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看音乐剧《猫》
浅谈看音乐剧《猫》
《猫》是音乐剧史上最成功的作品。音乐剧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表演艺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风格炯异的作品。《猫》属于更靠近歌舞类的音乐剧。由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伟铂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 S 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改编谱曲。1983年托尼奖 最佳音乐剧 最佳导演 最佳女配角 最佳剧本 最佳词曲 最佳服装 最佳灯光1983年Drama Desk Award 杰出灯光 杰出服装 杰出作曲1981年奥立佛奖 最佳音乐剧 年度特别奖:(编舞)《猫》的故事: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着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猫格里泽倍拉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猫》的歌词由特拉维〃拿恩(Trevor Nunn)改编。它的故事来自T〃S〃艾略特(T.S.Eliot)在1939年出版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Old Pusso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这一部诗集,事实上是艾略特写给他的教子的。大部份的歌词是从诗集里原封不动拿出来的。只不过,因为要和谱出的曲子相和,拿恩在诗词上作了微小的改动,比如“杰里科之歌”(The Song of the Jellicles)里就多了八行歌词的重复。此外,“楔子”、“The Marching Song of the Pollicle Dogs”和 Grizabella 的故事,是从艾略特未出版的故事里找到的。而最有名的一首《记忆》(Memory),是拿恩根据艾略特的另一首《风夜狂想曲》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改编的。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猫》的诞生:《猫》的剧本取材于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斯.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的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这首诗作是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所以诗句比他的其他诗作都要简单易懂得多。诗作完成于1939年10月,而音乐剧《猫》的创作却开始于1977年,两者相差了38年。
著名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于1977年开始着手为《擅长打扮的老猫经》编配音乐,他完全是源于对小时候读过的这首诗的浓厚兴趣。一开始韦伯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散曲,完全没有创作音乐剧的念头。因为这首诗没有戏剧情节,更没有戏剧张力,不具备创作为音乐剧的条件。
而后来,韦伯和导演特雷沃尔.努恩(Trevor Nunn),在剧中解决了许多人们认为无法解决的戏剧问题。还有舞蹈设计是吉莉安.莱尼(Gillian Lynne),她在观察了《猫》之后,发现猫具有孤癖,冷淡,多情,充满柔韧性与神秘感等特征,于是他将这些特征融进《猫》中,创作出了富有新概念和充满能量的舞蹈。还有著名服装设计师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他于1980年11月开始了他的设计并设法创作了一个猫儿们聚集一堂的场景。他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结合了猫和人类的因素,为每一只猫设计了服装。绝大多数的服装都是柔韧而易于移动的,而且带有强烈的舞蹈特质。
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
全剧共有36只猫,其中舞蹈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装也是各式各样,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服装竟没雷同的,虽是猫的服饰,与现代人的角色也差不多。最难得的是表情,丰富多彩,舞台上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也轻捷,配合小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当然,光有这些分散的介绍还是不行的,那样一来的话整个剧目就会很散。然而在《猫》的整个表演过程中起点精之笔让整个剧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音乐非常动人,在节奏上也穿插得非常好,时而轻松时而紧张的气氛也非常能抓住观众的视觉神经。音乐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而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当代经典歌曲,成为《猫》剧的招牌和象征。
在整个音乐剧中,Victoria的独舞时我的注意力才被吸引,一只纯白天真单纯,她的纯朴本能促使她乐于帮助弱者在宁静如月光的的伴奏下做着极可爱优美而又难度极高的动作,特别是最后几下充满了猫的灵巧与轻盈,这时便喜欢起这只猫来。后来的The Naming of Cats便认真去听,第一印象便是充满了神秘,特别是语气。而从音乐上吸引我的是Munkustrap在Gumbie Cat中的独唱部分,能全身心地放松,完全投入到剧中;其次是演员的音色让我感到十分踏实。Tugger的歌是傲气十足的摇滚乐,动作矫健而有爆发力,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但Tugger的亮相使我看了歌词便讨厌起Tugger来,特别是他的顽劣甚至到了轻浮的地步。下来的双人舞给极好印象,觉得他们俩好可爱。从Mr.Mistofelees到Misto出场、之后的表演及最后的消失,都让人惊讶。而Memory曲调优美得甚至有些“惊艳”的感觉,听到“Touch me”时心里流出泪来,而下来的The Journey to the Heaviside Layer伴着神圣的音乐,每个人都在沉思……
第二篇:看音乐剧《猫》的心得体会
看音乐剧《猫》的心得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和猫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对猫的生活习性也有不少的了解,都会觉得猫是一种完美的动物;大自然把它安排得十全十美:猫长得好看、恪尽职守、独立生活、不依赖主人,贡献的多,索取的少。所有的猫都有天生高贵的特征。家猫的族系以拥有地球上最诡秘、最敏锐、最危险、最漂亮而且最勇敢的哺乳类动物而自豪。猫很温顺,却略带 昔日野性、独立不羁的味道。
