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萨利机长影评
哈德逊河上的飞机
——浅谈《萨利机长》
看了好多遍萨利机长,每次看总有不一样的体会,而又有同样的感慨,每一次都在不同的地方看哈德逊河上的那架飞机,但每一次都会啜泣。
《萨利机长》讲述的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真实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纽约拉瓜地亚机场飞往夏洛特的1549航班在起飞仅两分钟后就意外遭到鸟群撞击,萨利机长在判断两部发动机都已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成功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未造成一人死亡。萨利机长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依然不得不面对审查委员会的调查。很巧合的是,至今我仍对这个事件依然印象深刻,因为我清晰的记得当时的一则报道说,由于飞机是落在纽约市内的哈德逊河上,所以它无意间成就了Twitter第一次比专业媒体记者更早更快更现场的向全世界传播了这个新闻。但是,我当时的所知也仅限于此,只到今天通过《萨利机长》这部电影的还原,这起事件中包括萨利机长在内的一个个人物才在我的脑海中变得生动丰富起来,而我也第一次知道在迫降之后竟然还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波折。
萨利在外人看来的英雄面背后,被审查委员会怀疑飞机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拉瓜地亚机场。一种无法言说的委屈犹然蒙上心头,泪水从眼眶中奔涌而出。——我能理解他的痛苦,他的委屈。同时,他也说出了我很长时间以来压抑于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想要的不是你多么努力,也不是你以前取得过的成功,更不会是你的善意,不,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这一次或下一次搞砸了的话。审查委员会用计算机模拟了几十遍的结果是飞机可以安全的降落,突然间觉得这不就是这个现实而又骨感的社会?有些人总会说:为什么别的人,别的地方可以做到,而你们就不行?如同这般。
萨里机长在整部影片中,都是处于这样的压抑中,以至于他开始出现幻觉和怀疑自己的神经质的状态。在听证会之前,随着媒体和公众不断把他塑造成被时时处处膜拜的英雄,他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他的迫降是次优于返回机场的选择,那些曾经感谢他的乘客,膜拜他的公众,那些不吝赞美之词的媒体会不会立刻换上一幅面孔,称他为不称职的人,不在意乘客生命的人,甚至是个偷取荣誉的“骗子”?电影的代入感让我想到了现实的社会,有时候的一个善举,可能会让你名噪一时,也有可能让你万劫不复。在背着危险的同时去帮助别人。我想说,我宁可安于自我!萨利机长,一个同我们一样的小人物,用善良勇敢,挽救了几百人的生命,却可能要担负一生。如他自己所说,他会被摘下飞行徽章,再也不能飞行,失去养老金,还不起房贷,居无定所。那些他没有说但是一直在他梦里困扰他的事情————例如这个世界如何重新看待你—他搭着自己的命想挽救其余154条性命,他如何在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他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他在摄氏两度都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有时候,这个世界有时就是这样不友善的。粗暴、烦躁、没有耐心倾听。经常不给你解释的机会。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 “一贯”,而只是你的 “一次”。评价你的不是你所做的,而只是你做到的,甚至是没做到的。人性明明是如此的复杂,但却总被要求像机器般一样精确的运行,没有误差,没有情绪,没有区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这种善恶难辨的生活,让我害怕而哭泣。
批评了人性冷漠的一面之后,电影总归还是用这些去衬托人性固然的美好!例如那对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的搭上这架飞机的父子,他们自始自终在互相寻找,直到最后通过电话互相哭泣着倾诉对于对方的爱;又如,机场空管的那个年轻人,口里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一定不会坠落,但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不管是不是负有职责,所有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
萨利一直处于犹豫,迷茫。影片结束时,我用湿润的脸颊,漏出了一个真实而又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是萨利的笑带动了我,那是他真正笑出来,那是当他在医院里听到同事带来155名机上人员全部生还的消息的时候,他的脸上是那样情不自禁的欢喜,如同终于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奖励。有时候,面对现实的不公,我们还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平常心,我仔细想了好久,即使后来被证明迫降哈德逊河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即使他要遭遇全世界的冷眼,这一刻的欣喜,还一定会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时刻吧。
面的这样题材的影片,还是有些欢喜,他让我认识世间的另一面,让我默然看待不公,正确对待生活。电影他告诉了我,萨利的280秒不是一辈子,活好每一秒才是精彩人生!
