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用技术资料资料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曾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发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
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
4、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如下列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其负作用还未知)
5、技术的专利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如: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1)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案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2)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案例: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2、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如: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
(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同时,技术更新也为产品的晚新换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灯具的发展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它促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产品,如何有机地结合各种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问题。如: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世界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
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听觉效果、情感。在很多情况下,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不仅是指计算机或机器,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机关系。案例:乘电梯、进门中存在的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也可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高工作效率,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如:“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勒“铁锹作业试验”。(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案例:高跟靴、烟。(3)舒适
人机关系中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培土小工具(4)安全
安全是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上的边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2)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3)满足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
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案例: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而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人与产品宽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什么是技术试验
(1)定义: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如:技术试验卫星。要注意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并不一样。
(2)作用: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如:阿会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3)分类:对技术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方法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2)模拟试验法:是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大坝水利试验等。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
(4)强化试验法:是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移植试验。如:小白鼠等。
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包括: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的写作顺序: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①收集信息(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资料、收听广播看电视、浏览互联网等)
②设计分析(面对设计要求和约事之间的机互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③方案构思(作用是把明确问题时提出来的设计要求具体落实到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呈现出产品的具体现象,是设计思想、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设计者设计风格和设计水平的展现空间)
④方案呈现(把模糊设计、草图具体化)
⑤方案筛选(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分两阶段①绘制图样;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①测试目的: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②评估需要反复进行;
③在测试、评估等基础上进行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原则之间有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1、创新原则
创新原则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己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诸葛亮要素给人以愉悦感等)和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的地位等)等。
3、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就是要提高功能成本比: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美观原则
好的产品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成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5、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还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6、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三、设计的评价(掌握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会用坐标图的方式进行评价
1、设计评价从评价对象分有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从评价者来分有设计者自我评价(自评)和他人的评价(他评)两类。
2、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最终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4、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5、设计的交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特点)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问题:
在生活中,有很多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问题的产生:
