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21: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第一篇: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9-03-09 02:50:29

发布人:信息发布员Ⅳ

来源:政府办

访问量:3543次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制定本规划。

一、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基础

我县位于山西中部,东与阳泉、平定、昔阳山水相连,西邻太原、榆次,南接和顺,北与盂县、阳曲隔山相望。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所辖14个乡镇,206个行政村,总人口21.4万,其中农村居民人口15.9万。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具备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近年来,全县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明显增强,为全县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现价总量比2007年增加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达到了30%以上,全县生产总值占晋中市的比重从2005年的4.6%提高到8.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了25亿元,增长速度达到80%以上,增速在晋中市各县(市、区)中位居第一,其中重点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阳煤开元等五户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60%,工业的规模集聚优势明显;全县人均GDP达到了21100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9亿元,比2007年增加3亿元,同比增长49.8%,财政总收入占晋中市的比重从2005年的5.8%提高到9.5%;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52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6017元和1557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3.3%和14.5%,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近年来,全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了多项扶持办法和措施,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粮、菜、林、牧四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民增收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7.2亿元,增幅10%。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斤,与2007年基本持平,保持了农业大县的地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1万亩,总产量达到87.95万吨,“寿绿”品牌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并成为奥运会指定的蔬菜供应基地;林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财政投资3451.9万元,造林6.825万亩,其中仁用杏和核桃经济林种植初具规模,被省政府命名为“造林绿化先进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养殖农户的收入有所提高。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基地建设已经颇具规模。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和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0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2个,共带动农户3.2万余户,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人均收入达到4750元,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逐步壮大,运作逐步规范,效益初步显现,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城乡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改善 自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加大了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力度。2008年财政支农资金累计达到了26399万元,比2007年增加了12601万元。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52.91公里,基本上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县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村集体投入2592.58万元,机关、企业帮扶投资245万元,扶持和重点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共完成了43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道路硬化117.5公里,安装路灯508盏,建成沼气池9390个,全县近1/5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投入841.8万元,兴建各类饮水安全工程74处,解决了107个自然村,2.13万人的饮水问题,基本上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全县社会保障支出累计达到14029万元,增长25%,各项社会保险体系和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制约因素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由解决温饱目标的生存型社会进入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力明显增强,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城乡群众意愿明显提高,对统筹城乡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又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发展机遇

1.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不断实施。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山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目前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这为我县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2.国内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扩大。国际资本和国内沿海地区大量产业向内地,特别是向中部优势发展区域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县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更大规模地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扩张全县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劲动力,为扩大就业和转移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有力支撑。

3.山西是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省。我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最主要支柱产业,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积聚全县财力、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发展全县非煤产业和提升全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大太原经济圈的辐射带动。大太原经济圈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随着省政府大太原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太原的产业扩散速度将会加快,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周边城镇转移。我县作为大太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可以在大太原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下,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空间的“同城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制约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涉及面广、面临的问题复杂。从目前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1.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发展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态势,山西作为资源、能源经济大省,上游产业比重大,经济下滑更为陡急。我县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产业一枝独秀,受到的负面影响正在凸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和作为。

2.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也很突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依然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3.认识和体制惯性的影响仍严重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还难以消除,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体制上的差别还难以迅速消除;另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出于对土地权益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农民产生了新的“恋土恋乡”情结,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4.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区的拓展,土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难以缓解,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我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如何兼顾生态改善,是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对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来说,目前,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转型发展期,发展和制约的力量并存,但发展大于制约,机遇多于挑战。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克服体制障碍,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体制、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城乡均等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城乡互助共进发展机制和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区集聚,集中建设1个城南工业集中区,2个循环经济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集聚,围绕“1+9+54”城镇体系,突出“1”个中心城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强化“9”个中心镇的支撑点作用,夯实“54”个中心村的基础功能,以镇带村,梯次集聚;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资源要素在县域内的全面融合、产业化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互动互补,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在体制上、政策上、工作上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城乡配套改革,积极调整城乡关系和利益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协调发展。

——整体规划,配套建设。推进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城镇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乡村,搞好中心村布局规划,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坚持配套建设,把城镇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正视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差异性,更多地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给农民更多的关怀;大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思想,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认真落实关于农民的各项政策,逐步使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与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充分发挥城镇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科学定位县域城镇和农村的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要坚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2009-2015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使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开始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事业发展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努力在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以土地合理集约经营为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逐步展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初具雏形。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人均GDP达到3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2.2:1。

远期目标(2016-2020年):逐步建立健全配置合理、高效统一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投入、建设、管理和保障、服务体制机制;形成城市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助推城市经济新格局,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明显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充分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助共荣的城乡空间系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人均GDP达到5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2:1。具体表现为: ——城乡管理体制同轨

基本消除城乡户籍差别,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待遇公平。

——城乡空间布局一体

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民定居点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全面完成,形成比较合理的县域空间布局和城镇结构体系,实现县域有机联系、人口相对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城乡产业发展协调

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焦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实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实现城乡联动、县域均衡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共享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和12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大众化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预防体系;城乡老年休养、娱乐、教育、康复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城乡社会保障对接

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全面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五保户自愿集中供养率100%,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接近、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联网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通村公路配套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通公共交通;基本形成城乡联网供水格局;燃气管道基本实现中心镇以上联网;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县农村;实现城乡统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管理。

(四)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2009—2015年):编制规划,改革体制,出台政策,重点突破。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工作重点是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实施重点改革,制定配套政策,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工作格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全面推进,缩小差别,提升层次,实现跨越。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攻坚和跨越阶段,工作重点是大力提高城乡经济总量和质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档次,及时发现问题并作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实用、规范,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1.坚持“三个集聚”,完善城乡统筹的空间发展规划体系 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以县域总体规划为龙头,修编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推进工业向集中区集聚、农民向城镇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聚,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认真编制镇村规划和重点中心镇、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合理设计村庄形态。优化城乡布局,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寿阳。

2.实施“1+9+54”城镇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协调的空间格局

城镇发展,采取据点开发、轴线延伸、网络发展的建设模式,即:着力打造以县城(包括朝阳、南燕竹)为核心的一个中心城区;加快培育宗艾、平头、平舒、南燕竹、方山、尹灵芝、西洛、羊头崖、松塔等九个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心集镇;重点建设具有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纽带功能的54个中心村,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

首先,扩张县城的发展规模,提升县城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采取跨越式东西轴向发展模式,构造以县城为中心,七里河和南燕竹东部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城三区”的城区空间结构。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其次,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建设、管理、开发”四位一体的思路,立足实际,突出完善集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两大重点,对中心集镇区内宅基地、重点项目等各种建筑项目用地,严格实行规划审批制度,保证中心集镇建设严格按规划有序推进。中心镇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色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镇功能,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服务业,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增强中心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

第三,加强乡村级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县村庄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

加强乡村规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各项部署,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和人文状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又突出重点和特色,确保实效;既强调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又量力而行,确保可操作性;既强调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步改善,又有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农民实惠。

中心村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对近城郊的农村,可以用以城带乡的办法,通过宅基地的合理置换,用土地置换的升值部分,建设城郊型农民居住小区;对镇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可以用依厂建村的办法,由企业建基础设施,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到新村小区;对相对偏远的以农为主的地区,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形成现代农村形态;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现代化改造相结合。

