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21: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篇: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

苦并快乐着

由张平芳语文发表于2011年05月5日星期四

19:04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对自己说:“干一行爱一行,做教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奋斗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尽快成长。每年过节的时候尤其是教师节和春节,我都能收到历届学生发来的短信问候和祝福,这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

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

二.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三.

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开拓精神。

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一个“学者型教育家”,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阅读书报杂志浏览互联网搜集资料,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同事交流与学生沟通,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总之,每天的工作很琐碎,也很繁忙,但我感觉苦并快乐着。

未来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素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使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学者型的优秀教师。

浅谈“教师职业”,超越自我,教书育人

由张姣霞语文发表于2011年05月5日星期四 09:36 通过学习资料,自己谈三点看法:

一、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古人云:“长到老,学不了”。这充分说明了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坐吃山空”,要不断创收。我非常欣赏的一句名言: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所以,我认为新时代的好老师应该是:在工作上是务实的、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在行动上有利于下一代健康快乐与成长,符合社会发展与需要,被大家公认的教师才是新时代的好老师。

社会步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是信息社会、知识资本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快,比教师还多。这样,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决定了教师必须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崭新科学内涵和崭新人文素养、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富有学习能力的人。

二、成为教授级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的素质:

1、“教授级”的中小学教师,应以德才铸师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一个高尚的灵魂,纯洁的灵魂,对于为千百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2、“教授级”的中小学教师,应以学识为师范。他们懂教育,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知识,现代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艺术,有强烈的进取之心,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人文修养,知识文化,按照教育规律去实施教育,忠实地履行职责,回报社会。

三、教师退出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师奋发向上,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如果操作不当,不够公平,势必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需要考虑全面,应以大多数教师的利益为基点。

这次网络培训,首先,我学到好多本领,比如,在教案中插入突显、批注,以前在教案中想用但不知道怎么使用,只能在上课时一直强调,以后一定会很好的用于教学中。其次,在讨论帖中了解了许多的观点,许多的教学理念,为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很感谢这次培训,让我的能力有所提高。不管怎样,我是一名热爱教育的教师,我愿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去感染我的学生,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热血洒向教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由张广波政治发表于2011年05月3日星期二 23:44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每天我都在从事管理学生的琐碎的事情,每天都在拯救学生心里上的“疑难杂症”,我很高心,看见我的一个个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命运由我而走向辉煌,我感觉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民教师。

在我看来,一个讲做人、讲做事、讲人生、讲生命的老师,是一个好教师,是一个教育家。我一直很欣赏“学生不成才也成人,先成人后成才”的说法,一直将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是教育的关键,上生命之课的教师,让学生受益无穷,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优秀的人民教师。

带班主任,我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管理理念:一个班级有班主任在班级混乱,这个班主任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一个班级有班主任在班级运行良好,这个班主任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个班级没有班主任,班级依然良好运作,这个班主任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一直把我的班级管理成有班主没班主任一个样,实现“有班主任的无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自动化,深受学校领导的好评。

所以,我认为一个把学生终身发展定为教学目标,为学生上生命之课的教师,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位教育家。

档案袋案例有感

由司洛超数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30日 星期六 18:22 教学中建立档案袋有好的一面,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的成长记录,去改正自己的缺点,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中档案袋里装有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这些能让学生具体的明白自己的不足,加强了学生与家长、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档案袋还收集了很多学生的成长资料,包括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的阶段反思等等,能让学生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进步,从进步中感受到快乐,真正的喜欢上学习。

也有不足的地方,档案袋的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家长、学生的配合与支持,现在的教学中,更多的父母、教师,强调的是成绩,强调的是让学生抓紧时间学习,对于建立档案袋的长远意义,很少有家长能够理解。而且,档案袋的对象——学生,实际教学中很少有自制力强、积极发挥主体性的,所以档案袋的设计中应有足够的奖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我的教学中,也经常会用到档案袋,包括了学生的日常上课表现情况、阶段性考试情况,这些考察的依据有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做作业的认真程度、学习的态度以及每次考试的不足与进步,还包括对学生的奖励,如加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是由于教学内容的过多,很少有时间去当堂完成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对于这些问题,我只能是在课后补正。档案袋中还记录了学生在每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一环节,我会要求学生在讲解后自己理解、记忆,不定期的抽查,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激励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评价

由张志芳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8日 星期四 22:10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我也曾经精心批改,后来改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批,尽管学生从写作到批改时有进步,但我还是想探寻更好的方法。阅读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评价”的研究,我觉得这种评价方式切实可行。案例中,“档案袋评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新理念,把老师从“评语”、“分数”、“等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还学生“自主”、“自评”“自赏”、“自审”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档案袋一方面记录学生作文提高的历程,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另一方面档案袋也为教师、家长和他人提供了丰富的评价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加全面、开放、多元的评价,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在教学中使用过档案袋评价。作为班主任,我给刚踏入中学大门的本班学生,人人准备了档案袋。我让学生把每次测试的成绩、自己在班内的名次、测试后的反思日记以及平时在各方面获奖的证书等都存放在里面,每学期末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要对自己在本学期的表现做自评,还要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一学年的时间,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对待档案袋评价,家长也很负责的参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步伐也迈得更大了。但是工作中遇到不少麻烦事。我们班有10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不明确家长在创建和使用档案袋中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参与。另外,还有些学困生因成绩差不愿让家长看到,所以自己就随便填写,家长评价方面就不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为了联系家长,我费尽周折打电话,电话中给他们讲解家长评价的积极作用,让其认识到家长在档案袋评价中的重要性。对于学困生,我多沟通,耐心做思想工作,平时多表扬,让他们把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记入档案袋中。档案袋中的闪光点多了,他们心里的阴影也就渐渐变小了。记得有位差生得到父母的评价后,激动地热泪盈眶,此后自信心大增,学习、交友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档案袋评价,的确能激励学生的成长。

