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20: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

第一篇: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

磨课的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谓“磨”,即“琢磨”。也就是教师首先要反复琢磨每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着怎样的“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怎样的“模”,如何来建“模”,在多大的程度上来建“模”,所建的“模”和建模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怎样的影响„„在基于建模思想的数学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一些本原性的问题。

所谓“磨”课是反复多次地上同一节课,然而在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其实就是某个教师在大家的协助下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精品课。磨课也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磨课认识的几个方面:

一、磨课的意义

随着近几年中小学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以来,上精品课、上好课成为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成为一个上进教师的追求。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要进行大量的课程研读,必要知识准备„„磨课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二、磨课的好处

1.磨课有利于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教师们在一起磨课,人人皆能上台展示自己的个人教学成果,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每位教师都可以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2.磨课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

3.磨课有利于教材合理性的使用。

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过程,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

4.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老师在试教的过程中,常常发现相同的提问,不同的班级学生给出的回答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新课标十分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磨课中,我们能够从试教者提供的多种教法中认真思考并选择

三、磨课反思

1.“磨课”的价值在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磨课”是为之后的上课服务的,因此磨课的过程是参与者、任教者共同成长的过程。“磨课”应当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依据,并建构和催生新的教学理念;“磨课”者将围绕教学过程进行相互的争辩和碰撞,其中必能迸发出点点教育创新的火花。

2.“磨课”者之间应当关系平等、心理相融。

“磨课”本质上是一种校本教研活动,只有形成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才能真正实现“磨课”过程中的“百家争鸣”和知无不言,也才有所创新。3.“磨课”的成果应该是任教者和参与者碰撞的结果。

理想的“磨课”应该是以任教者素质为依据,充分尊重任教者已有教学设计的合理成分,在与任教者进行充分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引领任教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把任教者个人的智慧和其他“磨课”者众人的智慧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对磨课的看法:

“磨课”的道路上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个体的成长需要团队的精神;老师要及时反思和积累,这样才会在磨课中成长起来。

一、把课“磨”得能离学生“近”一点

在平常生活中切入、展开、提升,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道路上、在亲切的生活情景中攀援高峰。

二、把课“磨”得能与学生“亲”一点

上课应充满“感情”,在知情合一中关联、张扬、升华,让学生在教师的情意绵绵中、在知识的情景交融中情投意合。

三、把课“磨”得能让学生“强”一点

上课应体现“高度”,在思维锤炼中发生、加深、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磨难中、在思维的碰撞中耳聪目明。注重教学的参验味,力求讲得少一点,让学生参与多一点,在参与中质疑问难;力求扶得少一点,让学生体验多一点,在体验中释疑解难。

四、把课“磨”得能使学生“灵”一点

上课应追求“创新”,在探索研究中联想、猜想、创想,不要一开始就直截了当,让学生缺少创造,而让学生在知识的空白处、在思路的发散处浮想联翩。

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六、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要简洁、明确。

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

以下是一位苏老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磨课历程的感悟 《分数的初步认识》磨课历程

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3次磨课。我循着前人探究的道路,收获一些自己的见解,不断吸取名师、行家的意见,不断改进,课的设计和处理有了一个过程性的变化,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深刻体验平均分,引入认识分数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主动产生“分”的意识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我设计了“分学具中理解平均分”,我原来的预设中(有4个正方形、2张练习纸、一个圆)。但是第一次试教时,没有具体反馈如何分整数个的学具,直到把一个圆分成同样的两份,才点出平均分。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不够深刻。

于是我做了调整:第二次试教时设计分学具的情境为: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1个圆形平均分给两个人,学生很快就发现,一个圆不能平均分给2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老师并不急于处理,而是让学生先说说其它的图形是怎么分得,总结出了“像这样分得的每一份同样多在数学里称为 ‘平均分’。”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它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升华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可是圆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吗?自然地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用生活语言得出“每人分得这个圆的一半”,而“一半”还只是一个具体的量,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数。“这一半怎么用数表示呢?”提问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学生再次根据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回答是“1/2”,解决问题,建立新的认知平衡,此时,适时强调:“1/2是一个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突出1/2作为数的含义,引入课题。