1、来源于生活
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中国人为进食而发明了筷子。
2、来源于需要
由于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如把汽车帮成流线型来解决速度大时的阻力问题。
3、来源于积极主动的思考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如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收集信息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集体询问法、文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电话询问法、个别询问法。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是重要的技术活动,也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模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确目的。
2、问题的价值
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发展以后呢?
⑥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
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3、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
4、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设计分析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
产品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为了服务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设计: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环境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二、方案的构思
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
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1、草图法
草图不仅能将一些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意修改,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有受约束。
2、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
3、联想法
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的构思,不一定能使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运用联想法进行构思后,我们不能盲目地实践,而应该首先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而后再进行制作和实施。
4、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三、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之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
1、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基本功能)
2、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3、还要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环保性等
4、最后还在考虑产品使用对象
方案的权衡(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一、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
1、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常见的有:图样、图表、模型、符号
2、分类:
按专业类型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 按人的感觉分:视觉语言主、听觉语言、触觉语言 按人的视觉形式分: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
3、技术语言的特点
①言简意赅(简明扼要)②通俗直观
二、草图的绘制
1、徒手绘图:握笔姿势等。
2、网格徒手图
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
3、基本图形的画法
圆、圆柱体、立方体、锥体的画法。
4、草图的分类
构思草图是以具体图形把想法表现出来
5、设计草图是经过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
6、草图绘制的步骤:
①选用合适的笔来画图(2H铅笔)
②在方格纸上按照构思好的设计方案,画出产品的外观比例关系。
③在准备好的透视网格纸上,画出产品的透视线,先画淡一些,等画完图形后,再描深轮廓。④画产品的中间调子,注意色彩过渡自然。⑤细致描画产品的亮部及高光部位。
⑥绘产品放置的阴影,突出形体的体积感和质量感。
三、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效果图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从效果上注意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了解产品的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
四、正等轴测图
1、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
2、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① ② ③ ④ 根据形体特征,确定长(X)、宽(Y)、高(Z)等三轴在图纸上的位置平面结构形体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沿着上述三轴分别量出物体的长、宽、高的尺寸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据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有方斜切面,完成全图。
五、正投影与三视图
1、投影: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2、正投影法: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3、三视图:主视图、领会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到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4、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5、一定要注意投影方向,特别是正投影方向。
六、形体的尺寸标柱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2、尺寸要素:
①尺寸界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③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3、尺寸标柱:直径、半径、形体尺寸标注方法。
七、机械加工图
1、定义: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2、组成: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和文字说明
八、剖视图
1、定义: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2、剖切面的特征:
①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 ②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九、线路图
电子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一、原型:
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草模
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
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
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式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4、功能模型
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等。
5、展示模型
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五、工艺: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
步骤:(1)基准
(2)划尺寸线
(3)划轮廓线
(4)冲眼
