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96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12月30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4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1]第413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GJ102—96,自1996年12月30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并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6年7月3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玻璃幕墙材料 3.1一般规定
3.2铝合金材料及钢材 3.3玻璃
3.4建筑密封材料 3.5结构硅酮密封胶
3.6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 3.7其他材料 4玻璃幕墙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2玻璃幕墙的性能要求 4.3玻璃幕墙的建筑构造要求 4.4玻璃幕墙设计的安全要求 5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2荷载和作用
5.3玻璃幕墙材料的力学性能 5.4玻璃幕墙玻璃设计 5.5横梁和立柱的设计原则 5.6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强度验算 5.7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6玻璃幕墙构件制作技术要求 6.1一般规定
6.2玻璃幕墙构件加工精度 6.3非金属材料的加工组装 6.4玻璃幕墙构件检验 7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 7.1一般规定 7.2安装施工准备
7.3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 7.4玻璃幕墙的保护和清洗
7.5玻璃幕墙安装施工的安全措施 8玻璃幕墙工程验收及维修 8.1玻璃幕墙工程验收 8.2玻璃幕墙的保养与维修
附录A浮法玻璃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高度 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使玻璃幕墙工程做到安全可靠、实用美观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非抗震设计或6~8度抗震设计的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的民用建筑玻璃幕墙工程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施工及验收。
1.0.3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施工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隐框玻璃幕墙制作厂家应制订内部质量控制标准。
1.0.4玻璃幕墙的材料、设计、制作和安装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玻璃幕墙
由金属构件与玻璃板组成的建筑外围护结构。2.1.2明框玻璃幕墙
金属框架构件显露在外表面的玻璃幕墙。2.1.3半隐框玻璃幕墙
金属框架竖向或横向构件显露在外表面的玻璃幕墙。2.1.4隐框玻璃幕墙
金属框架构件全部不显露在外表面的玻璃幕墙。2.1.5全玻幕墙
由玻璃板和玻璃肋制作的玻璃幕墙。2.1.6斜玻璃幕墙
与水平面成大于75度、小于90度角的玻璃幕墙。2.1.7结构胶
半隐框和隐框玻璃幕墙中玻璃板与铝合金构件、玻璃板与玻璃板之间结构受力粘结用的高模数中性硅酮密封材料。2.1.8耐候胶
半隐框和隐框玻璃幕墙嵌缝用的低模数中性硅酮密封材料。2.1.9双面胶带
控制结构胶的设计位置和厚度用的二面涂胶的聚胺基甲酸乙酯和聚乙烯低泡材料。2.1.10接触腐蚀
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时发生的腐蚀。2.1.11相容性
结构胶与接触材料(包括铝合金、玻璃、双面胶带及耐候胶等)接触时,不发生影响粘结性的化学变化的性能。
2.2符号
2.2.1
σ——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2.2.2
f——材料强度设计值。2.2.3
w——风荷载设计值。2.2.4
wk——风荷载标准值。2.2.5
w0——基本风压。2.2.6
βz——阵风系数。
2.2.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2.2.8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2.2.9
ΔT——年温度变化值。2.2.10 fg——玻璃强度设计值。2.2.11 fa——铝合金属强度设计值。2.2.12 fs——钢材强度设计值。2.2.13 α——材料线膨胀系数。2.2.14 E——材料弹性模量。2.2.15 a——玻璃短边边长。2.2.16 b——玻璃长边边长。2.2.17 t——玻璃的厚度。2.2.18 υ——弯矩系数。
2.2.19 σt1——由年温度变化产生的玻璃挤压应力。2.2.20 σt2——玻璃边缘最大温度差应力。2.2.21 c——玻璃边缘至边框之间的距离。2.2.22 μ1——阴影系数。2.2.23 μ2——窗帘系数。2.2.24 μ3——玻璃面积系数。2.2.25 μ4——边缘温度系数。
2.2.26 Tc——玻璃中央部分的温度。2.2.27 Ts——玻璃边缘部分的温度。
2.2.28 Cs——结构硅酮密封胶粘结厚度。2.2.29 ts——结构硅酮密封胶粘厚度。2.2.30 qGK——玻璃单位重量标准值。
2.2.31 M——立柱弯矩设计值;预埋件弯矩设计值。2.2.32 Mx——绕x轴的弯矩设计值。2.2.33 My——绕y轴的弯矩设计值。
2.2.34 Wx——对x轴的净截面弹性抵抗矩。2.2.35 Wy——对y轴的净截面弹性抵抗矩。2.2.36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2.2.37 N——立柱轴力设计值;预埋件轴力设计值。2.2.38 A0——立柱净截面面积。
2.2.39 fc——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2.2.40 V——预埋件剪力设计值。2.2.41 W——净截面弹性抵抗矩。2.2.42 l——跨度。3玻璃幕墙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玻璃幕墙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3.1.2玻璃幕墙材料应选用耐气候性的材料。金属材料和零附件除不锈钢外,钢材应进行表面热浸镀锌处理,铝合金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3.1.3玻璃幕墙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性材料或难燃烧性材料。
3.1.4结构硅酮密封胶应有与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报告,并应有保险年限的质量证书。
3.2铝合金材料及钢材
3.2.1玻璃幕墙采用铝合金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级和《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的规定。
3.2.2玻璃幕墙采用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中规定的AA15级。
3.2.3与玻璃幕墙配套用铝合金门窗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平开铝合金门》GB8478 《平开铝合金窗》GB8479 《推拉铝合金门》GB8480 《推拉铝合金窗》GB8481 《铝合金地弹簧门》GB8482
3.2.4玻璃幕墙采用的标准五金件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地弹簧》GB9296
《平开铝合金窗执手》GB9298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GB9300 《铝合金门插销》GB9297 《铝合金窗撑挡》GB9299 《铝合金门窗拉手》GB9301 《铝合金窗锁》GB9302 《铝合金门锁》GB9303 《闭门器》GB9305
《推拉铝合金门窗用滑轮》GB9304
3.2.5玻璃幕墙采用非标准五金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3.2.6玻璃幕墙采用的钢材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碳素结构钢》GB700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3077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91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及钢带》GB3274
3.2.7玻璃幕墙采用的不锈钢材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不锈钢棒》GB1220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4226 《不锈钢冷轧钢板》GB3280 《不锈钢热轧钢板》GB4237 《冷顶锻不锈钢丝》GB4332 3.3玻璃
3.3.1玻璃幕墙采用玻璃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钢化玻璃》GB9963 《夹层玻璃》GB9962 《中空玻璃》GB11944 《浮法玻璃》GB11614 《吸热玻璃》JC/T536 《夹丝玻璃》JC433
3.3.2当玻璃幕墙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时,应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镀膜玻璃或在线热喷涂镀膜玻璃。用于热反射镀膜玻璃的浮法玻璃的外观质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浮法玻璃》GB11614中的优等品或一等品规定。
3.3.3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3.3.1热反射镀膜玻璃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3/1的规定。
热反射镀膜玻璃尺寸的允许偏差(mm)表3.3.3/1
3.3.3.2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3.3.3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3.3/2的规定。
热反射镀膜玻璃外观质量表3.3.3/2 注:表中针眼(孔洞)是指直径在100mm面积内超过20个针眼为集中。
3.3.4玻璃幕墙采用中空玻璃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空玻璃》GB1194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4.1玻璃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明框幕墙的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和丁基密封腻子;半隐框和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应采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和丁基密封腻子。
3.3.4.2玻璃幕墙中空玻璃的干燥剂宜采用专用设备装填。
3.3.5玻璃幕墙采用夹层玻璃时,应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夹层玻璃。
3.3.6玻璃幕墙采用夹丝玻璃时,裁割后玻璃的边缘应及时进行修理和防腐处理。当加工成中空玻璃时,夹丝玻璃应朝室内一侧。
3.3.7所有幕墙玻璃应进行边缘处理。3.4建筑密封材料
3.4.1玻璃幕墙采用的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密封胶条应挤出成形,橡胶块宜压模成形。
3.4.2密封胶条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建筑胶密封垫预成型实芯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GB10711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方法》GB533 《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GB531 《合成橡胶的命名和牌号》GB5577
《硫化橡胶撕裂强度试验方法》GB529~GB530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JC486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JC485 《工业用橡胶板》GB5574
