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
基础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方案
自我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活动以来,基础部全体同志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良好局面。但在思想认识、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等方面与上级部门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亮点还不够多。为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认真落实“三项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升公安教育方面的引擎作用,现提出以下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工作方针
(一)工作原则
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二)工作方针。
统一规划,全面推进;示范带动,适度超前;机制创新,注重实效。
二、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信息已成为第一资源,信息优势已成为核心优势。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院校要解决自身不适应的问题,大力提高公安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实践表明,信息化不仅是提高公安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公安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公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公安教育工作信息化引领公安教育工作现代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在全体教师中掀起信息化“大练兵”的高潮,明确培训内容和重点,把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作为队伍素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使全体教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明显提高,使“不懂计算机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不懂计算机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计算机知识技能全面达标。
二、树立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目标
我们要树立推进信息化建设理念,紧密结合公安教育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三项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公安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实现教育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公安教育工作现代化,实现教学工作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进一步提高公安教育的整体效能,不断提升为公安教育发展服务的能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基本构建起教学基础系统,并以此为龙头加强平台建设、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全力推动信息化应用普及和深化,基本解决目前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全面提高信息化的整体应用水平;我部信息化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力争 80%以上的教学业务工作信息在采集、使用上能实现信息化流程;已建教学园地栏目质量要达到完整、准确、鲜活的要求,增强阅读量;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进一步拓宽和充实,试题库应用得到推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平明显提高;要形成全员采集、全员应用、全员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在应用信息化加强队伍建设及内部管理上有新的突破。
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基础性、全面性、长远性、战略性的特点。当前,推进信息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进一步把握好以下原则:
我们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坚持统一、规范的要求,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要严格依据按规定程序制定的技术体制和管理办法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切实防止各行其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工作要求和业务标准上,要符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要求,要注重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其他部门、单位的信息资源。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要进一步满足和保障应用普及深化的需要。在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以信息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教育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经过2—5年努力,在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能力。进一步扩展教学园地的应用使功能,扩大使用范围。要进一步创新信息化与公安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要把信息化应用与各项基础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确保教师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使信息化手段成为教学工作的常态模式。要坚决摒弃本位主义,调动每位同志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想办法,破难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应当坚持日积月累和突击增量两措并举,既要保证各教研室在日常工作中动态维护,又要选择适当时机开展信息采集大会战实现突击增量,尽快积累大量教学急需的重要数据,加快教师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促进信息化习惯的养成,充分调动参与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保障
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于全面推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加紧组织实施。部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亲自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其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努力寻求支持。
要进一步充实力量,选派熟悉公安法律教学业务、精通信息技术、有大局观和责任心强的同志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工作环境。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推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大胆推动学科课程改革,进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手段。要进一步明确各教研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任务,教研室既是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力量,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因此,教研室要积极主动地提出业务需求,并积极参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从业务层面上做好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和维护工作,从而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公安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基础部 二0一0年六月
第二篇:公安信息化推进