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
(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力(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
3、锉削
锉削操作要领: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在推挫削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大到小,右手施力要由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划线定位
(2)装夹工作
(3)装夹钻头
(4)钻孔
5、连接:
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
目的:防止金属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美观程度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油漆、镀层
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材料。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第二册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的涵义
(1)涵义: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特定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本质(功能):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2、实体结构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够随比较大的力。
比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
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当然对于生活中的物体很多并不单纯的属于上面的某一种结构而是由多种结构共同组成的。比如我们的教学楼整体来看是框架结构,而楼顶的大圆球却是壳体结构的,而具体的一面墙却又是实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5、连接方式:绞连接(轮子、轴承、风扇、人体四肢与躯干等等)、刚连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等等)。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例如,儿童自行车的结构设计,首先应以代步、锻炼儿童的手脚协调能力为设计目标,同时要满足童车结构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如自行车的链轮、链条、车把、车闸有一定的要求。
2、学习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如做到用料省、成本低等,也就是说,力求以最低的成本使所建造的结构达到预定的要求。
不同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但无论在哪一类用途的结构设计中,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结构设计中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材料、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等。
四、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
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流程
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顺序,称为流程。
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技术活动的流程,最主要的要求是要根据该项活动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变化规律,科学的安排活动的环节及时序,以达到预期目的。其具体要求:
(1)提高效率。经常是通过节省时间来完成的。
(2)提高质量。主要是合理地安排环节。
(3)保证安全。在每个环节上都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详尽的考虑,并要有保证安全的可靠措施。
(4)节省资源。
(5)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经济效益。
(7)其他,如注意环保等
2、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就是
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
4、流程的表达
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
流程图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因为这种形式既简单又明确。
5、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1)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2)按照每个小时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3)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单注释,也可不做注释。
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1)流程的优化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2)流程优化的目的
既然是优化,就是要做得更好,也就要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完全。
2、流程优化的内容
一般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机关报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3、流程优化的条件。
要进行流程的优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内部条件:对流程内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2)外部条件: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
1、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实例:一支球队、自行车、手表、一片森林、手机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3、子系统: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
[实例]:十字锈:一堆五颜六色的线、一根针、一块布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过灵巧的手将其锈成各种图案就有了新的意义。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关性强调的是部分对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而整体性更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3、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外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需定期更换零件:生病、看病
5、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化,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例如:蝈蝈、北极的白熊、变色龙等保护色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三、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祥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检验核实做出决策 系统分析的主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是针对系统的整体性特性的。
2、科学性原则
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南方种水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3、综合性原则
注重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也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纵向关系。是针对系统的相关性特性来的。
四、系统的优化
系统的优化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如:在西瓜种植中,要使西瓜具有抗御低温、防止枯萎病的能力,一般采用嫁接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
五、系统设计
