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

时间:2019-05-14 03:1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

第一篇: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A.革命与独立 C.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D.科技与创新

2.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C)A.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六大

3.党的十六大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A)A.与时俱进 C.立党为公

B.求真务实 D.执政为民

4.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B)A.革命纲领问题 C.同盟军问题

B.领导权问题 D.策略问题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A.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A)A.社会主义工业化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如何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 D.如何把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9.在当代,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C)A.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任何国家搞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C.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D.中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11.党的最高纲领是(D)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构建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B.劳动对象 D.劳动者

1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B)A.一场政治革命

C.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

B.为了解放生产力

D.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3.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宽领域就是(D)

A.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B.把对外开放扩展到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等众多产业 C.办好开发区、保税区、经济特区等多种开放形式 D.把对外开放从沿海、沿边推进到内陆中心城市 14.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B)

A.分三步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B.分两步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5.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C)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重视教育和科教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加强人才工作,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于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B)A.国有经济 C.股份制经济

17.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B.公有制 D.混合所有制

A.价格机制 C.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D.激励机制

18.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前提是(A)A.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B.有法必依 D.违法必究

1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B)A.求同存异 C.解放思想

B.民主集中制 D.实事求是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C)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 C.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21.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是(D)A.毛泽东 C.江泽民

B.邓小平D.胡锦涛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B)A.发展生产 C.政治文明

B.党的领导 D.先进文化

2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B)A.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24.台湾问题是(A)A.中日甲午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25.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C)A.第三世界国家的正当要求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B.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D.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6.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A)A.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C.世界多极化的观点

B.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D.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27.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其重点是(C)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D.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

28.2010年3月31日,正式宣布解散的国际组织是(A)A.西欧联盟 C.裁军谈判会议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29.2010年4月1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金砖四国是指(C)A.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 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B.巴西、智利、秘鲁和阿根廷 D.巴西、印度、中国和委内瑞拉

30.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D)A.自然的智慧 C.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是看其是否有利于(BCD)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CD)A.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B.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33.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命题的内涵是(CD)A.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B.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34.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CD)A.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B.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来解决..。【注: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巩固和完善地得到解决】

C.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D.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35.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ABCD)

A.经济效益好 C.环境污染少

B.资源消耗低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BCD)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作用 D.可以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包括(AB)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国际主义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有(ABD)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生活殷实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9.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对台工作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其中包括(ABCD)A.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

B.强调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强调和平统一工作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40.2010年4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ACD)

A.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B.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C.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D.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有关税收政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①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②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4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43.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1)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44.简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答:(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5.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1)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总之,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 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② 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③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47.为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因为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任何政党的权力都是人民付与的,人民的福祉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以任何政党必须以人民的福祉为工作好坏的判断标准.古语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兴衰都于人民的福祉好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立党理念,才带领全国各种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二篇:2012年10月毛邓三真题(后附答案)

2012年10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 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C.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地概括为 A.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事求是 A.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A.马克思 C.毛泽东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C.创新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C.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D.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B.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无产阶级领导 D.资产阶级领导 B.恩格斯 D.邓小平B.改革 D.求实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4.首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概括的是

7.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全面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分割,其中改革是 A.目的 C.基础

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B.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问题

C.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

D.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问题 10.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量的优势上 C.控制力上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需要加以限制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D.会逐渐消亡的所有制形式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C.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动力 D.条件

9.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B.主体地位上 D.竞争力上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B.集体主义 D.国际主义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16.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中美之间的问题 C.中日之间的问题 1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资源问题和贫富差距 A.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A.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B.合作与共赢 D.改革与开放 B.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D.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 B.民族团结 D.宗教信仰自由 B.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B.中国内政问题 D.中国外交问题 B.科学发展 D.民主法制

18.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1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

20.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应当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A.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所有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着力培养 A.有理想的公民 C.有文化的公民 A.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B.有道德的公民 D.有纪律的公民 B.政治建设 D.社会建设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任选其中3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3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3题计分。2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27.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简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独特优势? 30.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31.简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我国的航空航天、大型计算机、大坝、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技术已经赶上或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人均寿命从1978年的68岁提高到73岁以上,5亿左右的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汽车年产销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三篇:2011-7《毛邓三》考试真题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C.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利用 B.保护 C.限制 D.赎买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从特征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从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9.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体和核心是()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C.四项基本原则 D.自力更生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承包制 D.租赁制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稳定 B.革命C.发展生产力 D.抑制消费的过快增长

14.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乡风文明 B.生活宽裕C.生产发展 D.管理民主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A.企业 B.政府C.市场 D.法律

17.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D.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1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的自由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的本质是由()

A.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的 B.经济基础决定的C.社会文化的进步程度决定的 D.人民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的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健全政策法规 B.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C.体制机制创新 D.政府职能转变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23.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举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实现和扩大“三通” D.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改革与开放 B.竞争与合作C.和平与发展 D.多极化与全球化