全面建设提升公安机关信息化,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公众安全能力的必然要求。1998年,公安部党委决定开展“金盾工程”建设,标志着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代。2008年,公安部党委提出开展“三项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信息化建设首当其冲,随着“金盾工程”二期的展开,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快速、深入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信息化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有少数单位和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没有产生真实的认同感,而只是把信息化建设停留在口号上、文字上、形式上,认为信息化建设也不过是一阵风、一次运动,体现在工作当中,就是学而不用、会考不会用,长时一间不应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就遗忘了。二是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认识不清。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配计算机,建网络,除此之外,一切的工作方式仍然照旧,体现在工作当中,就是被迫用,要么是为了应付信息化培训考核去学,要么是为了应付领导和上级要求而简单操作。如:检查发现,个别民警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内的所有工作日志,除了个别休息日,每篇日志仅日期和班次稍作变动,其他内容全部雷同。三是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认识不清。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存在不适应,出现阵痛,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止步不前,更不能因此否定信息化建设,放弃信息化道路,重新回到传统警务模式中。(《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11)
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教育培训、强化机制落实等方面入手。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信息化抓得好不好,核心在领导,这首要问题就是领导的思想认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如何推进信息化、从哪些方面推进信息化等课题上,一些领导研究不够、认识不足,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制约和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为此,各地公安机关主要领导要深刻领会部、省有关科技信息化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带头思考信息化、研究信息化,否则在当前的形势下,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就难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赢得主动权。分管科技信息化的局领导
更是要亲自关心过问科技信息化工作情况,定期研究遇到的问题,并协调相关警种、部门解决落实。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科技信息化部门还要结合“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活动,进一步增强争先进位意识,主动树标杆、找差距、求对策,针对当地科技信息化的薄弱环节,着力迎头赶上。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2011年3月,在科信处《关于省厅信息化宣讲团赴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进行宣讲的情况报告》上,徐立全书记批示:培训是提高公安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公安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民警的一项基本警务素质,各地公安机关必须要将民警信息化技能训练纳入教育培训大纲,结合日常集训、警衔晋升、远程教育、网上教学等分级分类开展,提升全警的科技信息化水平。要针对基层实战单位办案的需要,继续通过组织信息化应用宣讲团、大比武、基层应用服务队、跟班作业等形式,宣传普及信息化应用好的技战法。要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梯级的公安科技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鼓励一部分科技信息化素质好的基层民警,在掌握信息采集录入、网上查询办公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科技信息化深度应用的研究、开发和创新。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机制落实。要在规划、建设、应用、管理、服务、安全、保障等信息化构成的全部环节,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在建设机制上,要从项目规划、论证、招标、施工、验收等方面规范工作和管理流程。在应用机制上,要围绕构建高效灵活的科技信息化作战体系,强化各类科技信息化应用技战法的总结提炼,着力应用规范流程化。在管理机制上,要实行公正公平、赏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并积极探索考核奖惩工作的信息化。在安全机制上,要明确领导、部门、个人三方责任,落实通报、问责制度,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在保障机制上,要将科技信息化投入作为支撑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按照较高的比例纳入公安机关的财政预算,形成有利于科技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费保障体系。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要定期听取科技信息化工作情况报告,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机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徐立全、程胜军、陈小平同志在全省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暨PGIS建设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2012.3.7陈小平)
2011年3月,在科信处《关于省厅信息化宣讲团赴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进行
宣讲的情况报告》上,徐立全书记批示:培训是提高公安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公安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民警的一项基本警务素质,各地公安机关必须要将民警信息化技能训练纳入教育培训大纲,结合日常集训、警衔晋升、远程教育、网上教学等分级分类开展,提升全警的科技信息化水平。要针对基层实战单位办案的需要,继续通过组织信息化应用宣讲团、大比武、基层应用服务队、跟班作业等形式,宣传普及信息化应用好的技战法。要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梯级的公安科技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鼓励一部分科技信息化素质好的基层民警,在掌握信息采集录入、网上查询办公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科技信息化深度应用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徐立全、程胜军、陈小平同志在全省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暨PGIS建设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2012.3.7陈小平)
在推进公安科技建设中,安徽省各级公安机关始终把握“花小钱办大事、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基层创新”的基础原则,相继推出一批硬措施。今年以来,通过信息化应用宣讲团、信息化应用互助活动、基层信息化应用服务队、数据质量检查、信息访问量月排名通报等多种形式,实现“从一支独秀到整体推进”的转变,涌现出霍山公安局的“九步工作法”、芜湖的“信息化绩效管理”、黄山的“信息员工作法”等一大批安徽特色的信息化应用成果。安徽公安强势、快速、高起点、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提倡。(《徐立全、程胜军、陈小平同志在全省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暨PGIS建设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2012.3.7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程胜军书记)。
第三篇: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深入推进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珙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设备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在2009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有5个警务单位的5名所队长,由于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本部门信息化推进迟缓,先后6次在全局会议上作检讨,被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先后8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江苏省芜湖、南京和成都、资阳、德阳、乐山等省内外信息化工作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聘请四川大学专家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五是选择一批积极性较高、信息化技能较熟的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轨”办法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建立督导机制,捆绑考核。按照“信息办统筹、业务部门指导”原则,整合刑侦、治安等部门的内部信息数据,打破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隔离墙”,做到互通共享。根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原则,要求整合数据后的刑侦、治安、法制等业务指导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板块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综合应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信息检查删改、信息采集数量、质量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根据“捆绑考核机制”,发现业务指导部门在督查过程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包庇隐瞒未报的各类数据,实行同等惩处,以彻底解决不如实、不及时、不准确录入信息的现象。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在经费保障上,实行经费保障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各警务单位除实行人头基本保障外,按照各警务单位的网上工作实绩实行奖励性保障,干得越多,质量越好,经费保障越多。