猫具有肉食动物那种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多活动(如捕鼠)常常是在夜间进行。猫每天最活跃的时刻是在黎明或傍晚,而每天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睡觉时间都在懒洋洋地休息或睡觉。因此猫给我们的印象也有懒。猫有着异常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使它们天生成为具有追捕和躲藏本领的肉食动物。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讯速地恢复足够的博击力量。而猫的眼睛是动物界最特别的,特别精灵,有神,显得猫很有灵性,猫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会看穿人的心思一样,所以心理有鬼的人就会害怕。因此它是天生的捕猎能手。
虽然经常看过模特在舞台上走猫步,却没有涉及过像《猫》这样的音乐剧,通过本次课程我对猫的理解加深了一个层次,音乐剧《猫》是百老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作品之一,它的作者是安德鲁·洛伊德·韦伯。该剧于1981年5月11日在伦敦西区的新伦敦剧院首演,2002年5月11日落幕,前后历时21年。1983年,《猫》荣获最佳音乐剧奖等七项托尼奖。《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猫》的舞台设计是极为精彩。它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我们从屏幕上看的舞台背景是那么的令人感觉新奇和震撼。
子夜的舞会使猫疯狂,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各种各样的性格各异的猫开始登场,每只猫的装扮都不同,全按各个猫儿的形象特征来设计,“猫皮”上面逼真地绘出了不同年龄、性别的猫的肤色和皮毛花纹,每个演员都被画成了一个与其身份相符的猫脸,再配上30多个不同色泽和质感的假发,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 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魅力猫,它的形象引发我们无限的触动,我们可以从它的角色折射出人生也何尝不一样呢!“魅力猫”身上的灰土掩盖了她的本来毛色,从她的头发和脸庞来看,她的皮毛大概是灰色与黑色相间。与其他猫相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她长发披肩,身上穿着黑色晚礼服短裙和灰色皮衣,脚上甚至穿了一双高跟鞋。“魅力猫”是全剧最重要的角色。她年轻时是猫族里最美丽的母猫。可是后来她厌倦了猫群的生活。离开了猫就去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外面的世界显然并没有令“魅力猫”更快乐、当她再次回到猫族的时候。“魅力猫”已经变成了一只蓬头垢面,苍老丑陋的老猫了。猫儿们不愿接受这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整个猫族对她非常敌视,她以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魅力猫”身上的灰土掩盖了她的本来毛色,从她的头发和脸庞来看,她的皮毛大概是灰色与黑色相间。与其他猫相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她长发披肩,身上穿着黑色晚礼服短裙和灰色皮衣,脚上甚至穿了一双高跟鞋。
《猫》让我看到了顶级音乐剧的华丽表演,提升了我对音乐剧的认识以及鉴赏能力,并给我带来了深深地感动。《猫》中的舞蹈的音乐也非常丰富,几乎每个段落都有舞蹈的存在,时而活泼俏皮,时而抒情悲伤,大量的舞蹈场面表现出众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 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总之《猫》的世界就是浓缩了人类社会。《猫》的故事就是一个现代寓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应有尽有。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模仿了猫的各种动作,神情等,加深我们对猫的了解,也提升了我们的表演的能力和表现的欲望。对舞蹈的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课程来进一步学习。
第三篇:音乐剧 猫
巧:Memory, turn your face to the moonlight Lead your
memory
lead
合: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And I mustn't give in 巧:When the dawn comes you ,open up enteries If you find there,the meaning of what happiness is Then the new life ,will begin 惠:Memory,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巧: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 The 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 The street lamp dies Another night is over Another day is dawning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惠:Sunlight, through the trees in
summer
Endless masquerading
合:Like a flower as the dawn is
breaking
The memory is fading
巧:Touch 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If
you
touch
me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Look
合:a new day has begun
第四篇:音乐剧:《猫》
一 动手设计
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剧《猫》赏析
案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增强学生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能力,并通过接触更多新鲜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掌握当今音乐流行趋势,使学生走进音乐,体味不同时期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