二、如何积累活动经验,层层深入地构建1/2

关于分数1/2的构建是本次磨课,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环节,第一次上课,从圆的一半过渡到1/2来表示,请同学们初步理解、观察圆片图,理解1/2的意义,教后发现,学生对1/2的理解不深刻,浮于表面,表述1/2意义时模棱两可,不够准确。

于是,经过两次试教后我们调整为:

(1)在直观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并让学生折一折、写一写圆的1/2,让学生对1/2有一个思维层面上的认识。

(2)安排学生折长方形纸并表示其中的1/2,实现了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由内化到外化的过渡,并由此展开求同思考(图形一样,折法不同,为什么都是图形的1/2),剥离1/2的非本质属性,凸显了本质属性。再通过观察图形、判断是不是1/2,引导比较正方形和三角形不同图形的1/2,不仅强化了平均分,而是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1/2。

三、如何通过观察判断,拓展认识几分之一 在学生认识了1/2之后,让学生用正方形纸创造了几分之一。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对着自己手中折出的图,说一说几分之一的意义,学生大部分说得支离破碎,不仅表述不完整,而且几分之一的体会不深刻。

为了降低表述难度,注重理解,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整。在第二次试教时,李老师通过下面各图形中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的吗?一组练习,最后一个图形是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自然从1/2过渡到1/3。这样的调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本质,也充分利用了素材。在验证了圆是平均分成三份之后,出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1/3。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折完正方形纸,涂色之后,用这样一个句式说一说。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表述的难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说,达到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也符合概念教学轻表达重理解的要求,在后面试教中学生无论表述1/

4、1/

6、1/

8、1/10都比较自然。

四、如何充分利用素材,自主比较分数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环节时,李老师引用改进了苏教版的条形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估一估1/

2、1/

3、1/6,再验证交流方法,再次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借助条形图形比较1/

2、1/

3、1/6的大小。

第一次试教时学生能借助图形很快做出分数大小的判断,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总不能感悟到随着评价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第二、三次试教时,我反复琢磨如何让学生感悟更深一些,能领悟到这一层次的人数更多一些,经过讨论,尝试,我们觉得运用肢体语言让条形的发展趋势形象地展现出来,再利用黑板上生成分数1/

4、1/

5、1/

8、1/12等进行再次比较大小,让分数从图形中走出来,让分数比较的思维层次有所提升,数学味浓一些。这个环节将估算溶入到分数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思,并有效地利用图形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再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大小就越少。这一探究过程凸显数学教学最本真追求。教师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大小的建构。

五、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分层次综合的应用提升

初次试教时,比较了分数大小之后立即引导学生从多美滋广告中寻找分数,其他练习都安排在新知之后巩固,我们在听课后总感觉课堂练习少了些什么。经过磨课和行家点评,我们才明白少了什么。少了“综合”,练习的设计应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注重练习的层次与递进。教师可以练习实际生活去寻找素材。带着这个发现,我们开始了更深入地思考积极寻找教学素材和相关教学资料。

第三次试教时,我们又引用了“红绿灯”等新的练习设计,这些练习即贴近生活,又为分数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找生活中的分数,使分数的概念得到拓展,让学生感知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磨课,可以让概念教学更加突出本质属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经验有所积累,感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共同打造精品课。

第二篇:分数的初步认识(磨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等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 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利用多媒体,结合生活情景,创设提问,引发学生认识学习分数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因此,一开始,我由狐狸分饼的不公平,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分一个饼才公平,从而引出”平均分“。并且强调,这是最公平的分法,使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印象。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利用课件,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课件演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观察一个饼切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生活中叫“半个“,半个饼不能用整数1来表示,那用什么数表示呢?由此引入新课,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让学生观察大屏幕,思考”这个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后面手势的辅助和二分之一的书写都是让学生加深对这个分数的理解。

2、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二分之一

在一张长方形纸中你能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吗?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是它的二分之一。同时,根据不同的折法,提出思考的问题:相同的长方形纸,不同的折法,为什么斜线部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3、相应练习,加深理解

在一些图形中,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三、学习其他的几分之一

1、再次动手操作,创作几分之一

分数中还有许多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再次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这一点。

2、作品展示,交流

通过展示,交流,再次巩固分数的意义。

3、思维提炼

在学生的作品展示中,通过观察,引导,让学生发现

1、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可以表示相同的分数?

