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学期
宽恕。”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涌现浅斟低唱坐落枉费心机 B.慑服既往不究聒噪优柔寡断 C.传诵精兵简政皈依仗义执言 D.雷同郑重其事耗费委曲求全
5.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句子是()
A.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B.师生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叠床架屋的语法分析上,是中学文言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C.命题、监考和阅卷等环节上的马马虎虎,使高中毕业会考早已背离了提出这种考试形式时将其作为水平性测试以缓解高考压力的初衷。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不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更能激起游客们的兴致。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姆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7.在下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
A.安静憧憬侃侃恻隐 B.安静向往滔滔隐秘 C.恬静憧憬滔滔恻恻 D.恬静神往夸夸隐隐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委曲求全桃园世外桃源 B.付出入不敷出防范防范未然 C.人生人声鼎沸报复抱负远大 D.是非文过饰非启示寻人启事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仙人掌啊,_______________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A.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B.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了。C.你难道不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D.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问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
小鞋。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说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
16.(本小题满分4分)
《家》中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
17.(本小题满分4分)
《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设置了哪些情节来表现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18.(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19.(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的情节。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第二篇:一中第三次月考文综试卷
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文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2.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
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13.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三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提
高了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的比例。将相关条款中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修改为“五分之四以上”。提高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的比例
①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组织③有利于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④说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7.下边漫画(图6)《钓鱼执法》说明
A.政治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B.政府要依法执政,以维护人民利益 C.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图6
18.2010年11月23日,宁夏吴忠市警方远赴甘肃,将甘肃省图书馆管理员王鹏刑拘。王鹏
此前多次写信、发贴举报大学同学马晶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吴忠市警方认为王鹏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遂以“涉嫌诽谤罪”实施跨省抓捕。王鹏案最终被审查为使用法律不当,是一起错案,予以依法纠正,立即解除对王鹏的刑事拘留,并对王鹏进行了国家赔偿,这其中《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都得到了运用。国家进行这些立法的目的是 ①扩大行政权力,增强政府权威②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③规范公民行为,增强法律意识④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法治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9.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执法的过程中,存在各部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出现了执
法模糊或真空现象。所以尽管监管成本巨大,但成效并不明显。这说明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就必须
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B.建立明确的执法体制 C.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D.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20.参与民主选举是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选举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等额选举使每个公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B.差额选举可能会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C.直接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D.间接选举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
21.央视《新闻1+1》栏目有这样一段评论:“近年来,媒体暴光加速了对部分纠纷事件解决
及对部分责任人的处理,这体现了媒体和舆论监督的力量。”这表明媒体监督 A.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B.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D.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D.政府应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据此回答下题: 14.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集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5.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
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参政议政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③我国公民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6.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
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8页)
22.网民在一些词的前面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等,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现象的出现表明
①公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3.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民众关于调控房价成果的敏感问题时,开门见山
就说:“对敏感问题不回避,今年我们采取的措施,现在看来落实的不够好。“但是他有信心让房价回归合理。政府总理不回避敏感问题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组织和参与生产经营的有效性 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监督权③扩大公民的知情权,促进依法行政④打造服务政府,提高公信力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
38.(24分)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极的梦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博览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材料二2011年深圳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市政府在迎接大运会的活动中,重视社会建设,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出建设“幸福深圳”工程,全力提升深圳市民的幸福指数,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同时深圳市民也积极参与到创建“幸福深圳”的活动中,他们甘当义工,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为建设“幸福深圳”工程夯实基础;他们争做主人,献计献策,服务大运,为政府分忧解难,正所谓“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⑴阅读材料一,请你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12分)