第二篇:萨利机长影评
《萨利机长》影评
孙梓烨
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201442601116 《萨利机长》,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将一个真实故事以反英雄的角度呈现在观众面前,不是单一的用这件已然家喻户晓的真实事件作为电影的主干内容,而是用平实内敛的镜头对准了事件发生背后的人性反思。这部影片既还原了事件的真实原貌,同时呈现了心灵层面的真实,已经超越了类型片的范畴。相比其他灾难片,《萨利机长》不在于展现超完美的技术特效,而在于给观众以更加真实的感觉。
电影故事发生在2009年1月15日的美国,机长萨利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这架飞机在爬升过程中遭到鸟群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由此失去动力并进行紧急迫降。机长萨利在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的情况下,作出了在哈德逊河进行迫降的决定。万幸的是,飞机迫降成功并且在营救团队的协力帮助下,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由此成为一名平民英雄。虽然此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机长依然不得不面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最终在听证会上用本能反应的35秒推翻了机器模拟的可能性并得到所有人的肯定。
从电影语言看,《萨利机长》的色调是灰暗的,沉着而收拢的,就像纽约上空的乌云,给人们一种灾难即将袭来的压迫感。整部影片是根据时空变化变换镜头的,其采用交织对比的电影结构,在飞机迫降后发生的事情、在飞机上面的回忆和萨利机长年轻时候飞行经历的回忆之间进行交织对比。这部电影较多使用平缓移动的镜头,而随着镜头的移动,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对于《萨利机长》这么一部节奏相对平缓和内敛的影片来说,还是非常合适的。这部影片较多使用记忆闪回来交代机长的过去以及事故的经过,这也是这部电影语言的独特之处。作为一部类型片,《萨利机长》的拍摄节奏非常沉稳、紧凑,而且在剪辑和气氛营造方面都相当出色。虽然不比那些大投资的商业片,但影片也运用了很多特效手段,令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比如影片最后飞机撞入哈德逊河的场景,真实且紧张感十足,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此次之外,本片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以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的,在imax影院观看会更加逼真。
电影情节可以大致分为三段,第一段是飞机迫降后听证会前发生的事情;第二段是从飞机起飞前到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河面上并最后营救成功;第三段是萨利跟杰夫接受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并举行听证会的过程。电影一开始就从飞机迫降后的情节说起,主要讲的是接受国家运输委员会人员的调查以及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此时的萨利机长没有因为拯救了全部乘客而享受这种从所未有的荣誉感,反而有些许压抑,以至于他开始出现幻觉和怀疑自己的神经状态,就比如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机长梦见飞机撞击建筑物的场景,还有机长望向窗外又幻想了飞机失事的场景。第二段从飞机起飞前说起,最吸引人眼球的情节是在最后时刻才买票登机的杰夫父子三人,他们本该错过但却阴差阳错地上了这架即将发生事故的飞机。然后镜头推到了飞机上,这部分主要集中在机长萨利跟副机长杰夫执飞时的对话,此时的萨里机长表现得很平静沉稳,即使是在遭遇鸟击之后都是很坦然地面对一切,丝毫没有慌张之意。在意识到两台发动机都失去动力的时候,萨利开始寻求最近的迫降地点,在经过一番尝试和思想斗争之后,萨利最终把迫降地点选在了哈德逊河河面。在这时候,镜头又回到现实中并引出了萨利机长年轻时候执飞经历的回忆。在回忆中,萨利机长因为飞机故障差点无法安全着陆,这与电影开头机长梦见飞机因故障失事的情节相呼应,同时也是机长在迫降后一直存在压抑情绪的源头。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之后,场面一度出现混乱,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能够马上逃出飞机并得到救援,甚至还有人不顾冰冷的河水选择跳进河中。唯一不同的是,剧中的杰夫父子三人还在互相想着对方是否已经安全,还有就是萨利机长全程平静地指挥大家有序离开飞机。在这危机关头,众多救援船只出现了,此时的乘客们掩面痛哭,事故也到此告一段落。此时,镜头再次集中在萨利机长身上,不只是与妻子洛丽报平安时的平静话语,还有就是听到“最终确定的生还人数”时的喜悦。电影的最后是整部作品的重头戏,萨利机长跟杰夫副机长参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萨利机长沉着冷静地面对调查官们的质疑,在两次机器模拟实验成功过后,用关键的35秒本能反映时间来证明了自己决策的正确。随后是驾驶舱录音的公布,影片带着观众真正重温那惊心动魄的208秒。会后机长用平静的话语跟副机长说到自己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并不存在任何英雄。最后,影片以副机长的笑话作为结尾,背后意思在于七月份是夏天,河水没有那么冰冷。
这部影片的主题并不在于推行英雄主义,而是通过英雄的际遇体现人性之美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极端偏见的反思。影片中萨利机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事实确实如此,萨利机长只是发挥正常水平做好了本职工作,而且没有说想要得到什么至高的荣誉。而另一方面,那些质疑他的误判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调查人员,则更带有高高在上的偏见,而没有把“人”这个关键因素考虑进去。世人总是青睐非黑即白的两极评论,却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公正地看待事情的发生。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变成事故责任人,这样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人物塑造方面,萨利机长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汤姆大叔以朴实的手法诠释出这个平民英雄的形象。他担任机长四十多年,接送过几百万的旅客,但却在退休之前遭遇这种意想不到的事故。一场突如其来的飞机失事,反映了萨利机长的内心世界,虽说飞机成功迫降在水面,但在灾难后其内心是压抑跟焦灼的。迫降成功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也没有使其自信心膨胀,而是一路保持平静的状态。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萨利机长的微笑,那是当他在医院里听到同事带来机上人员全部生还的消息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情不自禁的欣喜。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萨利是一个过于严肃的人,否则,他的教练不会告诉刚学飞行的少年的他要学会去微笑,他的副机长也不会总是不得不明确指出哪些话只是在开玩笑,但是当他真正笑出来,却又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每一部电影的出现,都有其背后的现实意义,《萨利机长》也不例外。首先,在飞机遭遇鸟击后,萨利机长一路平静地处理飞机迫降的事务,整个过程井然有序,竭尽自己所能保证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彰显了飞行人员该有的基本素质。设置这个情节旨在告诉飞行人员又或者是所有观众应该学习萨利机长的镇静,认真对待自己所负责的任何事,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其次,虽然美国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为了宣扬美帝的某一些价值观,但把这些价值观除外后,发达国家有一些优势还是值得肯定的。就比如影片中美国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的强大应对措施,飞机在水上迫降三十分后第一艘救援艇到达,24小时不到便把155人全部安置好,这种危机处理程序很值得我们国家去学习和借鉴。从这部影片可以看出人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略人的作用,任何排除人的因素所做的数据,研究,决定,都是不科学的。影片中多次体现人性之美,杰夫副机长的支持信任、机组人员专业精神、迫降后各部门迅速组织救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以及全体乘客的理解和感恩。同时也有人性的丑恶,就比如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员偏执地认为萨利的误判是导致事故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尊重和理解他人,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因为一些偏见就断定一件事情的结果。
