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研 究 报 告
农村中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研 究 报 告
乐至县新观音小学
田相珍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知识与能力检测》里的“拓展练习”,要求学生用“马到成功”这个词做成语接龙,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会做。当我们把答案(马到成功——功成名就——就事论事——事无巨细)讲了以后,很多同学说这些成语我们根本就没学过,所以做不来很正常嘛。我们听了,感觉到他们的知识面太窄,课外阅读太少了。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2011年4月25日,我们在全班搞了一次问卷调查:
1、你除了课内阅读,在课外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阅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 B、老师要求 C、家长监督 D、一般没读 ……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从调查结果可以知道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的同学占23%。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总量低段不少于5万字、中段不少于40万字、高段不少于100万字)。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为了激发班上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设计了《农村中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
二、研究范围、方法、周期及步骤
(一)研究范围:乐至县新观音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周期:一年(2011年06月至2012年05月)。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06):2011年4月25日,课题组两成员对三年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并由此设计了《研究方案》,申请微型课题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1.07—2012.04):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所需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通过开展“成语接龙”、“美文诵读”、“故事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作读书笔记,并将所得进行运用,写成文章。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的,推荐参加学校作文大赛,很多学生都获得了等级奖;教师将经验所得撰写成论文在校内交流,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05):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三、改革措施及成果
在这一年的研究里,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探索出了五种激发农村中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式。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为了创设书香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们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案例1】
建立“图书角”
通过问卷调查,我知道很多同学家里的课外书很少。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图书角”。“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的;另一部分是我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的。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我首先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同时,结合全市的“阅读”大课题,给学生订阅了《学语文之友》。
——摘自田相珍老师的随笔录 “图书角”成立后,有的学生一有空就去阅读,他们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有时连中午吃饭都忘记了呢!一些原先不喜欢看书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都沉浸在书里,也不由自主地捧起书读起来。【案例2】学生日记摘选
5月9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我们班成立了“图书角”,我好高兴。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而爸爸要带我和姐姐。所在我家里是没有钱给我买课外书的。现在班上有了“图书角”,同学们都把他们最喜爱的、最好看的书带来了。我终于可以看到那些有趣的童话书了,而且老师和同学们还选我当图书馆管理员呢?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摘自杨耀年同学的日记
5月9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我们班上成立了“图书角”,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也不例外。杨灿有一本《安徒生的童话》,我一直都找她借,她都不肯。老师给大家讲了成立“图书角”的好处后,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书都带来了,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安徒生的童话》了。而且今天杨灿还给我道了歉呢?
我今天既看到了盼望很久的书,还多了个朋友,我真高兴呀!
——摘自陈佳丽同学的日记
另外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教室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让他们懂得读好书的益处,我还专门办了有关读书的黑板报来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或者把一些好文章写在黑板报上等等。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二)树立榜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一方面,课余时间,我们经常在班上阅读教育名著,以身作则,让他们喜欢上课外阅读;另一方面,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其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案例3】师生同阅读,共成长
班上刚建立“图书角”时,我发现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比较少。于是我课余时就拿上《名师的九堂必修课》坐在讲台上阅读。一些学生就围上来,问我在看什么?还说老师你还要看书吗?我说:“知识是无穷的,老师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能只看教案,还得多看其他教育名著才行。同样你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多看课外书。就像小蜜蜂,采的花多才能酿出更多的蜜来。今后我们一起看书,共同成长。好吗?”听了我的话,他们都点点头。很多孩子立刻跑到图书角去试着阅读了。看着看着,他们就被书中的知识吸引了,渐渐喜欢上了阅读。再加上我经常在班上表扬喜爱读书的同学,班上喜欢阅读的同学就越来越多了。
——摘自田相珍老师的教学随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有了老师和学生作榜样,我班大都数同学都喜欢在课余去阅读课外书了。有时他们还相互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就会请我“主持公道”。我常常都进行大力表扬,再进行评判。但大多数都鼓励他们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
(三)推荐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学童话时,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请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围绕课内写作有层次地推荐课外读物:《小学生起步作文》、《小学生写人写事作文》、《小学生写景作文》等。