2、相同的图形,为什么能表示不同的分数?这两个问题,是对分数意义的深层次思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的相应练习,让学生写分数,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最后一题,由不平均分转化为平均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事物是可以变化的。

2、寻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分数就在身边。最后同一个钟面,不用的分法,得到不同的几分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物体,思考的方法不同,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提高思维的多样性。

去年,我们三年级段备课组代表学校参加团队赛课,我们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3次磨课。我们循着前人探究的道路,收获一些自己的见解,不断吸取名师、行家的意见,不断改进,课的设计和处理有了一个过程性的变化,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如何深刻体验平均分,引入认识分数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主动产生“分”的意识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我们设计了“分学具中理解平均分”,我们原来的预设中(有4个正方形、2张练习纸、一个圆)。但是第一次试教时,没有具体反馈如何分整数个的学具,直到把一个圆分成同样的两份,才点出平均分。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不够深刻。于是我们做了调整:第二次试教时设计分学具的情境为: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1个圆形平均分给两个人,学生很快就发现,一个圆不能平均分给2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老师并不急于处理,而是让学生先说说其它的图形是怎么分得,总结出了“像这样分得的每一份同样多在数学里称为 „平均分‟。”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它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升华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可是圆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吗?自然地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用生活语言得出“每人分得这个圆的一半”,而“一半”还只是一个具体的量,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数。“这一半怎么用数表示呢?”提问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学生再次根据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回答是“1/2”,解决问题,建立新的认知平衡,此时,适时强调:“1/2是一个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突出1/2作为数的含义,引入课题。

二、如何积累活动经验,层层深入地构建1/2

关于分数1/2的构建是本次磨课,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环节,第一次上课,从圆的一半过渡到1/2来表示,请同学们初步理解、观察圆片图,理解1/2的意义,教后发现,学生对1/2的理解不深刻,浮于表面,表述1/2意义时模棱两可,不够准确。于是,经过两次试教后我们调整为:(1)在直观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并让学生折一折、写一写圆的1/2,让学生对1/2有一个思维层面上的认识。(2)安排学生折长方形纸并表示其中的1/2,实现了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由内化到外化的过渡,并由此展开求同思考(图形一样,折法不同,为什么都是图形的1/2),剥离1/2的非本质属性,凸显了本质属性。再通过观察图形、判断是不是1/2,引导比较正方形和三角形不同图形的1/2,不仅强化了平均分,而是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1/2。

三、如何通过观察判断,拓展认识几分之一

在学生认识了1/2之后,让学生用正方形纸创造了几分之一。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对着自己手中折出的图,说一说几分之一的意义,学生大部分说得支离破碎,不仅表述不完整,而且几分之一的体会不深刻。为了降低表述难度,注重理解,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整。在第二次试教时,李老师通过下面各图形中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的吗?一组练习,最后一个图形是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自然从1/2过渡到1/3。这样的调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本质,也充分利用了素材。在验证了圆是平均分成三份之后,出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1/3。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折完正方形纸,涂色之后,用这样一个句式说一说。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表述的难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说,达到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也符合概念教学轻表达重理解的要求,在后面试教中学生无论表述1/

4、1/

6、1/

8、1/10都比较自然。

四、如何充分利用素材,自主比较分数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环节时,李老师引用改进了苏教版的条形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图形引导学生估一估1/

2、1/

3、1/6,再验证交流方法,再次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借助条形图形比较1/

2、1/

3、1/6的大小。第一次试教时学生能借助图形很快做出分数大小的判断,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总不能感悟到随着评价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第二、三次试教时,我们反复琢磨如何让学生感悟更深一些,能领悟到这一层次的人数更多一些,经过讨论,尝试,我们觉得运用肢体语言让条形的发展趋势形象地展现出来,再利用黑板上生成分数1/