(二)大力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三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联动,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县

立足我县优势农产品资源和现有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稳粮、扩菜、搞特色、上规模、塑品牌”为重点,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健康畜产品和特色干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着眼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培育、扶持农产品品牌,力争将我县打造成全省的现代农业示范县。

(1)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县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夯实农民增收基础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应急水源、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水肥一体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首先,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恢复修缮和建设一批水利设施,增加节水灌溉面积,重点在景尚等缺水乡镇推进旱井建设,发展不充分灌溉,改善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其次,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增、提、防、改”技术,大力推进耕地综合能力建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第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扶持农机站、农机大院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推进玉米、马铃薯作业的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202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0万千瓦,主要农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5%。

(2)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突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以北部早熟区和南部中晚熟区为主,发展两大玉米优势产业带;以太旧路、307国道、榆盂线、九榆线等主干道沿线为主,建设优质蔬菜种植区域带;建设朝阳、景尚、松塔、羊头崖、解愁、平舒和宗艾仁用杏生产基地、核桃生产基地;利用我县丰富的林草资源,重点发展肉羊、肉牛、奶牛圈养为主的草畜养殖业,重点建设平头、西洛、朝阳、尹灵芝、松塔、羊头崖草畜养殖基地。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是增强农业和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首先,要重点扶持一批产品质量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创新产业化机制,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户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其次,要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档次,加强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加强合作社内部技术、资金、物资、市场服务与对外协调职能,提高农户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判断能力,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第三,继续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户和市场的对接能力。

(4)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对现有的特色农产品的提档升级,打造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精心培育和保护“寿绿”蔬菜品牌,加强无公害监测,推进标准化生产;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保护现有的豆制品、小杂粮加工知名品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加强品牌宣传策划,利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渠道进入大中城市消费群。到2020年,培育出3—5个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

(5)大力发展以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充分利用全县丰富的玉米、蔬菜资源优势以及仁用杏、小杂粮、豆腐干、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拉长产品产业链,提高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围绕现有加工业基础,建设专用加工原料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夯实基础。第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第三,加大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力度。精心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有效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通过会展、代理、网上等多种形式向外招商。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第四,降低门槛,鼓励农民发展力所能及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就地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化,实现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6)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坚持科技兴农,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专用玉米、蔬菜、干鲜果、小杂粮、草食畜等新品种,应用适时适市种养模式。加强农业“三新”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综合技术水平,实现“三增”,即:优质新品种推广面积增加、新技术应用面积增加、新模式推广面积增加。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进“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建设。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信息网络。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和人工增雨消雹减灾系统。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科学规划利用县域内丰富的秸秆资源,引进高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消化、转化、商品化秸秆资源,变废为宝。

2.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区,加快工业化进程

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以大型产业项目为依托,以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为动力,按照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全县的工业化进程,为实施以工补农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1)重点建设三个工业集中区,提升全县工业发展水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战略要求,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温家庄乡盘湾底,平头镇东韩等2个循环经济工业集中区,把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大力发展煤炭接续产业,积极推进煤—焦—气、煤—焦—化、煤矸石—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等发展模式,重点抓好甲醇、二甲醚等煤炭产品延伸项目,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增值。以城南工业集中区为中心,大力发展轻工业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轻工业产业和非煤产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重点要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工业、电子信息、高新产业及仓储物流等环保接续性产业。

(2)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提升工业综合发展能力

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按照规模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首先,要通过转换机制和制度创新,加速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其次,要鼓励和引导我县企业与省内外的优秀企业强强联合,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的国际资本,打造产业发展航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第三,要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新一轮启动内需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非煤项目与地面企业。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建材业和医药化工产业的发展,增强工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3)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突出位置,积极引进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选择发展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有针对性地发展已经初具优势的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加工业、轻纺工业、水泥建材以及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业等。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借助东部产业升级和金融危机所形成的产业转移的机遇,瞄准初级阶段的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零部件及化工等行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以“寿星文化”旅游品牌为龙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和支撑力,使之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1)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我县地处太原、晋中、阳泉三市的复合交叉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培育物流企业,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一是构建物流园区,以城区为中心,重点建设蔬菜、仁用杏、粮油、林木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二是重点抓好乡镇的市场建设,依托地理优势,以市场化带动城镇化,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大市场格局;三是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从单一的中心商场向连锁店、仓储、电子商务、代理配送、特许经营等多种新型商业转变。

(2)以“寿星文化”品牌为龙头,形成特色旅游产业 我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夏季气候凉爽,风景秀美,是我国古代神话人物——老寿星的“出生地”,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重点开发寿星文化旅游和农家乐休闲旅游,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企业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经营,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开发经营实体,确保两大旅游品牌开发初见成效。抓好以交通、绿化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2个旅游星级宾馆,打造2-3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加快标志性旅游纪念品开发,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配套问题,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旅游产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对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促进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整合旅游资源,搞好旅游宣传,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使之成为太原市和晋中市旅游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一规划,统筹资金,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广大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

1.建立顺畅高效的城乡交通网

按照建设大交通、发展大流通的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主路网与国家高速路网对接,县境重要出口路的公路达到一级公路标准,通达中心镇的公路达到一级或二级公路标准,通中心村和行政村的公路基本上达到三级公路标准,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轴,区、乡、镇、村相互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积极发展农村客运事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2.加强城乡供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乡供排水管网设施统一建设和管理,实施城乡水源地保护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重点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等安全饮水问题。2015年边远地区实现一户一井,中心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安全饮水率达到100%。

按照增强电网可靠性、提高电网灵活性的要求,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加强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做到电网建设适度超前,推进城乡电网统一建设和管理工程。

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合理规划建设燃气供应设施,在城镇逐步建立以管道天燃气为主体、石油液化气为补充的燃气供应体系。2020年实现主城区和新城区使用管道燃气率达到95%,乡镇用气率超过60%。加快农村沼气“一建三改”步伐,新建沼气池2万口,沼气入户率达到50%以上。

3.加强城乡信息化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邮政物流,推进邮政快递建设。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寿阳”,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加快城乡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建设,推广普及数字电视。进一步提升电信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支持3G网络建设和运营,到2020年宽带基本实现全覆盖,计算机用户普及率达到50%。

4.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和对山体、水体、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及中心镇污水处理厂,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工程、防护林工程、生态保护工程;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建设,建设主城区垃圾处理场和乡镇垃圾填埋场,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普及农村自来水,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良种场废弃物综合治理与利用工程,规范水产养殖,禁止污染水体投肥养殖,推广有机、生物肥、农药以及先进的施用技术,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力争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全部过渡到采用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部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置。

(四)大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附加在户籍管理上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的入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管理为主要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

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2010年,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纳入就业计划和劳动保障管理范围,在政策制度上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到2015年,实现城乡劳动者权益一样化。

