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

时间:2019-05-14 03: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

第一篇: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口腔功能最大咬合

1.咀嚼力是指(B)A.咀嚼肌实际发出之力 B.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C.成组牙所能发挥的最大咬合 D.牙周膜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E.以上都不是

2.恒牙中,牙合力最大的牙和最小的牙通常是(D)A.第二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B.第二磨牙最大。中切牙最小 C.尖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D.第一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E.以上都不是

3.咀嚼运动中的动力是(C)A.牙

B.下颌运动 C.咀嚼肌 D.TMJ E.以上都不是

4.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是(C)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提高咀嚼效率的最佳选择是(CD)A.吃较多的食物 B.延长咀嚼时间

C.改正不良的咀嚼习惯 D.恢复患牙的正常功能 E.以上都不是 6.磨耗是(B)A.非生理性的

B.牙硬组织自然消耗的生理现象 C.刷牙引起的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7.磨耗现象经常发生于牙的什么部位?(D)A.唇面,牙合面 B.切缘,牙合面 C.切缘,牙颈部

D.切缘,牙合面,邻面 E.以上都不是

8.吞咽的基本中枢位于(B)A.脑桥内 B.延髓内 C.丘脑内 D.中脑内 E.以上都不是

9.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可使发音升高?(C)

A.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状变厚及颤动部分变大 B.声带之紧张度减弱,形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短 C.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短 D.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长 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项属于唾液功能(ABDE)A.冲洗作用 B.溶媒作用 C.表情功能 D.排泄作用 E.缩短凝血时间

11.正常每天唾液总分泌量为(A)A.1-1.5L B.1.5-2L C.2-2.5L D.2.5-3L E.以上都不是

12.下述影响唾液分泌量的因素中,那一点错误(B)A.刺激交感神经时引起唾液腺分泌少而浓稠的唾液 B.冬季的分泌量较少,夏季分泌量增加

C.刺激副交感神经时会引起唾液腺分泌多量而稀薄的唾液 D.同时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导致唾液分泌大量增加 E.以上都不是

13.口腔各部分粘膜对触压觉的感受度,哪些区域最敏感,那些区域最迟钝(D)A.舌根,软腭最敏感,牙根,舌背最迟钝 B.舌尖,软腭最敏感,颊肌,硬腭最迟钝 C.舌尖,硬腭前部最敏感,颊肌,舌根最迟钝 D.舌的各部分 E.以上都不是

14.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C)A.舌尖 B.舌根 C.舌侧面 D.舌的各部 E.以上都不是

15.对苦味感受最敏感的部位是(B)A.舌尖部 B.舌根部 C.舌两侧 D.舌中1/3处 E.以上都不是

16.口腔的主要功能有(ABCDE)A.咀嚼和吮吸 B.吞咽 C.言语

D.感觉和表情 E.食

17.下颌边缘运动的范围为(ABCDE)A.张口边缘运动为48.0mm±15.5mm B.前伸边缘运动为10.5mm±2.2mm C.后退边缘运动为1.0mm D.右侧边缘运动为10.0mm±2.0mm E.左侧边缘运动为10.0mm±2.0mm 18.味觉性质的基本种类有(ABCE)A.酸 B.甜 C.苦 D.辣 E.咸

19.影响味觉的因素(ABCDE)A.嗅觉 B.年龄

C.舌和口腔情况 D.内分泌

E.精神心理因素等

20.影响口腔组织痛觉阈的因素有(ACDE)A.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阈限上升 B.情绪紧张时,阈限下降

C.口腔粘膜角化程度大,阈限上升

D.口腔粘膜或牙周膜有炎症时,阈限显着下降 E.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暗示,阈限亦可上升或下降 填空

1.下颌运动的三种形式是(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侧方运动),这些运动是通过髁状突的(转动和滑动)运动完成的。

2.咀嚼运动的三个基本动作(切割)(捣碎)(磨细)。3.咀嚼运动可分为(单侧咀嚼)(双侧咀嚼)两类。4.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右侧颞下颌关节)(左侧颞下颌关节)(牙合)(神经肌肉)5.口腔的感觉功能有(味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6.影响味觉的因素有(嗅觉)(年龄)(内分泌)(精神和心理因素)(消化系统或全身疾患)(局部因素)(修复体)(遗传性味盲)及温度等。

7.口腔粘膜对触压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和(硬腭前部)最迟钝的部位是(颊)(舌背)和(牙龈)。

8.与音调的高低有关的因素有(声带的紧张度)(声带形状)(声带颤动部分的长短)(声门的大小)。

9.音质与(共鸣)关系较大而与(声带)关系较小。10.正常人每日唾液分泌量约为(1000~1500ml)ml。

11.自(颊侧粘膜)至(口角)的一段带状区,痛觉较迟钝,且温度和触觉也较迟钝,称无痛区。

12.安静状态下,各唾液腺的分泌量:下颌下腺占(60%~65%),腮腺占(22%~30%),舌下腺占(2%~4%),小涎腺占(7%~8%)。13.唾液的PH值约在(6.0~7.9)之间。