3.4.3玻璃幕墙采用的聚硫密封胶应具有耐水、耐溶剂和耐大气老化性,并应有低温弹性、低透气率等特点。其性能应符合现行业行标准《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JC486规定。
3.4.4玻璃幕墙采用的氯丁密封胶性能应符合表3.4.4的规定。
氯丁密封胶的性能表3.4.4
3.4.5耐候硅酮密封胶应采用中性胶,其性能应符合表3.4.5的规定,并不得使用过期的耐候硅酮密封胶。
耐候硅酮密封胶的性能表3.4.5
3.5结构硅酮密封胶
3.5.1结构硅酮密封胶应采用高模数中性胶;结构硅酮密封胶分单组份和双组份,其性能应符合表3.5.1的规定。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性能表3.5.1
续表
3.5.2结构硅酮密封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结构硅酮密封胶不得使用。3.6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
3.6.1根据玻璃幕墙的风荷载、高度和玻璃的大小,可选用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
23.6.2当玻璃幕墙风荷载大于1.8kN/m时,宜选用中等硬度的聚胺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其性能应符合表3.6.2的规定。
聚胺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的性能表3.6.2
23.6.3当玻璃幕墙风荷载小于或等于1.8kN/m时,宜选用聚乙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其性能应符合表3.6.3的规定。
聚乙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的性能表3.6.3
3.7其他材料
23.7.1玻璃幕墙可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作填充材料,其密度不应大于0.037g/cm。3.7.2聚乙烯发泡填充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3.7.2的规定。
聚乙烯发泡填充材料的性能表3.7.2 3.7.3玻璃幕墙宜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防火板等不燃烧性或难燃烧性材料作隔热保温材料,同时应采用铝箔或塑料薄膜包装的复合材料,作为防水和防潮材料。
3.7.4在主体结构与玻璃幕墙构件之间,应加设耐热的硬质有机材料垫片。3.7.5玻璃幕墙立柱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处,宜加设橡胶片,并应安装严密。4玻璃幕墙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玻璃幕墙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美观要求,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玻璃幕墙的立面型式、结构形式和材料。
4.1.2玻璃幕墙立面的线条、构图、色调和虚实组成应与建筑整体及环境相协调。4.1.3玻璃幕墙立面分格尺寸应与玻璃板的成品尺寸相匹配。立面分格的横梁标高宜与附近楼面标高一致,其立柱位置宜与房间划分相协调。
4.1.4玻璃幕墙的开启部分面积不宜大于幕墙墙面面积的15%;开启部分宜采用上悬式结构。
4.1.5玻璃幕墙的设计应能满足维护和清洗的要求。玻璃幕墙高度超过40m时,应设置清洗机,并应便于操作。
4.2玻璃幕墙的性能要求
4.2.1玻璃幕墙的性能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4.2.1.1风压变形性能; 4.2.1.2雨水渗漏性能; 4.2.1.3空气渗透性能; 4.2.1.4平面内变形性能; 4.2.1.5保温性能; 4.2.1.6隔声性能; 4.2.1.7耐撞击性能。
4.2.2玻璃幕墙的性能,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气候、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及环境条件进行设计。
4.2.3玻璃幕墙的风压变形、雨水渗漏、空气渗透、平面内变形、保温、隔声及耐撞击等性能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4.2.4玻璃幕墙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其立柱和横梁的相对挠度不应大于l/180(l为立柱和横梁两支点间的跨度),绝对挠度不应大于20mm。4.2.5玻璃幕墙在风荷载标准值除以2.25的风荷载作用下不应发生雨水渗漏。在任何情况下,玻璃幕墙开启部分的雨水渗漏压力应大于250Pa。
4.2.6有空调和采暖要求时,玻璃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应在10Pa的内外压力差下,33其固定部分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0.10m/m·h,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2.5m/m·h。
4.2.7有保温性能要求的玻璃幕墙宜采用中空玻璃。4.2.8玻璃幕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4.2.8.1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物的层间相对位移值表示。在设计允许的相对位移范围内,玻璃幕墙不应损坏;
4.2.8.2平面内变形性能应按不同结构类型弹性计算的位移控制值的3倍进行设计。
4.3玻璃幕墙的建筑构造要求
4.3.1玻璃幕墙的防雨水渗漏性能设计可采取下列措施:
4.3.1.1玻璃幕墙的立柱与横梁的截面形式宜按等压原理设计; 4.3.1.2在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应设置流向室外的泄水孔; 4.3.1.3玻璃幕墙应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胶进行嵌缝;
4.3.1.4开启部分的密封材料宜采用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制品。4.3.2玻璃幕墙在易产生冷凝水的部位,应设置冷凝水排出管道。
4.3.3玻璃幕墙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应设置绝缘垫片或采取其它防腐蚀措施。4.3.4玻璃幕墙的立柱与横梁接触处,应设置柔性垫片。
4.3.5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材料,应采用隔气层等措施与室内空间隔开。
4.3.6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拼缝宽度不宜小于15mm;作为清洗机轨道的玻璃竖缝宽度不宜小于40mm。
4.3.7明框玻璃幕墙边缘至边框槽底的间隙应满足下式要求:
(4.3.7)
式中[Δu]——由层间变位引起的分格框的变形值(mm); b——分格框宽度(mm); h——分格框高度(mm);
c1——玻璃与边框的左、右平均间隙(mm); c2——玻璃与边框的上、下平均间隙(mm)。注:[Δu]应根据主体结构按弹性方法计算的位移值的3倍确定,并应附加3mm 的施工误差。
4.4玻璃幕墙设计的安全要求
4.4.1明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和隐框玻璃幕墙,宜采用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
4.4.2玻璃幕墙下部宜设置绿化带,入口处宜设置遮阳棚或雨罩。4.4.3当楼面外缘无实体窗下墙时,应设置防撞栏杆。
4.4.4玻璃幕墙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的规定;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防火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4.4.5玻璃幕墙的窗间墙及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4.4.6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
4.4.7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应形成自身的防雷体系,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地连接。
5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玻璃幕墙应按围护结构设计。玻璃幕墙主要构件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斜玻璃幕墙可悬挂或支承在主体结构上。
5.1.2玻璃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承载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并应采用弹性活动连接。
5.1.3非抗震设计的玻璃幕墙,在风力作用下玻璃不得破损;抗震设计的玻璃幕墙,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经修理后幕墙仍可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幕墙骨架不得脱落。
5.1.4玻璃幕墙构件设计时,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和主体结构位移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5.1.5玻璃幕墙构件内力应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其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σ≤f
(5.1.5)式中σ——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 f——材料强度设计值。
5.1.6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5.1.6.1进行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 重力荷载γG:1.2; 风荷载γW:1.4; 地震作用γE:1.3; 温度作用γT:1.2。
5.1.6.2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 重力荷载γG:1.0; 风荷载γW:1.0; 地震作用γE:1.0; 温度作用γT:1.0。
5.1.7当两个及以上的可变荷载或作用(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效应参加组合时,第一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可按1.0采用;第二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可按0.6采用;第三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可按0.2采用。
5.1.8荷载和作用效应可按下式进行组合:
S=γGSG+ψWγWSW+ψEγESE+ψTγTST
(5.1.8)式中S——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后的设计值; SG——重力荷载作为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
SW、SE、ST——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作为可变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效应。按不同的组合情况,三者可分别作为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可变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效应;
γG、γW、γE、γT——各效应的分项系数,可按本规范5.1.6条规定采用; ψW、ψE、ψT——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取决于各效应分别作为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可变荷载和作用的效应,可按本规范5.1.7条规定取值。
5.1.9玻璃幕墙应按各效应组合中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5.2荷载和作用 5.2.1玻璃幕墙结构材料的重力体积密度可按下列数值采用:
3普通玻璃、夹层玻璃、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25.6kN/m
3夹丝玻璃26.5kN/m
3玻璃棉0.1~1.0kN/m
3铝合金27kN/m
3钢材78.5kN/m
25.2.2作用在玻璃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并且不应小于1.0kN/m: wk=βZμZμSw0
(5.2.2)
