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

时间:2019-05-14 03:1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

第一篇: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景区解说词

驿道

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欢迎大家来我们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观光旅游,我是讲解员~~~~~~。

我们面前这个小山村就是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距沂南县城西北23公里。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

常山庄村四面环山,群山相连,只要在各个山头放一个哨兵,便可以一哨观天下,进退任我行,不要说一支部队,就是一个人从这里路过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说此地藏龙卧虎,易守难攻,是我抗战的战略要地。

如果说到历史,首先要说党中央的英明决策。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领导起义后,党中央十分关注山东的战局,并明确指出:山东省委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尤其是以蒙阴、莒县等广大地区为重心,而常山庄这一带恰为蒙阴至莒县的中心。

随后,中共中央又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等一系列决策,首先派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率高克亭等50余名军事干部和地方工作干部到山东,随后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又委派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和红军将领张经武率部分红军干部、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党员干部以及部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的学员近200人到达沂南,接着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将所属部队整编为10个支队23个团,共2.45万人,地方武装1万余人。同时,统一指挥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而拉开了创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序幕,使这里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

进入这个大门,就进入了我们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

进门之后大家看到这座山就叫常山,整个村子靠山而建,因此就因山而得名叫常山庄村。这片是根据当地老百姓房屋改造成为的八路军食堂,可以为大家提供食宿,左边是一条深沟,围墙外边就是常山庄居民现在居住的村落。从1938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的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曾经说:“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站在三孔桥上,我们看到北边这一大片的青石林,可谓是我们常山庄独有的一片景观,当地老百姓叫它黑石沟。沿着这个黑石沟往北100米的位置,有一个地道口,是当年这里的百姓掩护八路军救护伤员的地方,现在仅剩一个洞口,但还可容纳10多人。

前边这个书写着马牧池三个字的石碑,是为了方便拍摄影片而立起的道具石碑。马牧池是这里乡镇的名字,常山庄就是属于马牧池乡。关于马牧池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山区一般都缺水,但是这条小河却常年有水,古时候来往的商人都在这里歇脚饮马,大家垒坝拦水,修起了一个个饮马的池子,称牧马池或饮马池。后来就有个马牧池这个地名。

整个影视基地所拍摄的都是一些30、40年代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所以这里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都是大家眼前这些茅草屋石头墙,所有房屋都是用当地石块建成的,咱们眼前的这些石头墙当地称之为“干插墙”。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临沂市委宣传部要拍摄一部反映沂蒙人民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沂蒙》,剧组历时三个月,在沂蒙山区走遍了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将《沂蒙》的拍摄基地选定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不但地形独特而且还完整的保存了当年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在这里先后拍摄了电影《沂蒙六姐妹》、《斗牛》,电视剧《沂蒙》《娘》等20余部影视剧。《沂蒙》荣获了2009年央视“优秀首播剧奖”、“最高收视率奖”和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沂蒙六姐妹》荣获了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电影华表奖和泰山文艺奖一等奖;《斗牛》荣获46届台湾金马奖。这些生长在石头缝中的百年老树和这些石头房屋,古朴沧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沂蒙人民奋起抗战的历史。

随着拍摄影片的不断播出,这里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热情的观众在追寻当年革命斗争的遗迹,寻找当年那段真实感人故事的同时,纷纷到这里来观光,使这里既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有着丰富的人气。

前边这座牌坊,叫做枕沂牌坊。东边这面书写着“枕沂”两个字,意思是说头枕沂河;另一面书写着“叩蒙”两个字,意思是叩拜蒙山。站在我们这个地方往东60里就是沂蒙母亲河沂河,往西80里就是蒙山。枕沂和叩蒙表达了沂蒙人民对蒙山沂水的敬仰之情。

穿过牌坊我们看到左边是“沂蒙大戏台”过去村里开会放电影或开展一些集体活动都到这里集合。这也是许多知名影视剧经常用到的一个场景地,像沂蒙电视剧中选村长的剧情还有电影斗牛中父老乡亲排队抓豆子都是在这个地方拍摄完成的。

对面这个院落就是沂蒙电视剧中地主李忠奉的家,我们叫它东家大院。大家里边请„..这边是东厢房,墙壁上展示的就是在我们影视基地内拍摄的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像黄渤、闫妮主演的电影《斗牛》,就是荣获了第46届金马奖;这部是由斯琴高娃、宋春丽主演的电视剧《娘》,大家看过的应该还有《平原枪声》、《地道英雄》、《诱杀》等,整个影视基地累计到现在拍摄了有20多部影视剧,因此常山庄村又被人们称之为“山东的山村好莱坞”。出来之后带大家参观一下剧中地主的前厅,这就是地主李忠奉专门用于接待客人的一个前厅,东边是一间非常古朴的小书房,走出这个门我们大家就进入了后院,在后院东家大院简介中的这副剧照就是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拍摄的,说的是日本侵略者要求地主李忠奉交出粮食的时候,李忠奉和他的夫人为了保护全村的老百姓和八路军的粮食选择了在这个院落这个台阶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了。通过这个场景的拍摄,充分反映出了我们沂蒙老区的地主也是一个爱国爱民非常开明的好地主。踏上台阶后带大家参观的就是剧中地主家专门用于居住的后厅,东边那间是地主家的餐厅,西边那间是地主家的寝室。剧中的地主李忠奉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地主,因为他把仅有的两个儿子分别送往了两个不同的部队,一个在延安参加了共产党,一个参加了国民党。出门之后带大家从这个三层哨楼的底部穿过。这个小哨楼就是后来因为拍摄影视剧的需要后期建起的,正规来说它应该算是富人家小姐用于看戏的观戏台或者绣楼,只是剧中地主家没有女儿,所以这个绣楼在这的作用就是个站岗放哨的哨楼了,目前这个三层哨楼是整个常山庄最高的建筑物,如果站在它的顶上是可以看到整个常山庄的村貌了。像是西厢房内为大家展示的就是42集电视剧《沂蒙》和电影《沂蒙六姐妹》的部分剧照,这两部影视剧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沂蒙老区真实存在的。

参观完东家大院后,带游客朋友们去参观一个我们沂蒙老区独有的物件——专门用于烙煎饼的鏊子。

展示在这个院内的鏊子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顶鏊子,它是为了参加2010年好客山东贺年会而专门打造的一顶参展鏊子,直径是2010毫米,重量是2010斤,这副照片就是当时烙煎饼的实景照片,当时4位妇女共同合作,所烙出的煎饼重达约有6斤。周围这些小展板展示的就是沂蒙老区传统的鏊子和烙煎饼的多种方法。展示煎饼鏊子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小米加步枪的话,那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沂蒙山区的煎饼是功不可没的。大家走这边„„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以及《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

跟着共产党走是一首歌的名字,这首歌就诞生在我们沂南,全国军民唱着这首歌跟随共产党,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请大家到馆内参观。

当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西方列强把殖民地瓜分完毕的时候,封建、闭关自守的旧中国宛如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不知何去何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像灯塔一样,照亮了黎明前的海洋,像舵手一样,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沂南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4年沂南县苏村镇门家庵子村青年刘鸣銮考入上海大学,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诲和熏陶,以后每次回乡省亲便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都是由他带到沂南的,1925年,刘鸣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沂南县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7年,沂南县一批土生土长的进步知识分子,也相继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像苏村镇北良水的杜润芳、还有依汶朱家里庄的朱寿年等等。这时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

土地革命时期,沂南党的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基地主要集中在苏村司马一带与朱家里庄周围。

1928年省委特派员孙兆鹏来沂南开展工作,在30多个村庄发展了党员,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始蓬勃兴起,特别是在苏村镇一带,在司马村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的领导下,农民们拆庙宇、砸神像、剪辫子、动员妇女放脚、打击土豪劣绅这在沂蒙山区屈指可数。

