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时间:2019-05-14 21:0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第一篇: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Y360920 物流班 王磊 27号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总体性与发展总体性

实践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建构其哲学体系都绕不过去的中心话语。因为实践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真和善的感悟。但从古至今,人们对实践的解读就一直存在着分岐。

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最先提出实践概念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斯多德也是从人类活动的总体性上来理解实践哲学的。在他看来,对超越具体功利的“善”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指向。这也正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但也许是过于注重对实践的价值属性的指认,所以他又在对实践的界定上出现了二元分离,即将人的价值指向和客体存在分离开来。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自身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的属性。人的超越功利超越外在束缚的道德选择,构成了实践的本质。因此,在其总体实践框架中,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与以把握外在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出现了必然的分离。从总体实践退守到道德实践,实际上意味着在两个方面的退守。一是将人类总体实践活动方式退守到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单向选择中。为此,他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实践和创制。实践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创制只是完成面对外部事物功利性的劳作活动。实践体现着人自身的目的,具有终极价值关怀的的意味,创制则是现世的短暂的应对外物的技巧和手段。二是将人类总体实践退守到极少部分人的“高雅”精神旨趣。在他看来,只有极少部分人(主要是奴隶主)可能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可以摆脱世俗的烦忧,也只有他们才有资质从事实践活动。而大部分从事劳作的工匠,不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和实现自我,他们往往被外在的功利所掌控,他们的活动只能是机械的没有永久意义的谋生手段。

正是亚里斯多德对实践哲学的两分法,埋下了后人以不同路径理解实践哲学的伏笔。

康德对实践哲学的理解与亚里斯多德就是同一个理路。他将实践哲学区分为道德上的实践和技术上的实践,并更注重道德实践所体现的自由价值。康德认为,真正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纯粹自由意志活动,这种活动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完全是自身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和认同。这也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即超脱的纯粹普遍的自由理性。在康德看来,人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尘,但人的高贵和尊严就在于人“心中的道德律”,它可以使人不受特定的条件所限,超越尘俗,进入无限。因此,康德进一步强化了两种实践内涵的区别,在对现实自然界的把握过程中,实践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其目的就是达到对因果规律的把握,这属于一种技术性的实践。而真正可以观照人的道德理想、确立人的终极价值指向,才是实践的最高层次和目的。从根本上说,实践就是要履行人类的“至善”。

创制概念尽管在亚里斯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得不到重视,但随着文艺复兴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到,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难以从道德的储备中自然产生,只有注重客观世界的因果变化,探索改造世界的具体法则,才能不断创造财富,推动世界发展。培根和百科全书派就开始把亚里斯多德不屑的手工业和技术工艺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培根认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仅仅停留在道德的沉思上是没有意义的,人要面向自然,探究自然奥秘,揭示客观真理。追求自然的因果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并不是工匠的卑微手艺,而是关系到影响人类进步的根本价值所在。知识、功用、工艺、真理成了培根阐解实践的关键词。应当说,强调实践的真理和功用价值,这当然是对的,并且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但由此消解实践哲学中人对终极价值的反思,也会使得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方式这一具有历史底蕴的概念显得单薄和片面。

马克思在吸取历史上关于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总体性的实践观,从而超越了实践二元论。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当然必须以技术和工业为基础。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摆脱动物般的受动性,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究自然、挑战自然,这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根本体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表达了工业和技术的历史意义。“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人格的完善,人对善价值的获取,仅靠内心的沉思和文化心理的内在提升是难以完善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实践在这里成为了促进人格丰富完善、人的道德提升进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环节,也就是说,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理想、智慧、激情的释放,人的纯粹自由理性、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完善就是在客观的实践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通过自已的实践变成了理论家”。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实践行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不难看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实践哲学的二元分离,导致了发展过程和目标的偏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由此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将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程度,这当然就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这种发展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一时,以至成为掌控人类发展行为的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人本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充满神话般的期待。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无限的,人是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主体,完全没有必要在征服自然的征程中忧心忡忡。但时间不长,人们就已经感受到这种经济增长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日趋紧张,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指出,这种经济增长观将会带来全球性危机。

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从总体性意义上理解人类实践的功能,才能使人类的活动方式步入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也就是,只有冲破实践分离的藩篱,从技术创造与人的本质内在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实践行为,才能够真正解决对经济增长的盲目崇拜。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人们的经济增长的冲动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发展观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应当说还有相当的难度。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已经在表明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总是以为,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社会发展是软指标。要纠正这一思想认识,从哲学层面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指向。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离不开技术创造和文化价值选择的统一,游离于人的总体实践活动来审视技术革新创造,就必然会把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指标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归宿。

