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撰写初中美术教学叙事的流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教学叙事—自由的画
今我还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走进课堂所看到的那一张张近乎于崇拜的面孔,在那一张张并不算白净的小脸上闪着晶莹的光,让我不由得想要走进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交给学生,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主动的去探讨美好生活,让美伴随他们美丽人生的每一天。(步骤一:选取课例:课例的教学内容或选课原因)
然而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哈尔滨的郊区 —王岗,是一所郊区学校。这里的孩子相对于市区的孩子来说,知识素养相对薄弱,大部分孩子的家庭都非常困难,别提艺术特长,就连基本的美术课能够准备画具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当我满怀一腔热情走进课堂,面对大部分孩子们只能在一些旧作业本的背面用铅笔勾勾画画,我的热情开始一点点退去。身边的老师总是跟我说:“咱们这的孩子就这样,没法和市区的孩子比,能画成这样就差不多了。”可是每当看到他们那一张张面孔,那一双双黑乎乎的小手,我开始一次次的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把审美眼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象中,去发现生活之美、创造自身之美。在我校艺术节征集作品时,我给孩子上了这样的一课——随心所欲来画画,在这次课上,我不再像平时那样严格要求他们,而是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张A4的白纸,一人一只彩铅。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交换手中的彩铅,自由地画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画——自由的画。在课上,一个男生花了一只乌龟,在我走过去要看的时候,他飞快的把手中的画纸藏到了课桌下面,而他周围的学生因为这个恶作剧而哄堂大笑,这个学生平时上课纪律非常不好,很能捣乱,这次我并没有批评他,让他拿出画纸,在那只趴着的乌龟身子两侧,各画了一条黑线,对他说:“你猜猜看这两条黑线是什么?”,他没有回答,我告诉他继续画,你可以把它变成这次艺术节上最美的画。后来这个孩子画的让我也很吃惊,他把这两条黑线向上延伸,变成了一棵大树,树上在他拙简的叶子下藏着一只只小乌龟,画的虽然很简单,但是很有意思,树下面他画了一条小路,路上爬了几只小龟,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把小龟爬行的动作也准确的画了下来。我问他,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冬天到了,乌龟在水里太冷,就搬到树上住,这棵树叫做金龟树!”他的回答引来了全班同学的鼓掌,让我觉得这幅画是我教学以来最大的收获,通过上色,他的这幅名叫《金龟树》的作品,得到了我校师生的一致认可。他们是那样的富有想象力和奇异美妙的幻想,这激起了我的热情,从色彩搭配再到穿衣着装,半个学期以来,孩子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脸开始白净了,小手也干净了,再也不穿的邋邋遢遢的了。大部分孩子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有了自己的图画作业本,哪怕是自己用大白纸订的。最重要的是有了颜料,他们的美术课变的丰富多彩起来,我相信他们的内心和世界也开始美丽起来。当我在给他们批阅作业,而被办公室里老师们惊讶的声音中迅速发现他们进步的时候,我也发现自己成长了。(步骤二课上实施过程描述,新的教学方法下的课堂效果,记录结果。)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岗位的新教师,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在这不满一年的工作生活里给了我许多以前不曾想过、做过、体会过的经历,也给了我以后生活的很多启示,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每当我走进课堂,看着那一双双小眼睛,他们中的大部分就是好像一张白纸,要靠老师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丰富多彩的画,而我要教给他们的知识,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绘画的高手,而是教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美的鉴赏水平,发现美从而创造美!(步骤三:反思与改进)
有付出有付出就有回报,当我的付出换来了孩子的转变和快乐,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份成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份成长的快乐!我想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孩子的画,画得自由,就是教师的成功。希望我能够成长为一名孩子心目中成功的教师!