3.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以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为核心,以制定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为抓手,打破所有制界限,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即征即保”的原则,将土地被征用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范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历史形成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思路,探索、建立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依托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按照群众自愿,政府、新农合医疗组织、个人按比例共同出资的原则,鼓励、引导更多的务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县级统筹。把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有承包合同)的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户籍农村劳动力、有转移就业愿望尚未实现转移就业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一并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将城镇各类企业招用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缴费范围,逐步实行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比例缴费,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医疗保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农合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积极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参加医疗保险的缴费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覆盖。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全县“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0%以上。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三险”有效衔接,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体系。

4.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完善、阳光运作的原则,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灾害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大病、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资金多元、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规范民政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劳动就业、户籍管理、医疗卫生制度的衔接,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综合效能。大力推进慈善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社会福利事业。逐年加大公共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户和困难群众的救助范围及标准,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孤儿、流浪未成年人的集中供养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和城镇经济实用房建设工程,加大力度解决因灾、因贫等困难人员的住房难问题。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助学机制,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提供优惠政策、广开就业门路,认真做好失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5.建立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

打破政府行政管理“城乡分治”的局面,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基层下移,逐步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执法机制。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既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又便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广泛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使之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村改设居委会。

(五)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事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居民在教育、文体、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方面与城镇居民基本享受同等水平,初步实现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夯实基础教育基础,调整学校布局,形成高中阶段教育向中心城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乡镇集聚、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中心村集聚的学校建设布局。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农村学校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吸纳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采取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鼓励城区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统筹规划,保障经费,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或周边城市进修学习。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救助体系,覆盖农村全部家庭和城市困难家庭。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保障和生活保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助学机制,资助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中精力办好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两项以上实用工作技能,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提高增收能力。到2020年,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将义务教育从九年扩大为十二年,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均等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多元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2.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科学谋划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路子。城镇文化建设要以完善城镇文化发展功能、提升城镇文化水平为切入点,健全公益性文化网络设施,使广大居民可以充分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熏陶。加大文化网络信息传递建设,加大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让城镇文化、村落文化以及家庭文化相互辐射,相得益彰。落实农村文化专职干部的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和开发历史文物古迹、民情民俗。挖掘乡镇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农村体育组织服务网络和设施网络,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建设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鼓励民间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兴办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加强“科技下乡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乡镇、村三级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拓展农民基层科普阵地。建立一支为农民提供更多农业技术和科普知识的服务队伍。

3.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布局。强化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根据县域卫生实际,集中力量,提高农村预防保健、急诊急救、传染病救治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基本保证农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促进县、乡、村三级网络纵向合作,发挥县级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的督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原则上在各乡镇由政府办好一所卫生院,重点加强边远贫困地区卫生院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引导、鼓励医学类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医疗服务队伍,为农村居民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家园。到2015年,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卫生厕所普及率98%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50%的乡镇和40%的村达到县级卫生标准要求。到2020年,所有指标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0%。

4.构建城乡科技服务体系

整合现有政务、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和网络,以“三农”服务为轴心,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体系。认真实施科技支农助农工程,到2010年,扶持培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企业10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县级星火科技培训示范基地10个,完成人员培训3万人次;建立农村科技信息化应用示范点20个、各类农业科技服务组织30个。到2015年,建成省、市级科技示范基地10个。建立一批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和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性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建立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结构合理、渠道畅通、品种丰富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六)大力推进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 1.完善城乡市场体系

充分与大太原的各类市场进行对接,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重点建设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大做强一个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以二级批发市场为辐射点,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利店、单体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物流配送、便民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零售业城乡连锁化。

2.培育城乡流通主体

鼓励县城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发展综合性服务网点,建设和改造农资农家店。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做大做强。

3.加强城乡市场对接

整合城乡各种信息资源,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中心,使之成为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信息平台。引导农产品进超市。制定相关政策,建设绿色通道,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

4.加速城乡要素流动

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扩大农民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和发展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信贷担保组织,探索以农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组织贷款的具体办法。引导人才、技术流向农村。积极运用激励政策与市场机制,引导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本县农业技术人才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实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农村土地市场建设,鼓励农民灵活运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建立土地合作社,促进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保障 全面推进以农村土地流转和城乡一体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保障城乡统筹高效、有序地发展。

1.推进城乡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县级行政机构改革,深化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围绕转变职能,提高效能,降低成本,撤并一些职能相近机构,建立职责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切实搞好乡镇事业站所整合,实行分类管理,合理区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活动,公益性服务由财政保障,经营性活动走向市场。适当调整乡镇经济管理功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向营造发展环境、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巩固执政基础、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安定,实现依法行政。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社区组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推进村级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农村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行业协会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2.建立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

积极申请省直管县试点,探索县财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财税改革体制,进一步增强乡镇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县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推进财税体制创新,加快县财政专项资金整合。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增强对薄弱村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新农村建设稳定投入增长机制。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

3.建立农村土地置换流转制度

组织农业、国土、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对全县不同类型集体土地的数量、用途以及使用和流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土地及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证流转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土地用途不得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得损害。

把土地流转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将耕地流转集中至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结合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让、转包、质押、租赁、置换、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流转其承包经营权,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

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推进土地流转。对将土地承包权流转给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按实际流转面积给予财政补贴;对发展土地流转后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优先享受设施农业扶持政策;实行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流转收益分年段递增机制,促进土地集中流转;对转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再就业培训,鼓励转产农民实现再就业;允许社会资本和城市工商企业承接、承租土地,单独兴办或与农民联办企业,享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支持政策。

(2)探索农民宅基地置换新方式。将农村宅基地的一定比例集中用于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其余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多得的土地出让金等收益用于补贴农民购房。进城务工及生活的农民及其家属的宅基地及其上的住宅,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由县政府统一安排处理,农民可由此换取城镇户口和居住面积大体相当的城镇公寓住房。

(3)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凡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经国土部门批准后,可采用直接转让、出租、抵押、以地入股和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流转,并严格限定在存量建设用地范围以内,防止耕地变相流失。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注册开发集体建设用地,以招标、拍卖或协议等方式对外提供土地使用权,合理规定使用年限,严禁用于商业性开发和住宅建设。

(4)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县、乡两级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在土地流转前,制定土地流转规划,收集发送土地流转信息,建立信息储备库,实现供与求的有效对接;在土地流转中,提供规范的流转合同,确保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土地流转后,开展跟踪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协助处理土地承包经营中的纠纷,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主体创办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和土地银行等。

(二)加大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建立城乡统筹投入新机制

根据中央提出的“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和“三个高于”的思路,逐年加大农村投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投入机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财政保障,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努力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突出“四个倾斜”,建立“以工补农”新机制

在工业反哺农业上,要突出 “四个倾斜”。首先,政策倾斜。通过制定向农业适当倾斜的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农业发展的政策空间。其次,资金倾斜。制定合理的资金投入制度,将更多的资金转移到发展农业产业上。第三,技术倾斜。政府要引导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移、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帮扶等多种手段,对农业进行技术扶持。第四,人才倾斜。通过制定人才政策,引导和吸引人才投身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财政对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县级财政每年对农村的投入要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其中直接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部分,要占到对农村投入增长部分的50%。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要确保农业科技三项费用逐步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县财政预算内应保障逐年增长。要按照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提高将县农业科研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投入比重,以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增效,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4.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投入