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控控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对象、有手段
例如:遥控器、电灯开关„„
二、控制的分类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对于自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我行我素
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如:红绿灯、电风扇的速度控制
〔实例〕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人走近门时,门上方的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后,便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启动电机运转,从而带动门自动开启,当门开启后,控制电路将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就通知电机做反向运转,使门关闭。
〔分析〕输入(给定量):红外线装置是否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信号:控制器:电路:执行器:电机:被控对象:自动门:输出量:门开启或关闭
2、闭环控制——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科生影响。
实例:饮水机、简单的自动水位控制装置
三、干扰的概念
1、涵义:干扰就是对控制系统的行为造成影响的有害信号及扰动,即除给定量外,引起被控量值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点:系统行为、被控量量值变化;引起变化的各种因素。
干扰因素:真正的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例如:骑自行车的干扰因素:逆风、上坡路„„
四、反馈
反馈是指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第二篇:技术资料
宁陵县科技示范户玉米高产技术要点
科技示范户广大农民朋友大家好:
我是宁陵县东方种业服务中心、宁陵县农业新科技研究所,农艺师,技术员。今天来到咱们村,是专门为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跟踪服务的,请大家注意听讲。
广大科技示范户,农民朋友们注意了:
近年来秋季阴天、雨天多,选用连续阴雨不秃尖的优良玉米种是关键。选择优良玉米品种倡导科学种田,已被大多数农民所认同;但个别农民朋友对此认识还不够深,有些人想高产但对玉米高产技术略知一二,收效甚微。所以广大农民朋友要认认真真学,更加丰富自己的农业高产种植技术知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依据自然气候条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管理,共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现在我提醒广大农民种植户,农民朋友选用豫丰3358、郑单2201、群英8号、惠民纬玉5号、新三系958连续阴雨不秃尖的品种,这些品种不但杆低,特别抗倒、抗病性明显高于其它玉米品种并且是优质超高产的玉米品种。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玉米高产的几大栽培要点:
第一章:玉米是一个大肚汗,能吃就高产。
一般玉米田块前期追施大品牌复合肥,等量三元素复合肥,进一步提高抗倒能力;出天缨前以追氮肥为主,可使籽粒饱满;出苗前施梦肥可壮苗,原则上不能与种肥混播,施梦种肥要与种子保持10公分以上的距离为宜;施好底肥可促根发育,壮苗先壮根,根能吸收地下水肥合成氨基酸、核酸和细胞分裂素,促使叶子发黑、发厚,增强光合作用,叶子能通过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同时还促使了根系的发育。
第二章:三叶间、五叶定、7至8叶时来花控,十叶期大水大肥往上供。
(1)三叶间:就是玉米长出三片叶时要间苗。
(2)五叶定:定苗要留扁苗、壮苗,向行距伸展的好苗,去掉向株距伸展的小、弱、花叶病株,园苗一定不能要。
(3)7至8叶时来化控:
七、八叶来化控,防止玉米钻心虫,喷矮丰防倒伏,降低株高穗位一尺左右,下午3点后喷最好避开雨天,亩增产100~200斤。
(4)十叶期供肥:十个叶子即八片叶展开,一心为宜。(简称8叶一心)
第三章:一滴、三防、八叶丢,十个叶子保丰收。
(1)一滴:就是阳历6月下旬,玉米长至3——5片叶时农药稀释后滴心。
(2)三防:防病、防虫、防止三叶期间受危害。
叶斑病用三唑酮或禾果利防治。
根腐病可用农用连霉素加井冈霉素来防治有特效。
(3)八叶丢:就是长到七、八叶时,用杀虫剂或沙子药进行丢心治虫防病夺高产。
第四章:下面介绍一个玉米增产小窍门,仅供大家参考。
株高生育期相同的玉米品种可进行间行种植,可增强玉米的授粉时间,充分杂交可增加产量一成,株高生育期不一样的玉米品种,不宜采用此法。
第五章:适时播种。
(1)播种前提前两天在土地上晒种7——8小时,可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芽势。夏播为阳历6月1号——20号。春播打膜地块应在4月10号后播种,不打膜地块应在4月20号后播种,深度为3——4厘米最好。播种按1——1——2播种,就是一般用单粒,个别点个双籽。提倡麦垄套种,收麦3——5天前播种,麦收后及时清理掉盖在玉米行上的麦秸,以防烧苗。间苗时,边行适当留些双棵。
(2)合理密植,我们种植豫丰3358、郑单2201、群英8号、惠民纬玉5号、新三系958等最具增产潜力的好品种,一般亩留苗4000棵之内。3500——3800最高产,每棒能出4——5两籽,正常年份产量在1400——1500斤以上,密度过大或过少都会造成减产,并且还会降低抗倒能力,所以一定要把玉米的株数控制在3500——3800之间,如果播稠了,一定要剔苗至合理密度,否则将会造成玉米减产。
(3)秋季作物时间观念最强,早一天播种就能早成熟两天并且增产5%左右;晚一天播种会推迟收获三天同时减产7%左右。
(4)我们尽量提倡,麦垄点种,在麦收前3——5天播种,按照1——1——2籽手工点种,亩留3500——3800棵,每亩可增产200——500斤,也就是说每亩能多收入200——500元,争当科技示范能手,高产状元,不在话下。麦垄点种的玉米田麦收后及时浇水和打苗后封闭药和治虫药,苗期要喷打2~3次治虫药防止苗期病虫害发生,特别是5月份播种的春玉米,苗期要喷打3~4次治虫药,防止灰飞虱、蚜虫等害虫及虫害传播的粗缩病等病害。
第六章:高产施肥数量与技术。
(1)亩产1500——1600的地块,应出苗后25天追80斤大品牌复合肥(硝酸磷钾)另加4斤硫酸锌(也可玉米1米高时,亩喷施2两硫酸锌,不可多喷,避免烧叶),尤其是缺锌的地块,增产特别明显;出苗45天再追施尿素40斤,确保能达到满意的产量。
(2)亩产1600——1800斤产量,追施梦肥,亩施50斤微生物复合肥,玉米棵1米高时,亩施100斤大品牌硝酸磷钾复合肥,硫酸锌6斤,补喷一遍钼肥,出天缨前再施10公斤尿素。
(3)亩1800——2000斤产量,在玉米合理密植的情况下,选择高水肥地块亩施农家肥4方,亩留苗4500株,单株留苗,追施底肥,麻博士微生物复合肥25%含量100斤,其他施肥量不减少,科学管理,适时收获,天作之和,吨粮玉米就一定能实现。
第七章:适时收获。
(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后、和果穗包叶变黄后)推迟10天收获,一般亩增产10%以上。
第八章:广大农民朋友,广大科技示范户。
请你们切记,以上我给你们讲的关键技术要点,是大家秋季大丰收玉米高产的法宝。
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四种玉米栽培模式:
第一种:等行种植,简称三一式,即三行小麦一行玉米。行距1.7尺(60公分),株距9寸(30公分)一般一亩留苗3820棵。
第二种:宽、窄行种植,选择高水肥地块,亩施农家肥4方,亩留苗5000株,宽行80公分,窄行50公分,株距20公分,单株留苗。播种后25-30天,9片-10片叶时施尿素20公斤,磷肥40公斤,鉀肥10公斤,到13片叶再追复合肥20公斤。后期再用磷酸二氢鉀1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浇好灌浆水,玉米果穗苞叶发黄籽粒变硬是为最佳收获时间,切记如果农家肥跟不上,绝对不得使用此法,否则将会造成大量减产。
第三种:大豆,花生套种,行距7尺(233公分)株距1尺双棵种植,亩留苗1500左右,可见800斤的产量,大豆、花生达8成收。间作可使每亩农作物增加收入50%左右。
第四种:宽行双棵种植,等行距75公分,株距36公分双粒播种不间苗,可达4500棵,是抗倒高产的新模式。
以上4种玉米种植模式仅供大家参考,科学管理,采用此法定能高产。
广大农民朋友,广大科技示范户:
如果你们已选择了豫丰3358、郑单2201、群英8号、惠民纬玉5号、新三系958这些优质高产品种,是你们选对了,这些品种不但抗病性特别突出,而且抗倒伏能力极强,棒大、棒长、轴细、压称。如果还有一部分没有购买豫丰3358、郑单2201、群英8号、惠民纬玉5号、新三系958的朋友,希望您尽快选用这些玉米品种,以上这些玉米品种都是连续阴雨不秃尖的好品种,也是高产潜力大的品种,经农业科学家科学种植实验,其最佳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
宁陵县农业新科技研究所宁陵县东方种业服务中心
农艺师:宋明秀农艺师:张家声
技术服务热线:***技术服务热线:***
地址:宁陵县农业局楼下新科技种业地址:宁陵县气象局对面科技示范户返现登记处
第三篇:5施工技术资料组卷要求资料
施工技术资料组卷要求
一、施工技术资料基本规定
1、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2、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审核应有专人负责。
3、施工技术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签发并按规定移交,要求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责任方签字齐全。