(步骤四:感悟:研修过程的收获,教学思想的改变。)
第二篇:撰写小学美术教学叙事的流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教学叙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个自信十足的人,能顺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群远比缺乏自信的人群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美术学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自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你的学生真正的获得自信,爱上你的美术课呢?除了在平时处处播撒暖人的话语、露出会心的微笑、投去赞许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术课能让孩子们喜欢。
(步骤一:选取课例:课例的教学内容或选课原因)
在一节学做贺卡的课上,我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贺卡上写上给父母的祝词,回家送给他们。一下课一个小男孩儿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亲手制作的贺卡递到我的手上,神秘的说:“等会儿再看”微笑着跑远了。当我打开那张他亲手绘制的贺卡时,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帘“马老师,您好。我很喜欢你。谢谢你让我喜欢美术。请回信。”虽然这张贺卡做的很粗糙,画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却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贺卡。
于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张贺卡,写了一些鼓励他的话,当作回信送给了他。事后与他的班主任随意聊天时了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学习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这个腼腆的小男孩儿刚入学时的样子。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同学都开心地在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画不好”,“会写你的名字吗?写出来让老师看看。”他慢慢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你写得字很漂亮,会画圆形吗?”我边鼓励边引导,他又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我启发他把圆形添画成太阳后又因势利导:你还会画什么形状?他又画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启发下,他把各种形状都添画了出来。由于过分胆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听到他的声音。于是在美术课上我经常制造机会请他回答问题。当我给予他回答的肯定“说的真棒”时,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在小组合作制作手工时我也请他做临时小组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辅导和鼓励,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画,不敢大胆发言的心理障碍。现在这个小男孩儿已经喜欢上画画了,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幕。
(步骤二课上实施过程描述,新的教学方法下的课堂效果,记录结果。)
可触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只有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我们教育的田野,才会蓬勃着碧绿的春意,喧腾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收获得将是一张张笑脸。(步骤三:反思与改进)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人去开拓创造。那么,就需要造就一代新型人才,从小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上一颗“独创”的种子。在美术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求异因素,特别是图案装饰、工艺美术等教材,从不同角度去展开、去强化,创设情景。善于从联想中求异。求异思维训练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法。没有创造就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未来的世纪将创造竞争的世纪,把美术教育和智力开发溶于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处在一个美的世界和社会里,还知道人类在悠久的年代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美好的当今世界,他们还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更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同时,还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都是他们的智慧和美感,美术知识和运用表现美的头脑及双手去创造、去建设的。因此,才能在他们细小心灵中埋下这美的种子,使他们现在成为爱美、会美、外表美、能创造美的一代鲜花,在祖国这块大花园中竞相吐鲜开放,促进我国群星灿烂、英才辈出时代的来临。
(步骤四:感悟:研修过程的收获,教学思想的改变。)
第三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教 育 故 事 概 述
——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
题记
教育故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教育叙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
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诸如,专业培训、活动孕育、科研导向、典型示范、制度调控、教育叙事等。本文仅就以教育故事为主体的教育叙事途径的内涵、结构、特征、意义等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研讨、切磋,以求得诸位的指教、斧正,并形成更加广泛的认同。
谈到教育故事,总有一些人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小儿科”、“下里巴人”,充其量是“通俗唱法”,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蕴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则则鲜活的教育故事,凝结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慧睿智、文化底蕴、教育情感,更凝结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不仅如此,教育故事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方法,日益受到教育界领导和同仁们的极大关注,围绕教育故事展开的活动亦日益增多。据此,本文拟从操作的层面上对教育故事的内涵、结构、价值及其撰写分别进行阐述,以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故事的认识,提升教育叙事活动的水平,进一步彰显教育故事所特有的魅力,让教育故事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绽放出更加绚烂动人的光彩。
一、什么是教育故事
简单地说,教育故事就是以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为素材,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体现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典型的记叙性短文。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故事所反映的对象讲,指向一个中心事件和人物
具体说,一个故事往往指的是一个中心件事和人物,而不是多件事和多个人物。如《借分》,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故事。《中国教育报》刊发的《天津红桥区中小学探索素质教育模式》的评论,就是以《借分》开篇的:
“‘一次单元考试后,只考了58分的小学生陈欣然泪流满面地向老师请求借两分,因为考不及格回家就要挨打。借分,本来是件荒诞的事儿。但是老师从学生内心深处看到了不甘落后的力量和还分的自信。于是,张老师便答应了孩子的请求。而后,学生也实现了还分的愿望。’①这是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召开的激励教育研讨会上,汇报人讲述的教育故事。”