启发学生思维——一堂好课的标准

由吴娟娟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7日 星期三 21:07

我认为罗老师的这堂课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好课。

说它是一堂“好课”原因在于,首先它是一堂真实的课,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真实的一手资料;其次它启发了学生思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整堂课学生思维很活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说它“失败”,原因在于罗老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课堂上没有达成预设目标,即使罗老师把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仍然没有掌握“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如果让我来上这堂课,首先我会课前给学生补充液体的相关知识,比如让学生说出“常见的液体有哪些”,“酱油、醋、菜油是不是液体”;其次我会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热胀冷缩”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温度计里水银面升降等。

我认为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思维,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最主要的是能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学有所获,才称得上一堂好课。比如我曾经听过一堂小学一年级数学课《认识数字5》,授课教师通过庆祝教师节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面有5个气球,黑板上有5个字,教室里有5个小朋友,让学生有了数字5的概念,然后课堂上列举了好多生活中跟5有关系的例子,最后让学生自己拿学具摆一摆数字5,小组合作完成“找朋友”,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而且活学活用,堪称一堂好课。

一节好课的标准

由谢红霞初二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7日 星期三 17:37 我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好课。正如叶教授所说,真实的课才是好课。唯有真实,才有研究价值,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节课展现的是最真实的课堂,最真实的想法,这在当今许多作秀的课堂上根本看不到。当然,他也有失败之处,比如课前没有充分准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等,但这并不影响这节课的效果,相反,更暴露了其真实的一面。

如果这节课我来上,我会做好课前准备,包括与前后知识的衔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惯性等,多准备几种液体,最好提前了解学生眼中的液体都有哪些种类,做到有备无患。

说实话,一节好课的标准不能笼统而言,但总的来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拓宽能动度,创新度,最终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比如我在教《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篇阅读文时,学生在理解主题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时候都要诚实,对待敌人要不要诚实?提出问题后,学生热情空前高涨,个说纷纭。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得出他们满意的答案。虽然那节课任务没完,但我认为也是一节成功的课。

我认为的好课

由任晓蝶 数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7日 星期三 15:49 毋庸置疑,罗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堂真实的好课,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学生学会的会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先演示“红色液体”的加热实验,然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做无色水、酱油等液体的加热实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效果是否会好一些。我听过这样的一节课,《余角、补角》,教师以如何测量两面墙的夹角这一具体情境导入,通过学生的测量、猜想、推理,得出余角补角的定义、性质,然后教师通过举反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合作有序;教师适时点拨,及时鼓励。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愉悦,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我想,一堂好课也就这么简单吧!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由关玲 数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7日 星期三 14:32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就必须从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教师个性出发,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进行创造性教学。

首先要吃透教材。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特点,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要读透学生还得了解自己。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们不妨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

我想起在小学课本里学到的《骆驼和羊》的故事。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长得矮好,它俩一边争论一边走,走到大树下。骆驼一抬头就够着了树叶,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羊伸长脖子,连蹦带跳,就是够不着树叶。骆驼说:“高比矮好吧。”羊不服。它俩又往前走,看到一个窄小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去,得意地吃墙内园里的草;骆驼屈膝跪腿,低头使劲儿也钻不进门。羊说:“矮比高好吧。”骆驼也不服气。老牛来评理:“你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正所谓百货中百客,世上的事物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节课的优劣也就不能拿新与旧来衡量,凡是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且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的就应该是好课。旧瓶照样可以装新酒,穿着旧鞋,也照样可以走新路。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教学实录也无非是个例子,青年教师最重要的是了解我们这些老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模仿。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对他的学生说:“像我者死,学我者生。”因此,我们应该广采百花酿佳蜜,从实际出发,灵活学习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堂值得研究的课

由王娟绒 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7日 星期三 08:31 仔细阅读了案例,很同意作者的观点,我认为这节课是一堂失败的好课。

说它失败,首先是因为没有按预期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缺少实效性;其次教师课前预设是失败的,因为与学生不熟悉,课前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就是只分析了教材,而没有分析学习者,所以课堂上学生一直出“状况”。

说这节课“好”,首先好在真实,、“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观察了,提问了,探究了,回答了,尽管没有真正学会本节课应学的全部知识,但他们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课下他们会继续进行实验的。其次是教师,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没有把结论强加给学生,他很尊重学生的“幼拙”。第三,这节课是一堂值得研究的课,是一节值得所有教师反思的课。

如果我上这节课,我会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板块学习,第一板块,用水、酒精、煤油、食油实验,得出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板块证明结论,可以提出问题“我们的结论正确吗”或“是否所有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再指导学生通过其他几种液体的实验进一步明确认识。

我认为一节好课应是高效的,生动的,真实的,叶澜教授总结的课堂要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很有指导意义,是教师追求的课堂目标。当然,生活没有完美,课堂更是如此,但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努力和不懈研究。曾看过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草船借箭》教学实录,围绕“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中的“笑” 巧妙地处理教材,并因此为突破口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笑” 对鲁肃是一种幽默的笑、一种宽厚的笑,对周瑜是一种胜利者会心的笑、自豪的笑,对曹操是一种胸有成竹的笑,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更丰富了其中的内涵,实属好课中的经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由赵冬霞 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6日 星期二 20:59 这节课上有得也有失。罗老师的课上,学生都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每个任务,而且课堂上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理解不正确,但学生也充分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整个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且整个课堂的氛围是积极的,学生反应活跃,积极的课堂是师生互相考问,共同体验,共同参与,情感产生共鸣的课堂,这在罗老师的课上都有所体现。但罗老师的课还有缺陷,老师上课前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课上几次陷入了尴尬境地。最重要的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总的来说,罗老师的课还是一节好课,因为它很真实,是实实在在的研究课,虽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但作为老师,相信罗老师已经有了改正的方法和新的应对技巧。如果没有这此教学的失败,罗老师的课改也不会有进步。