14.口腔粘膜触压觉感受器有(Meissner触觉小体)(Meckel环形小体)(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15.基本味觉有(酸)(甜)(苦)(咸)。16.舌对甜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侧面),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对咸味敏感的是(舌的各部分),腭部及软硬腭交界处对(酸)和(苦)味敏感。17.口腔粘膜或牙周膜有炎症时,痛觉阈(下降);注意力高度紧张对痛觉阈(上升)。18.口腔粘膜干燥则对温度的耐受力相应(降低)。19.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疾患)(全身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及外伤后遗症)及其他因素。20.正常的开口度约(4cm)cm.名词解释

1.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咀嚼周期。2.牙合力:是指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之力,又称咀嚼压力。3.最大牙合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4.前牙牙合运循环:在咀嚼运动中,下牙合由正中牙合位或息止颌位向下、向前伸,继而上升到上、下颌切牙切嵴相对,切咬食物,在穿透食物后,上下颌切牙切嵴对刃,然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斜面,向后上方回归至正中牙合位,如此周而复始,称前牙的牙合运循环。

5.后牙牙合运循环:在咀嚼运动中,下颌由正中牙合位向下向外(向工作侧),继而上升,使工作侧上、下后牙的同名牙尖彼此相对,然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后牙颊尖的舌斜面向舌侧滑行,返回至正中颌位,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颌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如此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

6.磨耗: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的消耗的现象。

7.磨损:指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损耗

8.咀嚼肌力:提颌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力。

9.开口度:指受检者大张口时,上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约4厘米。10.肌电图:肌肉兴奋时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极倒入肌电图仪将肌电信号放大后,在示波屏上或记录纸上描记的图象

11.味觉适应:长期给味蕾以某有味物质刺激,其感觉强度就会迅速降低,即味觉适应 12.味觉交叉反应:味觉适应使舌对其它味觉可能更为敏感,即味觉交叉反应。

13.牙周潜力: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牙合力约为最大牙合力之一半,即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的承受力,称牙周潜力

14.咀嚼效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

15.Bennett运动及Bennett角:下颌侧方整体运动为Bennett运动。下颌侧方边缘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向下、前、内运动的轨迹在水平面上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为Bennett角。大题

1.何谓咀嚼效率?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

影响因素有(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2)牙周组织(3)颞下颌关节疾患(4)全身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外伤后遗症等。

2.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1)咀嚼能磨耗建牙合初期少数牙的早接触,从而达到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

(2)咀嚼肌大部分附着于上下颌骨,咀嚼时咀嚼肌的收缩,能影响颌骨的解剖结构,如上颌骨的三对支柱结构。

(3)咀嚼机的功能性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强代谢,使颅、颌、面正常发育。

3.吞咽对口腔,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答:(1)使牙弓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

(2)吞咽时,提颌肌群及降颌肌群产生的牵引力能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3)吞咽时,口腔、咽腔与鼻腔的交通隔绝,口腔内产生暂时性负压,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的发育。

4.舌的不同区域对酸,甜,咸,苦味的敏感性有何不同? :答:(1)舌尖对甜味最敏感(2)舌侧面对酸味敏感(3)舌根对苦味敏感

(4)舌的各部位对咸味均敏感

5.为什么口腔粘膜对温度的耐受力远大于皮肤?;答:(1)口腔粘膜经常与温度较高的食物接触,因而提高了对温度的耐受力与适应性(2)唾液能缓冲过冷、过热的食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3)口腔粘膜痛觉阈较高,具有一定的耐受冷热的能力。

此外,若戴的全口义齿基托为不易传导热的材料,则口腔粘膜的温度感受性降低。

6.磨耗的生理意义? :答:均衡适度的磨耗:(1)上下颌牙在建颌初期没有正常而平衡的牙合关系,可能出现少数早接触点,通过磨耗,消除早接触点,使牙合面广泛接触。(2)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对外力的抵抗力减弱。磨耗使牙尖高度降低,可减少咀嚼时牙周组织所承受的侧向力,使牙尖形态与牙周组织功能相适应。(3)高龄者,牙周组织发生老年性退缩,临床牙冠增长,甚至暴露牙根,牙冠磨耗可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根冠比例协调(4)全牙列临面持续地磨耗,可代偿牙弓连续地向前移动,使前牙不至因后牙的推动而拥挤。牙齿过度或不均衡的磨耗可使牙体形态改变,牙弓牙合关系也受影响,以至形成各种病理状态。如,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反横牙合曲线,食物嵌塞、邻面龋及牙周病等。

7.唾液有哪些作用? :答:(1)消化作用;(2)溶媒作用;(3)保护和润滑作用;(4)清洁作用;(5)杀菌和抗菌作用;(6)稀释和缓冲作用;(7)粘附与固位作用;(8)缩短凝血时间;(9)排泄作用;(10)其他作用。

8.简述味觉的传导?