二、实践哲学与技术、制度、文化的共生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体现着一种实践总体性。在这种总体性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活动通过技术、制度、文化的相互影响,共生出一种发展文明方式。这种发展文明方式,显现出一种内在活力和历史文化传承。

马克思生活在经济增长和革命不断爆发的时代,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衍生的矛盾及其历史命运,构成了马克思关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走进资本主义又跳出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走势,进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势,这一理论凝炼,无疑是拨开了社会历史上空的迷雾,为人类追寻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种分析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制度与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共生共长的深刻思考。

关于发展,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针对浪头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观点:一是它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二是它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危害,如社会不平等、异化现象、官僚化、心理疾患等;三是认定发展的理性主义文化基础已经失去,人的理性和对自然的征服力已不再能包打天下了。对上述观点的反对意见也针锋相对:一是低估了人的发明创新能力;二是问题不在生产方面,而更在分配上,通过合理地调整分配,不平等等问题会得以解决;三是物质性富足与自由、民主密不可分,是它们的基础;四是从理论主张的社会分层来看,限制增长、保护环境、质量高于数量等观点往往都是富人们的主张。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跳出发展来看发展,都没有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诉求。

对于发展认识的分岐,无论是来自哲学理论层面还是现实问题层面,从根本上来说,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历史和现实指向,从中我们会发现,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疑惑,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宏大叙事。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总体性要求来看待发展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框图中,技术、制度、文化作为实践中枢神经左右着实践活动的纵横驰骋。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

(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3]。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生产力发展,是实践哲学基础和社会发展的显性的成果。重视技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超越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技术所呈现的感性的物质力量,是实践统摄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自然社会资源的中介。这也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得以立足的基础。就这一点而言,包括阿伦特等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指责显得很苍白,因为不讲人的感性活动在历史中的影响,不将实践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实践作为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无法显现,人们对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分析和评估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强调技术、工业的感性活动,绝不意味着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化、生理化。因为技术物质活动从来就不可能单独发生作用。从静态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找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差别,但从生产力的产生和变化来看,它从来就和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其他因素密不可分离。技术和工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制度作用实现的。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提出,制度是社会变迁的根本。他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4]诺斯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认为马克思从来都没有单独阐述技术和工业的作用,而是将技术工业和制度统一起来,并通过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他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5]制度是实践在社会历史产生作用的方式和结果。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6]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必然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部。文化作为人的实践的内在要素,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有的国外学者包括萨林斯等认为,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过多强调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劳动,劳动成了没有思想价值的生物驱动。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实践框图中,文化成了物质实践的结果,而不是渗透在实践结构中的。这与他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有关,事实上,马克思是十分注重文化创造作为实践的表征意义的,有人提出,从哲学史上来看,人们对实践理解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亚里斯多德的伦理——行为的理解类型;一种是从洛克、斯密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技术——功利类型;一种就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类型。

[7]笔者以为,这种归纳还是很有见地的。审美指向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其他上述两种实践理解的重要标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是人的本质在最高意义上的升华。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技术、制度、文化从来就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这种有机统一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整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要矫正社会发展中的唯经济主义倾向,并非是一个资源配置上的重新平衡,而必须从马克思实践范式入手,抛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简单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技术、制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统一纳入到实践结构,按照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要求,不断调整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

三、实践哲学与以人为本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对以人为本有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实践人学基础上的。

第一,实践确证了人是历史的本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离开人,社会历史也就不可能存在。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人们通常对历史本质作出两方面的解读:一是把社会历史自然化。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比附社会历史的变化。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就集中表现在用自然界来归纳人类历史的存在及其规律。马克思曾指出:“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教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8];另一种是把生动的社会历史图景抽象化、概念化,变成人的缺位的概念、范畴发展史。针对黑格尔、蒲鲁东等把历史非人化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蒲鲁东先生无法探索出历史的实在进程,他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怪论,一套妄图充当辩证怪论的怪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9]人所以是历史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使然。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创造了历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发展观中讲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讲如何维护、发展人的利益,而首先要肯定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价值,肯定人作为历史本质的主体创造意义。“‘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

第二,实践确证了自然的人化意义。相对自然而言,以人为本的提出既不是指人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简单的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而是意味着由于人的实践,人与自然的社会属性的渗入,自然逐步走向“人化”的历史进程。人的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制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这里立即可以看出,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这种特定关系,是由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1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限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人与人都处于狭隘的关系纽带中。进入资本主义,人对自然的实践征服能力大大增强,人对物的依赖构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点。马克思指出:“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同样,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已的社会联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已支配之下。”[1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实践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生成了新型的平等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此也形成了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也就生成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