【案例4】 给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书籍
孩子们应该读什么样的课外书籍?我认为不能让他们盲目地去选择,而是要结合自己课内所学所需或者贴近自己生活来选择读物。如在教学完 “真诚的心”这个单元后,我就推荐孩子们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做到了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这样孩子们就更能理解本单元的主题思想了。
——摘自田相珍老师的单元教学反思
(四)教给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教给了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1.读书方法。
(1)精读。优美的文章要细细地读。如《庐山的云雾》、《桂林山水》等这类写景的文章,重点抓住比喻句、排比句等细读,我们才能学到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如《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等这类写人的文章,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句子来品读,才能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读《草船借箭》时,我们要找出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并对一些细节进行体会。如写借箭经过分了几步,边读边勾画出来等等。当然要求学生把这些方法用到课外阅读时,要把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2)浏览和重点读相结合。长的文章快速浏览,先了解文章大意,再把重点段落详读:如《凡卡》先快速地读,了解到全文主要写凡卡因受不了老板对他非人的折磨而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到乡下去。然后再重点读第八自然段,了解凡卡“挨打、挨饿、挨冻”的悲惨生活;再重点读第六自然段和第十四自然段,欣赏凡卡家乡冬天的优美景色以及和爷爷在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这一“惨”一“乐的对比,我们读完后就能体会到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了;
(3)选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去选择性地阅读有关书籍。如我们学了《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就可以用学这篇课文的方法去读一读其他的寓言故事,多学一些道理;如学了《哪吒闹海》以后,可以去读一读《封神演义》,了解一下哪吒后来的故事等。
2.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符号式、摘录式、批注式、剪贴式、感想式、卡片式等等。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摘录式和感想式。刚开始阅读时,我们叫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好词,并分类写在“采集本”上,过一段时间就摘录好词和佳句。然后再叫他们写写读后感。并且还要把自己的心得和同学交流交流,相互探讨探讨【案例5】 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摘选
好词:ABAC式:自言自语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自作自受
——摘自刘星同学在2011年5月23日做的读书笔记
拇指姑娘
好词:感动 郁金香 花蕊 漂亮 可爱 漫长 幸福 王冠 佳句:
1、他们飞到一个到处是花朵,空气新鲜的国家。
2、不久,小种子长大了,并开出一朵郁金香一样美丽的花,在花蕊里坐着一个又漂亮、又可爱的小姑娘。
——摘自刘星同学在2011年9月6日做的读书笔记。
校园里的冬青树
好词:整整齐齐 若有若无 色彩斑斓 其貌不扬 高大挺拔
佳句:
1、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前端稍尖,叶子边缘略呈锯齿状,并且排列得整整齐齐。春天,刚抽出来的新叶,大小形状就和瓜子差不多,一片片树叶在阳光下绿得发亮,仿佛在墨绿的叶子上打了一层薄薄的蜡,摸上去滑溜溜的,树叶的背光面是翡绿色,淡淡的,有点儿毛茸茸的。
2、冬青树虽不能与婀娜多姿的杨柳并提,也不能和高大挺拔的梧桐树相比,但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能四季常绿。它的幼枝也同样如此,只要一钻进泥土,无论严寒酷暑,它便会一年年地茁壮成长,常青不衰。
感想:我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冬青树那种不怕风霜,顽强成长的精神。虽然它的花极不起眼,也没有米兰那种十里飘香,但冬青树那么默默奉献的精神令我佩服,它在我心中是最香的树。
——摘自刘星同学在2011年11月30日做的读书笔记
(五)开展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开展竞赛活动。
(1)开展“我能行”主题班会。为了让孩子们有信心进行大量阅读,我们在班上举行了“我能行”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增强了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在这一年里,我们一共举行了两次讲故事活动,孩子们有的几乎背下了原作,有的根据自己的想像来说,有的还自己编了一些小故事来讲,从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智慧和胆量。
(3)美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4)成语接龙。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我们举行了“成语接龙”比赛。老师随意出示一个字让每组第一名参赛学生组成成语后进行接龙。第二名同学接着第一名同学的接龙下去,以此类推,直到接不下去为止。接龙时,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要与前一个成语最后一个字同字或同音,例:“一”字,“一心一意”---“意气风发”或“一举两得”。
2.开展评选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我们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
如读书数量多的我们评为“阅读小能手”;读书读得好的,能写出感想的,我们评为“读书之星”。故事讲得好的,我们评为“故事大王”; “成语接龙”获得成功的我们评为“成语之星”:作文写得好的,我们推荐参加学校举行的作文大赛,并且称为“作文之星”:
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地检查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四、研究效果
(一)学生方面
1.增强了学生自信心,阅读兴趣更浓。
通过主题班会“我能行”的举行,孩子们对课外阅读有了信心;通过一年的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好评。使得他们对课外阅读越来越有兴趣了,学习也很有信心了。
2.丰富了学生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这一年里,我们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同时,为激励学生多读多写,我们还把班里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学生听,被读到的同学每次总是那么自豪,没有读到的同学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同时还请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谈自己课外阅读的体会,让其他同学更清楚课外阅读的好处。我们想没被读到作文的同学他们一定暗下决心下次写好,争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师读给同学听,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喜欢课外阅读了。事实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班上的同学都在争先恐后地看课外书,深怕自己比别人少吸取了“营养”。这样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这一年里,我们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四届作文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
(学生参赛作文)
【案例6】
我获奖了