:答:舌前2/3味觉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经面神经之鼓索传递;舌后1/3的味觉由舌咽神经传递;舌后1/3的中部及软腭、咽和会厌由迷走神经传导。味觉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于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再经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

9.口腔器官缺损或畸形对语音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1)牙缺失:尤其是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2)唇裂或唇缺损:发双唇音时常夹杂有S音。

(3)舌缺失或畸形:发元音和辅音中的舌齿音受影响。(4)腭裂:一切语音均混有鼻音(5)下颌后缩或过小:难以发双唇音(6)下颌前突或过大:影响发齿音和唇音(7)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第二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

一、颌面部骨及颞下颌关节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上、下颌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2、掌握颅底骨的结构特点,有关骨孔、骨裂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3、掌握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组成及结构特点

4、熟悉颚骨、颧骨、蝶骨、颞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5、熟悉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特点及比邻关系

6、了解相关颅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见教材375页)

三、实验用品(见教材375页)

四、实验时间

日期:课时:

五、绘图(P94 图4-3,P100图4-9)

实验

二、口颌面颈部肌及唾液腺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面部主要表情肌的位置、分布特点

2、掌握咀嚼肌的位置、分布特点及其附着部位和临床意义

3、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4、熟悉面部表情肌的解剖特点、活动及临床意义

5、熟悉舌骨上肌群的组成、活动及临床意义

6、了解面部主要表情肌的附着部位和活动形式

7、了解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

1、解剖面部浅层结构,观察部分表情肌的附着部位及方向

2、观察面部主要表情肌的位置及附着特点

3、观察咀嚼肌的位置、附着特点及肌纤维方向

4、解剖腮腺,观察腮腺的位置及外形

5、观察腮腺的解剖层次

6、观察腮腺筋膜及腮腺鞘的解剖结构特点

7、观察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及外形

三、实验用品

1、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一套

2、标本及图谱

(1)面部表情肌

(2)面部咀嚼肌

(3)腮腺及腮腺导管

四、实验时间

日期:课时:

五、绘图(P132 图6-14,P200图10-1)

实验

三、面颈部血管及淋巴结和淋巴管

一、目的和要求

1、重点掌握颈动脉三角区的境界和组织结构特点

2、掌握颈总动脉的走行及分支特点

3、掌握口腔颈外动脉结扎有关的解剖内容

4、掌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及其走行特点

5、掌握面部浅层动脉及静脉的走行,了解其分布范围

6、掌握翼静脉丛,上颌动脉、静脉的走行及临床意义

7、掌握面部动、静脉的吻合形式

8、熟悉颈部清扫淋巴的有关解剖内容

9、了解下颌后静脉的相关解剖内容

10、了解静脉角以及淋巴注入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颈总动脉的起点

2、观察颈动脉三角区的解剖内容和颈动脉鞘的解剖特点

3、观察颈外动脉的面颈部主要分支

4、观察舌骨舌肌及面动脉的走行、分支分段

5、观察面部面动脉、面静脉的走行及分支属支

6、观察上颌动脉、静脉的走行及分支属支和脑膜中动脉的走行

7、观察下牙槽动脉及其相关神经的关系

8、观察翼静脉丛与上牙槽神经麻醉的解剖关系

9、观察胸导管及静脉角的关系

10、观察腮腺旁、耳旁、颈部的浅淋巴

三、实验用品

1、整尸开胸腔标本一具

2、头颈部尸体及解剖器械

3、面颈部血管及淋巴的标本和挂图

四、实验时间

日期:课时:

五、绘图(P175 图8-4,P184图8-7)

第三篇: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复习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2013口腔医学复习大纲

绪论

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学

1.牙的组成、分类;临床牙位记录法;恒牙的萌出顺序;牙的演化特点。

2.牙体的名词和表面标志、外形。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

1.上、下颌骨的解剖结构及其骨面解剖标志;眶下孔、上颌牙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

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关节盘的组成及特点。

3.咀嚼肌名称和功能;

4.环形、纵形组淋巴结的组成。

5.颈外动脉的分支及大致分部范围、颈内外动脉的鉴别;静脉的回流途径。

6.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分布、走行特点和临床意义。

7.颌面部、颈部的表面解剖标志;口腔的分部,唇的层次,硬腭的层次及结构特点;腮腺分叶、导管的体表投影、腮腺鞘的形成;舌的味蕾;颊间歇、咬肌间隙的位置;颈部的分部,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腮腺床、口腔前庭沟、磨牙后三角的概念;气管切开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口腔生理

1.牙冠的外形凸度的生理意义;牙根的生理意义

2.牙列的概念、分型;合曲线的概念;牙列异常的类型。

3.合的概念,牙尖交错合的概念及正常标志,乳牙合的特点;覆盖、覆合、合平面的概念;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的原因。

4.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及其关系,合间隙的概念;

5.口腔的功能,咀嚼的过程、类型、动力;咀嚼周期的特点,咀嚼效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咀嚼力、合力的概念;

6.磨耗和磨损的区别。

7.唾液的功能

第四篇: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2、体液调节: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

3、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5、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6、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