第三篇:萨利机长观后感
萨利机长观后感
萨利机长观后感1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槽边往事里一篇《圣母病是病,得电》的文章,当时和菜头在评论罗尔事件,遭到了圣母们的群起反击,里面有个粉丝挺他说“过两天《萨利机长》要上映了,圣母们应该去看看,好心不代表正确,英雄的壮举不代表不能质疑……”,本来我就对“罗尔事件”感兴趣,感觉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平凡人都有可能突然地就被暴露在公众面前,受到大众的审视和批判,我带着这种感受想去看看生活在互联网更发达,资讯更泛滥的西方社会里的人民在遇到相似的公众事件时有什么反应。
《萨利机长》改编自真人真事,美国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苏伦柏特(简称“萨利”)于20xx年驾驶着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爬升过程中,意外地遭到了鸟群的袭击,而使得飞机的两具引擎熄火,萨利机长最后时刻保持惊人的冷静分析,没有听调度员的建议返回机场,而是选择迫降了难度极大,有可能机毁人亡的哈德逊河上迫降,但是萨利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迫降成功155名乘客全部生还,完成了世界飞行史上一个奇迹。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并没有从空难角度去拍这部映片,而是从英雄被人质疑然后自我证明的角度拍摄这部影片,所以这部映片并没有扣人心弦的,催人尿下的救援场面,但是不代表影片没有高潮点,它的高潮点在影片的后半段,萨利机长参加国家航空安全局的听证会,安全局质疑他为什么当时没有听调度员的建议返回机场或者降落在更近的机场,影片也给出一些片段,表明萨利机长自己有一个私人的航空安全咨询网站,他是否为了让自己的网站更出名而选择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呢?而且安全委员会做出了计算机模拟,认为当时的情况完全有可能返回机场或者降落在其他机场,为什么萨利机长会拿着155名旅客的生命冒险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同时媒体也对他产生了怀疑,对他是英雄还是骗子产生了讨论,一时间萨利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很像前段火热的罗尔事件,剧情反转的让人猝不及防,但是最后萨利机长在听证会上证明了自己,他认为安全委员会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反应时间,人不是计算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急时刻不能立刻做出反应,最后委员会给出了35秒的反应时间,结果计算机模拟证明并不能安全降落在机场,萨利机长是正确的,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看完影片我突然想我们该不该去怀疑英雄的壮举?
我们应该本着怎么样的心态去窥探别人善行背后的动机?
面对灾难奇迹我们要多一些感激还是多一些理性分析?
这个世界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所有的事都有两面性,不要轻易去揣测人性,他有你想不到的善,也有你想不到的恶,也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的观点,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不同于你的观点才变得更立体,更精彩。
我们不是英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尊重别人的观点,不要妄图去教育别人。
萨利机长观后感2
看过这么多电影之后,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下电影的作用是什么了。电影具有镜子功能,它能折射出电影所表达的事件背后的一种社会现象。本片就以一篇新闻材料为背景,讲述了一名老机长的故事。影片根据20xx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我在40年飞行生涯中运送了数百万乘客,最后我却因208秒被审判。”这是萨利机长的一句台词,他在成功解救飞机上的全部人员后,竟遭到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他被质疑,委员会的成员认为他本来是可以返回到拉瓜迪亚机场或是附近的泰特波罗机场。他们想让萨利机长承认自己的错误,尽管所有人都生还了。之后他们一直举办听证会,一直模拟当时的情况,这一切都显示萨利机长迫降在哈德逊河面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可能会断送掉他40多年的飞行生涯,一夕之间究竟萨利机长是英雄还是个骗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人们对萨利机长的爱戴,毕竟在那么危急的情况能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是非常不易的。这都来源于机长长年的飞行经验以及他过硬的职业素质。可是在这场模拟中,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为这一因素,模拟前那些机长是排练过数次,并且预知有鸟群袭击,都不需要反应时间。而真实情况是机长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对突发事故做出判断,并且找到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就像电影中副机长的一句话所说:“飞行又不是电子游戏。”在把这些人为因素考虑进去之后,他们发现返回那两个机场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看来迫降在水面是最明智的选择。最后证明萨利机长当时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这部影片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什么特效镜头,可就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打动人心。也许纪实比特效更能触动人心吧。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无可比拟的,影片中人们在危机面前的反应,那种恐慌都是十分真实的。影片中的萨利机长是给个令人十分感动的角色,他曾说:“我不喜欢当英雄,我只是尽本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倒也不是在假装谦虚什么,而是从骨子里认为保护飞机上乘客的安全是他的本职,不需要强调个人作用。同时,他身上最令我钦佩的一点是,在安全上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确认生还人数,而不是去换衣服,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的本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副机长、空姐等其他工作人员的作用,正是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才创造出了这一奇迹。
另外,本片中乘客的表现也值得深思,遇到空难时大家一开始十分恐慌,人之常情。但在工作人员的疏散、安慰下,他们也开始有序地向出口逃生,最终成功得救。试想,如果是在我们国家,人们能否做到这样呢?所有人生还的奇迹能否实现呢?
