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雾凇 听课有感
《雾凇》听课反思
听了林老师的《雾凇》一课,他像邻家叔叔一样亲切的样子首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而是一个引路人、组织者,所以整堂课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层层递进,深入核心。本课林老师以“奇观”为核心,先让学生领略雾凇奇观的美,再体会奇观形成的原因,最后由雾凇奇观引入祖国风光无限好,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整课条理清晰,线索明确,课堂结构完整。在教学中林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读书效果也很好。
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林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
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请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林老师抓住了“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弥漫着阵阵雾气。”引导学生了解雾凇形成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并且板书“雾气弥漫松花江”。接着抓住“每当夜幕降临······树影模糊了。”引导学生知道武松形成最重要的是气温下降,当气温下降后雾气有什么变化。板书“气温下降涌两岸”。最后又紧紧抓住“这蒸腾的雾气······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让学生体会变化。板书“银线银条银松柳”。这几段话,引导学生品词、品句,通过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体会雾凇是逐渐形成的,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学生用心去读,边读边想,读出感悟,学生在读中感悟了雾凇动态之美,就能在脑海中浮现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提供创造了中介。最后总结全文将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相联系,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板书“十里长堤赏奇观”。将板书联系起来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学生读得激情澎湃。
林老师注重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是在一定的思维空间里,学生揣摩语言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引导者、倾听者、评判者,更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架起了文本和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坦途,也让文本成为了学生和作者心灵相通的一座桥梁,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主观的能动性被调动了,课堂的生成灵动了。
第二篇:听课有感
市“和谐高效课堂”观摩有感
韩立花
3月20日,有幸与几位同事一起,前往垦利一小参加了市“和谐高效课堂”观摩与教研活动,虽然仅仅一天的时间,却带给我很大的收获。一直以来,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不断地叩问着自己: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和谐高效”的课堂呢?在这次活动中,不论是课堂的展示,还是专家评委与同仁老师的精彩点评,都时时地震撼着我我,启迪着我,那种对理想中的完美课堂的想象似乎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具体了。
一、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水到渠成、浑然一体的。
印象中,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东营实验小学的张媛媛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一课。这篇课文我并不陌生,之前也听过了好几次公开课,它留给我的感觉就是主题深邃、语言奢华,引导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其意境有一定的难度,真是不好上。张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论是对文中难句的理解,还是文章主题的领会,都给人一种水到渠成、浑然一体的感觉。
课堂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巧妙地抓取了发人深思、激发想象的关键词语,在对关键语句的朗读、品悟中,一点点的解开学生心头的疑问,并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如在解决“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这一疑问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悄然合拢”“竟然”“整天流连”这些词语,学生在朗读与交流中逐渐认识到安静对春天的那种热爱,接着,老师又趁机补充海伦凯勒关于对生命的热爱的资料,并结合“张望”这一词,继续将学生的思维带往更深处,很自然地,学生就体会到了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回过头来想想,站在听课者的角度看,老师对这些词语和句子的设计都是精心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那样的不知不觉:每一次的朗读都有了新的收获,每一次的交流都向文本的主题更迈近了一步。、而学生的学生,不正是需要这种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深处的课堂吗?