这个故事的中心事件是借分,中心人物是学生陈欣然。围绕一个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进行描写,这是教育故事的基本特征。
(二)从故事的形成过程看,是精心提炼的过程
任何典型的教育故事,往往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从故事的形成过程看,是个精心提炼、升华的过程。限于故事作者个体的认识水平、能力、工作经验、写作能力的差异,即使是一些好的素材,有的老师往往也是无动于衷甚至是熟视无睹,更谈不上提炼与升华了。学校可以在老师们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故事的素材进行分析、研讨,以捕捉、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并最终形成比较典型的教育故事。一次,我和一位老师谈她的治班方略。我先让她说几个工作中最感动、最难忘的例子,试图从他诸多的实例当中来帮她提炼治班方略。经思考以后,她跟我讲了一件事。后来根据我的建议,她写了一篇教育故事——《临终嘱托》。
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女孩,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几年后厄运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当我进行家访时,映入眼帘的那一幕真让我触目惊心:凌乱不堪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腐臭气,在他父亲未来得及盖上的伤口的创面上我分明地看到有蛆虫在蠕动,女孩蜷缩在角落里抹眼泪……看到我的到来,她仿佛抓到了救命草扑到我怀里放声大哭。父亲痛苦地捶打着自己的头……望着这对孤苦无助的父女,我心如刀绞。一天,他父亲突然到校找到我,当时情绪非常激动,几经挣扎想从轮椅上站起来,但都失败了。他哭着央求我答应照顾他的女儿:‚孩子交给你我最放心。‛我当时就答应了。没想到,三天后传来她父亲上吊自杀的消息,我惊呆了。回想那天他异常的举止,我终于明白他那是临终托付啊!从那天起我像呵护女儿一样照顾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她的生活问题,我找到校领导,帮他申请助困基金。当我冒着酷暑为他领来助困基金申请表,需要监护人签字时,他的爷爷执意不肯签字。他说,孩子他爸临走时一再叮嘱,孩子的事由陈老师做主。望着老人诚恳的目光,陈老师在监护人一栏中毅然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在场的所有人眼中都噙满了泪水。现在孩子顺利地考入中学,可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向我汇报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逢母亲节都来看我……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然而陈老师开始写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需要帮助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家长的临终嘱托。从可怜——同情——责任,显然这是对这个教育故事的高度提炼、升华。经提炼、升华的教育故事——《临终嘱托》不仅能更深刻地揭示、理解陈老师行为的本质特征,而且对陈老师本人来讲,也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
(三)从教育故事的内容讲,应体现教师专业化素养
专业化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是指班主任专业应具备的精神和情意。主要包括:政治观点及对教育事业的理解、追求,对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等。具体内容有:信念坚定、热爱祖国、依法治教、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专业观念是指班主任在掌握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
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主体地位,二是要通过教育者自身的情感、观念、人格来影响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最根本的理念。凡是坚持人文关怀、注重学生参与、激励学生成功、彰显民主和谐、体现扬长补短、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行为都是以人文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是教育故事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在六个策略上,即:参与策略、体验策略、扬长策略、民主策略、激励策略、关怀策略。
《为了“天使”的微笑》就是一个充满了人文情怀典型的教育故事。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竟然要求老师为他找回‚天使‛(一个女生)的微笑。对这个闻所未闻的要求,张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教育,而是正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只要你做得出色,才会赢得‘天使‚的微笑。‛经过‚天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终于使这名学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并出人意料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后来,这个学生在信中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是你们的‚珠联璧合‛让我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时期‛,您永远是我心中的上帝,她(女学生)永远是我心中的天使。张老师在处理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教育机智和创新意识,都源于对学生的理解、信任,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专业知识是指指班主任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及其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实践知识。本体性知识即专业知识(包括向学生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的德育、班集体建设、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网络知识、教育科研基本知识等);基础性知识(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知识等);实践性知识是指有关操作、活动方面的知识。
专业能力主要指班主任教育和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了解、表达、观察、评价、创新、设计、组织能力以及转化后进生、指导学生交往、身教能力等。
总之,凡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教育事件、教育行为都可成为教育故事的素材、内容。
(四)从案例的主要特征讲,典型是案例的生命
一般地说,教师写一篇教育故事并不难,但写一篇典型的教育故事就不那么容易了。而故事的典型与否,恰恰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教育故事的典型可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从故事内涵看,典型的教育故事所反映的内容应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感人至深。《难忘的心灵交汇》就是这样一篇教育故事。
修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为孤儿刘芸举办生日晚会,可是刘芸突然不见了,修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焦急,到处寻找。终于,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同学们发现了刘芸。刘芸见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我真心地感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总像现在这样,我缺少什么你们就给我什么,长此以往我不就成了精神乞丐了吗?我还有什么自尊可言呢!‛后来,经过老师的工作,刘芸终于回到了生日晚会上。这个教育故事是十分典型的,它告诉我们:爱是永恒的主题,是教育成功的奥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也不一定就有教育,爱一定要融入智慧,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境而异……难道这不是对爱的真谛最精辟的阐述吗?
