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3: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

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

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

第一部分 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及主要变化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内容和框架

1.我国会计核算体系改革历程

(1)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以两则两制为标志开始实施准则制定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都是会计准则和制度并存时期)

(2)1997.5.22,发布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3)1997年—2001年,陆续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

(4)2000年12月29日,发布企业会计制度,推出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5)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简称新准则)。

(6)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2.我国企业会计法律规范的层次

第一层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第三层次:行政部门规章

(1)基本会计准则

(2)财务通则(两个版本均有效)

①财政部第4号令,1992.11.30发布,1993.7.1开始执行

②财政部第41号令,2006.12.4发布,2007.1.1开始执行(要求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公司执行)

第四层次: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和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1)老准则——16项

(2)新准则——38项

(3)企业会计制度体系(3个)

3.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

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目标: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两个目标)

2006年具体事件:发布了22项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修订了现行的基本准则,修改了过去的16项准则,发布了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分类:

(1)一般业务准则: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2)金融工具业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套期保值准则

(3)特殊行业的业务准则:生物资产、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和企业年金基金等准则。

(4)报表调整业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

(5)报表编制和披露业务准则:财务报告的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等。

(6)新旧准则的使用衔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架构图

二、企业会计准则核心理念

1.把握好资产负债表观和综合收益观——相对于利润表观和净利润而言

过去企业财务报告体系里面的报表主要三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实际上,三张报表的核心就是一张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它既代表了过去变动的一个结果,还预示着未来变动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信息需求者更关心资产表。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展开就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展开就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的比较

利润表观

资产负债表观

制定要求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计量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证券投资的期末计量

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资产总额为能够反映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总额

报表体系的核心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计量基础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收益计量原则

实现原则

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收益的计算

收益=收入-费用

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投资者投入+对投资者的分配

信息特征

可靠性

相关性

【案例】某企业以100万元购买股票(假设无相关税费),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股票价值涨到150万元。第二年股票按180万元出售。

(1)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2)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到利润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股票按180万元售出时,做两笔账务处理

①第一笔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8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投资收益 30

②第一笔账务处理(体现我们已经把这个50万元从未实现的收益转化为已实现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2.处理好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关系

在新的基本准则里面,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而是作为计量属性之一。

公允价值的定义: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是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运用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一些特殊交易过程中,资产负债的计价问题,如:以货易货的业务;二是解决一些会计要素后续计量的问题,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

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

最早在98年老版会计准则中就引进了公允价值(如:债务重组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等),2000年开始发布执行的会计制度体系基本不用公允价值。2006年薪准则中再次出现公允价值,但对公允价值运用加了很多限制条件,要求公司在运用时要谨慎运用(如: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规定,成本模式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得再转为成本模式)。因为如果没有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加以限制,将导致在实务工作中,尤其在上市公司业务处理过程中一些过分的滥用,让其成为很多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国际趋同

财政部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从2007年开始实施,其他企业鼓励执行。非上市企业执行的时间由各个省的财政部门来具体规定。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完成趋同的时间:2011年。财政部才2010年将会启动准则的修订工作,力争在2011年完成。

2012年要求所有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实施。修订后的准则将会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仍然是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理念方面的变化。

2.基本准则里面修改并且特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新准则强调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等。(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3.完善了会计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的13项核算原则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共8项。

4.引入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1998年引入,2001年基本取消,新准则重新引入。

5.修改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

6.取消了资产价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对长期性资产要求: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从而堵住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

7.修改了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

8.修改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对于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新会计准则规定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9.改变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由过去的“母公司理论”转变为侧重于“实体理论”,更加突出以控制为标准来界定合并的范围。

10.对金融工具进行了调整。对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以及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做了一些新规定。

11.在费用资本化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二是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了。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

新会计准则出台有非常好的制定理念:

1.强化资产负债表观,淡化损益表观;

2.注重合并报表,淡化个体报表;

3.不再以抑制利润操纵为主要制订目标,转向如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

三个理念应该说很完美,很先进,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法层出不穷。

【案例】2009年5月20日,福建水泥发布公告称,修正2009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此前,公司预计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为亏损4500万元至6000万元,现在修正为预计净利润1500万元以上。