7、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8、冠状轴与冠状面:左右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冠状轴。延冠状轴所做的将人体分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也称为额状面。

9、矢状轴与矢状面:前后平伸与地面平行的轴称矢状轴。延矢状轴所指的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切面称矢状面。

二、选择题

1、人体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A

A、神经调节

B、全身性体液调节

C、局部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B

A、血液凝固;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分娩过程

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C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4、在生理状态下,维持肾小球血流量恒定的主要调节方式是:C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5、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是:A

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稳定状态

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性相对恒定的状态

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6、你做过的以下实验,哪个属于急性离体实验方法?C

A、反射弧分析

B、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C、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D、家兔呼吸运动影响因素

7、以下不属于激素传递方式的是

D

A、远距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

D、突触分泌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  B、反应

C、反馈

D、兴奋

9、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调节幅度小

B、调节的敏感性差

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

D、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

10、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C

A、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人体血压稳定

1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12、下列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

C

A、身体直立

B、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C、双手掌心向内侧

D、双上肢垂与躯干两侧

13、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1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5、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16、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D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

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短暂

18、排尿反射是

D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三、是非题

(错)1、正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错)2、冠状切面是与水平面垂直,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错)3、神经调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当进行某一反射活动时,其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错)4、神经调节的较精确,因此其作用比较缓慢。

(错)5、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

次快速的收缩。

(错)6、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四、简答题

1、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负反馈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中起重要的作用。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较迅速,反应部位比较局限,作用时间较为暂短。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

类型: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缓慢、持久、弥散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液态镶嵌模型: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3、主动转运:通过细胞的某种耗能过程,使得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透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4、易化扩散: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分子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着电化学差透过细胞

膜的转运方式。

5、单纯扩散:物质由质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属物理现象,无生物学机制参与,无需代谢耗能。

6、组织、器官、系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和相似的细胞通过细胞连接、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称为组织。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称为系统。

7、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纤维状结构。

二、选择题

1、细胞去极化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属于以下哪种转运方式?

C

A、单纯扩散

B、载体转运

C、易化扩散

D、钠泵活动

2、肌浆中钙离子进入终末池属于:

D

A、单纯扩散

B、载体转运

C、通道转运

D、主动转运

3、对以载体为中介的异化扩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有结构特异性

B、有饱和现象C、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D、不依赖细胞膜上蛋白质

4、液态镶嵌模型中的液态是指细胞膜上的哪种分子?

A

A、脂质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糖分子

D、以上都不是

5、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

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6、哪种物质的吸收不需钠泵参与?

此题有误!!

A、NaCl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水溶性维生素

7、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C

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8、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

D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入胞作用

9、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B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胞吐)

10、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

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入膜内

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

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

11、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C、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动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动的物质没有特异性

12、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

C、膜上ATP的作用

D、膜上钠泵的作用

13、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1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B

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1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C

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经通道易化扩散

16、Na+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D

A、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B、经载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D、经通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

17、人体内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出胞

18、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B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出胞

D、经载体易化扩散

19、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D

A、单纯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入胞

D、出胞

20、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细胞数量多

B、细胞间质少

C、细胞种类多

D、无血管

21、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的肌组织是

C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随意肌

22、以下哪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

C

A、有极性

B、无血管

C、无神经末梢

D、细胞排列紧密

23、以下哪项不属于结缔组织?

D

A、血液

B、骨组织

C、脂肪组织

D、腺组织

24、随意肌是指:

A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骨骼肌和心肌

三、是非题

(对)1、脂肪组织、血液、软骨组织、骨组织都属于结缔组织。

(错)2、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轴突外面不被神经胶质细胞包裹。

(对)3、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在轴突末梢有分支。

(错)4、结缔组织的特点之一是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对)5、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错)6、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

(对)7、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

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对)8、Na+泵可以将细胞外的K+转运至细胞内。

四、简答题

1、结缔组织的特点。

(1)、细胞间质多,由细丝状的纤维、基质组成;

(2)、细胞数量少,但种类多,无极性。

2、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

上皮组织的特点:(1)C成分多、C间质少;

(2)C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4)有基膜。

3、简述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

(1)单纯扩散:是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的物质或水溶性强的物质,依靠细胞膜上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扩散的过程。参与易化扩散的镶嵌蛋白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体蛋白质,另一种是通道蛋白质。

(3)主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膜上“泵蛋白”的作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耗能过程,所以称为主动转运。

(4)入胞和出胞: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转运,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来实现的。

4、比较载体转运与通道转运物质功能的异同。

(1)相同点:A、顺电化学梯度转运;B、靠膜蛋白质协助。

(2)不同点:A、载体的高度特异性,通道的相对特异性;

B、载体有饱和现象,通道无;

C、载体有竞争性抑制,通道无。

第四章

神经肌肉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与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特性称为兴奋性,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

2、刺激与阈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5、去极化和超极化:膜两侧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去极化。细胞膜内的电位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称超极化。

6、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导致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膜发生轻微去极化。