如果是我来教学这一课,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掌握,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课上得心应手。可以在讲授新课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液体,明确液体的概念,而后在用不同类型的液体辅助实验,让学生明确所有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我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认为这样的课可以算作一堂好课:首先,教师做到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能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学生也要有充分的准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我在平时的上课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课前预习。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学生是否聚精会神的听,全神贯注的思考,积极的举手发言,有感情的朗读,认真的练习,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再次,课堂上的气氛是活跃而又积极的,学生能和老师在课堂上产生共鸣。最后,要看教学目标是否真实的实现,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比如,我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而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去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学的开心,而且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就是一堂有效果的课。

有问题才有提高

由赵丽 数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6日 星期二 18:22 我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我认为这是一节实在的课堂。老师课上教的真实,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如果由我来上这节课,我会预先考虑做不同类型的实验。例如水,饮料,油,墨水等等,在各类型液体中选择其中的一样或两样来做实验,是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认识。我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误区,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是否学到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学会了学习,这点很重要。在一次外出学习中,我有幸听了徐长青老师的一节数学课——【退中的数学】。课上学生兴致高昂,教师教的轻松自如,他用形体动作在无声的影响着学生。而且他将学科整合,教育学生“知难而退”,要退回来找规律,发现规律再前进。课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方法,还教育了学生做人的道理。是一节非常好的数学课。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但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做人,这点也非常重要。

优质课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由张广波 政治发表于2011年04月 26日 星期二 12:47 我同意本节课是一节“失败”的好课。这节课好在罗吉老师通过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了学生对液热胀冷缩性质的深入的思考,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验结果产生了冲突,引导学生发现了问题,上了一节真实的课,一节实战的课,一节生本的课,不是表演课,很佩服罗老师的“求真务实”之精神。尽管在最后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发现了问题,那么学生在课堂之外也会去解决自己心中的疑团,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了自己的悬疑。我认为,本课最大的成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

在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思想的资源,是思想的推动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这节课如果由我来设计,我也会采用多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来发现问题,真正让学生自己体会“实践出真知”。切实地感受到,问题究竟是怎么被发现?问题又该如何来解决?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自己的热情去探究本课中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我心目中的“好课”一句话来表述:学生自己真正动起来的课就是好课。在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让自己获得全面地发展。

记得我曾经在一节课中,讲到夏县二中与夏县一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哪个更适合于教学?当时的班长坚决主张一中更适合于教学,全班同学主张二中适合教学。看到这种情况,我让班长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后来全班同学一一反驳,解决了班长的问题。这是我上课之时所没有预料到的,但是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时刻把握学生的思维之光,达到生本教育。

课堂教学求实效一课一得不贪多

由孙红艺 化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6日 星期二 10:02 《一堂“失败”的好课》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失败之处在于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能够从本节课堂中真真正正的学到东西,不仅仅是学到了这些东西,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真正把知识掌握的彻底,这样才能够说是一节好课。相反,如果学生仅仅学到了老师教的东西,而不能够举一反三的掌握,甚至和案例中所说的,即使听了这节课后,根本没有把知识掌握,检测题也不会做,我认为这不是一节好课。

我校在实施“三环节”学导式教学模式以来,确定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都是按照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巩固提升三环节来实施教学。比如:我在上《化学与能源》这节课时,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一问一答式,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

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一节真正的好课,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的火花。贴近学生,激活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多媒体”本身并没有错

由李 玉 化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5日 星期一 11:58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授课方式变得快捷、方便,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让课堂充满趣味,有效的丰富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得广大教师的喜爱。它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弊端,只是使用者出了弊端而已。

案例一里的老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使得课件喧宾夺主,本节课是数学课,不是美术欣赏课。案例二里的老师明显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熟练,准备不够充分,他(她)使用多媒体,感觉不像是辅助教学,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课堂增添一些华丽的外表。案例三里的老师的课件设计和教学内容是脱节的,属于设计欠缺导致的尴尬局面。但这些是多媒体本身的错吗?这应该是使用者—教师的责任,教师不善用或使用不当怎么能怪罪到多媒体身上呢?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使用多媒体课件,例如当我讲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我们学校条件有限,不能让每位学生都亲身感受实验过程,我就使用课件插入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后反响不错,学生的印象很深,需要主要的地方都注意到了。所以多媒体课件并没有不可取之处,不可取的是使用的人,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先进性,更不能杜绝其使用。

“多媒体”本身并没有错,希望我们都能和“多媒体”成为好朋友!

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马红霞 初二数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4日 星期日 16:56 很明显,三个案例中的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都有不当之处。第一个老师将数学内容图片化,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图片,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并且学生从头到尾都不看课本不动笔,这样会使学生脱离课本,知识也不牢固。第二个老师使用课件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准备不充分,导致浪费课堂时间,还完不成学习目标。第三个老师创设的情景不太合理,导致学生没有按照预期的想法来,从而导致课堂无法正常进行。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会使用多媒体,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变化的鱼》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边放映边讲解,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坐标的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且记忆的更牢固,然后再在练习本上做练习题,效果能好一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孙丽娟 英语发表于2011年04月 24日 星期日 16:26 我认为这三位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都有误区。因为一个课件的好坏应该取决于它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案例1中教师把课件的使用代替了实践活动、实物展示,代替了学生的想象与情感体验。

