现出来的人生观是病态扭曲的,并让他成为一个自始至终的失败者,他的失败令人悲哀又值得同情,同时这种失败又有着其深刻的自身及社会根源的。自身要素是主体,外界社会只是一个助推力量,力量具有双重性,它能使人在黑暗中崛起,也能使人在黑暗中坠入无底深渊,永无光明之日。而方鸿渐的悲哀在于他被黑暗吞噬了,这黑暗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助推力量,有来自于恋爱的节节败退,有来自于婚姻的步步为营,还有来自于全权社会的尔虞我诈。

《围城》通过对方鸿渐病态人生观的刻画,给读者完整展现出了那一时代的知识分子观。人、人的本性、人存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等等这些触及人类存在的本体的问题是《围城》审美观照的方向和落脚点。这在《围城》出版序言中,钱钟书先生有过明确的表示:“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一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的基本根性。”我们可以说,作者正是通过对病态的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尖锐、深刻的批判表现人生主题的。

一、方鸿渐人生观风貌

(一)教育—浪迹海外,一事无成,敷衍了事

方鸿渐在欧洲留洋时,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信上说,自己深知道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2

终得对他有个交代。过几天,方鸿渐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已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 ①方鸿渐受到两面夹击后才知晓文凭的重要。他认为:“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下面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藏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②这段话表面上说的是文凭的重要性,可实际上是方鸿渐对文凭的极尽讽刺挖苦。他从心底是藐视文凭的,他文凭只是用来掩盖一个人的空疏和愚笨的,文凭是虚假的、是骗人的。他从来没有看重过文凭,他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代表着知识分子权威的博士学位。

方鸿渐对文凭的藐视,不仅可以随便弄一张假的来搪塞父亲和丈人了,而且还能为自己的造假找一个自以为很圆满的理由: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叫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决不靠这个学位。③

方鸿渐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使他浪迹海外四年最终却一事无成。

(二)恋爱婚姻—摇摆不定,游戏情场,最终受挫

《围城》多次写了方鸿渐的恋爱。先是在归国轮船上,因抵抗不住混血儿鮑小姐的诱惑,最终坠入了“肉的相爱”的爱河中。回到上海后,于“无聊”中“图眼前舒服”又去拜访他并不喜欢的苏文纨,这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因为早在归国途中方鸿渐已做出了决定:“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和她同上饭馆、戏院并不失自己的面子。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④他不爱苏文纨,但又并不拒绝。他拉过他的手,向她送过花,甚至还吻了她的唇。他的逢场作戏被苏文纨明白底细后,又羞又妒,于是由热烈的爱转化为极端的恨孤 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9.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9.③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1.④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4.注一掷地破坏了他和唐晓芙的好事。方鸿渐在上海恋爱失败后又去三闾大学,又身不由己地陷入了孙柔嘉布下的情网中。他糊里糊涂地和孙柔嘉订了婚,并在香港草率结婚,婚后又时常表现出对婚姻不以为然的态度,最后以婚姻的破裂而告终。

方鸿渐的全部恋爱经历表明他没有伟大的爱情理想,他在恋爱的“围城”中冲进冲出,无非是寻找精神慰藉,排遣寂寞无聊。鮑小姐弃他而去后,他马上转向苏文纨,之后又开始热恋唐晓芙,和唐晓芙关系结束后又转向孙柔嘉。跟孙柔嘉婚后夫妻不和,甚至发上了对现代性爱关系的怀疑,唱起了旧式婚姻的赞歌:“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的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要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来,到婚后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 ①

方鸿渐左右摇摆的恋爱观,透出了他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他游戏情场,结果再三受挫。一再的被抛弃,从中并为吸取任何教训,依然草率的恋爱直到草率的结婚,和孙柔嘉双双步入婚姻的“围城”,最好又不可避免的遭遇被抛弃的命运,不得不逃离上海。

