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3 能源体系运行控制程序
能源体系运行控制程序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活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活过程的能源管理。3 编制依据
3.1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3.2 Q/ZMHG-QEHSEnMS1—2015 4 工作职责
4.1 机动部
4.1.1 负责公司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工作。4.1.2 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能源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4.1.3 负责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和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监督检查。
4.1.4 负责设备、电气、仪表检维修管理及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测试。
4.2
调度室及生产单位
4.2.1 负责生产运营中的能源调度管理。4.2.2 负责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4.2.3 负责本单位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和上报 4.3
企管部
4.3.1负责能源消耗指标的制定和考核
4.3.2 负责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和监视测量。
4.4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和优先控制能源因素的运行控制;负责有关能源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
4.5 财务部
4.5.1 负责能源统计汇总、分析工作。4.5.2 负责提供能源管理有关资金。5 工作程序
5.1 能源目标、指标管理
5.1.1 企管部每年年初对上一年公司及各单位的能源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公司管理评审会议提出当年的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建议,根据公司管理评审会确定的公司能源目标、指标,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5.1.2 机动部依据公司下达的能源目标、指标,编制能源管理工作计划,各有关单位和 部门将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计划分解落实到装置和班组。
5.1.3能源管理工作计划应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检维修计划,明确每月的能耗目标、指标、能源管理要求、能源管理活动、需要实施的科技开发、技改技措项目等。
5.1.4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是本单位能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能源工作计划的实施,确保能源工作计划确定的相关活动得到落实。机动部每月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能源目标、指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能源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5.2 能源管理方案的编制及实施
5.2.1 能源管理方案包括公司能源管理方案和各有关单位能源管理方案。
5.2.2 能源管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应包括:(1)实施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有关职能及层次上的职责和权限。(2)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和财务措施以及其他资源。
(3)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 a)针对方针的每一项承诺,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每一项目标与指标;
b)建立一个或多个方案实现每一项目标与指标; c)确定具体实施措施以实现每一个方案。(4)对于新的项目和活动,应考虑其策划、设计、采购、测试、运行所产生的新能源因素,适时对目标、指标和相关的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
(5)对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过程及其实施结果应进行适时评价,以确保能源管理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对方案实施前后能源消耗数据的汇总、分析,依据GB/T 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5.2.3 能源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实施
1)公司能源管理方案由机动部根据公司管理评审确定的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公司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清单来编制,经公司分管技术、生产的领导审核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
2)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公司能源管理方案、下达给本单位能源目标、指标及公司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清单,编制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案,经本单位分管技术、生产负责人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各单位能源管理方案应报机动部备案。
5.2.4 节能验证
(1)科技开发、技改技措项目完成后,由机械动力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节能验证。
(2)公司生产的节能验证,由机动部按照GB/T 1323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要求,对生产节能、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计算其节能量并形成相应报告。
5.3 能源基准、标杆的建立
5.3.1为了建立改进能源绩效的基础,公司针对自身能源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即能源基准,主要用于纵向比较。公司由机电部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建立能源管理基准。基准应支撑能源管理目标指标和能源绩效的考核。公司在水、电、气、汽等用能系统以及产品综合能耗、工序能耗和重点用能设备效率方面确定能源管理基准。
能源管理基准确定的依据和方法、评审原则和时间及更新
(1)公司能源管理基准依据历史最好水平或上年12 个月尿素和液氨的能源消耗的平均水平,作为本年度的能源管理基准。(2)按照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和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焦炭及化工产品的综合能耗计算。
(3)当产品品种、能源品种、主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对能源基准进行评审并更新。