4、工程合同中应约定文件、资料的责任签字权限。一般情况下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包项目的竣工验收签章应使用企业法定公章,其他应使用项目部(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的公章。有关签字人员也应有相应的授权证明。
5、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确保各自资料的真实、有效、及时和完整,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并形成竣工验收文件。
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1、施工技术资料实行报验、报审制度,应设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管理,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先自检、后交接检验再验收的程序,加强过程控制。
2、施工技术资料的报验、报审及验收、审批均应有时限性要求。工 程相关各方责任主体应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报验、报审的申报及审批时间,并约定相应承担的责任。当无约定时,施工技术资料的申报、审批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3、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应在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明确分包范围内施工技术资料的移交办法,包括套数、时间、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专业分包亦遵守本规定。
4、每项工程含分包工程至少应整理两套施工技术资料。移交建设单位一套,施工企业自行保存完整的一套。
5、施工技术资料宜采用配套软件形成、整理,并逐步过渡到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存放形式。对于参与各类规范化施工管理及参加政府、社会评选的工程宜采用光盘、缩微品载体。
6、施工技术资料应以打印或印刷为主。纸质载体幅面为A4,若手工书写必须用蓝黑或碳素墨水。
三、施工技术资料组卷目录 第一卷:施工管理资料
第二卷:施工准备技术资料
第三卷:施工测量记录
第四卷:施工物质资料
第五卷:施工试(检)验记录
第六卷:施工过程记录
第七卷: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八卷: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九卷: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卷:建筑屋面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一卷: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十二卷:桩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三卷: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十四卷: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五卷:幕墙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十六卷: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七卷: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十八卷: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九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二十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二十一卷: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二十二卷: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二十三卷: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二十四卷:电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二十五卷: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二十六卷: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 第一卷 施工管理资料
1、鲁JJ-001工程概况表
2、鲁JJ-00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名单
3、鲁JJ-00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4、鲁JJ-00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表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6、鲁JJ-006开工报告
7、鲁JJ-007工程竣工报告
8、鲁JJ-039工程施工日志
9、其它资料
第二卷 施工准备技术资料
1、鲁JJ-005技术交底记录
2、鲁JJ-012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汇总表
3、鲁JJ-013图纸会审记录
4、鲁JJ-014设计变更通知单
5、鲁JJ-015工程洽商记录
6、鲁JJ-016设计交底记录
7、其它资料 第三卷 施工测量记录
1、鲁JJ-017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汇总表
2、鲁JJ-018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3、规划放线、验线记录
4、鲁JJ-019基槽验线记录
5、鲁JJ-020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6、鲁JJ-021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7、鲁JJ-071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一)
8、鲁JJ-07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二)
9、其它资料 第四卷 施工物资资料
(一)、混凝土、砂浆及其它资料
1、鲁JJ-022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表
2、鲁JJ-023合格证贴条
3、鲁JJ-024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4、鲁JJ-026水泥出厂合格证(含出厂试验报告)、复试报告汇总表
5、水泥出厂合格证(含出厂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
6、鲁JJ-027砖(砌块)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试报告汇总表
7、砖(砌块)出厂合格证(含出厂试验报告)或复试报告
8、砂、石料进场复试报告
9、鲁JJ-029防水和保温材料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
10、各种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合格证、复试报告
11、鲁JJ-030(其他)建筑材料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
12、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合格证
13、鲁JJ-062砼(其他)构件合格证汇总表
14、混凝土构件合格证
15、其它资料
二、钢材
1、鲁JJ-025钢材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汇总表
2、钢材(钢筋)合格证、复试报告
3、预应力钢筋合格证、复试报告
4、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合格证
5、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复试及静载锚固性能复试报告
6、钢筋机械连接件合格证
7、钢筋机械连接型式检验报告
8、焊接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9、其他钢材(钢筋)连接合格证、复试报告
10、其它资料
三、装饰材料
1、饰面板(砖)产品合格证、复验报告
2、吊顶、隔墙龙骨产品合格证
3、门窗产品合格证及复验报告
4、人造木板合格证、甲醛含量复验报告
5、门窗产品合格证及复验报告
6、室内用大理石、花岗岩、墙地砖及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放射性检测报告、7、天然花岗岩放射性复验报告
8、涂料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
9、地面材料产品合格、性能检测报告
10、其它资料
第五卷 施工试(检)验记录
1、鲁JJ-036土壤试验记录汇总表
2、土壤试验报告
3、地表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4、砼配合比、特种砼配合比通知书
5、鲁JJ-031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汇总表