1928年,以朱寿年为主要负责人的朱家里庄党小组成立,这是沂南县最早的党组织,当时的旧址就在这里,朱寿年后来还被选为当时管辖沂南的沂水县委书记,说起来应该是我们沂南县第一位县委书记。

1929年夏,沂水县委遭到破坏,这就是成立在司马村当时的旧址,县委书记朱寿年与一批共产党人被捕,徐相南壮烈牺牲,他的父亲徐丁谊在儿子牺牲后,把徐相南的遗体放在一个闲院子里不埋,并发下誓言“共产党不胜利,就不给儿子出殡”。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以先进文化武装的共产党人必将取得胜利,尽管这个胜利还十分遥远,但这一天必将到来。他以坚定的信念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在抗战最艰苦的1942年,老人写下了“对面灵山存八宝,一家五抗无限乐,抗战到底”的春联。1947年,沂南县委为徐相南出殡下葬后,老人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

当沂南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战友的血迹,为寻找上级党而远离家乡,分赴祖国各地,继续进行当的工作,涌现了一批党的优秀干部。

王光伟,沂南县苏村镇人,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国家纪委副主任,在白色恐怖下,他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于河北、河南等地,在党的地下工作战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鸿钧,著名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主角的原型之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在敌占区进行地下报务工作,1949年全国解放前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杀害,时年38岁。

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实践唤起了人民大众,沂南儿女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置身于民族的解放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关注山东的战局,毛主席做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决策,八路军各部挺进沂蒙山区。

1938年11月,张经武等200人到达沂南,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1939年3月,罗荣桓、陈光率115师挺进山东;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抵达沂南,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

不仅军队进驻沂南境内,当时许多群团机关均集于此,沂南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敌后抗日战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沂南也成为中共山东分局的直属县。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曾在我们沂南成立的、驻守过的群团机关。

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进驻山东后,为解决抗日干部之不足,建立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38年8月,第二期培训班开始随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进驻我们沂南的岸堤,当时称岸堤干校,此后又举办了3期,为地方和军队培养和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干部。这就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旧址。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来鲁,迁至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与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于抗大一分校。抗大一分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干部大学所属的几所分校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行军转移和参加战斗最多的一个分校。迁至山东后,积极宣传发动群众,为根据地建设和党组织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说到这,还要说说咱们中共山东分局党校,也就是现在山东省委党校的前身,为提高广大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中共山东分局于1938年10月在岸堤镇西北的白佛寺创办党校,这是旧址。当时共开办5期党训,培养学员1000余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沂南人的骄傲。

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还有很多。

1939年,日寇夏季扫荡之后,大众日报社几经辗转,于初冬来到了马牧池的东辛庄,在这里工作、战斗了1年左右的时间,与周围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当时的大众日报社就安在了孙长祥老人的家里。

1940年2月,由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领导的北海银行随部队迁来沂南,驻守马牧池一带近8年时间,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帮助下,与日、伪、顽、匪浴血抗战,为整个山东及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外人士视为奇迹,1948年。中央就以北海银行、华北银行、西北银行为基础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

为沟通山东各战区的通讯联络,更有效的打击侵略者,1942年2月7日,在距离常山庄1公里的双泉裕子村诞生了山东战时邮务总局,是山东省第一个邮政组织,也就是现在邮局的前身。已故国家邮电部副部长赵志刚同志任第一任局长。山东战邮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在频繁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伴随着成立了很所的学校,像:山东省财政经济学校、山东公学等等,革命文化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人民充分的发动了起来,为迎接艰苦抗战的岁月到来直至打败日本侵略者及消灭蒋家王朝,做好了思想准备。

1940年7月26日,山东省各界代表300余人,在沂南县青驼镇古寺召开了联合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省政府的前身,在当时全国的19块根据地中,战工会是唯一一个管辖全省的抗日民主政权。

这就是当时开会时的场景。

当时的会场就设在庙门外两株大白果树之间,搭了大棚席,排上不带靠背的板凳,十分简陋。代表们就住在周围的村子里,一天3顿就在露天树下就餐,大会开了1个月,驻地群众热情支持,站岗放哨,保卫会场,为大会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会后,沂南县在青驼寺会议旧址前立碑纪念,1940年冬,日寇扫荡时将古庙烧毁,将其中一棵白果树烧死,碑也被毁坏,所以现在战工会旧址只剩下了一棵白果树。

1990年值战工会成立50周年,山东省政府拨专款建立纪念馆,建起了纪念碑,纪念碑总高8.5米,平面呈“工”字型,立面碑帽以“山”字为主体,寓意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这次纪念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谷牧同志亲自到会参加了本次纪念活动。

在这里我们看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沂蒙人民无私无畏的支持下,才有了沂蒙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沂蒙人民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不断激励着更多的英雄儿女加入革命大潮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我们沂南县诞生了《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这首歌是由沙洪和王久鸣创作的。他们二人随抗大一分校来鲁之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9周年,二人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词曲的创作。

10分钟的创作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是一种必然。1940年,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他们二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年轻的共产党的坚强和伟大,真切的感受到沂蒙人民舍家为国的抗日热情,真切的感受到共产党就是老百姓的领路人、带头人、贴心人。创作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就像沙洪说的:“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

这就是这首歌最早的出版物,当时这首歌歌名叫《你是灯塔》。在歌词中,把党比作“灯塔”、“舵手”,歌颂党是领导的“核心”,代表着抗战的“方向”。这些形象和概念,都是当时整个抗日形式的真实反映。这首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在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传唱开来,一直传唱到江淮一带的新四军地区。1946年,新四军北撤到山东时,沙洪在上海秘密入党时,在宣誓会上唱的就是这首歌。

2002年,沂南县孙祖镇党委和政府投资在东高庄建立了一座“灯塔”——就是刻着这首歌词的纪念碑,供后人瞻仰。上面的题词是由原山东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李子超题写的。

沙洪一直都眷恋着沂蒙山,曾多次回来沂南。这些就是他回来看望沂蒙人民的一些场景。

2004年1月21日,沙洪因病谢世,享年84岁,遵照其本人的遗愿,他的爱人姚明携子女,将他的部分骨灰葬在“灯塔”前。

这首歌后来更名为《跟着共产党走》,正是唱着这首歌,全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寇,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军乐队奏起《跟着共产党走》,那高昂、流畅的旋律,不仅激荡在雄伟的天安门上空,也激荡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90年弹指一挥间,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富强祖国的光辉历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跟着共产党走。

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

人民子弟兵是革命战争年代民拥军的亲切称谓,他们在沂蒙山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撒热血,这个场馆的建立正是为了纪念他们的艰苦奋斗与流血牺牲,也是对建立起丰功伟绩的人民子弟兵最好的敬礼。

《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这个馆名是由华南将军题写的。大家里边请„„

这里展示了当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工作和战斗的200多位将帅和近百位的高级干部。1955年至1988年授衔的10位元帅1500多位将军中,在我们沂蒙山区战斗过的就有400多位。

这里跟各位简单介绍几位将帅。

进门大家看到的就是当年毛主席对罗荣桓元帅的高度评价。

我们看到,这面墙壁上展示的,就是曾经在我们沂蒙山区战斗和生活过的三位元帅和两位大将,分别是: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和张云逸。

首先给大家介绍罗荣桓元帅:罗荣桓1939年3月和陈光,率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并肩作战,直到1945年10月,率山东军区部队到达东北。7度寒暑,罗荣桓领导根据地军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主席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靠山东”。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方,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罗荣桓在沂蒙山区经历过大小战斗无数次,最为神奇的就是发生在我们沂南县的“留田突围”。那场战役在罗荣桓的周密部署下,我军只用了一夜时间,没放一枪一弹,无一伤亡,安全的突破了两万日寇三道严密封锁线,转危为安。这真是一个奇迹。当时跟随115师一起突围的德国记者汉斯.希伯,称赞留田突围的指挥是神奇的,是一次“无声的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转战东北。陈毅、粟裕具体指挥了山东的解放战争。