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欣赏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
2、音乐剧《猫》DVD光碟、《如果·爱》VCD光碟、《音乐之声》DVD光碟、《白毛女》舞剧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 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
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 《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1: 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这里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欣赏音乐剧《猫》
1.作者简介: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好的剧情能够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像。通过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猫》的世界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猫》的社会就是一个现代寓言。)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
(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通过《猫》视频展示,同学们对音乐剧中舞蹈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对舞蹈表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舞蹈使人物具有可视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
师: 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播放《回忆》两个视频
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回忆(2)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
(歌曲:《Memory 回忆》)
(说明:《回忆》在剧中出现了四次,因演唱者不同或是演唱时的心境不同,使得每次聆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体会音乐在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5.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
课件展示:其中一些猫化妆前后对比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
播放《通往九重天》视频
(观看《通往就重天》片断,学生深深的被导演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折服。小小的舞蹈居然能隐藏如此多的“秘密”。)
6.欣赏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
播放《音乐之声》、《红磨坊》视频
(体会音乐剧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以音乐来述说故事,满足视听上的享受,魅力四射的舞蹈,配合着眩目的舞台效果。很容易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
四、课堂小结
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四、评析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欣赏音乐剧。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掌握音乐剧的特点。如:在教学中欣赏两次《回忆》,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演唱者不同心情下,同样的旋律和歌词,所传达出来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开始部分,观看《白毛女》芭蕾舞剧和《如果·爱》音乐剧的片断,探讨什么他们的区别,在课中也有大量的视频片断,这些辅助性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在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剧的体验和理解,并扩展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一些作品无法理解。在本教案中选取大量地世界经典作品进行展示,使原来深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不同作品的欣赏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应该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了解音乐剧。接找让学生模仿或创作表演《猫》,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把音乐剧的知识在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时间中。学生们可以在积极的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展示和发展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
二 简答题、比较阶段式、环节式、步骤式三个音乐教学过程设计,分析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一、阶段式的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阶段式的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是将构成音乐教学的各种因素,阶段式的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根据其不同特点划分成若干个固定的段落,如起始阶段、展开阶段、结束阶段等。起始阶段的通过教师的导言和师生的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音乐资料,创设一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常见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式导入、图片式导入、音乐式导入等多种。展开阶段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和深入,使学生不断加深对作品的情感及不同音乐表现手段和表演形式的体验与理解。结束阶段则以教师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并提出下节的预习内容。