25.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 D.不对抗不结盟

2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阶层关系 B.广泛性C.工作方式 D.党的领导

27.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

A.壮大党员队伍 B.开展党内整风

C.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

A.第二位 B.第三位C.第四位 D.第五位

2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将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计入在内的我国人口总数为()

A.13.1亿 B.13.4亿C.13.7亿 D.13.8亿

30.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被处()

A.拘留,并处罚款 B.吊销驾驶证,并处罚款

C.扣12分,并处罚款 D.拘役,并处罚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3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还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历史任务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D.我国的社会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34.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特区的“特”在于()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C.实行特殊的政治体制 D.实行特殊的社会管理体制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两个坚持”是指()

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A.是发展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所有制形式B.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D.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9.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A.局部稳定、总体动荡 B.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C.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D.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40.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除中国外,参加本次会晤的国家还有()

A.俄罗斯 B.巴西C.印度 D.南非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哪些共同的显著特点?

4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4.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

45.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47.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一、1B2D3D4C5B6A7D8B9D10A11B12A13C14A15C16C17B18D19B20C21C22B23B24C25A26D27D28A29C30A

二、31ABC32AD33AC34AB35AD36CD37ABCD38ABCD39BCD40ABCD

三、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哪些共同的显著特点?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显著特点:第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作出了最主要的贡献。《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以及胡锦涛的重要讲话,都是这些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此外,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其他成员,也为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实验检验是正确的党的主要文献,也是这些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它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第三,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它们根据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的形式变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4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1)党的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它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有法可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前提。

44.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它既适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利益,是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因而是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存在的认识,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被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常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正因为如此,当“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一个最佳办法,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

45.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各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整体相联系的;要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四46.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在中国革命道路上,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中央领导人不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顽固走城市革命发展道路,几度使中国革命运动陷于困境。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全国胜利。正如邓小平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的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对三大规律的不断深入认识,将贯穿于共产党执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因此,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也必将贯穿于这一历史过程。

第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的根本问题;创造力是党永远保持活力的根本因素。能否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因此,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7.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坚持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来看仍比较落后,而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化发展程度也很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与这些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来看待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结论。

第四篇:毛邓三答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和发展(邓小平贡献)。1.“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2.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老师附加)。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最终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一旦偏离了实施求实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能受到损失。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放弃革命领导权,使得革命受到重大损失。在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受损严重。由上可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进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第四章

一: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4.由过渡时期条件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验、教训)。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

一: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科学内涵:(1)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1.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共有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以季节斗争为刚取代生产力发展,更没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更加突出,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就更重要。3.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在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只有突出发展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作用,才能自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2)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1社会主义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技水平2 社会主义本质轮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深化的认识,也是党实现其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打过,能不能解决号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着,选择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相信它能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1.只有紧紧抓住这个要务,党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住过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号都要靠发展2.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想前进,通过多待人的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得到更多实际利益,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3.也只有靠发展才能税负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社会主义和住过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第六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四:三步走战略的内容。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五:三步走战略的特点。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2.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4.提出了战略具有长期性。

六: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七章

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8.按生产要素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9.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的必然性: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1.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党十四大以来,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第九章

1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4.我国现阶段人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3.历史使命相同,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15.人民民主专政的个性: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过渡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有民资资产阶级;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的表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6.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个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17.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18.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得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曾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民主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第十章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这里培育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十一章

26.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二,实践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使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十二章

2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基本内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2.实行两种制度3.保障台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5.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0.胡四点: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1.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友好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第十三章

32.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的依据: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发展是当今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的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史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问题已经解决。

33.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3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3.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十四章

35.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2.中国工人阶级 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36.为什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的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3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第十五章

38.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要求。

39.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40.党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3.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五篇: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

考试吧整理“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供广大考生参考。

说明:本试题及答案来自考试吧网友,仅供各位考生参考,查看原帖。

一、选择题: 1-5 CABDB 6-10ABDBD 11-15CCACB 16-20BABBC 21-25ACCAA 26-30ACACA

二、概念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民族区域自治: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3、世界多极化:在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4、和谐文化: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现念和理想追求。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三、简答题:

(一)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神和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六)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四、论述题: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目标。

下载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7月毛邓三03707》真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

    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 一、选择题: 1-5 CABDB 6-10ABDBD 11-15CCACB 16-20BABBC 21-25ACCAA 26-30ACACA 二、概念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

    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

    2012年元月4日9:00-11:00 主观题复习重点 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

    全国2013年7月自考毛邓三真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 A )1-12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B.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

    全国2013年10月自考毛邓三真题及答案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

    2009.04毛邓三真题与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免费)

    习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答案要点: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邓三复习提纲答案

    毛邓三复习资料 ——感谢强大的金融081班!!! 大家期末加油啊!!!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毛邓三课后答案大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简答题答案 (整理:姜伟) 第一章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l)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