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05-14 21:0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篇:(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专项训练(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角逐/主角 和睦/和稀泥 散落/烟消云散 ......B.创伤/创造 削减/刀削面 哽咽/狼吞虎咽 ......C.楷模/模具 跌倒/倒春寒 超载/载歌载舞 ......D.强制/强权 冠军/冠心病 连累/连篇累牍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达1000微克/立方米的属“重度污染”。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精灵——文洛克,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富有特色。

C.新浪微博最早出现了一条网民发的帖子,号召网民每人曝光一条垃圾短信,向垃圾短信宣战。

D.煤碳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污染物,这些物质溶于雨雪形成酸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

②欧洲债务危机不断恶化,许多欧洲国家把化解危机的希望________德国的具体经济措施上。

③涪陵区白涛小学用抓阄的方式来分配重点中学升学名额,此举引来各方质疑,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做法________偏颇。

A.徜徉 寄于 失之

B.徘徊 寄于 有失 C.徜徉 寄予 有失

D.徘徊 寄予 失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任志强拿猪肉价和房价做对比:“2003年猪肉5块钱一公斤,现在15块钱一公斤,房价自然也应涨两倍。”80%的网友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不赞一词。....B.职场人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和同事的认可,相反,那些身无长物的....年轻人则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C.不管专家如何高调宣传“蓝筹股显现罕见投资价值”,中国投资者都不买账,始终无.动于衷,股市依然“跌跌不休”。...D.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石破天...惊的变化,彻底改变人类的信息生活。.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B.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可以清晰展示月球撞击坑边缘的细纹,让人更加真切地观察到月球的形貌。

C.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

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__________,言笑晏晏。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2)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__。(《荀子·劝学》)(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宠命优渥,__________,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6)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哎,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三、古代诗歌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

金桥感事 [唐]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②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③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注】 ①此诗写于公元891年。公元890年,唐昭宗讨伐北方沙陀族藩镇节度使李克用,三战皆败。李军长驱直入山西地带。②“饮马”,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③“伊川叹”,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戎人在野外祭祀,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地。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魏绛功”,晋国大夫魏绛认为用“和戎”方式解决汉、戎民族矛盾有“五利”,晋悼公采用此策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7.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赏析该诗尾联中的景情关系,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9.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17分)

行香子 过七里濑

[宋]苏轼

②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③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 ①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桐庐城南三十里处。两岸青山相对,江中水流湍急。②鉴:镜子。③严陵:东汉的严子陵,名光,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于富春江。

11.(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了七里濑的美景:轻舟惊鸿,水清波平,鱼儿翻腾,白鹭点点。

B.上片“过”字点题,写出行程;“急”“冷”“明”不仅状写出景物特点,同时写出作者不断变化的主观感受。

C.“算当年”四句用典,吟咏刘秀称帝后严子陵隐居一事,归结为“一梦”和“空名”,蕴含着人生感叹。

D.下片由山起笔,中间插入议论感慨,顺势抒怀,最后以远山、云山、晓山三座山结尾,落于景语,隽永含蓄。

(2)“双桨鸿惊”句,有人认为是船桨划动如鸿雁惊飞,有人理解为船桨划动使鸿雁惊起。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合理?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结合本词,并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这种人生感慨的理解。不少于200字。(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专项训练(六)1.B [解析] A项,jué,hé/huò,sàn;B项,chuāng/chuàng,xuē/xiāo,yè/yàn;C项,mó/mú,dǎo/dào,zài;D项,qiáng,ɡuàn/ɡuān,lěi。

2.D [解析] 煤碳—煤炭。

3.A [解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寄于,寄托在;寄予,寄托。“有失”的“失”意为失掉、失去,“有失”后面多接褒义词;“失之”是在某方面有缺陷、欠缺,后多接贬义词。

4.C [解析] 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此处为望文生义。B.身无长物:原指生活简朴,现形容贫穷。此处误解为有长处,望文生义。C.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此处运用正确。D.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使用对象有误。

5.B [解析] 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到“‘星光大道’栏目”的前面;C项照应不当,“是否”与“标准”是两面与一面的关系;D项成分残缺,应该是“践行着„„的人生理想”。