(三)事业—逃避依赖,懦弱无能,失败告终

方鸿渐从海外回到上海后,并没有一心想寻找个工作干,而是周旋于苏文纨和唐晓芙的情场角逐之中。最后凭借丈人的关系给他谋了份银行差事。对于工作他敷衍了事,从不积极上进。后来又因为与唐晓芙恋爱破裂的心痛,使得方鸿渐不愿意见周家的人,尤其是不愿和好奇心十足的周太太碰面,他极力地逃避着,然而逃避不但没能使他摆脱失恋的痛苦,反而导致了他和周太太的冲突,最后被周家赶出家门。上海呆不下去了,他又凭靠赵辛楣去三闾大学教书。方鸿渐热心向往三闾大学,但三闾大学也不是他施展才干大干事业的场所,在这里的一切都成为他彻头彻尾的噩梦。在他的周围是一群“无毛两足动物”,其中有的阴险虚伪,有的奸诈刁滑,有的老谋深算,在这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造谣中伤的生活氛围里中,软弱又无靠山的方鸿渐根本无法立足,只有发几句牢骚的份,最后被高松年解聘。他在这里吃尽苦头,倍受排挤,最后又逃回上海,然而回到上海后他又再次事业。重返上海不到半年,婚姻破裂,上海又呆不下去了,又打算去重庆投奔赵辛楣,最后一事无成又再次回到上海。在这游走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 ①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22.把事业当作自己人生的重中之重,而是由恋爱、婚姻、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在摆布着他的事业,对于挫折他一再逃避,一再依靠换地方和依靠别人来寻求解脱;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排挤和陷害也一再忍气吞声和妥协,最终还是被挫折打败,事业上一事无成。

二、方鸿渐病态人生观成因剖析

(一)性格原因

1、自以为是重蹈覆辙

方鸿渐之所以一次次陷入失败,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的自以为是,重蹈覆辙。自以为是是他鲜明的个性,并且贯穿他的始终。早在上大学时,看人家一对一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于是壮着胆子写信到家里要求解除家里为他定的婚姻。“他自以为这信措辞凄婉,打得动铁石心肠。”没想到却被父亲回信痛骂了一顿,并威胁他:“若执迷不悔,吾将停止寄款,命汝休学回家,明年与汝弟同时结婚。”收到父亲的信,方鸿渐吓矮了半截,忙写回信讨饶和解释,“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聪明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①正是方鸿渐自以为“生殖冲动”的恋爱观,才使他在归国轮船上和鮑小姐鬼混,在上海和苏小姐逢场作戏。

对待神圣的文凭,他也是自以为是的态度。他自以为文凭是虚假的,是毫无实际的,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疹子,痘出过了,就把出痘这事忘了”。因此,他出国四年,大学换了好几个,却连一张文凭也没拿到。他的自以为是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前清举人的父亲非要看出洋的“报条”,他经商的丈人非要看他留学的“契据”。在父亲、丈人的逼迫下,他只好花三十美金从爱尔兰人手中买了张子虚乌有的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自以为哄骗过父亲、丈人就算了事,反正以后找事履历上不开这张文凭。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假文凭一寄回国,丈人便把他在沪报上公布于众了,因为他要借贤婿的“功名”来使自己“脸上生辉”、“门庭生光”。方鸿渐却因为这张公布于众的假文凭背上了骗子的罪名,每每提到它便心内羞愧,脸上发烧。自以为是常使他出乖漏丑。在家乡省立中学演讲时,面对台下的男女同学竟大胆胡扯“鸦片”、“梅毒”,不但闹了一场笑话,受到吕校长的讥讽,丢了老子的脸,而且那些有女儿要嫁他的人以为“斯人也有斯疾也”,借口时局不靖,向方家要回了女儿的相片和庚帖。任教于三闾大学,竟模仿名教授上课 ①②

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8.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9.从不点名的风度,表示学生来不来上课,他满不在乎,可是到头来弄巧成拙,听课者愈来愈少。