2式中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 β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可取为2.25;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竖直幕墙外表面可按±1.5取用,斜玻璃幕墙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采用。当建筑物进行了风洞试验时,玻璃幕墙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确定;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采用;
2w0——基本风压(kN/m),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附图中的数值采用。
5.2.3玻璃幕墙温度应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幕墙年温度变化ΔT可取80℃。5.2.4垂直于玻璃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计算:
GmaxE
EA(5.2.4)
式中qE——垂直于玻璃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kN/m2); G——玻璃幕墙构件(包括玻璃和铝框)的重量(kN); A——玻璃幕墙构件的面积(m2);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抗震设计时取0.04;7度抗震设计时取0.08,8度抗震设计时取0.16;
βE——动力放大系数,可取3.0。
5.2.5平行于玻璃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计算: PE=βEαmaxG
(5.2.5)式中PE——平行于玻璃幕墙平面的集中地震作用(kN); G——玻璃幕墙构件的重量(kN);
αmax——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5.2.4条规定取用; βE——动力放大系数,可取为3.0。
5.2.6玻璃幕墙的主要受力构件(横梁和立柱)及连接件、锚固件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应包括由玻璃幕墙构件传来的地震作用和由于横梁、立柱自重产生的地震作用。
计算横梁和立柱自重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可按本规范5.2.4条规定采用。
5.3玻璃幕墙材料的力学性能
5.3.1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3.1采用。
玻璃的强度设计值fg(N/mm2)
表5.3.1 q注:1.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强度可按所采用的玻璃类型取用其强度。
2.表中钢化玻璃强度设计值取为浮法玻璃强度设计值的3倍。当钢化玻璃强度不到浮法玻璃强度3倍时,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5.3.2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3.2采用。
铝合金型材的程度设计值fa(N/m2)
表5.3.2
5.3.3钢连接件的强度设计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的有关规定采用。
5.3.4玻璃幕墙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5.3.4采用。
材料的弹性模量E(N/mm2)
表5.3.4
5.3.5玻璃幕墙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可按表5.3.5采用。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α
表5.3.5
5.4玻璃幕墙玻璃设计
5.4.1玻璃幕墙的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平面的风荷载作用下,其最大应力σ式计算:
w
可按下
(5.1.5)
式中σw——风荷载作用下玻璃最大应力(N/mm2); w——风荷载设计值(N/mm2); α——玻璃短边边长(mm);
t——玻璃的厚度mm;中空玻璃的厚度取单片外侧玻璃厚度的1.2倍;夹层玻璃的厚度取单片玻璃厚度的1.25倍;
υ——弯曲系数,可按边边比a/b由表5.4.1查出(b为长边边长)。
υ值
表5.4.1
5.4.2斜玻璃幕墙计算承载力时,应计入恒荷载、雪荷载、雨水荷载等重力荷载及施工荷载在垂直于玻璃平面方向作用所产生的弯曲应力。
施工荷载应根据施工情况决定,但不应小于2.0kN的集中荷载,施工荷载作用点按最不利位置考虑。
5.4.3在年温度变化影响下,玻璃边缘与边框之间发生挤压时在玻璃中产生的挤压温度应力σt1可按下式计算:
(5.4.3)
式中σt1——由于温度变化在玻璃中产生的挤压应力(N/mm2),当计算值为负时,挤压应力取为零;
c——玻璃边缘与边框间的空隙(mm); dc——施工误差,可取为3mm; b——玻璃的长边尺寸(mm); ΔT——玻璃幕墙年温度变化(℃),可按80℃取用;
α——玻璃的线膨胀系数,可按本规范5.3.5条规定采用; E——玻璃的弹性模量(N/mm2),可按本规范5.3.4条采用。5.4.4玻璃中央与边缘温度差产生的温差应力σt2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σt2——温差应力(N/mm2); E——玻璃的弹性模量(N/mm2),可按本规范5.3.4条规定采用; α——玻璃的线膨胀系数,可按本规范5.3.5条规定采用; μ1——阴影系数,可按表5.4.4/1采用,无阴影时取μ1=1.0; μ2——窗帘系数,可按表5.4.4/2采用;
μ3——玻璃面积系数,可按表5.4.4/3采用; μ4——嵌缝材料系数,可按表5.4.4/4采用; Tc、Ts——玻璃中央和边缘的温度(℃)。
阴影系数μ
1表5.4.4-1
窗帘系数μ表5.4.4-2
面积系数μ
表5.4.4-3
嵌缝材料系数μ表5.4.4-4
注:嵌缝条如果采用深色材料,考虑吸热,可按上述数值乘以0.9采用。5.5横梁和立柱的设计原则
5.5.1玻璃幕墙构件的荷载应按实际支承条件传递到铝合金立柱上,并应计入横梁和立柱的自重。
5.5.2玻璃幕墙的横梁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5.2)
式中Mx——横梁绕x轴(幕墙平面内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My——横梁绕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Wx——横梁截面绕x轴(幕墙平面内方向)的截面抵抗矩(mm3); Wy——横梁截面绕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截面抵抗矩(mm3); γ——塑性发展系数,可取为1.05; fa——铝型材受拉强度设计值(N/mm2),可按本规范5.3.2条规定采用。5.5.3偏心受拉的玻璃幕墙立柱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5.3)
式中N——立柱拉力设计值(N); M——立柱弯矩设计值(N·mm); A0——立柱的净截面面积(mm2);
W——在弯矩作用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γ——塑性发展系数,可取为1.05; fa——铝型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可按本规范5.3.2条规定采用。5.5.4偏心受压的玻璃幕墙立柱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5.4)
式中υ1——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铝合金立柱的υ1值可通过试验确定。
5.5.5横梁和立柱的挠度应根据其玻璃幕墙平面外的支承条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横梁和立柱的最大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并且不应大于20mm: u=l/180
(5.5.5)式中u——横梁和立柱的最大挠度(mm); l——跨度(mm)。
5.5.6斜玻璃幕墙应按荷载的实际作用方向计算其截面内力。
5.5.7横梁和立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不应小于3mm。5.5.8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高度l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5.8),并不得小于100mm:
(双肋)
(5.5.8-1)
(单肋)
(5.5.8-2)
式中lb——玻璃肋截面高度(mm); w——风荷载设计值(kN/m2); b——两肋之间的距离(mm); fg——玻璃强度设计值(N/mm2); t——玻璃肋截面厚度(mm),取值不应小于12mm; h——玻璃肋上、下支点的距离(mm)。初估玻璃肋截面高度时,也可按附录A进行。
5.5.9立柱应带有活动接头,接头应通过芯管连接上下柱。上下柱之间应留有空隙,立柱与芯管应为可动配合。上下柱的空隙宽度应考虑温度变化、永久荷载和准永久荷载产生的主体结构轴向变形和加工误差的影响。空隙宽度不宜小于10mm。
图5.5.8全玻幕墙玻璃肋截面尺寸
(a)单肋;(b)双肋 1—玻璃肋;2—幕墙玻璃
5.6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强度验算 5.6.1玻璃幕墙构件的下列部位应采用与接触材料相容的结构硅酮密封胶密封粘结,其粘结宽度cs及厚度ts应满足强度要求:
(1)半隐框、隐框幕墙使用的中空玻璃的两层玻璃周边;(2)半隐框、隐框幕墙构件的玻璃与铝合金框之间的部位。
5.6.2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应由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7mm。
5.6.3结构硅酮密封胶中的应力可由所承受的短期或长期荷载和作用计算,并应分别符合下式条件:
σk1或τk1≤f1
σk2或τk2≤f(5.6.3)式中σk1——短期荷载或作用在结构硅酮密封胶中产生的拉应力标准值(N/mm2); τk1——短期荷载或作用在结构硅酮密封胶中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N/mm2); σk2——长期荷载在结构硅酮密封胶中产生的拉应力标准值(N/mm2); τk2——长期荷载在结构硅酮密封胶中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N/mm2); f1——结构硅酮密封胶短期强度允许值,可按0.14N/mm2采用; f1——结构硅酮密封胶长期强度允许值,可按0.007N/mm2采用。
5.6.4半隐框、隐框竖直玻璃幕墙构件中玻璃与铝合金框之间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宽度cs可分别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并取其较大值:
5.6.4.1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宽度cs应按下式计算:
(5.6.4-1)
式中cs——结构硅酮密封胶粘结宽度(mm);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a——玻璃的短边长度(mm);
f1——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可按5.6.3条规定采用。5.6.4.2在玻璃自重作用下,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宽度cs应按下式计算:
(5.6.4-2)
式中cs——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宽度(mm); qGk——玻璃单位面积重量(kN/m2); a、b——玻璃的短边和长边长度(mm);
f2——胶的长期强度允许值,可按5.6.3条规定采用。
5.6.5倒挂式玻璃顶结构硅酮密封胶应按下式计算其粘结宽度cs:
(5.6.5)
式中符号同5.6.3和5.6.4条。
5.6.6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厚度ts应符合以下要求: 5.6.6.1粘结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5.6.6-1)
式中ts——结构硅酮密封胶的粘结厚度(mm); δ——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变位承受能力(%); us——幕墙玻璃的相对位移量(mm)。
5.6.6.2玻璃与金属框之间的粘结厚度ts不应小于6mm,且不应大于12mm(图5.6.6)。
图5.6.6结构硅酮密封胶粘结厚度
1—玻璃;2—垫条;3—结构硅酮密封胶;4—铝合金框
5.6.7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每个分格块的玻璃下端应设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高度不应露出玻璃外表面。