6、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含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块)
7、抗渗混凝土试块抗渗试验报告
8、鲁JJ-032砼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9、砂浆配合比通知书
10、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11、鲁JJ-033砂浆试块试压报告汇总表
12、鲁JJ-034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3、鲁JJ-035钢筋连接试验报告汇总表
14、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15、鲁JJ-068屋面淋水、蓄水试验检查记录
16、鲁JJ-070厕所、厨房、阳台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泼水、蓄水试验检查记录
17、饰面砖后置埋件现场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18、饰面砖粘结强度试验报告
19、节能、保温检测报告 20、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21、鲁JJ-063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汇总表
22、鲁JJ-064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
23、鲁JJ-06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录
24、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25、其它资料 第六卷 施工过程记录
1、鲁JJ-03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通用表)
2、外墙内保温构造节点做法
3、鲁JJ-040预检记录
4、鲁JJ-041班组自检记录
5、鲁JJ-042工序交接检查记录
6、鲁JJ-043地基钎探记录
7、鲁JJ-044地基验槽检查记录
8、鲁JJ-008混凝土开盘鉴定
9、鲁JJ-009预拌砼运输单(正本)
10、鲁JJ-O1O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11、鲁JJ-O11砼拆模申请单
12、鲁JJ-047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3、鲁JJ-049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14、鲁JJ-050大体积砼养护测温记录
15、鲁JJ-051构件吊装记录
16、鲁JJ-052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17、鲁JJ-053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一)
18、鲁JJ-054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二)
19、鲁JJ-056施工检查记录(通用)20、钢筋接头连接观感检查记录
21、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观感检查记录
22、钢筋连接件观感检查记录
23、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24、鲁JJ-060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记录表
25、鲁JJ-074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26、其它资料
第七卷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1、鲁JJ-079—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2、鲁JJ-080—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检查记录
3、鲁JJ-08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八卷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九卷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卷 建筑屋面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一卷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1、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证书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3、鲁GG-015钢结构主体整体垂直度、平面弯曲、标高观测记录
4、鲁GG-016钢结构工程材料、构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试 验)报告汇总表
5、鲁GG-017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6、鲁GG-018合格证贴条
7、鲁GG-019复印件(抄件)贴条
8、主要物资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和中 文标志等
9、按规定应复试的钢材、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的复试报告
10、高强度螺栓的检验报告与复试报告
11、防火涂料的检测报告与复试报告
12、鲁GG-02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13、鲁GG-023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14、鲁GG-039钢网架结构挠度值检查记录
15、鲁GG-040交接检查记录
16、网架结构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17、鲁GG-04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汇总表
18、鲁6G-043焊缝无损检测及热处理报告汇总表
19、超声波、射线探伤检验报告或磁粉探伤报告 20、鲁GG-044涂装质量检测报告汇总表
21、鲁GG-045漆膜附着力测试记录
22、鲁GG-046涂层厚度检测记录
23、一、二级焊缝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抽检报告
24、鲁GG-049.1一、二级焊缝外观质量抽检记录
25、鲁GG-049.2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抽检记录
26、鲁GG-049.3柱脚及网架支座抽检记录
27、鲁GG-049.4主要构件变形抽检记录 第十二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1、鲁GG-050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2、鲁GG-051钢结构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十三卷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1、鲁SN-001图纸会审记录
2、鲁SN-002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3、鲁SN-003.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内部审批表
4、鲁SN-003.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卡
5、鲁SN-004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6、鲁SN-006建筑安装工程设备成品半成品材料合格证汇总表
7、鲁SN-007设备(开箱)进场验收记录
8、鲁SN-008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记录
9、鲁SN-009合格证贴条
10、鲁SN-010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11、鲁SN-011阀门(清洗)试验记录
12、鲁SN-012——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3、鲁SN-013——水、气压试验记录
14、鲁SN-014室内——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15、鲁SN-015非承压容器满水试验记录
16、鲁SN-016——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7、鲁SN-017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18、鲁SN-018——管道(设备)冲(吹)洗记录
19、鲁SN-019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20、鲁SN-020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记录
21、鲁SN-021室内消火栓试射记录
22、鲁SN-022采暖系统调试记录
23、鲁SN-023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