(4)每年公司管理评审之前对能源基准进行评审,以确保能源基准的适宜性。
5.3.2为不断改进和提供能源管理绩效,明确改进目标和方向,公司由机动部负责收集评价国内外同行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作为企业能源管理标杆,用于横向比较,并作为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
能源管理标杆确定的准则和方法、比对水平、评审和更新要求
(1)机动部根据公司主要产品情况,收集国内外能效先进企业的信息及综合能耗的数据,并组织对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先进的能耗水平作为标杆。
(2)机动部负责持续收集化工行业尿素和液氨产品综合能耗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找出本公司的节能潜力。
(3)当产品品种、能源品种、主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机动部负责组织对能源标杆进行评审并更新。能源基准和标杆应形成文件,予以保持。5.4 能源绩效参数的确定
能源绩效参数是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公司由机动部组织有关部门确定适用于对能源绩效进行监视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并定期评审此方法的有效性。
公司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评审,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测量能源绩效的变化,以不断改进和提供能源管理绩效。5.5
资源配置
5.5.1 公司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能源管理的专业人员、节能产品和设备设施、计量器具与监测装置、节能技术和方法、资金、相关的信息及工作环境等各类资源。具体为:
(1)人力资源部负责为相关岗位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主要应包括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人员,如能源计量、统计人员、能源管理人员、重要耗能设备操作人员等;
(2)机动部负责节能设备设施和能源计量器具与监测装置的管理;负责新的节能产品在公司的推广、应用;责组织采用先进节能实践与节能技术、方法,如系统优化、余能利用等技术。
(3)各生产单位负责技能技术和方法的实施、操作和管理。
(4)财务部负责提供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的资金。
5.5.2 机动部每年年初应对上年公司能源资源及其配置情况进行评审,评价资源充分性时应当考虑计划的变更和新上项目等,提出评审报告,报公司管理评审会进行评审,以确保资源随管理体系的变化得到适当安排。
5.6 设计开发
公司在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设计和调整、设备改造、节能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活动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耗水平。在设计阶段,要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和运行控制。将能源绩效评价的结果纳入相关项目的规范、设计、和采购活动中。机动部要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节能评估,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的目的。
5.6.1 产品和过程的节能设计应考虑以下内容:(1)依据公司的规模、能源需求量、质量、能源价格、运输供应便捷性、政策和经济支撑条件等因素,考虑所使用能源的种类、质量、经济性、环境影响以及可获得性等。
(2)依据能源利用效率、耗能设备和耗能系统的经济运行指标、运行方式和运行状况,考虑合理匹配各系统和设备设施,使用能过程达到整体优化的状态。
(3)采用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推广最佳节能实践与经验。
(4)将改进能源管理绩效作为新的产品和过程设计的一个评价指标,如能耗指标、节能量。
5.6.2 新产品开发应进行能源评估,能源评估应考虑以下内容:
(1)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关内容的要求。
(2)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是否合理。
(3)是否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是否达到国内能耗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4)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
(5)能耗指标、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达到的节能效果分析。
(6)经济效益分析。5.7 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控制
在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机动部负责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的选用、监控和维护进行重点控制:
(1)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性质及规模,在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合理选用配置新设备设施或节能设备设施。同时还要全面考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方面的要求,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确定设备设施选型。
(2)生产和服务过程使用的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应达到GB 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和GB 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等国家相关的能效与经济运行标准要求。
(3)定期监控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运行过程,明确规定监测点、监测部位、检测仪器、监测周期和监测方法,确保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在最佳状况运行。可利用GB/T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和GB 2588《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等相关标准对设备设施进行监测,对列入淘汰范围的高耗能设备,不应转让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应有计划地维护设备设施,使其保持规定的运行能力, 实现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的转变,提高设备设施的运行效率。
(5)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资格、能力进行鉴定,保证设备设施在规定或经济的状态下运行。
5.8
能源采购控制
5.8.1 影响公司能耗、且可控的能源采购品种有煤气、电、水等。
5.8.2机动部编制能源需求或采购计划,供销管理部与能源供方签订采购协议,明确电等各种能源质量特性要求,以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9 生产过程能源使用控制
5.9.1 生产单位应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过程进行识别与控制,使其在受控状态下运行,以实现确立的能源目标、指标。重要影响的过程/工序是能耗占整个单位综合能耗的比例,比例较大的判定为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工序。包括以下内容:
(1)评价生产工艺和服务流程的用能状况。对本单位的能源管理系统、工艺状况、过程能耗等与国际、国内同行业水平进行对比,对重要耗能工序进行评价并优选工艺参数,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2)制定并实施操作规程、开、停工方案等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有效控制的规范;通过经验确定、专家评判、检验测试等手段确定各用能系统、过程和环节经济运行区间及参数,根据GB 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 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等标准,制定达到经济运行状态的良好操作规范或程序。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方式和方法对能源消耗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3)本单位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信息的传递方式和手段依据《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中相关规定进行,以保证能源的协调。
(4)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应用GB/T 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等节能标准,监测过程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定期进行能源统计和消耗状况分析。对能源分配、传输、使用进行监测管理,定期考核能源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5.9.2 机动部对能源计量器具和监测装置进行维护和校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制定和实施有关规范,对计量器具的购置、安装、维护和定期检定实行管理或监督管理,保证其准确可靠。
5.9.3 生产单位按照提高能效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余热、余压、回收放散可燃气体,有效利用余热、余压及其他废弃物,具体应编制方案报机动部审批后实施。
5.10 与能源有关的相关方的管理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应与能源管理相关的相关方,如设计建筑施工方、检维修保运单位、后勤服务外包单位等,就能源管理方面的要求签订相关协议,以控制能源消耗。
5.11 能源监视、测量与评价
5.11.1 机动部应组织能源的监视与测量工作。对能耗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5.11.2 生产单位对本单位生产运营用能、管理运营用能和生活运营用能进行例行监视与测量,对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方案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测量与评价。
5.11.3 机动部负责对公司能耗与能源评价基准、能源标杆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公司综合用能情况、能源利用水平和效率。
5.11.4 生产单位监视和测量本单位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的变化。
5.11.5生产单位负责管理、保存本单位监视、测量和评价结果的记录。相关文件
6.1 信息交流和沟通管理程序 6.2 综合能耗计算统计管理规定 6.3 能源消耗管理规定 6.4 能源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6.5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7 记录
7.1能源消耗统计表 7.2能源消耗考核分析报告
第二篇:08能源资源控制程序
能源资源控制程序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约能源资源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物业公司所管物业运作中所需能源资源的控制。管理职责
2.1 管理处为能源资源管理的归口部门。
2.2 质量管理部对能源资源使用工作进行监督。
2.3 综合管理部和管理处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能源资源管理教育。
2.4 各相关部门负责能源使用的具体实施工作。控制要求
3.1 物业管理运作中使用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水、电、油、纸张、垃圾袋。应“以保护能源资源,并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为宗旨进行管理。
3.2 综合管理部管理处应利用学习园地、简讯进行能源资源使用教育,使全体员工具有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3.3 综合管理部和管理处在采购设备时,应选用节能型设备,不断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3.4 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淘汰耗能大的设备,并不得将淘汰的设备转让他人使用。
3.5 各部门与员工都应履行节约能源的义务。从实际工作出发,合理经济地使用能源资源。
3.6 日常用水过程中,要做到随手关闭,不能造成“长流水”现象。当管道和接头发生泄漏要及时修理,防止水资源的流失,以节约用水。
3.7 日常用电过程中,照明灯具根据情况适时开启与关闭,各类机房照明在无人时应关闭,不能造成“长明灯”现象。空调、风机等设备根据季节调整运行模式适时开启。冷冻换热系统定期进行清洗及日常加药处理以减小热阻从而节约制冷用电。
3.8 各部门在文件传送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网络(外网和内部局域网),在打印文件草稿时尽量使用一面已打印或已复印的废纸,从而节约用纸。
3.9 管理处每日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抄表统计,记录在《能源用量日报表》上,每月进行汇总,利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将本月能源使用情况与上月对比,同时与上的同月同比,出现月消耗能源大量增加现象时,要分析原因,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相关记录每季度报质量管理部。
3.10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纠正实施情况。记录
4.1 能源用量日报表
第三篇:设备运行控制程序(电力公司)
设备运行管理程序
1.目的为了预防在供电运行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电力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
3.职责
3.1 电力公司主管经理负责组织供电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3.2 供电部负责供电设备、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3.3办公室负责对供电设备、设施运行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4.程序内容
4.1自用设备的采购及管理参照公司《设备管理程序》执行。
4.2主管经理组织各部门为保证供电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按电力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4.3办公室每月组织安全大检查,并督促有问题的部门进行整改及跟踪验证,填写“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整改表”。