(三)以基础工作站为据点,打破基础瓶颈,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现有的治安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警疲于应付,对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完整、鲜活”基本要求根本无暇顾及,依靠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大量警力集中搞“大会战”来收集、录入信息的办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苍白无力。为真实、准确收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保证已采集信息的及时更新、准确鲜活,我们探索建立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一是按照“县财政出资金、县人事出编制、县公安管用人”原则,招聘信息化基础工作员,在各乡镇设立信息化基础工作站。目前,已公开招聘14名信息化基础工作员,设置7个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员职责。工作站工作员不仅负责该社区的人口登记,还负责该社区的场所、行业、出租房登记,同时兼任该社区的情报信息员。三是社会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为防止出现“公安一家唱”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在县、乡镇两级综治办和社区的组织下,从各小区、单位、楼院保安及守楼护院人员中物色情报信息联络员协助管理,并将协管情况纳入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四是大胆探索、努力实现多项信息关联。通过警综平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前期采集的海量鲜活基础数据录入平台的同时,对所有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隙查询、无缝隙列管,真正达到“查一人、知一户;查一点、知一片”,最终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人、房、业”关联的目的。五是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利用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等,真正达到方便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的,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本,打破治安防控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是调整警力,合理布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建设,形成以中心派出所为主导,以驻警点为支撑的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健全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整合派出所的各类基础工作管理台帐,将各类管理工作浓缩提炼成地理房屋、实有人口与实有单位,从而为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平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三是按照“一警多能,快速机动,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资源,交巡合一,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体性事件增幅呈递减趋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不同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较大提高。
二、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信息化应用数据少,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动态性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就没有信息化。当前,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不够普及,已经建成的基层所队主页及应用开展较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基层人口系统信息,部分模块数据量少,更新慢,应用价值不高;各所队配备的公安网计算机浏览网页的多,业务查询的少,系统应用的少,特别是在逃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犯罪人员等直接支持一线实战的业务数据应用率不高。
(三)系统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推进进度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在县局及各派出所得到了全面应用,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各所属单位和基层所队推进不平衡;基层民警队伍的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民警技能不强,应用能力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感。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二要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铭记“不懂科技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这一理念。三要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使民警特别是部分意识不强的民警深刻认识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一要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要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要由各警务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要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坚持以考促训。
(三)深化应用,充分凸显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一要拓展公安信息来源,延伸公安信息化应用触角。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制定各类信息采集、应用制度,使信息采集、维护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不断强化各单位及民警的情报信息应用意识,把信息采集录入同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为群众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领民警进行警务实战。二要贴近实战需求,发挥立体综合作战的最大效益。进一步优化“警综平台”,强化信息的研判和实战功能,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要按照“管用、实效”的原则,尽快完成110、119、122的“三台合一”工作,将指挥中心建成集报警求助、城市管理、社会救援、服务群众、警务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枢纽和重大安全事件指挥调度的神经中枢,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政府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三要积极探索研究、实践网上作战的新战术、新战法,以实战、应用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应用机制,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信息工作模式,提高警务工作实战效能。四要领导带头应用,切实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共用格局。
(四)完善机制,全力抓好信息化应用的保障。一要建立健全信息的全警采集、应用、维护制度。二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制度。三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四要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五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创新机制。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和保障措施,使信息化应用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第四篇:公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调研思考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孟建柱部长曾深刻指出:“信息化工作是公安机关一场警务革命”,“对于这场革命,谁认识得早,谁抓得好,谁就赢得主动,占领制高点”。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刑事犯罪手段智能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加快推进科技强警战略,开展以公安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警务革命是实现公安跨