自以为是使他一再陷入困境,然而他从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归国船上,他被鮑小姐引诱,全是因为他的自以为是。他并不喜欢鮑小姐,当他听到鮑小姐说他长得像自己未婚夫时后,方鸿渐是“又害羞又得意”。他以“一个可爱的女人说你像他的未婚夫,等于表示假使她没订婚你就有资格得到她的爱。” ①从此他和鮑小姐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生长:散步、吃饭、接吻、偷情。鮑小姐生了气,方鸿渐就慌忙道歉;鮑小姐生了病,方鸿渐就牵肠挂肚,仿佛他真成了鮑小姐的未婚夫了。令方鸿渐没有想到的是,船临近香港,鮑小姐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人家对他不理不睬,甚至藐视。他只有“气得直冒火,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都烧红了”。②他不明白鮑小姐为什么突然改变态度,他只有自我安慰,诸如“鮑小姐谈不上心和灵魂。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只能算日子久了,肉会变味。反正自己并没有吃亏,也许还占了便宜,没得什么可怨。” ③

如果说方鸿渐的自以为是在和鮑小姐的交往中没有吃大亏的话,那么,之后他和唐晓芙恋爱和孙柔嘉结婚,他却因为自以为是受到了严重惩罚。他抛不开传统的观念,他不能接受一个各方面都比他优越的女人做妻子,他接受他父亲的“娶妻”观: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学毕业生才娶女中学生,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④唐晓芙正是女大学生,并且也没有多少家庭背景,因此和唐晓芙交往,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所以他便自以为很了解唐晓芙,能把握住唐晓芙,因而沉浸在爱河中如痴如醉,并决定找个机会向苏文纨说个明白。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拒绝了苏文纨,唐晓芙便宣布和他断绝关系,并劈头盖脸的对他进行指责,最后还说:“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我。”⑤失恋的心痛使他打算逃往三闾大学。和唐晓芙的创伤还没有愈合,在去往三闾大学的途中和孙柔嘉的婚姻悲剧又拉开了序幕。在以后的交往中,孙柔嘉步步为营,就像方鸿渐胡扯中的那条鲸鱼,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0.③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1.④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2.⑤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44.张着大口,将方鸿渐这条糊涂虫吞进了肚里。尽管赵辛楣多次提醒他孙柔嘉是个很危险的女人,她的天真是装出来的。可自以为是的方鸿渐对朋友的忠告听不进去,只看到了孙柔嘉的天真和柔顺。当孙柔嘉表现出柔弱无助时,他便以英雄自居,当着陆子潇、李梅亭的面勇敢地承认他是孙柔嘉的情人,随即宣布与孙柔嘉订婚。又让方鸿渐想不到的是婚后的孙柔嘉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逐层揭掉了善良的面纱,变得越来越任性乖戾。她常常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方鸿渐,当他觉得方鸿渐无药可救时变弃他而去,使方鸿渐的人生宣言彻底破灭。方鸿渐的自以为是给他带来的除了失败什么的没有。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清醒过来。

2、缺乏勇气悲观虚无

方鸿渐身上正是缺少英雄的勇气。人生总是面临一个又一个“围城”,我们不一定能战胜每一个,但人生意义对人的要求是:不管能不能战胜,但一定要有面对“围城”的勇气。著名诗人里尔克说道:“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方鸿渐缺少的正是“挺住”的勇气。他的性格最大特点就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缺乏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因而常常不由自主的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 ①

当他面对苏文纨的追逐时,他没有断然拒绝的勇气,却很享受其中;当面对唐晓芙的指责时,虽然他心里无比悲痛,但他没有辩解和承受的勇气,竟一句话也不申辩“站起来就走”。为了摆脱痛苦他贸然离开上海去三闾大学。他总是缺乏理性和勇气,只凭盲目冲动行事。