4.4供电部:
4.4.1站内运行人员依据《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内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进行供配电设备的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 7
时上报并处理。
4.4.2站内运行人员依据《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交接班制度》做好供配电设备的交接班并做好记录。
4.4.3 站内运行人员依据《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倒闸操作规程》《电力公司35KV站内现场运行规程》进行供配电设备的运行及倒闸操作,并做好记录。
4.4.4 供电部依据《代维护运行协议》《电力公司外网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要求,对委外方人员所进行的外网变配电设备及设施的巡视、操作、运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4.5 供电部调度人员依据《电力公司电力系统调度规程》要求进行调度。
4.4.6 供电部调度长负责按公司变配电设备的《调度事故处理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4.4.7 供电部部长负责组织制定及修改供配电设备运行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事宜,并严格按照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
4.4.8 供电部运行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的有关记录及统计分析工作,按《电力公司供电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4.4.9 供电部部长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并按《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5.1《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内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
5.2《电力公司35KV站内现场运行规程》
5.3《 电力公司外网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
5.4《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交接班制度》
5.5《电力公司35KV变电站倒闸操作规定》
5.6《电力公司设备运行统计分析表》
5.7《代维护运行协议》
5.8《电力公司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5.9《电力公司供电设备管理办法》
5.10《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规定》
5.11《设备管理程序》
5.12《调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6.相关记录
6.1“巡视记录”
6.2“交接班记录”
6.3“操作票”
6.4“工作票”
6.5“设备缺陷记录”
6.6“运行记录”
6.7“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整改表”
6.8行业相关记录
第四篇:能源浪费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能源浪费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
对实际或潜在的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和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减少影响,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能源管理体系内的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和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术 语
能源管理体系:用能单位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能源方针并管理其用能活动。
用能单位:消耗能源的独立核算单位或其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能源因素:在用能单位运营全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重要能源因素:指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能源方针: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宗旨和方向。
目标:用能单位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
指标:为实现部分或全部目标而设定的、量化的、可测量的绩效要求。关键岗位:能源管理岗位和重点用能设施、设备操作岗位。基准:用能单位为评价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绩效,通过对历史数据收集与分析,确定的某一年(或某一时期)能耗指标、能源利用效率。标杆:用能单位参照比对的、同行业同类型活动可得的最佳能源利用水平。
能源管理绩效:用能单位实施能源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能源管理方案:用能单位为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
能源因素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三、职责
1、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以及能源体系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
2、环保科技中心负责能源管理体系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3、生产技术部负责井下采掘工程中出现的能源利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
4、机电运营部负责井上下机电、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能源利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
5、通防办负责井下“一通三防”过程中出现的能源利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
6、环保科技中心负责矿区出现的其他能源利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
7、其他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出现能源利用不合理和不符合能源管理体系的问题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四、工作程序
㈠不合格的分类
1、能源贮存不合格
指能源贮存的方式、方法不合理造成能源流失等情况。
2、能源利用不合格
指能源利用过程或能源体系未满足活动过程或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事项。
3、能源开采不合格
指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煤炭损失现象。
4、不合格项
指过程或体系未满足活动要求的事项。㈡能源不合格的控制
1、煤炭贮存不合格的控制
⑴煤质发运科依据集团公司的销售计划,及时将煤炭售出。尽量减少煤炭的积压和落地。
⑵当出现煤炭落地时,要根据天气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煤炭的流失。