案例2中这位教师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本想事办公倍,结果效果适得其反。

案例3中这位教师设计的课件和教学内容不相符,导致失败。

平时在教学中我也使用多媒体,而且收益很大。例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一课时,因为同学们对于与之相关的单词句型没有形象的了解,在教学中,我就播放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flash短片,把同学带入到课文情境中去,让学生像看动画片一样,并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新授单词句型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所带来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得到保持,到学生掌握课文后,用电脑课件的方式形象的介绍与之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多渠道收集材料,增强课堂有效性

由李 玉 化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22日 星期五 13:13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收集的:

1、深入开发利用教材。像我们化学,每节课的内容很少很简单,单纯地教课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要细细地研读教学目标,在吃透教学目标后,我们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拓展,有时还要增加内容,做好跟之后知识点的一些衔接。所以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很重要。

2、向同事学习。我们是小组备课,当自己教学过程中有疑虑时,就大家一起分享解决,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体现在教学中,因此我把自己和他人的资源进行了整合,把我认为好的一些拿来自己用,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

3、向网络求助。主要是来自互联网,书籍杂志也有,平时多留心,看到好的东西就保存下来。我教《氧气的性质和制法》时,由于我们学校条件有限,没办法让同学们做实验,我很愁,后来我就从网上下载的视频,同学们看了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也做过了,印象也很深,这就是网络的好处,好像一场及时雨。

4、反思很重要。教学资源不光是收集和积累的事情,还有怎么用的事情。所以在利用自己积累的教学资源时,反思很重要。有些看着好的东西实际操作起来未必有好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反思。

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贵在坚持,虽然在学校我还是很年轻,有时却已感觉力不从心。时间就是金钱,不管怎样,我会靠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去!

利用教学资源,优化历史课堂

由郑赓巨 历史发表于2011年04月 22日 星期五 09:58

现在我从事的是初三历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途径为我的教学注入源源活水:

1.研读教材和教辅等文本资料,获得第一手资料。

2.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集精华于课件。在平时上课时,我喜欢运用课件教学,将我的想法和教学内容结合搜集的网络资源融合于一张张课件中。让历史课堂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合同为一家》时我下载视频网络让学生提高兴趣,另外我还制作课件-少数民族与唐的地图,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3.从与同行、学生以及专业书籍的交流中收获额外的资源。平时我很注重留心和同事以及学生交谈,有时候会让我茅塞顿开。看到有用的信息,我会将他们存在我的电脑文档里,以便我阅读与思考。

总之,教学资源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肯动脑,勤动手,我们的教学资源就会源源不断的为我所用。

做生活的有心人

由张志芳 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1日 星期四 06:32

我了解到去年中考学生作文的问题:第一,拟题流于平淡,没有创意,不够新颖,没有个性;第二,文章语言贫乏,缺乏文采;第三,表达方式单一,叙事平铺直叙,没有真情实感;第四,内容空洞,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学生的作文现状告诫我们,作文教学要必须重视,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源头。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高效率完成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幸福的影视剧剧名、歌曲、图片、故事、名言、优秀文章、仿写训练等等,然后进行归纳整理,作为写作素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在课堂,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拟题方面,有以歌曲名或影视剧名命题的,有以数学公式命题的,有用到修辞手法的,有用名言警句的特新颖有创意。听完有关幸福的故事,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幸福有时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心境„„看到学生个个轻松下笔作文了,我微笑着说:“现在大家的心情怎样?”“高兴”,一位学生抢先回答。我说:“这就是幸福的滋味。”我分明看到有的学生就以“幸福的滋味”为题。在我的影响下,同学们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注意从书本外的生活、社会中的每个角落收集信息,积累资源。作为老师的我,当然不甘示弱,首先我把教材中有关幸福的人物、事件搜集并整理;其次,把自己生活中拍的照片、录像搜集并整理保存在文件夹;再次,从报刊、电视、网络上搜索到的资料等,及时下载后保存并整理好备用;另外,我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及作文中的问题也会归纳整理并保存。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内容多而杂,凌乱,很是头疼。我就认真对其进行相应的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的,更适合学生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合理使用,相互补充

由王宝刚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20日 星期三 10:14 我是一名农村基层的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合理选用适合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虽然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的优点,但也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媒体。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合理使用,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夜景是多么的美,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但多媒体不能过多使用,否则会干扰教学,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美丽的画面上,看过就忘记了,教学课堂成看动画片了。在教学《春天来了》时,我带学生们走出学校,到周围的小山上,让学生看、听、闻,感受春天的气息,然后教学,这比让学生看图片效果要好得多。在教学《燕子》一课时,通过用粉笔画简笔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只可爱的燕子的形象,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取各自精华,促进教学

由赵冬霞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19日 星期二 17:20 对于“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观点,我持反对态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的确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在实际上课中还要有选择的运用教学媒体。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课《草原》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草原风光,以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让学生对草原及草原人民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利用品读课文,吟诵优美段落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句子的优美,还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演一演蒙汉同胞相见、联欢的场面,通过自己参与,更深刻的理解蒙汉深情。通过这些方式的结合,学生可以深入体会文章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教学,多媒体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感受,所以我认为它们各有所长,我们要取其精华运用到教学中,不管是多媒体也好,传统的教学媒体也好,只要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就是恰当的。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由谢红霞初二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18日 星期一 21:40

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图文并茂,音诗画俱佳,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学生的语文修养。

而传统媒体的小黑板、实物模型、板书等自由度和随意性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

任何事情不能太极端。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简单、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或多媒体,或传统媒体,或二者综合利用,总之,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如:我在教《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黄果树瀑布,不仅有视觉的美感,还有听觉的收获,更好的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但对于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字、词、句的品悟,我采用传统媒体形式出示,以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且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由张平芳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18日 星期一 15:32 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但并不是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