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局充分认识到公安信息化是方向、是趋势,是公安发展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局结合县情、社情实际,以抓实基层基础工作为出发点,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一、我县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做强“硬”件,打造信息化应用平台。硬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64万元,购买了120台新电脑、加上原有电脑,基本上做到了民警人手一台,打印机和扫描仪以及复印机等全部配发到每个执法单位,数字证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达到95%。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建立了城市电子监控中心,在县城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按装了摄像头,最大限度的加强社会面的控制;投资20万元,建立了覆盖全城的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系统。投资15万元,建立了高标准的电视电话会议室。
(二)“软件”硬做,实现网上无纸化办公。网上办公有利之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办事效率。我局以打造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安信息港” 局域网为依托,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开通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被盗抢车辆信息查询”、“公民身份核查系统”、“在逃人员查询系统”、“dna查询系统”等14大系统的查询功能。创设了“全国、全省、全市网络”导航功能。建立了“办案智能系统”,实现从案件报警登记、案件立案、审批、报捕、起诉的网上办案,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通过‘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进行日清的录入审核工作,将各项绩效指标量化到民警个人,实现了综合考评由考单位,到考个人的转变。通过进一步健全了全县人口管理系统、治安管理系统,刑事案件信息系统、暂住人口系统、出租房屋管理系统、旅馆业管理系统、民爆物品管理、枪支管理系统,最大限度的实现全局信息网上共享。
(三)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注重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建设,设备建设是其一,“人”的素质提高亦是重点。我们要求民警要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准:一要求民警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理论知识,懂得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对工作中出现的小故障能及时解决。二要求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名民警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水平高低并非单纯取决于他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运用这些手段开展工作时不出差错。只有在业务知识上胸有成竹,才能在信息化工作中少失误,不失误。三要求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一台联网计算机要会正确开关机,要学会如何存储、读取文件,懂得熟练运用网络和各种软件进行查询、传输等工作。要学会打字,对日常办公办公软件做到灵活应用。二是做好各类信息的日常采集、录入。主要采取业务部门指导考核把关,基层一线单位专人负责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实行月考核,评比的办法,加强各类信息的日常采集、录入工作,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准确、有效。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刑事案件信息、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旅馆业管理、民爆物品、枪支管理系统,并对以上系统进行了清理整顿,特别是今年我局对全县人口信息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校对,对出错人口信息进行了纠错,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开展跨界跨省区域合作,积极打造大信息格局。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每年在外打工的人员就达30余万,其中以在广东、广西邻近地域打工作居多,我局以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共同打击犯罪”为基本原则,通过打造大信息格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谋求“双赢、多赢”良性互动互助,共创平安和谐美好的睦邻友好大治安环境。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在我县莲花大酒店成功举行了湘桂两省(区)三市十四县(区)一监三届九次治安协作会议,湖南**、广西桂林、贺州市公安局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刑侦支队长,**、道县、江永、江华、东安、全州、灌阳、恭城、平乐、富川、昭平、钟山、八步、平桂、钟山监狱等15个联防县(区、监)公安局局长、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刑侦大队长参加会议。通过开展区域合作效果显著。2008年10月4日,在广东警方提供的信息下,我局民警经过艰辛努力,成功侦破广东省中山市“2008•9•27” 广东省铁将军防盗有限公司财务室盗窃保险柜220万现金人民币被盗案,追回赃款近70万元,**籍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移交给广东中山警方押回审理。2008年11月10日,成功抓获冷水镇百美村
村民成阿勇、沙锋成功破获广东东莞东莞市东城区鳌峙塘工业园基二横路宏达模具厂门口杀人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一些民警思想上还未真正改变,对警务改革的浪潮认识不足,对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应用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上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离个人还很远,习惯满足于一张纸、一只笔的传统办案模式。个别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未能予以足够重视,思想观念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信息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在思想上真正受到触动.(二)民警素质不高,离公安信息化建设要求差距大。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民警能否正确应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各项工作。目前民警的科技素质离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能用、不愿用、不会用”现象。一是民警在日常的工作中仍固守于传统的思想模式,视野较为狭窄,对科技手段的应用还不够重视,运用科技手段侦察破案还不多,习惯用传统模式办案。二是在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上,虽然已经对民警进行了培训,但一部分民警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仍不熟练,对计算机的应用较吃力。
(三)基层基础工作较薄弱.信息化是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上的。目前存在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录入不够全。面不够宽,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对公安常规业务和日常工作如接处警登记、案件受理等信息录入较好,对社会信息、高危人群信息、二手车交易市场和车辆维修点信息等采集不够。特别是具有时效性检查的项目如每月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治安检查、监管对象考察等信息录入明显不足,同时,信息录入还存在“不准、不全、不快”不够规范的问题,有些信息用词不当、描述不清楚,有些信息缺项漏项、内容不完整。
(四)高科技技术人才极度缺乏。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人才为先导,必须有专业的信息人才作为支撑,目前我局信息化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只有4人,还只是大专院校毕业生,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少,新软件开发与应用还不能很好的启动,信息化还处于低水平。
