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气污染本科生湿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指导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书
湿法钙基烟气脱硫吸收塔设计
指导教师:胡辉教授
班级:
设计小组:
一、设计任务与目的
任务:完成某电厂湿法钙基烟气脱硫工艺流程中吸收塔设计。
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巩固和深化课程内容;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和步骤:
某电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
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
累年最高气压:
累年最低气压: 累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1011.0hPa 1038.9hPa
986.6hPa
17.6℃
40.9℃
-9.9℃
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NW)风 出现频率为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
电厂有4台60MW的发电机组,占地面积25000m2。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C 65.7%;灰分 18.1%;S 1.7%;H 3.2%;水分 9.0%; O 2.3%,每小时煤的用量90t,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流程,脱硫率要求为90%。
1.根据上述资料,确定烟气量(锅炉燃烧的过剩空气系数取a=1.2,锅炉每小时用煤90t)、SO2含量和每天石灰石的消耗量(设系统钙硫比为1.2时,脱硫率达到90%);
2.计算和设计各处理构筑物。(1)吸收喷淋塔
① 确定吸收塔的大小,塔内气流速度以及停留时间;
② 根据烟气量确定循环浆液喷淋层数,除雾器层数(不超过3层);
③ 绘制1:50-1:200的吸收塔草图,标上各部分尺寸;(2)总平面图设计
根据前述条件,绘制湿法烟气脱硫电厂的平面布置图(1:200—1:2000):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及输配水管线的布置。生产性辅助建筑物(鼓风机房、浆液泵房、配电间、锅炉房、机修间、化验室、仓库等)及生活福利建筑(办公室、车库、宿舍、食堂、传达室等)的布置。具体要求:
①平面布置应尽量紧凑,在规定的范围内结合远期发展布置,并应考虑施工上的方便。
②平面布置中应考虑事故排除和超越管。
③厂内应有道路通向各构筑物,以便运输;合理布置上、下水管、空气管、蒸气管、电缆等管线。
④厂内应充分绿化,以改善卫生条件和美化环境。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
①整理后的说明书应编有章节目录,设计任务来源,原始资料和设计要求放在最前,分组表随其后,各人在分组表中划定自己的设计条件。
②处理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应按流程的先后次序分章节编写。
③对所采用的设计数据(反映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及设计原则)应做必要的说明。
1说明书要求A4开纸,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5×行距),草图要求按比例.2.设计计算书——各构筑物的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吸收塔、等)的选取等; 3.图纸要求
①总平面图比例1:200—1:2000,并附有图例,建筑物名称及必要的说明。
②其他图按已有说明给出。
四.设计基础资料:
各小组及个人任务见分组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郝吉明, 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 吴忠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3] 魏先勋等.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 刘天齐.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六、湿法钙基烟气脱硫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一)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目录
3、课程设计正文
4、致谢
5、附录
6、参考文献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
1.第1条的要求由指导教师把关
2.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序号为:一、二、三、…;⒈、⒉、⒊、…;(1)、(2)、(3)、...。
湿法钙基烟气脱硫课程设计要求表述详细和计算精确。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对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4.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湿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报告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报告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使用计算机绘图。
胡辉电子邮箱(问题和电子文件请寄此邮箱):hqh08@sina.com
第二篇: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
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中常见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对WFGD装置的设计者提供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各系统合理的设备选型及设计是WFGD正常调试运行的可靠保证。
关 键 词 石灰石石膏 脱硫
工艺设计 1前言
烟气脱硫是控制火电厂SO2污染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在积极建设电厂的同时充分注意火电厂烟气排放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相继制订了火电厂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动火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如2000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0条规定:“新建或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属于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
据相关研究表明[1]在目前国内外开发出的上百种脱硫技术中,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是我国火电厂大中型机组烟气脱硫改造的首选方案。随着重庆珞璜电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的两套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国华北京热电厂﹑半山电厂和太原第一热电厂等都相继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该法脱硫率高,运行工况稳定,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经济效应。在这些运行经验基础上其它火电厂也加快了脱硫工程改造步伐,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往往成了大多数电厂的脱硫首选方案。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尽管优点多,但系统复杂,在系统设计方面要充分进行优化选择,考虑设计参数宽裕度以及对锅炉本体影响等问题,往往由于设计不完善为后期系统的调试运行加大难度或达不到设计效果。本文就是针对在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为脱硫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措施 2.1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简介 图1给出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流程示意图。主要包括原料输送系统、吸收剂浆液配制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和石膏抛弃系统。从锅炉引风机引出的烟气全部进入FGD系统,首先通过气气热交换器(MGGH)对未脱硫烟气进行降温,再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反应,完成脱硫后的净化烟气经溢流槽及两级除雾后,再通过MGGH热交换器的烟气吸热侧,被重新加热到88℃以上经烟囱排出。
2.2常见问题分析
2.2.1 吸收系统
吸收系统是脱硫工艺的核心部分。由于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脱硫效率和脱硫系统经济性能以及运行维护量的问题,吸收塔的选择成了设计的核心问题。目前该脱硫系统吸收塔的型式主要有四种,结构型式见图2~5。
不同的吸收塔有不同的吸收区设计,其中栅格式吸收塔由于系统阻力大﹑栅格宜堵和宜结垢等问题逐渐被淘汰;鼓泡式吸收塔也由于系统阻力大﹑脱硫率相对偏低等问题应用较少;喷淋式吸收塔由于脱硫效率能达到95%以上,系统阻力小,目前应用较多,但该塔喷嘴磨损大且宜堵塞,需要定期检修,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设计人员对喷嘴进行了技术改进,系统维护量相对降低;对于液柱塔由于其脱硫率高,系统阻力小,能有效防止喷嘴堵塞、结垢问题,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在吸收塔的设计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厂方的要求和经济性,液柱塔是首选方案,其次是喷淋塔。
目前国内电厂在脱硫系统中核心设备上均采用进口设备,特别是吸收塔,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基本上都采用进口设备。因此设计人员主要的工作要重点把握吸装置的技术指标和相应要求的技术参数。如:珞璜电厂于1988年引进了日本三菱重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配360MW凝汽式发电机组[2]。
表1 日本三菱重工湿式石灰石-石膏FGD装置技术指标
参数 煤种 含硫量 脱硫率
钙硫比 进口烟温 出口烟温 水雾含量
吸收塔 烟气流速
停留时间 指标 <5% ≥95% 1.1~1.2 142℃ 90℃
≤30mg/m3 9.3m/s
>3.3s
2.2.2 烟气及再热器系统
烟气再热器系统在脱硫工艺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烟气系统和再热器系统设计上存在的常见问题较多,据经验表明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FGD入口SO2浓度。很多进行脱硫改造的电厂往往都会对来煤品质进行一定的调整,有些电厂会采用低硫份煤和高硫份煤掺烧的方案,由于混煤不均匀,入炉硫含量变化快,锅炉燃烧排放出的SO2浓度波动较大,在FGD入口SO2浓度变化频率大而FGD运行惯性大,一旦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系统脱硫率波动大;同时由于SO2浓度变化大,在一定的工况周期内吸收塔内PH值不能满足要求(一般要求为5.5~6.5),系统脱硫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脱硫系统设计时应对电厂提出保证混煤均匀的要求或方案。
(2)FGD入口烟尘浓度。为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在FGD入口应设计安装烟尘浓度检测装置。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除尘器在达不到设计效率时,往往烟尘浓度过高,会严重影响到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设计时人员应对厂家提出该投资建议。
(3)旁路挡板和进出口挡板的设计。FGD系统启﹑停时烟气在旁路和主烟道间切换,在实际烟道设计时一般两路烟道阻力不同,此时对锅炉的负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两路阻力压力相差悬殊,在FGD系统启﹑停时锅炉的负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燃用劣质煤,在较短的时间内锅炉运行人员难以迅速调整,有可能造成熄火。因此在旁路挡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挡板切换的时间值。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弹簧,一般经验值旁路挡板通过预拉弹簧打开时间应大于2.5s。另外在进出口挡板设计上要考虑FGD系统停运时由于挡板有间隙存在,加上进出口烟道阻力不同,在一般设计中停运采用集中供应密封风,往往造成烟气渗透,有可能出现热烟气漏入FGD系统,造成系统腐蚀,影响系统寿命。所以设计停运密封风时应对进出口挡板单独配备一台风机。
(4)烟气换热器GGH选择。
脱硫系统中,设置GGH的目的:一是降低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到100℃以下,保护塔及塔内防腐内衬;二是使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升至80℃以上,减少烟气对烟道及烟囱的腐蚀。经验表明脱硫系统自动时出口烟温一般都达不到实际的出口烟温,为了减小因出口烟温低对下游的腐蚀,因此在设计出口烟温时应考虑5~10℃的宽裕度。
在考虑是否设置GGH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上GGH能节约初投资,可以从腐蚀材料上解决腐蚀问题;一种认为不上GGH节约的初投资,不足以补偿为解决防腐问题而花在防腐上的投资。不装GGH,低温排放的优点是简化系统,减少GGH所需投资;缺点是吸收塔后至烟囱出口均要处于严重腐蚀区域内,烟道与烟囱内衬投资很高;与此同时,烟囱出口热升力减小,常冒白烟,不装GGH,部分烟气(15~50%)不进吸收塔,通过旁路烟道与处理后的烟气混合,从而使其排[3]烟温度上升,这仅适用于要求脱硫效率不高的工程如黄岛、珞璜二期等工程。因此对于要求高脱硫率的工程一般都设GGH。
目前脱硫装置烟气再热系统一般采用回转式、管式、蒸汽加热等几种方式。