萨利机长观后感3
这部影片讲述了20xx年发生在美国纽约,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的全美航空航班遭鸟击后水上迫降事件。事件的主角,就是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切斯利·萨伦伯格机长,影片中亲切地称呼他为萨利。
笔者作为一名民航从业人员,尤其有曾在应急救援模块的轮岗经历以及数年指挥协调席位的工作经验,对哈德逊河奇迹的事情经过和业内影响并不陌生。这次美国华纳电影公司将哈德逊河奇迹搬上荧屏,确实让笔者有机会从艺术的角度再次回顾这个奇迹。
华纳电影公司这次没有走美国大片的老套路,去刻意塑造一个英雄形象,而是用一些平铺直叙的方式。为了表现这位机长的经历,片中不时穿插着萨利年轻时的一些记忆。其中有一段有关他年轻时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时,飞机在空中突发故障的故事。翻阅萨利的生平履历,可以发现这位机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服役于美国空军,并升职为飞行指挥员和飞行教练。本次观影后,笔者有幸与一位同样有空军飞行员经历的领导聊起电影中这个片段,他指出,萨利年轻时驾驶的战斗机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装备于美国空军和海军,这个型号的飞机在超低空有着非常理想的视野。这位领导分析,导演描述萨利的这段经历,或许就是一个精巧的设计,为萨利能在这次不足千米的低空鸟击后的成功迫降提供经验的佐证。
萨利机长在此次迫降中表现出来的诸多种种,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一幕幕犹如连续敲响的钟声回荡在笔者的心中。飞机迫降水面后,萨利到客舱提醒乘客穿上救生衣,亲自指挥疏散;在确保机舱内所有乘客都疏散完毕后,萨利回到驾驶舱穿上那象征机长责任的外套,临撤离时还不忘记带走飞行记录;上岸后萨利多次要求确认是否全体乘客都安全疏散,直至有人告诉他包含旅客和机组在内的155人全部撤离后,坐在医院病房的他才慢慢站起身来,从容地系上领带。
影片最后,听证会驾驶舱通话录音播放完毕,萨利和他的副驾驶来到会议室的走廊,两个人先后说出那句话“We did our job”.它的翻译有很多版本,笔者最喜欢的是这一种——我们恪尽职守!
回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充斥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是所有的状况都能够提前预料到。不时扪心自问,当突发状况发生时,我们能否拿出勇担重任的决心,能否表现出使命必达的素质?最终,在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能够对自己,对共同面对的同事,对守护我们的家人,对等待团聚的旅客,真诚的说上一句——我们恪尽职守!
在践行职责的道路上,我们时刻准备着。
萨利机长观后感4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槽边往事(一个公众号)里一篇《圣母病是病,得电》的文章,当时和菜头在评论罗尔事件,遭到了圣母们的群起反击,里面有个粉丝挺他说“过两天《萨利机长》要上映了,圣母们应该去看看,好心不代表正确,英雄的壮举不代表不能质疑……”,本来我就对“罗尔事件”感兴趣,感觉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平凡人都有可能突然地就被暴露在公众面前,受到大众的审视和批判,我带着这种感受想去看看生活在互联网更发达,资讯更泛滥的西方社会里的人民在遇到相似的公众事件时有什么反应。
《萨利机长》改编自真人真事,美国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苏伦柏特(简称“萨利”)于20xx年驾驶着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爬升过程中,意外地遭到了鸟群的袭击,而使得飞机的两具引擎熄火,萨利机长最后时刻保持惊人的冷静分析,没有听调度员的建议返回机场,而是选择迫降了难度极大,有可能机毁人亡的哈德逊河上迫降,但是萨利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迫降成功,(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155名乘客全部生还,完成了世界飞行史上一个奇迹。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并没有从空难角度去拍这部映片,而是从英雄被人质疑然后自我证明的角度拍摄这部影片,所以这部映片并没有扣人心弦的,催人尿下的救援场面,但是不代表影片没有高潮点,它的高潮点在影片的后半段,萨利机长参加国家航空安全局的听证会,安全局质疑他为什么当时没有听调度员的建议返回机场或者降落在更近的机场,影片也给出一些片段,表明萨利机长自己有一个私人的航空安全咨询网站,他是否为了让自己的网站更出名而选择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呢?而且安全委员会做出了计算机模拟,认为当时的情况完全有可能返回机场或者降落在其他机场,为什么萨利机长会拿着155名旅客的生命冒险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同时媒体也对他产生了怀疑,对他是英雄还是骗子产生了讨论,一时间萨利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很像前段火热的罗尔事件,剧情反转的让人猝不及防,但是最后萨利机长在听证会上证明了自己,他认为安全委员会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反应时间,人不是计算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急时刻不能立刻做出反应,最后委员会给出了35秒的反应时间,结果计算机模拟证明并不能安全降落在机场,萨利机长是正确的,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看完影片我突然想我们该不该去怀疑英雄的壮举?
我们应该本着怎么样的心态去窥探别人善行背后的动机?
面对灾难奇迹我们要多一些感激还是多一些理性分析?
这个世界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所有的事都有两面性,不要轻易去揣测人性,他有你想不到的善,也有你想不到的恶,也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的观点,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不同于你的观点才变得更立体,更精彩。
萨利机长观后感5
我是绝对不允许自己错过到电影院去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的。
我只是万万没想到,片尾出现的真实生活中的萨利机长和他妻子竟然如此有气质,比扮演他们的汤姆汉克斯和演员妻子更让人眼前一亮。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最近好莱坞的电影有回归表现人类本我的趋势?