这位是粟裕大将:粟裕是我军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是1947年进入山东的。由他指挥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就是孟良崮战役,被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场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震撼了国民党统治中心,扭转山东战局。毛主席曾对粟裕说过“这场战役,中国只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

这两面墙壁展示的是18位上将。

给大家介绍一位目前唯一健在的红军上将万海峰:孟良崮战役前夕,他是华东野战军六纵54团的团长,接到命令后从平邑南率团昼夜兼程240里到达垛庄,按时穿过整编第25师和整编第83师两敌的结合部,敌军根本就没有想到,背后会杀出这样一支奇兵,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占领了垛庄,随后一直攻到六零零高地。可以说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万海峰功不可没。他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就是胡锦涛总书记。

这些上将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有迟浩田,山东招远人。他对我们沂蒙山区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当时是华野9纵的连指导员,在战斗中深受重伤,被当地的一位红嫂用乳汁救活,他曾9次来我们沂蒙山区寻找当年乳汁救他的大嫂,前几次寻找均无结果,当他第9次再到这里寻找的时候,当地一位大娘拉着他的手说道:“大兄弟,像你所说的这样的事情,抗战时期,在我们沂蒙山区到处都是,像俺们这把年纪的人谁都做过,你还寻个啥啊”。从那之后,他就不再刻意寻找,而把这里当成他的再生地。每年都来这里看望老区的人民。

这边展出的是37位中将:

大家知道,京剧《沙家浜》中的指导员郭建光的创作原型是谁吗?就是这位刘飞中将。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39年9月,他时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自己也身负重伤。之后,他同一批伤员被安排在阳澄湖畔疏散养伤。这批伤病员后来有的陆续归队,有的不幸被敌人抓去杀害,最后集中到刘飞身边的只36名伤病员。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边隐蔽养伤,一边抓住机会打击敌人,不到半年时间又拉起了一支有两三千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受到了陈毅的高度赞扬。后来这段故事被搬上了舞台,刘飞也就成了从沙家浜中走出的郭建光。

这边还有我们山东沂南的一位中将:李连秀;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们这位张仁初中将;这位是张经武中将,他是最早到达我们沂南的红军将领之一。

从这里开始到下一个展馆,展出的是145位少将的简介。

这位就是为我们这个将帅纪念馆题名的华楠少将,他也是最早跟随张经武来我们沂南的。

从这边,我们进入第二个展馆。这个展馆展出的都是少将的简介

这位是周长胜将军,115师教导旅十三团团长,1942年3月,周长胜亲自率部护送刘少奇到山东,在陇海路南赵庄,与前来迎接的115师教导二旅旅长曾国华的部队汇合。刘少奇和随行人员在他们的带领下,顺利到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需要说明的是当年毛主席对刘少奇的山东之行极为重视。刘少奇出发之后,毛主席就致电陈毅和华中局:“护卫少奇的手枪班须是强有力的,须有得力干部为骨干,须加挑选与训练。”可见,周长胜和曾国华以及他们率领的部下,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优秀子弟兵。

给大家介绍一位老资格的少将,他就是曾三进三出我们沂蒙山区的袁也烈将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同毛主席是同校校友,曾经聆听过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演讲,跟随过周总理、邓小平,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可以说以袁也烈的资格和功绩,是可以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只是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是海军副参谋长,因此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袁也烈曾说:“我从参加革命的时候开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了救国救民,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来没有想到要当什么官。党给我的荣誉和待遇,不是太低了,而是太高了”。

我们到第三展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在沂蒙山区战斗工作的党政机关高级干部。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曾经在沂蒙山区这块热土上,同人民将帅并肩战斗。他们是沂蒙人民心目中指挥若定、率队冲锋的领导,是不穿军装的将军!

这位是刘少奇同志,他在沂蒙山区工作、生活、战斗过三个多月时间,为解决山东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咱们前面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日、伪、顽夹击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山东根据地的工作,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分局领导之间团结协助不够,工作中存在缺点错误,特别是大青山战斗,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针对山东根据地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到事关重大,任务艰巨,便委托刘少奇在从新四军回延安的途中,代表中央到山东解决问题。1942年3月中旬离开苏北,4月上旬,到达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所在地临沭县朱繁村,到1942年8月初离开山东,前后近四个月时间。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统一了山东高级干部的认识,端正了山东党的工作路线,树立了对敌斗争的坚强信念,帮助山东根据地确定了今后工作的总方针和各项任务,使山东根据地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沂南的老乡李子超同志,他曾经任过沂南县委副书记,和山东省委书记,是他第一个把红嫂的故事讲给作家刘知侠听,刘知侠根据故事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这才使得红嫂的故事名扬天下。

这位是我们的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就是他曾经说过:“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院子里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将帅们的题词。这些自然天成,形状各异,美不胜收的石碑,就取材于当地的石料。

我们看到雕像上这四位,是三位元帅,一位大将。从东往西依次是徐向前、罗荣恒、陈毅、粟裕。

接下来咱们去参观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

各位学员,我们来到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青壮年男儿,跟随着战斗开往前线,广大妇女们肩负起拥军支前的伟大使命,她们像男儿们一样,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这边大石块上的题词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在1990年来我们沂蒙山区看望“红嫂原型”明德英时题写的,“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门上悬挂着的馆名是由中央办公厅命名,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题写的。

《红嫂纪念馆》共分8个部分,10个展馆 我们先到第一展室:“红嫂原型”明德英展馆。我们看过的电影或戏剧等文艺作品中的“红嫂”,原型就是沂南县的明德英。院内这尊铜像就是当年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像这样的事情,在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我们一起到馆内参观„„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英明决策。

从1938年到1940年,为抵抗日寇的入侵八路军各部挺入沂蒙山区。

这是抗战最艰苦时期的沂蒙革命根据地,当时的根据地只剩下常山庄以及周围的几十个村庄(也就是咱们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这个地方),这片根据地,在那个时候被人们称之为“一枪可以打透的根据地”。

为什么在最艰苦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打不垮、摧不毁的革命根据地中心呢?一方面是党的英明领导,党政军领导干部的指挥若定,另一方面就是人民群众的鼎力相助,没有群众的掩护支持我们根本做不到。

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艰苦的时期,涌现出了我们的“红嫂原型”明德英。这位就是明德英老人家,她是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人,在1岁的时候由于生病成了哑巴,后来嫁给马牧池乡横河村的李开田。夫妻二人在村里以看林为生。

这边展示的是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

1941年11月4日晚,日军集结大量兵力突然包围了驻扎在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位八路军战士掩护首长和机关撤退后,身受重伤,转移到明德英看护的李家林里。当时,明德英正抱着孩子在家门前晒太阳,看到这种情形她急忙把受伤的战士拽进屋里,按倒在床上,蒙上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很快,两个日本兵就追到她家门前。鬼子发现她是哑巴,就比划着问这个八路跑到哪里去了?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小鬼子信以为真,径直向西追去。敌人走后,她把战士背到一个空坟子里藏起来,这时候她看到战士由于流血过多,已昏过去了,他嘴唇干裂,不时地轻微颤动,像是要水喝,生命垂危。为了救人,这个时候来不及多想,她打破了封建思想解开衣襟把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干涸的嘴里,之后全家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后使其康复归队。

这是1956年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与他们救助的另一位八路军伤员庄新民在上海时候的合影。

明德英这一生对部队上的感情相当深厚,先后把自己的大儿子,小女儿和长孙送去参军。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红嫂》。这是刘知侠在沂南向读者讲述明德英的故事。之后,又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红嫂”从此走上了舞台。