采用蒸汽加热器投资省但能耗大,运行费用很高,采用此方式需作慎重考虑,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国外脱硫装置中回转式换热器应用较多,这是因为国外回转式投资比管式低,在国内,运用于脱硫装置的回转式换热器生产厂较少,且均使用国外专利商技术,所以回转式价格比管式略高。回转式换热器有3%左右的泄露率,即有3%的未脱硫烟气泄露到已脱硫的烟气中,这将要求更高的吸收脱硫效率,使整个系统运行费用提高。管式换热则器设备庞大,电耗大。
因此在脱硫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脱硫率﹑锅炉尾部烟气量﹑尾部烟道材料以及脱硫预留场地等情况进行方案,选出最合理的方案。2.2.3 吸收剂浆液配制系统
在脱硫工艺方案选择时一般对石灰石来源和品质都应做过调查,石灰石来源应充足,能保证脱系统长期运行的供应量,一般考虑15年左右的设计年限,设计人员可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石灰石品质一定要能达到品质要求(见表2)。石灰石品质不高,杂质较多,会经常造成阀门堵塞和损坏,严重时会造成脱硫塔的管道堵塞,特别易造成喷嘴堵塞损坏,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制浆系统石灰石粉送入前应保证得到良好的空气干燥,以防送粉管道堵塞,同时对整个送粉管道应设计流畅,减少阀门和连接部件,特别是浆液管的溢流管应根据系统设计良好的密封风以防止石灰石的外漏,对制浆车间和厂区造成二次污染。
表2 石灰石质量指标
参数 指标 CaO >52%
MgO ≤2%
细度要求R325
≤5%
酸不溶物 ≤1%
铁铝氧化物 ≤2%
2.2.4 石膏脱水及贮存和石膏抛弃系统
该系统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石膏的黏性附着,经常使水力旋转器漏斗堵塞,导致脱水系统停运。因此在漏斗底部可以设计工艺水供应管道周期进行清洗,或者提出方案建议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人工清洗。
烟气脱硫后的石膏一部分通过抛弃泵将石膏浆液输送到电厂的灰渣池内,设计输送管道时应充分考虑石膏的特性,尽量考虑输送管道缩短或者在管道中设计易拆卸法兰为今后的检修带来方便。
有的电厂如湘潭电厂由于脱硫副产品有很好的销售市场,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因此应考虑合理的方案提高石膏的品质。一般提高石膏品质途径包括:提高石灰石的品质;提高脱硫率;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强化氧化系统以及定期清洗。
相关研究表明[3],石膏的生成速率将随着脱硫效率的提高而增大,并且其质量也将随着脱硫效率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在对SO2的吸收过程中,吸收塔的设计、烟气温度的合理选取、脱硫剂的选用及用量等因素都将影响脱硫效率,从而影响到石膏的质量。吸收塔的合理设计应当能够提供合理的液气比、减小液滴直径,增加传质表面积,延长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脱硫反应的完全。较高的烟气温度,不仅能提高脱硫效率,而且能使浆池内温度升高,提高亚硫酸钙的氧化速率。吸收剂的化学当量对脱硫过程有直接的影响,吸收时所用石灰石浓度与数量影响到反应速度,有资料表明,在考虑到经济性问题以及化学当量与脱硫的关系等因素后,一般使用化学当量为1.2的吸收剂[5]。
脱硫剂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成石膏的质量。当石灰石质量不高、粒度不合理时,生成石膏中的杂质也将随之增多,从而影响石膏的质量和使用。有资料表明,石灰石中的惰性成分如石英砂会造成磨损,陶土矿物质会影响石膏浆的脱水性能[5]。另外,石灰石在酸内溶解后会残留一种不溶解的矿渣,其对石膏的质量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尽可能提高石灰石的纯度并采用合理的粉细度。
烟气中的杂质,如飞灰、粉焦、烟怠、焦碳等,虽然经过脱硫装置的洗涤后,会有一部分沉淀下来,但还会有一部分进入浆池内,影响到石膏的质量。而且,这些杂质的存在也会对脱硫装置本身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应当努力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当烟气内杂质过高,对脱硫装置产生危害时,应果断地旁路脱硫装置。
定期清洗脱硫塔底部、浆池及管道,避免残存的杂质对石膏质量的影响。对石膏脱水设备(如离心式分离器及带式脱水机等)也应进行定期的清洗,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效率。
Hjuler和Dam-Johansen在1994年曾有试验报道发现在亚硫酸盐的氧化过程中会有SO2放出[4],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未完全氧化的亚硫酸氢钙。为了保证生成石膏过程中实现充分反应,驱逐反应生成的SO2,并将未完全反应的亚硫酸氢钙氧化为硫酸钙,须增设一套氧化系统,一般可采用浆池中鼓风的措施。2.2.5 供水系统
脱硫系统的工艺供水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工艺供水来源于锅炉机组的工业水。由于脱硫系统供水成周期性,会使机组设备的冷却水压力降低和波动,造成送引风机、排粉风机、磨煤机等设备的轴承冷却效果变差,并引起电厂工业用水紧张。因此该种供水方案前提是锅炉机组工业水的宽裕度较大。另一种方案脱硫工艺设计单独的供水系统,一般在新电厂脱硫系统的设计中应用较多,对于老厂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2.2.6 其它
腐蚀问题是湿法脱硫中常见问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中造成腐蚀的因素主要有烟气中硫化物﹑氯化物﹑烟温以及由于石灰浆黏性附着对管道的堵塞等。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防腐措施。烟气脱硫系统的防腐措施很多,如用合金材料制造设备和管道、使用衬里材料、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能树脂、采用旁路热烟气调节等,究竟采取什么措施,需依燃煤成分、所采用的烟气脱硫系统类型及经济状况而定。
结垢和堵塞是湿法脱硫工艺中最严重的问题,可造成吸收塔、氧化槽、管道、喷嘴、除雾器甚至换热器结石膏垢。严重的结垢将会造成压损增大,设备堵塞,因此结垢是目前造成设备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碳酸盐结垢、亚硫酸盐结垢、硫酸盐结垢。大量运行经验表明[3],前两种结垢通常可以通过将pH值保持在9以下而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实际运行中,由于pH值较低,且在浆液到达反应槽过程中亚硫酸盐达到一个较高的过饱和度,从而在石灰石/石灰系统中亚硫酸盐结晶现象难以发生,因此很少发生亚硫酸盐的结垢现象。然而对于硫酸盐而言,其结垢现象是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防止硫酸盐结垢的方法是使大量的石膏进行反复循环从而使得沉积发生在晶体表面而不是在塔内表面上。5%的石膏浓度就足以达到这个目的。为达到所需的5%石膏浓度其中一个办法就是采取控制氧化措施。当氧化率为15%~95%,钙的利用率低于80%范围时硫酸钙易结垢。控制氧化就是采用抑止或强制氧化方式将氧化率控制在<15%或>95%。抑止氧化通过在洗涤液中添加抑止化物质(扣硫乳剂),控制氧化率低于15%。使浆液SO42-浓度远低于饱和浓度,生成的少量硫酸钙与亚硫酸钙一起沉淀。强制氧化则是通过向洗涤液鼓入空气,使氧化反应趋于完全,氧化率高于95%,保证浆液有足够的石膏品种用于晶体成长。
3.结束语
在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设计中在对设备进行优化选择的同时综合考虑诸如防腐﹑防堵等一些常见问题,不仅能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而且能使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为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书肖等,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模糊综合评价,中国电力,2001,Vol.34(12).[2] 孙雅珍,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排烟脱硫技术应用, 长春大学学报:自科版, 1994, 2: 46-49.[3] 孔华,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4] Hjuler K, Dam-Johansen K.Wet oxidation of residual product from spray absorption of sulphur dioxide.Chem Eng Sci, 1994, 49:4515~4521 [5] 骆文波等,改善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产物石膏质量的分析 华中电力
2002 15(2)57~58
第三篇:大气污染脱硫除尘课程设计(精)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设计概述.............................................................................................................................2 2.1 设计任务............................................................................................................................2 2.2 相关排放标准....................................................................................................................2 2.3设计依据.............................................................................................................................3 第三章 工艺设计概述.....................................................................................................................4 3.1 方案比选与确定................................................................................................................4 3.1.1 除尘方案的比选与确定.........................................................................................4 3.1.2脱硫方案比选和确定..............................................................................................5 3.2 工艺流程介绍..................................................................................................................10 第四章 工艺系统说明...................................................................................................................11 4.1 袋式除尘系统..................................................................................................................11 4.1.1 袋式除尘器的种类...............................................................................................11 4.1.2 滤料的选择...........................................................................................................11 4.2 脱硫系统..........................................................................................................................11 4.2.1 石灰石-石膏法.....................................................................................................11 4.2.2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12
4.2.3 脱硫液循环系统...................................................................................................12 4.2.4 固液分离系统.......................................................................................................12 第五章 主要设备设计...................................................................................................................13 5.1 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13 5.1.1 过滤气速的选择...................................................................................................13 5.1.2 过滤面积A...........................................................................................................13 5.1.3 滤袋袋数确定n....................................................................................................13 5.1.4 除尘室的尺寸.......................................................................................................13 5.1.5 灰斗的计算...........................................................................................................13 5.1.6 滤袋清灰时间的计算...........................................................................................14 5.2 脱硫设计计算..................................................................................................................14 5.2.1浆液制备系统主要设备........................................................................................14 5.2.2脱硫塔设计............................................................................................................15 5.2.3浆液制备中所需石灰的量....................................................................................15 5.2.3浆液制备中所需水的量........................................................................................15 5.2.4浆液制备所需乙二酸的量....................................................................................16 5.2.5脱硫液循环槽(浆液槽)体积计算....................................................................16
