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新人教版.doc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课程目标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
⑶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课前准备
⑴师生收集、查阅、整理、宋元时期科技信息。⑵制作POWEPOINT课件。⑶准备印章一枚。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是什么?(学生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略)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正文部分:
一、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
师:四大文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本是怎么印刷的吗?(学生思考)
生:(扫描、静电复印、胶印、油印)
师:这是现代印刷手段,那么一千多年前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传播文化呢?(学生思考)
生:手抄。
师:对,那么手抄有什么缺点呢?(学生思考并作答)
归纳:费时、效率低、易抄错漏抄。随着文化不断发展,抄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这为印刷发明提供了客观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印章,沾上墨,在纸上印出汉字。
师:印章和石刻长期使用又给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启示。雕版印刷应运而生。(有条件地方可播放录像)提问: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学生思考)
生:唐朝《金刚经》。
师:雕版印刷比手抄方便许多,一次可印几百上千本。但大家知道它有什么缺点吗?(学生思考并作答)
生:费时费工,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
师:对,如宋太祖时刻印《大藏经》,花了12年,雕版达13万块,因此,印刷术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北宋时平民毕升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出示毕升画像)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体会发明创造性的艰辛。然后提问:活字印刷有哪几道工序?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创新”表现在哪里?
生: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创新”表现在突出两个变:⑴变死字为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字,⑵变死版式为活版。
师:活字印刷是印刷品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提高了印刷效率,但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能大力推广。直到元朝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才大力推广。
师:结合地图讲述活字印刷传播情况,十四世纪传入朝鲜、日本。十五世纪传入欧洲,这里突出1456年用活字印成第一部活字印本《圣经》比中国晚了四百年,关于意义可联系世界史进行讲述。然后师生一起总结活字印刷发展经历:手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木活字—铜、铅、锡活字。
二、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师:说到指南针,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修阿房宫时,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人们除了知道磁石吸铁,还知道磁石能够指示方向。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然后教师可提出如下思考题:⑴司南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样原理制成的?⑵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为什么会在北宋很快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有何作用?(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共同完成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由学生答,第二问在学生答后教师进行归纳。)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航海业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于是指南针应用于海上。北宋时还只是“阴晦则观指南针”。到了南宋,则是“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可见,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
指南针被人们赞誉为“水上之友”,它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古代中国不但有纷呈异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国家行列。
三、火药的应用和传播
师: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它有哪些作用?
生:道士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的,它用来制造鞭炮、弹药、开山、采矿。
用心
爱心
专心 师: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指导学生看图突火枪(说明它的原理),指出突火枪是古代的一种用火药发射弹药的竹管射击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是火枪、火炮的鼻祖。
活动与探究:金元时期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学生答后教师归纳,略)
师:火药是怎样向世界传播的?
生:13—14世纪随成吉思汗西征传入阿拉伯国家,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师:思考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建议:和学生共同探讨四大文明对人类贡献后,打出英国科学家培根的精辟论述,以激起民族自豪感,再联系当前实际,阐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师: 大家知道活字印刷是怎能样流传下来的吗?(如学生不知,教师告诉学生:活字被沈括的侄子辈所得,引起沈括的注意并记录下来。)
四、沈括和郭守敬
师:指导学生看书,同时注意归纳他们的主要成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补充)最后
思考 :宋元时期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第二,宋元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小结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已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高峰。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册2.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人物中发明了陶活字的是()
2.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号)
6.宋元时期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7.欧洲人贝尔首先发明了火药。()
8.南宋人民发明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9.欧洲在15世纪才出现了活字印刷。()
三、论从史出
10.“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东西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
(1)“这三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2)“这三种东西”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
四、指点江山
11.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发明了火药和火器的中国却在英吉利的洋枪洋炮的攻击下惨败,有人就把中国的惨败归罪于火药、火器的发明及西传,鲁迅先生就火药、火器的发明与应用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鲁迅先生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B 5.C
二、6.× 7.× 8.× 9.√
三、10.(1)这三种东西分别指: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传到欧洲后,为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条件。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方式,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武器。
四、11.(1)不对。
(2)说明了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第三篇: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习题
• 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是在()。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元朝
3.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是始于()。
A.北宋 B.南宋C.元朝D.明朝
4.我国雕版印刷业十分发达于()。
A.隋唐 B.南北朝C.两宋 D.明清
5.将指南针传人欧洲的是()。
A.意大利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人 D.葡萄牙人
6.欧洲最早出现活字版的印刷方法是在()。
A.11世纪 B.13世纪 C.15世纪D.17世纪
7.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是()。
①火箭 ②突火枪 ③火鞭 ④火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A.三国时期 B.唐朝末年 C.两宋时期 D.蒙古西征时
9.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0.《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比现行公历确定早()。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600年
11.下列各项中国古代文化成果中,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有()。
①火药 ②丝织技术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有哪几位在相同领域内取得了成就?()
①张衡 ②贾思勰 ③孙思邈 ④沈括 ⑤郭守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3.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司南是在()。
A.战国 B.秦汉 C.隋唐 D.宋元
14.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教授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结合这一观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答案】1.B 2.C 3.A 4.A 5.B 6.C 7.C 8.B 9.C 10.B 11.A 12.C 13.A
14.成就;(1)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宇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后来,向东传到朝鲜和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2)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北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原因:(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宋代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3)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北宋科学家继承了前人科学研究成果,并加以发展。
第四篇: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宋代出现的一种陋习是什么?