在讲《故都的秋》时,我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先给学生一幅故都的秋景,将学生带入秋的萧瑟和凄凉,让学生体会深深秋意和浓浓的忧郁。再用多媒体依次给出郁达夫简介、写作背景和文章中描绘的几幅图,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思绪,体味作者的情感,以达到共鸣。然后,我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就其中的一两幅画面进行字斟句酌的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一味地求好看,而要有实效性,让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由张春燕化学发表于2011年04月 16日 星期六 22:43 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再没有选择传统教学媒体的必要”这种看法我不赞同。

现代教学媒体确实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远远不能代替传统教学媒体。如化学一开时就探究蜡烛的燃烧,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用小刀切体会蜡烛的硬度,放在水中体会它的密度和溶解性,点绕蜡烛时,观察火焰的大小、摆动、蜡水的下流等,这些都是现代教学媒体不能替代的。但如果要学生了解蜡烛的制作过程,那就只能通过现代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了。可见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的教学媒体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维目标之我见

由谢红霞初二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15日 星期五 02:20 我认为美国这节阅读课很精彩,老师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单纯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这样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开发才智,产生探索的欲望,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这节课正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克服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注重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习。例如在《三峡》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知识。最后,还让他们转换角色,试当导游,来一段三峡的导游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维目标也得以顺利完成。

过程体验是成功的基础

由郝飞历史发表于2011年04月 14日 星期四 15:51 我觉得《灰姑娘的故事》一课在轻松教学中成功落实了教学目标。

首先,该老师通过讲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层层分析故事中的细节,并将细节问题化。最后,及时点拨,应到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比如:对辛黛瑞拉准时到舞会一个细节,提出“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是非常珍贵的,要珍惜友情!

在历史教学中想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我认为应该做到用插入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学习与老师互动教学中达到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并且恰当的引导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对外友好往来》一课中,首先,我利用《西游记》视频资料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引起学生对玄奘西游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掌握玄奘西游的概况,理解玄奘西游的贡献,达到知识的识记与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设想玄奘在西游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引导学生做任何事要有坚定的信念,学习玄奘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由张平芳语文发表于2011年04月 13日 星期三 20:47 <<灰姑娘的故事>>教学案例让我感慨颇多。我是在农村的高中教语文的,可我感觉这个小学生的课堂比我们的高中生课堂活跃。我们的学生都很腼腆,不善言谈,常常一节课连一个问题都不回答,只是静静地坐着,聆听着,点头。所以我感觉这个课堂对我们高中学生都很有教育意义。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也要贯彻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键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和落实。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首先注重了学生文言知识的学习和落实,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精辟的论辩技巧;从而进一步让学生领略烛之武的大智大勇,为国家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爱国精神!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既学到知识,也学会做人。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档案袋评价”之我见

读了案例材料《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评价”的研究》后,感触颇深。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在设计与实施方面有很多优点:

1、档案袋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档案袋评价属于新事物,也贴近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档案袋的制作都是围绕着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他们一定对自己精心制作的档案袋发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写作能力自然提高。

2、开发了家长的教育资源,加强师生、生生、家校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老师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并且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给予有效地指导。

3、让学生拥有了自我评价、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体,并能在评价中养成反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能力,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学“档案袋评价”也存在不少的缺点:

1、“档案袋”内容不一,不易进行教学评价,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2、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和时间不一,在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价问题上可能会面临很多不同的问题。

3、档案袋评价花费时间多、牵涉的面广,不易实施。

在我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使用过档案袋评价。因为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分数是唯一的追求,题海战术是学生的必备战术,家长的观念中语数英永远排第一,所以,我依然认为历史教学中“档案袋评价”很难实施。但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应该在今后的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中去尝试和实践一下,而且我认为既然使用这种评价方式就不能流于形式,应该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已达到教学目的为衡量的标准。

“东施效颦”,也能出亮点--兼谈档案袋评价的运用

由陈颖凤 语文发表于2012年06月 26日 星期二 08:49

“档案袋”(或称成长记录袋)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在我看来,档案袋评价有以下优点:

1、教学方面,档案袋,是一种动态生成性的评价方式,能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通过档案袋,教师可以详细、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传统的评价方式(考试、测验)是很单一的,在测量复杂认知过程,评价态度和情感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缺陷,而档案袋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促进了评价与教学相结合。

2、学生方面,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档案袋的制作、内容设定都是学生可以自由决定的,让学生拥有了自我评价、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实际水平上进行作业,展示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表达方式。并能在评价中养成反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能力,这就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沟通方面,档案袋的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进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亲近关系。

不过,我觉得“档案袋的评价也有不足之处

一、档案袋评价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去做档案袋的工作,可能会比较难,尤其是现行的“应试教育”的机制下。

二、农村学校,有的家长读书少,而且忙于工作,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少,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参与。

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尝试着去借鉴、运用档案袋评价,让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现实中的学习博客空间。这是基于我的学生们很多人拥有自己的QQ空间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我组织同学们把课堂上的讨论发言,口语作业,比赛,表演等制成音频、视频,图片(照片),上传到他们自己的QQ空间,形成了事实上的档案记载。在实施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学生们变了,变得更爱发言了,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技术难题,这些难题通过虚心的讨教,一一得到解决。

难以实现的美丽梦想

“档案袋”(或称成长记录袋)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或成就。档案袋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认真阅读了《小学作文档案袋评价》材料,我认为优点有: 评价的内容全面系统:首先学生既能把自己优秀的习作放进去,又能在学习中把好的素材放进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其次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再次做到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评价的时效性很长,档案袋记录着学生作文的进步,也记录着他们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目前,我们的教育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在考试这个大棒的指挥下,档案袋是否也能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还是有弊端存在:

首先浪费时间,加大了教师的劳动量。像装袋、设计、评价、和家长联系、组织学生评价等,这无疑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比如说,搞一次素质评价,先是自评,再是小组评,完了还得教师评语,交上来还得分类,分完了在装袋,如果平时老这样做,哪来的时间搞教学?

