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训高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制度、考核方案、实施方案
武训高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的需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校育人体系,学校决定试行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狠抓细节管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目的意义:
1、拓宽德育的实施途径,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实施个别教育,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发展点,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
3、“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发展,让社会满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实施步骤:
学校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全校育人导师制工作的实施、评估工作。学生处和年级部具体负责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组
长:崔吉会
副组长:李建民、孙有增
成员:韩金国、金志忠、于建勇、肖新华、郑书广、王彦林、宋建印
2、宣传发动。召开级部教师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今学生发展困难的根本原因,提高认识,说明活动意义。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导师的教师。
(2)以班级为单位,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认识等);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主要针对行为有偏差、家庭教育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验对象。对受导学生年级组在本级部范围内公布,并报学生处备案。
四、工作职责: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3、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5、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五、工作制度:
1、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行为、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等,建立受导学生成长的档案笔记,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2、家访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导师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单独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六、奖励制度:
1、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每学年评出若干名“校级优秀学生导师”,并享受学校副班主任荣誉及资质。
2、学校根据对导师的考核情况记入教师考核和教师发展档案。
武训高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一、指导思想
面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我校管理育人全面发展。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二、具体内容
1、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学生处、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3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2、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惹事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育处。对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对优秀的教育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
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 原则:
第一、坚持对一般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如说话、睡觉等)采取暗示、提醒办法处理。第二、坚持对严重干扰正常课堂秩序事件(如学生打架、病倒等)采取及时处理的原则。
坚持先上课后解决问题的原则。在课堂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课上学生的问题课下解决。
程序:
第一、病倒同学及时送校医救助,同时通知班主任或年级主任告知监护人,及时送医院救助。
第二、对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送至班主任或年级主任处批评教育,如班主任、年级主任不在办公室送至学生处进行批评教育。由任课教师及时通知该生导师,进行谈话教育,导师负责及时通知监护人该生在学校的表现,请家长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应反映在课堂常规评比表上。
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帮助教师以理智的心态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以有效的途径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值周制
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多,建立年级教师值周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力措施。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每天有一名本年级组教师,负责对本年级组学生午饭空、晚饭空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解决学校午饭空及晚饭空监管不足问题。
三、具体办法
第一、每学年教务处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由年级主任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组统一安排,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工作;选定2名优秀学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工作。
第二、每名导师带3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笔记,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记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主任在本年级组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笔记,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学生处制定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年级主任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体现在每个教师发展档案中,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把该工作纳入年度评优工作中去。考核分在85分上者,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低于60分者,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武训高中全员育人导师制评价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平等、尊重、关爱”的育人原则,构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此我校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制度。为使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受教育者享受到同等的关爱和尊重,特制订如下考核方案。
一、明确职责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作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心记录、家访记录等,注意积累素材并撰写成功的育人案例,每一期至少一篇。
二、建立制度
(1)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调查各班需要导师辅导的各类问题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等,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家访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
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求受导学生每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不定期举行导师、受导学生座谈会、听取导师育人情况汇报。
三、考核细则
(一)日常工作(40﹪)
1、认真填写好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每位受导生记1分,共计2分)
2、对受导学生的家访作好记录,每学期对每个受导学生上门家访不少于1次。(上门家访每次记2分,封顶6分。)
3、做好受导学生的谈心记录,要有学生谈心后的认识反馈。全学期每位导师对受导学生谈心不少于2次,谈心一次记1分,封顶5分。
4、认真写好家访散记,每学期不少于1篇。(每篇散记字数250字左右,每篇记4分,封顶8分。)
5、教育案例分析或育人论文,每学期1篇。(案例或论文字数500-2000,500字以上记5分,1000字以上记7.5分,1500字以上记10分,2000字以上记13分。)
6、期末写好育人小结。(记3分)
7、受导学生如有特别明显的进步,另加分幅度不低于10分。
8、案例、家访散记、德育论文如被市级以上录用或获奖,按奖惩制度另加分。
9、创新育人渠道,如在育人过程中有创新的做法或亮点则酌情加分。
(二)班主任、年级主任评价(30﹪)
(三)学生和家长评价(30﹪)
备注:以上考核细则解释权在校长室、学生处处,本考核细则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制度、考核方案、实施方案