12月2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获奖了,而获得的是作文大赛的奖。虽然是三等奖,但对我来说却是值得自豪的事。要知道过去我写的作文要么就两三句话,要么就全是口水话,所以我最怕写作文了。后来,班上成立了“图书角”,有了大量的书给我们看,老师还教给我们看书的方法。我照着老师讲的方法去做,坚持写读书笔记。慢慢地,我把积累的词语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老师夸奖我的作文越来越生动了。到后来,老师还推荐我去参加学校的作文大赛,我想老师怎么叫我这个“作文难”去参加比赛呢?老师鼓励我说:“杨耀年,你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老师相信你能行的。只要你把自己平时所看的所想的写出来就行。即使你没拿到奖,你也锻炼了自己,你可要珍惜这个机会哟”。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比赛,没想到我居然获奖了。我真的太高兴了。我知道这里面最大的功劳是我的语文老师,谢谢您,我的老师!
——摘自杨耀年同学的日记
【案例7】
感谢信
尊敬的田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学生杨耀年的家长。今天我儿子拿回来了上小学以来的第一张奖状,您知道我们做家长的是多么的激动吗?杨耀年过去的语文成绩很差,自从您接教以来,他起了很大的变化。您打电话希望我多给他买课外书,您还把语文课的时间都用来给他们看课外书,我们还曾经误会你“不务正业”。而今,我的孩子在作文方面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想想我当初的做法,真是对不起您,请您好原谅。我更要感谢您,让我们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了。没有您的辛勤教育和耐心辅导,哪有孩子们的奖状呀!再次真心感谢您。有您这样的老师教他,我们就放心了。
祝您 工作顺利
您学生的家长:杨元军 2011年12月29日
(二)教师方面
增强了研究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了业务水平。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教师探索出了培养农村中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总结出了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并形成了论文。田相珍老师的《例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在“《新课标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大赛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他的《小学作文写作浅谈》和田相珍老师的《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学校交流时,获得了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田相珍老师在去年三月被评为“资阳市骨干教师”,同年九月被资阳市教育局推荐为“四川省农村骨干教师”。今年三月,她作为骨干教师,又在学区讲了县级示范课,并获得了县教研室以及各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三)学校方面
学校课外阅读的氛围更浓厚。在这一年里,我们班的课外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他班也跟着效仿。全校师生都爱上了课外阅读,整个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
【案例8】全校掀起读书热
今天,我们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这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此次参加学校举行的作文大赛,中年级组获奖的几乎都是我班的。“一等奖:邓平川、蒋柔;二等奖:杨峰、田霜;三等奖:葛佳怡、陈杰、邓金柯。”其他老师都向我请教方法,我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我在班上进行大量阅读的事。他们跟我开玩笑说“你不怕今后作文比赛时我们超过你们班呀”。我说:“我们做课题的目的就是要在全校产生辐射作用,我们全校都形成了好的阅读氛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摘自田相珍老师的随笔录
五、研究反思
经过一年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一)课外阅读中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发现优等生原来基础就比学困生扎实,通过阅读他们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更快,从而加速了班级学生阅读水平的两极分化,给部分学困生造成了压力。那么在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研究。
(二)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作用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发现,家长对购买书籍还是积极的,可是要叫他们督促孩子看书,他们却做不到。一方面大都数都是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很溺爱孩子,孩子们要看电视,就由着他们。另一方面,有的年轻爸爸妈妈即使在家,也依赖老师管教,他们有空就打麻将。如何更好地争取每一位家长的配合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努力培养一个个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
习惯的研究》
课题进展情况报告
庚子
一、实验前期准备及启动研训1、2008年6月,在学校校长杨玉贵、教导主任王树林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并提出了进行此课题研究的设想。
2、6月12日,我们完成了对课题的论证,初步拟定了课题方案。3、9月10日,对中心校2------6年级的21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214份,回收214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与分析,掌握了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的第一手材料:(调查表附后页)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分析,我们深感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绝大部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更加强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紧迫感。
4、9月25日,召开了全校1------6年级的家长会,发放了《告家长书》(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向各位家长宣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实施策略及过程,倡导“亲子共读”。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可以让孩子多读书,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让他们少玩、少看电视。表示要积极支持:回家后就着手购买图书,建家庭书架,减少娱乐应酬,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
5、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有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了解了目前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对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及使用情况做好了实验前调查工作:学校现有藏书1900册,每周二、四下午4:50------6:00为师生借阅时间。
6、2008年8月初,在获悉我们申报的课题得到省教科所的公示后,全组成员兴奋不已。学校领导、课题负责人当即表态:学校将尽全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为此,确定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9月5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杨玉贵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唐志荣、卓玛、吕树林负责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王树林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二、研究进展情况1、2008年9月6日,学校制定了《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图书借还登记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图书书目登记表》、《图书借还登记表》,并发动学生投入到书籍的整理及管理中。