这边是,毛主席当年观看完京剧《红嫂》之后,接见红嫂扮演者张春秋时毛主席老人家作出了重要指示,他说“红嫂这部戏演的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的很好,要将它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从那之后,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传遍了全国,明德英也被誉为了“沂蒙红嫂第一人”。这位就是明德英夫妇救护的另一位八路军伤员庄新民,老家山东日照的,上世纪50年代的组织审干中,庄新民为了证明自己负伤2个多月不在部队上的那段历史,回到沂南千方百计找到明德英和李开田,李开田亲赴上海为他作证。这是1995年,庄新民在得知明德英病重时悲痛流泪的场景。当时,庄新民年事已高,自己不方便回到沂蒙山区看望他的再生母亲,他就委托自己的儿子来沂南看望,上海电视台当时做的全程跟踪访问。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明德英被评为“全国双百英模人物”她的小女儿李长花代替母亲去北京领的这个奖项,回来之后受到县领导的欢迎和亲切接见。

可见在历经个半个多世纪之后,明德英在人民的心中依然是一块不朽的丰碑!我们一起到隔壁这个展馆,大家看到,这个展馆有四幅浮雕。这四幅浮雕再现了当年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全部过程。

这边展示的是当年明德英熬鸡汤的一个场景。当时,明德英是把自家养的唯一一只母鸡杀掉,用来给伤员作鸡汤。这个情节也被写进了芭蕾舞剧《沂蒙颂》“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第二展室,“沂蒙母亲”王换于。

这个石碑上刻的是,当年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的一本《联合会刊》。咱们先到馆内参观。

这位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人。1888年出生1989年去世,享年101岁。1938年12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换于的家被称为“第一堡垒户”,你像罗荣桓、徐向前、黎玉、朱瑞、郭洪涛等领导人,都曾经在她家住过。

当时随军来到这里的还有许多孩子,由于环境险恶,小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徐向前委托王换于办起战地托儿所,一共收养了41位抗日战将的儿女,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包括陈沂、马楠的女儿和罗荣桓将军的儿子。

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王换于的4个亲生骨肉均因为营养不足先后夭折了,那时的王换于,对她的儿媳妇这样说:“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

他的四个孩子说白了就是活活饿死了,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的牺牲精神。

展板上这本写着“还政于民”的书就是联合会刊。我首先介绍一下联合会刊的来历。1940年夏天,在沂南县青驼寺召开了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会。会上选举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即山东省政府的前身)。会后,出版了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由于当时纸张、印刷材料的困难,这本书印数有限。书中收集了所有在会上作报告的领导人的讲话稿,登载了山东省的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名单。是一份绝密文件。道理很简单,如果这本书落到敌人手里,他们就可以把我们山东省政府的机构人员一网打尽,后果不堪设想。

在日军发动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紧急关头的一天,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同志把这本书交给王换于,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现在把这本书交给您保藏,这要比掩护一个战士或干部还重要得多。您要千方百计把这本收保存好,等战争胜利了我们再来取。”从此,王涣于就把那本书当成了心肝宝贝,一直保存完好,没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为给这本书找个安全之地,她不得不将它频繁转移,有时还带在自己身上。她想就是自己牺牲了,也要保全这本书,决不能让它落到敌人手里。

王换于历尽艰险终于保护好了这本书,但是她始终没有等到来取书的人。

1978年,王换于在她90岁高龄的时候,把这本书完整的交给了我们沂南县的有关部门。这本书在王换于的手中完整的保存了38年的时间,就是这本书填补了我们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代表联合会档案资料的空白。

这边是当年王换于老人家,用了一切办法,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救护的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

当时白铁华抬到她家时眼看就要断气了,王换于听说獾油拌头发灰能治好他,于是寒冬腊月天就挨家挨户寻找獾,熬成油,又把自己的长发剪下来烧成灰敷在了白铁华的身上,白铁华就是在王换于的精心照料下用了半年的时间康复归队了,回队之后的白铁华因为种种原因,竟然和王换于失去了联系,老人家十分挂念他,于是逢人必打听他的消息。从1941年到1983年,在历经了42年后,当白铁华辗转得到消息,知道王换于一直在寻找他时,专程带着夫人从广州来到沂南看望王换于,一进家门口就跪下给王换于磕头,嘴里喊着“娘,孩儿对不住您!„„”王换于一眼就认出了白铁华,当时的心里是又气又痛,又爱又恨,她上前搀起白铁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孩子,老妈已经是95岁的人了,念着你的一颗心,悬了42年哪!”

这是王换于住过的房子,在这个百年老屋里,曾经生活着一对革命夫妻:朱瑞和陈若克。

陈若克是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爱人。她老家是广东,出生在上海。她在苦水里泡大,从十一岁就开始做童工。来到这里之后,陈若克住在王换于的家里,并拜王换于为娘。他们感情非常深,王换于以母亲的身份为朱瑞和陈若克举办婚礼。

一九四一年冬天日寇大扫荡时,她已经怀孕八个多月了,可她毅然决定跟随部队转移,后来不幸落入敌人手中,并被残酷杀害。几经周转,她同孩子的遗体被运送了回来。王换于看到残暴的敌人把陈若克的尸体剁成了数块,那时,陈若克才二十二岁。

王换于强忍悲痛,卖了自己的3亩半地为陈若克和孩子做了棺材,娘俩的遗体,一起被隐蔽地埋葬在村东王换于家的地里。一九五三年沂南县人民政府将陈若克和孩子的遗骸迁葬到孟良崮烈士陵园。

曾经陈若克拉着王换于的手说,“娘,等把鬼子打完,过上好日子时,俺要好好孝敬您,让您住最好的房子,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东西。”

王换于抚养过的孩子们长大后时刻不忘沂蒙山区的养育之恩。这是一些老将帅以及王换于抚养过的孩子来看望王换于及其家人的场景。2001年6月,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将军来到我们沂南看望了王换于的大儿媳妇张淑贞。

这边是一些抗战老将帅和将帅的子女们回到沂蒙山区后为王换于题的字。

可见王换于这种至深至爱的母亲情怀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接下来咱们到第三展室,“沂蒙大姐”李桂芳展馆 这位是李桂芳,现年87岁高龄,依然健在。

这张照片是在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亲切接见李桂芳时候的集体照片,在那次接见中,李桂芳发完言后,江总书记问她:“您是哪年出生的?”李桂芳说:“我是1925年出生的。”江总书记说:您比我大一岁,那我就叫您大姐。从那就有了“沂蒙大姐”这个称谓。

李桂芳14岁就被选为妇救会长,当过识字班队长,参军干过军工厂,当过军队医院护理员,又担任过妇女干部。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5个小时之内架一座桥。”这可难住了李桂芳,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宽的河面,5个小时之内,又没有建桥材料,男人又都上了前线,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经过商量,终于诞生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计划:用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然后分头准备,并事先进行了试验。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顺序抬起门板朝冰冷的河里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神速而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兀而现的桥,战士们都不忍心过,因为水里面是妇女呀,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部队首长眼含热泪,朝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喊道:“前边,是妇女们用身体为我们搭起的桥,一定要轻踩,慢走,走中间。”战士们犹豫片刻,终于走上了这座人桥。夜色中,虽然互相看不清面容,但战士们心中都明白,桥下是自己的姐妹,他们是踏着亲人的肩膀走向战场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默默地、轻轻地、匆匆地从桥上走过„„一分钟,两分钟„„整整一个小时,一名战士,两名战士„„整整一个部队。战士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隆隆的前方,她们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直打颤,累得瘫倒在河岸边„„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这就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沂南“红嫂”用身体架起的通向胜利的火线桥。

在沧桑岁月版块有四位老人家,她们就是当年带头架桥的四姐妹。李凤英说:“我是妇救会长,我领着上。”任修也说:“我是党员家属,我也带头上。” 这块就是当年她们架桥时用的门板,王凤兰说:“这块门板伴她走过了60多年,”直到现在这块门板依然在她儿子手中保存着。