7、“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

8、阈下总和:2个阈下刺激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引起兴奋,但当二者同时(空间总和)或相继作用(时间总和)时,则有可引起一次兴奋,称之为阈下总和。

9、绝对不应期:在组织兴奋后的一段时期,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兴奋,兴奋性降低到0,称为绝对不应期。

10、终板电位:当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大量乙酰胆碱释放进入接头间隙,引起终板膜较大幅度的去极化(~50mV),称为终板电位。

11、滑行学说: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肌小节中央M线方向滑行,使肌小节缩短。

1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肌组织对于一个短促的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肌肉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当肌肉接受连续刺激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13、兴奋收缩耦联:把肌肉兴奋和收缩两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的中间过程,关键因子是Ca2+。

14、肌小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原纤维收缩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选择题

1、能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D

A、反射

B、反应

C、兴奋

D、刺激

2、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A、K+

B、Na+

C、Ca2+

D、Cl-

4、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B

A、Na+平衡电位

B、K+平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5、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A、K+

B、Na+

C、Ca2+

D、Cl-

6、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B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

7、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8、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9、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D

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0、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1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C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

12、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D

A、神经冲动

B、收缩

C、分泌

D、动作电位

13、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

C

A、跳跃传导

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

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4、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D、不衰减扩布

15、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C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

16、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

B

A、Ca2+的贮存库

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C、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17、关于神经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B、发生原因是钠离子通道失活;

C、绝对不应期位于峰电位期间;

D、神经不应期持续时间比心肌细胞不应期长

18、阻碍横桥和细肌丝结合的是:

B

A、肌钙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球蛋白

D、肌动蛋白

19、膜两侧电位差增大称为

D

A、去极化

B、反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20、每一肌节的明带内含有

B

A、粗肌丝

B、细肌丝

C、粗细两种肌丝

D、粗肌丝和部分细肌丝

21、三联体位于:

A

A、骨骼肌细胞;

B、心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

D、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22、局部点位的特点

D

A、有不应期

B、全或无

C、不衰减传导

D、可以总和

23、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

C、膜上ATP的作用

D、膜上钠泵的作用

24、若人工增大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发生什么变化?

A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增高后降低

25、以下哪项不是刺激引起兴奋的必要条件?

C

A、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

C、刺激频率

D、强度时间变化速率

26、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是:

C

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

D、氯离子

27、神经元细胞膜内电位由安静时的-70mV变为-90mV的过程称为

A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28、关于局部电位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可传播

B、不会衰减

C、不能叠加

D、“全或无”

29、粗肌丝是由哪种蛋白分子构成的?

C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

30、神经细胞兴奋后,出现低常期的原因是:

C

A、细胞发生去极化 B、细胞发生复极化

C、细胞发生超极化

D、细胞发生反极化

31、神经动作电位去极相主要是由于:

A

A、Na+

内流

B、K+

外流

C、Ca++

外流

D、Cl-

外流

32、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C、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快

D、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33、钙离子进入终末池属于:

A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34、神经末梢上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

C

A、刺激的大小

B、传导距离的大小

C、膜内外两侧钠离子浓度差的大小

D、膜内外两侧钙离子浓度差的大小

3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和低常期之和

D、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之和

36、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C

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

37、在神经肌肉接点处进行信息传递的是:

B

A、动作电位

B、乙酰胆碱

C、局部电位

D、钙离子

38、骨骼肌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是:

B

A、肌小节

B、暗带

C、明带

D、H带

39、神经-肌接头信息传递的方式是

A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C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D

电传递

40、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C

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41、下列有关局部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

C、不表现不应期,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D、不影响细胞的兴奋性

42、反映组织兴奋性大小的常用指标是

B

A、阈电位

B、阈强度

C、动作电位幅度

D、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43、关于骨骼肌的肌管系统,错误的叙述是:

D

A、横管内液体为细胞外液

B、兴奋时纵管膜上钙通道受动作电位的影响而开放

C、纵管内Ca2+浓度很高

D、横管与纵管彼此沟通,实为一体

44、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D

A、增加一倍

B、增加二倍

C、减小一倍

D、保持不变

45、关于骨骼兴奋与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收缩时程远长于兴奋时程

B、动作电位的幅度大小是决定肌肉收缩力量的主要因素

C、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

D、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46、关于横桥,错误的论述是:

D

A、可与肌动蛋白结合B、具有ATP酶活性

C、可与细肌丝结合D、向Z线摆动

47、神经细胞低常期内兴奋性低于正常是由于此期内膜电位处于那种状态?

B

A、去极化状体

B、超极化状态

C、复极化状体

D、反极化状态

48、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

C

A、Na+

B、K+

C、Ca2+

D、Mg2+

49、当神经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可使兴奋性增大?

B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50、神经纤维的超常期对应着动作电位的那一时期?