他没有面对困境的自信心,只有绝望、悲观和失落。尤其在被三闾大学解聘后,方鸿渐深深体会到人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人生“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莫名其妙。” ②他认为人生是荒诞的,无意义的,他的人生是一再的盲目冲动,本能地寻找精神依托,然而每一次的盲目寻找都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又本能地转身逃走。如此不断反复而一无所获,却蒙受了惨重的代价。

他的缺乏勇气、悲观虚无正是他病态的人生观根源之一。在小说的结尾,方鸿渐的人生冒险全部以失败告终,他完全与社会疏离,成了“死的样品”。由于他的软弱无能、①②解志熙.钱钟书研究[M].山东: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2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05.缺乏勇气、悲观虚无,所以他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一遇到挫折打击就退缩逃避。莎士比亚说:“困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示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竟胜;命运的铁拳要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泰然处之。”可惜方鸿渐因为缺乏面对苦难的勇气,不能承受苦难,因而,他最后被苦难毁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3、正直善良作茧自缚

尽管方鸿渐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善良的本性还没有泯灭。但是这一优点常使他作茧自缚。在大都会崇洋媚外的虚伪世风里,他把出洋看作“出痘子,出疹子,非出不可。小孩出过疹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出过洋,是“了了一桩心事,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他不慕虚荣,也不贪图权势。他的岳家曾为他介绍花旗洋行买办的女儿,他认为张某是个“俗物”,相亲使便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和这个“俗物”家庭决裂。他既不喜欢苏文纨的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也根本不想靠裙带关系谋得职业。孙柔嘉的姑母陆太太是一个老牌美国留学生,在一家纱厂当人事科科长,这样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别人巴结还来不及呢,可在方鸿渐眼里却是连做人都不配。即使失业,和妻子闹翻,也不愿接受陆太太为自己谋职,他直截了当地向孙柔嘉说:“讨饭也不要向她讨,她养了Bobby跟你孙柔嘉两条狗还不够么?”并坚决表示“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 ①他出于道义,辞去了华美新闻社职务,因为它被敌伪收买了。他虽然买了假文凭,但他从不以此招摇撞骗。当被别人提到他的假文凭时,他“脸红得像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试想如果他像韩学愈那样狡猾,堂而皇之的打出博士的招牌,他还会被降职使用,会被高松年解聘吗?

从另一方面讲,方鸿渐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和苏文纨纠缠不清,有他自以为是的一面,但也有他善良的一面。面对苏文纨的爱他不好意思拒绝也不忍心伤害她。他对孙柔嘉的同情和怜悯让他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不幸的是他身上这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也恰恰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内在根据。

①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35.总之,方鸿渐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没有权术,没有手段。正直善良的秉性使他没有撒谎的勇气,没有投机取巧的伎俩。“围城”的诸辈里,除了他之外差不多个个都能混,只有他从一个“围城”走进了另一个“围城”,兜兜转转,永远逃不出。

他的失败固然是他的自以为是和缺乏勇气所致,但也不能说和他的正直善良的一面没有关系。为了自己的良知,他宁可受侮辱也不愿打出假文凭的招牌;他宁可失业,也不愿做敌伪职员;他宁可挨饿,也不愿做“资本主义走狗的走狗”。方鸿渐的悲哀在于他的自以为是和缺乏勇气,同时也在于他的正直善良作茧自缚。