重点加大县级财政对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垃圾处理、扶贫开发、防灾减灾、农村教育、农民培训、文体科普等领域的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支农项目,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项目。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条件。其中,用于改善农村饮水工程的配套投入,每年要确保完成一定比例的行政村;用于农村道路硬化的配套投入,平均每年要确保完成一定里程;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环境卫生大整治试点的投入,每年要确保完成一定数量的行政村,改变村容村貌。

5.建立农村投资的激励机制

鼓励在农村工业集中区投资创业,着力发展农产品、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收农村就业显著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或返还,激励企业增资扩建、做大做强。鼓励在农村开展土地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或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基地,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显著的企业,给予贴息扶持。鼓励引进外资开展农业合作,发展创汇农业,鼓励社会团体、民间能人志士在农村捐资、助学、扶贫,兴办慈善福利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的善举美德;重点鼓励农村籍的民营企业家回乡投资捐资,激发其报答父老乡亲的故土乡情,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我县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招商引资的条件,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体制,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

6.创新农村信贷机制

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点布局,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三农”能力;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开展邮政储蓄机构办理社区各类贷款业务试点,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支持农村;推进农村保险和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扶持建立农村担保机构、担保基金,千方百计解决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信用型、商业型和互助型担保机构,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乡村房屋产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

(三)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城乡统筹发展人才支撑

加大城市人才和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针对农村人才缺乏和流失严重的问题,实施农村人才倾斜政策,推进战略性人才流动补助基金及其他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工作,解除战略性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继续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促进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加强和完善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科技副职选派制度,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引进和聚集人才。大力开发培养农村科技、卫生、生产、经营、教育等方面的实用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按照“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健全完善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的各项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优秀农民中选拔干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四)加强城乡统筹工作领导,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准确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一系列精神上来,切实加强领导,把行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来。

各级领导干部和城乡居民应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氛围;细化分解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评价考核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协作、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落实。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覆盖全县,涵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方能有效实施。在组织实施前,要逐步细化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建设研讨小组,负责专项方案的拟定和组织实施。

第二篇: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平委〔2004〕15号

发布时间:2005年4月1日17:16 作者: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委、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2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平湖市委平湖市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31日

平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5年—2020年)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省委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作出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施“八八战略”的一个重点来抓。嘉兴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五大战略之一来实施。这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发展的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其主要途径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实现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增长空间;是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生产总值年均以15%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平均2-3年翻一番。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095美元,财政总收入13.9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列全国百强县第31位,跨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门槛;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86元,标志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城镇和农村分别为37.2%、41.0%。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服务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调整到7.5∶62.5∶30。

(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日趋融合。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推进中心城市发展、鼓励农民进城和吸引外来人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从1996年6月起,相继实施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行政村区划调整和撤乡镇建街道等工作,并及时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形成了以“L”型组合城市为中心,新仓、新埭两个卫星镇为骨干,其他一般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级城镇体系,城市化建设呈现梯度推进、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对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8.1%。

(三)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建成了平湖大道、东西大道等骨干道路,基本建成了平廊、平兴两条连接上海郊区的一级公路,农村危桥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基本实现了“1234”目标,全面实施交通重点配套工程、干线网络工程、乡村康庄工程、水运强市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启动,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用电实行同网同价,通信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80%,农户电话装机率超过95%,农村经济信息网已覆盖全市70%以上的村、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保障同步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平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落实,投入不断加大,教学网点得到调整优化,实行“一镇四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教育指标日益接近。城乡统筹就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就业二元格局彻底打破,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就业限制性政策被取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推进,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对象由原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向非公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和自由职工者扩展,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到2004年6月,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参保率超过97%。

(五)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启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平湖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了市人大的审议,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入网率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和发展,对服装箱包边角料进行集中焚烧处理,河道整治和绿化造林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得到加强。

尽管我市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但对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观念和认识上还没有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难以一下子消除。二是均衡发展问题。我市城乡发展总体均衡,但差异仍然不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区域发展也不够平衡,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分割问题。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了明显的城乡差距,社会保障、计划生育、退伍安置等政策在城乡分割、以城为主的基础上制定,造成了“城乡有别”,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也与城市有很大差距。四是城镇建设问题,这几年,我市城镇建设尽管力度较大,但市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镇规模小、功能弱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生产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五是城乡人口素质问题。目前农村居民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民产生了新的恋乡恋土情结,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围绕把我市建设成外向为主的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港口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市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二)基本原则

1、一体规划、梯度推进原则。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为此,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全市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2、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原则。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开发资源,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突破户籍、社保、就业等体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城市和农村关系,早日让农村享受城市文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07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

1、经济社会结构趋于合理:

——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非农就业比重由2003年的77%提高到80%;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5%;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非农就业比重提高到90%以上。

2、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

——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加强市域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与衔接,形成完善的内外交通、公用设施服务网络等。

——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经济互动,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增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工业主导地位增强,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体系,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形成,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内外平等就业的劳动就业格局,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接轨,不断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全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农村居民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广电、服务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基本同等水平。

——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形成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

1、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加强市域整体规划布局。强化空间一体化,切实有效地解决村镇分布散、产业集聚度低、农业集约发展滞后的问题,努力构筑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编制537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权威性,逐步建立各类规划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突出“一带二片”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重点城镇为骨干,一般城镇与中心村相结合的四级规模结构,加快以当湖城区、乍浦港区和滨海新区共同构成的组合型城市建设,加快以新埭镇、新仓镇为骨干的重点城镇发展,优先发展重点集镇和重点工业区,促进人口、产业和要素的高度集聚。同时,以重点发展区、一般发展区、一般控制区、旅游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生态廊道五大类型,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

加强“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村庄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按照园中村、镇中村、中心村、整改村四种模式进行建设逐步实现人口居住集聚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新村建设要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等规划控制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建设。城区、工业区、旅游区及城镇以外的区域,主要发展都市农业,适度集中、合理布局建设农村新社区。

2、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以提高城乡空间经济组织程度为核心,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建立贯通全市、连接内外、通达周边的交通网络,重点实施“一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五纵五横三连”主干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到200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4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4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5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交通“1234”和“12360”两大目标,即一级公路通镇(街道)、二级公路连镇(街道)、三级公路通中心村、四级公路到一般村和镇(街道)10分钟上高速公路、市区与镇、街道之间20分钟互通、市区30分钟通达周边相邻县(市、区)、市区60分钟通达周边大城市(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到202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7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30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施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到2007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高标准建设城乡公共设施,推进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一是加快建设城乡防洪工程,巩固提高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洪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扩大地面水厂供水规模,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形成以地面水厂为主体的供水体系,到2007年基本形成市域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三是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可使用天然气的要求,加强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四是完善电力、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实施热电联产规划,加强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以现有电信、广电等通信网络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形成高标准的城乡信息网络体系。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的速度,到2005年,实现全市各村宽带上网全覆盖。推进农村家庭上网,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公司+农户”、“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把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使贸工农协调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光机电产业和临港型产业基地优势,提升服装产业群、造纸产业群和箱包产业群三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童车、洁具、医药、家具、机械五金五大制造业基地,通过实施大投入工程、开放带动工程、工业园区提升工程、技术创新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企业培育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以及品牌培育工程等“八大工程”,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发展休闲旅游业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和项目推进,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4、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健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健全就业管理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构筑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就业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合法权益保护等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城乡劳动力享受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改革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到2007年、2010年、2020年,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50%、80%、100%。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失业保险一体化,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被征地人员安置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人员利益。