2、在课题组成员的集思广益下,师生齐动手,对走廊、教室墙壁、黑板、窗台进行了精心打造,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气息,使学生置身于书香弥漫的氛围中。家长们看到布置一新的教室都说: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太好了;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3、我们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指导学生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给学生印发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及第一期共读篇目及阅读材料,着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4、9月25日,我们举行了“感恩教育”故事交流会。使学生的课外阅
读知识得到了初步展示,激发了孩子们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家长对此赞不绝口。
5、为了让学生有效地选择课外读物,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各班班主任教师分别在每个班上了课外读物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就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常用方法:浏览法、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对学生一一进行了切实指导。
6、9--10月份,跟踪了解了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对个别班级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查。我们发现:30%左右的学生能每天在家至少读书半小时以上,并通过节假日晨读、平时中午读、睡前读等多种形式保质保量的按要求完成。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没能天天坚持,但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明显比过去增加。有近10%的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自流”状态。我们感到:怎样维持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并对学生读书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是个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尽快摸索一系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设计了统一的阅读成果展示册,要求学生每周写读书心得不低于3次,并每周纳入家庭作业的检查范畴,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对这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课题组写出了阶段研究实施报告。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待强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并天天坚持下来确非易事。同时由于农村家长农活繁忙,文化低,对孩子家庭读书不能很好地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
如何以各种形式的评价贯穿学生的阅读过程,维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品味,最终使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探索学生课外阅读激励性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建构课外阅读体系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繁重,教研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尽快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习的问题。如何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自悟新知,提高阅读能力。怎样创设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阅读的规律,掌握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急需我们努力研讨。
3、如何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也需要我们加紧摸索与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家校联系,加强“亲子共读”的督促与指导。利用家访、电话、开家长会、发放家校联系卡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阅读情况,保证学生家庭阅读的时间与实效。
2、分期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制定有效的检查方法,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质保量完成。
3、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讨与实践。争取州教科所、县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不断汲取新的理论及其它学校、地区这方面研究的经验,不断总结、反思、提高,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008年11月10日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兴趣 【现状】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发现现在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表达能力不强,课堂语言表达干涩,发言积极的只是少数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充当了课堂上的看客。课外阅读的现状更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学生不会读书。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其他的媒体几乎夺去了学生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课外书也往往积满了灰土。就是拿起书,也定不下心来读,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能消化,无法吸收,自然就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这样的读书是无效的。
2、可供学生读的书很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即使
图书室开放,学生去阅读或是借阅的机会也很少;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因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十元左右,多则上百元。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使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二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任其挑选,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我在任教的班级里做了一个调查,班上拥有作文书的孩子是近百分之八十,而拥有优秀儿童读物,如经典儿童小说、名著、科普读物的却不多,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
3、学生没有良好的读书时间和氛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同时,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仍充塞了学生的空间。在学校里,学生要完成各科作业,而且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益无益的活动,占用了孩子的大量课外时间。放学后还要做家庭作业。这时的孩子已是身心疲惫,等拿起书来读时,瞌睡虫已悄然而至。而农村家庭,由于受条件限制,大多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缺少家长的关心和督促。即使有父母在家,都很少阅读书籍,浏览报刊,更谈不上和孩子一起阅读了,所以能够督促其子女博览群书者更是寥寥无几。