福建水泥解释称,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扭亏,是因为公司出售了423万股兴业银行股票,获得投资收益1.12亿元。但是奇怪的是,福建水泥在出售兴业银行股票仅仅4天之后,又以更高的价格买回同等数量的股票。这—买一卖,福建水泥实际上多支付了535万元。

四大疑问:

(1)操纵利润;

(2)会计失范;

(3)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4)未见董事会决议,未经股东大会批准通过。

可见,新会计准则在2006年颁布后,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2006年准则颁布后直至2010年,准则制定部门又陆续出台了一些补充性的规定,对新准则进行重新规范,相当于新准则出台后不断打补丁。对这些补充性的规定我们称之为后续规范。今天我们就对这些后续规范进行系统的学习。

一、合并范围问题

潍柴动力将湘火炬视为拥有28.12%股权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样做合理吗?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

企业应当正确理解会计准则中有关“控制”的规定,合理确定企业合并类型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判断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形成控制时,应当综合考虑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日常经营管理特点等情况„„

二、比例合并法能否使用

2007年实行新会计准则,比例合并法已经从新准则中取消,可是中间又有变化。

【案例】上海汽车2006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分别持有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各50%股权,成为两家整车制造企业的第一大股东。但由于外方共同持有的股权比例也是50%,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为上海汽车与外方共同控制,均为上海汽车的合营企业。

上海汽车可否采用比例合并法将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合营企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能进入合并报表。但2007年的规定有变化。

1.《专家工作组意见第三号》20070820

问: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合营企业能否采用比例合并?

答: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能够实施控制的子公司,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合并。对于能够与其他投资者一并实施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可以选择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或是进行比例合并。

麻烦教务听个时间点,谢谢!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在合并报表中,企业在目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比例合并法对合营企业报表进行合并,但必须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上年度比较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少数股东权益,应当按照合并报表准则的规定,在所有者权益类列示。

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20080807

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应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据有关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目前的规定,不允许采用比例合并法。

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报表

【案例】2009年04月23日云南白药公告:本年报表合并范围新增三家子公司均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公司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的追溯调整事宜对2008年比较财务报表已重新表述。2007年初由于该事项追溯调整的变更累计影响数为86,368,425.92元,其中调增资本公积86,646,352.22元,调减未分配利润9,392,477.51元,调增盈余公积9,114,551.2l元。该同一控制合并事项对2007年度财务报表本年金额的影响为调减未分配利润6,413,902.53元,调增盈余公积261,654.08元,调减净利润6,152,248.45元。

财政部规定:对于比较期间的合并报表,视同比较期间合并行为已经发生,要将被合并方自比较期初就纳入合并范围。但是并不是说上述长期股权投资自比较期初就已经存在,而是在比较期初将合并方的资产:负债项目和利润表项目相加,在合并行为发生时,相当于被合并方股东收回了在合并实体的投资。

四、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对被购买方在购买日至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在合并报表中应调整所有者权益项目,其中属于原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的资产价值量,应凋整留存收益,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4号》(财会[2010]15号)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在个别报表中,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财会[2010]15号文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相同,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追溯调整原持股比例。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对于购买日之前已持有的被购买方部分股权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产生的差额,以往的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都未作说明,财会[2010]15号文件将其作为当期损益处理,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并限于2010年1月1日以后的事项,无需进行追溯调整。

五、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利得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3号(财会[2009]8号)

问: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如何进行会汁处理?

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己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或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成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六、限售流通股的会计处理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

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如何进行处理?

答: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股改限售股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所持股改限售股份,对股改限售股的处理以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为界线,在重大影响以上的,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界线之下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企业持有的股改限售股权不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3号(财会[2009]8号)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明确,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以外的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既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七、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

2008年1月28日,潍柴动力公布的业绩公告,预计2007年度A股将实现净利润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而H股净利润将出现较大亏损。(原因在于合并的会计处理,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购买湘火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合并法,而按香港的会计准则采用购买法。)

董事会声明称,此前业绩预告中出现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于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所产生的价值确认和商誉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11号)

企业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对子公司的股权应当如何处理?