6.(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2)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4)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只落得两泪涟涟 7.[答案] 引用典故的手法。(1分。不宜回答“用典抒情”,但可以不扣分;回答“反问”并分析,最高分3分)作者借用伊川之叹来表达自己对唐朝国家命运的担忧,(1分)借对魏绛的“五利”之策的肯定,表达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1分)也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行为。(1分)[解析] 此题考查熟练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答题时在准确判断手法的基础上应结合具体诗句作答。

8.[答案] 诗歌的尾联融情于景。(2分)描写了夕阳西下,诗人于长亭处似乎听到了在战火烽烟中传来哀笳一曲,在凄凉的环境中诗人充满忧愁。(2分)或:诗歌的尾联以景结情。(1分)在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战争势必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创伤。(3分)[解析] 此题考查对不同景情关系的识别和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情景交融和以景结情准确判断,并给以具体阐释。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鉴于唐末边境的政治形势,诗人在潞洲金桥,有感于此,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头就把太行山的景色写得雄伟壮美: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下。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开头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

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颔联用“饮马”“射雕”的故事分别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和其将要

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来表达。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这句,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

尾联“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以情景交融之笔结束全诗。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哀笳一曲,戍烟四起,在这般战乱凄凉的环境中,一位“惊时感事俱无奈”(见其《重阳日荆州作》)的诗人,独自忧愁、感伤。两句十四字,把情、景、事,声、色、形,熔铸于一炉,真是极尽精练概括之能事。

9.[答案] “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分)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思乡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独”字写尽了身处他乡的孤独。(2分)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1分)(“独”若答成“孤”“寒”“空”也可酌情给分)[解析] 思考该题宜关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体现心情的词语,答题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10.[答案]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空园孤壁,静寂凄清,抒写了作者长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凄苦。(1分)②衬托。(1分)滴露之声,从反面衬托夜阑人静;与“野僧”为邻,从正面衬托飘零孤单之情。(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按要点回答,所答内容符合要点意思亦可给分)[解析] 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应答出围绕景情关系运用的手法,进而详细分析。

[诗歌赏析]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

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

下面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挨,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晋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不假浮词雕饰,写情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11.(1)D [解析] “远山、云山、晓山三座山”有误,山远故曰“长”;且云雾缭绕,曰“乱”;若是清晨,一定能见出青色,所以说“青”:并非是三座山。

(2)[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船桨划动犹如鸿雁惊飞更为合理。(1分)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1分)与前句“一叶舟轻”及后句“过沙溪急”相呼应,(1分)将舟行水中的优美姿态及舟之轻盈、迅捷写得生动传神。(1分)示例二:我认为船桨划动使鸿雁惊起的解释更合理。(1分)清澈的江面上,一叶小舟的划动就能使岸边的鸿雁惊飞,以动衬静,突出环境之安静。(1分)“双桨鸿惊”“鱼翻藻鉴”的动态与“天清”“波平”的静态结合,(1分)共同表现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1分)[解析] 无论哪一种,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该题考查的是联系上下文分析表达的能力,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解读时紧密结合全诗,考虑整首诗的意境特点并加以分析阐述。

12.[答案] 下片表达了作者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喟叹。正如词中所言,“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严子陵也是空有钓名之想,不能尽享自然之美。这种思想在苏轼许多诗文中都有表现。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千年以来的英雄人物,江水依然悠悠,可英雄踪影难觅。人生易逝美好难再,但自然永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因为这种人生态度,苏轼才能在遭受贬谪前途未卜之时,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感受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然自安。所以,这种人生态度在处境艰难而自我力量难以改变之时,未尝不是一碗心灵鸡汤,可以让我们放下世俗,淡泊名利,安然恬静地生活。

[解析] 首先明确苏轼词中的人生感慨,“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给了我们明确的态度,正如“人生如梦”;其次结合本词和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谈你对这一人生态度的看法,既要有看法,又要有分析。看法可以是赞成这种态度,认为它能给失意者人生的慰藉;也可以是否定这种态度,因为它容易消磨我们的斗志;还可以谈这种人生态度的形成原因。总之,只要能结合本诗(扎根于文本),又能举出苏轼其他作品中的例子(适当延伸),分析合理即可。