⑵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理解。(12分)
39.(28分)
材料一:近年来,每年春节后都会出现用工荒,今年尤其严重。京沪粤这些用工量大的城市开始出现“抢人”现象,厂家开出3000元的月薪都难以招到一个木工。“民工荒”看似是一个老话题,但却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东部地区一些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材料二: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邀请8位学者组织座谈会,讨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在新条例草案中,由“搬迁”取代“拆迁”。在“征收程序“中,必须得到90%以上居民的同意,在“补偿程序”中明确了两个“2/3”保障补偿。其一,就是要有2/3的居民接受补偿方案;其二,要有2/3的住户签订补偿协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4分)
(2)请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4分)
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2页(共8页)
第三篇:河北邢台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
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命题人:卢改芬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认为:“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种观点
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元素 ②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③坚持物质第一性,但对物质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 ④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4.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砒砂岩和沙子,它们一个保水,一个漏水,一个板结一个透气。据此,我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田间实验研究基础上发明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与沙组的合配方,将沙漠改造出大片良田。沙漠变良田的成功佐证了
①人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的联系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可通过实践让世界满足自身需要 ④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本不存在的客观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考古学家之前在北极圈发现了Saqqaq文化、Dorset文化和Thules文化等不同的文化,认为它们来自不同的人群。最近,丹麦生物学家对来自北极圈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遗骸及当代因纽特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对比,发现他们同属于古爱斯基摩人。这告诉我们
①前人的认识是不可靠的,现在的认识才是正确的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人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15年5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投入生产,该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这将改变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供体来源奇缺的困境,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这表明
①通过实践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要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创造联系
④辩证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①与人相比,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成其生存与发展 ④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截然不同。19世纪初,拿破仑提出“睡狮论”;19世纪末,出现“黄祸论”“东亚病夫论”;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之后,出现“中国崩溃论”;近年来,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又出现“中国救星论”。由此可见
①人们可以从错误认识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 ②真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等条件的限制 ④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复杂、变化的客观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提前若干年预告,不能今年宣布明年就实施,而要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二是要分步走,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完成平滑过渡。这一政策的内容是基于以下哲学道理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②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是渐变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力量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重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某市在当地医院部分科室试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试行期间未发生过一起逃费、欠费的情况。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该市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模式。该市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特殊性通过矛盾普遍性表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5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需求
①把握了事物发展的主流
②分析和把握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方式是改革开放
④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一切传统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不能墨守成规,努力追求终极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①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③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很多摄影者在拍集体照时总是先数“3、2、1”,尽管人们都尽量睁大眼睛,可总会有一些人在数到1的时候坚持不住眨了眼。后来有个人出了个主意,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照片拍出来以后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这则小故事启迪我们
A.创新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B.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的奇思妙想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15.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A.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只有理论上的创新,才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16.建国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政策适当放宽,到今天全面放开二胎。这说明
①矛盾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得以体现
②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8.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并不一定随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增长。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的本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现阶段制约文化强国的主要障碍是旧文化体制,因此增强文化活力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邓小平曾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这一论述强调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②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按照人民群众的意志选择生产关系
④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改革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推进城镇化,进城农民市民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是基于
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右图漫画蕴涵的哲学寓意是
A.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