5.2.6石灰贮仓体积计算................................................................................................16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的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中国燃料以煤为主的特点,致使中国目前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其中尘和酸雨危害最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焦化厂脱硫工艺急需完善。焦化厂焦炉煤气中SO2及其粉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到我国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除尘的净化处理势在必行。炼焦技术是将煤配合好装入炼焦炉的炭化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焦炭。由此可以看出,在炼焦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含有二氧化硫和粉尘的烟气,该废气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仅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导致了原物料的浪费,同时有损企业的形象,所以必须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因此将从炼焦炉出来的烟气经过管道收集,通过风机将其引入到脱硫除尘系统中去。
焦化厂生产工艺中产生焦炉废气,焦炉废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硫和粉尘。焦化厂烟气具有二氧化硫浓度变化大,温度变化大,水分含量大的特征,从而使焦炉烟气处理难度加大。1 第二章 设计概述
2.1 设计任务
某焦化厂生产时间为6:00~22:00,生产工艺中将产生焦炉废气。每日生产中最大排放废气量为10000m3N/h。焦炉废气中含有焦炉粉尘浓度为15g/m3,粉尘粒径比较均匀,平均分布大致为18-5μm。初始废气中SO2浓度为7g/m3,初始废气温度为393K,烟气其余性质近似空气。请设计该生产废气的治理方案,并提交完整的工业废气治理方案报告书。2.2 相关排放标准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中的标准得出表2.1的数据。
注:以上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二氧化硫与烟气的排放限值见表2.2 综上,粉尘排放浓度为150mg/m;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200mg/m。总除尘效率计算:
G-G2η=1⨯100% G1 式中 G1,G2:分别为除尘器入口和出口的粉尘浓度,mg/m3。带入G1=15000mg/m3;G2=150mg/m3计算: 15000-150⨯100%=99.0% 15000η= 总脱硫效率计算:
ϕ= C1-C2⨯100% C12 式中 C1,C2:分别为吸收塔进口和出口处的二氧化硫浓度,mg/m3。带入C1=7000mg/m3;C2=200mg/m3计算: 7000-200⨯100%=97.1% 7000ϕ= 2.3设计依据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m3,脱硫效率≥97.1%; 烟尘排放浓度≤150mg/m3,除尘效率≥99.0%; 处理烟气量≥1000010000m3N/h; 工厂主要设备应能连续工作16h。第三章 工艺设计概述 3.1 方案比选与确定
3.1.1 除尘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除尘器可分为两大类:干式和湿式。干式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室、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包括喷淋塔、冲击式除尘器、文丘里洗涤剂、泡沫除尘器和水膜除尘器。
目前,常见的是机械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多管除尘器、水膜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
近几年国内外几种烟气除尘技术主要性能参数比较见表3.1 表3.1 几种烟气除尘技术的主要相关性能参数 根据上表和设计任务可以得出,在效率上只有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能够达 到,而电除尘器电消耗大,成本高,大多是发电厂除尘采用,袋式除尘器去除效率高,市场拥有率大,运行稳定,适应能力强,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工矿企业的除尘净化设备。故本设计采用袋式除尘器。3.1.2脱硫方案比选和确定
(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
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 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2)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
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该工艺 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
(3)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回收法,以其副产品为磷铵而命名。该工艺过程 5 主要由吸附(活性炭脱硫制酸)、萃取(稀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中和(磷铵中和液制备)、吸收(磷铵液脱硫制肥)、氧化(亚硫酸铵氧化)、浓缩干燥(固体肥料制备)等单元组成。它分为两个系统:
烟气脱硫系统——烟气经高效除尘器后使含尘量小于200mg/Nm3,用风机将烟压升高到7000Pa,先经文氏管喷水降温调湿,然后进入四塔并列的活性炭脱硫塔组(其中一只塔周期性切换再生),控制一级脱硫率大于或等于70%,并制得30%左右浓度的硫酸,一级脱硫后的烟气进入二级脱硫塔用磷铵浆液洗涤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分离雾沫后排放。
肥料制备系统——在常规单槽多浆萃取槽中,同一级脱硫制得的稀硫酸分解磷矿粉(P2O5 含量大于26%),过滤后获得稀磷酸(其浓度大于10%),加氨中和后制得磷氨,作为二级脱硫剂,二级脱硫后的料浆经浓缩干燥制成磷铵复合肥料。
(4)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工艺
炉内喷钙加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工艺是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以提高脱硫效率。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受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进而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当钙硫比控制在2.0~2.5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由于增湿水的加入使烟气温度下降,一般控制出口烟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10~15℃,增湿水由
于烟温加热被迅速蒸发,未反应的吸收剂、反应产物呈干燥态随烟气排出,被除尘器收集下来。
(5)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工艺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 6 其它对二氧化硫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
由锅炉排出的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 和CaSO4。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
此工艺所产生的副产物呈干粉状,其化学成分与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类似,主要由飞灰、CaSO3、CaSO4和未反应完的吸收剂Ca(OH)2等组成,适合作废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
典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当燃煤含硫量为2%左右,钙硫比不大于 1.3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排烟温度约70℃。
(6)海水脱硫工艺
海水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一种脱硫方法。在脱硫吸收塔内,大量海水喷淋洗涤进入吸收塔内的燃煤烟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海水吸收而除去,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排放。吸收二氧化硫后的海水与大量未脱硫的海水混合后,经曝气池曝气处理,使其中的SO32-被氧化成为稳定的SO42-,并使海水的pH值与COD调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大海。海水脱硫工艺一般适用于靠海边、扩散条件较好、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燃用低硫煤的电厂。此种工艺最大问题是烟气脱硫后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沉积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环境质量比较敏感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需慎重考虑。(7)电子束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流程有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充入、电子束照射和副产品捕集 7 等工序所组成。锅炉所排出的烟气,经过除尘器的粗滤处理之后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废水。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一定的氨
水、压缩空气和软水混合喷入,加入氨的量取决于SOx浓度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后,SOx和NOx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中间生成物硫酸(H2SO4)和硝酸(HNO3)。然后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微粒(硫酸氨(NH4)2SO4与硝酸氨NH4NO3的混合粉体)。这些粉状微粒一部分沉淀到反应器底部,通过输送机排出,其余被副产品除尘器所分离和捕集,经过造粒处理后被送到副产品仓库储藏。净化后的烟气经脱硫风机由烟囱向大气排放。(8)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该脱硫工艺以氨水为吸收剂,副产硫酸铵化肥。锅炉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换热器冷却至90~100℃,进入预洗涤器经洗涤后除去HCI和HF,洗涤后的烟气经过液滴分离器除去水滴进入前置洗涤器中。在前置洗涤器中,氨水自塔顶喷淋洗涤烟气,烟气中的SO2被洗涤吸收除去,经洗涤的烟气排出后经液滴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水滴,进入脱硫洗涤器。在该洗涤器中烟气进一步被洗涤,经洗涤塔顶的除雾器除去雾滴,进入脱硫洗涤器。再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经烟囱排放。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浓度约30%的硫酸铵溶液排出洗涤塔,可以送到化肥厂进一步处理或直接作为液体氮肥出售,也可以把这种溶液进一步浓缩蒸发干燥加工成颗粒、晶体或块状化肥出售。
脱硫工艺综合比对见表3.2: 8 表3.2 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
石灰石无毒无害,在处置和使用过程中很安全,是FGD理想的吸收剂。它脱硫效率高,节省吸附剂,能耗低,性能可靠,生成稳定商用石膏。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和费用因素,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我们选 9 择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作为本设计的处理工艺。
3.2 工艺流程介绍
根据焦化厂的实际情况,需对其排放的烟气进行二氧化硫和粉尘的处理,首先进行烟气的除尘工艺,然后再进行烟气的脱硫工艺。最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有用的物质进行回收。10 第四章 工艺系统说明 4.1 袋式除尘系统
4.1.1 袋式除尘器的种类
袋式除尘器的种类很多,本设计根据粉尘的性质,浓度,除尘效率要求等选择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4.1.2 滤料的选择