[诗歌赏析]

东坡这首小词,既描绘了静止的画面,又表现了画面的流动,将动和静、虚和实巧妙结合,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

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段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种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片,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苏轼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境。“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喟叹。

第二篇:(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专项训练(五)[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钉书机

根深蒂固 机械(jiè)蓦(mò)然回首 ..B.全天候 如毛饮血 汗(hán)毛 痴(chī)心妄想 ..C.贴标签 误入其途 粳(gēnɡ)米 退避三舍(shè)..D.路由器 知书达理 矫(jiǎo)正 股肱(ɡōnɡ)之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雷锋、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同志的微博能够从众多的名人微博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B.具有艺术气质的人,能够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稍纵即逝,把每一笔画、每一个....字都看作生命与情感状态的记录。

C.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的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

D.只有懂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和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它______过与传统母体文化断裂的痛苦,更______到降生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但中国文学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迫使它必须清醒,由清醒而冷静,由冷静而自强。

①感受 ②经历

③被迫敞开的国门令它茫然失措

④浓烈的“老中国”气息使它步履维艰

⑤突如其来的“欧风美雨”更是让它惊叹自卑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5.下列文学形象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窦娥 ②哈姆莱特 ③芦柴棒 ④大堰河 A.①关汉卿 ②塞万提斯 ③茅盾 ④徐志摩 B.①马致远 ②莎士比亚 ③茅盾 ④艾青 C.①关汉卿 ②莎士比亚 ③夏衍 ④艾青 D.①马致远 ②塞万提斯 ③夏衍 ④徐志摩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数月之后,__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3)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地也,__________________!天也,__________________!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

三、古代诗歌阅读(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7分)

赠卖松人

[唐]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 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②翠楼:泛指富贵人家。③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7.(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写到了卖松人到都城长安卖松树,虽为求利,但心思独特。B.第五句写松树虽叶瘦却曾顶风傲雪,介绍了松树的特点及其经历。C.第六句写松树花色浅淡而缺少春意,暗含着作者对此的委婉批评。D.第八句写出了松树遍售于六街而无人购买、徒蒙灰尘的无奈际遇。(2)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8分)

临江仙 [后蜀]鹿虔扆 ①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 ①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此处指代帝王。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绮窗愁对秋空”直接写出深秋时节作者对往日欢愉不再的忧思愁苦。B.“玉楼”指华丽的楼台,可以想见,这里曾经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C.上阕将今日的荒凉凄清与昔日的显赫繁华作对比,寄托了诗人的无穷感叹。D.本词通过描写荒苑的景象来抒发感情,所有景语实为情语。

10.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作者将沉痛的故国幽情与出色的艺术手法相结合,才谱写出这首历代传唱的佳作。请就此评价,结合下阕词句进行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8分)

满庭芳 [宋]张风子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1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牛儿强健倔强,只管啃食原野上的嫩草,离家越来越远了。B.牧童只顾着自己玩耍,放任牛儿入泥入水,却不加以管束。C.青松下,牧童悠然自得地吹起了长笛,显示出愉快的心情。D.本词语言朴实无华,饶有风趣,富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12.本词最后三句“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勾勒出一幅“月下晚归图”,请简要赏析这样写有何妙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训练(五)1.D [解析] A项,订书机,机械(xiè);B项,茹毛饮血,汗(hàn)毛;C项,误入歧途,..

粳(jīnɡ)米。.2.A [解析] 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B项,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C项,一息尚存:指还有一口气,表示直到生命最后的阶段。D项,花言巧语: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3.C [解析] A项,“超过50%以上”,成分赘余;B项,“不仅对世界„„而且反映美国„„”,语序不当;D项,“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不合逻辑。

4.B [解析] 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遭受着传统母体文化断裂的痛苦,还遭受着“欧美风雨”的冲击。从词语搭配看,①处应填“经历”,②处应填“感受”;从上下文衔接的角度看,国门敞开才有欧美风雨的“突如其来”,③⑤相连,首句有“与传统母体文化断裂的痛苦”,第二句开头首先说的应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5.C [解析] 对文学常识的准确记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2)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3)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7.(1)C [解析] “暗含着作者对此的委婉批评”错,作者对松树没有批评。