第三,实践确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形成了人对自然、人与社会、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现。首先讲人对自然的真正占有,人化自然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创造的生产力自然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物质产品成了属人的产品,人在客体对象中观照到人的本质力量。二是讲人对社会的真正占有,是人创造了丰富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人的解放已成为现实。人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自然会展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自然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是讲人对人的真正占有,新的实践活动,创就了丰富的完整的人,人的感觉积淀了新的文明和审美,变成“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注释:

[1]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6(下):113.[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5]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8.[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2):124,169.[7]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8][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118—11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6(上):108

第二篇:马克思哲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哲学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两个人的思想创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最大的受益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没得到利益,贫富差距加大。工人运动经常爆发,这种运动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科斯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更需要批判改革前人的思想等。

1、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大学一年级学法律,后学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带着唯心主义的思想走向社会。显示莱茵报编辑记者,后为编辑,关注社会生活,到各地参加大辩论。一场辩论围绕莱茵河的贫苦农民到莱茵河旁的树林里捡树枝,捡枯枝就是盗窃林木为论题,要修改法律。物质利益决定法律(马克思悟解到)。而黑格尔哲学是法律决定物质。这个哲学有问题,看到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有了批判,马克思就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进而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有错误。缺少辩证,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就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克服了前人哲学的局限性,从而创立了不同于前人自己的哲学。

2、马恩哲学:一阶段形成和问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改造,一表现在提纲上,二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贫困》,1848年《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演变和发展?

东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马恩哲学思想有不同的思想。

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东方独有的,在西方也同样有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能源学院 ***18 陈哲豪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 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 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 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 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 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 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 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 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 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

2、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洒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 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 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也不能简单地 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当今一切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最高 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 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 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 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3.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主要涵义,是指应当“如何发展”,即是发展自身的本质特点和指导发展的方法论要求问题。十七大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一、关于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

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首先,从社会层面即全社会的各个方面 的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达到这种发展要求,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就其方法论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指导建设中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同任何其他社会一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条件和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础”。而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繁荣起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仍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在注重经济发展、重视历史唯物论时,忘记了历史辩证法,既忽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因素的能动作用。社会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就是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各维度的发展,强调发展的整体性,谋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保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另外,要从社会发展主体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 物质和精神多方面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二:关于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特征。恩格斯曾经 说过:“当我们深思热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 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各城乡、各区域、各系统等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贯彻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即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则,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为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方法。

因此,要协调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关系,要统筹好这个发展的战略全局,要把握住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结构,就客观地需要借助唯物辩证法这门“普遍联系的科学原则”,需要哲学思维,需要坚持发展的重点论与发展的均衡论的统一。

第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搞只 顾眼前的竭泽而渔、激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那种难以为继的“跨越式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必须协调、有序的发展。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有效运用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哲学课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称为“天人关系”,或“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它认 为,人来自于自然又依存和反作用于自然,人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但前提是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那会使“自然界对我们进 行报复和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错误的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征服自然的 能力也是无限的,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主宰。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沙尘暴、各类温疫、许多物种灭绝及濒临灭绝等事实表明,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那种极端开发自然资源以至生态透支,无疑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自毁地球家园。人类必须不断地深入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限的资源,与之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一代又一代人永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蕴,就是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求发展过程的永续性,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谋求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发展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四篇: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立足岗位,实践科学发展观

置身“科学发展观”的大讲堂、大学校中,学习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髓,联系以往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我感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在当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深化的大背景条件下,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并把它作为我党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无疑是及时和正确的。联系个人,我认为要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加以学习实践。结合个人的学习消化和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认识: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特点认识

我认为,科学发展观有“三无”特性:一是无局限性。发展是硬道理,但无论哪种发展都要讲科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科学;二是无界限性。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受到世界认同,在全局上看,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到局部和围观层面,科学发展观适用各行各业;三是无意识形态性。科学发展观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不仅资本主义国家适用,社会主义同样适用。要把握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个重点”:重点是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重点是实践,重点是干好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几种关系:金杯、银杯与口碑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争地位与有作为的关系等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入脑入心,必须转变为思路,转变为能力,转变为成效。

二、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体现到行动上,体现到效果上。联系工作实际,我认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立足本职厉行节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关键是养成节约的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减少个人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努力使个人的良好习惯变成家庭的节约习惯,影响并带动身边人一起践行节约行为。