答: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汁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上述规定仅适用于本规定发布之后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之前已经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未按照上述原则处理的,不予追溯调整。

八、破产重整利得的确认

*ST宝硕2008年三季度自报盈利19亿、年报又曝出7亿巨亏。

2008年2月5日,*ST宝硕重整计划得到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根据该重整计划,*ST宝硕普通债权中各家普通债权人超过10万元以上部分的债权,可以按13%的比例,自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之日起三年内分三期清偿完毕。

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ST宝硕将债务的“折扣”部分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在2008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ST宝硕都确认了高达20亿的债务重组收益。

*ST宝硕在2008年报编制过程中仍然坚持要确认债务重组收益。2009年2月,重组计划实施不了,在监管压力之下,*ST宝硕不得不发布公告,表示因破产重整计划执行过程及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不能在2008年度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并在2008年报中将已确认的20亿债务重组收益冲回,导致其年报最终打回原形。

2009年报再次被审计师表示“无法表示意见”。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09年第2期)会计部函[2009]60号

对于上市公司因破产重整而进行的债务重组交易,何时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答:由于涉及破产重整的债务重组协议执行过程及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此,上市公司通常应在破产重整协议履行完毕后确认债务重组收益,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上述重大不确定性已经消除。

九、关联捐赠的会计处理

证监会:个别公司2007年度通过接受母公司较大金额捐赠实现扭亏为盈,有利润操纵嫌疑。

ST安彩2007午12月10日与第一大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资产赠与协议》,河南投资集团向公司无偿赠予安彩液晶显示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15%股权和一批贵金属制品,ST安彩由此获得20357.15万元收益,使得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2 12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亿元)。

做好2008年年报披露工作(证监会公告[2008]48号)

„„如果交易的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关联方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资本投入性质的,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该文易作为权益文易,形成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财会函[2008]60号20081226

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会汁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监管问题解答》会计部函[2009]60号

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关联方、上市公司的实质控制人对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捐赠、债务豁免等单方向的利益输送行为,如问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由于交易是基于双方的特殊身份才得以发生,且使得上市公司明显的、单方面的从中获益,因此,监管中应认定为其经济实质具有资本投入性质,形成的利得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上市公司与潜在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上述交易,应比照上述原则进行监管。

十、业绩补差的会计确认

福耀玻璃公告:

由于公司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度每股收益增长率三年平均并没有达到其股东福建省耀华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承诺的20%)的目标,因此,耀华工业村将按照此前承诺的每10股送1股比例,追加执行股改价合计3856.8411万股。不过,由于福耀玻璃根据2007年年报实施了10送10派5的分配方案,追送股份相应变成7713.6822万股。这使得福耀玻璃成为2008年以来第二家控股股东因为未能实现股改承诺而追加对价的上市公司。

《监管问题解答》会计部函[2009]60号

问题:上市公司收到的由其控股股东或其他原非流通股股东根据股改承诺为补足当期利润而支付的现金,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应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营业外收入)

问题:实务中存在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捐赠(如豁免上市公司债务)作为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股改对价的情形,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鉴于证监会公告[2008]48号发布前对此类股权分置改革对价会计处理的具体规定不明确,对于证监会公告[2008]48号发布日前有关股改方案已经相关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的上市公司,如果能够在2008年报披露日前完成股改,上市公司可以将非流通股东作为股改对价的直接或间接捐赠计入当期损益。除此之外,非流通股股东作为股改对价的直接或间接捐赠均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证监会这样规定的出发点:促进股改工作的顺利尽快完成。

十一、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的会计处理

1.《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规定: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项目单独反映。

企业按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等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

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生产储备购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等资产时,按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软”等科目。对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安全防护设备等,企业应当按规定计提折旧,计入有关成本费用。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生产储备支付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等费用性支出时,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上述规定将安全生产储备用于购建安全防护设备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费用性支出等时,应当按照实际使用金额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结转,借记“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但结转金额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企业未按上述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会计部函[2009]48号20090217)的规定与上类似。

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3号》(财会[2009]8号20090611)的规定

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顶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本解释发布前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十二、预计负债的计提问题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

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谨慎确认资产减值和预计负愤。确认资产减值应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支持,确认预计负债应当基于充分合理的估计基础。

企业对于上述事项已经进行的处理与本通知要求不一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汁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十三、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3号》(财会[2009]8号20090611)