生:缠足
师: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型尖小,以为美观。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缠足之风盛行后,妇女的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很多劳动的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深。
63页3——宋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文体娱乐活动生活的需求增大。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仅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娱乐场所,在宋代,娱乐场所被称瓦子。瓦子的出现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瓦子、勾栏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的结果。瓦子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因此又叫瓦市。在瓦子中设置的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内设戏台、后台和观众席。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最大可以容纳数千人。在这些娱乐场所里,有哪些娱乐节目上演?生:有耍杂技的、踢球的、武术表演的、还有表演戏曲的。这里就提到了宋代的杂剧: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南戏。再现历史是要我们明白: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第二,从瓦子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第十二课
请大家回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内容。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学生回答后)其实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蒙古族古代的历史。
67页绿2——蒙古国建立的意义?意义是结束了蒙古草原之间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成吉思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其孙子忽必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封建专政,建立了元朝。那么,忽必烈在位时期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67页第一段——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事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 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68页第一段——学生答经济措施。老师答经济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北方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元朝对外交往频繁的表现?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中外交通发达,元朝的对外关系也得到了发展,表现是使节、商人往来不绝,中外贸易十分活跃。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不仅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而且出现了欧洲和非洲的商人。元朝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68页第二段——政治措施?答。行省制度目的?答。行省制度内容?内容是在中央方面①设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设宣政院,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在地方方面①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行省制度的作用?作用是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加强了元朝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贡献是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现代疆域的基础;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第十三课
第二单元的课题是什么?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过渡讲解:这个课题指出了宋元历史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水平都超过了北方,终于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是民族政权并立。各族相互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和平友好是主流,民族融合程度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于是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如果大家想了解宋元文化,就请跟我一起进入“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72页第一段——发明”指最早发现某种规律或最早制成某种东西,“应用”是把前人或别人“发明”的成果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要问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应该是隋唐。因为隋唐时期就有雕版印刷品了。要问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则不应该是隋唐。因为最早制成活字的毕升是北宋人氏,所以答案应该是北宋(或宋元时期)。72页第二段——雕版印刷术的弊端?费时,浪费材料。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用雕版印刷术刻完我们这本书,需要155000/50=3100天 73页绿1——印刷术发展历程是什么?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泥活字,元朝王祯发明木活字,明清发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现代发明了现代印刷术。74页绿2——1964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小行星2027,为了纪念沈括,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74页绿3——沈括、郭守敬、毕升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新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四大发明的意义?①造纸术的意义: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②印刷术的意义: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的意义: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意义: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四大发明的意义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技术成就,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 ,促进世界的文明和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宋元时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起点高,在隋唐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2.宋元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的稳定使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第十四课
导课:宋元有那些文化成就?学生答活字印刷书,指南针,火药。老师答宋元文化成就除了活字印刷书,指南针,火药,还有《资治通鉴》,宋词,元曲,绘画,书法等。如果大家想了解宋元的宋词,元曲,绘画等,就请跟我一起进入“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77页第1段—《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是什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资治通鉴,史记。他们的作者分别是谁?司马光和司马迁。77页绿1——司马光治学的严谨表现在哪些方面?(取材广泛,查阅大量资料,实事求是,书写工整等)