二是面向基层促进发展。围绕基层需要,要重点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提高科学维权的能力,提高组织动员的能力。要通过提高素质促进效率,忙得有条理,忙得有效率,忙得有价值。要加强学习充电,加强实践提高,注重积累跨越。

三是服务职工履行职能。职工是我们存在的理由,要把他们看成是我们的上帝,看做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把为职工服务看成我们的份内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促进和谐企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突破瓶颈解决问题。要加强工作调研,真正了解掌握职工所需、所求,切实找准工会维权的着力点、突破口。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把工会的位置找准摆正,围绕维权核心发挥作用、增强影响。

第五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现场赛)复习题

1、什么是发展观?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发展观包含对哪些重要问题的认识?

发展本质、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发展价值、发展代价、发展战略。

3、科学发展观,是同哪些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发展。

9.统筹兼顾要着力于哪些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坚持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1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1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1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 14.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6.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鉴戒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9.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20.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实施的三大战略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2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3.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24.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5.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26.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什么方面取得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促进经济增长从哪些方面转变?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9.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群众观点的“三个不能”是什么?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30.“两个务必”指的是什么?

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4.我们的发展不能以什么为代价?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3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两型社会”指的是什么?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7.坚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家与资源环境协调,必须走什么样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8.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0.我国总体上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41.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需要形成哪些科学有效的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什么?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4.新时期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4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上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6.什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8.实现社会公平,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收分配制度?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9.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0.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地执政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51.干部“四化”方针是什么?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52.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人民当家作主

5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什么有机统一起来?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5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哪些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6.什么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5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

58、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9、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什么? 自己的发展。

60、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

6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什么?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2.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64.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是什么? 改革、发展、稳定。

65.改革、发展、稳定是什么关系?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66.什么是“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67.怎样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处理地区差距问题?

一是看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68.引导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 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

6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发展生产力。7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含义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中国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2、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那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答: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73.什么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4.创新与国家、民族、政党有何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75.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

7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7.我们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是什么?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78.党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79.党的建设的主线是什么?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80、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坚定理想信念

81.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82.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83.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健全民主集中制。

84.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85.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则什么?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民、务实、清廉。86.党的建设的32 字目标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87.党执政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是?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88.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89.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0.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有何意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91.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什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9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发生什么改变?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9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94.新型农民的特征?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95.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什么?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96、社会保障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

98.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

99.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00.科教兴国的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1.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2.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社会实践。

103.“四个尊重”指什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04.推动科学发展和人民的关系是什么?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5.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106.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的内容是?

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107.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

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108.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109.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 解决二元结构,建立起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11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是?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1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情况如何?

答: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

11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的“四个必须”是什么?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11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主要意味着哪三大问题的基本改善? 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

114.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经济增长。

115、经济增长通常用什么来衡量?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16、衡量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指标是?

基本必需品的总消费量,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就业状况。

117、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衡量经济发展的三个核心标准是?最低生活需要、自尊和自由。

118.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通过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21世纪议程》。

11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

贫困的根除;使用清洁或更清洁的工艺以减轻环境污染;人口增长放慢;环境成本内在化。120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达到的六大平衡的能力水平是?

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开发<创新>与保护<继承>的平衡;物质生产与精神富足的平衡;自由竞争与整体规范的平衡。12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阶跃性原则。12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其公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是?

一方面是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

12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124.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

12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举一面旗帜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2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是什么? 科学发展

127、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三个着力点是什么?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1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什么历史决策?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29.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3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1.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32.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33.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

134.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把什么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135.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136.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积极依靠群众,最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37、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3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什么的权利?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39.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人民群众。

140.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4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着重把握几个方面? 一是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三是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142.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是?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1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是? 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

14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4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是?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14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147.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得内在要求是? 统筹兼顾。

148.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什么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149.在新形势下推进思想大解放,就是要围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做到的“四个客服四个增强”是什么?

要克服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思想,增强干事创业、锐意发展的进取意识。

要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思想,增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意识。要克服怕担风险、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增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要克服“自给自足”、盲目排外的封闭思想,增强借力发展、诚信共赢的开放意识。150.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抓住的两个关键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什么?

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152.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于?

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153.经济发展方式都包括哪些方面?

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154.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

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155.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下载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精选5篇]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颜悦南 2012-4-11 8:28:20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年第9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该......

    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

    马克思哲学总结

    马克思哲学总结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2.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3.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尹汉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吴燕 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100405012 摘要: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中国近年来至未来发展,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也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试论哲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党的十七大科学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王益昆 (四川大学09级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943031186) 内容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