这边是电视剧《沂蒙》中再现了当年恢弘感人的架桥场景,通过这一个个的原景再现,充分反映出了:我们沂蒙山区的女人是革命战争的铜墙铁壁!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托起了革命胜利的桥梁。

(火线桥实景展)

当年李桂芳率领32名妇女,就是用这样的门板架起了火线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当年架桥的遗址。(路上)

这个是当地群众自己发明的时钟“沂蒙时辰”,它是根据太阳的东起西落用当地方言组成的一种计时方法,2个小时为1个时辰。像这样的碾子,在我们沂蒙老区是随处可见的,这就是当年沂蒙红嫂用于碾压军粮的一种工具。

下面咱们参观的就“小车队长”李家才展馆,也是这里唯一一个男士展馆。第四展室:“小车队长”李家才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是当年李家才支前用的一些小推车,就是这样的小推车把我们的中国革命推过了长江。

这位就是,“小车队长”李家才,他和红嫂明德英是一个村的。解放战争时期,曾经6次带领民工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支前工作,多次立功受奖。

1947年鲁南战役中,李家才担任支前大队长。鲁南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发起莱芜战役。李家才带领小车队没有回家,从鲁南战场直接北上参加莱芜战役。前后奋战45天,出色地完成了支前运输任务,小车队受到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嘉奖:大队受奖旗一面,上面写着“奖给沂南县模范支前民工李家才小车队”。李家才本人立一等功。

当时沂南县共有人口28万人,据统计在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沂南人民一共出动了小推车10796辆,出动民工162849人次,几乎人人上战场。

战时的沂南,除了李家才小车队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战斗、支前群体:威震敌胆的徐敏山游击队、英勇机智的高金大队、敢打必胜的张秀海民兵连、争雄华东的朱富胜担架团、誉满鲁中的随军剧团等等优秀战斗、支前群体。

第五展室:战地救护

可以说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流血牺牲,那里有流血牺牲哪里就有战地救护者,在我们沂南有几百人、上千人组成的随军担架团,有几十人、几个人组成的救护组,还有一个人办起的救护所。

在这个展馆内大家看到的就是当年沂蒙山区的女人是怎样千里送伤员,舍生救伤员的。这里有当年沂南16岁的识字班刘萍,一个人安排了30个八路军伤病员,在残酷复杂的日子里,她默默地送水送饭,疗伤换药,承受着一切。直到伤员们伤愈归队。所以说抗战时期我们沂蒙山区可谓是:村村是医院,户户是病房,人人都是护理员。

第六展室:支前妇救会

妇救会的全称为妇女救国联合会,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尤其是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党领导下的妇女组织。这里展示的是抗战时期,广大妇女从翻身解放到自愿参加革命斗争的发展过程。

党在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妇女的解放工作。这里有第一批女党员、第一批女干部。

还有徐向前元帅为加强妇女工作做出的题词,充分反映出妇女在民主政权中的地位,大家看到李曰荣助夫起义、公成美女子爆炸队等。说明已经获得解放的妇女,就是一支勇往直前的大军。她们也像男子那样冲锋陷阵,杀敌立功,更多的则是在后方拥军支前,救护伤员,碾米磨面,缝军衣,做军鞋,用肩膀扛起军队庞大的后勤战线。西方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场动员起广大妇女自愿参加的战争,是必然胜利的。我们沂蒙山区的妇救会就是这样的一支妇女组织。

(路上)

我们看到的这个房子就叫团瓢屋,当年在我们沂蒙山区这样的团瓢屋是非常多的,红嫂明德英当年就是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

(支前妇救会实景展)第七展室,拥军识字班

“识字班”,这是沂蒙山区独有的称谓,泛指十五六岁至二十多岁的未婚女子。年龄小的叫小识字班,大的叫大识字班。根据地的识字班,最早提出“要识字、要救国、要解放”的口号,由于她们最早参加了学文化,所以她们解放的最早,这里有刘氏、高氏大家庭的识字班结队参加革命的代表。她们积极参加参政,杀敌不让须眉,拥军大显身手,动参更是高人一筹。她们这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的重任。

这里展示的就是识字班,抗日救国,拥军支前的故事。第八展室,百位红嫂群体展

沂蒙红嫂是千千万万沂蒙山区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我们把全县、全市、全省、全国“红嫂式”人物的事迹展现在红嫂纪念馆里,使其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目的是教育后人,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这里选取的只是众多红嫂中的突出代表。

展示的这94位红嫂,她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至深,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么几位:

方兰亭:在1940年,她家里住着八路军的一个班,由于没有粮食,她又不忍心看着战士们挨饿,就偷偷将自己的小女儿卖掉,换回20斤小米,回家之后,连夜做成熟饭给战士们吃。战士们明明知道她家是没有粮食,于是就追问她说“大娘,咱家不是没有粮食了吗?您是哪来的饭?”起初,她不说,但是,在战士们的追问下,方兰亭说出了实情,“是她自己把小女儿卖掉,换回的20斤小米”,整个班的战士听完之后,哭着把党费凑起来,将她的女儿给赎了回来。这在当年是军民鱼水情最好的诠释。

祖秀莲:大家看到的这位是沂水县的一位老红嫂,她叫祖秀莲,她的娘家是我们沂南县马牧池乡。当年祖秀莲两次从死亡线上,把八路军的一个侦察排长郭伍士给抢救回来。郭伍士复员后,并没有回到他的老家陕西,而是毅然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沂水县的桃棵子村,为他的再生母亲祖秀莲养老送终。

梁怀玉:大家看到这边有一位非常年轻漂亮的,也是一位老资格的红嫂,她叫梁怀玉(莒南县洙边村人)。在1944年,部队急需补充兵员的时,大家都在观望,这个时候,梁怀玉,第一个站出来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他!”刘玉明第一个报名,随后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全村先后有11人报名参军。后来,梁怀玉可守诺言,嫁给了第一个报名的参军的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姑娘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把自己的婚姻幸福交给了党、交给了革命。

李凤兰:大家在看《沂蒙六姐妹》的时候,里面有一位主人公就是咱们的这位老红嫂,李凤兰。当年她的丈夫与她定亲之后,就报名参军了。为了照顾公婆,她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由嫂子抱着一只大公鸡与她拜堂成亲的。之后在家里苦苦等着自己的丈夫,当李凤兰苦苦等了12年之后,等来的却是自己丈夫的一张烈士证。老人家一生从未改嫁,也从未见过丈夫一面,在1992年的时候她获得了“山东红嫂”的荣誉称号。

大家看到对面是收集了十位新时代的新红嫂,她们是弘扬咱们沂蒙精神的生力军。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

咱们整个红嫂纪念馆所要表达的就是,红嫂们那种“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伟大情怀,沂蒙山人这种至深至爱的情怀也被陈毅元帅感叹为,“我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大家从这个门口出来,我们看到墙壁上的照片,就是历来国家领导人和省市领导对我们沂蒙老区亲切关怀的一些照片。

这条巷子是整个常山庄最长也是最具特色的山村小巷子,带大家参观几个独特的院落。这边是黄渤和闫妮主演的电影《斗牛》的主拍摄院,我们称为:斗牛院。这个院落是个地地道道的沂蒙老院子,除了主屋房顶瓦片因为影视拍摄需要改装过,其他地方都是原来的样子。这种院落方式在沂蒙老区是典型的分家不分院,也就是一个院子住着好几户的人家。