A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51、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52、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A

A、不发生叠加

B、发生叠加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53、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阈下刺激不会导致Na+通道开放

C、阈刺激会使钠通道大量开放D、Na+通道关闭导致动作电位的复极相的出现

三、是非题

(对)1、阈下刺激因不能激活钠离子通道而无法引起动作电位。

(对)2、生理情况下,只要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元传来一次兴奋,骨骼肌肯定能够产生一次收缩。

(错)3、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增大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

(对)4、当给予骨骼肌连续刺激时,骨骼肌的收缩幅度随着刺激的频率的增加而增高。

(对)5、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离子是钠离子。

(错)6、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着刺激的强度的增大而改变。

(错)7、肌肉的收缩过程需要能量,肌肉的舒张过程不需要能量。

(错)8、在骨骼肌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发生融合。

(错)9、骨骼肌细胞内横小管的是细胞内Ca2+储存库。

(错)10、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

(错)11、骨骼肌纤维是指骨骼肌细胞浆中一些平行排列的蛋白细丝。

(对)12、终板膜上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

(错)13、Ca2+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需要细胞耗能。

(对)14、细胞外液中K+明显降低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

(错)15、动作电位发生期间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扩散进入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

细胞消耗能量,此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对)16、神经纤维兴奋后产生低常期的原因是膜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

(错)17、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细胞外Na+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对)18、单个阈下刺激不会引起钠离子通道的开放,所以不会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

(对)19、Na+泵可以将细胞外的K+转运至细胞内。

(对)20、骨骼肌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

(错)21、动作电位有不应期、可以总和、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不衰减传导。

(对)22、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错)23、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

影响。

(错)24、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细胞的任何变化。

(错)25、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

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错)26、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错)27、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

(对)28、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

兴奋。

(错)29、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错)30、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对)31、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去极相:阈上剌激引起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阈电位)时,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Na+在电位梯度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大量内流,使细胞膜去极化,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2)复极相:之后Na+通道失活,K+在电位梯度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大量外流,使细胞膜复极化,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3)静息期:钠钾泵活动,恢复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水平。

2、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传递的特点有哪些?

(1)

单向传递;

(2)

突触延搁;

(3)

对受环境变化敏感;

(4)

相对易疲劳;

(5)

1对1的传递。

3、神经冲动传导机制。

局部电流学说: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溶液都是导电的,于是在已兴奋点产生动作电位反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点静息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之间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点,使其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跳跃式传导:是动作电位沿有髓鞘轴突由一个郎飞氏结传导到下一个郎飞氏结的过程,它能在不增加轴突直径的情况下增加动作电位的神经传导速度。

4、什么是完全强直收缩?为什么骨骼肌能够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心肌不能?

由于骨骼肌细胞一次兴奋后绝对不应期的时间要远短于其收缩时间,当骨骼肌发生快频率的兴奋时,下一次收缩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的收缩期内,肌肉持续收缩不发生舒张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要长于其收缩期,在其收缩期内不能产生新的兴奋,不能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5、钠离子在神经细胞膜两侧是如何分布的?试述钠离子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1)膜外浓度高于膜内。

(2)转运方式及特点:易化扩散(钠离子通道):顺着浓度差进入细胞内,细胞不耗能(被动转运)。主动转运(钠离子泵):逆着浓度差转运到胞外,细胞耗能。

6、兴奋收缩偶联。

把肌细胞膜的电兴奋与肌细胞内部的机械收缩活动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主要由Ca2+介导的,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横小管将兴奋传入细胞内部、三联体处信息的传递和终末池Ca2+的释放。

7、试述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产生机制,比较二者的异同。

动作电位: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是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导致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直达钠离子平衡电位。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膜去极化未到达阈电位,少量钠离子内流产生的去极化电位。

比较:(1)全或无——等级性;(2)不衰减传导——电紧张性扩布(3)不应期——总和现象。

8、简述神经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和坐骨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记录方法和原理。

(1)局部电流学说:已兴奋点和未兴奋点产生电位差,刺激未兴奋点产生动作电位。

(2)记录方法:两个电极放在细胞外。

(3)记录原理:第一个电极处兴奋,膜电位倒转(反极化),第二个电极处未兴奋,记录第一相动作地位。第二个电极处兴奋,膜电位倒转(反极化),第一个电极处复极化,记录第二相动作电位(方向相反)。

9、简要说明神经肌肉接点接点处兴奋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动作电位导致Ca2+内流、Ach量子式释放到突触间隙、Ach与突触后膜上N型Ach门控通道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去极化性的终板电位,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五、问答题

1、试比较化学性突触传递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

(1)传导是在一个细胞的范围内进行,传递是在两个细胞间进行。

(2)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传递是以电-化学-电的形式。

(2)传导是双向的;传递是单向的。

(3)传导速度快;传递速度慢(有时间延搁)。

(4)传导不易疲劳;传递易疲劳。

2、试述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结构:突出前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运动终板、受体)。

(2)过程:前膜动作电位

使钙离子内流;

囊泡中神经递质ACh量子释放;

ACh与终板膜特性性受体结合,终板膜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

终板膜发生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则终板膜邻近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

乙酰胆碱酯酶水解ACh,作用消除。

(3)影响因素:

A、影响Ca2+内流:低钙或高镁;抑制钙通道:肉毒杆菌毒素。

B

竞争受体:

美洲箭毒、a-银环蛇毒

C、抑制胆碱酯酶:

毒扁豆碱(依色林);有机磷农药(敌百虫、马硫磷、敌敌畏).3、什么是滑行学说,试从分子水平说明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其收缩和舒张的原理。

肌丝滑行学:肌纤维收缩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肌丝滑行使肌节长度缩短,肌原纤维缩短表现为肌纤维收缩。

肌肉收缩:肌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原肌球蛋白遮盖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横桥无法与位点结合。当肌纤维兴奋时,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致使肌浆中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构型发生改变,牵拉原肌球蛋白移位,将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一旦与肌动蛋白结合,便激活横桥上的ATP酶,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使横桥发生扭动,牵拉细肌丝向M线肌节中心方向滑行,结果是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肌肉舒张:当肌浆中Ca2+浓度降低时,肌钙蛋白与Ca2+分离,原肌球蛋白又回归原位将肌动蛋白上的结合点掩盖起来。横桥停止扭动,与肌动蛋白脱离,细肌丝滑出,肌节恢复原长度,表现为肌纤维舒张。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第五篇:2015年江苏省口腔解剖生理学:唇的解剖—口腔执业医师试题

2015年江苏省口腔解剖生理学:唇的解剖—口腔执业医师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手-足-口病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A.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

B.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科萨奇病毒与疱疹病毒 C.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D.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

E.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要检查 A.全口牙 B.半口牙 C.前牙唇侧 D.6颗指数牙 E.后牙舌侧

3、近中切角切断,牙本质暴露,未见穿髓点,有探痛,叩痛(±),不松,牙齿无移位,牙雕和牙槽骨未见异常。临床治疗应采用 A.间接盖髓术

B.直接盖髓术

C.根管治疗

D.光固化修复

E.活髓切断术

4、支托宽度为

A.磨牙颊舌径的1/2

B.磨牙颊舌径的2/3

C.前磨牙颊舌径的1/2

D.前磨牙颊舌径的1/3

E.尖牙颊舌径的2/3

5、E.去除旧充填体,同时充填

6、下列涎腺肿瘤含肌上皮细胞,但不包括

A.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B.多形性腺瘤

C.腺样囊腺癌

D.腺淋巴瘤

E.恶性多形性腺瘤

7、影响石膏凝固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以上均不是 B.搅拌时间

C.搅拌时的室温

D.熟石膏粉与水调和的比例 E.熟石膏的性能

8、乳牙易患龋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睡眠时间长,自洁作用差

B.面与面接触,面点隙沟裂易致食物滞留 C.牙釉质、牙本质钙化度低

D.不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龋蚀进展快 E.儿童以软食和粘食为主

9、复合树脂充填洞形制备特点是

A.底平壁直,洞形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B.点线角应圆滑,洞缘角应制备短斜面

C.应制备典型的箱状洞,并设计良好的固位形

D.洞缘角应呈直角,不宜在洞缘角制备短斜面,需去净无基釉 E.无需去净无基釉,但要有良好的抗力形

10、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

A.临床表现

B.脉率变快

C.血压下降

D.动脉氧分压<60mmHg

E.尿少

11、能增强香豆素药物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甲磺丁脲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地高辛

E.卡托普利

12、从口内取出可摘局部义齿印模时,一般先 A.取后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B.取前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C.前后翘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D.取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E.取非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13、临床某患者因面部肿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打开面侧深区,可以看见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为

A.咬肌神经

B.翼内肌神经

C.下牙槽神经

D.颊神经

E.耳颞神经

14、锥形牙,与邻牙之间有约1mm间隙,可选择的修复方法,除了

A.树脂贴面

B.瓷贴面

C.金属烤瓷冠

D.全瓷冠

E.3/4冠

15、有关3-羟-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代表药为洛伐他汀

B.是一种新型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C.主要用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D.不良反应可见凝血障碍 E.不良反应可见转氨酶升高

16、化学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是

A.感染因素

B.温度因素

C.创伤因素

D.医源因素

E.免疫因素

17、面深龋,探洞底感疼痛,未穿髓,叩痛(-),冷测敏感。临床诊断为

A.急性牙髓炎

B.慢性牙髓炎

C.急性根尖周炎

D.慢性根尖周炎

E.牙髓坏死

18、中年男性。口内多处溃疡,疼痛不能进食;双颊及舌背粘膜,可见小米粒的溃疡十余个,散在分布,周围粘膜广泛充血红肿。以往曾有多次类似病史发作。该患者应诊断为

A.带状疱疹

B.疱疹性龈口炎

C.疱疹性咽颊炎

D.白塞(贝赫切特)病

E.疱疹样口疮

19、老年人定期口腔检查

A.有条件的6个月1次,最少1年1次 B.有条件的每月1次,最少半年1次 C.有条件的每月1次,最少3个月1次 D.有条件的3个月1次,最少1年1次 E.有条件的1年1次,最少2年1次 20、颜面部疖痈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白色葡萄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厌氧性链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21、患者,女,22岁。为一残冠,根面位于龈上,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如何处理残冠()。A.平龈缘去除 B.颊舌斜面