滤料是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性能良好的滤料应容尘量大、吸湿性小、效率高、阻力低、使用寿命长,同时具备耐温、耐磨、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等优点。滤料种类较多,按材质分为天然纤维、无机纤维和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的适用温度太低,不适合本设计,涤纶绒布在我国是性能较好的一种滤料,适合本设计烟气的温度,具有一定的耐酸性,机械强度良好。所以,本设计采用涤纶绒布作为除尘器滤料。
4.2 脱硫系统
4.2.1 石灰石-石膏法
在该工艺中,烟气经过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后,再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内与20%~30%的石灰石粉浆料或20%左右的石灰乳浊液接触,SO2被吸收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氧化成硫酸钙即石膏。采用CaCO3为脱硫剂其脱硫效率一般在85%以上,适用于SO2浓度为中等偏低的烟气脱硫;采用Ca(OH)2为脱硫剂,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适用于SO2浓度较高的烟气脱硫。通过添加有机酸可使脱硫效率提高到95%以上。表4.1 石灰石-石膏法反应机理 脱硫系统包括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和氧化系统,烟气再热系统、脱硫增压风机、石膏脱水系统、石膏存储系统及废水处理系统。4.2.2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
用自卸密封罐车将成品石灰石粉或成品石灰通过管道送入钢制粉仓内,由称重给料机送到石灰石浆液箱或石灰浆液箱内加水与一定比例的乙二酸充分搅拌制成浆液,后送入脱硫液循环槽,最后经浆液提升泵送至顶仓,通过自动控制进料系统进入喷淋塔进行脱硫反应。4.2.3 脱硫液循环系统
脱硫浆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后固液产物落入脱硫液循环槽,用提升泵送入氧化塔进行固液分离,为保证效率,进行两次固液分离,液体返回循环槽进行循环利用,在氧化塔内亚硫酸钙被氧化制成石膏产品分离出来。4.2.4 固液分离系统
循环槽内的物质经过提升泵进入氧化塔,并向氧化塔内鼓风,生成的石膏经稠厚器使其沉淀,上层液体返回脱硫循环槽继续利用,石膏浆经离心机分离得成品石膏。12
第五章 主要设备设计 5.1 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5.1.1 过滤气速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的是脉冲喷吹清灰,所以过滤气速设定为2.0m/min。5.1.2 过滤面积A A= =Q 60υF10000 60⨯2 =83.3m2 式中 Q—处理的烟气量,m3/h; υF—过滤气速,m/min。
5.1.3 滤袋袋数确定n n=A/(πDL)=83.3/(3.14×0.2×3)≈45个 式中 n—滤袋袋数,个; A—滤袋过滤面积,m2; D—单个滤袋直径,取0.2m; L—单个滤袋长度,取3m。
除尘室内滤袋矩形布置,横向9个,纵向5个,相邻滤袋间隔0.05m。
5.1.4 除尘室的尺寸 长度L=9×0.2+10×0.05=2.3m 宽度B=5×0.2+6×0.05=1.3m 5.1.5 灰斗的计算
参照《环境工程设计手册》,石灰的堆积密度P=4695kg/m3,含尘气流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浓度150mg/m3,去除率99.0%。(1)积灰堆积速度q q=QC0η 1000P 10000⨯15⨯99.0% 1000⨯4695 =0.032m2/h=(2)灰斗尺寸设计:进灰口和出灰口均为正方形,进灰口边长3m,出灰口边长0.3m,灰斗壁面与出灰口水品夹角为60°。13 灰斗高度h:h=⨯(3-0.3)=2.34m,取2.4m。2 11a积灰体积V:V=⨯(2⨯h'/tan60)2⨯h'-⨯a2⨯⨯tan60 332 110.3=⨯(2⨯1/tan60)2⨯1-⨯0.32⨯⨯tan60 3 32 =0.44 式中 h'—积灰高度,取1m。(3)排灰时间t t=2V q 2⨯0.44 0.032 =27.5h= 所以每27.5小时灰斗排一次灰。5.1.6 滤袋清灰时间的计算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P=∆Pf-∆Pp ∆Pf —通过清洁滤袋的压力损失,Pa ∆Pp —通过颗粒层的压力损失,Pa ∆Pp=RP⋅VFCt RP—颗粒比阻系数,(g⋅m)VF—过滤风速,m 2 C—含尘浓度,gm2 t—清灰时间,min
通过清洁滤袋的压力损失∆Pf一般为100-130pa,当压力损失设△P接近1000pa时一般要对滤袋清灰一次,此处选取∆Pf=120pa,锅炉烟气中颗粒的比阻系数Rp=1.50g⋅m),将已知数据代人第一式:
1000=120+1.50⨯2.02⨯15⨯t 解得:t=39min=0.65h 故滤袋运行0.65h清灰一次。5.2 脱硫设计计算
5.2.1浆液制备系统主要设备
改进的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石灰石粉、石灰卸料、转运、14 贮存设备;石灰石、石灰浆液箱、泵和搅拌器。
石灰石粉、石灰贮仓的容量按脱硫装置运行7天(每天按16小时计算)的吸收剂耗量设计,贮仓容积按石灰堆积密度为1.1t/m3设计。5.2.2脱硫塔设计
已知进口气体为Q=10000m3h=2.8m3s,因为二氧化硫浓度较小,根据经验值取烟气在脱硫塔得停留时间为10s,因此脱硫塔得体积为28.0m3,把脱硫塔设置成圆筒状,假定底面积为28.0m2,则塔直径为
D=2⨯28.0=3.0m 3.14 塔高为10m。
根据以上实际值参数可得:设置塔有效容积为28.0m2,吸收塔主体材料用碳钢+玻璃鳞片树脂内衬。主要设备有除雾器与喷淋器。除雾器位于吸收塔出口为维持除雾器系统正常运行,设有冲洗水系统,冲洗喷嘴为实心锥喷嘴,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系统运行时主要控制的参数是除雾器冲洗间隔,除雾器的冲洗水既要满足除雾器的清洁、不堵塞(由压差来判断),又要保证吸收塔内液位的稳定。烟气通过吸收塔时会从浆液中带走大量的水分,需通过冲洗水来补充。其次是喷淋层:为使喷淋液沿整个吸收塔截面均匀分布,喷嘴需交错布置。5.2.3浆液制备中所需石灰的量 吸收塔中二氧化硫的量 7.0g/m3×2.8m3/s=19.6gs 19.6g/s÷64g/mol=0.30s 又因为二氧化硫的吸收率为97.1%,所以单位时间(1s)内处理二氧化硫: n1=0.30×0.971=0.30s 根据总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需要的石灰石、石灰原料的量: CaCO3+SO2+2H2O→CaSO3·2H2O+H+ 所以理论上需要的最小的碳酸钙量为: m1=0.30×100=0.03kgs
CaO+SO2+2H2O→CaSO3·2H2O
所以需要的氧化钙(石灰)的最小的量为: m2=0.3×56=0.0168kgs 所以石灰的理论用量为0.0168×3600=60.48kgh 实际过程中一般取理论用量的1.5倍,所以石灰的实际用量为 1.5×60.48=90.72kgh 根据焦化厂具体情况可知一天工作16小时,所以一天的石灰用量 m总=90.72×16=1452kg 5.2.3浆液制备中所需水的量
若水和石灰以6:1的比例配置,水的实际用量为:
1452⨯6=8712 15 5.2.4浆液制备所需己二酸的量
为减少结垢,可在浆液制备过程中加入己二酸,通常己二酸消耗量小于5kgt,有时可降低至1kgt,设置其加入量2kgt,则己二酸实际用量为: 2kg⨯1452kg天=3t 5.2.5脱硫液循环槽(浆液槽)体积计算 喷石灰水的速度:
v=0.0168⨯7=0.1176kgs 又查得,石灰水的密度为ρs=1100kgm3,所以理论石灰浆液体积流量为:
0.1176=0.385m3 Q0=1100 一般实际过程中浆液量为理论量的1.1-2.0倍,在这取1.5,所以实际体积流量为:
QV=0.38⨯51.5=0.577m3h 循环的吸收剂一般在槽内停留时间为2个小时,取则循环的吸收液的体积: V=0.577⨯2=1.15m3 因此脱硫液循环槽的最小体积为1.15m3。5.2.6石灰贮仓体积计算
石灰贮仓的容量按脱硫装置运行7天(每天按16小时计算)的吸收剂耗量设计,贮仓容积按石灰堆积密度为1.1tm3设计。则石灰贮仓为
7⨯1452 =9.24m3 100⨯01.1 此计算中用的为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比堆积密度小,所以石灰贮仓体积根据经验扩大为3倍,所以石灰贮仓体积为
9.24⨯3=27.72m3,取30m3 吸收塔为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对二氧化硫(包含粉尘)进行处理收集。喷淋塔是石灰石一石膏法工艺的主流塔型,按其功能可分为喷淋区、除雾区。浆液制备
系统将所需浓度的石灰浆液送入脱硫液循环槽。用提升泵送至顶仓后进入吸收塔上部喷嘴,喷入塔内进行脱硫反应。设进入温度为80oC,出口温度40oC。16
第四篇: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0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大型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国产化
页码
P.32-36
原文语种文摘
龙源电力环保技术开发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已结合德国政府贷款进行的脱硫工程项目引进了斯坦米勒公司国际先进水平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参与了国内较多脱硫项目的建设,目前在实施国家计委的火电厂大型机组湿法脱国产化项目,在此基础上发展脱硫产业的国产化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意义。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刘汉强;张立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龙源电力环保技术开发公司;龙源电力环保技术开发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大型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国产化刘汉强张立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3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三菱式石灰石膏法的排烟脱硫技术介绍
页码
P.240-244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石灰膏法;排烟脱硫技术
分类号
X505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三菱式石灰石膏法的排烟脱硫技术介绍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4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玻璃钢在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应用
页码
P.66-71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简述了玻璃钢的特点,介绍了玻璃钢在国内外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推进玻璃钢制品在中国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玻璃钢;烟气脱硫装置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乔光辉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连云港市连众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玻璃钢在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应用乔光辉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5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清华大学烟气脱硫技术的自主开发及产业化
页码
P.7-13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及脱硫技术发展的形势,介绍了清华大学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情况,提出发展自主开发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是中国大气二氧化污染控制领域的必由之路。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二氧化硫排放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姚强;项光明;刘惠永;廖洪强;孙俊民;郑跃红;何苏浩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清华大学烟气脱硫技术的自主开发及产业化姚强项光明刘惠永廖洪强孙俊民郑跃红何苏浩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6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锅炉烟气脱硫在设计中的应用
页码
P.45-47
原文语种文摘
从化工企业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特点出发,简要介绍在设计中根据燃料煤质特性和锅炉型式,选用烟气除尘脱硫设备的情况及实际运行效果,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锅炉;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陈本钢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锅炉烟气脱硫在设计中的应用陈本钢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6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锅炉烟气脱硫在设计中的应用
页码
P.45-47
原文语种文摘
从化工企业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的特点出发,简要介绍在设计中根据燃料煤质特性和锅炉型式,选用烟气除尘脱硫设备的情况及实际运行效果,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锅炉;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陈本钢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锅炉烟气脱硫在设计中的应用陈本钢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7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浅谈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
页码