4、1/

5、1/

8、1/12等进行再次比较大小,让分数从图形中走出来,让分数比较的思维层次有所提升,数学味浓一些。这个环节将估算溶入到分数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思,并有效地利用图形进行比较大小的教学,再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大小就越少。这一探究过程凸显数学教学最本真追求。教师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大小的建构。

五、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分层次综合的应用提升

初次试教时,比较了分数大小之后立即引导学生从多美滋广告中寻找分数,其他练习都安排在新知之后巩固,我们在听课后总感觉课堂练习少了些什么。经过磨课和行家点评,我们才明白少了什么。少了“综合”,练习的设计应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注重练习的层次与递进。教师可以练习实际生活去寻找素材。带着这个发现,我们开始了更深入地思考积极寻找教学素材和相关教学资料。第三次试教时,我们又引用了“红绿灯”等新的练习设计,这些练习即贴近生活,又为分数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找生活中的分数,使分数的概念得到拓展,让学生感知单位“1”不仅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以上五点只是我在本次磨课中的一些感悟,定然言之不够全面,不可能全景式地展现我们团队磨课的心路历程,更无法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或许还有不正确的解读,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让《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有更深入的探讨,让概念教学更加突出本质属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经验有所积累,感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共同打造精品课。

第三篇:《认识倍》教学设计+磨课稿

《快乐的动物——认识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版 二年级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70页)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教学准备:

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教学流程:

一、拔河比赛

1.创设情境,引入“倍”

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2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5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

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1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

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 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3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象的3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输了,那我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可不一定了。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

生:8只。

师:为什么是8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数量看成1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4倍,那么就有4个那么多,就有4份,也就是4个2,所以是8只。

(2)师:虽然小猴的数量已经是小象的4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是小猴队又派了4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几倍呢?

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

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6倍”行不行?为什么?

(3)师: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1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

生:4倍。

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

师:小猴刚才是不是12只,现在还是12只,刚才是6倍,怎么就变成4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12只,但1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二、我说你摆

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

1.第一关

师读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角形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3倍?

2.第二关

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1份?

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3.第三关

师出示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1份? 想好了再摆。

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1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

三、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倍”,你在哪听说过?大家回去找一找,并进行交流。

运用变式 围绕关系 在活动中理解概念

——“认识倍”一课的教学思考

一、对教学内容的琢磨 1.对“倍”的理解

倍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生活中的常用的概念。倍的说法也是一种规定,是用来描述两个数量比较时的数量关系的。如果已知一份量,求另一个数量,其实就是求几个几;如果已知多份量,要知道一份量,其实就是将多份量进行平均分,或者看多份量中包含了几个1份量。所以说倍与乘除法、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都能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对两个数量比较关系的描述,在整数范围内,倍是以其中的小数量为1份,大的数量中含有的份数也是整数。未来在分数的范围内,学生还要学习将两个数量互为标准、一份,也就是用分数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这也是分数“两个量的比”这个本质含义的体现。

2.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中对“倍”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为倍是乘除法关系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各版本教材中,“倍的认识”都出现在学习完乘除法的意义之后来学习的。本课使用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倍的认识”被编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与其它版本教材相比,北师版教材此内容编写的比较早,多数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内容之前。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为3节课,第1-2节内容为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能分别用乘除法算式解决相应的倍数问题。第3节通过解决与倍相关的具体问题,用画一画等方式,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二、对教学设计的打磨 1.教学目标

通过课前访谈发现多数学生对倍没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倍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将伴随着学生学习乘除法的全过程,因此希望学生第一次认识倍,就能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关系。所以对本内容的3课时进行了调整,第1课时主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意义,重点不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上,而在于建立对倍的关系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调整如下:(1)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2.教学环节

这节课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活动情境。

第一个环节为拔河比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倍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的一种描述,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这个环节中拔河双方小猴和小象的只数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目的分别是明确标准、感知倍、理解描述倍的相互性、巩固倍的理解、感受1份量在两个数量比较中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为学生参与的摆棋子活动。请学生在动手拼摆操作中加深对“倍”的理解。共给出了“三角形4,正方形是三角形的3倍”“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 “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方形的2倍”三个摆棋子的要求,学生手、脑、语言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辨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学习方式