5、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事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居民在教育、文体、卫生、科技、广电、信息等社会事业方面与城镇居民基本享受同等水平,初步实现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教育。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到2010年,使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基本一致,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占有校舍、教学设施、图文信息资源、办学经费基本一致;城乡同类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相当,待遇基本相同;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接近城市同类学校。完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体系,在全市城乡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化。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集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高中段教育,满足城乡群众接受优质高中段教育的需求,努力使城乡学生有平等的升学机会。到2007年,全市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8%以上。按照政府示范指导、社会办园为主的原则,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幼儿教育向镇和中心村集聚。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卫生。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一是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市、镇和街道、村(社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增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立由市卫生监督所及中心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组成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组织网络。到2010年,城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达85%以上。三是抓好“434”工程建设。即加强市公共卫生中心、“120”急救中心、“非典”定点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四个重点;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三大网络;卫生信息、人才队伍、科技工程、社会支撑四项建设。四是完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网络,提高生殖保健、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卫生镇、街道和卫生村创建活动。到2010年,全市50%的镇、街道成为省级卫生镇、街道。农民群众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全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群覆盖面达70%以上,全市居民基本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大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力度,为广大居民提供环境整洁、饮水卫生、厕所无害、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受益率达到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文化体育。建设文化名城,弘扬先进文化,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精神文明。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契机,修建一批具有平湖传统文化特点的人文景观,培育传统民间文艺,发展特色文化镇、文化村。加快新华书店、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市区重点文体设施建设。社区、村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到2007年,全市各镇、街道都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到2010年,20%以上的镇、街道建成高标准的文化站(馆)。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着力构筑风尚良好、环境优美、居住安宁、文体活跃的基层社区。到2007年,市级以上文明村建成率达到85%。到2010年,使我市进入全国文化建设模范县(市)行列。

——科技。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两大平台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进步,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点实施农业种子种苗、农业标准化、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可持续发展四大工程,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到2010年,全市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努力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到2005年,镇、街道农技人员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农业专业大户普遍获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工业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30%以上。提高服务业的科技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广电。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普及率。采用城乡统一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网建设,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质量和服务水平。到2007年,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都能收听收看到较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使大部分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能收听收看到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带来的丰富节目和广播电视提供的节目点播、宽带上网等特色服务。到2010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6、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至2007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一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河道整治,改善河道水质。重点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排放监管、饮用水的保护,以及对市域范围内地表水水质的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二是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引入企业化运作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到2007年,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大气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加强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等的综合治理,使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至2007年,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四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城市生态林、花卉苗木、水果经济林等重点绿化工程。到2007年,全市新增林果业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以上;到2010年,建成林果业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形成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到2020年,全市新增林果业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宣传,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覆盖全市,涵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方能有效实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和力量配置,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大战略中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市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对各镇、街道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各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三是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确定一批城乡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四是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分阶段工作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是抓好一批试点。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强的镇、街道,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继续实行鼓励引进人才、投资兴业的户籍政策,加快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

二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坚持统筹集约发展,着力缓解土地、资金、电、水等要素资源制约,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城市和农村,各镇、街道之间不同的功能定位,突出发展重点,打破行政界限,统筹配置全市土地资源。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统筹政府资金、信贷资源和行政事业单位分散沉淀资金,重点投向机遇性领域和关键性地区。优化引资结构,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优质产业和项目。优先扶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全市范围内的规划调控。加强各类园区整合的政策研究,改革、完善现行考核体系,完善园区整合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非工业主导镇、街道的经济利益。

四是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防疫检测安全体系建设、农村敬老院、“新村示范、村庄整治”、万顷绿化、农村能源利用等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均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二是充分利用我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和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际,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

六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完善以养老保障为主要方式与就业市场化相接轨的征地补偿制度,优化运作程序,逐步提高被征地人员安置标准,逐步消除与城镇居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差距,使之享受同等待遇。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相衔接的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非农土地进入市场的途径。

(三)推进城市化,强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一是强化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修编镇、街道总体规划,深化细化各类专业规划。二是加快城市开发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基础功能和服务功能,形成规划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村庄改造步伐,形成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引导优良产业向城镇集聚。增加城镇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进城。四是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建筑的规范设计、有资质施工、法制化管理。

(四)加快农民转移步伐

一是建立农民市民化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安置新办法,使宅基地成为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财富。积极引导宅基地集聚,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置换、公寓式安置等途径,使农民低成本进入城市居住。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整治,对通过土地整理获得的折抵指标实行有偿使用。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有偿使用、转让制度。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及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入股以及组建股份制农业企业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三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在试点基础上,稳妥地推进村级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折股量化,股随人转,割断农村户口与村级资产(包括土地)权益分配的联系,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四是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加快农民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培训就业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为农民转岗就业创造条件。

(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结合,实行一二三次产业联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工业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认真实施创业再创业计划,努力形成外资、民资、内资争相投入和外源型、内生型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在服务业上,坚持“三产活市”,以九龙山度假区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以乍浦港区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市区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在农业上,坚持“农业稳市”,以省级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市创建为抓手,鼓励“新三资”投资农业,推进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以现代加工型、绿色安全型和生态休闲型为主的都市型农业。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快变量”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中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强化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通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等途径,促进农村居民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改变。

文章来源:本站提供

第三篇:灵丘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灵丘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县村村通水泥(油)路的大规模建设,为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道路条件,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编制完成了灵丘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一、灵丘县客运市场现状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东南部与河北省蔚县、涞源、阜平相连,西北与我省浑源、繁峙、广灵相接,面积2732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254个建制村,总人口23万,其中农村面积占95%,农业人口20余万人,境内主要有国道108线、大涞线及天走线,有217个建制村通了公路。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大力加强客运场站建设,加快推进村村通客车步伐,目前,县城二级汽车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10月初可交付使用;两个四级乡镇客运站基本完工,年内均可交付使用;安装候车亭32个,候车牌88个;农村客运车辆31辆,客运线路15条,直达140个建制村,此外,还有21个建制村可以在2公里内坐上客车,有27个建制村通了微型客车,有31个建制村能够电话预约叫车。城市客运方面,共有公交车11辆,出

租车(包括三轮客车)200余辆,其中仅有64辆有客运手续,其他140辆左右的出租车属非法营运。

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思路

客运场站建设。今年计划建设乡镇四级客运站两个,安装候车亭80个,候车牌30个,其中30个候车亭安装在县城主要街道、路口,用于县城内公交线路,方便乘车。

客运网络建设。打造县城内公交网,县城与乡镇间客运网,乡镇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村间客运网,以及可延伸至任何一个建制村的出租车客运网络,即合理规划县城内公交线路走向和站点,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延伸、拓展到城区边缘,便于换乘;对衔接县城至各乡镇的客运网络分片合理设臵;合理构建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客运网络;规范出租车营运,打击非法车辆,引导符合条件的车辆办理营运手续,为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门到门运输服务。

