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正方体的表面积研究
研究课题名称:
正方体表面积研究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数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这个课题是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在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了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并且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设计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小学生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已往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如何进行研究,培养研究习惯和研究精神。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因而我们借助了主题网站,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究、检测、评价,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题介绍
这次研究的课题主要是要介绍的正方体表面积,关键是如何去求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从学生的的心理特征、认知过程以及新课标的标准出发。②、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探发现法、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思想。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该班学生是五年级(4)班的学生,他们对电脑的知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求知欲比较强,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并对正方体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但正方体表面积的自主研究还是第一次,他们当中有些学生思维反应比较快,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一些学生反应比较慢,而且基础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难度。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本课题主要解:
1、什么叫做空间图形。
2、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3、正方体从不同的面切割后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这次本课题的研究最终成果以演讲、实验报告、实物等的形式展现出来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表、指导学生参与搜集活动。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笔、纸。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让学生通过教学平台(VCM)观看正方体的课件。
2、让学生根据专家在研究方法上的指导,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激发兴趣,选定课题
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二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议论,确定选题方向。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正方体的表面积)四课时
成立课题组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始研究。同时可以加入老师开通的QQ群,可以在群里通过聊天等方式。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始研究。同时可以加入老师开通的QQ群,可以在群里通过聊天等方式。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形成小组的实施方案,将全班同学平均地分成四组,各选出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资料搜集员二名
在学生开展研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研究时给予指导,同时,要提供一些有安全性的网站让学生去阅读、去发现解决的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动手操作去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每一组的成员可以通过自己准备的学具、上网搜索到的FLASH、或书刊去发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2、学生将自己组所研究的成果与动手操作得到的成果显示给其它组的同学。
1、动手操作去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每一组的成员可以通过自己准备的学具、上网搜索到的FLASH、或书刊去发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2、学生将自己组所研究的成果与动手操作得到的成果显示给其它组的同学。
四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对《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个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知道要想掌握一些新的知识要靠自己动手、动脑才可以获得,如在推导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从中发现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们的长、宽的关系,得出结论: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并用字母表示:s=6×a×a。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涉及的研究方法并不明确;在分组的方式上有不科学的一面;在调查研究上存在目标不明确;在资料收集和分析中则过于单一,显得不全面;在指导老师的逐一的帮助支持下,课题研究学习逐渐地走向正规。当然,这次活动也难免有不足之处:学生查找原因不够深入,口头表达能力还没有太明显的提高。今后在这方面仍需多加训练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高二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课题组参与成员 指导老师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3、成果: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设计者姓名罗红艳所在学校所教年级初中一年级研究学科生物联系电话电子邮件lhy8w899@163.com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每次走到教室门口,总感觉教室空气不太好,在一个30平方的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五六十张桌子,坐着五六十个学生,还在讲台的一侧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寒冷,门窗紧闭,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很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教室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交往的家,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关注教室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从关注教室学习环境入手,学生能说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家园——教室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思维导向图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4)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他们还不是很明白应该如何去写;
3、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5、教室学习环境与学生日常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认识,但不是很透彻。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1)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学习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内容:(1)通过观察,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搜集资料,查找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因素;
(3)通过调查或上网查找资料,提出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直接进行实践,让老师或其它同学加以评价。
六、资源准备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电话、空气污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显微镜、放大镜、摄像机、照相机、调查报告表、实验报告表、量化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研究小学生早上的饮食
所属年级:
小学各年级
课题组成员:陈厚富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 :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了解现在中学生早餐情况,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查找资料。2.实地考察。
四、实施的步骤
五、活动所需的条件
六、成果形式:
论文、调研报告、文字、图片资料等
结题报告
• • •
题目 摘要 前言
正文(研究对象、方法、手段、步骤、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不足及进一步研究之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