带大家沿着这条巷子继续往上走,去参观的就是《沂蒙》电视剧中主人公于宝珍的家——李家大院。

以前这个村的老百姓都是在山下种粮食,然后用担子一担一担挑回家的。上来后大家看到的前边这个大院落就是李家大院,也是电视剧《娘》的主拍摄院落。

大家里边请。

这个院落是分上下两个阶层的,下院东边这间就是剧中于宝珍大儿子大儿媳妇的家,西边这间就是于宝珍二儿子二儿媳妇的家,上院东边这间茅草屋就是用于做饭的厨房,沂蒙老区称为锅屋,上院西边这间就是于宝珍二闺女的屋。带大家参观一下这个主堂屋。里间有两尊蜡像,就是这个院落的主人于宝珍和李忠厚。在我们这都讲究东边为上,所以主屋东边这个大卧室就于宝珍婆婆的卧室,剧中老人家就是在这张炕上与日伪军争夺粮食的时候被日伪军用枪托打死的,西边这个狭小的卧室就是于宝珍夫妇的卧室。

参观完后,带大家走这边的小偏门。在抗战时期老百姓家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偏门,主要就是为了躲避侵略者转移的。大家下山的时候小心脚下的安全。

看过电影《斗牛》的朋友,对这面墙应该很有印象,这就是《斗牛》中开始那头牛破墙而出的那面墙,大家仔细看还会看到一个曾经修补过的圆窟窿。

带大家走的这条巷子在以前所居住的这四五户当家人都姓李,因此称为李家胡同。这边的院子就是做为王尽美的故居拍摄地。王尽美(1898-1925)年仅27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济南电视台以王尽美的事迹拍摄了一部大型革命历史纪录片《沉浮谁主问沧桑》,由于王尽美以前的故居已被破坏,没有了原来的样子,摄制组寻找了好几个月,几十个地方,最终就是因为这个院落极似他的故居,所以就把拍摄地点定在了这里。走出这条巷子,大家看到的就是与东城门相对应的一个西城门。也就是截至到这个地方我们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的参观完毕。

带大家原路返回东停车场。

第二篇:沂南红色影视基地

沂南红色影视基地旅游项目推广方案

景点简介:红嫂家乡旅游区暨中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总占地1129

亩。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庄村》、《沂州古县城》、《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组成,总投资2.6亿元。这里是红嫂乳汁救伤员的真实发生地,这里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这里至今保留着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随着电视剧《沂蒙》的拍摄和热播,很多红色影视剧相继在这里拍摄完成。推广目的:这里是中国独一无二抗战时期中国“红色堡垒村”,这里就是英雄马牧池,这里就是乳汁

救伤员的“红嫂”家乡。

这里是影视剧《沂蒙》、《娘》、《沂蒙六姐妹》、《斗牛》拍摄地,这里是中国炙手可

热的独具特色的红色影视剧拍摄地,这里是演艺人才腾飞的地方.这里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至今这里完好的保留着抗战时期的沂蒙特色古村风

貌。

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这里是中国摄影家眼中最美的地方,这里是中国艺术院校户外写生

基地,是摄影爱好者最向外的地方。

这里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是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党性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详情

沂南红色影视基地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距沂南县城西北23公里。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常山庄村四面环山,群山相连,只要在各个山头放一个哨兵,便可以一哨观天下,进退任我行,不要说一支部队,就是一个人从这里路过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说此地藏龙卧虎,易守难攻,是我抗战的战略要地。如果说到历史,首先要说党中央的英明决策。1938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领导起义后,党中央十分关注山东的战局,并明确指出:山东省委的工作应以发动游击战争与建立游击区的根据地为中心,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尤其是以蒙阴、莒县等广大地区为重心,而常山庄这一带恰为蒙阴至莒县的中心。

随后,中共中央又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等一系列决策,首先派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率高克亭等50余名军事干部和地方工作干部到山东,随后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又委派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和红军将领张经武率部分红军干部、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党员干部以及部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的学员近200人到达沂南,接着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将所属部队整编为10个支队23个团,共2.45万人,地方武装1万余人。同时,统一指挥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而拉开了创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序幕,使这里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从1938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在沂蒙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的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曾经说:“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站在三孔桥上,我们看到北边这一大片的青石林,可谓是我们常山庄独有的一片景观,当地老百姓叫它黑石沟。沿着这个黑石沟往北100米的位置,有一个地道口,是当年这里的百姓掩护八路军救护伤员的地方,现在仅剩一个洞口,但还可容纳10多人。

前边这个书写着马牧池三个字的石碑,是为了方便拍摄影片而立起的道具石碑。马牧池是这里乡镇的名字,常山庄就是属于马牧池乡。关于马牧池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山区一般都缺水,但是这条小河却常年有水,古时候来往的商人都在这里歇脚饮马,大家垒坝拦水,修起了一个个饮马的池子,称牧马池或饮马池。后来就有个马牧池这个地名。

整个影视基地所拍摄的都是一些30、40年代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所以这里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都是大家眼前这些茅草屋石头墙,所有房屋都是用当地石块建成的,咱们眼前的这些石头墙当地称之为“干插墙”。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临沂市委宣传部要拍摄一部反映沂蒙人民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沂蒙》,剧组历时三个月,在沂蒙山区走遍了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将《沂蒙》的拍摄基地选定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不但地形独特而且还完整的保存了当年抗战时期的古村风貌。在这里先后拍摄了电影《沂蒙六姐妹》、《斗牛》,电视剧《沂蒙》《娘》等20余部影视剧。《沂蒙》荣获了2009年央视“优秀首播剧奖”、“最高收视率奖”和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沂蒙六姐妹》荣获了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电影华表奖和泰山文艺奖一等奖;《斗牛》荣获46届台湾金马奖。

这些生长在石头缝中的百年老树和这些石头房屋,古朴沧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沂蒙人民奋起抗战的历史。

随着拍摄影片的不断播出,这里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热情的观众在追寻当年革命斗争的遗迹,寻找当年那段真实感人故事的同时,纷纷到这里来观光,使这里既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有着丰富的人气。到目前为止,这里陆续拍摄了电视剧《沂蒙》、《娘》、《反抗之真心英雄》、《地道英雄》、《平原枪声》、《岛城风云》、《永不磨灭的番号》、《干得漂亮》、《战雷神》;电影《沂蒙六姐妹》、《斗牛》、《诱杀》、《一个农民的1978——2008》等30余部红色影视剧。前来近距离观看明星大腕,深层次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这里被确定为《山东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写生拍客、影视拍摄的基地。

影视基地荣誉

红色影视基地,山村影视城、影艺人才的摇篮

红色影视文化根据地、山东省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区

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史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生态综合旅游地、沂蒙红色影视拍摄最具特色基地。

影视基地景观

沂州古驿道、红色堡垒村、山村石头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沂蒙母亲王换于展馆、沂蒙大姐李桂芳展馆、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纪念馆、战时火线桥实景展室、小车队长李家才展馆、支前妇救会展馆、支前街、指挥街、影视街、沂州古县城、山乡梦度假村

影视基地美食

常山柿子、西寺堡梨、马牧池山鸡、野竹旺粉皮、双泉峪烤地瓜、芋头、核桃、栗子等地方特色餐饮小吃

影视基地体验

参与影视拍摄、水上拍摄体验、明星见面会、古城古装体验、影视片花仿拍、影视小品拍摄、民俗表演、沂蒙大秧歌互动

影视基地度假

滨水餐厅、生态别墅、标间宾馆、剧组接待、游客接待、旅游团接待、欢乐农家

景区游览内容

走上 “ 沂蒙古道 ” 感受 “ 长亭外,古道旁 ” 的古朴与厚重,进入明清商铺,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特产。走进 “ 马牧池 ” 大门,回味《沂蒙》电视剧的情节。在感受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剧情中,进入 “ 红色堡垒村 ”,这里依托独特的抗战时期的山村风貌,以马牧池所具有的红色历史,全面展示红色文化、影视文化和沂蒙民俗。在三孔桥上,可以想到电视剧《沂蒙》中日伪军进出村庄从这里经过时那种不和谐的音乐。“ 马牧池 ” 石碑记载着厚重的历史,《沂蒙》剧中一些惨烈的场面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视野中的古村院落,低矮破旧甚至脏乱,就是这些茅草屋,石头院,小土路,石台阶,典型的旧时山乡村景,古村风貌,吸引了电视剧《沂蒙》导演管虎。当初,他带领一班人马,从沂蒙山区 6 个县 200 多个山村景点中选定了这个地方。“ 沂蒙大戏台 ” 是影视剧大场景的拍摄地,它成就了《沂蒙》剧中妇救会识字班的场景,《斗牛》中抓阄的场景。平时这里有红色歌舞表演、有沂蒙大秧歌互动,游客们可以踊跃参加。在 “ 东家大院 ” 可以想到李中奉与鬼子同归于尽的悲壮场景;在 “ 李家大院 ” 可以透过于宝珍一家人,感悟到根据地军民一家亲,同心协力斗敌顽的情景;在 “ 支前院 ”、“ 红嫂院 ”、“ 红色堡垒户 ”、“ 红嫂纪念馆 ”,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当你穿过西城门,走进 “ 山乡梦度假村 ” 和 “ 水上景区 ” 以后,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古炮楼 ”、“ 古县城 ”、“ 宪兵司令部 ” 矗立在你的面前,你可以参加古城古装的仿拍体验,尽情享受影视娱乐的趣味。