营运主体确定。按照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行业化监管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同时鼓励社会车辆以带车入股等形式实行公司化经营,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乘车条件。

运价水平调整。通过与价格主管部门联合进行市场调查,合理确定运价水平,最终达到“经营户有钱赚、群众坐得起

车”的“双赢目标。初期,先执行县城内公交车1元、城乡客运车每10公里1元的标准。

加强行业监管。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把好市场准入关、从业人员资格关和车辆技术状况关,加强客运站监督,严查“三品”上车、拉客宰客、超速超载等违章经营行为,同时建立和完善96566监督投诉功能,规范客运行业经营行为。

强化行业服务。建立客货维修调度服务中心,负责客运站点的规划设计,便于长途客运、农村客运、公交车、出租车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进行旅客流量流向调查,合理控制全县客运车辆规模,防止运力无限制增长,导致恶性竞争;指导各种营运客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提高车辆运行安全系数;提供电话预约叫车服务,做到“客运车进村、出租车到门”;建立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为养车户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打造物流信息平台,为我县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农民增收致富建立绿色通道。

争取优惠政策。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减免经营户的部分费用,力争使农村公交车享受到与城市公交车一样的待遇,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农村客运健康、快速发展。

展现窗口形象。全县道路客运车辆全部统一标识,鼓励司乘人员统一着装,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积极推进老人乘车

优待等便民政策,真正体现灵丘客运“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为打造红色绿色旅游特色县提供良好的运输支撑。

第四篇: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目的是要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其实质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不仅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市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市,增创新优势,推进新跨越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1、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嘉兴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5.6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7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标志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所辖县(市、区)均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前50位和成为浙江省小康县,各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为接近。

2、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乡联系日趋紧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足20%,到1990年达到30.6%,十二年年均提高0.88个百分点。199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3%,五年年均提高0.94个百分点;到200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2.8%,七年年均提高1.07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中心、以县(市)域中心城市(镇)为骨干、以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支撑的市域城镇网络体系,各级城市(镇)规模迅速扩大,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对人口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预计到2006年城市化将超过50%的标志性水平。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者身份限制的打破,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纷纷投资效益农业,农村居民进城兴家立业,工农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在我市已表现十分明显。

3、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渐成现实经济优势。一是实施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区位优势已渐成经济地理优势。二是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等级率快速提高。市区和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进入规划实施阶段,部分线路已开通运行。三是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邮电、通讯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城乡用电实行同网同价,自来水受益人口不断扩大,2002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9%,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

4、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障改革实现新的突破。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户籍改革政策的出台,开始逐步建立居住地登记管理制度,农民进城“门槛”已基本削平。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突破,取消了使用农村劳动力的计划审批制度,城乡实行统筹就业制度,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市场初步形成。城乡居民低保实现一体化管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2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56.8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49.96万人。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到2002年,全市医保覆盖面达38.23万人,到2003年,全市乡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76%,乡镇初保达标率达100%,全市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212 万人,占全市应参加人数的84.6%。

5、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落实,城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县(市、区)相继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51个镇(乡)成为省级教育强镇(乡)。基本普及15年教育,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92.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99.97%,巩固率达99.94%,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0.18%,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初中升高中比例、初中和小学校均规模等主要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了3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高校在校生达2.15万人。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县级财政统一发放。

6、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开始起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奋斗目标,各县(市)相继开展了创建生态县(市)、生态乡镇活动。二是全市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覆盖全市的污水处理厂、收集输送管网布局已显雏形,形成了5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管网不能到达的乡镇其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也已开始列入议事日程,其中桐乡、嘉善、平湖的5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动工或进入前期。三是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资源化、循环再生利用为主要模式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步入轨道。四是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正在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动力,一批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和清洁生产型企业已经获得或正在进行审批、或进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五是万里河道整治、万顷绿化造林工程等工作稳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六是垃圾焚烧实行区域化运作。市区、嘉善、平湖、海盐的垃圾初步实现集中焚烧处理。

对照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如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机、基础条件的认识等等,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派生的其它城乡差别政策,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城乡差距。目前农村与城镇相比,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差距仍很明显。三是市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镇)和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城市(镇)劳动就业容量有限。四是建设资金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城乡差距问题。以我市目前的财力,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创新筹资思路,走多元化、多层次筹措建设资金之路。五是行政体制问题给长远规划、空间布局、政策统一、同步推进等带来部署上的困难。六是城乡“慢变量”的差距,目前农村居民在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型大城市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市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原则。树立系统观念,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全市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2、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减少体制障碍,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尽快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3、城乡双向发展推进原则。既要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镇)集聚、辐射作用;又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和农民知识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城市(镇)与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4、市、县(市、区)联动发展推进原则。强化市的宏观调控作用与充分发挥县(市、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实施市、县(市、区)联动发展推进战略,努力构筑新型市、县(市、区)关系,形成市、县(市、区)整体推进发展格局。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形成经验后向全市推广。

(三)总体目标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一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从现在起,到2010年,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六个一体化。

1、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各类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有用性和权威性,逐步建立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科学编制完善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城镇体系、镇村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等,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克服长期条块分割的影响,逐步改变地区之间生产力重复布局、产业结构与城镇职能雷同等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着眼全市3915平方公里,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城镇在人口、物质、资金、观念、信息等各种要素汇聚的枢纽与孵化器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壮大中小城市,扶持发展中心镇,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构筑以市区为中心、一主多副、功能互补的网络型大城市框架。中心城市要努力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周边多个卫星镇为组团的大市区。县(市)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小城市。继续推进乡镇、村合并工作,强化乡村规划,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心镇,农村村庄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8%,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65万以上,县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15万以上,县(市)域中心镇人口规模达到3?5万。到2010年建成网络型大城市,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以上,县(市)域中心城市人口总规模达到100万以上,其中海宁长安、桐乡濮院等省级中心镇人口规模达到3?5万以上,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

积极完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管理。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突出重点,优先保证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建设用地,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整治,鼓励农民自愿退还宅基地,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强化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工作。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总体要求,搞好农村新社区规划,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要结合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打破行政界限,按照城市(镇)社区标准建设高标准的农民住宅小区。原则上停止城市、中心镇规划控制区内的农民联建住房,改为统一建造城市(镇)住宅小区,实行公寓式安置,避免造成新的“城中村”和“二次拆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镇)集聚。对离城市(镇)较远的农村地区,要区别村庄的不同情况,对村庄实施建设性、整治性或萎缩性管理,通过适当兼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等工作,强化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新居建设的集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公交一体化的地区。一是高速公路网络化工程。在现有沪杭、乍嘉苏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新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北岸连接线、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嘉兴至绍兴高速公路、盐官西经桐乡梧桐至乌镇高速公路(往南经杭州接杭甬高速公路、往北接规划中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拓宽等工程,到2010年,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50公里,形成嘉兴至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湖州、绍兴等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的高速公路网络。二是干线公路畅通工程。到2005年,使嘉兴市区到各县(市)行政中心之间均有二条以上快速干道相连,各县(市)之间以一级公路相连。重点建设07省道嘉兴至乍浦一级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王店连接线一级公路、嘉兴至湖州一级公路、嘉兴至海盐南北湖一级公路、嘉兴至嘉善公路、嘉兴至桐乡公路、湖盐线一级公路改建。建设市本级中心镇镇际快速通道。三是乡村康庄工程。以贯通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连接和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标准等级化、路面铺装高级化、道路结构网络化建设,使市域内各镇、中心村基本都能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全市通村公路到2004年底全部实现硬化、黑化,到2005年全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县城至乡镇公路到2007年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全市5000座危桥及低标准桥梁的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全市32处渡口撤渡建桥工作。四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全面实施公交一体化工程,到2005年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五是“水运强市”工程。除继续抓好内河航道建设外,建成以“三横二纵三连二延伸”为干线的四级航道网络,重点建设嘉于硖线、东宗线、乍嘉苏线航道和杭平申线等。