“倍”作为一个概念的学习,并不适合设计开放式探究活动,尤其是本课是二年级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用集体学习中嵌入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理解概念。第二个活动,主要是基于独立思考的独立操作,穿插了对独立思考的提示,对思考结果的两人交流及全班交流订正。这样设计能关照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

4.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后对学生进行的后测,可以判断本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因为倍这个概念难度比较大,部分学生的学力较弱,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在一节课内就能对倍建立充分的理解。因此,像苏教版、人教版一样,将倍的内容放到三年级教学,应该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篇:百分数的认识磨课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磨课反思1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潘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下面就这节课发表一下自已的看法: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潘老师以开展投篮运动引入课题,比一比谁投篮水平高从而选谁去参加比赛好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及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潘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潘老师直接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和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认识百分数的。

从这两个情境,让学生明确了百分率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的关键处创设隐含着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探索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教师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处理这些事实,感受到所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而且就出现自己身边的事物中。再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百分数的意义,学生都能很好的说出来,学生真正理解了百分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小组充分交流,谈出了生活中有关衣、食、住、行的学多例子,通过他们的表达,让我们听课者真正领略了集体智慧的强大。同学们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获得了新知,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学习数学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兴趣的获得更需要老师的巧妙的引导。

《百分数的认识》磨课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百分数的第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百分比数的意义,会读写百分数,并且会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上完这一课,我觉得学生对这一节内容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知识都是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交流得到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具体优点如下:

以学生为主体,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又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时,学生结合书上的第四幅情境图谈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现了困难。提醒他们学习完后将有疑问的地方拿出来,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不仅学生能够充分思考,而且能够让学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样就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解决了,学生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全体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鼓励大胆发言,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但也有很多不做之处:

1、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虽然也让学生结合书上情境图,算是结合了现实生活谈了百分数的意义,还是觉得学生没能亲自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存在的。还须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

2、巩固练习难易梯度没有调整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磨课

磨课

一、什么是磨课?

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二、磨课的意义

记得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使教师对新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同时,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它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

三、磨课的形式

磨课的形式一般有“多人一课”式磨课活动和“一人多课”式磨课活动,本期我校开展的磨课活动为“一人多课”式磨课。

四、磨课的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磨课内容和执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确定一位重点备课和执教教师,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反复思量,看哪些地方是可以配合教学过程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力求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执教老师按照说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

1、上课。教师按照备好的教案进行第一次上课。

2、听课。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听课时要有目的,几位教师听课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下面几点考察。

(1)教师方面 教师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是否生动形象具有有启发性。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目的性是否明确;学生是否有话可说。

教师教学智慧。。。是否使消极变积极,是否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评价。。。是否贴切、自然,是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2)学生方面 参与。。。气氛是否热烈,受益面是否广,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发言。。。思维是否活跃,是否注重倾听,是否围绕文章主题,语言是否流畅清晰。朗读。。。是否声情并茂,是否正确流利。理解。。。是否深刻。合作。。。是否会分工、合作、探究。(3)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层次是否清晰,是否有独创性,课堂中的实际效果如何。环节衔接。。。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是否符合规律。问题设计。。。启发是否得当,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回答的空间。教学策略。。。是否多样,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否恰当。板书设计。。。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言简意赅;是否富有艺术性或条理性。作业布置。。。是否创新,是否合理有梯度,是否扎实有效

3、评课。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艰苦的反复修正的一个过程。在评课时,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堂课,我们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从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不仅让执教的老师看到了自己教法、学法、课堂生成方面的不足之处,也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关注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参与度,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学习,关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关注学生发言的精彩度。每一次磨课之后,大家都会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方案。

第三阶段:教学反思。

我思、我感、我悟!这是我们每个成员的深切感受。光是单纯的上研讨课或单纯的与教学同伴进行分析,没有每位教师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想,再多的“磨课”也是达不到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执教教师不仅在课后进行体会,还把上课过程中的“优”与“缺”进行言语组织,认真写好每一节课后反思,其他教师也在内化的同时,把自己的反思发表在小学基础教育网站上,成为很好的文献资料,为大家的教学活动积累珍贵的资料。大家共同来反思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鞭策自己在教学时注意自己的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阶段:结合大家的意见,再次精心修改教案,完善教学思路,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反复磨课。