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历史有借鉴的作用。它可以为领导者提供治理国家或者管理某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他们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可以为每个人的成长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取得成功。79页第1段——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80页绿1——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怎样的写作风格?(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除了文学、史学之外,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也很辉煌。
我们在这课当中学习了史学方面的司马光和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文学方面我们学习了宋词和元曲,我们主要学的内容是书法和绘画
第五篇:第13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后反思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教学反思
――“优质高效”是一面旗帜
牡二十中
王波
本次研讨课活动中,我讲授的内容为七下历史《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1.课前进行了较为充分地准备。
(1)组内集体教研,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帮助我设计本节课。
(2)设计本课时,明确学校提出的上研讨课的五点要求即1)给每位学生提供发言机会;2)有小组合作,要实现有效合作,当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将课堂还给学生,至少要给学生20分钟自主学习时间;4)当堂训练;5)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以此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地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3)深入钻研教材、课标以及利用互联网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备课时做到了认真、细致和严谨。
2.教学设计的亮点 依据学校要求,采用了导学案教学法,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地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本学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以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自学,对于“导学案”这种教学法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领悟,认为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解放”,在巅覆传统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教学“质量”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
3.以校内组长展示“研讨课”活动为契机,通过试讲,发现问题,认真反思。
由于报名参加市里历史学科赛课活动,规定授课题目为初一课程即《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据此,以校内开展的这次组长展示“研讨课”活动为契机,在王主席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将市里赛课的试讲和研讨课展示“二合一用一年一班的学生进行了初次试讲。
经过试讲,发现在教学设计时预设的问题果真出现了。即“学案中设置的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题量大、难度逐渐加大的特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能否完成是一个未知数。”在试讲时,只勉强完成了学案中第一部分任务即基础必答部分,而且完成的方式也有待商榷。
4.从“议课”中获益匪浅
正应了那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于出公开课的事态度上是高度重视的,行动上也不敢懈怠,在上课前可以说“挖空心思”地进行教学设计,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小心就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圈套”中,费了很大的心力备出来的课讲出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试讲完后,教学设计的不合理和不科学之处暴露无遗,这时,参与听课的老师在“议课”时提出的中肯的建议、指出的不足,对我继续改进本课的教学设计就起到了“拨云见雾”的功效,让我从自己思维的“死胡同”中成功地解脱出来,清醒地认识到课的设计上出现了哪些问题,在讲课时教师本身存在哪些毛病,比如说口头语很多、教学语言需要规范加强等等。可以说,我从观课议课这种听评形式中受益匪浅。
5.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校内试讲时出现了问题,通过“议课”进一步找到了问题所在,在王主席的指导下,本组教师又为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很强的改进措施,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备课思路,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构建教学框架,梳理教学流程。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归纳小结及巩固训练四大方面着眼,都有了一个更新更细的把握。尤其是在新课讲授部分,设计了更为清晰且有新意的三个环节,即“读、写、记、,我能行”、“听、看、说,我也行”、“思、论、辩,我更行”。三个环节的教学,由基础知识背记到问题探究再到讨论思辩,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针对不同的内容和问题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第一部分采用学案教学及游戏竞赛相结合的方法,抓住初一学生乐玩好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竞争意识。第二环节,则采用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设置的比较有趣味性、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思考的能力。第三环节,通过教师引入名人名言等方式创设充分的问题情境后,提出“火药的发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论题目,进而鼓励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观点,自由发言,展开辩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及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以及提高思辩能力的目的。
在实中按这种设计方案讲完之后,证明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听课状态都比较好。通过灵活多样的教法、学法的运用,以及给学生创设时间和空间自主、合作学习,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通过适时地调控、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当然不足之处也不少,如竞赛游戏规则说明的不够充分明确,导致效果不是很好;时间安排上显得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教学任务完成地显得仓促,巩固练习没能进行;教学语言有启发不到位、不够简洁的地方。
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今后将继续加强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专业知识,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以学校为基地,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找到一种富有教师个人风格的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