(五)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缺乏系统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队伍,,仅依靠基层所队的内勤在运作,治安、国保、经侦、禁毒等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交流,信息研判存在各自为战的现状,信息流动性少、资源共享少,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由于基层信息员队伍力量不足,大多数是个别民警兼职抓信息,在警力不足,任务繁重的情形下,对情报信息无法进行深层次的研判,导致研判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加强教育,更新观念。当前,要针对一些民警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狠抓思想认识的提高。要通过教育使全体民警思想来一次大洗礼。心灵上有一次大触动,要使“革命”二字的意义深入每一个民警的心中,要使民警明白警务信息化革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人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在全警思想中树立“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丧失指挥权,不懂信息化应用的民警丧失工作岗位”的理念,切实增强广大民警的危机意识,从而提高民警学习信息应用技能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信息化应用培训机制。要建立民警信息化应用的定期培训制度,对新录用民警,要依托警察培训学校,把计算机应用列入新录用民警岗前培训内容之一,把好民警的“入口关”;对在职民警,要把信息化应用作为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按照警种、岗位和年龄的不同,分层次制订培训计划,采取每年一次集中培训和日常实战应用网上考核、组织信息化应用比武竞赛等办法,将信息化应用学习培训融入日常警务工作中去,使基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去学电脑用电脑,切实提高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源头数据的采集录入;提高录入是质量和效率,要进一步健全工作责任制,规范民警的信息采集录入行为,着力提高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当前,除了日常工作中的案件信息外,还要关注特种行业、公共场所、单位行业场所和群防群治组织及其人员信息的采集录入,尽可能地实现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减少信息资源的流失。上级业务部门,采取培训或是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对基层民警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指导,让广大基层民警知道需要录入的内容以及如何规范录入,避免出现垃圾信息。要出台对基层民警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的绩效考评,明确不同警种民警需要信息采集的内容和任务,实行每月或每季度考评一次,促使广大民警能够积极主动地采集录入基础信息,为信息化应用提供更为详尽的数据库。在民警提拔、晋升过程中,要将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成果列入考核内容,充分调动民警学习应用信息化的积极性。
(四)建立信息研判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研判机制,在县区公安局一级成立信息研判中心,组建专门的研判机构,配齐配强力量,各基层单位要根据情况确立信息研判联系人,与上级研判机构保持联系。同时,利用信息研判网络,通报周边地区的预警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各级研判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拓展情报信息研判的领域,提高研判工作水平。当前,要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加强对本地及相邻地区违法犯罪变化的规律、特点、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判发案的重点时段、路段和部位以及作案手段、区域分布等动态特点,为科学配置警力和现实斗争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五篇: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我所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我们**派出所组建初期,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主要用来打字。2004年我们**公安局先后建成了“三级网”、“四级网”,并接入公安网。当时,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网上办公感觉陌生,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对公安网的利用不多。近3年来,我所高度重视新计划建设,全所目前拥有电脑8台,基本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特别是从2008年底推行网上办案以来,全所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5人、基本熟练的2人、基本掌握的2人,除两名老同志外,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我们通过信息化应用,共 破获各类案件 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 人,网上逃犯 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我们积极请示市局党委,连续三年争取到4台高配置的新电脑,所内自行购置电脑4台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全所基本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强化应用学习。我们把提高民警的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特别是市局党委提出网上办案的要求后,我们积极开展动员,使全所民警充分认识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市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在所内开展“双帮带”活动,老民警带新民警学办案,新民警带老民警学电脑,互帮互学,充分调动了民警互助互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熟手乐教、生手乐学的良好氛围,促进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3、实行岗位练兵。针对执法办案、户籍管理、治安检查、等不同岗位的需求,要求各岗位民警针对工作实际,立足岗位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民警。
三、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信息工作平台不完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基础信息工作平台一部分仍未建立,或者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影响了各项公安业务和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3、信息化应用能力低。有的民警只能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查询,不会打字。有的民警打字不熟练,录入信息慢。有的民警不知道公安信息库有多少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
4、信息利用率低。目前民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多,进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的人少。一线民警真正运用信息侦查破案的还不多,信息化在警务实战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信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应用处于传递文件、查看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乏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信息的预测预警和服务决策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6、信息保密及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民警在运用公安信息平台时,缺乏保密意识和计算机安全维护意识,往往导致泄密和电脑系统感染病毒。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二)要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依托社区警务室民警,深入基层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保障采集、录入的信息完整、全面、准确。设立专项奖金,从预警信息提供及时、数量多、质量高等方面对社区民警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专职岗位,对信息库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研判,实现信息由量到质的飞越,真正提高社会治安的防范、发现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
(三)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针对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领和技能,适时组织各社区警务民警开展信息化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解决当前民警在运用网络和信息时 4 的盲目性和单一性,把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
(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移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使新时期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