其次,从教师处理、解决问题的视角看,是否充满了教育智慧。上面提到的《借分》、《为了“天使”的微笑》就是既有胆识又充满教育智慧的典型的教育故事。班主任老师在处理整个事件过程中,不仅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充分地尊重、理解、信任、呵护,而且自始至终还洋溢着强烈的的责任感、高超的教育睿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可以说,这是新时期,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成功典范。
再次,从教育结果看,教育效果是非常典型的。《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教育故事: 一个长得酷似闫老师侄子的学生恰巧分到了闫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大家都说这是‚缘‛。但这个学生却与她侄子的表现大相径庭,竟然是一个‚差生‛。闫老师从这个‚缘‛入手,对这名学生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从而使他有了彻底的转变。在中考时,这名学生取得了619分的成绩,爆了学校的大‚冷门‛。不仅如此,他还报考了师范学校,选择了教师的职业。闫老师从这个“缘”入手,对这名“后进生”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不仅使他有了彻底的转变,而且这个学生还选择了他喜欢的老师所从事的职业。可以说,闫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及其效果都是非常典型的。类似这样的教育故事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其他老师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从教育故事题材看,是一片精彩的记叙性短文
教育故事是记叙性短文,一般在1000——1500字左右。教育故事既要有对中心人物的刻画,还要有对场景的描绘。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动感人的场面,就无所谓教育故事。由此可见,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对人物和场面的描写与渲染是教育故事的基本要求。请看教育故事——《一件嫩绿色的衬衣》: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注意那个从不大声讲话、怯生生的小姑娘了。慢慢地,我发现她一年四季时常穿着一件嫩绿色的衬衣。是喜欢这个颜色,还是家庭经济拮据,还是……
带着疑问,我试图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然而,每当谈起家庭和父母的时候,她便缄默了。我注意到她的眼神是那么无奈,一支手总是伸进另一只袖管里去抚摸那本已短小的衬衣袖口,而且久久地抚摸着。当她的双目无意间与我的双目对视的时候,我们彼此读懂了对方。
‚老师,我想妈妈……‛她失声痛哭了。
原来,她也曾拥有一个视她为掌上明珠的妈妈。那一年,就在小姑娘7岁生日的前一天,妈妈用补发的奖金为她买了这件嫩绿色的衬衣。小姑娘高兴极了,这可是她心爱的生日礼物哇!晚上9点钟,她带着父母的祝福,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半夜,急促的砸门声,大人们的喧闹声以及父亲的哭声打碎了我的梦。我似乎预感到发生了大事,一下子扑向身边的爸爸,大声的哭嚎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我穿着这件嫩绿色的衬衣送走了妈妈。从那以后,每当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穿上这件衬衣,向妈妈倾诉自己的心声……‛
小姑娘的不幸令我和在场的所有同学纷纷落泪。小姑娘的遭遇唤起了大家的同情。在她生日那天,在同学们深情的生日祝福的歌声里,我捧出了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件合身的嫩绿色的衬衣…… 小姑娘陶醉了,她投入到了我的怀抱……
在以后的日子里,教室里不时传出小姑娘与同学们欢快的笑声,操场上更可以捕捉到她和小伙伴们嬉戏的身影……
这篇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除了素材典型以外,就在于精彩的人物和场面描写,调动了读者的情感,把记叙性短文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二、教育故事的结构、分类、特征
(一)教育故事的结构
教育故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题目、情节、人物。
第一,题目。即教育故事的题目,好的题目能点亮读者的眼睛。故事的题目应该鲜明、生动、形象,如《借分》、《为了“天使”的微笑》、《一件嫩绿色的衬衣》、《贺卡》、《鬼脸**》、《难忘的心灵交汇》、《心痛的爱》、《高高举起你的手》等;而不应该是论述式、说理式的题目。象《关心集体义不容辞》、《不要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等就不宜作为教育故事的题目。
第二,情节。即教育故事的来龙去脉,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其结果。如果说题目是故事的眼睛,情节则是教育故事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故事最具魅力的部分。上述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主要是动人的情节所至。在整个故事的展开过程中,不要忽视对教育故事效果的描述,因为没有效果(反思型故事除外)的故事,就谈不上什么价值,更没有什么典型可言。上面提到的《缘》,在效果的描述上,是十分精彩的: ‚2000年8月15日,他(学生)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他还告诉我,在8月18日我生日那天,为我点播了一首宋祖英演唱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学生最终选择了他所喜爱的教师职业。这样的教育效果不正是对《缘》的教育价值的最大支撑吗?
第三,人物。人物是教育故事的核心,每个教育故事除教师以外,都有一个中心人物——学生。像上面提到的 《借分》 中的陈欣然,《缘》 中的赵东海,《一件嫩绿色的衬衣》中的小姑娘等。教师的工作水平、业绩是通过他们行为的变化方能反映出来。
