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践与反思
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践与反思
王 芳 拜城—雪莲小学
【摘要】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他养成的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善教善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实际教学中,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耐心教育,来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学习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让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学习目的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处于从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学模式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所以,对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就要立规矩,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要让孩子们体会到: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生命才能绽放异彩,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只有学生明白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后,才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可能。例如:计算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讲新授课前,教师坚持每天都拿出5分钟的时间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可以是口头出题,学生集体抢答,或是开火车的形式让孩子们一个个回答;或是出卡片,学生抢答;或是每人发一张口算题,学生笔答;或是同桌一个出题,一个回答;或是建议孩子们坚持每天晚上做三十道口算题。也可以变换形式,今天写三十道,顺便练练数字的书写,明天直接做口算书上30道,后天可以和爸爸妈妈口头做30道,再后天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扑克玩玩加减法的游戏,相信孩子的学习兴致会非常高。练习多了,计算能力、反应能力都会提高,也会让孩子明白养成这种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二、从小事抓起,注重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辨别是非能力差。教师应坚持从正面启发引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其次,养成按时到校的习惯,可以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记住。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安安静静坐坐好,等着老师把课上。”再次,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刚入小学的学生对一切常规教育都很陌生,容易遗忘,因此反复讲,反复抓。在这一阶段,老师每节课前都应该检查一下,同学之间比比谁的准备工作做得好,需要及时表扬,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不要等学生出现了坏习惯时再费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而言,培养正确习惯远比纠正坏习惯容易得多。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例如: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边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善于营造一种与学生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天真无邪、富有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中,应当细心地发现充满儿童天性的创造性语言,合理引导。宽容学生的表达不够连贯、语病百出,巧妙引导,逐渐规范。教师应多以鼓励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建议,易于学生接受。例如:你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从上课时用心听讲的神情,让人感到你学习的认真。看,你的作业写得多认真呀,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老师想告诉你,大胆举手发言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才会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自主、大胆发言,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成为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所以,教师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 内在的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其自信心。
五、创造好环境,培养好风气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而孩子的发展受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环境至关重要。如果家里有个学生,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启蒙,应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氛围,与孩子一起看书或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学习。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阶段,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对行为价值的判断尚处于感性阶段,而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成为学生价值取向的参照坐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严格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自己正确的规范行为影响学生,具体形象地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同时,学生把教师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希望随时得到教师的关心和注意,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向学生广泛宣传,全面灌输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比如:预习的习惯、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有条理的习惯、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及时改错的习惯。针对这些学习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目标,使他们对正确行为有一个最基本的认定。
总而言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善教善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所以,我们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耐心教育,来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文献】
1.查尔斯•都西格著,吴奕俊译:《习惯的力量》,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2.张丽:《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008年12月。
3.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孙云晓教育作品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二篇:论文(浅谈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省)
浅谈一年级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洪微婷
内容提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习惯的形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关键词:习惯的养成 认真准备 学会倾听 认真作业 课前预习
正文:
有位哲学家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需要慢慢养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下面是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特别溺爱,什么事情都是家长代办。开学初,我发现班上一些学生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了带课本,就是说没带笔,有时上课铃响了,还在教室外打闹,有的还把小脑袋探出头来,看到老师来了就大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有的上课下位,什么不良习惯都有。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学没多久,我在班上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开始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要求学生上课铃响,及时进教室唱歌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组的同学夺到的红旗最多,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学生一心想表现自己,别人发言时,他不听,只是一边举手一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还有的在玩玩具,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听听他的说法跟你的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别人发言认真听,要想发言先举手。”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我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比如:“听听老师朗读,看谁能发现老师的错误。”“在课文中找出适合的答案。看谁的眼睛最亮!”等等,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花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三、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我为了指导学生写字,做了一块专用的小黑板,画有四线格和田字格,教学生把字写规范,“起笔在什么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训练学生要把作业写干干净、漂亮,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同时对于一周都的满分的同学给予红花鼓励,达到三朵的可以来兑换物质(铅笔、橡皮、本子、糖果等),学生的兴致很高,还经常比谁的红花多。