勐先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的需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校育人体系,学校决定试行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狠抓细节管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目的意义:
1、拓宽德育的实施途径,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实施个别教育,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
3、“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实施步骤:
学校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全校育人导师制工作的实施、评估工作。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组
长:胥京伟
副组长:李天洪
张光华
苏智国 成员:傅松
文一彬 杜剑锋 张韬 李云静
2、宣传发动。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今学生弱势的根本原因,提高认识,说明活动意义。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导师的教师。
(2)以班级为单位,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主要针对行为有偏差、家庭教育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验对象。
四、工作职责: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3、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5、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五、工作制度:
1、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等,建立受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2、家访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导师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六、奖励制度:
1、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每学年评出若干名“校级优秀学生导师”,并享受校级综合荣誉。
2、学校根据对导师的考核情况记入教师考核和教师业务档案。
勐先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我校争办示范校进程。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二、具体内容
1、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德育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3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三、具体办法
第一、每学年教务处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选定4名优秀学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导师带3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组长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教育处制定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体现在每个教师手册上,教学处把该工作纳入评优工作中去。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2、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惹事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育处。对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对优秀的教育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
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原则:
第一、坚持对一般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如说话、睡觉等)采取暗示、提醒办法处理。第二、坚持对严重干扰正常课堂秩序事件(如学生打架、病倒等)采取及时处理的原则。
坚持先上课后解决问题的原则。尤其是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随便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力。在课堂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课上学生的问题课下解决。
程序:
第一、病倒同学及时通知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告知监护人,及时送卫生院救助。第二、对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送至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处批评教育,如班主任、年级组长不在办公室送至教育处进行批评教育。由任课教师及时通知该生导师,进行谈话教育,导师负责及时通知监护人该生在学校的表现,请家长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应反映在课堂常规评比表上。
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帮助教师以理智的心态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以有效的途径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值周制
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多,建立年级教师值周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力措施。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每天有一名本年级教师,负责对本年级学生中午、放学后至静校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解决学校中午午休及放学后教育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的问题。勐先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评价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平等、尊重、关爱”的育人原则,构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此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制度。为使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受教育者享受到同等的关爱和尊重,特制订如下考核方案。
一、明确职责。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作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心记录、家访记录等,注意积累素材并撰写成功的育人案例,每一期至少一篇。
二、建立制度。
(1)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调查各班需要导师辅导的各类问题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等,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家访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
导师坚持每学期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二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求受导学生每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不定期举行导师、受导学生座谈会、听取导师育人情况汇报。
三、考核细则。
1、认真填写好受导学生的成长档案。(每位受导生记1分,共计2分)
2、对受导学生的家访作好记录,每学期对每个受导学生上门家访不少于1次。(上门家访每次记2分,封顶6分。)
3、做好受导学生的谈心记录,要有学生谈心后的认识反馈。全学期每位导师对受导学生谈心不少于2次,谈心一次记1分,封顶5分。
4、认真写好家访散记,每学期不少于1篇。(每篇散记字数250字左右,每篇记4分,封顶8分。)
5、教育案例分析或育人论文,每学期1篇。(案例或论文字数500-2000,500字以上记5分,1000字以上记7.5分,1500字以上记10分,2000字以上记12.5分。)
6、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的评价。(有书面材料反映,每位记2.5分,封顶5分。)
7、期末写好育人小结。(记3分)
8、受导学生如有特别明显的进步,另加分幅度不低于5分。
9、案例、家访散记、德育论文如被市级以上录用或获奖,按奖惩制度另加分。
10、创新育人渠道,如在育人过程中有创新的做法或亮点则酌情加分。备注:以上考核细则解释权在校长室、政教处,本考核细则公布之日起实施。
勐先中学
第三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制度、考核方案、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的需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校育人体系,学校决定试行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狠抓细节管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目的意义
1、拓宽德育的实施途径,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实施个别教育,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发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使教师能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
3、“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实施步骤
学校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全校育人导师制工作的实施、评估工作。德育处和年级组具体负责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组
长:德育主管校长. 副组长:德育主任、年级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2、宣传发动。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分析当今学生弱势的根本原因,提高认识,说明活动意义。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组织实施。