(二)社会原因

1、生存环境的逼迫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依存于社会,如果社会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生存就会成为一个难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抉择与考验,这是一个被称为“方死未生”的时代。战争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甚至把他们甩到了社会底层。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中他们正经历着一场生活和精神上的炼狱。在四十年代步入文坛的小说家贾植芳曾有过这样的历史回顾:“大约从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再也没有窗明几净的书斋,再也不能从容缜密的研究,甚至失去了万人崇拜的风光。抗战以来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只能在污泥里滚爬,在污水里挣扎,在硝烟和子弹下体味生命的意义。”《围城》在一开始就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九三七年抗战的那一年,其间因为战乱,方家被迫放弃了自己原来富庶安稳的家园,逃难到上海,从一个当地小有名望的乡绅之家变成了勉强支撑门户的普通市民,连大儿子结婚都没有房子,要费尽周折才租下一间小房。方鸿渐从国外回来找不到事做只能临时在丈人的小银行里做文书,后来阴差阳错才被赵辛楣介绍去湖南平城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当教师。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读者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同走的李梅亭和顾尔谦处处省钱,舍不得住大菜间,而且李梅亭还不顾路途遥远艰难,带了一大箱子药准备带到学校去卖高价。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状态不是那么的乐观。据小说介绍大学老师在当时的薪水阶层里算不错的了,所以,方鸿渐和李梅亭等一行人才不顾路途遥远艰难,从繁华大都市来到三闾大学教书。生存环境的愈加艰难,使这些知识分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不仅表现在物质的匮乏上,更重要的表现在精神的层面。他们遇到了一个“两难论式”:如果他坚持道德原则和崇 9

高理想。结果,他不是难以活下去就是必须放弃道德远呢和崇高理想。”《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曾经无数次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他放弃对真爱的追求,那么他有可能成为苏文纨的如意郎君,曹元朗的职位就是他的;如果他不介意成为骗子,那么他就可以像韩学愈一样,在三闾大学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职位,至少可以免于被别人欺负;如果他能变得世故圆滑一些,也有可能不被炒鱿鱼。但结果是,方鸿渐本性难移,他的境遇一步步滑落下去,最后落得失业。

2、走不出去的社会“围城”

通观作品,方鸿渐每一次的生活道路选择都是被迫的、无奈的,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去欧洲留学,是由于过去老丈人对死去女儿的怀念;买克莱登大学文凭是迫于父亲和丈人的压力;找不到工作,只有到丈人开的银行暂谋生路;去三闾大学教书也是在情敌赵辛楣的安排下的。在情场上,他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回国轮船上受到鮑小姐的引诱与其偷情,船靠香港后,鮑小姐顺理成章的把他给甩了;苏小姐把他当作猎物一样,他也被动地与其纠缠不清;和孙柔嘉的交往,他一步步走向孙柔嘉设置好的机关中,最后束手就擒;在家庭中,方鸿渐同样是弱势的一方,他没有勇气更没有能力独立安排自己的人生。方鸿渐在生活中的被动、无奈,显示出自身的懦弱。在社会的“围城”中方鸿渐人生的挫折、爱情的失败和婚姻的痛苦,宣布了他整个人生的失败。从社会学的角度归因于那个时代,认为他的性格、行为、遭遇、处境和命运,正好映射出这个黑暗的社会。

方鸿渐的人生观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时代的悲剧,他的病态归根于这个病态的社会。虽然在某些面方鸿渐也在游戏那个社会,而更多的是被那个社会所戏弄、所折磨。方鸿渐之所以处处被围,除了他那气量狭小和怯弱的性格之外,和社会也是不无关系的。《围城》中的方鸿渐承载了钱钟书先生对人生、对社会太多的思考。

三、人生主题—永远的人生“围城”

《围城》以鸟笼、城堡、围城作比喻,说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具体来说,就是没结婚的想结婚,结了婚的又想离婚,想寻求解脱,离婚以后又想结婚,于是便出现结了离、离了结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围城”主题,它是人们面临的普遍的现实处境。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的感受这一问题。《围城》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孙柔嘉携手共进婚姻的“围城”,到最后不得不冲出“围城”,形象而真切地表达了这一主题。这 10

是钱钟书对人生的一大发现,人生的围城就在这里。所以,《围城》将爱情婚姻中的“围城”现象,进一步扩展到人生万事,《围城》正是向读者展示了“人生的愿望”,这种愿望常常事与愿违,仿佛有意与人作对。方鸿渐在经历了被鮑小姐“始乱终弃”,经历了被苏小姐的“单恋”的纠缠,以及和唐晓芙的爱情破灭后,对人生“围城”的现象大有感悟,他颇有感触地对赵辛楣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我自恨没有勇气坐船退回上海。我经过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 ①