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项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相当多的企业收到搬迁补偿款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

答: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十四、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问题

伊利股份年报显示:2006年11月,伊利共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股股票期权,这些期权公允价值为每股14.779元,对公司产生的损益影响总额为7.3895亿元,这笔成本分摊到年报中便出现了1.1499亿元巨亏。无独有偶,海南海药也由于向高管授予2000万股股票期权,对公司产生了7260万元的损益影响额,导致海南海药亏损5000多万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海南海药2006年净利润的近两倍,其股价随即跌停。

股份支付准则实施后,出现许多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司在授予日倾向于将公司的利润做小,公司股票的价格下降,授予日授予的行权价就低,公司在行权日之前将公司利润做大,高管将获得较大的价差。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09年第1期)会计部函[2009]48号

问题;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约定价格(低于市价)转让给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该项行为的实质是股权激励,应该按照股份支付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应用指南,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记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问题: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往往包括多期期权,各期期权的等待期跨越多个会计期间,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某一会计期间的期权费用?

解答:„„对于跨越多个会计期间的期权费用,一般可以按照该期期权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进行分摊。

十五、企业与联营及合营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号》(财会[2007]14号20071116)

投资企业在确认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当抵消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对外编制合并报表的,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新权益法的规定)

十六、每股收益的计算问题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09年第1期)会计部函[2009]48号

问题: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是否需要根据具体发行日期加权后计入各列报期间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解答: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方,公司应将作为对价而发行的全部新股数计入合并当年和对比年度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即权重为1);在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条件下,公司应采用同样原则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十七、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4号》(财会[2010]15号)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上述费用,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按照合并形式进行了分别处理,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将直接合并成本费用化,非同一控制下则将其成本化,即企业合并形式决定合并成本的性质。财会[2010]15号文件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进行了部分修订,更加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将所有直接合并成本费用化,与企业合并形式无关。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无论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相关费用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自溢价发行收入即“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财会[2010]15号文件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修订,简化了证券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将发行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成本,体现了历史成本原则。

对以上相应会计准则所作的修订条款自2010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十八、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

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之间进行分配,与奖励积分相关的部分应首先作为递延收益,待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或失效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十九、公允价值变变动损益可用于利润分配吗?

【案例】昆百大A四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后,2008年一季度末比账面净值增加5.02亿元,增值近3倍;增值额为股东权益的2.6倍,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5.43倍。在剔除递延所得税负债1.26亿元后,昆百大A未分配利润将增加3.17亿元,从而将一改其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局面。(此利润能分配吗?)

2008年3月12日,证监会会计部:“对‘会计问题征询函’的复函”(会计部函[2008]30号)

其中针对上交所的函回复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前,上述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暂不得用于转增资本:

以公允价值计价的相关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收益,暂不得用于利润分配。

二十、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的基数

根据福建高速在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完成7.8亿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摊薄后0.5275元。而公司的分配预案中实施的却是按照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3.14亿来进行分配的,每股派发0.15元。而不是按照合并报表的7.8亿税利来进行分配的。请问分配利润到底是否应该按照合并报表数来进行分配?

对于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基数问题有分歧。第一种观点是:母公司个别报表的数字,因为母公司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第二种观点是:合并报表上的数字,因为新准则重视合并报表,淡化个别报表,也有人提出,按照谨慎性原则,应选择两报表中的孰低数。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证监会解释:

提取盈余公积和实施利润分配是公司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而进行的经济行为,在《公司法》对此进一步明确前,我部认为,公司应以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要点回顾】 1.合并范围问题;

2.比例合并法的适用问题;

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报表; 4.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5.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利得的确认; 6.限售流通股的会计核算问题;

7.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 8.破产重整利得的确认问题; 9.关联捐赠的会计处理; 10.业绩补差的会计处理;

11.提取安全生产费、维简费的会计处理; 12.预计负债的计提问题;

13.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 14.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问题;

15.企业与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 16.每股收益的计算;

17.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18.赠予客户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

19.公允价值变变动损益可用于利润分配吗; 20.公司利润分配基数的确定。

第二篇: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比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比

-------------------------乌鲁木齐辦證件http://www.xiexiebang.com/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此看作是基本准则并简称为原准则,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2006年2月15日修订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笔者仅就前后两个版本的基本准则作一浅显的比较评述。

