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小编推荐]
初中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班级音乐会 设计者姓名 马帅
所在学校 微山县南阳镇第二中学 所教年级 中学阶段 研究学科 音乐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设计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活动,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因此,我们的音乐评价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初中学生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以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所学的歌曲来进行创编。
(2)通过自己的特长爱好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研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该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是对中学生进行音乐学科的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 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展示,同学们按照主持人报幕的次序,进行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评委小组进行打分,老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六、资源准备
1、根据主题老师提供的资源: 教材、光盘、电视机、多媒体教室、电子琴、打击乐器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课本、乐器等道具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
1、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和计划。
教师活动;
1、利用动起来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理解其研究方法。
2、利用教师的演示,介绍本次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3、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4、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1、自由组合小组讨论
2、集体讨论
3、引导学生制定方案。
4、根据的兴趣爱好确定课题
教师活动:
1、提出课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2、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制订初步计划。
(二)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成立一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教师活动:指导小组明确分工。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制订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可以让学生交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活动:
1、每个小组通过讨论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
2、实施过程如果遇到意见不一样的时候,通过举手表决或向老师寻求意见来解决。
教师活动: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资源。
2、当好老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调整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当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新型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到一种亲身的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深刻的了解音乐课的内涵,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也无形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班级音乐会”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希望各音乐教师能够以一位“总导演”的身份,充分调动、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组织、编导能力,开展好“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模式。
第二篇: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音乐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班级音乐会》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设计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通过“班级音乐会”活动,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因此,我们的音乐评价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学生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检评一个学期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教材的结果,以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所学的歌曲来进行创编。
(2)通过自己的特长爱好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研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四年级,该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学科的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学习制定计划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本次研究的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
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展示,同学们按照主持人报幕的次序,进行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评委小组进行打分,老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六、资源准备
1、根据主题老师提供的资源:
教材、光盘、电视机、多媒体教室、钢琴、打击乐器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课本、乐器等道具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和计划。
3、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4、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自由组合小组讨论
2、集体讨论
3、引导学生制定方案。
4、根据的兴趣爱好确定课题。
成立课题组
1、选择书本中的任意一首歌曲进行展示。
2、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确定课题。
3、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的伴奏音乐,或者乐器。
4、统计课题,并制定合作学习评价规定。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自定的课题进行讨论、研究。
2、安排好研究的时间
3、成立评分小组和主持人。
4、为学生制定的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主持人按照节目单依次报幕,学生依次表演。
2、评分小组进行打分。
3、学生进行评价。
4、跟踪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为学生当好参谋,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5、根据活动过程给以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新型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到一种亲身的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深刻的了解音乐课的内涵,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也无形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
“班级音乐会”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希望各音乐教师能够以一位“总导演”的身份,充分调动、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组织、编导能力,开展好“班级音乐会”的评价模式。
第三篇: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课题: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探索
题目的界定:物理实验改进、案例内容:水沸腾实验的改进活动方案
形式:实验探究
预计效果:第一阶段通过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推广实施,并做好总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
案例:水沸腾实验的改进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如果根据课本上的这些实验器材,安装并进行实验,弊端有三个:
时间比较长
沸腾的剧烈程度不够
气泡变化不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实验器材
大试管(长约25cm 直径4cm)、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钟表。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
进行试验:用酒精灯给盛水的大试管加热至沸腾,在水温达到80 ℃时,每隔5s记录一下水的温度,同时观察水中气泡,把记录的温度示数和气泡变化情况填入下表。
描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解决前面的问题总结沸腾沸点的定义
教后小结
改进后的试管的容积比烧杯的容积小的多,加热时间短,沸腾特别剧烈。再有试管比较长,沸腾前试管上下的温差比较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由于经过的路径长,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越多,气泡变小越明显。沸腾时试管内水的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吸入水蒸气,由于经过的路径长,吸入的水蒸气就多,气泡就越大。此实验弥补了以上三大缺点。
成果展示:论文、阶段总结资料、试验教具展示、学生获奖证书等
初中物理研究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教学时,深感课外探究的话题难找,究其原因,课外探究不同与课内探究,既不是课内探究的重温,又没有前人的经验借鉴,必须有教师的创造性思考。其实,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切入课外活动并不难。下面例子简要说明我校的物理学科课外探究学习的设计方案。
地点:物理实验室
时间:每月两次学生课外活动
参加人员:部分物理教师及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
四、程序:第一阶段通过操作、观察书中试验,分析试验失败原因。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做好总结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推广实施
案例:
(一)物理的实验很多,往往因实验前疏于考虑,试验中重视不足,导致实验的失败率很高,不妨将“实验失败的原因”作为课外探究的话题.“水的沸腾”实验简单易做,然而实验课上,接近下课时都不能达到水的沸点,有的小组水的温度超出沸点,仍不出现沸腾现象;以探究实验失败为话题:
(1)成功的小组、失败的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探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构成猜想于假设”
(2)选择实验、查阅、询问中某种途径,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于假设”的正确性。
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法、过程、操作、结果的分析、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在探究中学到物理知识,增进探究能力,培养实践意识,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家庭生活为切入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活中含有很多的物理知识,物理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家庭生活实践为探究学习的切口,不仅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且能帮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在“水的沸腾实验失败现象中”,又提出新的问题,水的沸点与气压有生么关系?
以“高压锅”为话题提出课外探究的任务:“水的沸点变化与高压锅”
(1)实际使用“高压锅”,煮饭或烧菜一次。
(2)观察高压锅,阅读说明书,弄清各个部件的功能,以及使用注意点。
成果:阶段总结报告
责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块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所属年级: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阶段(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列举课题名称
成立课题组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和评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七、总结提高
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意见与建议(在研究性学习结束时,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进行填写)。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