(二)故事的分类
教育故事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
第一,从故事的成功与失败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还有成功和失败相结合的。
第二,从故事的内容分:有教育故事,有教学故事,还有管理故事。第三,从故事的写作方法分:有总结法和设计法。所谓总结法,是指通过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回顾,提炼而成的故事;所谓设计法,是指通过先行设计,然后实践而形成的故事。
第四,从故事的性质分:一是矫正性故事,即从问题出发,着眼于解决问题。如《为了“天使”的微笑》、《缘》等,我们见到的故事主要是这方面的;二是发展式故事,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美丽的谎言》就属于这一类。
黄老师在新生入学不久,指定了几个临时班委。老师在公布名单时.将一个学生的名字读错了,点了另外一名同学。黄老师灵机一动,来了个将错就错。一个月之后,被点错名字的同学不论从工作热情,还是工作能力都超过了其他几个临时班委,受到同学的好评。经选举当上了班长。
显然,这个故事的着眼点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教师的激励着眼于发展,这是典型的发展性故事。
(三)特征
一般来说,教育故事有三个特征。一是典型性,二是情境性(前面已有所阐述,不赘述),三是真实性。教育故事的内容来源于教育生活,它是教育生活客观地反映,离开了真实、客观的教育生活就无所谓教育故事,所以真实性是教育故事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真实指的是生活本质的真实,而不是教育生活简单的、机械地照搬、迁移。在教育生活真实而又不违反生活逻辑的前提下,作者完全可以对教育故事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加工、渲染、描绘、刻画,以追求艺术的真实。
三、教育叙事活动的的意义
围绕着教育故事而展开的撰写、征集、评选、论坛、展演、结集等系列活动即“教育叙事”活动。“教育叙事”活动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典型的教育故事具有示范价值和导向功能
典型的教育故事,一是可以彰显教师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的魅力,二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示范,三是可以阐释教育的本质。如《借分》所蕴含的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教育宗旨,《难忘的心灵交汇》所揭示的爱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的理念,《为了“天使”的微笑》所体现的人文关怀,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和导向功能。
(二)“教育叙事”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撰写教育故事的过程是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过程。一篇典型故事,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实践的深度。为此,每位教师在酝酿撰写故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仅如此,撰写故事的过程还是教育反思的过程,而教育反思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无疑,撰写教育故事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
(三)“教育叙事”活动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有力抓手
围绕教育故事开展的撰写、评比、论坛、结集等系列活动,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它将现代教育理论寓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它既可以使教师从感人的事例中受到震撼和感染,又能从故事所蕴涵的教育理论中深化理论知识,这两者结合就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如《借分》,通过感人的故事,在引领人们对教育本质以及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所产生的影响,那是不可小视的。
(四)“教育叙事”活动是展示教师教育成果的有效方式
从我们接触到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故事看,除了重视与不重视的因素以外,可以说,其撰写教育故事的水平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写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另外,撰写故事简单、可行,非常适应一线的广大教师。一些教育名人、优秀班主任被别人了解、认识乃至脱颖而出往往是通过教育故事实现的。其实任何一个优秀教育工作着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几个教育故事的老师不一定是一个高品味的老师。
最后,我想用一位老师的话作为这篇“概述”的结束语:
‚用发现故事的慧眼去工作,会让你浮躁的心变得坦然、宁静;用倾听故事的双耳去工作,会让你世故的心变得平和、柔软;用演绎故事的心情去工作,会让每天看似平庸忙碌着的你变得充实而幸福;用创造故事的态度去工作,会让你把看似重复、单调的每一天变得温馨而富有生机‛。②做个有故事的老师吧!让教育故事时时铭刻着我们过往的生命痕迹。
注释:① 本文所选教育故事均是摘录,而不是全文。
② 选自2009《德育报》 徐美勤《做个有故事的老师》
李德善:中国伦理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德育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专家组成员。