(1)班主任任主任导师。
(2)主任导师将本班学生分成4至5组,每组6至8人,将小组名单上交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根据教师任课分布指派导师。
(3)导师在主任导师处领取学生《成长册》分发给学生,并讲清填写方法及要求。
四、主任导师、导师工作职责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3、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5、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五、工作制度
1、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册》,内容包括设计今天赢取未来、反思今天完美一日、老师请您分享我的成长、我的本周成长评价、下周成长目标、老师请您告诉我、导师寄语七项内容,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2、定期和不定期的电话家访,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3、导师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六、奖励制度
1、学校每学年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每学年评出若干名“校级优秀学生导师”,并享受校级综合荣誉。
2、导师考核
(1)导师每学期考核总分为5分。分两部分进行考核,1分由主任到师(班主任)组织本班导师的小组学生对导师进行考核;4分由包年级领导、德育处、年级主任、主任导师对每位导师进行考核,最后两部分之和就是导师的考核成绩。特别强调,若发现导师对成长册填写不认真或未填写的每页每一个栏目扣0.1分。
(2)导师的考核成绩送教务处记入教师考核总成绩。
古 城 中 学
2014.11.20
第四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于为学生的人生奠基,让生命精彩,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发挥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进取心,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2、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建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新模式。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学校全体干部、教师都是育人者,建立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消化得了。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领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全面 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对应性原则。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导师,每一位导师都要有关爱的学生。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跟踪管理。
5、个性化原则。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功。人才多样化,人人都能体验成功成功的乐趣。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因人施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人本化原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以理服人,但更要以情感人,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四、实施步骤
学校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全员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政教处和级部具体负责导师制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到位,目标到位,责任到位。组 长:刘延伟 副组长:刘凤殿
成 员:刘仁丰 刘文祥 禹方银 全体班主任
2、宣传发动。层层召开教师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查找分析学生弱势的原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员导师制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
3、实施方案。成立全校干部、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并向学生公布。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全权组织者和协调者,任课教师要为班主任负责。召开“全 2 员导师制”班级主题班会,参加人员为全体学生和本班全体任课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全员导师制”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弱势、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和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特点,尤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困难生、行为偏差生、单亲家庭等方面的特殊学生,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基础上,经合理调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确定导师,将本班全体学生联系给任课教师,并填写《全员导师制导师分工班级明细表》。每位导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担5-10名分包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
4、阶段总结。每位导师根据分包学生的实际,制订计划,提出工作设想和目标,期末总结、交流。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级部要抓好全员导师制的落实和督查,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学校利用专题行政办公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级部间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五、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班主任职责:
1、负责本班导师与学生的选配和协调工作。
2、协调班内各位导师之间的工作。
3、与导师一道负责班级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4、教育引领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查补薄弱环节,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5、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彰显其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导师职责:
1、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接受学生的申请,或者学校的委托,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及其家庭背景,采取整体与个别教育、引领、辅导相结合,关心帮助所联系学生。
2、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 3 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联系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激情,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明确要求、悉心指导、定期检查。
4、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加强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
6、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三)对学生的要求
1、经常主动地向导师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接受导师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服从导师安排。
3、每学期撰写一份心得体会。
六、具体实施
(1)摸底建档。导师要深化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2)谈心交流。导师关心所联系学生的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提倡聊天式谈心,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要用心换心,以真诚换真诚,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掌握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 4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多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在师生间架起沟通友谊的桥梁。
(3)家访。积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学校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给学生以实质的关怀和鼓励。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级部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学校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5)记录。要求每位导师填写与结对学生的家访情况、谈话和帮助措施,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每学期结束,导师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级部。
(6)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所联系的学生决定。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导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七、考核评价
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定。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
