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班级音乐会》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设计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活动,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因此,我们的音乐评价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学生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以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所学的歌曲来进行创编。
(2)通过自己的特长爱好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研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四年级,该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科的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
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展示,同学们按照主持人报幕的次序,进行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评委小组进行打分,老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六、资源准备
1、根据主题老师提供的资源:
教材、光盘、电视机、多媒体教室、钢琴、打击乐器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课本、乐器等道具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和计划。
3、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4、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自由组合小组讨论
2、集体讨论
3、引导学生制定方案。
4、根据的兴趣爱好确定课题。
成立课题组
1、选择书本中的任意一首歌曲进行展示。
2、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确定课题。
3、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的伴奏音乐,或者乐器。
4、统计课题,并制定合作学习评价规定。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自定的课题进行讨论、研究。
2、安排好研究的时间
3、成立评分小组和主持人。
4、为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主持人按照节目单依次报幕,学生依次表演。
2、评分小组进行打分。
3、学生进行评价。
4、跟踪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为学生当好参谋,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5、根据活动过程给以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新型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到一种亲身的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深刻的了解音乐课的内涵,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也无形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
“班级音乐会”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希望各音乐教师能够以一位“总导演”的身份,充分调动、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组织、编导能力,开展好“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模式。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高二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课题组参与成员 指导老师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3、成果: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设计者姓名罗红艳所在学校所教年级初中一年级研究学科生物联系电话电子邮件lhy8w899@163.com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每次走到教室门口,总感觉教室空气不太好,在一个30平方的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五六十张桌子,坐着五六十个学生,还在讲台的一侧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寒冷,门窗紧闭,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很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教室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交往的家,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关注教室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从关注教室学习环境入手,学生能说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家园——教室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思维导向图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4)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他们还不是很明白应该如何去写;
3、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5、教室学习环境与学生日常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认识,但不是很透彻。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1)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学习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内容:(1)通过观察,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搜集资料,查找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因素;
(3)通过调查或上网查找资料,提出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直接进行实践,让老师或其它同学加以评价。
六、资源准备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电话、空气污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显微镜、放大镜、摄像机、照相机、调查报告表、实验报告表、量化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研究小学生早上的饮食
所属年级:
小学各年级
课题组成员:陈厚富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 :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了解现在中学生早餐情况,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查找资料。2.实地考察。
四、实施的步骤
五、活动所需的条件
六、成果形式:
论文、调研报告、文字、图片资料等
结题报告
• • •
题目 摘要 前言
正文(研究对象、方法、手段、步骤、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不足及进一步研究之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