第四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校本培训材料
教育叙事可以看作是描述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教育叙事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一个个小小的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
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教师一旦以类似于“自传”的方式叙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故事,也就意味着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和观察世界,内在地承受着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解释的思想压力。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深层思考的层面,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生活。这种教育“记叙文”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而成为无意义的东西,它以记述下来的形式保留了“历史”,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韵味,从而固守了一份对这个世界和生活创造的意义。它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体现作品的研究价值。
教师自我叙述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会成为转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突破口。
教育叙事撰写过程与教师之间是零距离。我们教师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跟一个个精彩的具有“鲜活生命”的学生教育事件、教育故事(个案故事、课堂故事等)勾连在一起。这些故事既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点缀,也是教育叙事研究很好的素材。我们教师通过每天的细微观察,选择有一定影响和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抓住“本质东西”进行独特视觉的观察,并进行艺术化的描写,给这些“故事”赋予独特的情感体验,就会让人读后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好的教育故事颇具魅力,会让人读后久久回味无穷。
我认为在新形势下的教育叙事应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通过反思来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教育叙事具有真实性。教育叙事所叙述的应该是自己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而且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而决不应该是教育者凭空捏造的“美丽的谎言”。在特定的环境、人物、时间、背景等众多因素下才会有一定的故事发生,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比如我就记录我亲身发生的一件事:
在本学期的一节课,我来到教室。发现有五个同学没有带书,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约十多分钟后,他们开始看课外杂志,我走到他们的面前,没打任何招呼就把杂志拿走放在了讲台上。于是我与他们的矛盾激化了,他们还到班主任老师那里告状,班主任循循善诱地给他们讲起了道理,准备以理服人:“老师收你的书,是无缘无故的吗?事先讲过吗?老师为了什么呢?你们为什么不先给老师讲讲心中的想法呢?还缺席了托管课,作业也没完成„„”等等。学生低下了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几位同学开始自我批评了。通过此事我进行了反思:对学生的批评采取严肃的对话,可能激化矛盾;而采取宽容的对话,具有人情味的交流,学生或许更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因为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决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宽松融洽的氛围,师生之间互换角色、相互体谅、相互包容,更有利于教与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真正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教育叙事撰写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回忆、口述及故事的方式进行。如《你可以坐着回答问题》一文就采用了对话的写作手法:
一堂公开课正在多功能的教室里有序的进行着,来听课的教师多数是外校的。
“小芹,你把表现主人公动作与表情的句子读读”。
“老师,行”。
这位学生读得不好,不是少读几个字,就是读错几个字,读完时脸通红。“小芹,你怎么啦”,老师温和的问这位学生。
“今天教室里与往常不一样,老师,我心慌,脚有点站不稳”。“你下次回答问题,就坐着吧,其他同学也可以这样”。
一堂传递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的理念之课,在师生间或是站着或是坐着的交流中进入高潮与尾声。
教育叙事要进行创新。在教育叙事中叙述的对象必须是新问题。把握好教育叙事中人物的角色,用新视觉去动察新的理念,才能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叙述更具有“诱惑力”。如下面的一篇课堂教育叙事就运用拓展练习进行创新。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所见》,在教学时,有个孩子问我:“古诗中的‘林樾’和现代所说的森林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能把一个牧童捉蝉的事写得活灵活现呢?”