我国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于1992年11月,它是依据我国当时的国情,并借鉴国际惯例而制定的。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当我国的会计需要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也日益迫切,企业会计准则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会计和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修订。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适应了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国际通用性,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色。

原准则有十章六十六条,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会计报告和附则。新准则的总体结构与原准则类似,修订为十一章五十条,第二章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保证与准则体系目标的一致性。增加了第九章“会计计量”,引入多种计量属性,这应是新准则修订后重点把握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总则

新准则由原来的9条调整为11条。

目标和依据:原准则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它强调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管理、有关各方、企业内部等三个层次的需求。新准则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因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和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形成,故新准则将“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补充进来,更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新会计准则目标更具体,依据表述更全面、严谨。

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原准则仅明确“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当遵循本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适用范围:原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新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它在表述上更科学。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原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新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新准则将原来的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提升到假设前提的位置上来。取消记账本位币,增加了中期的概念。

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和使用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原准则包括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等12项基本准则。新准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并入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历史成本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体现在第九章中。将纵向一致、横向可比合并为可比性原则。真实性和相关性表述更加科学、严谨。谨慎性原则在原准则中只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新准则要求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导致经济利益流入要素不得高估,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要素不得低估。新准则取消了配比原则将不利于损益的计量,容易造成操纵利润的空间。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此原则容易产生误导。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具体准则中大量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资产

原准则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新准则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新准则要求符合资产定义而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的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它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原准则无确认规定,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没有分类,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

四、负债

原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新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原准则没有确认规定,但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符合负债定义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新准则没有分类,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

五、所有者权益

原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新准则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原准则所有者权益无确认规定,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原准则有明确的分类。新准则对此没有分类,描述了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六、收入

原准则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新准则中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原准则中收入的确认指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将收入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新准则中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列入利润表,对收入没有进行分类。

七、费用

原准则中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用。新准则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原准则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分别核算,结转损益等。新准则中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列入利润表。

原准则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新准则中费用分类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以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

八、利润

新准则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原准则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的各个项目,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仅有利润分配方案,而未最后决定的应当将分配方案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新准则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原准则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新准则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九、会计计量

新准则全面引进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并明确了计量规则。在具体准则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是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其在每一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上下变动的部分,包括超过初始成本的增值部分,立即计入当期损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公允价值的引用意味着会计确认与计量不再一味记录过去,更多的是需要面向未来。

十、财务会计报告

原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同时考虑小企业的特殊情况,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准则以政策性改革为主,主要体现在基本准则中的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原则等方面,本着尽量趋同的原则,财政部及时出台了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它虽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它将从整体上核算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业绩的含金量,必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篇: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

(一)会计政策内涵

会计政策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它既包括总的指导性会计原则,也包括相对具体体现会计原则的会计方法。会计原则决定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体现会计原则,二者共同构成会计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会计政策分享反具体内容

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与微观会计政策。前者是指一国或某一地区会计实务规范的可选择空间,通常体现为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后者是指南企业在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范围内制定或选择的会计政策,即企业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综合性会计政策、资产、负债和其他项目,具体包括合并政策、应收款项、存货计价、应付项目、收入确认、财产处理损益、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工具、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方法等。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

(一)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客观必然 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一是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利益,降低执行成本,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二是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 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 况,准则和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三是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 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

会计政策产生的客观必然:一是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 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运用。二是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 的真实与公允。三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阶段,企业往往会 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特点反意义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既定范围内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拟订会计政策的过程。

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择不是个别原则和方法的简单汇集,而是一种整体优化;二是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最初确立需要作出选择,而已有的政策变更也是一种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它保证了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法规前提下的一种选择,是企业贯彻会计法规和进行会 计处理的基本方针及具体

应用。二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决定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要保证这些权利和义务或责任能够在管理活动中按照最高 管理层的意图如期贯彻进行,就必须在分解职能后的管理主体之间,采用一个新的经济管理协调机制,而会计政策就是这种协调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选择企业 会计政策,可以确保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一)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和具体处理方法内取舍,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但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

(二)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同时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三)适用性原则