二、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不娇柔、不造作,天然去雕饰的。学生想学的,该学的,还没有学会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内容。尽管这样的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这样做起来,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们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我们往往只扔给学生几个预习任务就万事大吉了。不就是读读课文、认认生字嘛,至于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解决,始终是我们觉得很麻烦的问题。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出示全部的生字、逐字逐句逐段的朗读、分析成了惯例,不管是学生是不是已经会了,我们都来个地毯清理式的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听了张媛媛老师的《触摸春天》一课后,我对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新的认识。张老师使用的是一种题为“自主学习记录卡”的形式。它包括两大方面:预习困惑和课堂收获。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预习困惑”一栏中,老师在上课前收齐“自主学习记录卡”后,就很容易找到存在与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然后在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大把的时间;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记录在“课堂收获”一栏里,这样就给学生以充分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是一举多得。
三、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以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训练为最终目的。
垦利一小的张维芳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中,对于“纷纷夸赞”这一词语的处理很巧妙。老师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之后想像:还有谁称赞了戴嵩呢?他们是怎样称赞的?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之后,老师相机引导:“像刚才这样,大家七嘴八舌地夸奖,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纷纷夸赞”这个词。老师并没有由此打住,而是继续引导:“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也是夸赞的意思呢?”在学生找到“称赞、赞扬”这些词之后,老师说,“我们要学习用不同的次表达同样地意思”,你看,老师对于学生的习作指导是不是蕴含到了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了呢?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四、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些看起来不太重要的教学基本功,是和谐高效课堂的基本底色。
垦利一小的张维芳老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非常精细,小到那个撇长一点,哪条横短一点,都非常到位,而且教师边指导边板书。令我感受颇深的是,如果老师写不出一手好字,光凭嘴上功夫是很难达到高效的指导效果的。所以说,像我一样的粉笔字还很拙劣的老师们,好好练字吧。
第三篇: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周六的时候,非常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方程的意义》一课,这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黄老师却把它放到四年级的课堂上,在课堂上,黄老师把书上的情境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并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情境自己演连续剧。黄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时地指导与点播,引导学生借助天平直观地理解天平平衡表示的意义,而后展开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共同总结了知识加深了印象。这样活跃的课堂是孩子们喜欢的;简单的课堂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智慧的课堂是令人折服的。黄老师的课堂正是如此,他的睿智与幽默深深的吸引着在场的老师,也让我感慨着黄老师课堂教学的大气与沉稳,感叹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表现,感悟着“大问题”教学的魅力所在。除了惊异、赞叹、还有疑惑。回来细细回味和思考,我对大问题教学有如下几点感受。
目前,课堂提问含金量不高,问题细小琐碎繁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何谓“大问题”呢?是否是我们所理解的问题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呢?黄老师在《方程的意义》这节课中设计了四个大问题:1.什么是方程?2.为什么要学方程?3方程是不是很方便?4.方程就是等式吗?
回顾黄老师的整节课,我对“大问题”才有领悟。我觉得“大问题”问题之“大”更在于他能够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而这样的“大问题”一般是学生的困惑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思想的聚焦点,是我们钻研教材的着力点。
“大问题”教学更考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黄老师的课堂上,他那么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他的风格,让我们感受着他的大气而又幽默,沉稳而又激情,夸张而又睿智。无论是课堂语言的渲染,还是体态语言的助阵,都在传情达谊,引领者学生以及我们深入课堂尝试、体验、实践与探索。
在课堂上黄老师让孩子用双手演示左边和右边平衡,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为解决“什么是方程?”这个“大问题”奠定基础。
在教学主题图时,他采用让生来演,说说连环画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黄老师与孩子对话,解决一些“小问题”,孩子们不断擦出思维的火花,他随时渲染、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这个轻松和愉悦的过程中孩子学习什么是方程?方程的关键是找平衡活等价关系。
黄老师在课后报告中说“大问题”教学的核心词是“大”和“导”。“大”的本质要指向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导”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并要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我觉得“导”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生的学情,生的状态。
“大问题”教学改变了“一问到底”的传统课堂,更好地诠释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走向了丰富与厚重,走进“大问题”教学,有激动、有思考、有沉淀!