B.成功者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C.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
24.古典名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阐释其治国理政情怀。下列选项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④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对历史、对和平、对国际秩序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看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的坚定信念,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这三个必胜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要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阅读固然重要,然而读什么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每天阅读的是温暖的崇高的引人向上的书籍,在心田播洒的就是美好与希望。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虚假的信息中,精神就会受到污染,最终遮蔽人生的希望之光。从历史唯物主义上看,要选择好书阅读是因为
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实践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
C.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是凭空产生的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27.两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生命垂危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在服用一种名为ZMapp的药物后病情开始好转,但该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还未进行人体安全测试。对于是否应该对病危感染者使用这一新药,医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该争议的出现说明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会有不同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离不开对客体的全面认识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2015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据是
①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②科技创新影响着国家其他发展问题的解决 ③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②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让很多人失去了记忆中的故园,“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为此中央提出,城镇化的建设要“让居民望的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要求是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②立足整体实现事物系统结构的优
化
③坚持群众观点、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④自觉遵循了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1.核武器,国之重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老的人生哲学是
①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生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就是成功的人比失败的人在跌倒之后多爬起来一次。”这些观点主要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B.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作指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33.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有根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的发展也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和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结合才能使文化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应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9分)
34.“互联网+”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重点领域。
请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9分)
35.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
材料二:2014年2月,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细化,要直入头脑,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 BADDB 6-10 ABDAB 11-15 BBDAC 16-20 DDCBC 21-25 CDBCD 26-30 CACCB 31-32 DC 33.(9分)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克服其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做到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传统文化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做到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③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要有创新意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只有立足于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各3分)
34.(9分)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结合。
②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是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学会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推动重点领域来推进“互联网+”的发展。(各3分)
35.(18分)(1)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 极地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各3分)
(2)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细”上下功夫,直入头脑,沉淀心中,发自内心接受,真正自觉行动,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落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注重量的积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重视实践,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落实”就是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各3分)
第四篇: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银川一中2017/2018学(上)高二第一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马建华、马培红、马建云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打造“中国品牌”,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国家创造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工匠精神是解决我国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7年7月12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历史名城课拉科夫闭幕.本届大会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项,名列全球第二.中国积极申遗 ①基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基于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利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一个个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会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 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
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7年6月,由上海芭蕾舞团和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献演国家大剧院。该剧由英国芭蕾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创编,在古典芭蕾风格基础上,融入现当代芭蕾风格和诙谐幽默的表达,通过多媒体投影的运用,实现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从而广受好评。该剧的成功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圈粉”无数,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②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古典诗词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基因