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以确保在新环境下新的适用性。

(四)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五)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加之近年来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现象严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一)出于企业自身物质利益和管理者政绩考虑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取得的报酬和职位待遇均与其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考核标准则往往是反映当前利润完成情况的财务指标。同时,国有企业跟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政府经济目标都跟企业经营业绩紧密相联。出于自身利益和迎合政府的需要,企业管理当局都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 会计政策。

(二)出于筹措资金和扩大生产能力考虑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要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银 行确定企业资信能力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当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面临资金短缺急需贷款时,企业管理当局就会选择能够提高其资信能力的会计政策。

(三)出于上市和配股考虑

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许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连续3 年盈利的经营业绩。因此许多企业为了股票发行及上市,往往通过选择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3年盈利。同时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希望在 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由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有严格要求,如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0%。在这种监管措施的影响下,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就是为了获得或保持配股资格。

(四)出于避税和避免处罚考虑

在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下,一些跨国企业为了国家和企业利益,往往采取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和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以确保所缴纳的税收能够 进入地方政府的国库。同时中国证监会要求,凡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公开作出解释和道歉外,并将停止上市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发现公司有意出具虚假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 所挂牌交易。上市公司为保住上市资格,就会集中一个会计提前确认损失和费用,延期确认收入。

五、会计政策选择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 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 益。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

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各项会计政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 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 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

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程度将越来越规范

会计政策揭示是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综合披露,所有会计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随着我国企 业会计政策披露不断规范完善,今后将在遵循其他报表信息揭示的一般原则下,更加注重企业会计政策揭示的重要性、明晰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公正性。

第四篇: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管理类毕业论文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面临着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本文就2006年的新准则与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做一些浅显的比较评述,以便在今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基本准则;必要性;意义

原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指我国于1992年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应当在基本准则中加以明确的确认、计量要求并没有得到规范。为了体现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指导我国具体准则的制定,需要对原有基本准则加以修订。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在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并规定了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8 项会计一般原则。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趋同,将“权责发生制”提升到“基本前提”提层面;将横向“可比性”与纵向“一贯性”进行合并,统称为可比性;将“历史成本计价”降低到“会计计量原则”的操作层面,在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形成的;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包含未来经济利益。两个条件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项目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新准则没有资产的具体分类的规定,改由各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同时删除了大量的关于各类资产的计量与报告增加了确认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只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做出披露的规定。

2、负债要素

旧准则中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债务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进行了深一层的细分,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在确认方面只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规定负债的确认条件。

新准则中的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规定在确认负债时,除符合负债的定义外,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强调了负债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删除了负债要素具体项目的分类,改由其他相关的具体准则来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要素

旧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新准则中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做了修改,重新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使所有者权益依赖于资产和负债,将其性质定义为“剩余权益”;取消了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因为除了原来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外,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还包括外币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权益。引入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新概念,并将其作为会计要素,能清晰的反映利得和损失与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具体信息。

4、收入要素

旧准则中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新准则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从收入的定义比较来看,新准则强调了日常活动且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这样就区分了收入与利得:收入是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同时改变了收入的确认条件,由原来的注重形式:收取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转变为注重实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能可靠计量。

5、费用要素

旧准则中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并对费用进行了分类。新准则中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新准则对费用定义做了修改,强调了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样就区分了费用和损失:费用是日常活动发生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此外,新增加了费用的确认条件。

6、利润要素

旧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准则中的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四)会计计量的比较分析

旧准则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次会计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新准则中,收入和成本费用均按公允价值计量,据此计算出的企业收益为现时公平市场条件下的所得总额,从而使反映的企业收益更具真实并更现实意义。

(五)财务会计报告的比较分析

旧准则该部分的名称为“财务报告”,而新准则改为了“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报表定义

旧准则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财务报表组成

旧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规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取消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要求,突出了“四大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三、基本准则修订的意义

(一)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原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导致会计基本概念不一致,存在各项具体的表述。而且计准则之间互不协调、前后矛盾的现象。而新准则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到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将为指导会计工作实践和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周围形成了一个与企业有密切经济联系庞大的利害关系人群体。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利害关系人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尤其是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而且,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本身也应包括完善的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贯彻了先进科学的会计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