2、能源利用不合格的控制
⑴能源利用过程中,由用能单位在使用时进行识别,若发现不合格,应及时向环保科技中心汇报,具体按相关规定执行。
⑵各种设备、设施由相关部门负责运行控制,设备不合理运行造成的能源浪费由责任单位解决。
⑶管理制度不合理,由责任单位修改完善,经专业部门审查,报分管领导批准,送环保科技中心存档。
3、能源开采不合格的控制 ⑴煤炭回采率的控制
①地质测量科负责提供煤炭开采的地质资料。
②生产技术部负责煤炭开采的设计,合理布置采区,减少保护煤柱。采用沿空留巷,布置对拉工作面,利用矸石充填回收上、下山煤柱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③回采单位负责煤炭合理开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留顶底煤数量;及时清理浮煤,减少煤炭损失。
④掘进单位半煤岩巷道掘进时,要实行分打分装。⑵煤炭运输过程的控制
皮带工区、溜子工区负责煤炭运输过程丢煤的清理工作。㈢不合格项的控制
1、对能源利用过程出现的不合格项或潜在的不合格项由相关部门或责任单位负责控制。
2、对能源管理体系出现的不合格项由环保科技中心负责控制,必要时提交管理评审。
㈣对出现的各种不合格项,责任单位要加以确认,及时整改并将处置结果记录保存,作为体系改进和评审的依据。
㈤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确定
1、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确定依据: ⑴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⑵GB/T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要求。⑶GB/T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要求。⑷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⑸GB/T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要求
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及有关管理制度和考核文件的规定。
2、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确定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类型和性质,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3、对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事实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或不符合报告。
4、各职能部门及责任单位依据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存在的事实,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记录调查分析结果。
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1、体系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⑴环保科技中心定期组织内审,对体系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同时对体系程序文件实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其存在的不符合提交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确定体系的更改和变更。
⑵环保科技中心依据评审结果,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必要时更改或变更体系文件,能源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能源利用过程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⑴各部门要不定期测量其在体系活动过程中的绩效,分析确立不符合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重大不符合时,提交管理评审。
⑵单位依据发生的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经部门或分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3、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⑴对能源贮存的不符合,由煤质发运科分析确定不合格事实,必要时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
⑵对能源利用的不符合,由相关职能部室分析确定不合格原因,安排责任单位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改进。
㈦紧急情况下的事故、事件执行《重大能源事故应急预案》。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责任单位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期限,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并确保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1、下达或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或不符合报告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责任单位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实施,并验证效果。
2、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由职能部门提交管理评审。
3、文件的更改
根据措施实施的效果,需要进行文件更改时,由责任单位提出申请,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修改有关的能源体系文件。
㈩环保科技中心利用内部审核的形式对各单位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十一)下达或制定不符合的部门,负责对责任单位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五、相关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
六、记录
不符合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能源浪费、能源利用不合理分析记录
第五篇: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规定设备和设施的采购、请领、使用、维修、保管的管理,以确保设施、设备能满足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的需要,特制定本程序。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设施和设备的管理。3.0术语和定义
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4.0职责 4.1总经理
负责批准本公司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设备、再建工程/项目等的采购计划。4.2设备设施使用部门
负责所辖设备的维护、日常保养等工作,按要求正确使用。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需求申请的提出,协助完成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改造等工作。4.3工程部
工程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设备的选型、组织验收、安装、调试、改造。●负责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及设备的统筹管理。