按照城市服务设施的标准,建设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步伐。扩大市、县(城)水厂供水规模,加强市、县(城)水厂与乡镇水厂联网步伐,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形成以嘉兴市区水厂、各县(市)城水厂为主体的供水体系。积极开展境外引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到2005年,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实现以市本级、县(市)域为单位的区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全市性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二是加快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可使用天然气的要求积极做好市区、各县(市)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并逐步向乡镇所在地延伸。到2005年,市区、各县(市)城基本完成燃气管网建设工作,城市居民管道天然气(液化气)使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基本完成市区、各县(市)与重点乡镇管道联网工作,城市居民管道天然气使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完善电力电讯网络一体化建设。实施热电联产规划,启动建设一批输变电及配套设施项目,完善城乡供电网络。依托现有的移动、联通、网通等通讯公司,加快管线、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的城乡通讯网络体系。

3、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构筑城镇与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一体、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二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社会文化功能,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食品,大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三是实施以中心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集中工业化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全力构筑新一轮发展载体,把园区“做特、做强、做优”,积极引导相对分散的同类企业进行集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发挥产供销群体优势,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创造块状经济发展新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以构筑“六区一带一网”大旅游格局为目标,以景点开发、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集散中心、会展中心等建设为载体,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五是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中心城市要努力在金融、商贸、旅游、信息、教育、交通运输、科技文化和外贸口岸等领域完善功能,发挥龙头作用,提升竞争力。各级中心镇要努力成为各种要素流动的枢纽和创新的孵化器。农村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重点,推进农村经济集约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

4、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立健全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一是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加快嘉兴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和各县(市、区)、镇(乡、街道)市场建设,构建劳动力资源、就业用工单位和市、县(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四级信息网络,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的共享。各乡镇要建立实行动态管理、统一登记的劳动求职志愿库、用工信息库和劳动用工手册制度,强化劳动用工信息发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服务内容与标准。二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构建以职业技术院校、就业培训中心、乡镇成校为骨干,各类社会力量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城乡劳动力培训体系,向社会全面提供各类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岗位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实行免费培训。2004年至2007年,全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0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60万人次以上,使全市80%的农村适龄劳动力得到培训,较好地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地位。三是消除劳动就业歧视性观念。强化《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消除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

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享受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嘉政发[2002]4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扩大保障覆盖率,到2004年底,实现所有用人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所有企业职工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土农民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鼓励农村居民中有一定经济实力者参照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照“一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到2005年底全市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覆盖面达到60%,2010年达到90%以上。二是建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从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者、股东或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三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资助力度,扩大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逐年提高享受标准,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到2005年底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2010年,实现城乡合作医疗与企业职工大病医疗社会统筹的基本接轨,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四是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享受标准,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改善城乡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合理确定市、县(市、区)、镇(乡)财政负担比例,对财政困难的乡镇要提高县级财政投入比例,切实做到保障资金列支渠道畅通。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力争三年全覆盖,逐步将全社会的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以及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群纳入福利对象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使具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在本市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受指定病种治疗的均能享受医疗救助。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统一协调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确保救助对象不遗留,充分发挥慈善救助作用,完善捐赠救助管理制度,实现慈善捐赠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目标。

5、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电、信息等社会事业,加快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扩散和城乡融合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教育。贯彻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统筹力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逐步形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集聚、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学校建设布局,解决部分中小学规模偏小、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实施高标准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活动,加强城乡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和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逐步使农村学生享受城市(镇)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到2005年,全市各县(市、区)均通过省教育强县复评,90%的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全市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4%以上,其中农村幼儿入园率达90%以上,8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标准;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基本实现农村初中向乡镇集聚、农村小学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发展格局;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3%以上,其中农村初中升高中比例达88%以上,基本完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县城集聚建设任务。全市所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25%达到省示范标准,40%达到省一级标准。完成嘉兴学院本部扩建及平湖校区建设、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高校在校生达到3万人,全市18?22周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嘉兴全市成为省教育强市;全市城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以上,其中农村幼儿入园率达95%以上,基本形成园舍标准、师资合格、管理规范、质量保证的城乡幼教体系;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现代化和相对均衡化;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农村达到92%以上;全市18?22周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以上,完成嘉兴学院新校区建设,创建嘉兴大学,高校在校生达到5万人以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形成社会化、开放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

卫生。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一是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市、县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市、县(市)、镇(乡、街道)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传染病,防范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市和各县(市、区)传染病年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到2005年,完成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市传染病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预防控制网络、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完成人才建设工程、科技工程、社会支持工程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立由市、县(市)卫生监督所及中心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组成的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组织网络,到2004年完成市、县二级卫生监督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以中心镇为单位、分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所派出机构。到2010年,城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检测合格率达85%以上。三是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县(市、区)、镇(乡)、村(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系。到2007年,实现每个镇(乡、街道)创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人口集中的行政村(社区)创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目标,城乡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村二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0%以上。逐步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制度。四是完善妇幼保健工作网络,提高生殖保健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到2010年,县(市、区)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均开展产前筛查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

文化体育。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全市重大文化体育设施,争取到2006年具备申办省运会条件,到2010年具备申办全国性城市运动会条件。市本级要在完成“一院三馆”建设的基础上,规划新建体育中心、体育健身中心、体育艺术学校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各县(市、区)要抓好“二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一场一馆一池(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建设。城市(镇)社区、乡村要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消除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空白点,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建筑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到2007年,66%的镇(乡、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藏书1.5万册以上,年购新书不少于1000册,成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到2010年其比例提高到80%,其余20%的镇(乡、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藏书8000册以上,年购新书不少于800册,成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整合社区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原则,按标准配置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其中高标准社区阅览室面积达到80?100平方米,拥有图书报刊3000册以上。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县、文化特色村、文化主题社区、文化示范户等创建活动。繁荣文艺创作,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丰富和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强化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创建一批全国、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科技。以科技强市为目标,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加强科技要素资源集聚和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社会领域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到2005年,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农业专业大户普遍获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高新技术在重点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10年,建成省级研发中心20家、市级研发中心30家,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进步机制,区域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重点发展行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前三位。

信息。依托互联网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政务、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和网络。把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信息系统和网络统一延伸到乡镇农村,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络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开展网上交易、享受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到2010年做到宽带进村、宽带进园,使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农村。加快农业专业服务网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强化农民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培训,逐步使农业专业服务网成为农民发布农产品信息,获取产供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信息的统一平台。