倒挂式玻璃顶宜在玻璃四角设置不锈钢安全件。5.7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5.7.1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能承受玻璃的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5.7.2连接件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受力的铆钉和螺栓,每处不得少于2个。5.7.3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强度应大于连接件本身承载力设计值。
5.7.4与连接件直接相连的主体结构构件,其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承载力;与幕墙立柱相连的主体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
5.7.5连接件的焊缝、螺栓和局部挤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有关规定。
5.7.6竖直玻璃幕墙的立柱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并使立柱处于受拉工作。
5.7.7玻璃幕墙的立柱宜直接连接在主体结构上。当立柱与主体结构间留有较大间距时,可在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过渡钢桁架,钢桁架与主体结构应可靠连接,幕墙与钢桁架也应可靠连接。
铝合金立柱与钢桁架连接,应计入温度变化时两者变形差异产生的影响。
5.7.8玻璃幕墙构件与钢结构的连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的规定进行设计。
5.7.9玻璃幕墙立柱与混凝土结构宜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
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决定其承载力。
5.7.10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所组成的受力预埋件,其锚筋的总截面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7.10):
图5.7.10由锚板和直锚筋组成的预埋件
5.7.10.1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7.10-1)
(5.7.10-2)
5.7.10.2当有剪力、法向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7.10-3)
(5.7.10-4)
当M<0.4Nz时,取M-0.4Nz=0。
5.7.10.3上述公式中的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7.10-5)
当αv大于0.7时,取αv=0.7。
(5.7.10-6)
当采取措施防止锚板弯曲变形时,可取αv=1.0。上述各式中V——剪力设计值(N); N——法向拉力或法向压力设计值(N);法向压力设计值不应大于0.5fcA,此处A为锚板的面积(mm2);
M——弯矩设计值(N·mm);
α——钢筋层数影响系数,当等间距配置时,二层取1.0,三层取0.9; αv——锚筋受剪承载力系数; d——锚筋直径(mm); t——锚板厚度(mm);
αb——锚板弯曲变形折减系数;
z——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 fc——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N/mm2),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采用。
5.7.11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3号钢。锚筋应采用Ⅰ级或Ⅱ级钢筋,并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5.7.12预埋件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8mm。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用2根。
预埋件的锚筋应放在外排主筋的内侧。5.7.13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孤焊。手工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及0.5d(Ⅰ级钢筋)或0.6d(Ⅱ级钢筋)。
5.7.14充分利用锚筋的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应符合表5.7.14的要求;锚筋最小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50mm。锚筋按构造配置、未充分利用其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180mm。光圆钢筋端部应作弯钩。
锚固钢筋的锚固长度la(mm)
表5.7.14
注:1.当螺纹钢筋d≤25mm时,la可以减少5d。2.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5.7.15锚板的厚度应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的厚度尚应大于b/8(b为锚筋的间距,图5.7.10)。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c不应小于2d及20mm。
对于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钢筋间距b、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及45mm。
对受剪预埋件,其锚筋的间距b及b1不应大于300mm,其中b1不应小于6d及70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6d及70mm,b、c不应小于3d及45mm。
6玻璃幕墙构件制作技术要求 6.1一般规定
6.1.1玻璃幕墙在制作前应对建筑设计施工图进行核对,并应对已建建筑物进行复测,按实测结果调整幕墙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加工组装。
6.1.2玻璃幕墙所采用的材料、零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6.1.3加工幕墙构件所采用的设备、机具应能达到幕墙构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其量具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6.1.4隐框玻璃幕墙的结构装配组合件应在生产车间制作,不得在现场进行。结构硅酮密封胶应打注饱满。
6.1.5不得使用过期的结构硅酮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6.2玻璃幕墙构件加工精度
6.2.1玻璃幕墙的金属构件的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2.1.1玻璃幕墙结构杆件截料之前应进行校直调整;
6.2.1.2玻璃幕墙横梁的允许偏差为±0.5mm,立柱的允许偏差为±1.0mm,端头斜度的允许偏差为-15(图6.2.1-1,6.2.1-2);
6.2.1.3截料端头不应有加工变形,毛刺不应大于0.2mm;
6.2.1.4孔位的允许偏差为±0.5mm,孔距的允许偏差为±0.5m,累计偏差不应大于±1.0mm;
6.2.1.5铆钉的通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铆钉用通孔》GB1521的规定;
6.2.1.6沉头螺钉的沉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沉头螺钉用沉孔》GB1522的规定;
图6.2.1-1直角截料
图6.2.1-2斜角截料
6.2.1.7圆柱头、螺栓的沉孔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螺栓用沉孔》GB1523的规定;
6.2.1.8螺丝孔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玻璃幕墙构件中槽、豁、榫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6.2.2.1构件铣槽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2-1的要求(图6.2.2-1);
铣槽尺寸允许偏差(mm)
表6.2.2-1
图6.2.2/1铣槽位置
6.2.2.2构件铣豁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2-2的要求(图6.2.6-2);
铣豁尺寸允许偏差(mm)
表6.2.2-2
图6.2.2/2铣豁位置
6.2.2.3构件铣榫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2-3的要求(图6.2.2-3)。
铣榫尺寸允许偏差(mm)
表6.2.2-3
图6.2.2-3铣榫位置
6.2.3玻璃幕墙构件装配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6.2.3.1构件装配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3-1的要求;
构件装配尺寸允许偏差(mm)
表6.2.3-1
6.2.3.2各相邻构件装配间隙及同一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3-2的要求。
相邻构件装配间隙及同一平面度的允许偏差(mm)
表6.2.3-2 6.2.4构件的连接应牢固,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
6.2.5玻璃槽口与玻璃或保温板的配合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6.2.5.1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表6.2.5-1的要求(图6.2.5-1);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
表6.2.5-1
6.2.5.2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表6.2.5-2的要求(图6.2.5-2)。
图6.2.5-1玻璃与槽口的配合
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
表6.2.5-2
注:da为空气层厚度,可取12mm。
图6.2.5-2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
6.2.6全玻幕墙的加工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6.2.6.1玻璃边缘应进行处理,其加工精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6.2.6.2高度超过4m的玻璃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
6.2.6.3玻璃与玻璃、玻璃与玻璃肋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嵌填严密。
6.2.7玻璃幕墙加工制作时,玻璃的最大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6.2.7.1单片玻璃:
(6.2.7-1)
式中A——玻璃的允许最大面积(m2); wk——玻璃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t——玻璃的厚度(mm);
α1——玻璃种类调整系数,宜符合表6.2.7-1。
玻璃种类调整系数α1
表6.2.7-1 注:钢化玻璃强度设计值不到浮法玻璃强度设计值3倍时,α1应按实测结果调整。
6.2.7.2中空玻璃:
(6.2.7-2)
式中A——玻璃允许最大面积(m2);
wk——玻璃允许的最大风荷载标准值(kN/m2); t1——中空玻璃中较薄玻璃的厚度(mm); t2——中空玻璃中较厚玻璃的厚度(mm);
α2——玻璃种类调整系数,用夹层玻璃制作的中空玻璃为0.24,用普通玻璃制作的中空玻璃为0.22,用钢化玻璃制作的中空玻璃为0.66。
注:钢化玻璃强度设计值不到浮法玻璃强度设计值3倍时,α2应按实测结果调整。6.2.8玻璃幕墙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固定支座材料宜选用铝合金、不锈钢或表面热镀锌处理的碳素结构钢,并应具备调整范围,其调整尺寸ax、ay、az不应小于40mm(图6.2.8)。
图6.2.8固定支座的调整
6.3非金属材料的加工组装
6.3.1明框、半隐框、隐框幕墙所用的垫块、垫条的材质应符合《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芯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的规定。
6.3.2半隐框、隐框幕墙中对玻璃及支撑物的清洁工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3.2.1把溶剂倒在一块干净布上,用该布将被粘结物表面的尘埃、油渍、霜和其他脏物清除,然后,用第二块干净布将表面擦干;
6.3.2.2对玻璃槽口可用干净布包裹油灰刀进行清洗;
6.3.2.3清洗后的构件,应在一小时内进行密封;当再污染时,应重新清洗; 6.3.2.4清洗一个构件或一块玻璃,应更换清洁的干布。6.3.3清洁中使用溶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6.3.3.1不应将擦布放在溶剂里,应将溶剂倾倒在擦布上; 6.3.3.2使用和贮存溶剂,应用干净的容器; 6.3.3.3使用溶剂的场所严禁烟火;