(2)[答案] 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下一句中的“翠楼”形成对照;为下联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暗示了松树难以得到权贵的喜爱。(四个要点,每点1分;答“交代了上句‘怜君意独真’的理由”,可充抵后三点中的一点,得1分)[解析] 从以下几个疑问可得出答案:“寒涧”是松树的生长地,这里为什么要点明?由全诗看,此树并不得长安人喜欢,可卖松人却要把它卖给“翠楼人”,一寒地之木(瘦叶、淡花),一富贵之人,如何相谐?这样的对照为下文“徒染六街尘”做好了铺垫,长安只重桃李,这样的松树寄托了卖花人甚至诗人自己的“真”意,但又有谁理解呢?

8.[答案] 示例:长安城中的人们偏爱桃李等鲜艳之物,对松树不闻不问,反映了人们热衷于追求光鲜亮丽的外在之物,却对于经雪傲霜的内在之物极少关注的现象。人们对镁光灯下的明星追捧歆慕,却对居于幕后、真正为电影灵魂的编剧、配乐、摄影从未关注。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多热点的喧闹世界,有太多的闪光点去抓住人们的眼球,让人们忘记了闪光灯后的黑暗,而那些黑暗恰恰更具有深度,更能够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桃李一般的外在美固然迷人,但却短暂易逝,如松一般的内在美虽不易被发现,但却令人回味无穷。(“社会现象”表述准确,4分;举例恰当具体,2分;能分析事例的价值,论述这种现象的危害等,2分;表达准确、简洁、有条理,2分)[解析] 第一问是诗歌理解的核心。结合全诗,结合注释中介绍的诗人生平,便可知作者对松持赞美态度,也为松不被赏识而不平,而且松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就是作者自喻。有才华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和显赫的家世就不被赏识,这样的社会现象很多很多,如权贵们只看重趋时媚俗的阿顺之人,正直有才能的寒士不被任用(或屡遭打击);如长安的富贵之人只看重人(或物)的外在魅力,而忽略其内在的价值,致使有德有才之人(或有美好内涵的物)被冷落等等。举例可就近寻找,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谈认识一定要明确,要结合本诗和所举例子分析。

[诗歌赏析]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奢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卖松人把松树作为商品送入市场,和桃李去竞争,意在求利,结果却不能达到目的,这件事的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诗人借题发挥,用婉而多讽的语言寄托了自己的情愫。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强劲,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的。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人只能够欣赏妖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和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这首诗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喻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9.A [解析] 这一句是写愁,但为何而愁,诗人并未直接写出。

10.[答案] 示例:我同意学者的观点,如下片中“烟月”一句,将朦胧的月光拟人化,描绘出一幅月光依旧照深宫,而深宫已是荒寂废苑的画面,写出了亡国后的悲凉气氛;“藕花相向野塘中”的“野”字也写出了亡国后池塘无人照料的荒芜场景; “泣香红”则调动感官,并将花拟人化,更好地写出了对亡国的忧思愁苦之情。作者寄情于景,使读者感受到了作品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沉痛亡国之情。

(答对手法,如拟人、对比、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1分,答其他手法言之成理亦可得分;联系诗句具体赏析3分;语言表达顺畅得体1分)[解析] 题干中第一句话确定了回答的中心话题,即诗人用什么样“出色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沉痛的故国幽情。第二句则是明确的要求:对下阕词句进行分析,证明前面给出的话题。答题时,首先要明白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然后明确这种艺术手法在下阕哪些词句中得到了体现,又对表达作者的亡国之叹起到了什么作用。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黍离之悲”的词。作者的“黍离之悲”,既不是通过自己之口直接表达的,也不是借助他人之口间接描述的,而是由词人笔下的景物折射出来的