五、成功与收获

一次磨砺,一次进步。经过多次的磨课实践,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中,执教的老师以及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着,也一起进步着。

首先,磨课能指导我们的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判若云泥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习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其次,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磨课是老师原生态教学,从教学中更能使教师感受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更能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用扬鞭自奋蹄。

第三,磨课能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使执教者对于磨课过程中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法设计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使磨课更加完美一些。

第四、研讨活动中,整个教研组的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整个教研组都被带动起来了,为建设和谐教研组、提升教研组的研究功能搭建了平台。

磨课需要教师间协作互助,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组内教师要协作共同完成多轮的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议活动。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务实、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研氛围在教研组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新的精神气象,它慢慢渗透在教师的潜意识深处,显露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的教研行为和价值取向,使教师获得心领神会的氛围感染和心理鼓舞。通过磨课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使与同事合作成为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职业习惯,同时随堂课的自发磨课活动也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

六、磨课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它的价值在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它的成果应该是任教者个人创新和参与者碰撞成果的整合;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应该尽量使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诊断技术和信息平台。要使“磨课”成为有源之水,必须着力于建设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而精心备课,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因她本身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性格、能力、好恶等情感的不同。因此,我们在磨课中应该注意因教师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教育的悲哀。教育因个性而精彩。只有充分展现不同教师的个性,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课,才能形成绚丽多姿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到:磨课只是一种形式,如果不注重每个教师素质的提升,再磨也只能是磨人误教育。“磨课”需要的是一种“自我敞亮”,“道不同,争相为谋”是“磨课”倡导的基本原则,那种搞“一言堂”、“绝对权威”的假“磨课”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百家争鸣”和“知无不言”的研讨氛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以最放松的心理、最自然的心态来袒露自己最真实的思想。也只有人人都充分参与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磨课”活动才能让执教老师从根本上理解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使教学的优化得到保证。

七、结束语

确实,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周都要上七八节、十几节甚至更多的课,每节课都精雕细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个学期中、在二三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甚至在一生中,能切切实实地磨好一节课,对于教学乃至对于人生,都是十分必要的。

磨课是一件痛苦的事,反反复复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自己的思想却在大家的辩驳中慢慢流失,到最后面目全非,甚至体无完肤的时候,才会破茧而出,这时,当你回头望时,你会发现原来的一切都被抛在了身后,自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便是磨课的魅力

我们知道,随堂课养人,磨课炼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与反思之中,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如此“磨”下去,必将“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山高水远,几多岁月曾虚度;来日方长,应将信念自砥磨。好课就是这样磨出来的,人生也是这样磨出来的。

下载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磨课的认识[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磨课

    七、研究问题解决的情况 针对“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的运用”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维度去进行观察,一个是学生活动,一个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有效性的数量、无效性的数量......

    磨课

    磨课总结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参加磨......

    磨课

    在磨课中成长 好事多磨,指的是一件好事情,在进行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和失败,但到最后成功了,同理,一堂好课的诞生,也需要老师反复地去打磨,最后才能成为一节好课。 课堂永远......

    磨课

    摘要: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3年教学经验,剖析了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广博观摩众家之课,初步形成......

    磨课

    “磨”出“型”,“研”出“挚” 撰写时间:2011年8月6日 8:16 ——磨课总结 纵观《相遇问题》的课例打磨过程,不难发现“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一专题有以下三大亮点:......

    磨课(模版)

    “磨课”变形记 中铺小学 赵 萍 通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每次听完后,我总是一头雾水,磨课?磨什么?平常的上课不算磨课吗?直到本学期初,校领导通知我上一节县级示......

    磨课,磨什么?

    磨课,磨什么? 磨课到底要磨什么? 本周是来张化万名师工作站培训的第二周,接连三天的听课安排,让人的精神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坐在教室的后边双手不停地敲打键盘,认真记录下......

    磨课方案

    城关逸夫小学 教学能手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基本功,为本学年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