P.136-145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从中国当前烟气脱硫除尘现状入手,分析比较了从国外引进的各种脱硫工艺,进而根据作者的实践,提出结合国情的新型脱硫工艺,并以2×30万Kw机组火电厂为例加以说明,证明此新型脱硫工艺的创新性、经济性。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火电厂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蒋方;彭树万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武汉兰马环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浅谈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蒋方彭树万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8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QFTC型全腾式脱硫除尘器研制与应用
页码
P.121-125
原文语种文摘
该中介绍了QFTC型沸腾式脱硫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结构型式及主要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适用范围,实际应用效果。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脱硫除尘器;工作原理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李济吾;蔡伟建;刘懋安;刘强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杭州商学院;杭州商学院;江西省环保机械工程公司(南昌);江西省环保机械工程公司(南昌)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QFTC型全腾式脱硫除尘器研制与应用李济吾蔡伟建刘懋安刘强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89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巴布科克日立排烟脱硫装置
页码
P.57-65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排脱硫装置;装置结构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上之兰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巴布科克日立株式会社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巴布科克日立排烟脱硫装置上之兰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0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NID-一种适用于电站脱硫及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综合治理技术
页码
P.14-18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介绍的是一种用于电厂脱硫及其它多组分废气治理的综合技术,讨论了该技术对现有电除尘器的影响,并与类似技术就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认为该技术在中国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及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的应用上具有十分看好的前景。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多组分;有毒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葛介龙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浙江菲达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NID-一种适用于电站脱硫及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综合治理技术葛介龙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1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应用研究
页码
P.82-88
原文语种文摘
今天几乎每个国家的每个城镇都遇到剧增的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曹俊斌;张宏文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通用能源动力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应用研究曹俊斌张宏文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2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400t/d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页码
P.19-23
原文语种文摘
文章就结兴城东热电厂400t/d规模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作介绍,阐述了此工艺的特点,对高湿度、高酸露点、高粉尘浓度下的烟气收尘进行了描述,对二恶英(Dioxins)及重金属的去除机理及手段。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多组分;有毒;废气;垃圾焚烧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葛介龙;李文勇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浙江菲达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菲达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400t/d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实例葛介龙李文勇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3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高性能涂料在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应用
页码
P.30-31
原文语种文摘
烟气脱硫装置(FGD)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很强的腐蚀环境中,如不进行防腐,即不锈钢材料地很快地被腐蚀。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高性能涂料;烟气脱硫装置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沈希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三院三十一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高性能涂料在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应用沈希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4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湿式石灰石/石膏工艺中影响石膏纯度的有关理论研究
页码
P.55-56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在推导湿法石灰石/石膏工艺中石膏纯度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石膏纯度的理论因素,初步阐述了某些燃煤电厂在特殊条件下,燃用较高含硫量的煤质,可有利于提高石膏纯度。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钙硫化;石膏纯度;石灰石纯度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吕群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兰州电力修造厂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湿式石灰石/石膏工艺中影响石膏纯度的有关理论研究吕群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5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火电玫烟气脱硫效率实验研究
页码
P.146-149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简要地分析了利用AFGD脱硫除尘塔进行电厂烟气脱硫剂选择实验的部分结果,定量地给出CaO作为脱硫剂时系统的阻力损失与脱硫效率关系,Ca/S与脱硫效率关系、烟气工与脱硫效率的关系、液气比与脱效率关系,为电厂烟气脱硫才设备运行工况调整控制提供较可靠的技术依据。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效率;火电厂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邓宇丰;戴尔烈;刘显荣;马永华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火电玫烟气脱硫效率实验研究邓宇丰戴尔烈刘显荣马永华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6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环保节能型湿法消烟脱硫装置
页码
P.48-50
原文语种文摘
环保节能型湿法消烟脱硫装上安装于锅炉炉膛内的膜汽装置和安装于锅炉烟道上的高效脱硫装置组成,膜汽装置:主要由过热蒸汽产生器、传输管、雾化、喷射、控制系统组成;利水煤气的原理,通过向锅炉燃烧区、烟尘形成区喷射过热蒸汽,形成“涡流”罩住燃烧区把即将被抽出的含碳黑烟和烟尘压至燃烧区燃烧。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消烟脱硫装置;环保节能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王道成;王军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山东水环保节能设备厂;山东水环保节能设备厂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环保节能型湿法消烟脱硫装置王道成王军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7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AFGD脱硫效率的研究
页码
P.108-111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针对AFGD脱硫除尘设备内流场的复杂流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与工程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采用不同壁面吸收液的AFGD内的二氧化硫分布及脱硫效率进行研究,实验表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在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脱硫除尘设备;脱破效率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周世谊;程晓丽;阎喜勤;戴尔烈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AFGD脱硫效率的研究周世谊程晓丽阎喜勤戴尔烈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8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技术 页码
P.37-44
原文语种文摘
同其它脱硫技术相比,EBP技术具有一次笥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可同时脱除二经硫和氮氧化物,脱硫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杂物,副产物硫酸铵和硝酸铵可用作肥料,负荷跟踪能力强等特点,该技术实现染物的综合利用和硫、氮资源的自然生态循环,不仅能适用于当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产生的含二氧化硫烟气的治理,而且能满足今后中国氮氧化物和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烟气理的需要,是当今最有前途的工业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之一。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脱硝;电子束辐照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毛本将;王保健;姜一鸣;彭杰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四川恒泰限责任公司(绵阳);四川恒泰限责任公司(绵阳);四川恒泰限责任公司(绵阳);四川恒泰限责任公司(绵阳)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技术毛本将王保健姜一鸣彭杰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599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除尘技术
页码
P.213-215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除尘技术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仲兆平;兰计香;金保升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仲兆平兰计香金保升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0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75t/h热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的实践总结
页码
P.24-29
原文语种文摘