上阕开篇二句,便酝酿了全词冷寂荒凉的基调:紧扣的铁锁、深闭的重门、萧瑟的荒苑、积尘的户牖、孤寂的秋空,一切都笼罩于无言之“静”中,既在视觉上造成了浑重沉闷的压抑感,又流露出饱含历史沧桑的悲哀。此处“秋”字点明时间为清秋时节,而“愁”字则可谓全词的词眼,整章的情景描写乃依此散发开去。“愁”为何事呢?随后“翠华”三句即晓以明情,原来是人去楼空、歌吹声断之悲。“翠华”代指蜀主,“玉楼”谓华丽的楼台。可以想知,歌舞升平的玉楼作为欢娱的圣地,定曾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这与当年鹿虔扆追随后蜀主孟昶的宴赏快意生活,又有着怎样的相似啊!然而世事无常,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由此不难发现,“愁”之意味其实颇为深厚,并不限指对昔日欢娱不再的叹息,其更真切的内涵还在于作者深沉的故主之念与故国之思,这一亡国臣子的千转愁肠有着更普遍的感染力。

下阕转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抒人物之情思,主要集中于对烟月、藕花两个意象的描写。“烟月”谓夜雾朦胧、薄云笼罩之月色,道出正是夜阑人尽时,为愁人更添愁绪;“人事改”则暗寓朝代变迁之沧海桑田,与上阕“玉楼”三句互相应和,可见文字针脚绵密;“还照”,则似

乎隐含了些许无奈、埋怨与悲哀,是怨明月之天真,还是悲人心之麻木无知呢?个中情旨,颇可玩味,以拟人手法,将年年岁岁依然如旧之明月写得懵懵懂懂、不晓人事,却真实可感。烟月无知,藕花有情,作者又将情感表现视角由月照深宫移换至池塘藕花。经过烽烟的无情摧毁,华丽的楼台变成了一片断井颓垣,昔日繁花似锦的荷塘如今亦由于无人整葺而荒芜,剩下的只有那疏疏落落的藕花尚在绽放。“相向”三句道出了藕花之深情,将花中夜露喻为哭泣的清泪,从动作之“相向”、嗅觉之“香”、色彩之“红”等角度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藕花的袅娜柔弱、多情可怜,正与月之不谙人情映照。其末,作者又借藕花之“暗伤亡国”点明主旨,在言达深沉心声的同时,亦对全词作以收束。

鹿虔扆长于小词,特为后蜀主孟昶欣赏。《花间集》收其词六首,这首《临江仙》应推其最出色的代表作。

11.B [解析] “只顾着自己玩耍,放任牛儿入泥入水,却不加以管束”与词意不符。词中表现的是牧童的沉稳、淡定、从容与闲适自处,而不是“只顾自己玩耍”的无知小孩。

12.[答案] 这几句描写了牧童骑着牛儿回家,在一片清澈的月光下,人和牛的影子渐渐消失在归途中的画面。(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了强健倔强的牛儿和机智沉稳的牧童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或:“营造了和谐、宁静、美好的意境”);(1分)表达了词人对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或:“向往”“留恋”等)之情。(1分)全词以这样一幅牧童月下骑牛晚归的图景作为结尾,余韵悠长,令人回味。(1分)[解析] 赏析妙趣,首先是理解诗意,所以解释诗句就成了赏析的基础;而诗歌之妙往往在于诗人的妙笔诗心,在这首词中便表现在其巧妙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正因为这些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妙处,表达了情感,即有了艺术效果。依此解答从语言到手法再到效果、主旨,就是不错的赏析。

[诗歌赏析] 此词像一幅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卷,语词朴实无华而又饶有风趣,读来忍俊不禁,把牧童和牛的形象描绘得十分传神:牛儿壮,草儿嫩,牛逐草,奔走欢,路儿遥,到家迟,且不顾,好一头贪嘴恋草的牛;而牧童智,牢抓绳,携短梢,任牛行,自吹笛,青松下,也是一个悠闲自在的小牧童。田园生活的那份自在之乐、闲适之情在这样的牧歌式生活图景中得到极好的表现。但词的最后竟又生出几分怅惘,牧童和他的牛儿都归去了,再也找不见,连那笛声也散了余音。只有一轮明月当空:宁静的乡村,明净的月儿,空旷的四野,诗人的内心也应明净而恬淡。如此结尾,画面形象,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而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留恋和羡慕,也就表达出来了。

第三篇:(湖北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8) 基础知识+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专项训练(八)[语文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A.骠勇(piào)