第四篇:听课有感
听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比讲课有感
四月十四日,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比在泰安市实验学校举行。我有幸前去听课学习,共听了3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课,真是受益匪浅,教师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新颖巧妙的引导点拨,于细节处见精神,于关键处见智慧,真可谓精彩纷呈。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让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
一、相同点:不追求华而不实,课堂效率高
听市语文优质课,让我明白,一堂好的课并不在于用多么华丽的课件,多么复杂的环节;有时朴实无华的课件,恰到好处的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课才更精彩,这样的课件才更有实际的意义。虽然我们知道一个好的课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地感性认识等,但作为教师在平时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不可能有时间去准备那些生动地、活泼地、高难度地课件,所以我们更希望能够看到变华丽为朴实、变繁琐为简单地教学风格。正是鉴于此,我才觉得这次的优质课朴实之中见真功,更能彰显一个老师的素质的高低。像一位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课件并不多,也不华丽;但都用的恰到好处,辅助教学的作用达到了极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二、不同点:各有各的精彩
这次听优质课,虽然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各异。但每一节课给人的
感觉是:高效的课堂是相似的,但不同的老师各有各的精彩。
本次讲的优质课大部分老师讲的十分精彩,各有独到之处,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改方向,这一天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途,很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出去,听到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课,并使之融会贯通,让自己的课也能把趣味和实战完美结合,逐渐地向最高效的课堂迈进!
第五篇: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我有幸参加了船营区全天候教师的优质课展示活动,观摩了几位资深教师的优质课,老师们风格迥异,课堂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由于同学科的缘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启智中学马国强老师的课,它让我对英语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教师的个人魅力创造课堂奇迹。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马老师流利的口语,标准的发音,每一词一句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激荡着学生的心灵,彰显他深厚的英语文化底蕴,也感染者我们每一位在场的老师。同时.现代的教学已经再也不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就能完成的枯燥而单调的工作了,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马老师的PPT 课件堪称精美,它集视频,音频,动画,超链接等技术于一身,可见老师在英语教学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我们也要有这种“跃龙门”的精神,不断学习和尝试,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转变成我们教学中强大的武器。除此之外,马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因为他所讲授的这篇课文题目为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他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呈现关键单词,学生既掌握了语言知识,也体会了西方文化。马老师以其朴实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英语功底,创造了具有他鲜明个人特色的英语课堂。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课堂主旋律。
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乃至未来永恒不变的主题,老师应该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乐学。马老师在这方面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首先,因为课题为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老师在教具方面就非常用心,他将一个篮筐贴在了黑板上,更让人意外的是老师穿上了火箭对的队服,整堂课他化身为一名优秀的球员,设想我们是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这仿佛置身于篮球场的课堂?怎么会不喜欢这化身为职业球星的老师?不仅如此,马老师特别注意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每当孩子们回答出问题,老师都会报以微笑,“You did a good job!”,‘“Super!”“Very good!”“Perfect!”这样鼓励的语言回荡在整个课堂。马老师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棒棒糖作为鼓励,相信当学生吃到老师送的糖时,一定是甜在嘴里,美在心中,就这样老师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主旋律响彻整个英语课堂。
三.新颖的教学设计是课堂的吸引力。
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像剧本,老师作为导演,一堂课能否真正的吸引学生,关键就在于剧本好不好,能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马老师通过一段精彩的NBA球赛视频直接导入新课,一下就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老师应用了阅读策略,按预测—速读—精读的顺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会贯穿他们整个的英语学习生涯。这就是“授之以渔。”的魅力所在。其实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老师的MIND MAP(思维导图)的应用,它将学生零散的知识连成了线编成了网,使知识系统化。这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独辟蹊径,它承载了老师课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四.情感教育成为点睛之笔。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情感目标列入教学目标的内容之一,老师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为孩子点亮成功路上的明灯,照耀他们前行。马老师通过本节课,鼓励孩子们有梦想,就要坚持,坚韧,坚强,培养学生这些优秀的品质,远比教会几个单词,更加给力。情感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本节课的升华之处,点睛之笔。
在本次全天候教师的展示课活动中,各位优秀老师身上不断探索新知的闯劲,刻苦钻研的韧劲。犹如冬日暖阳,温暖了我对新教学方法渴望的心灵,激励我将教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对于自己目前的教学努力做到有中求变,无中生有。我相信“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相信自己,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绥河镇中学 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