④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该片总策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文物修复切忌„创造性修复‟,科班出身的新晋学徒们要摒弃艺术教育所赋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这说明文物修复要 ①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②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形成了日前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在湖南卫视开播即登上收视冠军。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多次到监狱与腐败官员面对面交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作家必须保持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写政治小说的作家,更要观察中国社会的变化。这启示我们
①文学创作要从社会现实出发,不能有虚构成分
②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文学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1.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③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 ③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④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的意义在于
①为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提供载体 ②增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有功能 ③让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④让文化不再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可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9.(20分)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从倡议到建设、从构想到落地,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无论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展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沟通,让不同文明相向而行,如何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种到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我们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2)简述“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不同文化交流的意义。(12分)40.(20分)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8分)(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41.(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申办标识“墨舞冬奥”,以汉字“冬”为主题,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冬奥中委在解读设计理念时说,标识既展现了冬奥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彩显动感、时尚与现代、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融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墨舞冬奥”标识的形成。
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12—16 CABBA
17-21 BBDCA
22-23 AD 39【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合作带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合作。(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等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4分)(2)①“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不同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2分)也有利于吸收外国文化优秀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国家间的经济文化合作与发展。(4分)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分)在文化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2分)40.答案:
(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做好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又要做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②我们要继承《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照耀”。(2分)③要对《道德经》里的传统文化思想加以发展,即立足现实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充实,注入更具活力的时代内容。(2分)(2)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3分)②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没有因时而变,简单地复苏儒商文化,就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3分)③对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的“复苏”,是一种文化守旧主义。(3分)41【答案】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分)“墨舞冬奥”标识的设计立足于冬季运动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冬奥会的活力与激情。(1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3分)“墨舞冬奥”标识以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汉字为主题,将运动形态与中国的书法艺术相结合,既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体现了时代精神。(1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条基本途径。(3分)“墨舞冬奥”标识将奥运五环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在了一起。(1分)
第五篇: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秋高2019届第三次月考
语 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兴国之本,固本纳新则文盛国强,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所证明了的经验。当前,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古籍整理研究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工作。
建设文化传承体系从哪儿入手?有人说从儒家经典入手,有人说从史书、子学入手,有人说从对古人经典的重新阐释入手。其实,归根结底,最终都要回到古籍上来。离开古籍,要说清楚中华文化的渊源传承就很困难。道理很简单,古籍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就是通过大量古籍传承下来的。
既然古籍自有其传承功能,已形成经史子集诸类体系,又何需建设呢?原因在于古籍传承文化有其天然和人为的局限性。一是易散佚亡失。我国古籍在秦以前已不少,经过代代累积,本应更加丰富,然而经过历代天灾人祸,特别是毁灭性战争,已百不存一。二是受读者取舍影响,大量书籍闲臵、尘封和终版,造成流传少于库藏的局面。三是久不再版的书籍,因终版而被遗忘,记忆书少于流传书。这三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造成文化文献传承的受阻乃至中断。而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古籍的阅读范围受知识爆炸和网络信息的挤压,特别是经济社会非需求性的侵袭而愈来愈小,被自然淘汰的愈来愈多,长此以往,令人担忧。所以,中华文化不能单靠典籍在“自然淘汰”法则下自然传承,而是迫切需要加强传承体系建设。这个传承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古籍整理研究。古籍整理研究既承担着建设中华文化文献传承体系的历史重任,又承担着发掘文献内涵的精神元素以助推文献传播活力的使命。没有古籍整理研究,古文献不仅难以有效接续、保存和利用,也难以赋予死的文献以新的生命力。故而,古籍整理研究是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基础,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基础,其价值之独特、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
当然,古籍整理不是为整理而整理,古籍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要通过收集、整理、还原,实现文献的再现与保护;发掘文献内涵的现代性,实现古籍的接受转换,增大典籍的传承价值和受众范围;提炼文献所蕴含的具有超越性、永恒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凝聚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古籍整理研究承担接续过去、滋养现在、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