其次,难以实行。每天都在应付考试,学生根本没有心思也不会对这种记录感兴趣。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老师也是很难完成记录的。一只巴掌拍不响。

其实,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它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档案袋评价”也不例外,作为教师,我们要物尽其用,让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由《一堂“失败”的好课》引发的思考

阅读完案例:“ 一堂“失败”的好课 ”,本人对“失败”与“好课”的观点有如下的看法 :

首先这是一堂“好课”。从 叶澜教授 给一节好课是什么的定义(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上来讲,罗老师的这节课可以称的上是一节“好课”。“ 学生说,老师听,这才是新课堂。学生说对说错,是一回事;敢不敢让学生说,又是另一回事。”是对罗老师成功方面最好的“表扬”。

同时,这也是一堂“失败”的课。罗吉老师没 有换位思考,没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罗老师该做的实验也都做了,但学生的思维不跟着她走。对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个概念,老师采用强行灌输的方法。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如果是我,我会对此堂课做出以下的修改: 1、从孩子身边入手,从形象感知入手。先讲西游记的孙大圣,再讲葫芦娃,讲他们有变的本领,可以变大可以变小。然后告诉孩子,水也会变大变小,信不信?做实验吧,证实。分析条件:孙大圣变大变小是看自己的处境,那水变大变小有什么条件? 2、让孩子自行选取择一种或几种液体(油、醋等)做实验。3、总结,这个使得液体变化的规律,有一个术语:热胀冷缩。

4、科学就在身边,只要用心观察、思考,自然课也挺有意思。

本人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一堂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3.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以下是我见过的一堂我认为的“好课”:

【案例】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具备了描述人的一些简单词汇如

tall,short,fat,thin 等,这一单元的课题是“ What does he look like? ”重点是学会描述人的外貌如身高、体重、发型等,学会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好恶。

课前准备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家庭成员或朋友的照片,尝试在小组内用英语向组员介绍他们,遇到语言方面的问题可以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

教师:帮助、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用英语完成交际;制作相关课件,准备音乐。

激发兴趣

伴随着轻松、美妙的音乐,同学们进入了教室。和往常一样的 Free talk 给同学们创设了良好的英语氛围。接着,老师指着自己说: “Now class, look at me and answer my questions.Am I tall? Am I fat?” 同学们对老师再熟悉不过了, 全体同学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 “No, you’re short and thin.” 学生们回答得十分自然。接着老师说“ I’d like to introduce some friends to you.” 老师于是在屏幕上出现了姚明、邓小平、杨利伟、沈殿霞等名人,同学们一看到他们就满脸兴奋起来了, 没等老师布置任务,他们已在下面叽叽喳喳用英语说开了,“ Yao Ming i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he is very tall and handsome.” “Deng Xiaoping was short, but he was great!” 在引导学生谈论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的词语之后,老师给他们的任务是 Guessing game.学生可以就以上名人和课前准备好的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上,选择一幅图片,根据人物特征进行描述,其他同学猜他/她描述的是谁,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准。同学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动开口说英语的同学多了,虽然有些说得不太流利,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有了开口说英语的胆量和兴趣,而且小组里基础较好的同学也愿意充当小老师,帮助纠正发音和错误。接下来我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是 Interview---what does your parent look like? 因为他们虽互相了解,但对彼此的父母并不熟悉,受好奇心的激发,他们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为了让他们相互合作得更好,老师要求调查以6人为一组,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完成调查。明白了规则和要求后,每个同学都离开座位,开始投入“工作”。老师则走到同学们中间,了解他们在使用语言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最后,第三小组最早完成任务,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且描述得最为流畅,老师表扬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方法,并评选他们为这一节课的 Group star, 同时鼓励其他组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以后的课堂里有更出色的表现。

学以致用

课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一个任务: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描述全体任课教师的外貌特征,然后挑选组内描述得最好、最准确的同学为大家做描述,其他学生根据描述猜猜被描述的是哪一位老师。

一堂新颖的好课 阅读完案例,我认为这是一堂实在的好课。正如案例中教授的回答提到的,在对待相同的教材,罗老师的课堂是有别于其他的老师的,他并不仅仅是为完成学习目标而上的这节课,而是切切实实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层层引出问题,最大的亮点在于真实反映学生的认知以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当前教育面对的实在性的问题。

如果这一堂课由我来上,我会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先前所教授的内容为基础,引出问题,再具体探讨,最后也要注意落实重要知识点。

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我认为语文教学,最关键的就是教学风格,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首要的是说话的语言要风趣幽默,或者先提出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正题上来,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学完之后都应该鼓励学生多联想并且培养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怎样用最简单的话语深入浅出的用最生动的比喻或者例子触类旁通,最关键的是气氛一定要高,热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向他们提出发挥他们特点的问题,这样有助于语文教学。

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

我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好课。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变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学为自主探究;变重学习结果为过程与结果并重;变重知识积累为素养的基垫。毋庸置疑,罗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堂好课。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学生学会的确是比积累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发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与人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由于罗老师是临阵点的将,替别人上课,与学生不熟悉,课前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就是只分析了教材,而没有分析学习者,所以课堂上学生一直出“状况”,学生课堂探究生成的问题总是偏离主题。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没有把结论强加给学生,他很尊重学生的“幼拙”。这启示我们只有尊重事实,尊重学生,才能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去获取更新的知识。这堂课没有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由于孩子们对体积及液体没有清晰的概念。如果让我来上这堂课,首先我会课前给学生补充液体的相关知识,比如让学生说出“常见的液体有哪些”,“酱油、醋、菜油是不是液体”;然后课上会用实物展示变化了的体积,比如相同重量的棉花糖、奶糖块。让孩子对体积及液体有明晰的了解。