6.3.3.4应遵守所用溶剂标签上的注意事项。6.4玻璃幕墙构件检验
6.4.1玻璃幕墙构件应按构件的5%进行抽样检查,且每种构件不得少于5件。当有一个构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时,应加倍抽查,复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4.2产品出厂时,应附有检验质量证书、安装图及其说明。7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 7.1一般规定
7.1.1安装玻璃幕墙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砖混结构的主体工程,应符合有关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7.1.2安装玻璃幕墙的构件及零附件的材料品种、规格、色泽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7.1.3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2安装施工准备
7.2.1构件搬运、吊装时不得碰撞和损坏。
7.2.2构件应按品种和规格堆放在特种架子或垫木上。在室外堆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7.2.3构件安装前均应进行检验与校正。构件应平直、规方,不得有变形和刮痕。不合格的构件不得安装。
7.2.4构件进行钻孔、装配接头芯管、安装连接附件等辅助加工时,其加工位置、尺寸应准确。
7.2.5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埋件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
7.3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
7.3.1玻璃幕墙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7.3.1.1玻璃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配合,其误差应及时调整不得积累。
7.3.1.2对高层建筑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情况下进行,每天应定时对玻璃幕墙的垂直及立柱位置进行校核。
7.3.2玻璃幕墙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3.2.1应将立柱先与连接件连接,然后连接件再与主体预埋件连接,并应进行调整和固定。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
7.3.2.2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7.3.3玻璃幕墙横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3.3.1应将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及弹性橡胶垫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并应安装牢固,其接缝应严密。
7.3.3.2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当一幅幕墙宽度小于或等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幕墙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7mm。
7.3.3.3同一层的横梁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7.3.4玻璃幕墙其他主要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3.4.1有热工要求的幕墙,保温部分宜从内向外安装。当采用内衬板时,四周应套装弹性橡胶密封条,内衬板与构件接缝应严密:内衬板就位后,应进行密封处理。
7.3.4.2固定防火保温材料应锚钉牢固,防火保温层应平整,拼接处不应留缝隙。7.3.4.3冷凝水排出管及附件应与水平构件预留孔连接严密,与内衬板出水孔连接处应设橡胶密封条。
7.3.4.4其他通气留槽孔及雨水排出口等应按设计施工,不得遗漏。
7.3.4.5玻璃幕墙立柱安装就位、调整后应及时紧固。玻璃幕墙安装的临时螺栓等在构件安装、就位、调整、紧固后应及时拆除。
7.3.4.6现场焊接或高强螺栓紧固的构件固定后,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玻璃幕墙中与铝合金接触的螺栓及金属配件应采用不锈钢或轻金属制品。
7.3.4.7不同金属的接触面应采用垫片作隔离处理。7.3.5玻璃幕墙玻璃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7.3.5.1玻璃安装前应将表面尘土和污物擦拭干净。热反射玻璃安装应将镀膜面朝向室内,非镀膜面朝向室外。
7.3.5.2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二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长度不应小于100mm;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7.3.5.3玻璃四周橡胶条应按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应平整,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斜面断开后应拼成预定的设计角度,并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7.3.6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的保温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漏水。
7.3.7铝合金装饰压板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色彩应一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变形、波纹和凸凹不平,接缝应均匀严密。
7.3.8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性能检查。7.3.9耐候硅酮密封胶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3.9.1耐候硅酮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
7.3.9.2耐候硅酮密封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结,并不得三面粘结。7.3.10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隐蔽验收: 7.3.10.1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的安装;
7.3.10.2幕墙四周、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间隙节点的安装; 7.3.10.3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节点的安装; 7.3.10.4幕墙防雷接地节点的安装。7.4玻璃幕墙的保护和清洗
7.4.1玻璃幕墙的构件、玻璃和密封等应制定保护措施。不得使其发生碰撞变形、变色、污染和排水管堵塞等现象。
7.4.2施工中玻璃幕墙及其构件表面的粘附物应及时清除。7.4.3玻璃幕墙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制定清扫方案。
7.4.4清洗玻璃和铝合金件的中性清洁剂,应进行腐蚀性检验。中性清洁剂清洗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7.5玻璃幕墙安装施工的安全措施
7.5.1安装玻璃幕墙用的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验。
手电钻、电动改锥、焊钉枪等电动工具应作绝缘电压试验;手持玻璃吸盘和玻璃吸盘安装机,应进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续时间试验。
7.5.2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工具袋等。
7.5.3在高层玻璃幕墙安装与上部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结构施工层下方应架设防护网;在离地面3m高处,应搭设挑出6m的水平安全网。
7.5.4现场焊接时,在焊件下方应设接火斗。8玻璃幕墙工程验收及维修 8.1玻璃幕墙工程验收
8.1.1玻璃幕墙工程验收前应将其表面擦洗干净。8.1.2玻璃幕墙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设计图纸、文件、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文件;
(2)材料出厂质量证书,结构硅酮密封胶相容性试验报告及幕墙物理性能检验报告;(3)预制构件出厂质量证书;(4)隐蔽工程验收文件;(5)施工安装自检记录。
8.1.3玻璃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要求进行隐蔽验收。8.1.4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应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并应以一幅玻璃幕墙为检验单元,每幅玻璃幕墙均应检验。
8.1.5玻璃幕墙观感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8.1.5.1明框幕墙框料应竖直横平;单元式幕墙的单元拼缝或隐框幕墙分格玻璃拼缝应竖直横平,缝宽应均匀,并符合设计要求;
8.1.5.2玻璃的品种、规格与色彩应与设计相符,整幅幕墙玻璃的色泽应均匀;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现象;
8.1.5.3玻璃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8.1.5.4幕墙材料的色彩应与设计相符,并应均匀,铝合金料不应有脱膜现象; 8.1.5.5装饰压板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肉眼可察觉的变形、波纹或局部压砸等缺陷;
8.1.5.6幕墙的上下边及侧边封口、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的处理及防雷体系应符合设计要求;
8.1.5.7幕墙隐蔽节点的遮封装修应整齐美观; 8.1.5.8幕墙不得渗漏;
8.1.6玻璃幕墙工程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8.1.6.1铝合金料及玻璃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斑和其他污垢;
8.1.6.2玻璃应安装或粘结牢固,橡胶条和密封胶应镶嵌密实、填充平整; 8.1.6.3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伤痕;
8.1.6.4每平方米玻璃的表面质量符合表8.1.6-1的规定;
每平方米玻璃表面质量
表8.1.6-1
8.1.6.5一个分格铝合金料表面质量应符合表8.1.6-2的规定;
一个分格铝合金料表面质量
表8.1.6-2
注:一个分格铝合金料指该分格的四周框架构件。
8.1.6.6铝合金框架构件安装质量应符合表8.1.6-3的规定; 铝合金构件安装质量
表8.1.6-3
注:1.1~5项按抽样根数检查,6项按抽样分格数检查;
2.垂直于地面的幕墙,竖向构件垂直度包括幕墙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检查; 3.竖向直线度包括幕墙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检查; 4.在风力小于4级时测量检查。
8.1.6.7隐框玻璃幕墙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表8.1.6-4的规定。
隐框玻璃幕墙安装质量
表8.1.6-4
8.1.7玻璃幕墙工程抽样检验数量,每幅幕墙的竖向构件或竖向拼缝和横向构件或横向拼缝应各抽查5%,并均不得少于3根;每幅幕墙分格应各抽查5%,并不得少于10个,所抽检质量均应符合本规范8.1.6的规定。
注:1.抽样的样品,1根竖向构件或竖向拼缝指该幅幕墙全高的1根构件或拼缝;1根横向构件或横向拼缝指该幅幕墙全宽的1根构件或拼缝。
2.凡幕墙上的开启部分,其抽样检验的工程验收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的规定执行。
8.2玻璃幕墙的保养与维修
8.2.1玻璃幕墙工程验收交工后,使用单位应及时制订幕墙的保养、维修计划与制度。
8.2.2玻璃幕墙的保养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8.2.2.1应根据幕墙面积灰污染程度,确定清洗幕墙的次数与周期,每年应至少清洗1次;
8.2.2.2清洗幕墙外墙面的机械设备(如清洗机或吊篮等)应操作灵活方便,以免擦伤幕墙面;