在厂方提供的设计参数基础上,该文就山西某电厂的脱硫除尘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设备结构的改造,水循环系统,其中包括清水循环系统和石灰乳水循环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当前湿法烟气脱硫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热电厂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陈昭宜;郭小念;李立清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湖南大学环工系(长沙);湖南大学环工系(长沙);湖南大学环工系(长沙)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75t/h热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的实践总结陈昭宜郭小念李立清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1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利用分煤灰脱硫技术的研讨
页码
P.191-193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对粉煤灰的理化性质、脱硫原理、纯灰渣脱硫以及粉煤灰脱硫剂的研制和脱硫工程实施情况逐一予以研讨,并指出了推广应用这项技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粉煤灰;脱硫原理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陈明智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利用分煤灰脱硫技术的研讨陈明智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2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四川省电力局现有脱硫技术简介
页码
P.157-163
原文语种文摘
通过对四川濞民力工业局现有五种脱硫技术的介绍,简要阐明脱硫技术的多样性,为火电厂选择经济、适用的脱硫方法提供思路。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脱硫技术;四川;电力系统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高廷源;陈嵩峥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四川省电力避环保办;四川省电力避环保办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四川省电力局现有脱硫技术简介高廷源陈嵩峥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3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
页码
P.51-54
原文语种文摘
根据脱硫与除尘的关系,将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划分为三种类型。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工业锅炉;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刘忠生;彭德强;纪树满;齐慧敏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扶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扶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扶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扶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刘忠生彭德强纪树满齐慧敏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4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高烟囱排放含硫烟气的利与弊
页码
P.245-251
原文语种文摘
由于经济、简和可以减轻污染源周边地区大气SO<,2>的污染,高烟囱在燃煤发电厂大气SO<,2>污染控制中获得普遍的应用,借助高烟囱,含硫烟气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并例题以很远的地方,从而改善了污染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的质量。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硫;含硫烟气;高烟囱;远距离扩散传输;扩散稀释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张慧明;祝波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高烟囱排放含硫烟气的利与弊张慧明祝波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5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中小容量锅炉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优化
页码
P.96-100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通过对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的优化讨论,以期在提高烟气排放指标、完善设备系统等方面有所裨益。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净化装置;除尘器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陶邦彦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中小容量锅炉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优化陶邦彦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6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湍流式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页码
P.150-152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介绍了湍流工湿法除尘脱硫装基本原理和试验系统,对装置的阻力及脱硫特性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该装置工业性应用的情况和监测结果。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湍流;除尘;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高翔;骆仲泱;程峰;孔华;倪明江;岑可法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湍流式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高翔骆仲泱程峰孔华倪明江岑可法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7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在中国的锅炉上对LIFAC烟气硫系统的性能进行改进
页码
P.232-239
原文语种文摘
LIFAC烟气脱硫工艺(LIFAC=炉内喷钙和氧化钙活化)是一咱先进的脱硫工艺,工艺将石灰石炉膛喷射和炉膛中未反应的石灰进入到烟气增湿-活化反应塔结合在一起。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系统;锅炉改造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沈波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芬兰富腾工程公司项目开发经理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在中国的锅炉上对LIFAC烟气硫系统的性能进行改进沈波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8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烟气脱硫设备的国产化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点目标
页码
P.228-231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设备;工程造价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黄淑芳;杨斌懿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重庆远达环保有限公司;重庆远达环保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烟气脱硫设备的国产化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点目标黄淑芳杨斌懿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09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NID烟气脱硫系统
页码
P.225-227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系统;工作原理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ALSTOM上海代表处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NID烟气脱硫系统ALSTOM上海代表处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0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烟道气脱硫装置的表面保护
页码
P.101-107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道气脱硫装置;表面保护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本佐民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武汉KCH防腐蚀工程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烟道气脱硫装置的表面保护本佐民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1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磷铵肥法(PAFP)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页码
P.208-212
原文语种文摘
PAFP烟气脱硫技术是以减少二化硫排放,净化大气环境,回收硫目标而开发的活性炭吸附脱硫技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催化能力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并制成硫酸,在消除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回收了宝贵的硫资源。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脱硫技术;磷铵肥法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王幸锐;崔莲溪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磷铵肥法(PAFP)烟气脱硫技术简介王幸锐崔莲溪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2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页码
P.89-95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配置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中国华电电站装备工程总公司夏门华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中国华电电站装备工程总公司夏门华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3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QRG气动乳化脱破技术用于电厂锅炉若干题的探讨
页码
P.194-198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介绍了QRG脱硫的进展及性能优势,并就用于中大型电厂燃油燃煤锅炉脱硫工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如对并联运行方式、气流分配、自动控制、脱硫工艺选用、国产化展望等作了简要的讨论。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锅炉烟气脱硫;气动乳化脱硫技术;湿法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蒋迪;刘学滨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北京市清新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清新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QRG气动乳化脱破技术用于电厂锅炉若干题的探讨蒋迪刘学滨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4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烟道喷雾脱硫技术在工程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页码
P.189-190
原文语种文摘
概述了烟道喷雾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工程帝践,针对喷嘴的质量(防堵、防腐、耐磨性)、泵的使用的寿命与管理的关系、药剂的选择、投资与运行费用等问题逐一进行研讨。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烟道喷雾脱硫技术;燃煤锅炉;脱硫技术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范祥子;孙世祥;王伟能;朱文梅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烟道喷雾脱硫技术在工程实施中的问题探讨范祥子孙世祥王伟能朱文梅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5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洁净煤技术-“燃煤助燃固硫剂?“GR消烟除尘脱硫器”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
页码