我听过同事的一堂舞蹈课,堪称一堂好课。她先请学生欣赏并评价蒙古的《牧歌》,新疆的《青春舞曲》,藏族的《走进西藏》,东北的《秧歌》,学生均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蒙古舞,刚柔相济,热情奔放;新疆舞“移颈”动作的民族性,节奏欢快,常用打击乐器手鼓,载歌载舞,抒发新疆人民爱生活真挚情感;藏族舞,长袖轻扬,祥和优美;东北秧歌具有“浪”“俏”等特点,用手绢花的变化烘托舞台气氛,突出欢快、喜庆的音乐主题。学生参与舞蹈欣赏的评价,激发了他们对民族舞蹈学习的兴趣。然后,讲解并示范蒙古舞的基本动作,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自习情况,纠正不足之处,并因人而异提出存在的问题,指导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想象力和理解力,独立地解决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灰姑娘的故事》让我见识了开放、自由,人本第一的美国课堂。同时,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中西方教育定位的不同。细细阅读了数遍,很欣赏美国教师的大胆、创新,她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感悟、关注他们的思想火花的闪烁。联系三维目标,她在课堂中渗透交往、处事能力的引领,注重礼仪方面的熏陶,并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及价值观取向。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老师明确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以引导的形式,循循善诱,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老师设置了六个重要问题并且节节相扣,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线。

1、大家喜欢谁,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引导。

2、若是灰姑娘不守时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学生推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具有很强的探究性,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正符合新课改要求进行研究性(或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也符合重视能力培养的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推测的情况,教师紧紧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要求学生守时,要求学生注重自己的仪表。这种有针对性的即时引导比干巴巴的说教效果肯定要好。这样做,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要渗透德育的要求。并且,老师的表演,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教学趣味性的效果和目的。

3、若你是后妈是否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舞会,让学生站在后妈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处理问题,引导学生中肯地恰当地评价人物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后妈不是坏人,只是有缺点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引导学生去完善自我,能够去爱别人。这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后妈把门锁后灰姑娘为什么还能去成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得到别人帮助的重要性,交友的重要性,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增进了学生的交友意识和交友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突显了新课改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理念。

5、若是后妈不让她去她就不去了会怎样,教师通过辛黛瑞拉成功的事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敢于争取,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只要爱自己不懈奋斗,就会达到目的,就会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就会取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容应对挫折、坚强不屈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的教学,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6、文章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辩精神。但值得商榷的是,此处设计是否合理呢?安徒生并不是忽略了水晶鞋没变的事实,而是有意为之。应该让学生分析,安徒生如此安排,目的何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这位教师又不乏幽默,做晕倒状,恰到好处地调节了气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健康成长。相信在这样的气氛中听这样的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

至于如何落实三维教学,我自己的观点就是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能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课堂,创设的学习情境尽量贴近生活,来源生活,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动手,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让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组织的作用。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过程中,我也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方法。例如,在《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设计“记者招待会”形式,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回答我作为记者所提出的问题,逐步解决课程重难点的分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只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才能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

未来的教师 教师的未来

八模块是最后一个模块了,我心中既感到轻松,又有些莫名的不舍,这次的网络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

我认为“教育家”办学和“教授级”中小学教师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教授级”教师应该是如出一辙的,他们都应该具备相同的素养。

在第八模块的阅读材料三——《网络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有这么一句总结,“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者,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自身工作的反思者”,这句话对未来教师做了全面的概括,所以我认为“教育家”、“教授级”教师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和反思者的集合体。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首先,作为教育者得有德。所谓“德高为师”。心中得有爱。不以成绩论英雄;不论学生是否存在缺陷,都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既关心学生成绩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高度负责,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诚实守信,不急功近利,执着于自己的教育事业。

其次,作为学习者要与时俱进。在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源源不绝的水源,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最后,作为反思者,我们要懂反思,要会反思,要不断反思。以前,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教师也很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与失误。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观念的改变,逐渐意识到反思不仅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且也能促进师生间的沟通,还能使教师自己不断学习进步,教学思想更成熟。

至于教师退出机制问题,我认为根据形势这是有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在对于教师合格与否的评价标准。能否做到人性化筛选,能否做到公正公平,我相信这都会成为全体教师关注的中心。

通过这个月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还结识了不少外校的老师,收获非常大。今后,我仍会继续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会挤出更多的时间,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名称职的未来教师。

第二篇:一堂失败的好课

阅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后,我有一些感想,现浅谈如下:

一、先谈谈我心目中的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我认为应该达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对于学生的引导要到位。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是我最薄弱的地方,需要继续努力。

3、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充分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

4、课堂秩序活跃而不凌乱;等等

5、教学方法要得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对《一堂“失败”的好课》的阅读,结合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作如下浅析:

1、罗吉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懂得“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罗吉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让学生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有困难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交流、合作学习,获取了相关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从学习中培养了情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3、罗吉老师所以说这是一节失败的课是因为课前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预设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冲突,种种的没有想到造成了这节课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讲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最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三、如果是我去设计这堂课,如果我上这堂课,我会先让创设情境,由日常生活中水沸腾的现象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接着把各种液体,例如:水、酒精、食用油、醋,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孩子们自己试验,通过观察现象,得出探究结果;之后将小组探究结果汇总,总结得出液体热胀冷缩的结论;随后课堂检测;最后举一些生活经验下认为不可能热胀冷缩的液体,例如“煤油”“牛奶”等,让学生课后做实验,验证课堂结论。

第三篇:《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读完这则案例,我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