8.2.3玻璃幕墙的检查与维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8.2.3.1当发现螺栓松动应拧紧或焊牢,当发现连接件锈蚀应除锈补漆; 8.2.3.2当发现玻璃松动、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2.3.3当发现密封胶和密封条脱落或损坏,应及时修补与更换;
8.2.3.4当发现幕墙构件及连接件损坏,或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松动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或采取措施加固修复;
8.2.3.5定期检查幕墙排水系统,当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
8.2.3.6当五金件有脱落、损坏或功能障碍时,应进行更换和修复;
8.2.3.7当遇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灾后应对玻璃幕墙进行全面检查,并视损坏程度进行维修加固。
8.2.4玻璃幕墙在正常使用时,每隔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玻璃、密封条、密封胶、结构硅酮密封胶等应在不利的位置进行检查。
8.2.5在对玻璃幕墙进行保养与维修中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
8.2.5.1不得在4级以上风力及大雨天进行幕墙外侧检查、保养与维修工作; 8.2.5.2玻璃幕墙进行检查、清洗、保养维修时所采用的机具设备(清洗机、吊篮)必须牢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8.2.5.3在玻璃幕墙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中,凡属高处作业者,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
附录A浮法玻璃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高度
玻璃肋截面高度的选用(mm)
续表
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 B.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B.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中建北京中空玻璃工程公司 中建一局四公司
中国雄狮集团(原山东省滕州钢窗厂)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材研究院玻璃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侯茂盛、赵西安、陈建东、谈恒玉、项家贵、王永胜、蔡体发、高锡
九、杨建军
第二篇: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金属及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9
6.《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2009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规定》京建法(2001)2号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10.内装修(2003年合订本)03J502-1~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
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06SJ803
12.《消防喷淋规范》GB50261-2005
第三篇: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安装施
工的强制性条文有哪些?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建筑施工-> 幕墙工程施工
资料来源:筑龙建筑施工网编制日期:2011-9-23点击:3190
(1)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其玻璃与铝型材的粘结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全玻幕墙和点支承玻璃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
(2)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
(4)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密封胶密封。
(5)采用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其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6)除全玻幕墙外,不应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密封胶。
(7)当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在主体结构的施工层下方应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约3m高度处,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平防护网。
第四篇: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3.1.4 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其玻璃与铝型材的粘接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胶;全玻璃幕墙和点支承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
3.1.5 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6.2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玻璃粘接性试验,并应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4.4.4 人员流动密度大、青少年或幼儿活动的公共场所以及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其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对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尚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5.1.6 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γ0S≤R 2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SE≤R/γRE 3 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df≤df,lim 4 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5.5.1 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够承受幕墙传递的荷载和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5.6.2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在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f1,f1应取0.2N/mm2;在永久荷载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f2,f2应取值0.01N/mm2。6.2.1 横梁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自由挑出部位和双侧加劲部位的宽厚比应符合要求
当横梁跨度不大于1.2m时,铝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当横梁跨度大于1.2m时,其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型材孔壁与螺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其局部截面厚度不应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
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6.3.1 立柱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铝型材截面开口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闭口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型材孔壁与螺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其局部厚度尚不应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 3 对偏心受压立柱,其截面宽厚比应符合6.2.1的规定
7.1.6 全玻璃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密封胶密封。
7.3.1 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7.4.1 采用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其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8.1.2 采用浮头式连接件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6mm;采用沉头式连接件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8mm。安装连接件的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其单片厚度也应符合上述要求。
8.1.3 玻璃之间的空隙宽度不应小于10mm,且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嵌缝。9.1.4 除全玻璃幕墙外,不应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密封胶。
10.7.4 当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在主体结构的施工层下方应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约3m高度处,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平防护网。
第五篇:《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设计部分介绍(精)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设计部分介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铝制品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赵西安
[关键词] 玻璃幕墙 幕墙规范 幕墙设计
新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已经颁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与原规范JGJ102-96相比,修订和增加了不少内容,以下对其设计部分作一简要的介绍。
(三)更合理地区分条文的宽严程度
2003年版本首先区分了强制性条文和一般性条文。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印刷,相应采用了“应”、“必须”;“不应”、“严禁”等最严格的限定词。强制性条文应当执行。
非强制性条文的内容,允许甲乙方在双方签定的合同中另作专门的约定。
(四)引入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
建筑结构有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幕墙属于可以更换的围护结构,所以在规范第12章中提出了幕墙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在说明中指出该年限一般为不少于25年。玻璃、铝型材和钢材是可以达到25年的使用年限的。结构胶目前出具的10年质量保证书只是商业上的举措,并不是指结构胶的实际使用寿命。国外已有结构胶超过30年仍然工作良好的实例。从结构胶的
耐老化试验中可以看出,结构胶使用年限达到25年是可能的,国内一些结构胶生产厂家已考虑出具25年使用寿命的文件。
二、术语、符号
(一)更明确幕墙的概念
玻璃幕墙这几年形式多样,新体系层出不穷,原有的规范对幕墙的定义已不适应当前幕墙多样
化的趋势。因此2003版本修订时规定了幕墙的几个特征:
1、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
2、相对于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
3、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的荷载和作用。
而且玻璃幕墙除作为外围护结构外,还可以作为装饰性结构。
(二)对幕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1、幕墙指对地面倾角在75°~115°范围内的墙体。竖直的为一般幕墙,其它为斜幕墙(内倾为75°~90°,外倾为90°~115°)。在此范围外,统称为采光顶、雨棚等,按规范分工的约定不由本规范管理。
2、玻璃幕墙按其结构类型划分为: 框支承玻璃幕墙 全玻幕墙 点支承玻璃幕墙
其中,框支承玻璃幕墙按其形式可分为:明框、隐框和半隐框幕墙;按其施工安装方法可分为构件式幕墙和单元式幕墙。一些厂家所称的小单元幕墙,其玻璃板带挂钩,在现场单片安装,实际上是构件式幕墙的一种,所以不单独分类。
三、材料
(一)一般规定
一般规定中对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钢型材除热浸锌处理外,还可以用无机富锌涂料或采用其它的有效防腐措施(例如用聚氨酯涂料、氟碳喷涂等)。铝型材除阳极氧化外,还可以采用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或氟碳喷涂等。
(二)铝合金型材
1、铝合金型材的型号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型号:6061、6063、6063A 等。
2、增加了断热铝型材的规定,其中强调了隔热条应采用尼龙66。
3、给出了各种表面处理时,处理层的厚度要求(规范中的表3.2.2)。
(三)钢型材
1、增加了钢材的新品种,如耐候结构钢、钢绞线等。
2、增补了有关支承装置(吊夹、钢爪等)和张拉索杆中锚固件的规定。
3、具体规定了氟碳喷涂和聚氨酯喷涂的表面处理层厚度的要求。
(四)玻璃
1、调整了幕墙用玻璃的品种,取消了夹丝玻璃;增加了低幅射玻璃、防火玻璃、彩釉玻璃。
2、强调了钢化后的二次热处理和倒棱磨边工序,减少玻璃的自爆。
3、对防火玻璃的应用做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强调采用单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
四、建筑设计
(一)开启扇的开启面积
原规范从节省能源,保障人身和开启扇自身安全的考虑,规定开启扇总面积不大于墙面面积15%。
非典过后,普遍要求加强自然通风,增设开启扇。因此本次修订时取消了开启扇最大面积的规定,开启扇设置根据使用要求由建筑设计确定。
(二)控制反射玻璃的反射比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低幅射玻璃都反射阳光,反射率过高、反射光过强容易对周围产生光反射干扰,因此在建筑设计这一章中,规定了玻璃的反射比不大于0.3。
(三)关于安全玻璃的使用
安全玻璃指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及钢化玻璃制成品。采用安全玻璃既要考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也要考虑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加工最大尺寸的限制。在2003修订版本中规定:
1、支承幕墙:宜采用安全玻璃;
2、玻幕墙:玻璃肋不宜采用单片钢化玻璃,驳接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3、点支承幕墙:面板应采用钢化玻璃及其制品,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框支承幕墙目前尚有工程采用半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因此规定“宜采用安全玻璃”。全玻幕墙玻璃肋是重要支承结构,如采用单片钢化玻璃,一旦由于自爆或撞击而粉碎,面玻璃将失去支承会坍落,严重影响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夹层和钢化玻璃受设备最大加工尺寸限制,高的全玻幕墙只能用大尺寸浮法玻璃,因此没有规定全玻幕墙一定要采用安全玻璃。
目前有些工程,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幕墙全部采用夹层玻璃,虽然避免了玻璃粉碎
后落下产生的人身伤害,但一旦发生火灾将使消防人员无法进入室内施救,也无法帮助室内人员逃生,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所以采用夹层玻璃时,必须留出采用钢化玻璃的抢救口和逃生口,并设明显的指示标志。
(四)防火玻璃的应用
1、幕墙的防火玻璃应采用单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单片铯钾玻璃及其制品。不应采用充填防火液的复合玻璃。
2、幕墙的下列部位应采用防火玻璃: 透明的层间隔烟封堵;
防火墙左右两侧的竖向透明防火带;
无窗下实体墙或实体墙高度不足时,楼板上下两侧的透明水平防火带; 划分防火分区的透明防火墙; 其它透明防火隔断、透明楼板。
3、支承防火玻璃的设施或支承结构不应采用铝结构,应采用钢结构。
五、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规范2003版本将原来结构设计一章细分为基本规定、框支承幕墙、全玻幕墙、点支承幕墙的结构设计等四章。
本章主要叙述各种玻璃幕墙结构设计的共同问题,包括一般规定;材料力学性能;荷载和作用;效应的组合;连接设计;硅酮结构胶设计。
(一)一般规定
1、更改了原规范幕墙立柱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的规定。原规定是根据当时幕墙为框支承的条件制定的。由于现在许多大跨度、复杂类型的支承钢结构是下端支承在主体结构上的,而张拉索杆体系更是张拉在主体结构上,不能一概采用悬挂支承的形式。因此,改为在第6章增加框支承幕墙宜采用悬挂立柱的条文。
2、原规范要求立柱与主体结构采用弹性活动连接,这一概念不很明确,到底怎样才算弹性活动连接,容易产生争议。本规范规定了幕墙应相对于主体结构有一定的位移能力,这个位移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胶缝和空隙、各种长圆孔、上下立柱的滑动接头、上下立柱间的留空、左右梁之间的留空等方式实现。大跨度钢结构还可以通过铰接摇臂机构和弹簧机构等充分满足大位移的要求。因此本次修订中不再强调每一处连接都必须采用螺栓连接,也不排除部分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
实际建成的玻璃幕墙工程中,许多是采用部分连接为焊接(包括立柱的角码与预埋件用焊接的工程),有些已经经历了多次十二级台风的吹袭;焊接连接的幕墙,多次经历9度以上振动台试验仍安全无损。实践表明,在幕墙连接中完全禁止采用焊接是不合理的,有些场合往往也是难以做到的,具体工程要作具体分析。
3、明确了要考虑的荷载与作用,取消了温度应力计算
修订后的条文取消了温度应力计算。从几年来工程设计表明,满足装配空隙构造要求和缝宽要求后,温度应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所以不再计算以简化设计。
4、引入重要性系数 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这是结构设计的基本系数,用以调整结构设计的安全度,用于无抗震效应的组合,用于有地震效应的组合。为保持与结构设计规范表达一致,本规范在内力、应力控制总表达式中,引入这两个系数。在玻璃幕墙设计时,这两个系数均可取为1.0,并不增加设计工作量。
5、采用各个方向分别验算和控制挠度的方法
玻璃幕墙中风荷载和自重一般情况下作用于不同方向,地震作用力很小,所以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挠度控制,采用风荷载标准值和永久荷载标准值分别控制的方法。当横梁双向受力时,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分别控制挠度。作为围护结构和装饰性结构,这种控制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也简化了设计工作量。
6、提示考虑荷载偏心产生的扭转影响
在框支承幕墙的横梁上,玻璃的重力是偏心施加的,会使梁产生扭转,当采用中空、夹层中空玻璃或偏心距较大时,梁受到的扭矩会较大,设计中要加以考虑。
(二)材料力学性能
1、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分为三档
原规范玻璃的强度设计值按其厚度分为两档,由于级差过大,会出现玻璃加厚后承载力反而降低的不合理现象。现在将强度设计值按厚度分为三档,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2、明确玻璃侧面强度的概念。侧面是指玻璃切割后所形成的断面,其宽度等于玻璃的厚度。侧面强度低于大面强度,常用于螺栓或其它连接件产生的玻璃平面内受拉承载力计算和玻璃肋的受弯承载力计算等。
3、给出不锈钢的强度设计值取用方法,即按屈服强度 除以系数1.15后得到。
4、张拉索杆结构中,拉杆和拉索长期处于拉力状态下,宜有较高的安全度。拉杆强度设计值按屈服强度 除以系数1.4后取用;拉索的强度设计值按抗拉强度 除以系数1.8后取用。
5、在附录中列出了耐候钢的强度设计值和螺栓、焊缝、铆钉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三)荷载与地震作用
1、风荷载计算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执行。基本风压 按50年重现期采用。200m 以上高度的幕墙、体型复杂及风环境复杂的幕墙宜进行风洞试验来决定风荷载取值。
2、地震作用计算时,动力系数 取值为5.0。并增加了两个地面加速度等级的地震系数(对应于7度半和8度半的烈度)。
(四)荷载和作用效应的组合度
1、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为1.2。当重力荷载效应有利时(如下端支承玻璃肋受弯计算时,自重产生轴压力与风荷载产生受弯的拉应力组合),取为1.0;当重力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如下端支承的受压钢柱,自重与风荷载组合),尚应考虑 为1.35的组合,相应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取为0.6。
2、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 取为0.5。
3、在验算幕墙构件的挠度时,只验算风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挠度值,两者不进行组合(验算雨棚和采光顶构件时,应考虑风荷载和自重两者的共同作用,但这已超出本规范的范围)。
(五)连接设计
1、要求采用预埋件连接,预埋钢板和预埋槽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放入并固定其位置。在附录中列出了预埋钢板的设计方法。
2、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时,可用后加锚栓固定连接件。后加锚栓应采用机械式锚栓或化学锚栓,在条文中还提出了后加锚栓应用中应遵守的事项。
3、砌体墙平面外承载力低,且连接件难以固定。所以条文中作出了增设钢或混凝土连接梁、柱的要求。
(六)密封胶
1、结构密封胶承载力设计公式采用了强度设计值,与其它部分的设计表达式一致。
2、在密封胶厚度计算时,对变位承受能力 的取值作出规定,采用应力为0.14MPa 时的延伸率,这个数值可由厂家提供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玻璃面板的位移 取为,明确 为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此时胶缝的应力不会超过0.14MPa)。必要时 还应考虑温度的作用。
六、框支承幕墙的设计
(一)玻璃面板设计
1、增加了玻璃最小厚度和中空玻璃、夹层玻璃前后片玻璃最大厚度差的规定。
2、在玻璃的应力和挠度计算中,考虑了玻璃大挠度工作状态,对计算值予以折减,引入了折减系数。
3、挠度限值规定为短边边长的1/60。由于幕墙玻璃的挠度主要为风荷载产生,因此在计算挠度时可采用风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4、给出了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计算方法。原规范中对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等效厚度 的有关规定,只适用于两片等厚度、同类型玻璃的特例。一般情况下,外加荷载在两片玻璃上应按其刚度D 比例分配,亦即按 或 比例分配。考虑到中空玻璃中前后片玻璃挠度有差异,将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前玻璃所分配的荷载加大10%。
(二)横梁设计
1、合理规定横梁截面最小厚度的要求。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最小厚度由三个条件决定:板件的宽厚比b / t;铝型材采用螺纹直接受力连接时的局部厚度不小于螺钉直径;铝型材跨度不大于1.2m 时,最小2mm ;跨度大于1.2m 时,最小2.5mm。钢型材最小壁厚2.5mm。
截面中不符合上述规定的部分,在截面设计时不予考虑。
2、提示横梁应进行受弯和受剪设计。当横梁
采用开口截面时,还应考虑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抗扭计算。