24、鲁SN-024伸缩器制作安装记录
25、鲁SN-025工序交接记录
26、鲁SN-026室外排水管道灌水和通水试验记录
27、鲁SN-027设备基础复检记录
28、鲁SN-028设备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9、鲁SN-029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记录 30、鲁SN-030安全附件安装检查记录
31、鲁SN-031整体锅炉烘炉记录
32、鲁SN-032整体锅炉煮炉记录
33、鲁SN-033整体锅炉48h负荷试运行记录
34、鲁SN-034防腐施工记录
35、鲁SN-035绝热施工记录
36、鲁SN-06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其它资料
第十四卷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1、鲁SN-037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鲁SN-038——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鲁SN-039——分部(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鲁SN-040——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检查记录
5、鲁SN-04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6、鲁SN-04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十五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1、鲁DQ-013避雷带支持件拉力测试记录
2、鲁DQ-014避雷装置隐蔽验收记录
3、鲁DQ-015幕墙及金属门窗避雷装置隐蔽验收记录
4、鲁DQ-016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制作记录
5、鲁DQ-017.1电缆敷设施工记录
6、鲁DQ-017.2电缆敷设施工记录(附页)
7、鲁OQ-018电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鲁DQ-019.1电气等电位联结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9、鲁DQ-019.2等电位联结测试记录
10、鲁DQ-020母线搭接螺栓的拧紧力矩施工记录
11、鲁DQ-022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2、鲁DQ-023漏电保护器检测记录
13、鲁DQ-024-1电气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
14、鲁DQ-024-2电气照明(动力)全负荷试运行记录
15、鲁DQ-025工序交接记录
16、鲁DQ-026大型灯具安装过载试验记录
17、鲁DQ-027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
18、鲁DQ-028大容量电气线路结点测温记录
1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核查表 20、鲁DQ-06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1、其它资料
第十六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1、鲁DQ-03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鲁DQ-032——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鲁DQ-033——分部(子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查资料及主要功能抽 查记录
4、鲁DQ-034——分部(子分部)工程观感检查记录
5、鲁DQ-03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十七卷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第十八卷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第十九卷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1、鲁JJ-075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鲁JJ-076.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3、鲁JJ-076.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4、鲁JJ-077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5、鲁JJ-078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6、其它资料
四、归档组卷与验收
(一)、一般要求
1、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除符合规程外尚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
2、施工技术资料应真实反映建设施工过程的状态,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材料必须完整、正确和可追溯性。
3、施工技术资料应使用原件。对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 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存放处、经手人签字及时间。
4、施工技术资料应保证字迹清晰,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用碳素笔、微机形成的资料应采用内容打印、手工签名的形式。
5、竣工图凡使用蓝图绘制、碳素墨水标注,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应注明绘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绘制时间等。
(二)、组卷:
1、施工技术资料应按专业划分组卷,每卷宜按工程管理、工程检测试验、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顺序排列。
2、总包负责监督、指导分包及专业承包施工队伍按专业规定要求组卷并验收。
3、单位工程技术资料整理按下列顺序对各卷进行编排。(鲁JJ-鲁ZJ-鲁GG-鲁MQ-鲁SN-鲁DQ-鲁TK-鲁DT-ZN-JC)。
4、卷内资料按总目录、分目录所示顺序构成。一般由封面、目录、资料部分、核查表和封底组成。
5、除建筑与结构(含装饰)以外各分部工程包含专业性较强、施工工艺复杂、技术先进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如建筑地基与基础专项施工、钢结构、幕墙)等亦允许单独组卷。
6、组卷应美观、整齐,不宜超过40mm厚,同卷内不应有重复材料。
7、封面:卷首封面应包含由编制单位填写的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等;卷内封面包含卷册号、资料题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编制单位应加盖公章;编制人审核人员应签字或盖章。
8、目录:各卷册应附有目录。目录应包含资料题名、卷次、序号范围、起止页次、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备注等。
9、装订:所有资料均按左侧装订归档。
五、国家优质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复查要点
(一)、地基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检查: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施工洽商;
4、施工日志;
5、测量放线记录;
6、材料质量保证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7、混凝土施工记录;
8、混凝土强度试块报告及评定(标养、同条件);
9、桩基检测报告(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10、地基验槽记录;
11、桩基施工记录;
12、沉降观测记录(记下沉降值及相对沉降差值,并判定沉降是否已趋于稳定);
13、回填土密实度检验记录(当回填土作为受力土层时);
14、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测报告;
15、钢结构高强螺栓扭矩检查记录;
16、钢筋连接接头试验报告;
1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8、混凝土施工记录;
19、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1、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二)、建筑装饰及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检查:
1、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施工洽商;
4、施工日志;
5、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幕墙施工单位施工资质、设计资质证明;
8、幕墙设计计算书;