营销策略。合理规划和建设影视主题公园及影视基地

(1)建设符合实际且特色鲜明的影视主题公园。沂南红色影视基地可以借鉴影视主题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主题公园。如在海南尖峰岭取景拍摄的《红楼梦》,投资者就可以在这里建立主题公园,利用《红楼梦》的知名度来吸引游客。

(2)根据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旅游环境,建设 影视旅游 基地。对沂南红色影视基地来说,要充分发挥沂南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影视作品拍摄基地建在革命老区,以历史文化衬托影视,以影视作品来带动旅游,将影视与旅游很好的结合起来,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 影视旅游 产品的开发

(1)建设新的 影视资源 旅游专线。作为天然摄影城,可以利用在沂南的拍摄工程,设计旅游线路,以形成各类 影视旅游 线。继续发展更多的 影视旅游 专线,鉴于沂南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拥有令中外游客钟情的民俗文化。因此可以发展红色文化 影视旅游 专线。

(2)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沂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支持影视作品在沂南的拍摄、录制,采取较宽松的管理方式,简化甚至省略审批程序,以吸引一些影视剧组来沂南拍摄。加大对沂南现有的 影视旅游 资源的宣传力度。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伴随着新一轮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沂南县文化旅游业也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参观沂蒙红色基地有感

大学生“下基地”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年 级: 姓 名:

2012级

孙安妮

专 业: 学 号:

播音主持

201210130206

参观沂蒙红色基有感

来到临沂大学,才慢慢地发现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是多么伟大,多么让人钦佩,也许没有这片美丽红土的见证便也就没有今日美好安定的临沂。博大的山东。而真正地参观领略了这一切才深深地被这片红土,被这种红色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我们先来到了马牧池。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所谓抗日根据地,数十万军民在此浴战抗击日寇侵略,而一件件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便也就发生在这。

战争年代,“红嫂”用乳汁救过伤病员的感人事件,至今广为流传,而故事的原型就是明德英。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后来嫁到了马牧池乡横河村。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天,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的八路军从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受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打破了封建思想,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一处香炉石分所13名看护员庄新民。

1961年,山东合租名作家刘志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是势力,创作了短片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1964年8月12日晚,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是,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感动得数次落泪。毛泽东指示《红嫂》这处系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期的“红嫂”。从此以后“红嫂”更加闻名天下,后来救死扶伤的女性被冠以“红嫂”的美名,而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袁部长迟浩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同样让我感动的是32名妇女“火线桥”的故事,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沂南县岸提镇沿路村的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当过“童养媳”,在地主家干过长工,幼年艰苦的生活促使李桂芳十五岁便参加革命,并成为村里如女活动的零头人,他们送郎参军,救护伤员,缝军衣,做军鞋,汝阳革命后代,他们在艰苦的年代里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吃着我们摊的煎饼,怀揣土制步枪的八路军战士,能够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只部队需要迅速过汶河,没有桥梁,政治寒冬腊月,喝水冰冷刺骨。“没有桥腿用人堆,没有翘班用门板”,时仁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己门板,在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假期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干部战士看着累到在沙滩上的妇女都留下了眼泪。而更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有的已经怀有身孕。

在马牧池,能够触动心灵的去不仅是原生态的古村落风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包含着沂蒙人无私的奉献精神。马牧池的老石屋曾经历过炮火纷飞的年代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的故事,也见证过沂蒙军民鱼水之情。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但却仍然保持着那是的风貌,石头屋还是原来的石头屋,村里的小巷还像几十年前那样曲折幽深。

接着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役和阵地相结合的重大战役,是打破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占据的关键一战。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那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岁月如梭,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已化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见证了沧桑的历史。

孟良崮战役,也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战役,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大力之前,抢救伤员,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革命斗争的参考,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大家思想收到了震撼,欣灵得到洗礼。使他们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战胜了血多艰难困苦,使他们来往穿梭于鲁中根据地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伤员精心照料,体贴入微,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根式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从中吸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应该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

如今硝烟散去,留下了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哦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 现代化建设......

第四篇:参观沂蒙红色有感教育基地

参观沂蒙红色有感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弘扬沂蒙精神加强公安工作 在实习工作深入中期的时刻,在市公安局、我院领导的重视关怀和区公安分局的组织领导下,我们区实习学警一行34人于2012年4月18日参观游览了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的沂蒙红色教育基地。踏上“沂蒙古道”的青石板路,顿感革命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迈入“马牧池”城门,雄关险隘的崔嵬之气便从心底油然而生,至此方知李太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绝非仅适用于蜀道之剑阁;视野中“红色堡垒村”、“红嫂院”的茅草屋,石头院,小土路,石台阶,典型的山乡村景,古院风貌,仿佛带我们穿越回了可歌可泣抗战时期。这些虽然低矮破旧甚至有些肮脏凌乱,但它们不仅再现了沂蒙民俗,而且反映出沂蒙人民的爱党爱军,更见证了革命前辈们生存环境的艰苦和抗战斗争的顽强。面对这一切,我内心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是什么让我们的革命前辈们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仍铮铮不屈,坚持斗争?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坚决拥护抗战?是什么让他们在极其艰难恶劣的环境下,仍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院落中红嫂明德英和那一尊尊烈士塑像向我们讲述着他们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铁肩道义和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铁肩道义,机智斗争,流传百年佳话

1940年夏天,山东的各界代表汇集到沂南,参加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会。会后,出版了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书中收集了所有在会上作报告的领导人的讲话稿,登载了山东省的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名单。后来情况危急,这本书被交给了王换于保管,为掩护革命干部,她把那本书当成了心肝宝贝,用一块印花棉布包好,收藏起来,等待着胜利的消息。由于后来战事频繁,许多首长离别后没有再回来取书,这本书一直保存完好,没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了,这本书该见天日了,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1947年冬季的一个中午,国民党还乡团到解放区烧杀掳掠。她得到消息后带上这本书准备转移。突然一伙匪徒闯进了她家,直冲她来了。匪徒们晃动着长枪上明晃晃的刺刀,恶狠狠地问道:“你叫王换于吗?听说你给八路军藏过东西。现在还有什么?快交出来!”“俺是个老粗,听不懂你们的话。过去打鬼子的,到俺家也不过是喝水、吃饭,俺没见过什么东西。”“叭,叭”一个匪徒劈头带脸打了她两个耳光,她只觉得两眼直冒金星。匪徒把刺刀架到她的脖子上威胁她说:“你这老东西装糊涂!今天要是交不出东西,就要你这条老命!”她定了一下神说:“你们愿意要我这条老命就拿去吧!”她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扑通扑通的。这本书正掖在她的棉裤腰里呢,万一他们要搜身怎么办?敌人威胁了一通,问不出一句话,便气势汹汹地到处翻腾,屋里屋外、箱子柜子、甚至连老鼠洞都掏遍了。敌人搜查了一阵,没有结果,就把注意力转到她的身上。一个匪徒朝她走来,刚要动手,她急中生智地大喊大叫,并大声骂道:“混帐东西,你想干什么?我老妈妈子六十多岁的人了,过去日本鬼子也都没能把我怎么样,你想怎么样?你有没有父母?你是不是你爹妈生的?你是不是个中国人?”她这一招还真有效,只见那匪徒缩了手,脸红到脖子根底下。可是冷不防背后一个匪徒劈腰捣了她一枪托子,她疼得猛一缩肚子,那本书一下滑到裤筒里去了,她想这帮坏家伙总不能向她下身搜吧,书滑到裤筒里,双腿缠着腿带子,反倒更安全了。她顾不得腰疼,故意提高了嗓门说:“你们不用打,也不用翻,我自己脱下衣裳你们看看,你们哪一个不算娘养的,尽管睁开狗眼,可别闭上„„”说着她便解开大襟扣子,露出了半个肩膀,接着她