3、取消了原规范对横梁绝对挠度值的限值规定。原规定限值适用于跨度不大的梁。目前幕墙形式多样,梁的跨度变化很大,采用单一数值限制有时会很不合理。由相对挠度加以控制符合结构设计的一般习惯。所以本次修订将铝合金型材的挠度控制为跨度的1/180;钢型材控制为跨度的1/250。
(三)立柱设计
1、立柱截面最小厚度的控制原则与横梁类似。板件宽厚比和铝型材螺纹连接局部厚度要求与横梁相同。有差别的是规定铝型材截面开口部分最小壁厚为3mm,箱形部分最小壁厚为2.5mm ;钢型材最小壁厚为3mm。
截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部分,进行截面设计时不予考虑。
2、根据工程的实践经验,并考虑到上、下柱连接处即使插芯加长,也难以作为连续截面进行计算,所以闭口型材的插芯长度按250mm 取用;开口型材可采用适当的型材或钢板连接。上、下柱连接构造可单边(上柱或下柱)用螺栓或焊缝固定,另一边为滑动配合。
3、立柱可以为拉弯构件,也有可能为压弯构件。两者均须进行承载力计算,压弯柱还须进行稳定性计算。规范第6.3.7条文中“轴压力”一词“压”字为误加,应删去,公式6.3.7同样适用于拉弯柱的计算。
4、横梁与立柱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所以条文中采用“可采用螺栓连接”的表述,并不排除钢横梁与钢立柱采用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的可能性。
七、全玻幕墙设计
本章是新增加的。全玻幕墙包括整根玻璃肋、靠胶缝传力的一般全玻幕墙;也包括驳接玻璃肋,用支承装置传力的点支承全玻幕墙。
(一)一般规定
1、更合理地规定玻璃的最大支承高度。底部支承大玻璃的稳定、平面外变形都与玻璃的厚度有关,原规范规定玻璃高度4.5m 以上均须吊挂过于笼统,不尽合理。本规范按其不同厚度规定了不同的最大支承高度,比较合理。
2、全玻幕墙玻璃破裂的事例时有发生,多数情况下是玻璃被结构或装修夹持,变形受限所致。因此强调玻璃与周围的结构、装修和上、下槽口的空隙不小于8mm、支承垫块厚度不小于10mm,使玻璃有足够的变形、位移空间。
(二)面板
1、面板按支承情况分别按对边简支板或多点支承板进行应力和挠度计算,并考虑折减系数。
2、面板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可按其跨度(点支承时为点支承沿长边间距)的1/60控制。
(三)玻璃肋
1、玻璃肋是全玻幕墙的主要支承结构,如果采用单片钢化玻璃,一旦自爆,难以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全玻幕墙会有倒塌的危险。有些工程已发生过类似的险情。因此,用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宁愿用浮法玻璃肋,也不采用单片钢化玻璃肋。
2、点支承全玻幕墙的驳接玻璃肋在连接处会产生高的应力,应采用夹层钢化玻璃。驳接接头应能承受玻璃肋作为偏心受拉(受压)构件所产生的内力。连接钢夹板厚度不应小于6mm,螺栓直径不应小于8mm。
3、玻璃肋高度大于8m 时,应考虑玻璃肋的整体稳定问题;高度大于12m 时,应采取措施对玻璃肋支撑或拉结,防止侧向失稳。
4、玻璃肋在风荷载标准作用下,挠度不宜大于跨度的1/200。公式7.3.3-2中,系数5/16应改为5/64。
八、点支承玻璃幕墙设计
原规范不包含对于点支承幕墙的规定。近几年来,点支承幕墙广泛应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本规范新增加了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一章。
(一)玻璃面板
1、点支承面板在支承点附近产生高的集中应力,应采用强度较高的钢化玻璃及其制成品。
2、采用支承钢爪时,玻璃要打孔,沉头式支承开锥形孔,由孔壁承力,玻璃应有较大的厚度,所以厚度不应小于8mm ;浮头式支承由玻璃大面受力,可采用6mm 玻璃。
3、点支承玻璃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10mm,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耐候胶嵌缝,无须密封的装饰性点支承玻璃之间可不用嵌缝。
4、点支承玻璃按多点支承受弯板计算应力和
挠度,规范给出了四点支承板的计算用表。计算可考虑折减系数。
5、点支承玻璃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不宜大于点支承之间的长边间距的1/60。
(二)点支承装置
1、点支承装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支承装置要能适应玻璃变形的要求(例如支承钢爪设置球铰、支承夹板加垫层等)。夹板式支承应设置托板支承玻璃的自重。
2、支承装置只用于支承幕墙玻璃的荷载,不应兼作其它的用途(如悬挂其它重物等)。
(三)支承结构
1、用于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结构,除少量采用接驳玻璃肋外,大量采用各种形式的钢结构。支承钢结构可以采用刚性结构(如单根构件、梁系、桁架、网架、网壳等),柔性结构(张拉索杆体系、索网等)以及刚柔混合结构。
2、支承钢结构单独承受玻璃面板传来的荷载和作用,不考虑面板玻璃与支承钢结构的共同工作。
3、一般情况下支承钢结构宜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柔性结构体系宜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简单的支承结构允许采用手算方法。
4、支承钢结构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设计。
5、支承钢结构必须保持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张拉索杆体系还应在正反两个方向都形成可以承受风荷载的稳定结构体系。单根构件应符合长细比的要求,受压构件的无支承长度应满足λ不大于150、受拉构件应满足λ不大于250的要求。
6、拉杆和拉索应施加预拉力,预拉力要能使得在各种可能的荷载和作用下,拉杆与拉索能保持一定的拉力,不应出现压力。
九、小结
综上所述,《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对102-96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玻璃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反映了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它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幕墙工程提供更充分的技术依据,进一步促进幕墙工程技术的发展。
四.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钢材:表面热浸镀锌处理或无机富锌涂料处理
2.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电咏涂漆、粉末喷涂或氟碳漆喷涂 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与铝型材粘结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全玻幕墙和点支承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4. 穿条工艺隔热铝型材的隔热材料:聚酰胺+玻璃纤维 浇注工艺隔热铝型材的隔热材料:聚氨基甲酸乙酯
5. 玻璃幕墙用不锈钢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含镍量不应小于8% 6. 玻璃幕墙用中空玻璃:气体层厚度≥9mm,应采用双道密封,一道用丁基热熔密封胶,二道用硅酮密封胶
7. 玻璃幕墙用夹层玻璃:夹片宜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 8. 玻璃幕墙的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及硅橡胶 9. 幕墙开启扇角度不宜大于30度,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高度超过40米应设置清洗设备。
10. 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3级 11. 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的幕墙玻璃,对有采光要求的玻璃幕墙的采光折减系数不宜低于0.2 12.有保温要求的玻璃幕墙应采用中空玻璃,必要时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13.玻璃幕墙的非承重胶缝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开启扇的周边缝隙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密封
14.幕墙玻璃间的拼接胶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玻璃与建筑内、外装饰物之间的缝隙不宜小于5mm 15.框支承宜采用安全玻璃,点支承应采用钢化玻璃,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容易受到撞击部位应采用安全玻璃
16.无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 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与楼板、隔墙外沿缝隙用岩棉或石棉封堵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17.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7mm, 厚度≥6mm,宽度宜大于厚度,但不宜大于2倍,隐框玻璃幕墙厚度不应大于12mm] 21.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它刚性材料(收口槽壁、玻璃肋)直接接触,空隙≥8mm,且应用密封胶密封
22.全玻幕墙玻璃肋厚度≥12mm,截面高度≥100mm,面板玻璃≥10mm,夹层玻璃≥8mm
23.采用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24.点支承玻璃幕墙:玻璃厚度≥6mm(浮头式连接件),玻璃厚度≥8mm(沉头式连接件),玻璃之间空隙宽度≥10mm,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嵌缝
25.除全玻幕墙外,不应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不宜作为硅酮建筑密封胶使用
一、幕墙的防火设计
幕墙的防火,设计要先行,设计是前提是基础。所以防火设计应做到:(1明确设计责任。建筑设计单位主要应考虑幕墙工程的防火、防雷、光环境污染和连接预埋件的结构安全等因素,并对建筑幕墙工程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并负相
应的设计责任。幕墙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设计资质,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相关标准及制度对幕墙防火方面的选材、节点、细部构造进行设计。
(2建筑幕墙的设置、层数、长度、面积和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建筑幕墙的防火节点的耐火极限要求等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建筑幕墙作为外围护构件要求密封性好,尤其是玻璃幕墙其开启部分面积要求不宜大于幕培墙面面积的15%:且开启部分宜采用上悬结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45度。所以,以建筑幕墙为外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基本上是属于封闭性建筑物,防火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立足自防自救,幕墙防火措施要与建筑主体的消防系统结合考虑。
(4设计幕墙分格时要力求杆件与柱、梁、墙、楼板位置一致,避免交叉。一般地,幕墙立挺与柱要重合,幕墙横梁与建筑物楼板或主框梁、防火墙裙要吻合,避免一玻璃跨越两个防火分区,这样幕墙的主杆件才可以与建筑物主体可靠连接,防火区才得以封闭。(5个别情况下,幕墙横梁与楼面标高不一致时,应在楼面外沿设置水平放置的铝型材填充,铝型材用透明结构胶与玻璃粘结。(6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lh 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7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lh,高度不低于 0.8m 的不燃烧实体裙楼; 或在幕墙内侧每层设间距 <=2m 的自动喷水喷头。(8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培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楼板和隔墙处形成水平或垂直防火带。(9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来决定。防火层应采用隔离措施。防火层的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 1.5mm 的耐 热钢板,不得采用铝板。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