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知识

时间:2019-05-14 20:0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知识》。

第一篇:诗歌知识

一、诗歌分类常识

1、按体裁两大类 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和陶渊明的诗)/六言诗(如《楚辞》)/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杂言诗(如汉乐府的部分诗歌)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

2、按题材(内容)分类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二、诗词常见意象及典故

(一)单独意象 月亮

①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亲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燕子

①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②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菊花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之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梅花

清高坚忍、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

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三国时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莲

①由于“莲”与“怜”音同,可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②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竹子

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如苏轼《绿竹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梧桐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柳

①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杨柳便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又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杜鹃鸟

①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②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鸿雁

①鸿雁是大型候鸟,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②指代书信。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丁香结

指愁思。如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又如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结”喻指心中郁结的忧愁。浮云

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黄昏落日

黄昏日暮带上了相思离别的意味,充满了人生悲凉的色彩。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流水

喻绵绵不尽的情思。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亭

一般与送别联系在一起。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王实甫《西厢记》中就有《长亭送别》一折,其中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凭栏

用于表达较为激烈的感情,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吊古,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悲愤慷慨等。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渔翁

多用以喻指隐逸清高、遗世独立之人。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东篱

多用于比喻隐逸之士或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清照《醉花阴·九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有“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之句,所以南浦也就带上了离别的意味。如南朝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何之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

头。” 西楼

多跟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新亭

《世说新语》中有“新亭对泣”的故事,故“新亭”常用于象征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如辛弃疾《水龙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刘克庄《贺新郎》:“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猿啼

表现愁绪。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二)类别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三)古诗中常见典故 1.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生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豆”,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4.长亭

古代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或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6.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装在刻着鲤鱼花纹的盒子里。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来以此代指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7.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8.梦蝶

也称“化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唐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9.青鸟

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承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其为传信的使者。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登高

古时重阳有登高的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1.阳关

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12.折柳

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3.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4.汗青

古时的字写在竹简上,须先用火烤青竹,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烤时青竹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商女

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作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6.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17.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传说中的东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18.射天狼

天狼,星名。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20.黍离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周大夫路经宗周,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达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1.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22.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万里长城”。后以此称呼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3.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4.采薇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亡之后,二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5.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26.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恩爱。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27.杜康

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8.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29.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30.三径

西汉末,王莽篡汉,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31.梨园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因此,后世常以“梨园”代称戏曲班社,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32.抱柱

相传古人尾生同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此比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33.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4.问鼎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使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今常用以比喻谋求夺取。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35.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唐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36.烂柯

《列仙全传》中记载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二位老者在下棋,于是就坐下来看他们下棋,一局未完,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世上已过数百年,邻

居都不在世了。后以“烂柯”比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7.高山流水

相传春秋时代的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高雅的乐曲。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南宋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38.哀鸿

“哀鸿”一语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倾诉悲苦,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39.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辛弃疾《水龙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40.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41、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

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42、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3、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4、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5、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46、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在诗中,诗人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他当时的心境相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47、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48、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9、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50、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三、考纲陈述与答题步骤

(一)考纲陈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步骤

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做到三看: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四、古代诗歌鉴赏体系

语文学习有一个重要思想:内容和形式 古代诗歌鉴赏即可从内容形式两方面来设题。

内容:(1)思想感情(2)意境或画面(3)形象(景象、物象、人物形象)(4)句意的理解

形式:语言和表达技巧(1)语言:

①词的妙用(或者“诗眼”的作用),一般考查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叠音词。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②语言风格(比较抽象):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2)表达技巧:也可以被称作“手法”“艺术特点”,在提问时还可能表述为“怎样描述”等。一般从5个方面要求。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②修辞方法:最常见的是比喻、比拟、借代,另有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等。

③一般表现手法:想象和联想,铺陈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和反衬,反衬中尤其注意“以乐景衬哀情”),绘形绘声绘色(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对比,比兴,象征,动静(其中含有动静相衬和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结合,用典,正侧。

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和借史(典)抒情)

⑤布局谋篇:在散文和小说中考查更多,如倒叙插叙,承上启下,首尾呼应,欲扬先抑,伏笔照应,重章叠句,开门见山,等,这些在诗歌中一般不涉及。诗歌中常见: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五、常见术语

1.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1.诗歌鉴赏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第二篇:诗歌知识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

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⑹、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①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⑹、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例析: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

简析: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 写景抒情 寓情于景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反衬 烘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③选材剪材;

④行文的结构;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第三篇:诗歌知识

篇一:诗歌的知识 诗歌的知识

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诗与歌的总称。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我国已进入原始社会的后期。原始社会的诗歌也已经产生了。从遗存的资料看这时候的诗歌,主要是原始人群在集体劳动中创造的歌谣,我们统一把它称为诗歌。《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离骚》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他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其为代表创作的浪漫主义新诗体为楚辞。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而唐诗与宋词在古代文学并称双绝。