应当说,这些年我们在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上述几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距离我们期待的优秀传统文化兴盛的局面的到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原因很多,但就其自身而言,主要在于大多数古籍的现代性转换不到位。少数经典除外,如《三国演义》的“智”、《水浒传》的“义”、《西游记》的“侠”、《红楼梦》的“情”等深入人心,说明“转换则活”是构建文化传承体系的一条法则。而这正是进行古籍整理研究乃至进行文化传承与弘扬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唯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文化兴盛也才能大有希望。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古籍整理研究是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基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无论是从儒家经典入手,还是从史书、子学入手,或者是从对古人经典的重新阐释入手,必须回到古籍上来。B.中华文化不能靠典籍在“自然淘汰”法则下自然传承,而是迫切需要加强传承体系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B.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却写出了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和谐的真谛,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5.文章倒数第三段中“我们俩非常相像”这句话有什么作用?(6分)
答: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市场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不少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偶然的,能够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B.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中国动画电影还未很好地将我们的东方情怀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
C.在中国电影市场,国产动画电影比进口动画影片的票房低,这表明中国电影市场严重分布不均。
D.尽管《熊出没》遵循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大受好评,但仍存在受众群体、文化排他性强等问题而不能更广泛地传播。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原创意识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以及观众对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B.《疯狂动物城》动画影片因为用拟人化的动物角色担任主角,轻易地跨越了文化区隔的限制,大受欢迎。
C.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创作时可以借鉴那些角色设计、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既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有强烈现实观照的作品。
D.美国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来专管动漫产业,但他们的动画电影受到欢迎,原因就是其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
E.日本动漫产业实行产销分离模式,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择优营销推广,这种模式是当前最好的一种模式。
9.结合全文,谈谈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以元帅守沔阳。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飞矢中右目,遂眇。久之,玉珍帅斗船五十艘掠粮川、峡间,将引还。时元右丞完者都募兵重庆,义兵元帅杨汉应募至,欲杀之而并其军,不克。汉走出..峡,遇玉珍为言:“重庆无重兵,完者都与右丞哈麻秃不相能,若回船出不意袭之,可取而有也。”玉珍意未决,部将戴寿曰:“机不可失也。可分船为二,半贮粮归沔阳,半因汉兵攻重庆,不济则掠财物而还。”玉珍从其策,袭重庆,走完者都,执哈麻秃献寿辉。寿辉授玉珍陇蜀行省右丞。
已而完者都自果州来,会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谋复重庆,屯嘉定之大佛寺,玉珍遣万胜御之。胜攻嘉定,半年不下。玉珍帅众围之遣胜以轻兵袭陷成都虏朗革歹及资妻子朗革歹妻自沉于江以资妻子徇嘉定招资降资引弓射杀妻。俄城破,执资及完者都、朗革歹归于重
(1)重庆无重兵,完者都与右丞哈麻秃不相能,若回船出不意袭之,可取而有也。(5分)(2)玉珍曰:“与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命以兵塞瞿塘,绝不与通。(5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4—15题。
①
登赏心亭(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②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③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①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陆游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登亭有感而赋此诗。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14.下列对上面陆诗辛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陆游诗的首联写出蜀栈秦关空间之远,路途之险,但作者却乘兴东游,心情愉悦。B.陆游诗的颔联连用两个叠词,写出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烘托出诗人低沉、凝重的心情。
C.辛弃疾词中的“落日”与陆游诗中的“黯黯江云”均比喻国势衰颓的南宋。
D.辛弃疾词的上阕从上、下、远、近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
E.辛弃疾词的下阕用三国时许汜、刘备之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时间的紧迫。15.两首诗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两句。
既然我们在初中都能凭着初三最后一年的冲刺考上重点高中,那么我们在高中阶段即使高一高二成绩一般,同样可以在高三突击考上重点大学,对于我们刚进入高二的我们来说,不必急于在学习上抢占先机,或许,后发制人才更有意义。至于文理分科,也没有必要考虑那么早,“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所有顺其自然,说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①初中的情况不一定适合高中。
②。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宗教在一个社会中被认为是神圣的东西,因为它代表了价值、情感、权力或被公共的信仰赋予了使人敬畏或神圣的品性,它来自于整个社会,并被整个社会所支持。
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也坦言,“我始终对新闻的现场有一种敬畏之心。” 而敬畏,也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深刻蕴含。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性别、兴趣方式等的不同细分影片类型,防止低龄化造成的受众偏窄问题,带动全民消费。⑤可使电教结合动漫作品,普及动漫产业。(每点1分,答到其中4点即可给满分)
10.C(3分)11.D 解析:“卒”是对有官职,有名望的人的死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3分)
12.A 解析:左右嗣子,辅佐嗣子,而非控制住嗣子。(3分)
13.(1)重庆没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完者都和右丞哈麻秃不能和睦相处,如果使船调头回去出其不意袭击他,就可以攻取占有它。(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相能:和睦相处。若:如果。回:使„„回。有:占有。各1分。)
(2)明玉珍说:“我和陈友谅一起向徐寿辉臣服,陈友谅却像这样背叛他。”命令用军队堵住瞿塘峡,断绝来往,不与他交往。(俱:一起。臣徐氏:向徐氏臣服。悖逆:背叛。绝:断绝。通:交往。各1分。)
【参考译文】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多,眼睛为双瞳仁。徐寿辉起兵时,明玉珍与家乡父老聚集一千余人,盘踞在青山。等到徐寿辉称帝,派人招引明玉珍,说:“来的话就一起享受富贵,不来的话就发兵灭掉你。”明玉珍便率领众人投降,以元朝将领的身份镇守沔阳。和元朝将领哈麻秃在湖中搏斗,飞箭射中了右眼珠,于是瞎了一只眼睛。后来,明玉珍率领五十艘大船在川、峡之间掠夺粮食,将要带领众人回去。当时元朝右丞完者都在重庆招募士兵,义兵元帅杨汉应招募来到完者都军中,想借机杀掉完者都而吞并他的军队,没成功。杨汉逃走,离开三峡,遇上明玉珍,进言说:“重庆没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完者都和右丞哈麻秃不能和睦相处,如果使船调头回去出其不意袭击重庆,就可以攻取占有它。”明玉珍犹豫不决,部将戴寿说:“机不可失。可以把船只分成两部分,一半储运粮食回沔阳,一半利用杨汉的士兵攻打重庆,若不成功就掠取财物回去。”明玉珍听从他的计策,袭击重庆,打跑了完者都,抓住了哈麻秃献给徐寿辉。徐寿辉任命明玉珍为陇蜀行省右丞。
不久,完者都从果州来了,恰逢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谋划重占得庆,在嘉定的大佛寺屯兵,玉珍派遣万胜抵御他们。万胜攻打嘉定,半年都攻不下来。玉珍率领众将围攻嘉定,派遣万胜率领轻装部队袭击成都,虏获朗革歹和赵资的妻子、儿子。朗革歹的妻子自己跳江死了。玉珍让赵资的妻子、儿子在嘉定巡行,招降赵资。赵资拉弓射死妻子。不久,嘉定城被攻破,玉珍抓住赵资和完者都、朗革歹回重庆,安排他们在治平寺住,想将他们收为己用。三人执意不答应,于是斩杀于市,礼葬他们,蜀人称他们为“三忠”。在这种情况下,各郡县的人接连来归附。
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明玉珍说:“我和陈友谅都是徐氏的臣子,陈友谅却如此背叛他。”命令用兵堵住瞿塘峡,断绝与他来往。在城南角为徐寿辉建庙,每年祭祀。
二十二年春在重庆即皇帝位,国号夏,建元天统。仿效周制,设立六卿。将蜀地分为八路,更改府州县的官名。明玉珍素无远谋,然而性情节俭,十分好学,礼贤下士。设立国子监,教育公卿子弟,设提举司教授,建造社稷宗庙,寻求雅乐,开设进士科举,确定赋税制度。这些措施都是刘桢为他谋划的。二十六年春,明玉珍重病在身,将戴寿等召来说道:“西蜀地势险固,你们若能同心协力,辅佐我儿,则可以自守。不然的话,将来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明玉珍去世,死时三十六岁。
14.AE 解析:A.“岁月遒”说的是时间之长,而非空间之远。E.用许汜、刘备的典故是表达自己不愿做那种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运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才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时间的紧迫。(5分)
15.相同点:都表现出作者渴思报国,而又志不得酬的悲愤。
不同点:陆游以对比手法为主,以“兴”起,以“忧”作结,感情如起伏的波澜,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