P.205-207
原文语种文摘
“燃煤助燃固硫剂”、“GR消烟除尘脱硫器”是该研究组开发的燃烧中固硫、燃烧后烟气净化的洁净煤技术。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燃煤助燃固硫剂;消烟除尘脱硫器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任爱玲;郭斌;罗人明;胡志鲜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洁净煤技术-“燃煤助燃固硫剂?“GR消烟除尘脱硫器”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任爱玲郭斌罗人明胡志鲜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6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旋流技术应用实践
页码
P.126-130
原文语种文摘
采用旋流技术,治理工业粉尘和SO<,2>的污染,经应用实践证明:它可以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和脱碳分率,并从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把这些经验无私的介绍出来,与各界同行交流,以期为治理中国的工业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闯出了一条新路。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旋流技术;工业粉尘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王凯;刘兴;杨振坤;张中祥;李玉平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银川中策长城橡胶公司;银川中策长城橡胶公司;鹤壁市东方环保公司;鹤壁市东方环保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旋流技术应用实践王凯刘兴杨振坤张中祥李玉平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7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广东省第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页码
P.131-135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详细介绍了广东省第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数据、工艺流程及各系统的主要设备,对同类系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广东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曾庭华;廖永进;马斌;马斌;王力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广东省第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曾庭华廖永进马斌马斌王力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8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烟气流化床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净化技术
页码
P.72-77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介绍了烟气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净化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分析了烟气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净化技术热流体动力特性。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硫化床烟气净化技术;除尘;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马春元;徐夕;董勇;李京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山东大学热能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热能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热能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热能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烟气流化床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净化技术马春元徐夕董勇李京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19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FGD技术
页码
P.78-81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二氧化硫;除尘器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FGD技术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20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NT系列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设备的研制
页码
P.182-184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简要介绍了复合冲激洗浴、布膜强化、流化床运动状态、喷淋吸收以及重力、惯性、离心力、凝聚等多种脱硫除尘机理的NT系列脱硫除尘器,在分析多相流理论指导产品设计的同时,对产品的实际果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提高湿法脱硫效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足够大的吸收液比表面积;降低设备流动阻力的关键是如何合理配设备各个部件、减少旋涡区的个数和减小旋涡区的尺度和强度;解决风机带水问题的关键是要提供一个足够强度的分离流场。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复合;机理;分离;流场;脱硫除尘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王连泽;韩金海;卢来印;闫卫星;邹振亚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清华大学;邢台市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NT系列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设备的研制王连泽韩金海卢来印闫卫星邹振亚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21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方法
页码
P.216-219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将介绍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别于传统的创新技术,这一技术已经在小型燃记上获得成功,经环保部门测定脱硫率为80%,进一步的产业化、大型化的研究成功,必钭对中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带来重大突破,可以彻底改变目前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上的“投鼠忌器”状况。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陆振华;罗次申;晏乃强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方法陆振华罗次申晏乃强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21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方法
页码
P.216-219
原文语种文摘
该文将介绍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别于传统的创新技术,这一技术已经在小型燃记上获得成功,经环保部门测定脱硫率为80%,进一步的产业化、大型化的研究成功,必钭对中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带来重大突破,可以彻底改变目前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上的“投鼠忌器”状况。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陆振华;罗次申;晏乃强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达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方法陆振华罗次申晏乃强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22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烧结程度对CaO固硫反应转化率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页码
P.185-188
原文语种文摘
提高CaO的固硫率是对煤炭燃烧污染防治的研究热点,在钙基固流主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高温燃烧炉中,钙基固硫剂的烧结是影响其固流效经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氧化钙;固硫率;等效粒子模型;动力学参数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武增华;寇鹏;师彦星;张连庆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烧结程度对CaO固硫反应转化率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武增华寇鹏师彦星张连庆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记录标识
ZX200130047623 正文语种
CHI 文摘语种
CHI
正题名
介绍一种新颖湿法除尘脱硫技术
页码
P.164-168
原文语种文摘
综合了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组合成一种全新概念的湿法脱硫装置,使性能、造价、运行费、占地旨标有了很大提高。
母体文献题名
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
关键词
湿不地除尘脱硫技术;湿法脱硫装置
分类号
X505
个人作者姓名
许仁忠
个人作者任职机构和地址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公司
馆藏单位代码
CN111001 馆藏号
H045115 出版年
2000
记录唯一识别号
介绍一种新颖湿法除尘脱硫技术许仁忠2000年全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2000
第五篇: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法脱硫,特点是脱硫系统位于烟道的末端、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所以脱硫后的烟气需要再加热才能排出。由于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添加剂利用率高,如用石灰做脱硫剂时,当Ca/S=1时,即可达到90%的脱硫率,适合大型燃煤电站的烟气脱硫。但是,湿法烟气脱硫存在废水处理问题,初投资大,运行费用也较高。
湿法脱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石灰石/石膏法
该技术与抛弃法的区别在于向吸收塔的浆液中鼓入空气,强制使CaSO3都氧化为CaSO4(石膏),脱硫的副产品为石膏。同时鼓入空气产生了更为均匀的浆液,易于达到90 %的脱硫率,并且易于控制结垢与堵塞。由于石灰石价格便宜,并易于运输与保存,因而自8 0年代以来石灰石已经成为石膏法的主要脱硫剂。当今国内外选择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时,石灰石/石膏强制氧化系统成为优先选择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石灰石/石膏法的主要优点是:适用的煤种范围广、脱硫效率高(有的装置Ca/S=1时,脱硫效率大于90%)、吸收剂利用率高(可大于90%)、设备运转率高(可达90%以上)、工作的可靠性高(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硫工艺)、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廉价。但是石灰石/石膏法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初期投资费用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太高、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系统管理操作复杂、磨损腐蚀现象较为严重、副产物—石膏很难处理(由于销路问题只能堆放)、废水较难处理。
石灰石/石灰抛弃法
以石灰石或石灰的浆液作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SO2烟气喷淋洗涤,使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这个反应关键是Ca2+的形成。石灰石系统Ca2+的产生与H+的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而在石灰系统中,Ca2+的生产与CaO的存在有关。石灰石系统的最佳操作PH值为5.8—6.2,而石灰系统的最佳PH值约为8(美国国家环保局)。
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的主要装置由脱硫剂的制备装置、吸收塔和脱硫后废弃物处理装 置组成。其关键性的设备是吸收塔。对于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结垢与堵塞是最大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溶液或浆液中的水分蒸发而使固体沉积: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沉积或结晶析出;反应产物亚硫酸钙或硫酸钙的结晶析出等。所以吸收洗涤塔应具有持液量大、气液间相对速度高、气液接触面大、内部构件少、阻力小等特点。洗涤塔主要有固定填充式、转盘式、湍流塔、文丘里洗涤塔和道尔型洗涤塔等,它们各有优缺点,脱硫效率高的往往操作的可靠性最差。脱硫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是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有回 填法和不渗透地存储法,都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由于以上的缺点,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石灰石/石灰抛弃法已被石灰石/石膏法所取代。