C.尽量保留冠部健康的牙体组织 D.保留残冠所有健康的牙体组织 E.拔除残冠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牙龈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切除后易复发 B.良性肿瘤

C.可以破坏牙槽骨壁 D.女性多见 E.容易恶变2、3、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英文缩写是 A.GBR B.GIR C.FRG D.GRT E.GTR

4、创缘内卷的主因是 A.组织富裕 B.收结过紧

C.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D.进针过深

E.两侧进针深度不一致

5、一般来说,当自细胞降到多少时,应停药并应用“升白药”____ A.3×109/L

B.4×109/L

C.10×109/L

D.30×109/L

E.5×109/L

6、申请个体行医的,须经执业医师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7、拔除下颌前磨牙采用

A.局部浸润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B.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

C.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

D.下牙槽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

E.颊神经及舌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8、与牙周病有关的全身易感因素有

A.遗传因素

B.性激素水平

C.糖尿病

D.免疫功能缺陷

E.以上都是

9、记录龋病常用的指数有 A.龋失补指数 B.龋均 C.患龋率

D.龋病发病率 E.无龋率

10、白塞病又称为

A.口干-眼干-关节炎综合征

B.贝赫切特综合征

C.梅-罗综合征

D.斯-约综合征

E.哈钦森综合征

11、D.颅面分离,面中份凹陷变长

E.出现眶下区麻木

12、有关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酶活性中心只能是酶表面的一个区域 B.酶与底物通过非共价键结合 C.活性中心可适于底物分子结构

D.底物分子可诱导活性中心构象变化

E.底物的分子远大于酶分子,易生成中间产物

13、下列颌面部骨不成对排列的是 A.上颌骨 B.下颌骨 C.腭骨 D.泪骨 E.鼻骨

14、患者,女,10岁,右上第二磨牙曾做过充填治疗,口腔检查发现靠近材料边缘的牙体透黑色,叩(-),松(-)。最不宜考虑的治疗方案是

A.暂时观察,定期检查

B.去除原充填物及继发龋坏

C.重新充填

D.视情形做根管治疗

E.拔除

15、该表种类为

A.一览表

B.单一表

C.简单表

D.复合表

E.综合表

16、强调丘脑作用的情绪学说是

A.阿诺德理论

B.沙赫特-辛格理论

C.艾利斯理论

D.坎农-巴德理论

E.詹姆士-兰格理论

17、男性,32岁,胸骨左缘第3肋间典型舒张早期杂音,可考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应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 Steell杂音)相鉴别。支持前者的是

A.杂音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最响

B.左室增大

C.吸气末杂音更显著

D.没有血压改变

E.常伴有第一心音增强

18、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永不威胁生命

B.细胞分化程度高

C.多呈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

D.有包膜,界限清,少数可恶变

E.肿瘤细胞与来源组织细胞相似

19、女性,28岁,发热2,天后,感觉上腭左侧牙龈刺痒,灼痛。不久发现左侧上腭牙龈红肿,表面出现成簇的小米粒大小的透明水疱,破溃后成小溃疡。下列治疗措施中的哪项是最主要的

A.卧床休息补充多种维生素

B.肌注青霉素

C.口服解热镇痛药

D.口服无环鸟苷或板蓝根冲剂

E.保持口腔清洁 20、一个25岁的女性患者,在做下颌运动轨迹检查时发现:患者在闭口末期,从矛有接触开始到牙齿完全咬合住这—阶段,冠状面的切点运动轨迹向右侧有偏斜。出现这一段异常下颌运动轨迹,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闭口末端,咀嚼肌,施力两侧不均匀

B.两侧颞下颌关节有结构性差异

C.口内某些牙的接触早于其他牙齿的陵触

D.可能是偶然因素

E.以上都不是

21、可以触及结石的是 A.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淋巴血管瘤 D.毛细血管瘤 E.杨梅状血管瘤

下载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新东方在线医学分享 新东方在线医学教育频道分享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助考生备考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1.牙的演化: 牙数从多到少,牙根从无到有,从多牙......

    人体解剖生理学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后感 自小以来,我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对很多事情都很感兴趣,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想知道我是从哪来的,我为什么要吃东西?我为什么要呼吸?我为什么能够......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敖明章 2016.8 前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分支,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人体解剖学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人体生理学研究......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生理学实验要求

    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从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nHarvcy)的《心血运动论》一书的问世开始,生理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理学是建......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1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本章简要讲解人体解抛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重点讲授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分类及......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和体会 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人体四大基本组织(3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在显微镜下辨认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平滑肌、心肌、骨骼肌、软骨组织、骨组织。 观察了解四大基本组......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解读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1、研究对象与内容: 1. 解剖学(anatomy):研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关于结构的科学——静态 2.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机体及各部分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