元朝的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宝库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二、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应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纪念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第四:语言有音韵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写实。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2、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种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讲述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想象和象征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法。

5、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借代、夸张、比喻和拟人。

四、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分类

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楚辞体

古体诗 乐府体 歌行体

特点: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绝句 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称五言绝句,每句七字字称为七言绝句。近体诗 律诗 每首八句,每句五字称为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称为七言律诗。特点: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词: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分为单调,分二片 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分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引”和“近”一般比较长,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宋朝词人基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

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曲。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 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定格,又并不死板,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2、按内容分: 田园山水诗 战争边塞诗 咏物诗 思乡诗 友谊送别诗 行旅诗

现代诗歌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

五、古诗应用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来教育我我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在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

清楚,而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唐代时人孟郊的 《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不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加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多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

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指点,我然开朗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篇二:诗歌的知识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老芜湖童谣

小板凳,弯弯腰,我是妈妈小娇娇,我是爸爸龙宝贝,我是哥哥亲姊妹,嫂嫂骂 我不栽葱,我在家里能过几冬?嫂嫂骂我不下田,我在家里能过几年? 老奶奶,真古怪,睡在牙床不起来,儿子打酒来,孙子买肉来,骨噜骨噜爬起来.菊花菊花开开,新娘子哎快起来,你的婆家送花来,什么花?牡丹花,我不要,我要婆家大花轿,八个人抬,八个人吹,八匹骡子八匹马.老头子,上山捉猴子,猴子一蹦,老头子吓得一纵。

濑尿[读sei]精,不怕丑,被子撒得湿溜溜,清早起来没事做,扛着被子寻日头, 日头笑着把你羞,悄悄躲到云里头.城隍庙,刮大风,十个秃子拜弟兄,大秃子生病,二秃子送信,三秃子说,不要 紧;四秃子说,狠得很,五秃子买板,六秃子锥眼[读an], 七秃子抬,八秃子埋,九秃 子捧灵牌,十秃子哭乖乖.大头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傘, 你有大头.[ 叽人头大] 点兵点将,点到哪个哪个就是好兵好将;

炒韭菜,炒芽菜,三把镰刀翻过来!

老鼠药,药老鼠;大老鼠吃了直个蹦,小老鼠吃了不能动。你不买,我不怪,老鼠咬你家锅盖,一咬咬得七八块,看你是买是不买?

叮叮当当,开锣烧香,猫子放屁,狗子钻裆。

天黑喽,扯火喽,老和尚背个破鼓喽,叮叮当当下雨喽!

天上星,地上钉,叮叮当当挂油瓶,油瓶破,两半guo,猴子打水井上坐,猫淘米,狗烧锅,老鼠开门笑huohuo。

好7佬,背稻草,背到河里洗把澡。。。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丈八尺高,骑花马,带关刀,月亮月亮粑粑,照见照见他他,他他出来买菜,里头躲个老太,老太出来烧香,里头躲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头,里头躲个老牛老牛出来喝水 里头躲个小鬼 小鬼出来点灯 烧你鼻子烧你眼睛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篇三:有关诗歌的知识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二、诗歌的起源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三、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四、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都要求进行艺术的集中概括,但是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较,要求集中性、概括性的程度更高。第二、抒情言志,饱和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抒情性极强,作品饱和着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我国传统的诗歌理论都很重视这个特点。《尚书·尧典》①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样的记载②;汉代的《毛诗序》在论及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时写道: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已经说明诗歌、音乐、舞蹈都是人们心中的“情”、“志”的表现,是由“情动”而引起的。对此,汉唐及以后的学者还有不少的解释。他们认为“情”、“志”、“意”实为一体,都是属于人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诗歌不仅要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要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通过生动优美的形象感染读者。这就需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联想和幻想,从而突破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将人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诗歌而言,想象、联想和幻想,不仅是意象的联缀、运动,而且是意象的创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释放。没有想象、联想和幻想,也就没有诗。第四、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五、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

第四篇:诗歌知识竞赛

六年级诗歌知识竞赛题

(一)一、我知道 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运用夸张手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题西临壁》中,描写庐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继的《枫桥夜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辗侧难眠。

4、杜甫《绝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鸟的欢叫。

5、李白《静夜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比喻句。

6、李白《望天门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的波涛汹涌。

7、王维《鹿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

8、李白《赠汪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深厚。

9、张志和《渔歌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翁垂钓不愿归的 情景。

10、王冕《墨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梅花那种超凡脱俗的美。

二、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三、填空,写序号。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因为(2)坐下(3)座位 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1)天地(2)天下(3)天涯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18.“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19.“闺中少妇不知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的诗。