提高脱硫效率方法
随着我国对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且燃煤的含硫量也比以前有所增加,现有的湿法脱硫机组已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就要在脱硫的过程中加入LY-WS脱硫添加剂、LY-WS脱硫催化剂、LY-WS脱硫增效剂等,使得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符合国家要求。
湿法脱硫系统的常用名词 1.脱硫效率
烟气脱硫系统脱除SO2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烟气脱硫系统脱除得SO2量与进入脱硫系统时烟气中得SO2量之比。
2.钙硫比
投入脱硫系统中钙基吸收剂与脱硫系统脱除的SO2摩尔数之比,它同时表示脱硫系统在达到一定脱硫效率时所需要的脱硫吸收剂的过量程度。
3.液气比
单位体积烟气流量在脱硫吸收塔中用于循环的碱性浆液的体积流量,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吸收剂浆液喷淋量和单位时间内脱硫吸收塔入口的标准状态湿烟气体积流量之比。
4.吸收塔
湿法脱硫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和主反应钢制容器,烟气中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SO2的脱除反应与石膏的生成均在此进行。
5.FG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的简称,意即烟气脱硫。6.GGH “GAS-GAS HEATER”的简称,即气-气换热器。其作用主要是提高脱硫后烟气的温度,通过提升温度,增加脱硫后烟气的浮力和扩散能力,降低烟羽的可见度,减少烟囱中的液滴冷凝,避免脱硫塔下游烟道和烟囱发生腐蚀。
7.旁路烟道
主烟道的旁路挡板门至烟囱入口部分,所谓”旁路“,是相对于脱硫系统烟道而言。
8.原烟道
未经脱硫处理的烟气(原烟气)所流经的FGD系统烟道,其界限为脱硫系统中自主烟道取风口至吸收塔入口。
9.净烟道
经过吸收塔脱硫处理之后的烟气(净烟气)所流经的FGD系统烟道,其界限为脱硫系统中自吸收塔出口至主烟道脱硫入风口。
10.PLC “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意即“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其作用是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令,并通过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1.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的简称,意即“分散控制系统”,是脱硫岛热工自动化系统的中枢。运行人员通过DCS系统采集现场仪表所提供的现场数据,并通过DCS系统向就地各个设备发送指令,调整状态,保持脱硫岛的正常运行。
12.高、低压电机
即额定电压为高压或低压等级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低于200kW的电动机属于低压电机,额定功率为200kW(含)以上的电动机属于高压电机(6kV、10kV)。
13.CEMS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的简称,意即“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其作用是主要监测燃煤、燃油释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排污收费、污染物治理、改善大气质量以及实施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一、市场规模
二、竞争态势
三、行业投资的热点
四、行业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第二章 湿法脱硫项目总论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背景
一、湿法脱硫项目名称
二、湿法脱硫项目承办单位
三、湿法脱硫项目主管部门
四、湿法脱硫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湿法脱硫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湿法脱硫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湿法脱硫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湿法脱硫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三章 湿法脱硫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准入政策
三、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湿法脱硫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规划
二、湿法脱硫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湿法脱硫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湿法脱硫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湿法脱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湿法脱硫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七章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 湿法脱硫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湿法脱硫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湿法脱硫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湿法脱硫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一节 资源和原材料
一、资源评述
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
三、社会经济条件
四、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厂址选择
一、厂址多方案比较
二、厂址推荐方案
第九章 湿法脱硫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一、产品标准
二、生产方法
三、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储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析 第四节 土建工程
一、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二、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建筑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第五节 其他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
二、动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设防
四、生活福利设施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十章 湿法脱硫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一、湿法脱硫项目的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三、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四、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五、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六、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七、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八、交通运输情况
九、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十、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主要污染源
二、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一、湿法脱硫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二、湿法脱硫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湿法脱硫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五、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一节 企业组织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十二章 湿法脱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 湿法脱硫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第二节 湿法脱硫项目实施进度表
一、横道图
二、网络图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勘察设计费
六、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湿法脱硫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二、流动资金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湿法脱硫项目筹资方案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一、生产总成本估算
二、单位成本
三、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五节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一、湿法脱硫项目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二、湿法脱硫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三、湿法脱硫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四、湿法脱硫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五、湿法脱硫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六、湿法脱硫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七、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十五章 湿法脱硫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政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促进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 我国湿法脱硫项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三节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一、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 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二、环境因素
三、市场风险
四、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投资风险的规避及对策
第十七章 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一、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
二、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三、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四、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五、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六、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第二节 我国湿法脱硫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湿法脱硫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 1、湿法脱硫项目位置图 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主办单位近5 年的财务报表、湿法脱硫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湿法脱硫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 8、湿法脱硫项目投资概算表 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现金流量表 11、现金流量表 12、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资产负债表 15、财务外汇平衡表 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www.xiexiebang.com、流动资金估算表 18、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9、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2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政府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