●负责组织设备转移、报废的管理。负责设备日常运行的监督管理及考核工作。●负责把设备档案及相关技术资料及时存入公司档案室。
●负责原有基础设施维护、修缮及技术改造;负责再建工程/项目、生产设备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及设备的技术改造。4.4财务部
负责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及软件、网建工程、监控及门禁设备)和固定资产的管理。4.5行政人事部
负责办公、生活设施、办公车辆及公司档案的管理。5.0内容 5.1设施控制程序 5.1.1设施的分类。包括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生产性辅助设施
——办公、生活设施等基础性设施
安全设施:如各类检测、报警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爆设施、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机械设备上的防护装置、各种联动机械之间、工作场所的动力机械之间的信号装置、电气设备的防护性接地或接零、泄压和止逆设施、消防设施、紧急个体处置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逃生避难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避雷设施。
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如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度符合劳动卫生要求而设的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等、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除尘设备及防毒设施、隔热、防暑、降温设施、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音的设施等。
生产性辅助设施,如饮水设施、淋浴设备或盥洗、干燥、消毒设备、洗衣房、急救药箱、倒班休息室等。环保设施:如废水治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废渣治理设施、噪声防护设施和雨水收集设施、节能设施等。
5.1.2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等基础性设施的审批按照集团资本化支出信息系统操作执行,对重大项目由集团组织进行验收,出具验收报告,集团不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工厂自行组织验收见5.1.3.2条款规定。5.1.3设施的管理
5.1.3.1新增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需求,填写计划,经运营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交由物流部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执行。5.1.3.2设施的验收。理
信息系统规划和搭建、日常管理及维护、信息故障及问题处理、信息系统变更、资料保存、信息保密、机房管理等诸多事宜,按照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执行。5.1.3.4设施的维护
a)厂房及其配套设施(如通风装置、环保设施、安全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安全消防器材、水、电、气设施等)的保养、维修由工程部负责。
b)生产性辅助设施的日常维护,由使用部门负责。出现使用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由使用部门填写《报修单》,由工程部负责组织处理。
c)当厂房及其配套设施、辅助设施需要进行维修维护,但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太大、安全措施不完备,经工程部及相关部门确认需委托外部进行维修维护时,由工程部提出申请,最终经总经理批准,签订合同后方可进行。
d)电脑硬件、软件出现自身不能解决的故障,由工程部负责。
e)电话、传真、等办公设施,由各部门指定专人分工管理,保持清洁。出现故障,由工程部负责维修。办公车辆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和维护维修。f)厂区绿化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5.2设备管理的控制 5.2.1 设备规划和选购 5.2.1.1 设备的配置原则
a)设备应满足产品实现的需求。b)设备运行稳定,售后服务及时。5.2.1.2 设备购置申请
设备申请单位填写《新增设备审批表》,注明增置设备的原因、拟采购设备型号、能力等技术指标,经工程部等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运营经理审核,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交物流部组织采购。5.2.1.3 设备的选择和采购
a)设备主管根据需要,联系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起草设备采购合同的技术部分,经运营经理、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物流部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采购。
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b)设备采购应遵循的原则是选择优质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货厂家,如果增加与现使用设备相同型号或系列的设备,优先使用评价良好的设备供货厂家。执行《采购控制程序》。c)禁止选择和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5.2.2 设备的验收、安装
5.2.2.1设备进厂后,由工程部组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5.2.2.2验收有不合格项时,执行合同规定的有关条款。
5.2.2.3设备验收后由工程部建档,并交由行政人事部档案室保存有关的技术资料。5.2.2.4设备的存储、搬运和安装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5.2.2.5必要时,工程部在设备安装中要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5.2.2.6设备安装完毕由工程部组织使用、安装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经验收设备符合合同要求及设备说明书描述的设备性能指标,设备资料和随机备件跟清单一致,验收合格办理《设备开箱验收合格表》后交付使用。
5.2.3 设备建档及日常运行管理
5.2.3.1由生产技术部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掌握使用和维护保养等知识。5.2.3.2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或《岗位作业指导书(SOP)》进行操作。5.2.3.3设备应在满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使用和运行。5.2.3.4 设备台账、档案的管理
工程部按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生产设备台账》、《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化验室设备台账》和《ETP设备台账》。设备档案由工程部负责整理,列出清单后交行政人事部档案室保存。5.2.3.5 设备的日常运行
生产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变配电设备、制冷设备、空压机房、主控室等每天根据《工艺技术规程汇编》、《岗位作业指导书(SOP)》和《ETP岗位作业指导书(SOP)》进行日常运行监控,填写相关的日常运行记录,有《ETP交接班记录》、《ETP化验记录》、《ETP运行记录》、《变配电室运行记录》、《冷库温度检查记录》、《燃气锅炉运行记录》、《领班主控室点检记录》和《制冷设备运行记录》等。5.2.4设备的定期巡检和保养