就做出要解裤腰带的样子。匪徒们看见她一本正经的架式,断定她身上不可能有什么重要东西,也实在不愿意在她这六十岁的老妈妈面前出尽丑态,便灰溜溜地走了。就这样,书保存下来了,这不仅使书上所登载的重要领导干部的安全得以保障,更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省档案馆关于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士代表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

慈母柔情,爱党拥军,谱写动人故事

1941年11月4日,大批日伪军包围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突

围中身负重伤,明德英救下了他,为他包扎伤口,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解开胸衣喂伤员乳汁救活了伤员,最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直至伤员康复归队。

198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嫂》,后来

改编为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

坚定信仰,舍家为国,书写悲壮诗篇

1941年冬天日寇大扫荡时,陈若克已经怀孕八个多月了,可她毅然决定跟随部队转移,有人劝她不让她走,她倔强地说:“咱们革命哪能避艰险!我是个领导干部,要是找个地方躲起来,怎么去号召同胞们抗战?”就这样陈若克拖着快要临产的身子,在十一月七日从大崮撤退的时候,不幸落入敌人的手里。起初她要求速死,但敌人强制着把她带到沂水城进行审讯。敌人拷问她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丈夫姓什么?干什么?若克冷冷地回答:我和丈夫都是抗战的,打日本鬼子的!若克大骂敌人的残酷暴行,敌人就她吊在梁上拷打,昏死了就用凉水泼,苏醒后再用杠子压。在敌人的残酷摧残下,若克同志早产了。敌人看硬的不行,改用软的手腕,拿来牛奶给孩子喝,企图用她疼爱孩子的心理诱使她屈服。若克对敌人的卑劣行为极端蔑视,把牛奶泼在地下,和孩子一起展开绝食斗争。敌人使尽了招儿,最后下了毒手。陈若克同志怀抱婴儿,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敌人过去强夺她的孩子,若克拼命地抱在怀里不放,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敌人用刺刀将若克母女活活穿死。那时,若克才二十二岁„„

参观完毕乘车返回途中,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今天,面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我们没有理由忘却,没有理由松懈,更没有理由贪图安逸裹足不前,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大力弘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对公安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昂扬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务实地工作,充分发挥公安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为推动民主和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赴沂蒙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

赴沂蒙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

6月26日至28日,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院党总支的组织下,赴沂蒙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体验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追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在庄严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大青山革命遗址,重读民族抗战的光荣历史,回顾了抗大1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第115师等机关近6000名非武装人员同沂蒙人民一道在反扫荡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聆听红嫂感人事迹讲解,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深刻感受党和人民军队为了沂蒙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沂蒙人民义无反顾跟党走,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斗争,山东党政军和沂蒙儿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培育形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在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馆,再一次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形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凝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两天的学习,通过边参观、边听讲、边领会、边思考,深知今天幸福中国的来之不易,深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深知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重要性,心灵深处产生了震动,形成了共鸣。

只有真心为了人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战无不胜,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中华民族从事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崇高事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甚至血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才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脱离了群众,没有凝聚群众的力量,我们的事业将会遭受更大的挫折与挑战。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山东战场的关键一战,来之不易的胜利中凝聚了沂蒙人民的全力支持与无私奉献,是‘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最好注释。在学习中,我们才得知“红嫂”是一个英雄的群体的代称,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方兰亭只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1941年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根据地马牧池乡横河村。日本鬼子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突然被日军包围。激战中,一位年轻的战士身负重伤突围,踉踉跄跄地向奔来,身后跟着一群追击的鬼子。明德英是横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从小聋哑,当她发现八路军伤员危急时,立即掩护他躲进一座空墓,然后用树枝盖好。鬼子赶过来,围着墓转来转去,就是不见八路军战士的影子。鬼子让明德英找出八路,她顺手向西边指了指,鬼子便向西山追去了。见日寇走远,明德英便急忙将小战士背回家。这时,伤势很重的小战士已经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当发现他嘴角干裂,呼吸困难,急需用水时,明德英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将奶水挤进了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苏醒过来,明德英又急忙用盐水为他清洗伤口,并把家里仅有的老母鸡杀掉,熬成鸡汤给伤员滋补身体。半个月过去了,在明德英的细心照料下,小战士终于痊愈,重新回到了部队。1940年,方兰亭看到八路军战士生活困难、忍饥挨饿,偷偷将亲生女儿卖掉换了20斤粮食做饭给战士们吃。战士们得知后,无不为之落泪,纷纷凑钱将女孩赎回。看到这些真是的感人事迹,是对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是对党和人民无比热爱与尊崇。有了这样的党和人民。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

发扬沂蒙精神,推进科研工作。“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人民以其高尚纯洁的奉献精神,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无限热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演绎着“军民一家亲,干群一家人,永远跟着党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同仇敌忾”的沂蒙亮点。我们要把沂蒙精神的洗礼内化为对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开拓奋进,无私奉献,把满腔的忠诚和精力用到爱护群众、服务群众中去。我们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下的今天,广大科研人应以沂蒙人民为师,以沂蒙精神为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要把个人成长的“个人梦”、农科院发展的“农科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加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工作生活环境,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一心一意谋科研,聚精会神求进步,全心全意为三农。对全院工作而言,就是做到坚持三个面向不跑题、深入农业一线不走调、扎实做好“科研立院、项目兴院、人才旺院、机制活院”四篇文章,不断增强我们科技创新的动力、能力和活力。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攻关、转化和服务,集中精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平台、条件、人才、团队,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站在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到尽可能好。三是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加强机制、文化建设等,着力提高我们的软实力。

下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色沂蒙文化[最终定稿]

    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

    沂蒙红色精神

    沂蒙精神绽辉煌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曾几何时,便有一首歌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那熟悉的旋律,高亢的音符响彻在沂蒙的街街巷巷,这首歌便是沂蒙山小调,仿佛回到那些战......

    赴红色基地沂蒙学习培训心得(合集五篇)

    赴红色基地沂蒙学习培训心得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团省委于5月21日组织了市县两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赴临沂集中学习培训。“......

    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赴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5篇

    文学院赴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2011年7月11日至14日,文学院“红色文化影视基地建设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调研实践队”以“关注老区发展,传承红色......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

    沂蒙红色教育学习心得

    沂蒙红色教育学习心得 为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体验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5月11日,我参加了局里统一组织的全局人员赴孟良崮纪念馆、马牧池红色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先后......

    沂蒙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赴沂蒙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刘金虎为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扎实有效的开展,4月20日,县水利局党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赴临沂沂南马牧池乡群众路线教育基地、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

    “沂蒙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的体会和感受

    参加“下基地”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这首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回响在沂蒙大地上时,沂蒙精神便在每一个音符到达的地方生根发芽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