二、环节式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式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把构成音乐教学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进行并列式的组合,包括以内容为环节和以方法为环节两类。
(一)以内容为环节的设计连接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主线均是以内容构建的各个环节。
(二)以方法作为一节课的过程环节,如“探索与交流”,“感受与体验”,“表现与创造”,“归纳与总结”等。
三、步骤式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这种音乐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将构成音乐教学的各种因素,采取步步深入的方法,进行递进式的安排。
1、创设情境—情感的唤醒
2、欣赏体验—情感的积累
3、演唱感受—情感的共鸣
4、实践延伸—情感的升华
以“情感”作为音乐教学的主线来设计、展开和推进教学。
第五篇:音乐剧 猫
音乐剧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与歌剧比较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作曲的《波吉与贝丝》(台湾翻译「乞丐与荡妇」)(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音乐剧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猫》的简介
《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每周8场,星期一休息,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猫》在美国演出时间相加总长为16年零2个月,仅这一出戏在全球演出的总收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到2000年6月该剧正式宣布停演时,已在全球演出了6000多场。该剧创作精良,表演水平精湛,36位出场演员各有各的绝活,片中的老猫格里泽贝拉由大家熟悉的依莲娜·佩吉扮演,她被一些媒体称为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
音乐剧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表演艺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产生了众多风格炯异的作品。《猫》属于更靠近歌舞类的音乐剧。由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伟铂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精》改编谱曲。《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猫格里泽倍拉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
《猫》中的角色
《猫》中的角色:“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迷人猫”,剧中成熟女性的代表,全剧舞会高潮时她是领舞者,在青蓝色调的光线下,惟有她的红色皮毛洋溢着温暖;“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还有“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情节介绍
第一幕
子夜的舞会使猫疯狂
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类解释他们是谁,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较高雅文气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了独舞“请到杰里科舞会来”作为开场,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英明的老杜特罗内米,今晚由他挑选一只杰里科猫,这只猫将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
珍尼安尼朵茨是一只老刚比猫,她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兰塔塔格”,是一只爱搞恶作剧、对异性魅力十足的猫;被遗弃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是一只杰里科猫,她已离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次她发誓要回到家族里;强壮的“布斯托夫·琼”是只25磅重的猫,他把时间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阵雷鸣般的碰撞声,警笛声大作,邪恶的猫麦克维第大摇大摆地来了;“蒙哥杰瑞和兰普利第泽”是一个爱开开玩笑、爱搞作剧的捣蛋鬼小组,老是给他们家惹麻烦; 当仁慈而英明的领袖“老杜特罗内米”到场时,整个家族一片欢腾。它们准备了一些节目:群猫表演了一出名叫“波里科狗进行曲下的佩克族与波里科族的可怕的战斗”的戏。猫们穿着敌对派的狗的衣服向对方狂吠。表演被邪恶的麦克维第打断,猫们四散奔逃!老杜特罗内米平息了骚动,“杰里科舞会”如期开始,全体猫们跳舞欢庆。
第二幕
夏天为何迟到,时光怎样流逝
“剧院猫格斯”是一位老演员,曾经与他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演员共事过,他正受着痛风之苦。“铁路猫斯金伯·申克斯”是所有猫的友善大叔。邪恶的麦克维第绑架了老杜特罗内米,麦克维第装成老杜特罗内米,有两只猫认出他来:一只是蒂米特(吓坏了的小猫),一只是最性感的大个子猫鲍巴露瑞娜(无忧无虑的女孩)。麦克维第的恶行使他得到了一个浑名--“犯罪的拿破仑”;麦克维第被揭穿后与曼库斯特拉普及其他的雄猫打了起来,他把电线弄短路使得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杰里科猫陷入黑暗之中。兰塔塔格叫来魔术猫,要他施魔法找回领袖。米斯特腓力成功了,灯又亮了。老杜特罗内米决定哪一只杰里科猫将获得重生的时刻到了。此时,格里泽贝拉以“回忆”一曲唱起过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归。她被选为“去九重天”而获新生的猫!杰里科晚会要结束了,老杜特罗内米告诉“装扮成猫”的人类旁观者。就其独特品性和差异而言,“猫和你们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