不再只是一味以炮轰烂炸视觉效果来刷新票房的惯用套路。技术只是实现电影方式的表现手段而已,而不是主要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技术是用来为表现故事服务的,《萨利机长》也好,《深海浩劫》也好,完全不是靠视觉特效来吸引观众的,而是靠故事,人性展现的细腻口碑而传唱。这一点,我好感动。我希望可以坚持。
本片最启迪我的是,萨利机长不仅仅是在208秒的危急状态下救了全机155人,更自救了两次。第一次,当然是在事故时救全机人的同时救了自己。第二次,是他在被调查中再次自救。
首先,我们不可以先入为主的认为萨利机长一点错都没有,为何要接受这样不公平的检查?但是本片不是要塑造一个反派或者一个坏人。这样的调查恰恰说明了美国人在处理各种类型事情的严谨和谨慎,这样子的精神才能保证未来出错率的最低化。所以,萨利机长被调查是一件必需要经历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心理压力和冲击也是他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其次,也许全世界都已经往他一边倒了,但是真正最后能救自己的还是自己。当面临对自己的投诉和怀疑时,不可以抱着侥幸的心理,或者被全美国的崇拜冲昏头脑,也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怨恨报复。冷静的萨利机长,在面对这样的压力时,他再次选择了自救。他用最积极的态度去为自己找证据,用充足的理由和准备来面对威胁和挑战。
没有什么偶然性,很多事情都是必然的。比如,面对208秒的危急,萨利机长是用的40年的飞行经验化险为夷。那么,面对下半辈子的事业和生活,他用了48小时为自己找来有理有据的说服证据。这点让我备受启发。
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还是自己。不能遇到困难和压力就放弃或者埋冤。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就像我昨日抱着可以学到管理项目的心态去听培训,结果后来发现,项目管理最重要的还是人。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最终解决方式没有任何科学,技术,他物能够帮助,还是得靠人,这个人就是自己。
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压力,如果你消极,事情就会按照消极的方式发展;如果你积极,且明白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时,那么事情就会迎向好的方面。
每次看完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就会多明白一个道理,人总是在慢慢学会长大。谢谢电影。
第四篇:萨利机长观后感心得
萨利机长观后感心得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萨利机长观后感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萨利机长观后感心得1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20xx年1月15日下午3时26分,萨利机长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在爬升过程中,在起飞之后仅一分钟就遭受加拿大黑雁群的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萨利机长向机场塔台报告,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1549号班机立即折返,此刻萨利发现飞机的性能已经无法完成掉头的操作,于是塔台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作紧急降落;可此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已经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于泰特伯勒机场。于是,萨利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冒险让客机紧急降落在贯穿纽约市的哈德逊河上。拉瓜迪亚塔台在机长告知即将降落哈德逊河23秒后失去与班机联系。飞机飞进哈德逊河河道上空,并以滑翔方式缓缓下降。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克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
我最初的理解,水面相比陆地迫降要安全点,在网上查了才知道,飞机水面迫降将更加危险。
原因在于首先水面不像路面是平静的,水面的起伏与水流完全不可预测,如果一旦飞机的机头或者机翼先碰到水面的话,飞机很容易翻过去。只有保证以绝对完美的角度滑进水中才能争取到短暂的漂浮时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哈德逊河迫降才会被称为奇迹。满载着155人的飞机在空中失去了动力,瞬间就要做出决定,随之是水面迫降,萨利机长面临多大的挑战啊。
208=155。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从飞机撞上黑雁到迫降成功,时间只有208秒,萨利机长用他的沉着与冷静,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与长期以来练就的高超技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拯救了乘客和机组人员共计155条生命,完成了一个奇迹。
触点一:高超的技术。飞行员的工作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工作,周而复始的按照规章要求进行操作,形成重复性疲劳,最易出现的是对规章要求的淡化,简化流程,往往简化的流程中暗藏着风险和隐患。风险和隐患的暗藏就如同常人生活中会形成的一些习惯,一般不会觉得有害处,也不会下功夫去改;久而久之,麻痹性的认知会形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形,形成自己的漏。影片里,萨利机长工作中,严守规章流程操作,通过做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事,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提升业务技能。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挑战不可能》,每期选择多个选手,涵盖技能、体能、脑力等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高超的技术得到最大化的展示。仅是高超的技术,萨利机长最多如《挑战不可能》般,通过多次的练习,展示一个技艺的极致,而他做到的是对生命的拯救,只有一次机会,不是练习,怎么实现的呢?