面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迫在眉睫,我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让学生有书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1次,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不同的年级推荐不同要求的书,如三年级,可以挑选杨红樱、郑渊洁、关义军、朱晓利的系列作品。四年级推荐黄蓓佳、秦文君的优秀小说,五、六年级可以推荐曹文轩的经典儿童小说。另外和课文有关的书也可以推荐,如四年级读《昆虫记》,五年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兰河传》,六年级读《简爱》、《爱的教育》等等,还有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1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2、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让身边的伙伴,用同龄人的眼光去领略书的有趣与奇妙,让读书的孩子为自己能有展示的机会而骄傲,也让身边的孩子有学习的榜样。当然,读书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喜好,展示的权利也人人平等,教师要经常更换学习园地中的这一板块,甚至对一些偶尔有不错
表现的孩子“偏心”一下,争取在一个学期中人人展示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手抄报这种学生动手创作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两个星期组织学生出一期,内容就是学生们课外阅读收获和精彩章节摘要。然后进行评比,将优秀的手抄报作品张贴,既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让孩子们从中有所收益。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3、提高语文课的课堂趣味,让学生有兴趣读书,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最佳平台。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到如诗如画的优美境界,也可以把孩子引入到起伏跌宕的情境中,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课堂上教师生动的引导,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给课堂以生机。孩子们体悟到语文阅读的快乐,自然就会喜欢读书,这时教师再及时引导,介绍和课文相关文章和书籍,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提高。教师还要做学生的榜样,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讲有趣的典故,多谈读书的收获,读到有趣的好看的书,要主动推荐给学生,使他们觉得读书有乐趣。根据课文的需要,可以把课外书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穿插在课堂中讲给学生听,学生就有了要读一读的欲望。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对学生要介绍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课外读书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5、要让学生多读书,就必须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努力去挤,总会有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很难做到静静地看上一本书。我想,不看书,更别提有读书的兴趣了。于是我让学生每天在书包里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利用中午空余的时间,选时间固定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我和大家一起坐下来,静静地看半小时书。一开始也许有学生不适应,坐不住,但一旦读到书中的趣味,就会安静下来。坚持一个月后,不要我的提醒,孩子们到了时间就主动地拿书读。只要我中午有时间,就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坐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看着一双双专注的眼神,一张张充满灿烂阳光的小脸,此时我知道孩子们真的喜欢看书了。有些学生对书上了瘾,没到规定时间就拿起书读了,甚至还有的学生连下课都不出去,一味的投入到
书的海洋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书的兴趣,还愁不爱读吗?我还鼓励学生拿出课外书和同学交换阅读,让他们品味到更多的书中的乐趣。
6、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时间长了,读书笔记将成为学生的重要知识财富,终生受用。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读书快乐。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可以建议学校在一学期中开展 “名人读书故事会”、“母亲节感恩”、“摘抄日记评选”、“成语接龙”、办板报、手抄报、演话剧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通过多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达到热爱读书的目的。并时常组织学生及时交流、评比读书结果,如评比读书笔记、读书卡、读书心得等,以评促读。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
兴趣,增强学生的读书信心。及时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更乐于读书。
8、组织别开生面的才艺展示。可采用以下活动:美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文章,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话剧表演,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专题知识抢答赛,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三国”知识抢答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介绍好书,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好书的故事梗概介绍给大家,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由于活动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为了取得成功,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也就巩固了阅读的兴趣。
9、家庭配合,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有赖家庭配合。教师要利用家访、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农村家庭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让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可以是吃过晚饭)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家长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生动的亲情阅读能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学习、吸收知识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如果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第四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