(1)李白(2)王昌龄(3)王维

20.“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泊”指()。

(1)水泊(2)泊船(3)停泊

21.“当春乃发生”里的“乃”意思是()。

(1)就是(2)于是(3)还是

22.“又送王孙去”的下句是()。

(1)期期满别情(2)萋萋满不情(3)萋萋满别情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2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25.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1)红色(2)花(3)树叶

四、对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咏柳》)*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鹊楼》)*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粉骨碎身浑不怕,----。(于谦《石灰吟》)*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凉州词》)

*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 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五、请将古诗词补充完整。

*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3)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4)泥融飞(),沙暖睡()。(5)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6)()外()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7)()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阴学种()。(9)流连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4)()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6)但使()飞将在,不教胡马度()。(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天际流。(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10)晓看红湿处,花重()。(11)()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1)()蓑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3)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螺。

(4)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5)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6)()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7)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8)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9)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六、诗句接龙。

1、写春天的诗句。

2、写秋天的诗句。

3、写夏天的诗句。

4、写冬天的诗句。

5、写花的诗句。

6、写月的诗句。

7、写山的诗句。

8、写水的诗句。

9、写云的诗句。

10、描写爱国的诗。

11、描写送别的诗。

12、描写思乡的诗。

13、描写边塞诗。

14.借物言志的诗。

附答案

二、1.“更上一层楼。”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1.(2)2.(3)3.(1)4.(1)5.(2)6.(1)7.(1)8.(2)9.(1)10.(3)11.(1)12.(2)13.(1)14.(3)15.(3)16.(1)17.(2)18.(3)19.(2)20.(3)21(2)22.(3)23.(2)24.(1)25.(2)四、五、六略

六年级诗歌知识竞赛题

(二)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二、按诗意填空。

1、《商山早行》这首诗,作者是___ 朝诗人 _____。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但却通过_____、茅店、____、人迹、板桥、____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2、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三、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中修辞。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名句都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请写出下面的诗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一字开花(12%)

人们都说“舞文弄墨”之人皆是“风花雪月”之辈,意思是说会写文章的人,感情都十分丰富。而且很多诗句里都有“风、花、雪、月”这些字哦。试各写出2句来。

有“风”字的诗: 有“花”字的诗: 有“雪”字的诗: 有“月”字的诗:

第五篇:诗歌知识竞赛题

诗歌知识竞赛题(六年级)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诗歌表现手法、、。

2、《诗经》的诗篇种类分为、、。

3、“,不及汪伦送我情。”是 的 中的诗句。

4、中国古代诗歌按音律分为 诗和 诗。

5、《天净沙·秋》是一首 代的。其中曲牌名是,曲题目是。

6、古代诗歌讲究、、、。

7、近体诗分为 和 两类。

8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出自 的 中的诗句。

10、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选择题:

1、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官城 C.花重锦州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A.《蜀相》 B.《登高》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A.天地 B.天上 C.天涯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A.王昌龄 B.岑参 C.高适

7、《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花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A.汉青 B.汗青 C.汗清

三、古诗应用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3、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4、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有关春天的诗句(两句):

2、有关夏天的诗句(两句):

3、有关秋天的诗句(两句):

4、有关冬天的诗句(两句):

5、有关写到花名的诗句(两句):

6、有关写到河流名的诗句(两句):

7、运用拟人的诗句(两句):

8、运用比喻的诗句(两句):

9、运用夸张的诗句(两句):、运用双关的诗句(两句):

下载诗歌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知识竞赛

    诗歌知识竞赛题 必答题: 第一轮:补充诗句 1、野径云俱黑, 。 2、稻花香里说丰年, 3、孤村落日残霞, 4、今我来思, 5、 ,万户捣衣声。 6、 ,清泉石上流。 7、 ,秋来未著花。 8、 ,白帝......

    诗歌知识竞赛

    诗歌知识竞赛题 必答题(每组六道题,每题十分) 第一组 1、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和(歌)的总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知识

    中国古代诗歌知识(P) ——LJX 中国文学源流?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代诗歌分类(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

    生物知识诗歌

    教学中这些诗词名句的引入,既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

    诗歌知识术语

    诗词知识积累 一.诗词鉴赏路径 境界领悟 主旨提炼 情感感知 风格呈现 背景观照 形象刻画 思路梳理 字词锤炼 联想建立 物语特指 典故赋义 结构把握 哲理认识 修辞着色 二.诗......

    诗歌知识竞赛题

    诗歌知识竞赛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学校: 姓名: 分数: 一:诗歌常识填空。(一空一分30分) 1、 我国是一个( )的国家,从最早的诗歌总集( )开始历经楚辞、乐府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

    诗歌知识竞赛

    (八)古诗应用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诗歌知识竞赛

    诗歌知识竞赛 姓名一、诗词知识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篇,分为“()”“()”“()”三大类。 诗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