触点二:素位而行。正如空管人员对萨利机长的第一印象,他说对方的声音太冷静了,让他不能相信,对方嘴里说出的是,1549号航班刚刚失去了双引擎动力。实际上,萨利不仅在飞行时足够冷静,即便是在迫降之后,依然没有乱了方寸。在疏散乘客时,他还两度检查机舱,确保没有乘客被困后,拿上工作日志,最后一人离开机舱。在上岸之后,他还第一时间要求清点人数,以确保每一位乘客都获得救助。
萨利机长观后感心得2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20xx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在208秒的时间内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商业客机首次成功地迫降在一条河流上,且机上人员无一伤亡,而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和精准的判断,拯救了机上155人的性命,也当之无愧的担得起英雄这一称号。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剖析此影片。
其一,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萨莉机长》是部很好的危机处理教材,从事件发生到处理仅仅208秒时间,到全部155名乘客24分钟时间在哈德逊河中被救,涉及到机场指挥塔、纽约水陆警察局、河上巡逻队、周围游船、纽约消防局、全美航空公司等很多部门协作,超过1200个第一响应者、7艘载有130个执勤人员等到场营救,启动应急预案和危机处理机制,没有这么多部门联合救助,在严冬冰冷的河水中结果可想而知,换在其它国家,即使能安全降落,但能否全部安全上岸是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反应快慢、机制、协作、软件硬件等。
其二,从专业敬业的角度。57岁的老机长萨利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是个专业度、敬业度都很高的典范,驾驶飞机40年,运输上百万人,对职业充满敬畏和热忱,具强烈的责任感,最后一个离开飞机,一直询问被救人员数字,是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驾驶员和机长,所以才能娴熟冷静沉着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处理和应对。不仅是技术,还有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其三,从英雄主义的角度。什么是英雄?萨利机长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英雄不是媒体吹捧出来的,而是一个团队,在灾难来临前,恪尽职守,坚守阵地,勇于承担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保全全部乘客的安全。影片最后,萨利机长说:“不是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所有人的,乘客、救援人员、空管人员、轮渡船员、还有警局潜水小队。我们都尽了一份力,这才是我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萨利机长用强有力的结尾给出了回应,平凡尽责即是伟大。
其四,从人性的角度。当体制和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选择,制定制度流程及执行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不能忽视人,制度流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制度流程的目的是工作更有序更高效,把人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而非抑制人束缚人,本末倒置。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不是句口号。
《萨利机长》是部难得的好影片,建议大家走进影院用心领悟,除上述几个角度外,还有亲情人性信念,全方位剖析审视理解其精髓,定会有所受益。
我认为,这部片子最令人思考的地方是在于萨利机长在面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多方面质疑后,仍能冷静理性面对质疑,用35秒的时间点赢得了208秒成功脱险的载入史册的壮举。精彩的对白:“我有困难区分现实和现在这种鬼状况”“我不喜欢无法控制局面的感觉,我想找回原来的我”“过去40年我载送了百万名乘客,但最后人们却以这208秒来论我的功过!”
第五篇:中学生萨利机长的观后感
当看完萨利机长,突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我的麻醉工作难道不是这样吗?!千万次的飞行经验造就了临危不惧、机智果断的萨利机长。同样数以万计的麻醉例数不也在无声的提升着我们工作的高度,尽管波澜不惊,却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如此才会有质的飞跃,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萨利机长的观后感,欢迎查阅。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1
电影看得非常有感触。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和台词几乎都能从《最高职责》中找到出处,在书中萨伦伯格机长在整个飞行职业生涯中,他认真对待他的职业,认真进行每一次飞行准备、飞行过程中,精确掌控他已经很熟悉的飞机性能,他“把驾驶飞机当做一门艺术,精雕细琢”。萨伦伯格机长的高尚,来自其他时候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履行职业操守时,是一丝不苟的,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选择,帮助他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发动机发生故障的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让我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哈德孙河上。”
在电影中萨利机长在电影中说:过去的42年中,我飞过成千上万个航班,但我在其中一次的表现却决定了人们如何对我整个飞行生涯做出评价。在一万九千小说中,只有这短短的两百秒决定别人对你一生的看法。
萨利机长是个幸运者,他和他的机组尽了最大努力,运用了平时积累训练中学到的技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没有放弃,珍视飞机上的每一个生命——于是最终他们有了一个好的结局。作为和飞行安全相关的民航人,我们必须每时每刻尽力做对,还要努力做好,因为不知道生命中的哪一个瞬间会决定对我们一生的评价。
我们民航人对待安全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也许平安飞行了上千次起落,安全指挥了数万架飞机,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一贯”,而只是你的“一次”,偶尔一次疏忽就成千古恨。这样认识和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特性,生命只有一次,事故无法重来。安全永远是民航人最高职责。