面对学生的疑问和思路的阻碍,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工具书,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要留心观察和感受生活的道理,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陶冶。孩子们热热闹闹地讨论着,看着这热烈的场面,我想:如何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激
发起孩子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呢?
于是我说:“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课文也为我们配了一幅优美的插图,你能借助图背诵这首诗吗?老师相信你们,你们相信自己吗?”
顿时,孩子们激情高涨,一个个仰着小脸声情并茂地背诵着。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中学生不断地自我肯定,从而建立了自信,为下一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牧童有没有捉到蝉?”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我又说:“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设想,把你的设想说出来好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续接着故事。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有的画画,有的写儿歌、故事等。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思想得以升华,蕴含在生命底层的对生活的热爱也得以激发。
这种“叙述”方法,能够促使我们在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刨析总结出教育经验;也能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永远有一颗细心观察和注意积累的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留心孩子的微小变化,做一位细心的教师,平易近人对待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可以说,叙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擦亮慧眼的机会!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叙事
小学美术教学叙事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 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实践教学的应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
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六、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七、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1、音乐情景 激发兴趣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乐。造成一种特殊的情景。学生听完后说出歌词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将歌曲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反复播放。使他们增强了对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春天的怀抱之中。音乐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2、启发诱导 引起兴趣
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教师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大胆的发表见解。通过自己的见解去发表问题,从而进入绘画情景。深化绘画主题。如命题画《我和动物交朋友》,通过为什么要和动物交朋友的讨论,儿童不知不觉的进入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情景,于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画面便展现眼前。
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问:你们谁见过大海呀?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学曾说在暑假时和父母一起到海边去玩,还拾到不少的贝壳。更多的同学则在电视里看到大海。接着我又问:大海里有哪些生物呢?学生们纷纷说出有鲸鱼、鲨鱼、海豚等动物。接着我出示挂图,直观的启发学生的思路。然后欣赏书中的画,讲一讲科学幻想和童话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
八、欣赏有力于学生绘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上周美术课上,我在一个班要求学生根据所定的内容绘画。根据口述,学生发挥想象力,但画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说不知怎样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不但画的有想象力,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能从快乐中学习知识。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中分辨美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学与直观口述教学相比较,后者存在更大的优点。
九、掌握方法 应用实际
在上《想象画》这课时,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了绘画内容。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对我说画什么?怎样画的问题。还有的学生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不敢画,对此问题,我运用好的方法一一的解决。
想象画,首先是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消除对创作的神秘感或畏惧感。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画的主题一定要让孩子感兴趣。如学生对儿童画感兴趣。由于这种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接近孩子的一般水平。对消除创作中出现的畏惧感,起到抵制的作用。另外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的优良。条件决定教学的优良。记得在上周二年的一节美术课上《动画事物》的讲解中,其中一班我运用了电脑等现代技术教学,用课件、影音动画、图片等现代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孙悟空、阿头目、哪吒等学生所喜欢的动画形象。学生的绘画兴趣非常的浓,画出的动画形象非常漂亮。而另一个班,我只用图片讲解,效果与前者比较大有差距。
十、抓住儿童特点因材施教
在上周美术课上,教二年学生画小燕子。先讲故事引出小燕子,学生描述小燕子的形体特征。教师纠正后,学生开始绘画,但是画出来的小燕子奇形怪状,使人啼笑皆非。这种后果教师能给画的不像的学生批评么?