这是作者的一个很好的暗示,足见《围城》绝不仅专注于爱情、婚姻,它只是披着婚姻的外衣,进行着广泛的人生揭示,展示着人生的“围城”。诚然,“围城”处境是人的一种普遍的现实处境。钱钟书用小说艺术的形象,把人们难以言说的直觉艺术地再现出来,这里包含着作者的人生体验和人文关怀。

总窥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了对走进来的同情以及对走不出去的无奈之情。人生就是一个“围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渴望进去又急于想冲破。然而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无济于事甚至极其荒唐的。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所有经历都以失败告终,这离不开方鸿渐病态的人生观,但也反映了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困境和悲哀。小说是这样结尾的:方鸿渐和太太孙柔嘉打闹吵骂之后,“情思弥漫纷乱”地盲目乱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回到家里后,太太已出走,去了他最反感的姑母家。面对此情此景,他软弱地傻哭个不歇,忍着难挨的饥饿躺下。这时,父亲送他的那只“落伍”的老

②钟当当地敲了起来:“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至此,一个无力挣扎、无所作为,在人生的“围城”中几乎要窒息的软弱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形象完成了最后刻画。小说开头从方鸿渐归国回到上海,到结尾他最后又回到上海。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圆形的循环,从哪来又回到哪去,他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这个给他无数次绝望和痛苦的“围城”。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更是人生的悲哀。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我们永远也无法逃出那个既定的圈子,任何挣扎都是无谓的,我们的人生永远被“围城”所困。

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56.钱钟书.围城[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63.结语

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法,这些不同的知识分子或者可以看作是作者不同的化身,或者是作者心迹的真实流露,总之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作者的影子。《围城》中的方鸿渐,承载了钱钟书先生对人生、对社会太多的思考,他具有知识分子的良知。他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病态的人生观的写照,他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流浪儿,又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他的经历既为我们呈现那个时代的悲哀,又有其自身的缺陷。期间吃尽了苦头的方鸿渐总结到:“老实说,不管你和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那个人,换了另外一个。” ①这种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落差是人类每个人的人生阶段,甚至在日常琐事中都感受极深的。事实上,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种人类的“存在之思”的悖论,已经作为人性中普遍的“围城现象”而存在。只是很少有人敢于碰触并将其文本化且能够流传于世而已。因此,《围城》也可以说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的巧妙和深邃之处在于揭示出人性的“围城现象”。

中国人向来具有“大团圆”的心理情结,在文本叙述时,总是不愿意让主人公完全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总是希望或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它在给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即遍向鲁迅那样“直面惨淡人生”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会在夏瑜的坟头留下一束象征希望的花环。然而,《围城》文本却让主人公方鸿渐在教育、恋爱、事业和婚姻家庭这人生四件大事中满盘皆输,物质上好精神上都陷入了完全绝望的境地。所以,《围城》通过这种彻底地绝望叙述指向了整个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即人类永远被“围城”所困。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2]转引自钱理群.“流亡者文学”心理指引[M].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三联书店 ,2002.[4]周锦著.围城面面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塞谬尔·斯迈尔斯.人生的真谛[M](刘曙光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6]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①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75.