授予(yǔ)..呼天抢地(qiāng)间不容发(jiān)..B.脊梁(jǐ)下载(zǎi)..敛声屏气(liǎn)暴戾恣睢(suī)..C.强迫(qiáng)租赁(lìn)..量体裁衣(liàng)为虎添翼(wâi)..D.谙熟(ān)看守(kān)..上不着天(zhuó)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博弈

调剂

形将就木

临近年底 B.炫富 怄气 自顾不暇 树木葱笼 C.发轫 磕绊 气势汹汹 不尽人情 D.陷阱 倾轧 弱不禁风 克敌制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________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②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________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③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我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

监督

即便 B.偏见 监督 虽然 C.成见 监管 虽然 D.偏见 监管 即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疾病的抵抗、体液酸碱的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肌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层次的社会矛盾。鲁迅通过对小说集中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等人物的塑造,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B.《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

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D.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1)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5)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6)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8)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诗歌鉴赏(32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范成大

①②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③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②塔近依前远:看着前方的塔仿佛近了,其实还很远。③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的下片写农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游终南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文后题目。(8分)

忆 昔 陆 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精于锤炼,请具体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8分)

鹧鸪天 苏 庠

①②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③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注] ①黄茅店,指的是乡村客店。②赤叶楼,这里指女子所居之楼。③“灞桥”句,汉人送别,在长安灞桥折柳相赠,故后代以“灞桥杨柳”代指离别。

(1)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代杨慎评论说:“‘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鹧鸪天》之佳句也。”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这两句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福建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6 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

训练六 [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2)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4)歌台暖响,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5)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2.根据要求在下面空缺处填上相应的文字。(2分)羊丢了才想起来修理羊圈,虽说“未为迟也”,毕竟不如把功课做在前面,事先把羊圈建得结实,并时时检查,及时补漏。正所谓“亡羊补牢”,不如“__①___”,一定要把不安全因素(è zhǐ)____②___在萌芽状态。

(1)请在①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文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①“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②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日前站上母校的讲台,③说完这第一句话就几乎哽咽。④这是他首次应北大“官方”邀请回校,⑤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⑥大约在10年前左右,⑦他曾因“北大学子卖猪肉”而引发社会争论,甚至遭到批评。

(1)序号________,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出对话的内容。(2 分)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 母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坚持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可以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不同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2013年3月8日,某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景区大门口竖起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我免全家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日下午6时,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山北写望 林 逋

【注】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注】 翠微:青绿色的山气。

(1)“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知吉州太和县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六

1.(1)锲而不舍(2)朝不虑夕(3)心远地自偏(4)春光融融(5)山河破碎风飘絮(6)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1)未雨绸缪(2)遏止

[解析] ①处要填写的成语,意义应与“亡羊补牢”相反,“亡羊补牢”意为“事后补救”,因此所填写的成语要能表达“事先防范”的意义。②处“遏止”意为“阻止、制止”,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声调符号,不可错写为“遏制”。

3.[答案](1)① 句号应放在引号内(2)⑥ “大约”“左右”去掉一个

[解析] 判断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主要看引用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还是一个成分(短语),由于第①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而第⑥句的语病较容易判断,属于语义重复。

4.[答案] 示例: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种颜色太单调,所以创造了很多颜色,让世界缤纷,让大家能相爱。

[解析] 出租车司机在解释为何不收车费时所说的“不同,是为了相爱”,对于补充对话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考生组织的答案,只要包含这一意思,都应视为正确答案。

5.[答案] 示例一:“给父母磕头免门票”有助于尊老敬老社会风气的形成。首先,现代的不少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和小家庭,经常没有时间陪父母,景区这一活动给子女搭建了一个表达敬意的平台。其次,这一活动还提醒子女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还要经常带长辈出门转转。最后,这一活动传递的是正能量,即便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仍利大于弊。

示例二:爱心和孝道不能以是否磕头来衡量,更不能拿免门票来做交易。首先,给父母及长辈磕头,只是表达孝心和孝道精神的一种方式,晚辈磕个头并不代表就是孝子,就有孝道精神。其次,孝行是可以被引导的,但绝对不是被要求或被利诱出来的。真正的孝,是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的日常行为,而绝不是为免除门票的偶然为之。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题干的要求较为宽泛,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可以有许多种,为了避免泛泛空谈,考生最好先确定一个较容易入手的评论对象,然后再用一个简明的句子表明态度。在本题材料中,可以作为评论对象的有“风景区”“磕头表谢意”“门票作奖励”等几个方面,从阐述的难度看,后两个比较容易组织答案。