从罗老师的教学看,已经融入了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可以说罗老师的教学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整个教学演示过程学生参与进来了,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问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学生也在积极提出相关的问题,老师的教学就开展得很流畅。虽教学的结尾处有点小遗憾,可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为此,我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主要看学习的主体——学生。首先,在一节课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这样的课是好课。自己学到了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自己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在一节课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是快乐的,这样的课是好课。老师有好的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进行语言交流,努力把这堂课所上的内容上到孩子的心里,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拥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再次,在一节课中,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是充实的,这样的课是好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总之,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必须是受广大学生欢迎。以上是我的浅悟,在此和各位同仁共读,望得到大家的见解。

第四篇:《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感慨颇多,启示颇多,收益匪浅。它恰恰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理念。我认为这是一堂好课。

1、真实性。用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的真实表现,听到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实例”。这节课被大家看好的就是它的真实性。

2、教师的理念新。用罗老师的话说就是:“学生说对说错是一回儿事儿,敢不敢让学生说是另一会儿事,教学要走出新路,必须有勇气。”罗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课堂上她没有过多地压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的动脑发言,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3、是一节动态生成的课。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上课就是一个执行教案的过程,它不允许“节外生枝”。而这堂课却表现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罗老师在无形中重视了资源的生成。其实学生的问题、体验都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学生的想法虽然出乎意料,影响了教师原计划的实施,以至于影响了教师的预定教学目标。但如果把学生硬拉到预定的轨道上来,课堂目标好像完成了,但学生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他们会逐渐失去动脑思考的激情,长此以往,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教学目标没完成的问题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的问题、感受、见解看做是教学的“绊脚石”,而应是教学的“生长点”。这才是珍贵的教学资源。

如果这堂课由我来上,我也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1、事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情,然后让学生准备两种自己认为的液体。

2、课堂上用罗老师的实验导入,然后提问什么是液体: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说,教师在总结出液体的概念。

3、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实验,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他们的“学”,会促使老师的“教”,学生的参与很重要,不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将他们事先准备的液体做一下实验,另外还要给足他们时间去思考。

4、进行课堂的巩固小结,通过当堂的巩固练习来检测自己这堂课的效率,有不理想的地方进一步做出讲解,促使学生能够当堂掌握。

5、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延伸,结合实际生活,布置作业。

我心目中的好课:一是学生的参与度高。问题由学生生成,再由学生探究,最后师生分析讨论,去伪存真,依据探究结果推理,归纳得出结论;二是教师原则上只导不讲。这就是说,教师完全是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学活动完全是一种教师导演下的学生舞台剧,结论是在教师导演下来由学生决定;三是教师有所收获。如果教师在评价一节课的效果上,不能摆脱“学生听懂了没有,学会了没有”的思维,那么这个教师的课堂始终是没有新思想的课堂。如我听得一节高二电磁感应《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课,教师提出学案,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依据原始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检测,效果良好。

第五篇: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随想

一堂“失败”的好课看后随想

山西省霍州市辛置镇北村学校杨芳丽

只有真实的课才有欣赏价值,不管这堂课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从这样的课堂中,才有可能发现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正常思维,才有可能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我认为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

说是好课,是因为罗吉老师这一堂课很真实,没有半点做作和虚假,是一堂绝对纯真朴实的课,再一点就是这堂课师生互动比较大,当遇到意外时教师并没有完全扼止学生的正常思维发展,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证实:液体的热胀冷缩是不会受颜色影响的。我想通过这一实践学习,学生对这一特性会永远铭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始终以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性.

说是“失败”,是因为罗吉老师自己说:“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再一点就是当学生好几次出现理解偏差失误的时候,教师因受到时间的定势,急于求成,直接告知了答案,我个人觉得可以让学生再次通过实验论证: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受液体的可否食用而影响。即使时间不允许,也可以留个悬念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课外去探究或留在下一节课来讨论也无妨。

二:如果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这样设计:刚开始可以和罗吉老师一样,当孩子探究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就问:是不是所有液体都能热胀冷缩呢?(学生肯定有的答有,有的答没有),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水的朋友:酒、油、醋等。让孩子们分组做做实验证明,一小组选一种液体,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最后总结.

三:我认为一堂好课的应该符合以下几点:(1)首先必须的备课充分,而且备课必须的注意学生的基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课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媒体;(2)一堂好课,不但精彩,而且还要真实,不能弄虚作假;(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5)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7)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的有不足之处的课。

下载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块作业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过程,细细体味,给我们的启示颇多。不过我认为它仍然不失为一堂好课,好就好在以下几......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读完《一堂“失败”的好课》,我真的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罗吉老师以生活中的液体着手,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热胀冷缩的现象。同时,还引入了......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什么样的课才算成功呢? 什么样的课才算成功呢?我觉得人各有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认一节课如果有闪光点,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能师生互动,落实教学目标的课就是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模版]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叶澜教授在他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一堂好课

    平时我们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上,往往会看到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样的课也许是集众人的智慧精雕细作的结果,也许是事先安排好的表演式的“作秀课”,就失去了它真实的一面。......

    一堂作文活动课给我们的启示

    一堂作文活动课给我们的启示 江西省泰和三中刘良驹 下一节课,又是作文课。该写什么作文题呢?看到同学们那咬笔杆,绞尽脑汁,无话可说的样子,做老师的心里也说不出个滋味来。我们也......

    6`《一堂“失败”的好课》(小编推荐)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首先,罗洁老师的课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他没有因为有专家、教授听课就事先......

    《一堂好课》观后感

    《一堂好课》观后感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堂好课》,首先是主持人康辉的一番讲话,其中有一个排比句让我铭记在心。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处处遇名师,古往今来,唯有名师好课,熠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