第二篇:《围城》

《围城》

“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市一座城池,那么“围”就是必然的。不论外在还是内在的因素,都会形成“围城”。文中吧婚姻看成是“围城”,其实不然,人生百态都是“围城”,因为“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对外人来讲,“围”可能是对自己的保护,但对自己来讲,“围”则是对自己的束缚。这就是为什么“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逃”并不是完全的放弃,只是在个人方面的一些摆脱。所以“逃出来”是不太准确的,应该是“逃开来”。

方鸿渐因为自身玩世不恭,所以没能获得学位,又因为他家族的封建礼教传统,又需要一个博士学位,无奈只得买了一个假冒的学位。这是他学业失败的“围城”。

对於爱情,方鸿渐来往于苏文纨,唐晓芙和孙柔嘉三位女性之中,因自己性格懦弱,欲言又止,而陷于孙柔嘉的攻心计中,最终闹的个不欢而散。这是爱情的“围城”。

其实,方鸿渐,我总觉得有点像巴金的《寒夜》中的汪文宣,他们都是这种无用但是也不坏之人。世界上有也可,无也可,偏偏最巧的是,社会中这种人也最多。

第三篇: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至关重要。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何谓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我国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了人生目的问题。对于人生的目的概括如下:

1、光宗耀族型:为家人而做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活法,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封妻荫子。缺陷:迷失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2、为国争光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许多运动健儿、留学回国人员最崇高,理想型,人数较少。

3、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将来美好的前程,好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人数可能最多。这类人倒是没有丧失自我,但过于自私,成就不了大事。

4、为他人活着:焦裕禄式人物、雷锋。

二、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根据自我生活的体验,在人的生存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首先要务实,记得前些年有这样的流行乐曲《跟着感觉走》等。反映了对人生的不认真态度。人生是现实的,整日紧抓往梦的手,于现实有何益呢?

其次要积极进取,不回避矛盾,勇于竞争.最后要乐观自信,矢志不移。诸葛亮说的“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正在于此。要淡化自我,“心地无私天地宽”,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而自我中心、充满私欲的人,往往会患得患失,贪图小利而贻误大事。忙碌—赚钱—养家—传宗接代,每个人都在走……人生的目标几乎相似,但是人生的境界却有不同。有人荣华富贵而精神贫穷,有人淡泊生活而性灵华丽。境界是一种无形的美,纯粹来自生命的体验与升华!

三、在当今学生中,不乏错误人生态度者存在:

1、与世无争型: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和纪律观,人际交往上独来独往,漠不关心他人,更谈不上交上挚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

2、享乐自私型:抱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沉湎于物质追求,必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了。

3、惟我独尊型:自认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别人被他认为是“阿斗”。“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中国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不借助他人,不依靠社会,个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 ……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啊!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这往往失去或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道德作标准,而损德利已啊。我们应记住,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可想而知有品质作提前,获得的才是对我们是最有价值的无价之宝。

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第四篇:人生观

大学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一、认识人生观

人生路漫长,路途充满着坎坷,需要我们排除万难,一步一脚印地走向人生的最高峰!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琢磨,才能会有答案!什么是人生观?简单来说就是你想要的什么样的生活,是与众不同?还是和芸芸众生一样,迷茫而不知所措?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下,可是每个人实现的价值也不同,人生观也不同!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美女......正是因为每个人追求不同,也就铸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生命生存的目的、价值、意义的看法。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大学时代,必须认识人生观!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需要我们来确定我们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大学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 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么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辨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在大学里,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求我们想要过的生活。我们能上大学,是父母一辈子的希望。他们辛劳一辈子,为的就是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不希望我们碌碌无为一辈子。而我们现在上大学了,读不读书已经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事情了,父母为了我们搭上了他们的梦想,搭上了他们的青春,搭上了他们的一辈子,我们不仅肩负着自己的梦想,还肩负着我们父母的梦想。在大学里,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的挫折就放弃希望,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为父母负责!遇到了困难,不要流泪,不要悲伤,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父母都会在我们的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在大学里,我们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得失、成败、福祸、生死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的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的方面决定了他将要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么样的方式处理各种的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2

往往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做到“济天下”,必先做到“善其身”。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博学多能,从年少无知到心忧天下,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得以完善自己的。慢慢地确立自己的人生观,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

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像钱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正确的人生观,才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意义。