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二OO九年四月申报的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二OO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已被批准,课题为《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号:J K Y 0915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的开展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地域、家庭环境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改变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的参与者是我校的语文老师,其中有多数从事过课题研究,有着较强的科研和改革意识,同时还有学校分管语文教学的领导,课题研究工作定能得以顺利发展,本课题研究的周期是两年,在拟定方案之前,我们就围绕“主体性阅读”搞过专题讨论和研讨,有些老师撰写的文章也在省市级刊物中发表。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我们知道培养小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通过哪些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哪些阅读材料或内容?采取哪些阅读方式以及给学生多少阅读量,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而在读与写之间,如何借助读提高写的能力?这里有许多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的模糊之处。同时,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内容、方法在各年级段上如何侧重?特别是高年级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实施,课文阅读与语文课教学如何相兼容?如何结合?如何与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结合?寻找有效的途径,这时本课题要研究的。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方法为:
1、实践研究法;
2、观察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及阶段成果形式。
(一)进度计划。
本课题两年完成,时间为二OO九年四月至二O一O年二月。
1、2009年4月至2009年8月为准备阶段。
2、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为实验研究阶段。
3、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为总结阶段。
(二)阶段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的成果形式是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2、实验研究阶段的成果形式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案例展示。
3、总结阶段的成果形式是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萧县黄口镇第二小学
郝淑敏
2009年12月
第五篇: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全国小语会第四批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课题组
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小学校自2010年承担全国小语会第四批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以来,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抓手,强化阅读能力提升,推动阅读良好风尚的形成,最终形成群众性阅读氛围。
课题组承担课题之初,是基于我校学生普遍阅读能力较差、阅读方法欠佳、阅读量极为低下、与之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量来说相距甚远这样的现状之下而开展研究的。我校以陈晓娟为第一主研人员的研究教师团队,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谈心,调查学生阅读需要,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依据和现实保障。同时,课题研究人员凭借学校其他课题研究如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研究成效的提高。以此,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在通过三年来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确定“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之后,我们根据获取的实践依据和现实保障,制定了三年的研究目标。
1、总目标
严格按照总课题组所规定的研究范围,在以“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这一研究领域的框架下开展研究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力求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量、阅读方法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循序渐进地推进课外阅读教学,结合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拓宽课外阅读领域。
2、分目标
第一研究阶段:建构小学生课外阅读框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意识,增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需要。
第二研究阶段:着力打造阅读型班级,先从实验班级入手,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尽量从书目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方面予以引导,使学生逐渐走向自觉、自主、自动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
第三研究阶段:形成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物化研究成果。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将课外所学进行总结归纳,展示课外阅读的所思、所感、所获,并思考在自己的一生中应当如何加强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通过多方论证,在总课题组设定的研究范围内,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与价值取向;
2、小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关系;
3、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及指导模式;
4、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心理需要;
5、小学生课外阅读形式、方法、成果的物化形式;
6、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理念、形式、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1、我们全体课题研究人员在获取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前提下,采用了下列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研究
我们将研究前的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整理,形成对比材料,研究结束后我们又将这些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小结,将之与之前的资料进行比对,形成研究结论。我们发现,学生在课题研究后课外阅读兴趣明显提高。
(2)分层分析研究
小学生属立体性学习状态,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课外阅读的需要、内容、容量、水平等都不相同,我们进行了分层研究,从不同年级段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我们发现:低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明显低于中人面和高段,一段比一段高;但是如果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低段进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实验后,到了中段就更能自觉地参加各种课外阅读活动,阅读兴趣更为浓厚。我们认为: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