工程部负责按照《设备点检表》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计划》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和维护保养,并填写《设备点检表》和《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一级保养,工程部负责设备的二级、三级保养。
密闭空间、高温、酸、碱、氨水、电柜(箱)等有危险因素的设备、设施上,应贴有醒目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完整、无缺失。
5.2.4.1 使用人员一级保养及点检
设备的一级保养由操作者负责,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处或注油保养,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5.2.4.2 工程部计划保养及点检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清洗所规定的部位,疏通油
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路,更换油线油毡。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设备运转六百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更换和修复磨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清洗,换油,气电系统检查修理,设备运转叁千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5.2.4.3设备润滑及防腐
设备的润滑及防腐按照《设备设施润滑保养制度》执行,并填写《设备润滑信息卡》,设备的防腐按照《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执行。5.2.4.4设备周期性维保检修
a)设备检修应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计划检修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设备实际状态的监测为基础的检修制度,执行计划检修的设备必须具备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检修的工时定额标准和设备安全检修规程。b)检修计划及方案编制
——检修计划由工程部工程师负责编制。
——工程部设备工程师按照检修计划,对每个检修项目进行必要性、可行性核实,报工程部经理,与生产部共同审定后,报运营经理批准。c)检修的组织及实施
——检修应在工程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由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部具体负责检修的进度、质量,工程部工程师联合使用部门负责检修后的验收,由工程部负责填写检修记录和验收记录。——所有检修人员对自己检修项目负责,保证检修质量,做好检修记录。d)检修的验收
——检修完成后由工程部设备工程师组织验收,填写验收记录,由参加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验收不合格由工程部设备工程师填写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重新验收。5.2.5 设备的退库、报废及迁移见《固定资产编码及管理制度》。5.2.6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 5.2.6.1 设备故障
当出现设备故障时由工程部负责组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故障处理,按照《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管理制度》和《设备设施故障应急预案》执行,并做好《设备故障停机记录》。a)工程部要有专人负责设备缺陷、故障管理工作。
b)设备发生故障后,当班人员应立即向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工程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对于设备严重故障及关键设备出现的故障,要立即报告公司工程部经理。c)不论故障大小,工程部每月都要将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填写《设备故障停机记录》。
d)各部门应积极了解设备性能,将其用于设备日常管理之中,及时发现故障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证设备安稳运行。5.2.6.2 设备事故
发生事故时按照《设备管理制度汇编》中《设备缺陷、故障及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a)设备事故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b)设备事故的上报:发生事故的设备使用部门应立即报告部门经理,4小时内通知运营经理,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总经理。发生重大事故的设备使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部门经理、运营经理、总经理,24小时内将书面报告上报总经理。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必须严格保护现场。事故发生部门要立即将所发生的特大事故报告运营经理及总经理,由公司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处理。
c)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每起重、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都应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的涉及者及目击者,在事故发生后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保护现场,如实反映情况,不得隐瞒实情或制造假象。
d)设备事故的处理:发生设备事故所在部门应按要求立即上报,分级管理的要求及时组织调查组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鉴定,找出原因,查明真相,分清责任,提出防范措施。对发生的设备事故,不论事故大小,情节轻重,均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及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没制度防范措施不放过。5.2.6.3 设备维修间和工器具的使用管理
按照《设备管理制度汇编》中《设备维修间管理制度》和《工器具管理制度》执行。6.0相关文件
《岗位作业指导书(SOP)》汇编 《ETP岗位作业指导书(SOP)》汇编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计划》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采购控制程序》
《固定资产编码及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规程汇编》 7.0相关记录 《新增设备申批表》 《设备开箱验收单》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工程项目完工验收单》 《设备润滑信息卡》 《生产设备台账》 《化验室设备台账》 《ETP设备台账》 《监视测量设备台账》 《变配电室运行记录》 《冷库温度检查记录》
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点检表》 《燃气锅炉运行记录》 《ETP交接班记录》 《ETP化验记录》 《ETP运行记录》 《领班主控室点检记录》 《制冷设备运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