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对于学生来说,预习是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一年级的特点,学生预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文中把生字圈出来,借助音节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能说出每个字音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进行归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的区分)
(2)遮住音节读准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给课文标自然段序号或小节序号。
(4)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可以在书上打上小问号。
低年级的语文以识字为主,而且识字量非常大,而孩子又容易忘记,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学会看拼音识字,在上课时再认识生字,学生就容易记忆。同时,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能干,老师还没教,自己就会认字,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每课生字的学习,学生的兴致都很高,大多数的同学还会用生字扩词,说句子。我的生字教学几乎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我班的差生也逐渐少了很多。
总之,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课堂常规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有好的开始,才有好的结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应遵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简单重复模仿到有意识训练,进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规律。作为一年级语文教师,更要抓准时机,用对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要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上课坐不住: 开学一个月:方法:借助儿歌强化纪律,上课铃响后能做好。用对口令的形式强化课堂纪律,表扬坐的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老师用动作来引导孩子。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听讲: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老师在说话时孩子的眼睛能看老师,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他不说话,一定举手说话,说话要站起来说。方法:眼神提示,坐姿提示,发言举手,语言提示,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有颜色的图片吸引孩子,语调要有变化。上课总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要知道上课不能上厕所。方法:课件一定要下课所有人都排队上厕所。表扬那些上课能坚持不上厕所的。要是有特殊情况的,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直接出去。不管要干什么都要跟老师打招呼。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长摆形势。学期末:目标:基本不上厕所。听不懂话的: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方法:书写要求要用投影带着写。
学期末: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语言要求。方法:渐渐由直观演示变为语言要求,由小组长进行检查。
哭闹情绪孩子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有没哭闹的。方法:先安慰,实在不行,就在门口哭,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每次谈话还要都进行安抚,放学时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让家长跟孩子聊聊。学期末:目标:孩子们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如何会排队喝水、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知道排队一起去上厕所,去接水,靠右,走着去,排队时一定不能与前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方法:提细致要求,往外走一定要走着。只要在学校一定不能跑。在门口多看看,选几个靠谱的人当小组长。早上到校时一定从家带好水来,尽可能控制学生打水的时间。喝水的量要教,灌水的量要教。上完厕所得冲水,一个门里站一个人,开门如果开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就别拽了。应对层次不同的孩子:
开学一个月:目标:方法:给孩子发照片不要很频繁,发孩子有闪光点的照片。注意细节,换位思考。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为孩子考虑。不能光发照片,要有文字引导。
学期末:目标:缩短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距。方法:不能有学困生,不能有不及格的。练习要跟上,每天都要有练习。家长期望孩子快乐,该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 方法:跟家长先打好预防针,进行各种各样的小竞赛,表彰好的孩子。如:习惯上的,可以拼在一起。要让家长看到孩子之间的差距。
第四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施细则
一、预习的习惯:
1、每天明确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知道看书,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1)语文要看音节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识字。
(2)数学弄清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看懂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尝试做练习,不会的要做出标记。
2、根据学科特点,按老师的预习要求做,适当在书上做出批画。
3、明确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明白,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听课。
二、上课的习惯:
1、课前必须准备好教材、笔记本和其它学习用品。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保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上课坐姿端正,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听讲时眼睛注视老师或黑板,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思维跟随老师讲课的节奏。
3、认真倾听。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学会同学的发言,能够挺清楚,找出不足,或是予以补充。边听边想、边听边记。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话,不嘲笑他人的回答。
4、学会做笔记。预习时要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在书上画出学习的重点。
5、积极思考。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6、发言要用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口齿清晰;发言要有秩序,一般要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允许后方可发言。
7、到专用教室上课时,安静地进入,不打闹、不嬉戏、不乱动教室的物品。体育课、课间操按老师的要求迅速在指定场地集合。
8、课上小组或同桌交流,放低音量,只要本组的同学听到即可。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同意见出现时要以理服人,不争吵。课堂讨论时,针对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不得谈与话题无关的事。
9、自习课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在教室走动。
三、作业的习惯:
1、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封面书写与班级学校的要求统一。
2、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工整清楚,作业格式符合规范。
3、认真审题,独立作业,按时完成,不抄袭。做完作业,仔细检查,及时上交。
4、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改正。不明白的就要问。
5、重视书面作业的同时,口头作业、调查、实践、收集资料的作业同等重要。
四、总结复习的习惯:
1、每一节课,要小结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明白。
2、每一天,要想想有哪些收获,各科还有哪些不明白。结合课本,记忆重点内容。知识及时消化吸收,不明白的及时解决,“当日事,当日毕”。
3、每一个单元,结合测试,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补缺补漏。
4、每一个月,小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小结学习的方法。
五、日记的习惯:
1、每人必须有一个日记本,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记录自己的感受,练习写话。每周至少写2篇,每篇写一、二句完整、通顺的话。
六、阅读、摘抄的习惯:
1、要认真阅读课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简单的有益的儿童读物、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
3、摘记好词佳句。
第五篇: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计划
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翻书、读书、写字习惯。
(3).培养按时、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4).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2、生活习惯培养目标:
(1)、洗脸、洗手、勤洗澡讲个人卫生的习惯。
(2)、能独立打扫教室卫生的能力。
(3)、见长辈问好,同学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4)、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整理东西的习惯。
二、方法措施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在培养方法上应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习惯过程中,要及时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效果,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教育中的一条金科玉律是唤醒隐藏在孩子们心中的自豪感。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使好的习惯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