如萨利机长一直在电影中强调: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就是我们民航人对安全对工作最真诚的表白,也才是我们这个民航群鲜活民航安全工作中的真正体现。《萨利机长》的故事,最感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2
萨利机长》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拉瓜迪亚机场飞往夏洛特的1549航班在起飞仅两分钟后就意外遭到飞鸟撞击,在两部发动机都已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萨利机长凭借40多年的驾驶经验成功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未造成一人伤亡。其实这种“零伤亡”事故,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都是皆大欢喜的。影片情节的发展着实出乎我最初的理解可接受程度之外,值得一看。
其实影片开始,内心对萨利机长这一形象就有了正面英雄的主观设定,直觉上从未怀疑过。贯穿整部影片,我不明白为何像这样的“零伤亡”航空事故,还要经历审查委员会这般严苛的质问,且似乎他们费尽心思的计算机模拟都在把萨利推向一个“图谋不轨”的边缘,真的担心故事最后以揭秘一场阴谋结局。令人欣慰的是,萨利并没有因为质疑而失去理智与风度,并用人性的道理赢来了35秒的时间,也最终得到了审查委员会的认可。我们永远不可能活在一个真空的现世环境中,人性分明如此复杂,却被要求像机器一样精确无误地运行,不知是制度的缺块还是整个科技信息时代的悲哀。
哈德逊河上的救援,这是第一次完整见到飞机水上迫降后的救援过程。除了对机组人员沉着稳重的指挥疏散和各方救援的完美配合的赞美之外,我想说的是,平时我们个人从没特别在意过的救援设施设备和所谓常识,或许只有灾难真正发生在我们头上时,才能意识到它对于生命的意义。
影片最后的听证会上,审查委员会最终承认:无论是计算机模拟,还是各方面的分析表示,绝无生还的可能,除了你。萨利为自己争取了35秒人类反应,这35秒,是人类的弱点,也正是人类的伟大,理解了这35秒,才能理解人类生之不易,才能理解英雄的艰难与勇气。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3
本来这部电影我是抱着消磨时间的态度来看的,但是我哭了。
接触到这部电影,是我在看《奇异博士》时前面播放的预告片。当时我的心理活动是:嗯,应该是带有强烈英雄主义的美国片吧。当然,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不会再这么说。
最近刚刚追完日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很正能量的一部剧,我也是看完这部剧才知道有校阅这个工作,也是知道了世界上有很多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而在《萨利机长》这部电影中我也同样发现了这样一些人。这部电影虽然是以萨利为主角,但并不能说其他人并没有存在感。首先我印象很深的是与萨利机长无线通话的小伙,通话过程中,很沉着镇定,而他站起来之后眼眶通红眼泪也流了下来,后来一个人呆在小屋子里为这场他以为机毁人亡的灾难难过的行为,我能了解到这个人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着他人、感性的人。描写了两组乘客,体现的都是亲情,而在人们获救之后,也细致的描绘了打电话给亲人的情景,活生生的展现了劫后余生的情景。三个乘直升机的小哥,有任务之前的嬉皮笑脸和出任务时的严肃认真的对比也是很棒。在人物的塑造上,这部电影确实给人一种很真实饱满的感觉。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萨利的噩梦以及神游时所看到的坠机情景有什么用,我是在后面才理解到的。我认为,萨利对于别人的质疑自己也在寻找答案,就像我们被问题困住之后,也会在走路发呆的时候去想这些问题,而对于萨利来说,这个问题或者说困扰更大,对于他的生活影响太大。那么,这些情景也就是萨利自己在脑海中模拟各种返航回机场的情况。(没有仔细去看,噩梦中和神游的时候的两个模拟是不是分别是两个机场)
对于萨利这个人物,电影里提到了他家庭可能负债累累,前半部分萨利打电话回家,妻子还在跟他提这个问题,说到他不能失去这个工作所带来的家庭收入,看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可悲。救下了机上全部的155人,还要被国家运输局用所谓的电脑运算来指责自己判断的失误,这种时候打电话回家想要与家人联系,却仍被提醒自己的工作不能丢,这的确是社会的残酷,但还是心疼萨利。萨利要证明自己的决定无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上述所说的,生活上的所迫。第二则是他作为一名飞行员的荣誉和责任。电影中两段的萨利年轻时的插叙,很能体现萨利飞行上的才华以及他对飞行的热爱。还好,在电影后半段,妻子电话里面哭诉着“我才意识到你也是那155个人中的一个”,以及听证会里面那位女士对萨利的敬佩,让我觉得萨利感到欣慰。
萨利机长最吸引人的特质,还是他的责任感吧。最后一个离机,最后一个上船,被市长召见时还在念叨着乘客人数的确认,在医院检查时喃喃念着,都可以体现萨利这个人强烈的责任感。(其实我觉得最后离机时还保持自己着装整齐好帅)
准备去上课穿鞋的时候,还在回想结束时真正的机长和乘客会面纪念的情景,想着如果我也能认识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人,是人生一幸事吧。嗯,自己也要努力成为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呀!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4
美国前总统里根遭遇持枪歹徒行刺未遂后,无论是国会还是民间,关于禁枪的呼吁再次高涨,然而里根没有批准,他引用了一句名言“枪不杀人,是人杀人”。人类科学发展至今,即便是美国无人机近年来多次在其自编自导的反恐行动中成功猎杀了若干名恐怖份子,美国军队一样年年得征兵,数量还不少。未来美国兵或许能达到钢铁侠的战斗力,但保护地球的变形金刚大概找不出来。
因此,请不要吝啬将“伟大”、“英雄”、“奇迹”等词汇送给萨利机长,当他和他的副驾驶将载有1名人员的双发失效的A20客机成功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时,任何语言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就象他问酒店服务员美眉能否帮他干洗外套时,美眉无限崇拜的说:“当然,我们整个酒店都是你的。”
虽然该片是基于事实的记录片,但我宁愿相信是为了剧情冲突的需要,导演才让联邦调查局的几名工作人员在99%的时间内表现得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坚信人会犯错,坚持根据已知的参数由计算机模拟可以安全着陆的结果。这几个人,包括台下一堆陪审的所谓专家,其实是代表了当今社会一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即过分相信机器和技术的力量,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人的本性。
以医疗为例,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医院里懂得望闻问切,和蔼可亲的老大夫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表情严肃,熟练操作各种高精尖新设备的医生,你这头躺下去没多久,那头打印机噼里啪啦出来一堆东西。我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毕竟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治病救人中了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经常报道的过度性医疗,偶感风寒却让病人做一堆化验检验的,甚至“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也值得反思,其实医生和病人都可以做得更好,大部分的感冒多喝开水,多睡觉就能恢复,还能变得更健康。