9、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相容试验报告;
10、幕墙及外窗“三性”试验报告;
11、室内环境质量验收记录;
12、施工记录;
1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技术资料检查:
1、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施工洽商;
4、施工日志;
5、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给水(采暖)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8、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9、给水管道消毒、冲洗记录;
10、排水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11、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12、阀门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13、散热器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14、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15、设备试运行记录;
16、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8、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资料检查:
1、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施工洽商;
4、施工日志;
5、材料、设备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8、管道冲洗记录;
9、冷凝水管道灌水记录;
10、风管制作、安装记录;
11、风管漏光(风)检测记录;
12、设备安装记录;
13、设备调试记录(排烟风机、正压风机、防火阀)
14、设备试运行记录;
15、系统调试记录;
16、系统试运行记录;
17、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9、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五)、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检查内容:
1、施工方案;
2、技术交底;
3、设计变更、施工洽商;
4、施工日志;
5、材料、设备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桥架、母线安装记录;
8、电缆、导线敷设记录;
9、配电箱、盘、柜安装记录; ;
10、电气系统测试记录(绝缘电阻、接地电阻);
11、通电试运行记录;
12、照明系统全负荷试运行记录;
13、大型灯具吊环的拉力试验记录;
14、电机试运行记录;
15、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7、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0
第四篇:专业翻译公司:大型资料工程技术资料特点
专业翻译公司:大型资料工程技术资料特点
大型工程技术资料翻译的特点是规模大、字数多、专业覆盖面广,同时还包含有较深、较广的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资料本身形式多样、庞杂混乱且技术错误较多。面对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适当的费用质量原则,即“技术含义第一”的原则。强调人员素质,特别是“专业”这一要素。明确译校的职责,确定最终技术责任人,并确立质量审查制度。
所谓大型工程技术资料,是指大型工程成套技术资料或某一领域的系统技术资料。其中包括标准、规范、技术手册、运行维修手册等。规模大、字数多、专业覆盖面广,是工程技术资料共有的基本特点。此外,大型工程技术资料往往也包含有较深较广的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其中既有传统的为我们所熟悉或与我们有较大差别的一些技术概念、工程流程、管理概念等。此外,源于量大、面广这一基本特点,不同的工程技术资料又有各自的一些特点与影响翻译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引进工程资料的特点与问题。引进工程资料的形成具有仓促而就的特征,因此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的方面主要有三点:
1.形式多样
大型引进工程的系统、设备与技术种类多,具有集成化的特征,相应的技术与工程资料形式多样化,从而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文件形成于多人、多公司、多国,缺乏统以规范。不仅风格和行文难以统一致,而且 包含非母语“作品”。
2.庞杂混乱
大型引进项目附带的技术资料,按照合同的总体要求有一定的编排体例,从宏观上看,即呈树状结构。这对我们分清资料结构、把握专业方向具有一定的好处。但这种体例往往不能够被供应方严格遵守。在表面恢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庞杂与混乱,包括因提供现成资料而造成的无关资料的夹带,同型不同规格设备的资料的混串以及缺失、散乱、倒排等。这些事资料委托方难以发现和纠正的,翻译方为了反映的质量,需做大量的整理工作。
3.技术错误
在一些现写的技术文件中,由于由非母语作者书写,或因作者知识局限,或因疏忽,常常会存在一些明显的技术错误。
第五篇: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技术资料是设计、施工、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劳动成果,完整、准确的技术资料是组织施工、编制竣工文件和施工总结的主要依据。
第二条 技术资料实行分级管理,由各级技术部门负责。项目部技术部门设专职技术资料员,负责管理技术资料。
第三条 对施工过程形成的各项文件资料要随时积累,准确、如实地反映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状态。技术资料的形成和积累要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按时整理收集,并做到规格统一、图面整洁、字迹清楚、项目齐全、签署手续完备、图例和计量单位符合规范,必须用碳素墨水进行书写。
第二章 技术资料内容
第四条 技术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图、定型图、通用图、有关协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竣工文件、优秀论文、施工技术总结、工法、科技成果等。
第五条 工程竣工后,应交资料包括:竣工文件、施工技术总结、各种有效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
第三章 技术资料管理和整理
第六条 项目部技术部门,掌握与施工有关的各类标准设计图目录,以及标准设计图的颁发、修改和作废情况。
第七条 设计院提供的施工设计资料,项目部技术部门按有关规定点收,并向下分发。各预留1份新图妥善保管,作为编制竣工文件的蓝图。
第八条 当施工设计资料下发份数不够时,若复印,执行《技术文件
和资料控制程序》。
第九条 建设项目变更施工单位时,需移交设计文件、资料,由项目部技术部门造册点交。
第十条 竣工文件的管理,由项目部技术部门负责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协调、整理和组织移交。
第十一条 项目部所有技术部门存档的技术文件,均作为后续工程的参考资料备查、备用。
第十二条 现场施工资料管理由项目部技术部门负责,建立技术资料袋(盒),并配以箱柜,以便于系统汇集施工原始资料、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编制施工小结和竣工文件。资料袋(盒)应建立目录,装柜集中存放,以便查找使用。
1、按桥梁、轨道、综合五大类分柜建档,一般单位工程应具备下列资料袋(盒):
(1)开、竣工报告;(2)重要会议记录;(3)施工日志;(4)变更设计资料;(5)技术交底:(6)施工记录;(7)隐蔽工程检查证;(8)测量记录及计算图表;(9)计量试验资料;(10)质量检查记录;(11)施工组织设计、计划;(12)施工图纸;(13)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表;(14)TQC资料、创优规划及措施;(15)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
2、综合资料
(1)设计交底;(2)现场调查资料;(3)与上级往来资料;(4)工程索赔计算分析资料;(5)工程质量奖惩记录;(6)竣工图表;(7)科技工作计划及情况;(8)工程质量快报;(9)半年、科技质量计测工作总结;(10)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汇总资料;(11)其他应该积累的资料(如
创优、标准图、参考书籍等。
第四章 技术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第十四条
项目部技术资料室对所有技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图纸装柜,资料装盒,并分别填放目录,以备查阅。
第十五条
本项目竣工后,技术资料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1、施工组织设计上交局技术部门归档备用。
2、竣工文件按建设单位要求由项目部组织向局和建设单位指定部门归档。
3、施工技术总结上交局技术部门归档备用。
4、有效的标准、规范、定型图、标准图、通用图等上交局技术部门归档备用。
5、其它技术资料由项目部自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