(3)要素分析研究
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哪些要素来支撑,我们试图从阅读本身的要素研究中去寻找。通过研究,我们从阅读内容、阅读水平、阅读地点、阅读需要等多方面获取了大量资料。我们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要提高,应当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所选取的内容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更应当适合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年级越低,对图文式作品的兴趣越高,抓住这些特征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基于1中所阐述的内容,我们将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所产生的表征性特征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及价值取向等作为我们进行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研究的对象。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课内阅读教学严重制约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和价值取向,研究过程中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研究,产生阅读的正能量:
(1)教师的教学风格、文学素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 小学生课外阅读受教师教学风格、文学素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小学生自开始上小学后,其语文老师如果开展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语文课上是否重视课外阅读,对其以后是否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影响极大。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也影响着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文学素养高的教师,其教的学生自然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深厚一些。当然,如果语文老师本身不爱好课外阅读,这些学生也就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了。另外,语文教师对哪些文学作品感兴趣,也会影响小学生对那些文学作品感兴趣。
(2)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学习水平、个人阅读需要、个性化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学习水平、个人阅读需要影响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的提高。因为家庭不良经济状况的,部分小学生没有阅读条件,不能得到课外阅读资料,也就无法谈兴趣的培养。一些学生因为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能力有限,对于教材都无法阅读,课外阅读也就只能是囫囵吞枣,或者只是阅读一些低俗的作品。如果学生本身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那就更无从谈兴趣的培养了。但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个人阅读需要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一些学生在通过各种活动中发现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有他们所没有但又一部分能够刺激他们的心理需要时,他们便有了阅读需要,便慢慢有了阅读兴趣。因此,我们认为要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应当从他们的年龄特征上入手,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入手,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
(3)家长的态度、性格、学识、阅读需要;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对小学生家长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如果家长不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他们会干扰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扼杀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家长本身就是文盲,他们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其子女也就受其影响。即便是有文化的家长,如果他们本身不爱好课外阅读,其子女也会受其影响,兴趣很难提高。但是我们通过矫正培养,对家长进行引导,部分家长是能够转变的,但仍有部分家长无法转变。
(4)社会的认知状况、评价体系、阅读氛围
对于这一板块的研究,我们做得不够好,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社会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主要是学习风气、地方习俗,特别是认知状况、评价体系、阅读氛围三大范围影响较大。学习风气和阅读氛围影响小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要改变这种状况是很困难的。地方习俗只是影响内容的选择,对于兴趣没有太大作用。社会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所以影响不很明显。
2、中外名著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研究过程中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名著中的人物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决定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必须注意的要素;
(2)名著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影响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需要我们通过故事性教学和活动性引领使学生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3)名著中作家的写作风格影响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学生不仅从课外阅读中汲取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更多的是直接从名著中学习写作和语言,是影响学生阅读发展的重要因素;
3、网络和宣传性报刊拓宽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领域,影响着小学生阅读的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行网络管理和推介改善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环境。
(1)建立学校课题博客,通过博客刊登师生作品、推荐优秀文学网站,促进课外阅读内容的健康性,并逐渐培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兴趣,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2)自主开办《龙吟春晓》校报,推荐优秀作品,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实现读写序列化训练,落实课外阅读基地建设,教会方法,提高兴趣。
(3)订阅《人民文学》《儿童文学》《民族文学》《散文》《诗刊》等健康杂志,开拓学生课外阅读视野,使课题研究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向提高写作能力迈进。
4、参加各种阅读写作竞赛,检验课外阅读成果。
五、问题与思考。
1、如何让小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并形成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2、如何开发课外阅读资源,使整个社会都来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校教育走向社会的问题。
报告撰写人:秦宗福 陈晓娟
201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