得益于计算机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大概如今的年轻程序员在编写一段数据查询代码时,基本不会考虑算法的优劣了,反正计算机运行1万次检索和运行1亿次检索都是瞬间的事情,但是以前,只有最优秀的数学家才能在为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数据建模、算法设计、概率学、决策论等学科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基于人的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在今天更为重要,否则人只会沦落为操作机器的机器人。
所以今天的我们要警醒,越是在科技不断给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今天,越要注意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谓技不压身,精益求精。萨利机长在鸟群撞击飞机后的第一时间判断双发失效,及时开启备用电源,选择哈得逊河流而不是就近的两个机场跑道迫降就是基于他0多年驾驶飞机经验和知识积累,还有他的镇定和自信,他将这一切加持到出事的飞机上,而不是教条化的按快速检查单来一一对应,才最终迫降成功。“没有一个人为这种事故做过训练”,因此写上纸上的快速检查单有时救不了你,只有你日积月累的本能和能力才能救你。
今天智能化和大数据已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手段和方向,大数据改变了我们传统认知和实践的凝练过程,也能展现出超出因我们个人精力和能力的限制而不能看到的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知识,那么这时候个人能做的是什么?我觉得个人要锻炼自己根据数据做判断的能力,大数据只是参谋长,但最终拍板的是司令员,是人的主观能力,大数据不会给你拍板,即使表面上看来象是大数据给你拍板了,实际上也是你先将个人能力赋予大数据,让他提前有了智能化拍板的能力。
回到本文开头,美国不禁枪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如果没有人用枪,再先进的枪支和路边的一根树枝也没区别,如果好人和坏人都有枪用,那就赶紧提高自己耍枪的本事吧,有了出众的本领,说不定你还能抢了坏人的枪,不战而屈人之兵。
海航集团是国内第一家组织旗下航空公司飞行、安监、乘务、机务等特业人员集体观看《萨利机长》的民航企业,作为安全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国际化航空公司,海航成立2周年以来,一直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把飞行安全放在首位,居安思危,正是海航人这份坚持和执着,才让海南航空连续6年蝉联五星航空荣誉,海航集团仅用三年时间由世界00强第6位上升至位,并直接进入第100强。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5
Sully机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并不只是一句谦虚的漂亮话,也许在千钧一发的关头,Sully机长确实只是发挥正常水平做好了本职工作。但这就已经很厉害了。“英雄”是世人赋予他的光环;而另一面,那些质疑他的误判才是事故起因的人,则更带有高高在上的偏见。世人总是青睐非黑即白的两极评论,却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理解他的处境。用英雄的故事延伸展现这一点,更能引起人的反思:一个英雄尚且受此待遇,他人又怎能幸免?
各方面来说,本片的故事重点都体现为对事故后续的记录。首先是不太起眼的副标题:不用多说了。再从篇幅上来说,整个事故前后几分钟的事情,拍出来没有回忆杀没有渲染,只是冷静地还原。撑起片长的还是后续调查那部分的故事,所以故事重心显然在事故发生后。最后重点来看看故事讲述的顺序,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倒叙插叙的手法,总觉得导演从梦境、事件后续开始是为了卖关子,突出事故的那段高潮。但我觉得不是,导演讲故事的顺序只是顺着机长的思路,好让我们更容易进入他的视角。凭着我刚看完的记忆简单过一遍:
首先调查部门(具体是啥、利害关系我也不太了解,不想展开分析了)一开始对事件定性为坠机,这是根据他们调查得到的一些初步资料得到的明显带有问责意思的偏见,机长及时纠正说这不是坠机这是水上降落,由此引出全片的矛盾:调查部门根据十几台电脑对事故的模拟得出结论认为机长的误判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于是随着之后故事的进行我们始终带着一个悬念:到底机长是不是误判了。当被妻子问到你为什么就做出判断决定停哈德逊河上了呢,机长这才开始陷入他并不想面对的回忆。我想这时候好多观众已经和我一样等不及了,因为事故这段才是我们起初期待的大场面正片。然而看完了这段有点意犹未尽的伪高潮,我们还是没有答案,并且有点犹豫是不是我们被放到了机长视角才认同了他的判断。影片最后的听证会才是本片真正的高潮,因为它解答了我们心中这个悬而未决的疑惑,本片的主题也集中体现于此。首先机长机智地要求把电脑模拟替换成人工模拟,然后通过质疑零延迟的人工反应时间不能反应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为模拟过程争取了35秒的反应时间。就这短短的35秒差异,产生了和之前截然相反的报告结果,实现了大反转,宣告了机长做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让原本高高在上想当然的调查官员彻底低头认错。在观众们终于掌握了真相的情况下,导演又利用播放事故录音记录这个情节带我们再次回忆了一遍事故过程。如果电影的重点在于讲事故本身,那么对于事故的描绘理应让人意犹未尽,这样同一段戏演两遍绝对是讲故事的大忌。但导演的目就是让我们根据听证会上掌握的信息,再重新和机长一起回忆一下事故过程,才切实体会到机长当时处境下做出准确判断是如此不易。
还有一点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在影片一开始已经知道事故的结局是平安解决,就无法体会机长做水上降落的决定是多么艰难。影片中我们才逐步得知:实际上水上迫降的生还率极低,如果不是机长冷静地判断出返航绝无可能,并不会做出这个百般无奈的下下策。另一面,在纽约市这个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的城市,一旦稍有偏差,一场空难导致的就不只是一飞机死伤这么简单。如影片中某人告诉机长的:纽约人当然要为你欢呼了,这里最近可一直没什么好消息。停了一下又补充到:特别是关于飞机的。我想这大概是指8年前的911,对很多纽约人来说永远走不出的痛。如果机长稍有疏忽,后果必然又是一场911。因此在真实事件发生后Sully机长也确实成为深受纽约市民爱戴的英雄。
再反观调查部门草率的事故责任判断,如果不是机长最后机智的应对,一场冤假错案也会就此成为定局。英雄变成事故责任人。与其说影片想表现机长应对飞行事故的冷静沉着,倒不如说他应对来自调查部门的危机一节,扭转乾坤的策略更是全片重点。因为航空事故发生前,机长可是有8小时睡眠、9日内滴酒未沾的满血状态;而应对危机时,他却是整夜没合眼,喝了一杯特调,可算是最差状态下的残血反杀。
萨利机长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