广电。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加快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工程,提高农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普及率。到2005年,基本普及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到2010年,普及农村有线电视,使城乡居民都能收听收看到较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建设步伐,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广播电视宣传、教育、娱乐功能。到2006年,通过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改造,使大部分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能收听收看到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带来的丰富节目,享受数字广播电视提供的节目点播、宽带上网等特色服务。到2010年,嘉兴市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化改造全面完成,基本实现嘉兴市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目标。

6、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全面开展创建生态市、县(市、区)、镇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开展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推进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全面启动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以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生态村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到2005年,各县(市)力争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嘉兴市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7%。农村地区禽畜粪便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建立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农村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到2007年,有三个县(市)完成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到2010年,全市80%的乡镇创建成为生态乡镇,所有县(市)完成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嘉兴市成为生态市,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5%。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保证。二是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和地下水的保护工作,杜绝水源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城乡用水安全。到2005年,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中心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得到有效治理,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达到总量控制目标要求。到2007年,水环境质量向高一类别稳定、持续演变。到2010年,中心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类别,重要水域基本满足水功能区要求。以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烟尘控制区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到2005年,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二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物等空气质量指标稳定在二级,各种大气污染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各种大气污染排放物全面达标。强化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加快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步伐。到2005年,城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到2010年,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途径。严格餐饮娱乐服务业和建筑噪声管理,控制工业噪声源,加强对市镇和交通干线的交通噪声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安静小区”创建工作,使噪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建立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不同的企业和产业联接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同体,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强化万里河道整治工作。用五年时间投资21亿元,整治河道2220公里,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积极实施万顷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美化城乡环境。到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嘉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8%,到2007年,完成全市所有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做好主要航道绿化工作。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1、以深化认识和规划制定、落实为切入点,营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将这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二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体系。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三是编制、完善城乡一体化专题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确定一批城乡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四是明确分阶段工作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五是抓好一批试点。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经济实力比较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县(市)、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县(市)、乡镇。

2、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构筑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改革,研究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到2006年基本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外来人口本地化。

二是打破行政界限,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与建设网络型大城市发展形态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全市范围内的规划调控。加强各类园区整合的政策研究,改革、完善现行考核体系,完善园区整合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非工业主导乡镇的经济利益。强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村庄改造的政策研究,出台鼓励引导农村村庄集中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农村村庄改造步伐。

三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把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防疫检测安全体系建设、农村敬老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顷绿化、农村能源利用等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均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社会各项经费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市、我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和招商引资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际,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五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完善以养老保障为主要方式与就业市场化相接轨的征地补偿制度,优化运作程序,逐步提高被征地人员安置标准,逐步消除与城镇居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差距,使之享受同等待遇。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相衔接的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非农土地进入市场的途径。扎实、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土地流转水平,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六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在全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村村级集体资产(包括土地)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折股量化,股随人转,割断农村户口与村级资产(包括土地)权益分配的联系,进一步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

3、以推进城市化为立足点,强化城镇集聚、辐射功能。

一是以“大市”的理念,完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完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保等专项规划。二是加快各级城市(镇)建设步伐,扩大城市(镇)规模,壮大城市(镇)实力。改变传统的、低层次、分散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高层次的集中城市化,致力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市(镇),形成一批规划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市(镇)。市域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面向全市,注重城市资源的整合,重点加快南湖中心区、经济开发区、秀洲新区、秀城新区建设,尽快形成一主多副、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积极引导优良产业向城市(镇)集聚,增加城市(镇)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进城。三是适时开展撤镇建街道、撤乡并镇、撤并行政村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形成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建筑的规范设计、有资质施工、法制化管理。

4、以建设招商引资大平台为支撑点,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一是做好“前沿阵地”文章,将自然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抓住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积极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重要战略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把嘉兴作为全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主动为上海等中心城市做好产业配套,进一步变地理优势为经济地理优势。二是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嘉兴产业区的建设,加大园区整合力度和运行机制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以“两沿”(沿海、沿路)开发为重点,强化一极、突出五区、建设十八园,形成“两带一极”的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极”即以科技工业园和临港工业园为组成部分,设立杭州湾嘉兴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科技型产业以及石油化工、工程材料及其深加工、钢铁、造纸等产业和出口加工业,使之成为外资的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导区。突出“五区”即嘉兴中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信息产业、化纤产业、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临海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临港型产业,积极打造浙北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临沪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木业家具、机械制造等产业;临杭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化纤、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临苏产业集聚区,主要以吸引苏州的纺织、丝绸、化纤企业来该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为目标,同时利用苏州电子信息优势,吸纳其零部件企业到该区落户。建设“十八园”,即皮革、化纤、经编针织、毛衫、丝织、木业、家用纺织品、出口服装、新型元器件、光机电、磁性材料、合纤、标准件、钮扣服饰、小家电、电子器材、纸制品、丝绸等特色产业园等,使之成为嘉兴产业区建设的重要依托。

5、以农业农村“五个行动计划”为着力点,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一是正确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方针,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建立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研究出台减免农业税等减负政策。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加快农业工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通过调整行政区域、村庄规划等多种手段,促进农村住宅、人口向城镇、村庄规划点的集中,提高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共享度。四是加快农民市民化,在减少传统农民的基础上减少农民绝对量,使农民离土又离乡,真正成为城镇居民。

6、高度重视“慢变量”的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在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快变量”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中“慢变量”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慢变量”上的差距。通过强化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通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等途径,促进农村居民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改变。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速加力。作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乡镇驻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为此,自年起,我们实施了管理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分局,加强对乡镇的镇容、环境、规划、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乡镇城管执法分局***处,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卫生质量,我县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积极地开展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把****作为全市实施这一体系的试点乡镇,着力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乡镇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购置、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县把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作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乡镇重点工作。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针对各乡镇的实际,重点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投资 万元治理了乡镇驻地、社区、村庄的环境卫生,购置了 辆保洁三轮车,修建了 处全封闭垃圾收集池,在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安排了保洁员。乡镇驻地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集中处理已经开始运行,1

增强了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不断加强小城镇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约束机制,确保有监管。实行环卫保洁日常监管制度,由乡镇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划区分片监管全乡镇环卫保洁工作,及时落实巡查监管记录和通报制度,确保巡查密度全覆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三是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机制,确保有人干。成立乡镇环卫保洁所、管理区保洁站、村保洁队三级保洁网络体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建立完善投入机制,确保有经费。实行“县里投一点、镇里出一点、包扶单位担一点、相关企业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了资金投入难题。五是积极推动乡镇环卫工作向科学化、机械化、无害化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小型污水处理厂,购置先进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机械车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乡镇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产环境。

总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卫服务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各项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会借这次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的契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进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寿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

    城乡一体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兴塔中学陈芝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

    城乡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一)重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多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地......

    城乡一体化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文海 户籍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客......

    城乡一体化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城乡一体化概念以及城乡一体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其次,用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

    城乡一体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589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我国的快速城镇化道路,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优秀范文五篇)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二O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 言 .............................................................. 1 一、回顾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