回答是不能,因为你忽略了儿童的发展特点,因为儿童还没有发育成熟,腕关节还掌握不了度,因此不容易画像,这时教师应细心耐心的指导他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范图,在逐个指导。也可以对画的有趣的学生给予鼓励。总之,社会在进步,方法在更新。要想与时具进必须不断
1、生活中需了解自己。一个人首先须了解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克己之短,扬己之长,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作为中学生,应引导他们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在《自画像》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自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容貌和表情变化。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了解自己的喜好、优缺点、性格、特长等。
2、生活中需懂得与人交往和推荐自己。人的生活总是在与人的交往的环境中,懂得与人交往,懂得怎样去交往,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荐自己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在《自画像》一课中,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如容貌、性格、爱好等;在制作好生肖卡和自己的信息卡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介绍和推荐自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荐意识和能力。
3、生活需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竞争与合作是一个现代人无论他从事什么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美术课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情境,学生在这个竞争与合作的小组学习与创作中,逐步学会竞争与合作。例如《办家家》这一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桌泥的餐具与食品,他们经过讨论并分工合作制作,同时还得和其他小组竞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得到提高。
4、生活可以化平常为神奇。《洒水成画》这一课给了我较深的体会。生活中的一个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子原本和我们美术教学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这节课中,却以瓶为笔,以地为纸,滴水连线,洒水作画,让美术课堂一下子改变了模样,让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到奇妙的创意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与创造,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5、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去发现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美。在美术课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形与色的美,劳动的美,助人为乐、奇妙想象的美和创造的美等等,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自己生活在美的环境中。
6、美的生活须自己去创造。生活的美包括了许多,但都得自己去创造。例如,在上了《自画像》一课后,可以在课后给自己的家长、朋友画像,制作生肖卡,培养情感、增进了解;把在美术课上制作的有趣的小制作送给好朋友、老师等都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与美好。
当然,生活中不单只需要这些。但是,让美术与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学会生活,这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时代所赋予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需要。
1、生活中需了解自己。一个人首先须了解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克己之短,扬己之长,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作为小学生,应引导他们从小去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在《自画像》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自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容貌和表情变化。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了解自己的喜好、优缺点、性格、特长等。
2、生活中需懂得与人交往和推荐自己。人的生活总是在与人的交往的环境中,懂得与人交往,懂得怎样去交往,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推荐自己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在《自画像》一课中,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如容貌、性格、爱好等;在制作好生肖卡和自己的信息卡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介绍和推荐自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荐意识和能力。
3、生活需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竞争与合作是一个现代人无论他从事什么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美术课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情境,学生在这个竞争与合作的小组学习与创作中,逐步学会竞争与合作。例如《办家家》这一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桌泥的餐具与食品,他们经过讨论并分工合作制作,同时还得和其他小组竞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得到提高。
4、生活可以化平常为神奇。《洒水成画》这一课给了我较深的体会。生活中的一个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子原本和我们美术教学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这节课中,却以瓶为笔,以地为纸,滴水连线,洒水作画,让美术课堂一下子改变了模样,让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到奇妙的创意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与创造,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5、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去发现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美。在美术课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形与色的美,劳动的美,助人为乐、奇妙想象的美和创造的美等等,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自己生活在美的环境中。
6、美的生活须自己去创造。生活的美包括了许多,但都得自己去创造。例如,在上了《自画像》一课后,可以在课后给自己的家长、朋友画像,制作生肖卡,培养情感、增进了解;把在美术课上制作的有趣的小制作送给好朋友、老师等都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与美好。
当然,生活中不单只需要这些。但是,让美术与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学会生活,这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时代所赋予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