老子曾说:“生物所息”,我们则应坚持梦想,努力不止,奋斗不息。“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在形状和结构上表示它是精神的感性存在”。梦想更是种活着的理念,精神上的提升。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了一个幸福的地图,但是最后的际遇往往不同,因为某些原因使有些人沿途停下,有些人走入了歧途,抛开梦想,没有按自己设计好的目标路线成功努力,找到地图中的幸福。人生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历程,我们必须要确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让我们完成我们的梦想于追求。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思考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观,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

要什么样的人生,就是要靠自己来决定的。路是自己走的,别人只能在旁边指点你,方向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中。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往往是取决于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 3 的认识与把握,有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生态度千差万别,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代中国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人生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端正人生态度。端正人生态度要四个要点:人生须认真、人生须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须进取。

我们还需要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已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同学们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大学生都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有辨别正确与错误的能力。选择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明白的事情。

我们都不再是父母怀抱下的小孩子了,不再是那个什么事都需要父母来操心的小孩子了,不再是那个遇到点困难就流泪的小孩子了。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都要学会坚强独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不是靠别人给的,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人生才能让我们不枉此生。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悬着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父母负责!我们想要过的生活,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人生就只有几十年,而如今 4

我们已经用掉了五分之一的时间了,我们现在更要把握现在大学的时间,把握我们的青春,认真学习知识,思考我们的人生意义。没有做不到的事,问题是我们想不想去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朝着我们的人生目标前进,那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是过眼云烟!

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就像我们在夜里看见了明灯;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就像我们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就像给我们的梦想装上了腾飞的翅膀......大学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2011年4月15日

第五篇:人生观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这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应该怎样走?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做出了正确的答案。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短暂而有风险的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为人民服务谁都可以做到。但为什么要在为人民服务前面加一个全心全意呢。我觉得这就是针对我们的党员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而汪金权老师作为一个普通党员,我认为他是真正正正的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一名重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本来已经在著名中学黄冈中学任教了。可当他了解了家乡的教育现状后,毫不犹豫并且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立刻就回到家乡学校去任教。而且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有一天,汪金权前往蕲春四中看望老师顾凤鸣。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交谈间,顾老师叹气说:“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到好学生。”汪金权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以为他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老师真的调了过来。谈起当年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这一呆就是22年。22年里,该校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仅有数人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数百名学生上大学。“没有汪老师的苦心坚守,就没有四中的今天。”这是四中老师们的一致评价。

“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汪金权说。

我总在思考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呢?难道他就没有什么追求吗?其实不然,他不但有追求,而且他的追求很伟大,很崇高。而他为什么能够做到那些我们一般人都不能想象的事呢?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他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全心全意的奉献。其实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只有真正具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 广阔 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这就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人生阶梯!

下载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围城》中方鸿渐人生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生观

    我的人生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他们的人生观,也许是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自小家庭教育使然。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汲汲营营,努力向上,只因他的人生观是努力求上,希冀......

    中方园双语学校2010

    一、指导思想2011年,学校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促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抓协调,抓督查,抓学习与作风建设,中方园双语学校2010---2011学年度......

    围城读后感

    无所谓始终 围城看完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时间写一下读后感,今晚有一点空暇时间就小叙一下我的感受吧。有些人曾对我说方鸿渐这人不好,品行有问题。我在一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有这......

    《围城》赏析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DK7G02A01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阅卷教师: 肖丽华班级: 07城市规划学号:075174727姓名: 赵龙飞成绩: 《紫色......

    围城--读后感

    走出围城 ——漫谈《围城》 高二一班 傅依菲 一次看论坛上掐架,说的是鲁迅,王小波,钱钟书,架掐得没个头绪,自然最后又可以被人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无聊老话总结过。但是发现有人......

    《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

    《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1 从《围城》发表以来,就有好多人对方鸿渐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

    《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1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上个月同学分享著名作家杨绛所写《我们仨》还有印象不,杨绛就跟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作品的作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了。是的,他就是杨绛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