6.[答案](1)观点:山北晚景应是连图画也难以描绘的。情感:对山北晚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尾联写“一曲横笛”惊飞了“蒹葭”中的“白鸟”,以动衬托出山间的宁静,并与前两联的“飘黄叶”“湿翠微”等照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幽美、闲适的山居图,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解析] 第(1)题要求概括“观点和情感”,其中“观点”指的是对“山北”之景的评价,即如“图画”那么美。而“情感”则应当是由观点而引发的个人心理反应,即喜爱之情。

第(2)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技巧的赏析,艺术手法的名称已在题干给出,考生要回答的,主要是“动”和“静”所对应的具体内容,以及由此达到的效果。本题的难点在于,尾联所描写的“笛”声和“鸟飞”,都属于动景,甚至连“蒹葭”也因“鸟飞”而带上了动态,因此,其所衬托的静景,只能从前几联中寻找,这也就是题干要求“结合全诗”的原因所在。

7.[答案](1)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的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亮。)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欢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3

(2)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希望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从颔联的写作内容看,这两句都是写景,因此,本题的难点在于准确地解读出景中所寄寓的情是什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仅仅考虑颔联,应当结合全诗,尤其要结合首联对登临原因的说明和尾联对心态的表述。

第(2)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答题时,既要关注“归”字的提示,解读出“归隐”的情怀,也要借助“白鸥”这一意象,结合注解,解读出“追求自由”的隐含之情。

第五篇:(福建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11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训练十一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5)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注】

东马塍 [宋]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

①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③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

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选自《战国策》,有改动)【注】 ①致命:致辞。②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③甲:盔甲,代指军队。④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质:以人员做抵押 .B.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诚:确实 .C.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典:恩典 .D.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矫:假托 .4.下列全都属于“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②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③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 ④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⑤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⑥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

B.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

C.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维护了国土的完整。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训练十一

1.(1)高余冠之岌岌兮(2)无以至千里(3)同是天涯沦落人(4)多于在庾之粟粒(5)山河破碎风飘絮(6)弗之怠(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1)“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之意,(1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1分)(2)以浓浓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急”,(1分)巧妙地描绘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1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或:表达了春色正妍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1分)[解析] 第(1)题中,“暗”表面上描写的是“活水”的不可见,而实际上描写的是“芳”“草”的“碧芊芊”,理解了这一点,再按照炼字题的解答步骤组织答案,即先解说“暗”的字义和运用的手法,再分析其表现的意境特征,最后指出其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第(2)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赏析。从全诗的意境氛围看,诗人对于田园风光、农耕生活是赞赏的,因此“蚕事正忙农事急”更宜理解为是对农家的理解和赞扬。

3.C [解析] “典”在文中与“主”同义,意为“主管”。

4.B [解析] 楚国东地得以保全,三个臣子的献计是重要原因;昭常的守卫和秦人的援助都是三人计策的具体运用,也是原因。①是太子就是否向齐献地以返回楚国欲问计于老师;④是子良入齐后齐国的反应;⑥是结果,不是原因。

5.D [解析] “昭常假托王命”有误。昭常是奉了王命的,子良说他假托王命只是托词。

6.(1)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

(句意通顺,1分;“谁用”为宾语前置结构,应为“用谁”,1分;“于三子之计”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调到“谁用”之前,1分)(2)(齐)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句意通顺,1分;隘,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阻挡”,1分;“出”,使动用法,使„„走出,1分)【参考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楚怀王去世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我才放你回去。你要是不割让给我,我就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致辞给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

太子回到楚国,登上王位成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面的500里土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拥有万乘的齐国,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割让东地给齐国,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打齐国,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现在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地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请求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虽然如此,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请求向西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入。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该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又派遣景鲤向西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军队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经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不锋利,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逼进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就算了,不然,我们愿意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向南去告诉楚国,向西出使秦国,解除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下载(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专用)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6) 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