1、以学生期末成绩为基数,教务处和级部评价导师指导学生成绩情况和发展 表现,成绩与导师工作评价、绩效工资挂钩。
2、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每月级部检查一次,量化赋分,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3、每学期,政教处组织检查一次。
4、学校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学校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晋职、聘任的优先条件。考评内容为:
(1)学生德育、体育、卫生、纪律、学习进步程度(40%)
(2)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等(30%)
(4)学生的反馈评价(30%)
东峪联小
2013.年9月
第五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灰埠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于为学生的人生奠基,让生命精彩,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发挥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进取心,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2、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建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新模式。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学校全体干部、教师都是育人者,建立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消化得了。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领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对应性原则。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导师,每一位导师都要有关爱的学生。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跟踪管理。
5、个性化原则。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功。人才多样化,人人都能体验成功成功的乐趣。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因人施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人本化原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以理服人,但更要以情感人,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四、实施步骤
学校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全员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政教处和级部具体负责导师制实施的日常工作,做到领导到位,分工到位,目标到位,责任到位。组 长:蔺文燕 副组长:王新强、成 员:潘松丽、付顺涛、焦丽艳、张志敏、史妮妮、史官信、肖明栋、全体班主任
2、宣传发动。层层召开教师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查找分析学生弱势的原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员导师制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
3、实施方案。成立全校干部、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并向学生公布。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班主任是班级导师组组长,是导师制工作的全权组织者和协调者,任课教师要为班主任负责。召开“全员导师制”班级主题班会,参加人员为全体学生和本班全体任课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全员导师制”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弱势、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和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特点,尤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困难生、行为偏差生、单亲家庭等方面的特殊学生,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双向选择基础上,经合理调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确定导师,将本班全体学生联系给任课教师,并填写《育人导师工作纪实》、直到组织学生填写《学生成长周记》。每位导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担3名分包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
4、阶段总结。每位导师根据分包学生的实际,制订计划,提出工作设想和目标,期末总结、交流。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级部要抓好全员导师制的落实和督查,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学校利用专题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级部间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
五、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班主任职责:
1、负责本班导师与学生的选配和协调工作。
2、协调班内各位导师之间的工作。
3、与导师一道负责班级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4、教育引领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查补薄弱环节,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5、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彰显其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导师职责:
1、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接受学生的申请,或者学校的委托,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及其家庭背景,采取整体与个别教育、引领、辅导相结合,关心帮助所联系学生。
2、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联系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接受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激情,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明确要求、悉心指导、定期检查。
4、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通过与学生频繁而深入的交往,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加强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方面的困难。
6、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三)对学生的要求
1、经常主动地向导师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接受导师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服从导师安排。
3、每学期撰写一份心得体会。
六、具体实施
(1)摸底建档。导师要深化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2)谈心交流。导师关心所联系学生的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提倡聊天式谈心,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要用心换心,以真诚换真诚,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掌握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多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在师生间架起沟通友谊的桥梁。
(3)家访。积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学校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给学生以实质的关怀和鼓励。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填写《学生成长周记》。级部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学校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5)记录。要求每位导师填写与结对学生的家访情况、谈话和帮助措施,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每学期结束,导师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级部。
(6)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所联系的学生决定。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导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七、考核评价
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定。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
1、以学生期末成绩为基数,教务处和级部评价导师指导学生成绩情况和发展表现,成绩与导师工作评价、绩效工资挂钩。
2、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每月级部检查一次,量化赋分,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3、每学期,政教处组织检查一次。
4、学校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学校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晋职、聘任的优先条件。考评内容为:
(1)学生德育、体育、卫生、纪律、学习进步程度(40%)
(2)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等(30%)(4)学生的反馈评价(30%)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