XXXX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使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了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促进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此次基本准则的修改和重新出台,令整个准则体系的基础大步向国际标准和惯例迈进,作为准则的准则,其基础地位更加明显,统力和权威性大大加强,令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更加 完善,并最终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等”地位。这将更有利于国外投资者读懂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更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去参与海外竞争,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

参考文献

[1] 夏鹏.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2006,(07).[2] 孙卫平.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新选择,2006,(02):74-75.[3] 陈敏.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及分析—基本准则[J].中国总会计师,2006,(06):56-57.[4] 潘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与分析[J].西部财会,2006,(06):37-39.[5] 新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与衔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 苏强,杜朝霞.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发展,2007,(03).[8] 刘红梅.新会计准则解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9] 张恩娟.浅谈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J].山东商业会计,2006,(04).[10] 缪启军.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

第五篇: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

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自从去年的英国投资移民政策变化之后,今年英国投资移民政策再变,要求申请前须在英开设账户,并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等。下面咱们就详细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

【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英国投资移民新政策】

日前,英国内政部召开内部会议宣布,从2015年4月6日起,英国投资移民实施新的操作细则,具体变化有以下两点:第一是申请人在递交英国投资移民申请前必须在英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开设投资账户,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原要求是申请人获批签证登陆英国后才开设账户;第二是英国内政部将会抽查已获得移民签证的申请人,要求提供完成投资的证明文件,或面谈以了解申请人是否符合签证要求。

【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英国投资移民旧政策】

据介绍,去年10月16日英国内政部出台了最新的移民修改法案,英国投资移民T1(Investor)签证投资额从100万英镑上升至200万英镑,已从去年11月6日开始实施。

去年11月的移民修改法案,主要有四点变化内容:第一是投资金额由100万英镑调整至200万英镑;第二是不再接受通过银行或融资机构贷款所得的资金进行投资;第三是200万英镑的投资款只能购买国债、英国上市股票或者英国注册公司股票,不再接受其他形式(例如房产或存款)的投资;第四是投资产品可以转换。

【英国投资移民新旧政策--一变再变原因何在】

继去年推出上述移民修改法案带来了四点变化后,今年再推出操作细则,又增加了两点变化。这“一变再变”的背后,原因何在?相隔半年,今年英国内政部再次出手对投资移民条例进行修改,调整的细则实质上是进一步加强了对投资者在英国当地进行切实投资的监管,以保障政府发放出去的签证都是“物有所值”,能够为当地的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专家提醒,目前,申请人在递交申请时无须提交英国金融机构的开户文件,申请审批时间约3~4周左右。4月6日实施新政后,由於要求在申请时一并提交英国金融机构的开户文件,而相关机构需要审核申请人的资产才能予以开户,故申请时间将比目前增多1~3个月。建议申请人提前咨询专业的移民公司,以便争取最佳的申请时机。

下载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比较专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会计准则新旧 政策变化2008013.4.6

    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变化2008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不需要上交的政府补助结余,应计入( )科目。 A.营业外收入 B.资本公积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新旧政策变化限时考试题

    企业新旧准则 1. 不需要上交的政府补助结余,应计入( A)科目。 A.营业外收入B.资本公积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2.A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60%的表决权,直接拥有C公司80%的表决权;......

    新旧衔接

    1 附件: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我部对1997年7月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

    新旧西藏相关材料

    一、时刻牢记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历史是昨天的记录,也是最好的教材。在座许多同志是从旧西藏走过来的,亲身经历了西藏民主改革、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5位......

    企业会计年终总结报告

    企业会计年终总结报告 导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经营项目。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我们主要以加强学习财务理论与思想素质的提高水平摆在首位。我们......

    企业会计工作总结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会计工作人员,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二十余年,深知会计工作艰难,会计人员是随时会被站在被告席上,只有在工作中十分仔细,不辛苦,一心一意的工作。下面,我将近段时间个......

    企业会计工作总结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会计工作人员,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二十余年,深知会计工作艰难,会计人员是随时会被站在被告席上,只有在工作中十分仔细,不辛苦,一心一意的工作。下面,我将近段时间个......

    企业会计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14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15已经到来。回顾过去,2014年5月19日刚入职的时候,偌大的公司办公室才有寥寥几个人,而现在已经发展为四十多个人员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